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9, 2019

姜夔《續書譜》 原文

姜夔

《續書譜》 原文:

總論
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於蟲篆、八分、飛白、章草等。圓勁古淡,則出於蟲篆;點畫波發,則出於八分;轉換、向背,則出於飛白;簡便痛快,則出於章草。然而真、草與行,各有體制。歐陽率更、顏平原輩以真為草;李邕、西台輩以行為真。亦以古人有專工真書者,有專工草書者,有專工行書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或云:草書千字,不抵行書十字:行草十字,不如真書一字。意以為草至易而真至難,豈真知書者哉!大抵下筆之際,盡仿古人,則少神氣:專務遒勁,則俗病不除,所貴熟習精通,心手相應,斯為美矣。白雲先生、歐陽率更《書訣》亦能言其梗概。孫過庭論之又詳,可參稽之。
真書
真書以平正為善,此世俗之論,唐人之失也。古今真書之神妙,無出鍾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觀二家之書,皆瀟洒縱橫,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書判取士,而士大夫字書類有科舉習氣。顏魯公作《干祿字書》,是其證也。矧(況)歐、虞、顏、柳,前後相望,故唐人下筆應規入矩,無復魏、晉飄逸之氣。且字之長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齊,孰能一之?謂如「東」字之長,「西」字之短,「口」字之小,「體」字之大,「朋」字之斜,「當」字之正,「千」字之疏,「萬」字之密,畫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晉書法之高,良由各盡字之真態,不以私意參之耳。或者專喜方正,極意歐、顏;或者惟務勻圓,專師虞、永,或謂體須稍扁則自然平正,此又有徐會稽之病。或云:欲其蕭散,則自不塵俗,此又有王子敬之風,豈足以盡書法之美哉!真書用筆,自有八法,我嘗采古人之字列之為圖,今略言其指: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之異形。橫直畫者,字之體骨,欲其堅正勻靜,有起有止,所貴長短合宜,結束堅實。[丿]、[乀]、者,字之手足,伸縮異度,變化多端,要如魚翼鳥翅,有翩翩自得之狀。[乚]、[亅]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實。晉人挑剔,或帶斜拂,或橫引向外,至顏、柳始正鋒為之,正鋒則無飄逸之氣。轉折者,方圓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轉;折欲少駐,駐則有力;轉不欲滯,滯則不遒。然而真以轉而後遒,草以折而後勁,不可不知也。懸針者,筆欲極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繩。若垂而復縮,謂之垂露。故翟伯壽問於米老曰:「書法當何如?」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古人遺墨,得其一點一畫皆昭然絕異者,以其用筆精妙故也。大令以來,用筆多尖。一字之間,長短相補,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於成體之後,至於今,尤甚焉。
用筆
用筆不欲太肥,肥則形濁;又不欲太瘦,瘦則形枯;不欲多露鋒芒,露則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則體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後少。歐陽率更結體太拘,而用筆特備眾美,雖小楷而翰墨灑落,追踵鍾、王,來者不能及也。顏、柳結體既異古人,用筆復溺於一偏。予評二家為書法之一變,數百年間,人爭效之,字畫剛勁高明,固不為書法之無助,而魏、晉之風規,則掃地矣。然柳氏大字,偏旁清勁可喜,更為奇妙,近世亦有仿效之者,則濁俗不除,不足觀。故知與其太肥,不若瘦硬也。
草書
草書之體,如人坐卧行立,揖遜忿爭,乘舟躍馬,歌舞擗踴,一切變態,非苟然者。又一字之體,率有多變,有起有應,如此起者,當如此應,各有義理。右軍書「羲之」字、「當」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數十字,無有同者,而未嘗不同也,可謂從欲不逾矩矣。大凡學草書,先當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章草等,則結體平正,下筆有源。然後仿王右軍,申之以變化,鼓之以奇崛。若泛學諸家,則字有工拙,筆多失誤,當連者反斷,當斷者反續,不識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轉換,隨意用筆,任意賦形,失誤顛錯,反為新奇。自大令以來,已如此矣,況今世哉!然而襟韻不高,記憶雖多,莫湔塵俗,若風神蕭散,下筆便當過人。自唐以前多是獨草,不過兩字屬連;累數十字而不斷,號曰「連綿」、「遊絲」,此雖出於古人,不足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嘗苟且。其相連處,特是引帶。嘗考其字,是點畫處皆重,非點畫處偶相引帶,其筆皆輕,雖復變化多端,而未嘗亂其法度。張顛、懷素最號野逸,而不失此法。近代山谷老人自謂得長沙三昧,草書之法,至是又一變矣。流至於今,不可復觀。唐太宗云:「行行如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惡無骨也。大抵用筆有緩有急,有有鋒,有無鋒,有承接上文,有牽引下字,乍徐還疾,忽往復收。緩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鋒以耀其精神,無鋒以含其氣味。橫斜曲直,鈎環盤紆,皆以勢為主。然不欲相帶,帶則近俗,橫畫不欲太長,長則轉換遲;直畫不欲太多,多則神痴。以捺「ゝ」代「乀」,以發代「辵」,「辵」亦以捺代,惟「丿」則間用之。意盡則用懸針,意未盡須再生筆意,不若用垂露耳。
用筆
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如壁坼,此皆後人之論。折釵股者,欲其曲折圓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橫直勻而藏鋒;錐畫沙者,欲其無起止之跡;壁坼者,欲其無佈置之巧。然皆不必若是。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故一點一畫皆有三轉,一波一拂皆有三折,一「丿」又有數樣。一點者,欲與畫相應;兩點者,欲自相應;三點者,必有一點起,一點帶,一點應;四點者,一起、兩帶、一應。《筆陣圖》云:「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便不是書。」如「口」,當行草時,尤當泯其稜角,以寬閒圓美為佳。「心正則筆正」,「意在筆前、字居心後」,皆名言也。故不得中行,與其工也寧拙,與其弱也寧勁,與其鈍也寧速。然極須淘洗俗姿,則妙處自見矣。大要執之欲緊,運之欲活,不可以指運筆,當以腕運筆。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主執。又作字者亦須略考篆文,須知點畫來歷先後。如「左」、「右」之不同;「剌」、「刺」之相異;「王」之與「玉」;「礻」之與「衤」,以至「秦」、「奉」、「泰」、「春」,形同體殊,得其源本,斯不浮矣。孫過庭有執、使、轉、用之法:執謂深淺長短,使謂縱橫牽掣,轉謂鈎環盤紆,用謂點畫向背,豈偶然哉!
用墨
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潤以取妍,燥以取險。墨濃則筆滯,燥則筆枯,亦不可不知也。筆欲鋒長勁而圓,長則含墨,可以運動,勁則有力,圓則妍美。予嘗評世有三物,用不同而理相似:良弓引之則緩來,舍之則急往,世俗謂之揭箭;好刀按之則曲,舍之則勁直如初,世俗謂之回性;筆鋒亦欲如此,若一引之後,已曲不復挺,又安能如人意耶!故長而不勁,不如弗長;勁而不圓,不如不勁,紙、筆、墨,皆書法之助也。
行書
嘗考魏、晉行書,自有一體,與草書不同。大率變真以便於揮運而已。草出於章,行出於真。雖曰行書,各有定體,縱復晉代諸賢,亦苦不相遠。《蘭亭記》及右軍諸帖第一,謝安石、大令諸帖次之,顏、柳、蘇、米亦後世可觀者。大要以筆老為貴,少有失誤,亦可輝映。所貴乎穠纖間出,血脈相連,筋骨老健,風神灑落,姿態備具,真有真之態度,行有行之態度,草有草之態度,必須博習,可以兼通。
臨摹
摹書最易,唐太宗云:「卧王濛於紙中,坐徐偃於筆下」,亦可以嗤蕭子云。唯初學書者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手,易於成就。皆須是古人名筆,置之几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觀,思其用筆之理,然後可以摹臨。其次雙鈎蠟本,須精意摹拓,乃不失位置之美耳。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世所有《蘭亭》,何啻數百本,而定武為最佳。然定武本有數樣,今取諸本參之,其位置、長短、大小,無不一同,而肥瘠、剛柔、工拙要妙之處,如人之面,無有同者。以此知定武雖石刻,又未必得真跡之風神矣。字書全以風神超邁為主,刻之金石,其可苟哉!雙鈎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內,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體。雖然,尤貴於瘦,使工人刻之,又從而刮治之,則瘦者亦變為肥矣。或雲雙鈎時須倒置之,則亦無容私意於其間。誠使下本明,上紙薄,倒鈎何害?若下本晦,上紙厚,卻須能書者為之,發其筆意可也。夫鋒芒圭角,字之精神,大抵雙鈎多失,此又須朱其背時,稍致意焉。
方圓
方圓者,真草之體用。真貴方,草貴圓。方者參之以圓,圓者參之以方,斯為妙矣。然而方圓、曲直,不可顯露,直須涵泳一出於自然。如草書尤忌橫直分明,橫直多則字有積薪、束葦之狀,而無蕭散之氣。時參出之,斯為妙矣。
向背
向背者,如人之顧盼、指畫、相揖、相背。發於左者應於右,起於上者伏於下。大要點畫之間,施設各有情理,求之古人,右軍蓋為獨步。
位置
假如立人、挑土、「田」、「王」、「衣」、「示」,一切偏旁皆須令狹長,則右有餘地矣。在右者亦然,不可太密、太巧。太密、太巧者,是唐人之病也。假如「口」字,在左者皆須與上齊,「嗚」、「呼」、「喉」、「嚨」等字是也;在右者皆須與下齊,「和」、「扣」等是也。又如「宀」須令復其下,「走」、「辵」皆須能承其上。審量其輕重,使相負荷,計其大小,使相副稱為善。
疏密書以疏欲風神,密欲老氣。如「佳」之四橫,「川」之三直,「魚」之四點,「畫」之九畫,必須下筆勁凈,疏密停勻為佳。當疏不疏,反成寒乞;當密不密,必至凋疏。
風神
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紙筆佳,四須險勁,五須高明,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自然長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澤之癯,肥者如貴游之子,勁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賢士。
遲速
遲以取妍,速以取勁。必先能速,然後為遲。若素不能速而專事遲,則無神氣;若專務速,又多失勢。
筆勢
下筆之初,有搭鋒者,有折鋒者。其一字之體,定於初下筆。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鋒,第二、三字承上筆勢,多是搭鋒。若一字之間,右邊多是折鋒,應其左故也。又有平起者,如隸畫;藏鋒者,如篆畫。大要折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兼之則妙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