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9, 2019

米芾《研山銘》,每個字值百萬

米芾《研山銘》,每個字值百萬


0
米芾《研山銘》,每個字值百萬

米芾《研山銘》,每個字值百萬
米芾《研山銘》,每個字值百萬

米芾《研山銘》,每個字值百萬
米芾《研山銘》,每個字值百萬

米芾《研山銘》,每個字值百萬

釋文:

研山銘。五色水,浮崑崙。潭在頂,出黑雲。掛龍怪,爍電痕。下震霆,澤厚坤。極變化,闔道門。寶晉山前軒書。

這恐怕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漢字———一幅39個字的古代書帖《研山銘》,創出2999萬元人民幣的中國書畫拍賣全球最高價。一字將近百萬元!

這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獨特的拍賣———參加競拍者僅一家,拍賣師喊價僅一次,一呼即應,一應即定,十秒鐘里成交。

這恐怕是有史以來第一件國家專設經費搶救的流散國寶———《研山銘》流去國外兩百年後,成為我國今年所設「重點文物徵集專項經費」購回的首件文物。
一卷三絕!《研山銘》驟成海內熱點。

「天下第一難書」

寫《研山銘》這人簡直是個「瘋子」,就如同全世界所有天才那樣。

他明明是北宋人,卻偏偏喜歡穿著唐代衣帽招搖過市。他為了要別人一幅王羲之的字,居然不惜以死相脅,「大呼,據船舷欲墜」。他愛石成痴,曾向塊大石「口稱 石丈』,著朝服持笏便拜」。他覓得一塊可做墨池研磨的山形小石「硯山」後,竟愛不釋手到「抱之眠三日」的地步……他的外號,叫「米顛」。他的大名,叫米芾。
不過,千年書壇盡人皆知的《研山銘》能價值千萬,並不因這些。

其珍,珍在它是中國書法頂級宗師的代表作。米芾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四家」,是開宗立派的書法大家。五千年來,此等人物屈指可數,也就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張旭、柳公權、懷素、米芾、趙孟兆頁等寥寥十數人。其中,米芾又以筆法「八面出鋒」極盡變化,最難寫又最能抒發個性,卓然獨樹一幟。蘇軾就曾由衷推崇米芾當與書聖王羲之「並行」。而米芾僅存在世的幾幅作品中,《研山銘》被認為最具代表性,號稱堪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並提,是「天下第一難書」。

其珍,珍在它震爍古今的書法藝術。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沈鵬告訴記者,《研山銘》字字珠璣、筆筆難書,他最為推崇「下震霆」的「震」字一撇:陡然一筆細如蠶絲又穩如磐石,險絕筆法登峰造極。「有人說是敗筆,我看恰是妙在巔毫。正如打乒乓的擦邊球,又像足球彈在門框上再進網,妙不可言!就像孔子論人生最高境界———既"從心所欲』,又 不逾矩』。」

其珍,還珍在它是「海歸」———收藏它的日本某私人博物館因經濟困頓而出售,而我散落海外的絕品多藏各國國立博物館,此類良機恐難再有。

所以,《研山銘》身價當非尋常!

「天價」細思量

但具體到2999萬元,是高了、低了,還是恰如其分?

「合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國強,舉出了此前中國書畫拍賣最高價的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宋徽宗在繪畫史的地位,不如米芾在書法史的地位,而且有專家疑那幅畫為偽作。它都拍了2530萬元,一致公認為真品的《研山銘》,價格當然應更高。再看行情,大連萬達曾不惜出價4000萬元,志在必得。」

中國文物學會理事趙榆也說:「2999萬元看似高,只不過歷代書法大家名作幾乎從未拍賣過,否則,就不會由《研山銘》今天再來創天價。」

不過,也有業內人認為「天價」有炒作之嫌。據悉,國內有人在一年前曾與上門來薦的《研山銘》物主洽談過回購之事,而今聽說已以2999萬元成交,震得一愣一愣。

「但不管怎樣,《研山銘》回歸,是國家在搶救流散文物。這個意義,怎麼肯定都不為過。」故宮博物院院長朱誠如說。

一夢兩百年

那已是個千年之謎,究竟,《研山銘》如何孤懸海外。「銘」上,一代代收藏者的印章,直至清雍正成都知府於騰戛然而止,一漂東瀛兩百年。啟功先生慨然長嘆:見不到《研山銘》,死不瞑目!

據承拍《研山銘》的拍賣公司介紹:今年春,日本那家博物館有意出售《研山銘》,幾位外籍華人買下後,交來拍賣,希望藉此將之永留國內。國家文物局得悉情況,由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此「銘」後,依法採用「非常手段」———定向拍賣,指定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優先購得《研山銘》。國之瑰寶不可失。由於中國法律規定,境外拍品參與國內競拍,如被境外人員拍得,均可攜帶出境。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就這樣再度飄零海外。因此就有法定的「定向拍賣」,已知張先的《十詠圖》、閻立本的《孔子弟子像》等國寶級文物,就藉以「定居」國內。

但《研山銘》的獨家競拍、一口成交現象,據稱前所未聞。還是拍賣公司揭了秘:「其實,大連萬達和米芾故鄉湖北襄陽市原本都要競拍,得知國家有意後,便主動棄權了。國寶回 國』,適得其所。」

國寶當歸國

《研山銘》回國絕對算一個里程碑。

曾記否,上世紀四十年代,國已不國,一介書生張伯駒竟是賣掉住宅傾其所有,購回了流失海外的中國現存最早山水畫《游春圖》,捐給國家。

曾記否,國力尚艱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國家總理親自關懷,重金購回《中秋帖》、《五牛圖》等大批遺珍絕品。

而今,開天闢地頭一遭,國家設立專項經費搶救流散文物,確然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體現,保護歷史文化的壯舉」。

「專項」回購第一幅,這是開始。故宮博物院「米芾《研山銘》特展」大字醒目:「我國有數以百萬件的珍貴文物流落世界各地。」中國書協出版委員會秘書長劉恆告訴記者:「王羲之的《喪亂帖》,柳公權的《金剛經》,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我最早書帖集成《淳化閣帖》……中華名帖,三分之一還在國外。」

這不是一種國家專項經費獨力能勝,剛頒布的《文物法》有新規:公民可以從拍賣企業購買文物,可以相互交換轉讓文物。國寶歸國在盛世,共襄盛舉正當時。

米芾《研山帖》,行書墨跡。在明代張丑的《真跡目錄初集》、《清河書畫表》和清代吳其貞的《吳氏書畫記》中都有記載,據推創作於1101年至1102年間,作品沉雄蒼勁、揮灑縱橫,是米芾晚年代表作之一。專家研究說,作品早年曾入藏宋代內府,後一直為民間文人雅士珍藏。上個世紀20年代被日本一家博物館收購而東渡扶桑。

《研山銘》共計39個字,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書畫鑒定專家對此帖的評價為:「下筆揮灑縱橫,跌宕多姿,不受前人成法的羈勒,抒發性情天趣,在他的大字墨跡中,應推為上品。」也正因為如此,這件墨寶一露面就引起眾多書畫家、收藏家的關注,熱切期待能讓它返回祖國。

國家文物局獲此信息後,依法組織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和有關專家對這件作品進行了鑒定評估,專家們一致認為確屬米芾真跡,具有極高藝術、歷史價值,應盡最大努力避免再次流散境外。據此,國家文物局經批准,使用專項經費,依法通過定向拍賣方式競買了這件《研山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