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7, 2022

COVID-19 vaccine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from the CDC.

近日,台灣 COVID-19 疫情染疫人數日日破萬,邁向與病毒共存階段,多數人感染 Omicron 病毒後雖常僅引發輕微症狀,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為何肆虐全球的 Omicron 傳播如此迅速,症狀卻普遍較為輕微? COVID-19 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就像小偷闖空門前要找對鑰匙孔?病毒獨有的「弗林蛋白酶切割位」如何像是心機超重讓細胞難以察覺?研究指出 Omicron 病毒株與哪一種蛋白酶「不交好」,才導致對肺部影響變小?Omicron 是真的變溫和,還是疫苗普及幫上忙?病毒闖空全球門戶已長達兩年,本集就讓我們從科學研究反攻,獲得解開 Omicron 的謎底之鑰! 0:00 新實驗將揭開 Omicron 輕症謎底! 0:26 感染細胞像闖空門找鑰匙的小偷? 1:45 讓病毒變心機的「弗林蛋白酶切割位」 3:01 病毒與這個蛋白酶「不交好」才讓症狀減輕? 5:29 Omicron 的「溫和」與疫苗施打率有關? 7:16 減緩感染成長曲線是疫情當前的關鍵 // 特別感謝 // 曾皓佑、Jamie YL Lin // 參考資料 // Cell entry mechanisms of SARS-CoV-2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 The furin cleavage site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transmission in ferret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 Visualizing COVID-19 Spikes in Action https://youtu.be/Y9N_lmvwnUI 【關於 COVID-19 的這大半年】SARS-CoV-2 的拗「毒」絕活 https://case.ntu.edu.tw/blog/?p=35635 Altered TMPRSS2 usage by SARS-CoV-2 Omicron impacts infectivity and fusogenicit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s as Deadly as Previous Waves After Adjusting for Vaccinations, Demographics, and Comorbidities 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 // 製作團隊 // 企劃:王喆宣 腳本:曾皓佑、Jamie YL Lin、王喆宣 拍攝:蘇庭緯、黃詠恩 剪輯:蘇庭緯 Chapters 新實驗將揭開 Omicron 輕症謎底! 0:00 感染細胞像闖空門找鑰匙的小偷? 0:26 讓病毒變心機的「弗林蛋白酶切割位」 1:45 病毒與這個蛋白酶「不交好」才讓症狀減輕? 3:01 Omicron 的「溫和」與疫苗施打率有關? 5:29 減緩感染成長曲線是疫情當前的關鍵 7:16 990 Comments rongmaw lin Add a comment... Senjiro Senjiro 4 days ago 很喜歡這種科普教育的影片,雖然有一些艱澀的專有名詞,但影片中都能利用適當且詼諧的譬喻試圖讓觀眾較容易了解,而且動畫也很精美清楚,希望泛科學可以有更多這種有趣且富含科學知識的影片喔 192 PanSci 泛科學 蘆蘆蘆新聞台 蘆蘆蘆新聞台 3 days ago omicon解說清楚又簡單,把病毒感染症狀的深度的醫學科系的知識,講得這麼清楚!不簡單,連我這藥師,都敬佩之!讚,讚,讚! 25 PanSci 泛科學 Chiwei Hsieh Chiwei Hsieh 3 days ago Omicron近期對於兒童腦炎這塊似乎有變多的跡象,希望有更多侵犯腦部的研究報告及影片,謝謝泛科學生動的解說。 11 PanSci 泛科學 林子安 林子安 3 days ago 內容非常扎實且很有理據,依照媒體報導渲染就會變成Omicron跟Delta一樣可怕 Delta或Covid19原始株以及其變異株,單論死亡率遠低於SARS跟伊波拉病毒 但也比一般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以及其變異株)死亡率更高,且傳播力更強 所以媒體很容易過度渲染成非常可怕確診絕症隔天暴斃一樣,但又有一派講成像是小感冒 而就算一般流感造成的死亡數也很高(2007年的時候,流感還是第9大死因,平均是4500人死亡,死亡率0.02%) 那Covid19肆虐至今,已經累積病例數5.26億,死亡人數628萬,已經可以跟黑死病、1918大流感相提並論 我認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不要畏懼感染,但也把事前防疫做到位 自己/家人確診後不驚慌,釐清各年齡層該急救的症狀(如嬰幼兒、低齡兒童缺氧 、手腳冰冷、指甲嘴唇發紫、抽筋、過度呼吸、瞳孔無神、持續發燒且越來越高燒、血氧低於90等等) 那什麼是應該先視訊就診去藥局拿藥可以先減緩症狀等等 我很訝異的是這種講述科學、邏輯的頻道,留言還是充斥一堆反科學、反疫苗仔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述 用一些很淺薄的理論去質疑各國目前主要的防疫手段,不然就是有各種陰謀論,多數論述都是很缺乏邏輯 不是個案經歷、就是不嚴謹的數據、沒有上到主流期刊、同行審核的paper、某些旁門左道的"專家"踢爆的某些假訊息 令人感到科普節目就算做這麼多仍力有未逮,也充分顯示台灣很缺乏思辨的教育系統(當然各國也都有不少這種人,美國甚至更多XD) 以上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若有任何症狀請去診所、醫院等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 4 PanSci 泛科學 陳彥智 陳彥智 4 days ago 謝謝你們那麼用心這方面的知識,想必團隊的生物化學知識是非常堅實的XD 你們講出來的內容比WHO 還要有料太多了 101 PanSci 泛科學 鄭筠 鄭筠 3 days ago (edited) 感謝整理和分享~把專業知識講解得很好理解!! 不過有一點疑問~ 7:34 提到台灣有擋下 alpha 和 delta 但是台灣去年5月那波疫情不就是alpha(英國變種)嗎? 4 PanSci 泛科學 Anthony Chai Anthony Chai 3 days ago 可把北韩的事况当参考。在几乎没打疫苗的情况下, Omicron是否跟2019年底刚暴发的病毒的感染更严重。 4 黃雨 黃雨 4 days ago 有個疑問: 既然認為omicron是因為胺基酸序列發生突變致使TMPRSS2對其親和力下降, 影響了S蛋白的切割而造成omicron侵入肺臟細胞的困難; 那麼對根本不具有TMPRSS2的上呼吸道內皮細胞又是如何感染的?? 又怎麼會造成omicron"較集中於上呼吸道症狀"這樣的結果呢?? 73 After Work Go Go下班走一走 After Work Go Go下班走一走 4 days ago (edited) 建議鄭大哥把資料來源詳列出來,感覺比較安全,也能增加分享意願。這一集作的很棒,我朋友看了也很喜歡。 25 PanSci 泛科學 拿鐵苦苦LatteWü 拿鐵苦苦LatteWü 4 days ago 謝謝泛科學,動畫與解說都很用心、平易近人,真的讓很多無法理解艱澀名詞的大眾又更懂科學了! 20 PanSci 泛科學 Rain Wu Rain Wu 4 days ago 很好的整理,能把資料解釋的這麼清楚真的不容易,respect 12 PanSci 泛科學 TNE的動漫遊戲時間 TNE的動漫遊戲時間 4 days ago 雖然很複雜,但是感覺還是有聽懂不少,感謝泛科學! 🤗🤗 也期待後面繼續說明Omicron感染上呼吸道的過程~ 10 PanSci 泛科學 涼涼豬 涼涼豬 4 days ago 超有內涵且超高水準的解說!多點正面知識,才能讓疫情更快速渡過 20 PanSci 泛科學 忘精小腰齊天大腎 忘精小腰齊天大腎 2 days ago 然而最新實驗報告卻證實Omicron重症率不但沒有下降, 致死率在全球疫苗注射量達到高覆蓋率的狀況下依舊能保持跟舊型變種一致... 現在的輕症量都是疫苗頂上去剛出來的啊!! 2 張逸 張逸 9 hours ago 這種知識深度 我喜歡 希望泛科學可以做多一點 不然有時候其實覺得很淺 學習分子生物學終於有用了XD 不過這種影片製作時間很耗成本跟求證 辛苦了 希望有被演算法眷顧😂😂😂😂 1 PanSci 泛科學 彭sweetry 彭sweetry 3 days ago 奧米克就算感染者不只輕症,會有重症跟死亡,並不是全部都輕症而已。症腐太鬆散忽略病毒嚴重性了,導致台灣死亡案例越來越多,從1歲~99歲都是會有死亡案例的! 3 PanSci 泛科學 alls wand alls wand 10 hours ago (edited) 可以做病毒突變成inactive mutant的過程影片嗎? 或是PrLP amyloids在染疫後加速聚集,蔓延至大腦發生Brain fog的過程 PanSci 泛科學 陳中愷 陳中愷 4 days ago 很棒的解說 很多人對於疫情了解不夠多 就拿媒體斷章取義 11 PanSci 泛科學 Stanley Yu Stanley Yu 4 days ago 在細胞內,伊維還可以抑制rdrp,而且有抗炎作用。 8 Shih-ting Lu Shih-ting Lu 4 days ago 謝謝這麼深入淺出的說明! 3 PanSci 泛科學 Roger Yu Roger Yu 4 days ago 廣泛流傳著Omicron造成輕症的錯誤,事實上Omicron殺傷力不比原始株低,疫苗盾保護台灣這一波,下波BA.4、BA.5、後續突變與次世代疫苗間的競爭,已悄悄燃起。 52 PanSci 泛科學 YTT YTT 4 days ago 這一集內容比較不科普😆 不過蠻深入淺出的👍🏻 5:40後的結論很重要! 4 PanSci 泛科學 befe le befe le 3 days ago 所以說 Omicron看似中重症機率低 卻是在疫苗覆蓋率極大的基礎之上 對於沒有接種疫苗的群體而言 恐怕仍是不容小視! 7 PanSci 泛科學 呂彥霖 呂彥霖 2 days ago 主持人說話清楚 內容有科學根據 加油 ! 祝你們早日百萬訂閱~ 2 PanSci 泛科學 龍龍彥儒 龍龍彥儒 4 days ago 感謝泛科學,講解得很詳盡,學習到有關於omicron變異株的相關知識,非常感謝! 2 PanSci 泛科學 Sean Lin Sean Lin 4 days ago 這個頻道真的很棒👍🏻 4 PanSci 泛科學 shihlien Chen shihlien Chen 4 days ago 超級棒的影片!最近也確診了雖然是輕症但發病時比A流感還要強許多啊⋯⋯一點都不輕~ 10 PanSci 泛科學 賴潁維 賴潁維 4 days ago 泛科學!! 你們好棒! 謝謝你們簡顯易懂的說明 1 PanSci 泛科學 Wan Wan Wan Wan 4 days ago 影片真的很用心,謝謝你們的製作 說要多看幾遍的地方真的要倒回去多看幾遍才懂,有夠貼心XDDD PanSci 泛科學 黃夏恩 黃夏恩 4 days ago 這麼精心的病毒,難怪一直有人懷疑是人類製造出來的 24 Andy Liao Andy Liao 3 days ago 如果ormicron 像delta一樣嚴重,為何這波疫情那些沒有施打疫苗的小朋友,大都是一天高燒之後就幾乎痊癒,反而是施打3劑的大人都要3天以上而且類似重感冒症狀才開始緩和呢? 13 父亲 父亲 2 days ago 唯有科學才能讓人類過的更長久 PanSci 泛科學 川崎羽 川崎羽 4 days ago 越瞭解就越不怕它,這麼優質的頻道能幫助很多人,快速傳染是目前的病毒生存方向,當它到達一個峰值就會開始減少。 因為群體免疫就會起來了 8 PanSci 泛科學 kwf kwf 3 days ago 動畫做得很棒 期待更多影片 PanSci 泛科學 洪永鑫 洪永鑫 4 days ago 請問能否分析南非只有30多%的疫苗接種率,卻能讓這波omicron 感染率快速下降且未大量重症的原因? 10 X G X G 3 days ago 如果你做这期视频的目的只是有针对性地提醒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去打疫苗,我不会发表反对或支持的意见(虽然我怀疑疫苗对OMICRON是否还真实有效)。 2 PanSci 泛科學 Henry King Henry King 4 days ago 如果 Omicron 校正數據後其致重症之毒性與 Delta 相同,那如何解釋北韓目前的狀況? 1 吳小貓 吳小貓 4 days ago (edited) 節目製作很用心。 但切莫輕忽 打疫苗 和 染疫 同樣都是風險 請先好好審視照顧好自身狀態 提升自我免疫力 才是關鍵。 頻道若中立有心 也期待製作有關疫苗不良反應的內容。 35 PanSci 泛科學 ry jer ry jer 4 days ago 真希望台灣年長者也可以多看看這類影片, 唉,媒體渲染讓大家過度恐懼病毒, 周圍的年輕人包含我都覺得很無奈 26 曾建國 曾建國 3 days ago 既然知道病毒的形成構造 那為何一直無法研發出消滅病毒的疫苗? 卻只能製造出防護力的疫苗… 1 YiTung YiTung 4 days ago 沒有感覺Omicron比較輕微 主要是兒童染疫比之前的病毒種類還要容易重症 因為Omicron會造成腦炎或其他的併發症 29 PanSci 泛科學 Ivy ὣ Ivy ὣ 23 hours ago 好專業的頻道 😍推推 1 PanSci 泛科學 Merlin Wu Merlin Wu 3 days ago 可以不看稿還能流利的唸出TMPRSS2而不出錯,超厲害! PanSci 泛科學 陳哲峰 陳哲峰 4 days ago 拿小偷比喻一顆病毒進入一顆正常細胞的方式還是有點問題,一顆病毒是否只能感染一顆正常細胞?是否可能多顆病毒感染同一顆細胞?一顆正常細胞被一顆病毒感染時,平均會產生多少顆病毒?如果一顆細胞被多顆病毒感染是否會產生更多顆病毒?這都不是用小偷來比喻可以解釋得通的。 Stanley Yu Stanley Yu 1 day ago 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自身免疫力: • 維D 每天最少 2000IU • 維生素 C 500mg 每天兩次 • 喝剛泡好的綠茶 + 鋅 成人每天15-25mg 每次泡茶可用1.5-2g 乾茶葉。 綠茶中有兒茶素egcg,但它很容易氧化,所以一定要喝剛泡好的茶才有效,最好加放蜂蜜和檸檬汁後才喝,弱酸環境可保存藥性,空肚飲用有助吸收。 平均每1克的綠茶乾茶葉可釋出80mg的兒茶素,兒茶素在飲料中每天最高用量是704mg,這相等於8.8g的乾茶葉中的含量。 4 謝榕哲哲哥 謝榕哲哲哥 4 days ago 真的很棒,感謝您 1 PanSci 泛科學 王玟翔 王玟翔 4 days ago 正是讓大家認為是輕症所以大家鬆懈了正是這隻病毒厲害的地方 21 PanSci 泛科學 貪破狼 貪破狼 2 days ago (edited) 總結因為國外都已經打完疫苗 抵抗力較差的老人 慢性病患者 都已經死的差不多 剩下的都年輕人 生體健康 的人 加上疫苗 所以這波變異病毒 就會顯的較輕微 台灣目前死的9成9幾乎都老人 還有幼兒 慢性病者 就是重複國外歷史 雖然很殘忍 但等抵抗力較差老人 重症狀 被滅的差不多 剩下的都是比較健康的人 再來另一波變種病毒 也會變的輕症 台灣目前戴口罩 就是要保護這群人 1 姓江的雙魚座薑絲こうさん:D 姓江的雙魚座薑絲こうさん:D 4 days ago 6:33〜7:58突然有點毛骨悚然,還好我跟外婆以及祖母都打三劑了,原來omicron並沒有比Delta弱太多 2 PanSci 泛科學 蔡瑞福 蔡瑞福 4 days ago 講解的很詳細! 1 PanSci 泛科學 大馬 大馬 4 days ago 好喜歡看您們的影片,謝謝。 PanSci 泛科學 Yi A Yi A 1 day ago (edited) 您这个关于感染率的观点,我真是不能再赞同了!!谢谢分享!还有,请问能否讲一下现在的猴痘呢~谢谢啦~ 1 PanSci 泛科學 洪康哲 洪康哲 4 days ago 前面都很棒,其中也說明了新變種與肺部感染的不易原因,非常科學,但引用後面那篇論文,利用不同病毒株的重症及死亡數來與時間及施打疫苗數相連結,並暗示正相關,這件事情我不覺得是科學,倒是一種反果為因的推論。建議做一集"突破性感染"的過程,來告訴民眾施打疫苗為何會染疫的科學影片,打疫苗是有助於避免重症,但能否防止染疫這件事的答案一定要導正視聽! 15 PanSci 泛科學 高高 高高 4 days ago 雖然中間還是不小心放空了但是小偷的比喻很有感覺! 1 PanSci 泛科學 Beauty Doom Beauty Doom 2 days ago 最透彻的科普片子!赞👍 PanSci 泛科學 Kin Pong Lee Kin Pong Lee 3 days ago 沒有看內容,不過已可憑現實解答標題疑問,就是很多人打了疫苗,帶病毒量低,所以即使變種到傳染力高也病徵輕微,相反沒打疫苗的群組中互傳,死亡率仍是超高的,因為他們病毒量高,打疫苗完全沒有預防作用,跟帶病毒者有接觸一定會中招,但減輕病徵及減低出現重症是絕對的事實 PanSci 泛科學 XML XML 4 days ago 就算感染後康復,但所有病毒都有造成後遺症的可能。我曾經感染過A型流感,是曾經燒到差點昏過去的程度,而後康復了,本來不會長痘痘的體質,之後臉和背都會長,體質就此被長期改變了 21 PanSci 泛科學 尉阿徐 尉阿徐 4 days ago 釐清疾病傳染的分生機制的確是很重要的事,但演化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便我們釐清了所有分生機制,但沒辦法預測演化的方向的話,就還會出現下一波疫情,想請問對於COVID-19演化方向的研究,以及應該如何決定未來疫苗開發的方向。該以現在最流行的Omicron作為對象,還是已經可以開始預測了?就像對待流感一樣。 如果有人告訴我,今年要打兩年前的流感疫苗,還跟我說多打幾劑就好,我一定會覺得他瘋了。 8 PanSci 泛科學 許夢軒 許夢軒 4 days ago 總而言知,一定多增加體坑力,身體健康有辦法對坑病毒。 3 PanSci 泛科學 彩虹鸟 彩虹鸟 4 days ago 我觉得台湾或许可能会诞生新的病毒株。因为如果台湾的疫情还没受到控制,会造成新诞生病毒的温床。但愿台湾能够最好控制现在的疫情以及最好不要发生我所讲的事,希望台湾能好好度过这次痛苦与悲哀的难关吧! 1 PanSci 泛科學 Ivan Lin Ivan Lin 3 days ago 基本上疫苗對於變種沒有保護力,只能針對原始武漢株 3 Stanley Yu Stanley Yu 4 days ago 在細胞外,伊維可以堵塞病毒和ACE2受體連接防止細胞被感染 2 Yichen Hou Yichen Hou 2 days ago 謝謝分析的,小建議是中間穿插的逗趣動畫也許可以再少些,有點突兀且有中斷感haha PanSci 泛科學 Zonveity Rengmerd Zonveity Rengmerd 2 days ago 這麼精密病毒,不是人類制造出來,就是外星文明整出來,不管怎樣,做這病毒的人永世不得再做人 18 RJ352 18 RJ352 4 days ago 這部影片雖然講得不錯 但有些部分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相關知識才能完全理解 7 PanSci 泛科學 Evan Lu Evan Lu 4 days ago (edited) 我用物競天擇的"長頸鹿"舉例,草食性動物大多不高, 受限於本身的能力,短頸鹿與其他動物競爭力相對較低, 低處的食物(樹葉)被吃光,無法適應環境,最終滅種,同種的就剩下長頸鹿 還有....倖存者效應(病毒變異株並不只這麼幾種,變異結果若只能某些特定細胞,路徑太長~~來不及感染前就會被殺光了) 病毒變種,有最適其感染的細胞受體 進入到人體之後,整個感染途徑難易度(隨呼吸氣流移動)一定是鼻咽-氣管-支氣管-肺,傳播難易度反之 病毒進到人體需要過的關卡(免疫系統)越多,能夠存活的機率越小 再加上病毒在肺部繁殖的致死率高,防傳染的措施相對越嚴,也會造成傳播不易 易受感染的區域直接影響人為干預的重視程度 肺部感染(重症)>防控措施嚴>不易傳染.......Delta之前的都是.....淘汰 鼻咽感染(輕症)>防控措施鬆>易傳染........Omicron........存活 但是不是感染Omicron(輕症)就沒事? 從症狀進程判斷:原始病毒株先肺部感染(進程長)>潛伏期長(最初無明顯症狀)>擴散>上呼吸道>飛沫傳染(易重症) 現流行之變異株 : OMICROM先鼻咽感染(進程短)>潛伏期短(喉嚨痛、流鼻水)>飛沫傳染>擴散>下呼吸道>輕症>>>免疫力不足>轉中重症(肺部感染進程長) 1 陳YH 陳YH 4 days ago 壓低感染成長曲線真的很重要,但是政策完全是背道而行吧....明明正處在大爆發的當下,防疫措施卻越來越寬鬆 19 Huei-yu Huei-yu 3 days ago 前五分鐘過多專業術語,可以簡化成民眾理解的白話文,因為那些專業用語看過就忘了,不會留下來,只要清楚把原理告知觀眾即可。有趣的泛科視屏是懂得選擇大眾能知的語言進行傳播。 1 PanSci 泛科學 Shawn Lee Shawn Lee 4 days ago 很用心的影片!很開心可以看到平常報導看不到的細節與原理, 但許多過場的迷因和穿插的電影台時詞片段可以減少些,或是時間縮短些~久了其實會覺得蠻煩躁的! 不過還是謝謝剪輯和節目的製作人們! 2 PanSci 泛科學 心月 心月 3 days ago 症狀的嚴重度也會影響到每個人防護判斷 無論是原始病毒株還是突變株都因為殺傷力比較高而且症狀明顯 人們在預防上就比較明確跟積極 然而這次omicron的傳播力除了太強 大量的輕症更讓人們難以判斷是否感染 多數人都因為症狀太輕而以為只是感冒,然而實際上自己經感染了 就在不知道的狀況下又傳染給其他人 這也使的病毒更容易帶進去給醫院或長照機構 雖然有打好疫苗的人來說,感染狀況只會是輕症居多 但對住在長照或醫院的養護之家裡的老人 由於多數都是因為附帶多種慢性疾病+高年齡 不是只打一劑就是沒打 對沒有免疫能力的他們而言,這殺傷力不比delta時期低 PanSci 泛科學 Wen-Ruay Tang Wen-Ruay Tang 4 days ago 很棒的影片製作! PanSci 泛科學 Owen Chang Owen Chang 4 days ago 有意思, 但我印象中, Omicron針對沒有打過任何疫苗的重症死亡率也很低, 有打疫苗只是好一些, 但跟Delta當時已有疫苗的情況下來比, Omicron確實不嚴重, 以日本為例, 因國情不同, 他們打疫苗的人不多, 但這波重症死亡率似乎也不高咧, 尤其是日本還是老化嚴重的國家 9 PanSci 泛科學 wghytreop wghytreop 4 days ago (edited) NT$75.00 上了一堂重要的課,感謝 6 PanSci 泛科學 光陰流逝 光陰流逝 3 days ago 感謝錄製知識影片,我長知識了 PanSci 泛科學 sjk sjk 1 day ago 好可怕喔 是不是食物也真的不能亂造? 如果細胞被改變,身體通常會變怎麼樣 Chinazi Xitler Chinazi Xitler 4 days ago 近幾天缺乏疫苗和藥物一直以來只用鎖國和嚴刑峻罰防疫的北韓,爆發數百萬疑似病例,如果Omicron真的危害沒有比較弱的話,真的會是一場大災難,希望不是真的… PanSci 泛科學 張力文 張力文 4 days ago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