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8, 2019

姜夔与“落水兰亭”的渊源




姜夔与“落水兰亭”的渊源


姜夔与“落水兰亭”的渊源
作者:姜清水(江西)




姜夔对世称王羲之的《兰亭序》情有独钟,多次题跋,并写有《禊帖偏旁考》和《兰亭考》,在“兰亭学”上首次有了专著的理论架构,对“定武兰亭”提出了一个清晰的“脉络”说法,并在得到王献之《保姆志》时也不失时机,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技能进行比较,写有《跋王献之保姆志》,此跋多处涉《兰亭序》中的内容。后人称姜夔是“定武学”和“《兰亭序》学”的创始人,世称“史上兰亭第一考”者,也是南宋时代从事《兰亭序》学并取得卓识的一个重要人物。姜夔好友苏泂在姜夔逝世时写挽诗曰:“除却乐书谁殉葬,一琴一砚一兰亭。”由此也可以看岀姜夔对《兰亭序》的重视程度。
据桑世昌《兰亭考》卷七记载:“姜夔藏本有四。”姜夔在嘉泰二年至次年先后就家藏《兰亭》诸本观题作跋有七次之多,大致情况如下:
第一本,嘉泰二年浴佛节后一日(四月九日),姜夔行书观题家藏此本于红桥袭明之寓舍,时值余宜中来访。后三日(四月十二日),姜夔小行楷再跋。后又接小楷一跋,无纪年,或为同日所作。以上三跋赵孟頫的《乐善堂帖》第九卷名贤法帖中有录手迹。其中末一跋,专论传世定武三本“宜其腴瘠之不同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全文如下:定武石刻有二本:一本是耶律所遗,一本是薛绍彭重刊。据蔡绦所记,与诸家不同,云是定武富人于山阴买得晋代古石刻,后藉没入官;裕陵时,诏守臣孙次公进入,后以殉葬;薛氏所窃,乃当时别刻耳。如是,则三本矣,今总谓之“定武”,宜其腴瘠之不同也。夔记。 
第二本,姜夔自题“此本必是真迹上摹出无疑”,有黄庭坚(山谷)、文及甫(周翰)观题。此本,《兰亭考》卷七著录时有言:“今此本归检正黄荦家。或云姜以他本联此跋耳。”《兰亭续考》卷一著录时题为“萧千岩所藏本”。姜夔跋曰:《兰亭》出诸唐名手所临,固应不同。然其下笔,皆有畦町可寻。惟定武本锋藏画劲,笔端巧妙处,终身效之而不能得其仿佛。世谓此本乃欧阳率更所临,予谓不然。欧书寒峭一律,岂能如此八面变化也。此本必是真迹上摹出无疑。学右军书者,至《兰亭》止矣。今世所传石本,刓一角者皆定武所自出也。然其工拙妍丑,如人面之不同,览者自当具眼可耳。又,定武一石,前辈纷纷各有异论,既自具眼,必如所择,定不向人言下转也。此卷有山谷题字,山谷之言云尔,乃知当时真赝混淆久矣。山谷之孙字子迈,今为农丞,过子,见后题欲乞去。予不忍与,以为去此题,则《兰亭》废矣。周翰者,文及甫之字,多见其名于书帖后,雅尚如许,亦足以赎粉昆之疵炎。嘉泰壬戌十有二月,白石道人姜夔尧章书。

第三本,姜夔从童道人处购得之“乌台卢提点者定武旧刻”本。卢提点即卢宗迈。此本,俞松《兰亭续考》卷一著录时有言:“姜尧章三次题跋,藏俞松家。”姜夔有三跋曰:“嘉泰壬戌十二月:因与邻人汤升伯过童道人,许见此褉帖,知是乌台卢提点所藏定武旧刻,后数日,雪后更欲雪,上车寒凛,因诣童买得之。”、“甘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漫书于此。癸亥三月十二日。”、“天下能事,无有极其至者。袁昂谓:‘王右军字势雄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历代宝之,永以为训。’然右军在时,师法平南王廙,又卫夫人书《大雅吟》赐子敬,右军亦尝临学。同时有荀舆字长倩写《狸骨帖》,右军自谓不及也。大抵右军书成,而汉魏、西晋之法尽废。右军固新奇可喜,而古法之废实始右军,亦可恨也。今官帖中有张芝《章草帖》、皇象《文武帖》、钟繇《宣示帖》、王世将廙《上表二首》,其笔高绝,具存古意。而《宣示帖》乃右军所临,不失钟法也。右军之前,既多名书;右军同时,又有世将、李卫、长倩、王洽、谢安、珉、殉诸人,皆妙于此。故《兰亭》不见称于晋,而至隋唐始显尔。癸亥六月九日白石书,是日天乃大热。”桑世昌的《兰亭考》有姜夔另跋曰:“都下有董承旨者,其先任定武,藏帖甚富。绍兴中,有中贵任道源欲尽买之,不许。后尚方取去百本,酬以僧牒。时有堂后官高良臣及台史卢宗迈皆得之。高、卢死,出以转售,故吾得之。皆熙丰以前旧拓本,五字不损,纸墨如新未经装者,末后尚有一空行。姑存之,亦验定刻之一助。嘉定二年长至日”
第四本,末后空一行之本。据桑世昌《兰亭考》卷七“跋高氏所藏本”条,录司马遵语:“《兰亭》以起草本为第一,先公尝言云:‘末后空一行者是。’初得邵氏刻本,有‘勋’字圆印在空中。又于姜尧章处见一本,亦然。”
姜夔所藏本不一定就是如上四本,或三本或更多,如第三本与第四本“末后空一行”有相似之处,或是“又于见者”记错,或是“末后空一行”本有多个藏本。在南宋时期,《兰亭》版本流传颇多,姜夔跋《兰亭》已述及见有近百种。这些《兰亭》一般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翻刻定武本。宋人记载,定州一个姓李的学究得到定武《兰亭》未久,韩琦于庆历八年(1048)镇守定州,李学究献定武拓本,韩琦索原石,李学究别刻一石上交。李氏死后,其子以原石拓本售人,每本千钱。及宋祁守定州,李氏子欠赋税,宋祁以公帑换取刻石,藏于公库。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薛向守定州,其子薛绍彭(后与米芾并称“米薛”)别刻一石留定州,换走原石,并在原石上凿损“湍、带、右、流、天”五字作为记号。因此,拓自原石的定武本遂有“未损本”与“损本”之别。
y
第二类是传刻定武本以外的古刻本。徽宗时,米芾父子三人曾传刻杜宝成家传的唐刻本《兰亭》,“五日模”,“善工十日刻”,号为“三米兰亭”。徽猷阁学士胡世将在豫章刻过两本《兰亭》,其中一本“出于钱氏贞观本”,也是唐刻本。
第三类是传刻唐人临摹墨本。南宋绍兴元年(1131),高宗在政事堂召见官员,枢密院属官辛道宗献出所藏唐人临本《兰亭》,说是出自唐朝内府,高宗令人刻于会稽。
姜夔收藏的《兰亭》四本中,第三本后归赵子固所藏,即后世声名显赫的“落水本兰亭序”,又称“落水兰亭”,也便是那“五字不损”的《兰亭》。《兰亭》以五字未损本最为珍贵。元未明初人陶宗仪,在其《南村辍耕录》卷九中云:“余尝见《落水兰亭》一卷,乃五字不损本,今吴中分湖陆氏所藏,而赵彝斋之物也。彝斋,宋宗室子,讳孟坚,字子固,彝斋其自号。居嘉兴之广戌,酷嗜古法书名画。能作墨花,于水仙尤长。此帖姜白石旧藏,后归霅川俞寿翁。彝斋复从寿翁易得,喜甚。”据清人梁章钜《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卷三中记,南宋时先后由卢宗迈、童道人、姜夔、周郊凤、萧德藻、俞玉鉴(俞松)、满师、赵孟坚、贾似道、张斯立、李叔固等人收藏。据传,“落水兰亭”在明末清初时又出现,先后由白函三、孙承泽、高士奇、王鸿绪、曹文埴、蒋溥等人收藏,后归清内府收藏,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二十八行,纵八寸五分,横二尺八分,浓墨,白麻纸拓本。清代乾隆皇帝对“落水兰亭”非常喜爱,御书引首“山阴真面”四大字,而后又命人将此本双钩摹刻上石,即成《清内府摹刻赵子固落水<兰亭>卷》帖。帖中依次刻乾隆御书引首“山阴真面”四大字及行书诗题,王铎隶书签“墨林至宝”,五字未损本定武《兰亭》。到了民国时期,“民国四公子”之首、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对《兰亭序》特别钟爱,曾搜集了多种《兰亭序》的拓片,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落水兰亭》帖。
e
袁克文的“落水兰亭”原为广东新会人吴步蟾所有。袁世凯复辟当皇帝时,吴步蟾因上书劝阻帝制,在北京被一伙袁氏爪牙所难,几遭不测。最后,连回广东也成了问题,不仅难以脱身,而且还没有路费。于是,他怀揣“落水兰亭”求售于当时的国务院秘书长王式通。颇通碑帖的王式通见帖后留吴就餐,其间恰好袁克文来访,得知内情后,袁克文承诺吴步蟾:“我送你到天津,然后再乘船回南方。”于是袁克文就将“落水兰亭”留下,陪同吴步蟾一起赴前门火车站。可是,到了车站袁克文才发现自己竟然也囊空如洗,一文不名,只好向仆从借了五元钱,买了一张车票送吴步蟾去了天津。上了车的吴步蟾感动地说:“落水兰亭”应改名为“五元一命兰亭帖”了。”
得到“落水兰亭”的袁克文爱不释手,日日临摹,并按吴步蟾的戏言,特地将此帖题为“五元一命兰亭帖。”


回到广东的吴步蟾终日以村塾自隐,及至段祺瑞执政时,有北京大官又邀请其北上参政,吴坚辞不就,并说:“我可没有第二个“落水兰亭”帖。再说,世上也没有第二个寒云公子(袁克文)。五元难得,一命难全,我再也不进京了。”
又有说“落水兰亭”后来转辗到了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的手中,成为于氏“鸳鸯七志斋”的重要藏品。于右任去世后,此帖再无面世。
“落水兰亭”名从何而来?赵子固(孟坚)有《兰亭》二跋,第一跋云:“丁亥岁大涝后,孟坚到雪城,甫识萧千岩孙吮,首出示兰亭叙肥瘦二本,此肥本也。自后数年,每会聚则必展玩。至庚子大旱歉,知此轴归玉鉴文室。重来得再摩挲,若故人懈逅千里外云。癸卯季秋甲子,诸王孙赵孟坚子固书。”此跋言此拓本由萧千岩孙;允而归俞玉鉴文室,子固多次得以观赏。
第二跋说:“兰亭刻称定武为古今绝冠,尤以五字未损为珍。此本自姜白石得之卢朝奉宗迈,前跋来历源流可证,余不必赘。特余于此刻颇有前缘,得之殊不易。始丁亥岁,访双槐郑君,因指纵识萧君介父首见此刻,知为奇宝。惟沈虞卿贰卿夏小山、王亚夫本同,此三十年前初识也。后于俞玉鉴家,虽见数本,终不若此。为的当于余心,方其在萧氏二十年间,每聚会必展玩,岂意出萧而入俞。及俞氏既得,又安意其它属。丁巳年为满师以古铜刻漏及它玩取去之玉鉴,余所不知也。戊午春,经过无锡,偿卖小宋言高干办者得此,因往访之,果然惊异。寿翁何轻此而与满,有欲为吾道地贸易于高,摇手不许,盘礴五日,不得其门而归。每怅然失于萧,又失于俞也。己未春,见满师欲属其求之,满言非半万券不可,余亦忍痛有破费而定盟。秋中满以书来言可得,因携此数,以躬聘粤,两月盘旋雪上,乃得入手,喜甚。季秋廿五日,扬风帆自雪城东关言归道卞山,山风逗帆,覆舟几殒命。由此刻也,造物见护存一线生意不死,而此宝亦略濞湿。起之溪流中 其它行李尽不顾。披湿冱泞,即投小寺烘焙不损坏。记造物之恶剧也如是,是嫉余得此宝耶?戒余浪游逐末不顾家事耶?不轻付工匠,且从粘瞢聊记云尔。首尾三十三年,心好目玩终获为我物,几死犹不恨也,人其可以轻视余有此哉!中冬廿四日书成日甲子先一日得雨,占冬晴,尤为家国同庆,孟坚子固书。”此跋叙述赵孟坚多年寻访此本《兰亭》,终于以五千重金购得。然归途中舟覆,危及性命,赵氏不顾其他行李,甚至自己的性命,救此《兰亭》于水中。
“落水兰亭”因赵孟坚的第二跋而得名。宋未周密的《齐东野语》卷十九子固类元章条下载:“异时,萧千岩之侄滚,得白石旧藏五字不损本《禊叙》,后归之俞寿翁家。子固复从寿翁善价得之,喜甚,乘舟夜泛而归。至之卞山,风作舟覆,幸值支港,行李衣衾,皆淹溺无余。子固方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禊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介意也。”因题八言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盖其酷嗜雅尚,出于天性如此。后终于提辖左帑,身后有严陵之命。其帖后归之悦生堂,今复出人间矣。噫!近世求好事博雅如子固者,岂可得哉!”周密是赵子固的朋友,因此他说的这个事可信度颇高。


经后人加工成为一段白话传奇典故,说:开庆年(1259),赵子固以五千金的高价购得。赵子固买到心仪已久的定武本兰亭序,非常高兴,连夜乘船回家。途中到吴兴灵溪的卞山脚下,船被大风吹翻,幸亏河水不深,但行李衣物等,都已全部浸在水中了。赵子固什么都不顾,站在水中大呼:“《兰亭》在否?”船夫也顾不得抢救行李衣物,下水抢出《兰亭》。赵子固见此,破涕为笑。他全身湿透,立在水中,两手高举那本《兰亭序》,高呼道:“《兰亭》在此,余不足论!”后来他就在这本《兰亭帖》上,写了八个大字:“性命可轻,至宝是保!”
赵子固宁可轻性命而不舍至宝的故事,为“落水兰亭”凭添了几分传奇色彩,而被后世文坛称颂和引为典故。孰不知,在赵子固“宁舍己命不舍至宝”的故事之前,就已经有过姜夔“舍三雏救国宝”的故事发生。
姜夔在嘉泰二年(1202年)壬戌十二月,从乌台提点卢宗迈处“诣童买得”五字不损《兰亭》到“嘉定二年长至日”还作一跋说明卢提点死后,“出以转售,故吾得之”情况。
嘉泰二年是1202年,嘉定二年是1209年,其中嘉泰四年(1204年)临安大火,姜夔能把“五字不损的兰亭”带出火场,实属奇迹。《宋史》六十三卷《五行志》上项火条载:“嘉泰元年三月戊寅,行都大火,至于四月辛巳,燔御史台、司农寺、将作军器监、进奏文思御辇院、太史局、军头皇城司、法物库、御厨、班直诸军垒,延烧五万八千九十七家。城内外亘十余里,死者五十有九人,践死者不可计。城中庐舍九毁其七,百官多僦舟以居。火作于宝莲山御史台胥杨浩家,谏议大夫程松请戮浩以谢都民。疏再上,始黥配万安军,犹免决。自是民讹言相惊,亡赖因纵火为奸利。”又载嘉泰“四年三月丁卯,行都大火,燔尚书中书省、枢密院、六部、右丞相府、制敕粮料院、亲兵营、修内司,延及学士院、内酒库、内宫门庑,夜召禁旅救扑。太室撤庙庑,迁神主并册、宝于寿慈宫。翼日戊辰旦,火及和宁门鸱吻,禁卒张隆飞梯斧之,门以不焚。火作时,分数道,燔二千七十余家。又翌日己巳,神主还太室。”
《宋史全文》也载:“嘉泰四年三月丁卯,临安府火,火迫太庙,权奉神主于景灵宫。”“众谓救火无策。”“火之始作也,或为之赋曰:‘公议不明,台遂焚于御史;斯文未丧,省仅保于秘书。’其末句云:‘自生民以来,未尝见此一火’。”
嘉泰年间行都临安两次大火,一般以姜夔嘉泰元年游“越中山水”,过萧山、西兴,遥望嵊县剡山作《征招》词,说“一丘聊复尔”,优游自适,而以嘉泰四年三月大火波及姜夔草堂,作《念奴娇•毁舍后作》词。夏承焘、刘乃昌等人都持此观点。如此,姜夔在嘉泰二年(1202年)壬戌十二月“买”到“落水兰亭”,经过了嘉泰四年(1204年)三月一场行都大火的劫难,劫难中“落水兰亭”得以传世,而姜夔从湖州带来的三个儿女都葬身于火海。
姜夔的《白石道人诗集》中《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七言绝句,其中《十二》诗就是借其三个儿女都葬身于火海而说事。全诗曰:“钩窗不忍见南山,下有三雏骨未寒。惆怅古今同此味,二陵风雨晋师还。”姜夔此诗是借儿女亡故之事,发泄自己心中的破国痛楚,以“二陵风雨晋师还”典故,怀古论今,说南宋无复国气势,是忧国的一首佳作,很有感染力,能让读者感觉到诗人的宽大胸怀和那种心忧家国的心境。
姜夔在嘉泰四年三月行都大火中,三个儿女都葬身于火海,而国宝“五字不损兰亭”得以安然无恙的救出,这才有后世的“落水兰亭”、“山阴真面”、“五元一命兰亭帖”等故事的发生。


姜清水,一九五三年岀生,江西鄱阳人,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少校军衔。他是我国宋朝著名词人姜夔的后人,也许是祖先早就设下了禅机,就在他人生的秋天,一种无法抗拒的痴迷引领他走上了姜夔的研究之路。一代词圣在姜清水的笔下鲜活起来了、生动起来了,仿佛姜夔又携小江,吹着箫唱和在鄱阳湖上。作者文风务实,其文字饱含人生底蕴,每一个字都在表达对先人的崇敬和对家乡的热爱。现已出版《姜夔传说》、《姜夔长短句赏析》、《姜夔文化探秘》、《清水点白石》、《姜夔传》等专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