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是最伟大的书法家(不是之一),很多人不服气,原因有三:
- 颜真卿被意识形态化了,忠于祖国,正色立朝。这种人格光环下的书法,容易让人失去专业判断力。
- 颜真卿楷书不够漂亮,行草书不够经典,后世很多评论家对此颇有微词。
- 为什么不是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不该有唯一。
略作解释
- 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甚至有着极强的教化功能,正色立朝,忠于祖国,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必然是“普世价值”,有这样品质的人,如果他字写得好,当然更有说服力,这是中国书法评论的优秀传统,深合学理,这更是一种专业判断,而不是不专业。纯粹形式主义是不存在的。
- 颜真卿楷书被米芾讥为“颜柳挑剔”,因为米芾本身市侩轻佻,他看到端庄者当然浑身不自在。南唐后主李煜说“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于粗鲁,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在这个亡国之君眼中,除了宫廷选秀中的美人儿是它的审美标准,其他标准岂入法眼!
- 王羲之,真迹无多,人物事迹也不够清晰,其他书法家的贡献也远远比不上颜真卿。所以,颜真卿是最伟大的,不是之一。
好吧,那就来看看颜真卿的贡献吧,不说安史之乱,不说正色立朝,不说爱国主义,我们也权且犯一次“形式主义”错误。
图解一,颜真卿书格
如果颜真卿的书法停留在《王琳墓志》(33岁书)这个阶段,那么,他与初唐褚遂良的书格最多在一个水平,完全谈不上伟大的书法家,问题是,他写出了《多宝塔》(请看下图中红箭头处)
一个较为个性化的经典碑版,又紧接着在外放平原郡、安史之乱前夕,写出了更为个性化的《东方朔画赞》(左图),当然,更以后的,则是一碑一气象,碑碑称经典!颜真卿的创造力直到70多岁都蓬勃不竭。
再看颜真卿与王羲之的比较
以上不难看出,颜真卿在字的格调上,不仅超越了同时代人,还与王羲之的内敛风格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无论是在楷书的字内空间处理还是在行草书的形态气质上的统一性多样性上,都创造出完全不同于前人的审美典范。
图解二,颜真卿字品
有很多人看帖不仔细,所以往往认为颜真卿笔法不够讲究,很随意。
用 ipad 看好版本(我们有个《颜真卿书法全集》正在免费赠送给所有参加书法节活动的同学,月底赠送结束,还没有拿到的赶快进入中书汇淘宝店问客服领取)。一个字放大到比巴掌还大,那就真的看到很多看不到的细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颜真卿笔法字法的高妙之处。
这个字,原大只有小指甲盖大小,是一个补字,放大成手掌大小,就看出了太多的端倪。首先要承认,这个刻本,刻工真不错,其次更要承认,没有超级高的笔法与结字水准,绝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字。看图解。
首先是中宫宽绰,字边缘茂密且透气灵动。弧线与折线,长画与短画之间的对比和节奏转换丰富而自然。
其次,单纯从笔法上看,第一笔侧入短撇,调锋后转长弧撇,上挑接长横。注意,这个长横的起笔处,是向下逆势入笔,迅疾之间调成中锋略向上,然后按压增粗,有弹性地向右上进发,图中线路过半以后略有改变,到位后,顿笔向上,转锋向下,一连串写出三个转折,方向、形态、密度、轻重,都有微妙变化,若不是本能使然,谁能写出!
再来看这个字,国。
原大,大指甲盖这么大。放大成巴掌大,来看图解。
诸位,有多少人,写这一弧(黄色箭头连成的线条)是一搨直下?
实际上,颜真卿在这一弧中,至少出现了10次转向,而且轻重不同,故形态极为含蓄复杂,然而,这么复杂的动作又是在瞬间完成的,这种情况大量出现在颜真卿书法中,为我们理解“屋漏痕”找到了些许线索。接下来看其他笔画,斩钉截铁,直来直去,甚至比尺子画的还直,但你看不到“脆”,还是有浑厚的感觉。
但是有多少人,把这些笔画写的弱不禁风,弧来转去。如果没有把大弧转和直线之间的这种对比写出来,这个字就白写了,甚至可以说,你的书法还没有入门。
再讲个简单一点的。十一月这三个字,争座位帖的开头。
看图解。
总结成两点
第一,用笔的灵活与连贯,使转的高度控制。
第二,空间分割的有序与高级,造势的能力极强。这种空间分割的造型能力,在颜真卿几乎每个字中都有体现,而且那么脱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