王羲之书法世家第三代:王献之领衔率王凝之、王珣、王珉名留史册
王羲之书法世家第三代,以王献之为领袖,与乃父齐名,世称“二王”。王羲之有七子,七子都善书,但载入史册者,唯王凝之、王徽之、王涣之、王操之与王献之五人。
王凝之工草隶,《淳化阁帖》卷三有其行草一帖,7行60字。王徽之善正、草书,《淳化阁帖》卷三有其草书一帖,7行52字,《万岁通天进帖》有其行书一帖,名《新月帖》。
王涣之书偏于行书,《淳化阁帖》卷三有其行草一帖,8行66字。王操之书偏于草,《淳化阁帖》卷三有其行草一帖,3行25字。王羲之其余二子玄之、肃之,皆无遗墨。
王氏书法的第三代,还有王洽的两个儿子:王珣、王珉。王珣曾官尚书令、散骑常侍。为人正直,讲究风韵,是个风流才子。他留下的《伯远帖》,是存世最早的行书著名墨迹真本,此帖为纸本,纵25.1厘米,横17.2厘米。
《伯远帖》共5行47字:“珣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赢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在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这是王珣写给远隔岭峤的兄弟伯远的信札,寥寥数语,情意深长。此帖笔力遒逸,用墨或重或轻,字体或正或斜,表现出潇洒古淡的“东晋风流”。
清代乾隆皇帝把王珣《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称为“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并将东暖阁改名为“三希堂”,供藏这三件稀世之宝。
王珉少有才艺,累官散骑郎、黄门侍郎、侍中,后来替代从兄王献之任中书令,故世称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王珉信佛,工行书,其书如琼枝玉树,风神洒脱,欲逼大令。
王珉的书名在当时高于王珣,而与王献之齐名。《淳化阁帖》有王珉草书、行书二帖留世。王珉除了书法创作外,还有书法理论著作《行书状》名世,这是献之兄弟无法比肩的。
继王羲之之后,东晋书法又一座高峰出现了,这就是王献之,他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羲之第七子,官中书令,又称“大令”。《晋书》卷八十载,献之7岁学书,“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一时之冠”。当朝太傅谢安“甚钦爱之”。起州主簿,后为谢安长史,又出为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不幸过早病卒,时年42岁。
王献之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首先是承继了父风。他在父亲所书《乐毅论》的引导下,写出了有名的《洛神赋》。此帖原迹书于麻笺,小楷,人宋残佚。
南宋贾似道先得9行,后又得4行,共13行,刻于水苍色端石上,美其名日“碧玉”,故俗称“玉版十三行”。此帖书风与《乐毅论》一样,雍容和雅,柔中寓刚,上溯钟繇,与《宣示表》一脉相承。《洛神赋》是王献之青少年时代的代表作。
王献之不仅承继了父风,而且以极大的勇气和才智,冲出父亲的藩篱,创造了开张超逸的“大令体”。从笔法上看,王羲之用笔“内撅”,即以藏锋为主,偶带露锋,笔意紧敛,给人以精气内含而又略带锋颖之感;而王献之则用“外拓”法,即以露锋为主,藏锋其次,笔意开张,给人以一气呵成、神采飞扬之美。
从字体上看,王献之打破了楷书、草书的界限,创造了“行楷”、“行草”两种新书体,后人称之为“破体”。从风格上看,王羲之书法似得道高人,不激不厉,悠然自得;王献之书法恰如英俊少年,血气方刚,豪迈恣肆。
唐张怀瓘《书议》评日:“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道出了羲之、献之父子二人书体、风格上的不同。
王献之的行草书代表作有:行楷《廿九日帖》、行草《鸭头丸帖》和《中秋帖》等。《廿九日帖》笔法灵动,墨色秀润,端庄中见飘逸之态。《鸭头丸帖》虚实结合、燥润兼施,给人以形离神合的美感。《中秋帖》笔笔相连,血脉衔接,一气呵成,为典型的行草书。这种写法,起源于东汉的张芝,称为“一笔书”。
米芾《书史》认为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此帖笔势飞动,风神散逸,豪气勃发,确有超过他父亲之处。
难怪清代乾隆皇帝将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珣《伯远帖》并称为“二希”。羲之、献之父子,在书法艺术上各有千秋,羲之以“真行”为显,献之以“行草”为能,我们不能仅以一种书体,品评谁优谁劣。
王献之传世的墨迹,明显地少于王羲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唐代扬羲之,抑献之,墨迹收藏之多寡无疑受其影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