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大意
.結語與實行之路: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金剛經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宗,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用。故以六祖壇經云: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做為註解最為恰當。
(2)如六祖壇經參請機緣品云:「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故知眾生常執著外相之不同而分別計較,落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繼之執著於「法相」,又斤斤計較福德的多寡、果位的高低層次與所得。而覺者能分別外相(緣起聚散)之不同,亦能穿透外相之不同而看到無分別之大種,故金剛經云:佛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以佛說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但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所以佛要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3)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能力,也是生命的狀態。眾生本自具足,故須菩提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眾生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如自性〉,則何以發?眾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自見己過」、「感受、領悟、覺醒」就是「覺」的顯現,可惜行者常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陳義太高,所以認為從自己內心深處所生起的「自見己過」、「感受、領悟、覺醒」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差之千里。事實上,在名相的定義上是可能有天地之別,豈不知「自見己過」、「感受、領悟、覺醒」在本質上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完全一樣,只是一個是小火柴,一個是森林大火,外相雖有不同,但同樣是火,本質不二。是故佛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行者在世,是以此覺 覺己之不知,以己之覺,覺 不覺之眾生,是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所最讚嘆。
(1)金剛經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宗,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用。故以六祖壇經云: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做為註解最為恰當。
(2)如六祖壇經參請機緣品云:「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故知眾生常執著外相之不同而分別計較,落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繼之執著於「法相」,又斤斤計較福德的多寡、果位的高低層次與所得。而覺者能分別外相(緣起聚散)之不同,亦能穿透外相之不同而看到無分別之大種,故金剛經云:佛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以佛說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但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所以佛要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3)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能力,也是生命的狀態。眾生本自具足,故須菩提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眾生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如自性〉,則何以發?眾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自見己過」、「感受、領悟、覺醒」就是「覺」的顯現,可惜行者常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陳義太高,所以認為從自己內心深處所生起的「自見己過」、「感受、領悟、覺醒」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差之千里。事實上,在名相的定義上是可能有天地之別,豈不知「自見己過」、「感受、領悟、覺醒」在本質上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完全一樣,只是一個是小火柴,一個是森林大火,外相雖有不同,但同樣是火,本質不二。是故佛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行者在世,是以此覺 覺己之不知,以己之覺,覺 不覺之眾生,是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所最讚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