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9, 2019

中國書法史——魏晉

中國書法史——魏晉

中國書法史——魏晉
概論:從漢字書法的發展上看,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咸備俱臻完善的一代。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為止的方塊漢字的基本形態。隸書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就孕育着真書(楷書),而行草書幾乎是在隸書產生的同時就已經萌芽了。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是在魏晉二百年間。它們的定型,美化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
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啟後,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新的一頁。樹立了真書、行書、草書美的典範,此後歷朝歷代,乃至東鄰日本,學書者莫不宗法「鐘王」。盛稱「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甚至尊王羲之為「書聖」。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書,有《伯遠帖》傳世。
魏晉書法——楷書的定型 
概論:所謂行書,《宣和書譜》中說:「自隸法掃地而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者間行書存焉。」意思就是隸法解體後,寫得近于謹嚴些的就成了真書,寫得近於奔放些的就成了草書,介乎真、草之間的就是行書。行書中兼有真書的稱「真行」「行楷」,兼有草書的稱「草行」或「行草」。
真書也稱「正書」「楷書」,因為它是漢字發展史上的正體,是「楷模」。
楷書和隸書很接近,隸書很多特點如方塊形、偏旁系統、筆畫等都相似,只是字勢和用筆上稍有不同,很容易向楷書過渡。
草、行、楷,實際上在「隸法掃地」以前即有了萌芽。在漢瓦當文字或竹簡中,早已出現這種文字了。不過真正興起還在隸書衰退以後,特別是到魏晉之際才達到成熟、高峰時期。
劉德升:東漢書法家(生卒年月不詳)。東漢桓帝、靈帝時穎川(今屬河南)人。善行書。張懷瓘《書斷》中說他是「以造行書擅名,雖以草創,亦甚妍美,風韻婉約,獨步當時」。故後人有劉德升是「行書之祖」的說法。
代表書家:
魏晉書家——鍾繇 
鍾繇:三國魏河南長葛人,字元常,官至大傅,故世稱鍾大傅。陳思《書小史》稱其善書,師曹喜、劉德升、蔡邕。
唐代張懷瓘《書斷》稱「其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
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傳說鍾繇在當時書家韋誕住所,見蔡邕真跡,苦求不得,心急槌胸,因而嘔血。太祖曹操拿五靈丹救活了他。韋誕死後,鍾繇密使人盜發其冢,終獲蔡邕手跡,因而領悟到「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始得其筆法精髓。
鍾繇向他兒子鍾會講書法時曾說,我精思學書30年,每逢和友人相談,則畫地廣步探討書法,被子因練字而被劃破,每見大自然萬物,則探索其形象而書之。可見其功力之深。鍾繇的書法,與以後的王羲之並稱「鍾、王」,為後世所宗。
鍾繇——宣示表
宣示表:鍾繇小楷。梁武帝蕭衍譽道「勢巧形密,勝於自運」。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王導東渡時將此表縫入衣帶攜走,後來傳給逸少,逸少又將之傳給王修,王修便帶着它入土為安,從此不見天日。現在傳下來的是逸少的臨摹本,字體端整古雅,結體略呈扁形,筆畫已脫八分古意,全是真書筆法,是元常的傑作,也可以說是楷書之祖。 鍾繇——薦季直表
鍾繇小楷。寫於黃初二年(二二一)。其佈局空靈,結體疏朗、寬博,體勢橫扁,尚有隸意。雖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結體法度均不如晉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由明代開始受到推重,乾隆更認為無上的法寶,但卻是後人偽作的;字體確是高古撲拙,別具韻味。而頗受後世推祟的賀捷表也是偽作。
魏晉書家——索靖 
索靖(239一303年),西晉書法家。字幼安,敦煌(今甘肅人。張芝姐姐的孫子。官征西司馬、尚書郎,封安樂亭侯,諡曰莊。工書法,尤擅章草,傳張芝草法而變其形跡,骨勢峭邁,富有筆力。前人評謂「精熟至極,索不及張;妙有徐姿,張不及索。」靖亦自重其書,自名其字勢力「銀鈎蠆尾」。所書《出師表》很著名。著有《草書狀》。善章草書,峻險堅勁,自名曰「銀鈎蛋尾」。時人云:精熟至極,素不及張:妙有餘姿,張不及素。著有《草書狀》一篇
索靖——月儀貼 
陸士衡(261一303年),陸機的字,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工書、能章草,以才長見掩。其祖遜,父抗,皆三國吳名將。吳亡,家居勤學,作《文賦》,為古代重要文學理論著作。其書法《平復貼》,為後人師法。
平復貼
魏晉書家——衛夫人 
衛夫人,名鑠,字茂漪,東晉人,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姪女、衛桓從的妹妹),有名當代。《書法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着《筆陣圖》中云:「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鈎」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書評》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衛夫人——名姬帖
名姬帖
魏晉書家——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使他對東漢「草聖」張芝的書法產生了欽羨之情,並決心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裏,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着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煉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着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着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嘆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着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裏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得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
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王羲之——樂毅論
右軍的正書中,智永認為樂毅論最佳,後人多半認同。梁朝時就已有臨摹本,是今日所見最早的摹本;唐朝年間又有不錯的重摹本;快雪堂帖所刻的則流於妍媚無力了。宋代高紳曾獲古刻石,一般以為是此帖的祖石,刻法精絕,碑文自「海」字之後殘缺不全,世稱「止海本」,石亡之後翻刻就沒有令人驚嘆的作品了。現今流傳下來的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筆畫瘦而行狹者,如快雪堂帖,另一種是筆畫肥而行潤者,例如宋拓的清儀閣本,渾古遒勁,堪稱傑作。右軍的正書,遒古平寓秀麗,足為後世典範。其他如黃庭經、東方畫贊、曹蛾磈等也都是小楷之傑作。
王羲之——黃庭經
王羲之小楷。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於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後因傳之再三,就變成了《黃庭經》了。
因此,《黃庭經》又俗稱《換鵝帖》,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現在留傳的只是後世的摹刻本了。
王羲之——蘭亭序 
快雪時晴帖:王羲之書。行書四行,字體流利秀美。元趙孟俯曾稱此帖為「天下第一法書」。《石渠寶笈》收晉人三帖,號稱「三希」,此帖列於首位。其為人所重視,由此可見。
王羲之——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和《頻有哀禍》,王羲之行書,二帖連為一紙。紙本現藏日本前田育德會,與《喪亂·二謝·得示帖》同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跡摹本。《頻有哀禍·孔侍中帖》在活潑的行書筆意中帶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結體上又顯示出欹側取妍的藝術效果。 王羲之——喪亂帖
《喪亂·二謝·得示帖》均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書。紙本。現藏日本帝室。帖上還引有朱文「延曆敕定」三印,延曆相當於我國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順宗永貞元年,可見此帖是唐代傳入日本的。《喪亂·二謝·得示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王羲之——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內容是他所寫的尺牘。因卷首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跡已佚,僅有摹刻本傳世。
《十七帖》草書,前人評為「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也有人認為帖中字帶有波挑的筆勢,字字獨立不相連屬。這正表明他善於「兼撮眾法,備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獨具風範的草書體勢。
王羲之——姨母帖
姨母帖
王羲之——十二月帖
十二月帖
魏晉書家——王獻之
王大令,即王獻之(344一386年),字子敬,三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
王羲之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七個兒子都擅長書法,其中,最小的兒子王獻之最為突出。
王獻之從小跟父親學習書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親那樣勤學苦練,做一個大書法家。他每每見到古人的書法名跡,總要手不釋卷,細心觀看,待到把它的字體特徵,筆畫形態以及結構佈局等方面有個通盤的考慮後,再動手下筆,臨寫數十百遍,直到心領神會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歲時,他的書法已寫得別有意趣。
但是他學了一段時間後,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緒,奢望有一條通向書法成功的捷徑。
有一天,王獻之走進父親的書房,便問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訴他寫字的秘訣。王羲之聽了,就領着王獻之來到後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寫字的秘訣就在這十八缸水裏,你只要把這十八缸里的水寫完了,自然就知道。」
王獻之聽了父親的教導後,就再也不敢偷懶貪圖捷徑了,而是夜以繼日,腳踏實地地練習。
王羲之為了想試試兒子的功力,就從背後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筆,竟沒有拔動,於是嘆息着說:「這孩子前途無量啊!」在王羲之的諄諄教誨之下,王獻之真的寫完了十八缸水,進一步改變了當時的古拙書風,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的書法兼精諸體,尤以行草擅名。他運筆英俊豪邁,饒有氣勢,在書法史上與其父王羲之齊名,並稱「二王」。
他的著名書法作品《洛神賦》,傳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稱《玉版十三行》。另外,《鴨頭丸帖》、《中秋帖》、《東山帖》等作品,也都是書法藝術的瑰寶。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東晉王洵真跡。歷來為後世書法家,鑑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伯遠帖》是王給親友的一通書函。它行筆峭勁秀麗,自然流暢,是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為「三希」之三。
它的筆畫寫得較瘦勁,結體較開張,特別是筆畫少的字顯得格外舒朗,飄逸,真有點「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