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1, 2019

自然界神奇的黄金分割

自然界神奇的黄金分割

我们先来看一下黄金分割的定义:分割任何一个有长度的物体,当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的比值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的时候,这个比值永远是0.618,这个比例就是黄金分割比例。
下面我们先看几个黄金分割的例子:
下边继续上理论,更深入的:
黄金螺线
黄金螺线用黄金矩形来构造,所谓黄金矩形就是矩形的短边是长边的0.618倍。每个黄金矩形都可以分割成一个更小的黄金矩形和正方形。一直分割下去的正方形理论中心正好是大黄金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叉点。从这个靠近中心的地方,按照正方形增大的方向,通过曲线连接每个旋转正方形的交叉点来绘制螺线,当正方形从内向外旋转时,连接点就形成了黄金螺线。弧长与直径之比是1.618倍。如图
熟悉概念之后,我们就来看看自然界中天然的黄金分割,人工的就不说了。
除了生活中到处都是黄金分割的产物,在数学领域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更是以数学的方式揭示了黄金分割的基础。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377,610,987,1597,2584,4181,6765,10946,17711,28657,46368........
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在数列的头几个数字之后,任何一个数字是下一个数字的0.618倍,与前一个数字是1.618倍。
看完以后想想你的手指为什么是5根,每根上3个关节,这些和黄金分割有什么联系呢?

书法黄金律

书法黄金律


书法黄金律是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一大发明。启功大师在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中多次提到过结字黄金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成为书法艺术的“度我金针”。启功大师以诗歌的形式以诙谐、简明的语言向人们阐释了结字黄金律的意义:“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并说“世俗流行之九宫格、米字格作字,上字之脚,每侵入下格,递侵之余,常或一行四格之中,只能容三字。……盖字中重点,并不在中心一处。其法将每大方格纵横各划十三小方格,中间三小格纵横成十字路,每行小格为五三五。自左上一交叉点言,其上其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此十字路中四交叉点,各为五比八之位置,合乎黄金分割之理焉”。在“书法概论”一书里先生说:“……这种5∶8若往细里分,即0.382∶0.618,无论叫什么,黄金律、黄金率、黄金分割法、优选法,都是这个而己矣”。那么黄金律的:0.382与0.618又是怎样得出的?先生所发明的结字黄金律是那样的别出心裁、匪夷所思,如何不让人感到新奇而神往呢?也如众多有关介绍启功大师学术思想的书籍里指出的那样“从而引发更多的人来做深入的研究。”
k
笔者是追随启功大师二十余年的书法爱好者,自想有责任“打破砂锅问到底”,深入到极处去探个究竟,或许能达到为人提鞋垫脚的功效吧。
按照赵仁珪先生所做注释:黄金律:即黄金分割率: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的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即比值为0.618.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容易引起美感,故称黄金分割。
以此注释推演下去:我们可以假设一条线段为A,分成两部分的其中一部分为B,另一部分为C,即为:
A:B=B:C或B:A=C:B。如图:
图一
图中B:A与C:B的相同比值是多少呢?启功大师告诉我们是0.618。即:A是1,B是0.618,C是1-0.618=0.382,若以整数为易懂,则为B是A的618/1000,C是B的618/1000,那么B的618/1000是多少呢?是618×618/1000=3819.24,即382/1000,其结果是B=A,B的比值是618/1000,C:B,C的比值是618/1000,所以①、B:A=C:B。②、一条线段的其中一部分为618,另一部分为382。
这一分割法就是使“造型上比较悦目,容易引起美感”的黄金率。启功先生的这一大发明即在于发现最佳的结字组合亦符合黄金率
我们依此黄金分割率去追寻启功先生把黄金率应用到书法结字的思路,则是:按照618比382的比率将一条线段标出分割点:如图二
图二
再从线段的另一端按照618比382的比率标出分割点,如图三
图三
于是形成从左右两端开始分割的两个分割点之间的间距。如图四:
图四
而两个分割点所形成的间距数应是1000-382×2=236这样“一条线段”
被分成了三部分,即:382、236、382。
因为书法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两大特性(正是此两大特性形成了书法成为独立艺术门类),在我们解读书法黄金率的时候,必须符合汉字书写的要素——方块(空间)。亦即从方块的四边都做如上的分割,这样便形
成特有的黄金分割图形,如图五:
图五
图中中心部分的四个交叉点,可依次标为ABCD。这 ABCD四个交叉点即是汉字结体的中心区。
启功先生是一代宗师,他对欧、柳诸体书法有深入独到的研究,他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对楷书、行书作出了“横不平、竖不直、有紧有松”的精辟概括。并告诉我们,行楷书体的中心不是在ABCD四个分割点上,而是在其稍上稍左的位置,即如图六:
图六
依照行楷字的中心位置应在ABCD四个交叉点或叫四个聚处并稍上稍左的位置上,从而克服了以往米字格、九宫格所造成的字中心在正中的死板现象,使所写的字更灵活更生动。
我们在以上图五、图六所标分割点都是按照方块的每边亦即上下左右四条线段的长度按千位计算的,这在剖析方法上可以,在实际操作上则不可行。
因为米字格、九宫格都是较少的数,或九格,或八十一格,操作容易。因此,可以把图五、图六的每一边(线段)的三段数字382、236、382化简:即找出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三个数的近似最大公约数为77,这样382简化成5,236简化成3,这样此条线段的三部分就成了:5、3、5.如图七:
图七
因此,应用黄金分割的书法图格便是书法13格,图中四个点就是楷书行书字的中心区,并稍上稍左的结字中心区,就是结字黄金率。具体应用方法,读者可去看启功大师的论述。而黄金率不仅在书法上,在建筑、装饰、园林、人体、以至诸多艺术领域无一不符,大到古建、宫殿,小到人体、眉宇,依此无一不美,非此无一不丑。尤以在书法上的应用 如拔乌云、豁然开朗。故此本文斗胆标以初探,意在抛砖引玉,诚企方家赐教,亦窃想“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自慰。
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于灯下
邢德安
以上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20cc890100gasn.html
附:网上摘录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923189170)
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一百首一书中的第九九首有明确说明,其内容如下: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启功先生认为一字之重心并不是一点而是四点,他曾说:“将一个大方格纵横各画十三小方格,中间三小格纵横成十字路,每行小格为五三五。自左上一交叉点言,其上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此十字路中四交叉点,各为五比八之位置,合乎黄金分割之理”。
关于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一天,毕达哥拉斯从一家铁匠铺路过,被铺子中那有节奏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所吸引,便站在那里仔细聆听,似乎这声音中隐匿着什么秘密。他走进作坊,拿出一把尺量了一下铁锤和铁砧的尺寸,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和谐的关系。回到家里,毕达哥拉斯拿出一根线,想将它分为两段。怎样分才最好呢?经过反复比较,他最后确定1:0.618的比例截断最优美。后来,德国的美学家泽辛把这一比例称为黄金分割律。这个规律的意思是,整体与较大部分这比等于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无论什么物体、图形,只要它各部分的关系都与这种分割法相符,这类物体、图形就能给人最悦目、最美的印象。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也符合这一规律。中世纪意大利的数学家菲波那契测定了大量的人体后得知,人体肚脐以上的长度与身高之经接近0.618,其中少数人的比值等于0.618的被称为:标准美人“。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艺术人体时,都以黄金律为标准进行创作。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中的太阳神阿波罗、女神维纳斯的体型,完全与黄金律相符。作为建筑艺术,也遵循着这一规律。文艺复兴时的西方艺术家长艺术理论家把黄金分割律作为艺术建筑必须产物的规律。古希腊的巴底隆神庙严整的大理石柱廓,就是根据黄金分割律分割整个神庙的,因此看上去显得威武、壮观,成为繁荣和美德的象征。0.618在数学中叫黄金比值,又称黄金数。这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给它的美称。欧洲中世纪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开普勒(J.Kepler1571—1630),曾经说过:“几何学里有二个宝库:一个是毕达哥拉斯定理(我们称为“商高定理”);另外一个就是黄金分割。前面那个可以比着金矿,而后面那一个可以比着珍贵的钻石矿。”
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法布兰斯在13世纪写了一本书,关于一些奇异数字的组合。这些奇异数字的组合是1、1、2、3、5、8、13、21、34、55、89、144、233。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前面两数字的总和:2=1+1、3=2+1、5=3+2、8=5+3,如此类推。有人说这些数字是他从研究金字塔所得出,和金字塔上列奇异数字息息相关。金字塔的几何形状有五个面,八个边,总数为十三个层面。由任何一边看入去,都可以看到三个层面。金字塔的长度为5813寸(5-8-13),而高底和底面百分比率是0.618,那即是上述神秘数字的任何两个连续比率,譬如55/89=0.618,89/144=0.618,144/233=0.618。
另外,一个金字塔五角塔的任何一边长度都等于这个五角型对角线(Diagonal)的0.618。还有,底部四个边的总数是36524.22寸,这个数字等于光年的一百倍!这组数字十分有趣,0.618的倒数是1.618。譬如14/89=1.618、233/144=1.618,而0.618×1.618=就等于1。有人研究过向日葵,发现向日葵花有89个花辫,55个朝一方,34个朝向另一方。
黄金律:即黄金分割率: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的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即比值为0.618.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容易引起美感,故称黄金分割。
以此注释推演下去:我们可以假设一条线段为A,分成两部分的其中一部分为B,另一部分为C,即为:
图中B:A与C:B的相同比值是多少呢?启功大师告诉我们是0.618。即:A是1,B是0.618,C是1-0.618=0.382,若以整数为易懂,则为B是A的618/1000,C是B的618/1000,那么B的618/1000是多少呢?是618×618/1000=3819.24,即382/1000,其结果是B=A,B的比值是618/1000,C:B,C的比值是618/1000,所以①、B:A=C:B。②、一条线段的其中一部分为618,另一部分为382。
这一分割法就是使“造型上比较悦目,容易引起美感”的黄金率。启功先生的这一大发明即在于发现最佳的结字组合亦符合黄金率。
启功总体上是尊帖抑碑的,他的字,基本上是二王正脉。对于碑,他的意见是“亦知犬马常难似,不和青红画鬼神”,即认为碑刻经过了匠人的后期处理,很难看见书者的真实风貌,强求用笔锋去学刀锋,肯定是不成的。但我的看法是,关键看这个东西是否有美感,是否有审美价值,而不是一定要看其原来面貌。碑刻的雄强风骨,如塞上秋风,凛然英雄之气,而且多年来,也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人们喜欢它,自然有喜欢的道理,不一定硬要“透过刀锋看笔锋。”
他也说过,一个人的书法风格,往往是学习前人,而前人不见,终不得其法,于是必须要创新,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觉得碑刻正是如此,美就美在了因为书写环境和工具的不同,从而有了独特的风貌。清末康有为、何绍基尊碑贬帖,后期未免有流风之弊,启功先生这种看法,我想也是有其当时的环境的。
我觉得启功先生在书道的最大贡献,是驱除了神圣化妖魔化书法的种种论调,还书法以本来的面貌。一个东西,只有存在强大爱好团体的时候,才能具有最大的生命力。好比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如果书法远离了大众,成为了少数人的高雅享受,则其末世也就来临了。倘能会此,则证道不远矣。

启功书法中黄金分割理论


启功书法中黄金分割理论


启功是新中国成立后较为出名的书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以书法见长,其学书理论也颇有影响,其中就有一条黄金分割率准则,但是目前专业学书人士并不推崇这种理论。(专业人士指当今专门从事书法的艺术家和书法教育工作者,包括中书协和地方协会会员,具体笔者就不点名了)

什么是黄金分割

简单的来讲,将一条线段分为两段,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是西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来的重要美学理论,如图所示:


图中B点称为黄金分割点,被称为最美分割点,是视觉上最有美感的位置,世界上许多自然都可以这样解释,并运用到各行各业,如摄影、平面设计、建筑等领域。甚至被启功运用到了书法领域,可以说这是启功的创新性理论,是近现代西方美学引入中方美学的鲜活例子。

启功书法中黄金分割

启功将正方形进行黄金分割,形成四个黄金分割点,而字的重心在这四个点上时字形最稳定、最有美感。


而字中的线条搭接处,在线条的黄金分割点上时是最合理、最美的(大概是三分之二处)。如下图所示:


我们不得不承认,启功的字基本上都符合这样具有黄金分割率的结构,确实具有极强的视觉审美感受,是黄金分割的忠实实践者。
然而这样看似非常有道理的理论却不受专业人士的欢迎,他们根本没有把这种理论运用到自己的书法中,只是看看新奇而已,仍然忠实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大家书法,也不会将这样的理论套用到古人书法中。
这是为何?

黄金分割率不受欢迎的原因

一、黄金分割率套用失败
如果将黄金分割率套用在启功字中,大部分是符合的,但是我们套用在王羲之的字中却不见得。


兰亭序当中,前半部分由于王羲之书写节奏缓慢,心情愉悦,写的较为美观,因此大部分的字符合黄金分割,但是后半部分的字却很少发现符合黄金分割的,因为王羲之书写到后文时,心情比较沉重,哪管的上美不美观,由此随便随性地书写。


再看王羲之经典小楷《黄庭经》,笔者真的很难发现有符合黄金分割率的,“黄庭经”三字基本是一种饱满的横向方形结构,偏于隶书的横向取势,要么在中间的位置,要么偏离黄金分割点。


再看王羲之《圣教序》、《丧乱贴》等碑帖,很少很看到符合黄金分割率的字,处在三分二位置的笔画确实有,但是处在中间的和其他位置的点画也非常多,至于方格中的四个重心点更是无从套用,很多字都无法套用。
而对于大多数书家的行草书,无法套用黄金分割。
对于楷书,我们看看欧阳询《九成宫》


欧阳询的字基本上多数是偏离中间位置一点点,就像“山”字一样,但绝没有偏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欧阳询的结构基本上是错位的,是在对称的位置上稍有偏离一点点,而不是三分之二的位置,可以说是大部分偏离黄金分割的位置。
其他书家我们就不再一一举例,就此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一点:黄金分割套用在启功书法中较为准确,对于其他书家,套用是失败的,是不准确的。
二、西方的科学推理思想不适用于中国的感性抽象思想
中西方在文化的最大差异就在哲学的思考方式上,西方总喜欢科学推理,而中国喜欢感性抽象思想,中医和西医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喜欢把事物抽象化,将人比喻为天地万物,是一种抽象的感性思维,而西方的西医是精确的,用科学实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从来不喜那套科学证明。
在书法上,中国人最不喜精确的几何计算,随性自然才是追求的根本,字形的准确性从来就被重视,字形歪歪扭扭、东倒西歪才是文人墨客的钟爱,正如苏轼所说的“法无定法”,那些好看端正的书体从来都是被摒弃的对象,中国人学习书法一直都是“找感觉”,而不是“找精确”。所以很多字形虽然不那么“稳定”,但是却有一种“调皮”的感觉,甚是可爱,否则,你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欧阳询有那么多“不好看”的字!
中国书法是无法找到普世的规律,可以说无规律就是他的规律,想用黄金分割这种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是不切实际的,不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三、容易走向程式化的美术字
启功书法的黄金分割率属于典型的西方主义科学精确的思想,这种思想如果在我们训练的时候强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程式化倾向,虽然这种程式化会让你的字练起来事半功倍,很容易写出“好看”的字,但是千篇一律成了最大的毛病,很多字的结构极其重复,如同美术字。这就走入了书法的禁忌圈。启功书法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毛病,因此很多人对他的书法都有所批判,黄金分割率就是启功的弊病源头。


因此,启功先生的黄金分割率不受专业人士的欢迎,也不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还是要回归古人书法。

启功的黄金分割理论真的没有价值可言吗?

1、借鉴思维方式
当然有,启功的黄金分割理论虽然不太成功的,但是这种学习的思想却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字形结构上,启功一直想找出结构规律,一直想解释为何这么写是有美感的,黄金分割虽然不能解释书法中所有的现象,但在某些情况下还是能解释一些字形的美感,这种寻找规律的精神和学习方式值得借鉴。
我们在总结结构规律的时候应该多多思考,布白、粗细、大小、方圆、收放等都要有自己的规律总结,这种规律每个人都会不尽相同,但是自己心中要有数,就像启功心中的规律是黄金分割,你的规律又是什么呢?
这里就会有人问,刚才不是说书法没有规律,怎么又说有规律?举个例子:


颜真卿《多宝塔》中大部分笔画中是横细竖粗,结构比较对称、横画均匀相等等规律,但同时你也要注意到很多字并没有遵循这样的规律,重点看这些字是如何变化的,有哪些东西是可变的,因为书法强调变化,寻找变化的方法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我们要找的规律,而不是像启功一样,妄想用黄金分割来解释书法的全部,那是不可能的。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很多字都不遵循横细竖粗的规律,颜真卿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风格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再一次证明,书法是没有特定规律的。
2、借鉴中西结合的创新思想
启功的这种思想就是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书法是一门亟待创新的艺术形式,西方思想就是一条创新出路,现在不是有很多“丑书”大家么,他们就是受到了西方抽象派和日本少字派的影响而出现的产物,都是书法创新的一种尝试,我们应当给予肯定和支持。
至于这种创新有没有用?能否成功?只能等后人评说了,现在我们谁也无法下结论。
显然启功的黄金分割就是典型的中西结合案例,虽然不受人们欢迎,没有获得成功,但是笔者并没有贬低启功的意思,仅仅只是针对黄金分割理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