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30, 2019

千年來,只有一人學成了蘭亭序!

千年來,只有一人學成了蘭亭序!



《蘭亭序馮承素摹本》(蘭亭八柱第三、神龍本) 卷,唐,馮承素摹,紙本,行書,縱24.5cm,橫69.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蘭亭序》的真偽問題至今懸而未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郭沫若在中國引發一場關於《蘭亭序》真偽大討論。郭沫若斷言《蘭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筆跡」。 我們知道,《蘭亭序》真跡是經由智永之手流傳下來的。智永本姓王,名法極,是隋朝時候的人,也是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之後,號永禪師。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本(傳) 每頁29.3×14.2厘米 日本私人藏
智永善書,書有家法。據唐人何延之《蘭亭記》的記載,智永和侄子王孝賓(法號慧欣)一起出家。二人剛落髮為僧時,都住在會稽嘉祥寺,據說就是當年王羲之的舊宅。後來移居到永欣寺。 為什麼叫永欣寺?是因為梁武帝蕭衍看到智永、慧欣叔侄二人都落髮為僧,就根據兩人法號把他們住的寺廟賜名為永欣寺。智永繼承王羲之的衣缽,精勤書法,常居永欣寺閣上臨寫《蘭亭集序》,前後凡三十年。


《虞摹蘭亭序》卷,唐,虞世南摹,紙本,行書,縱24.8cm,橫57.7cm
從智永傳世的《千字文》來看,與《蘭亭》同出一脈,甚至有人認為《蘭亭序》就是智永偽造的,不管怎樣,我們可以對比欣賞一番,對理解蘭亭筆法很有啟發。 橫 《蘭亭序》和《千字文》中的橫筆兼有尖起和鈍起二種寫法,其中在字的主橫划上採用尖筆起筆,漸行漸粗,至尾部加重收筆的橫劃尖起筆法非常普遍。




捺 《蘭亭序》和《千字文》中的捺筆兼有尖收和鈍收二種寫法




豎彎鉤 《蘭亭序》、《千字文》中的豎彎鉤兼有尖收和鈍收二種寫法,其中尖收寫法為典型筆法,鈍收寫法為輔助筆法。




交叉起筆 《蘭亭序》、《千字文》中的單字,在橫、豎或撇.捺聯接的部位,有直伸出頭的趨勢,形成交叉搭筆。




向外收筆 《蘭亭序》和《千字文》中字的點、捺、 橫等筆劃,在收尾處時常將筆心暴露於紙端,形成向外收筆的「殘尾」。




蟹爪鉤 通常行書的豎鉤只有一個轉折,蟹爪鉤卻有二個轉折,因形似蟹爪得名。蟹爪鉤是《千字文》的典型筆法,隨處可見、觸目皆是。《蘭亭序》中有所收斂,亦有二處典型蟹爪鉤筆法復現。




掃帚鉤 掃帚鉤是在豎劃的尾端直接向左下方掃出,以形似掃帚得名。掃帚鉤用撇筆代替了鉤筆,字跡因而顯得沉雄厚重,富於變化,是《蘭亭序》、《千字文》的書者在揩、行書豎鉤筆法上的一大創造。




順勢起筆的搭筆 《蘭亭序》和《千字文》中字的豎劃或者撇劃在起筆時,筆尖常常習慣性地有一個扭挫的動作。




反捺右下尖收 反捺右下尖收的筆法在唐宋以前的書法作品中,除《蘭亭序》、《千字文》外,全無蹤跡。




《千字文》是智永中期的作品,輕鬆自然,無雕飾之意,雖然筆法精鍊、神情爽利。《蘭亭序》通過智永得以流傳,後殉葬於唐昭陵,被奉為「天下第一行書」,對我國書法藝術產生巨大影響,至今仍有精確複製品(神龍榻本)傳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