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6, 2020

(空海)传之二


真言宗祖师弘法大师(空海)传之二




惠果走了,在众多师兄弟中,空海膺命为师父撰写碑文;于是,著名的〈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阇梨惠果和尚之碑〉,竟然出自于日本和尚空海之手。此碑文在中国早已失传,要不是当年空海自抄一份携回日本,编入《遍照发挥性灵集》中,后人将无从考据,更难睹空海的文釆。
至于青龙寺,后来也毁于‘会昌法难’,直到一九八○年,才在西安南方铁炉庙附近发现其遗址。一九八四年,一群日本‘真言宗’信徒,合资在原址兴建‘惠果空海纪念堂’,并树立‘空海纪念碑’。于是,一段几乎被中国人遗忘的历史,在有心的日本人赞助下,重新被唤起,并得到推崇。提起此事,实令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汗颜。
【辞别大唐】
惠果圆寂后,空海外表力持冷静,内心却潮涌着对恩师的怀念,无日间断。有一天,他独自静心念佛时,竟然看见惠果驾着祥云来到面前。
‘师父!’
空海激动地叫了一声,惠果默默看了他一眼,便飘然而去;空海当下领悟,不再执着。
于是,空海放下万缘,向未来迈开大步。
‘师父叫我勿久滞此地,尽快回国,现在该是行动的时候了。’
他开始认真考量回国的可能性。
严格说来,空海从西元八○四年七月由田浦港出发,直到西元八○五年十二月惠果圆寂,不过才短短一年半的时间,距离二十年留学期限还十分遥远。虽然,他已完成留学僧该作的事,不但参得大法,还搜罗了大批经典器物,但是毕竟于法无据,贸然回去一定会受到惩处,遭受流放的命运。
‘流放孤岛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切莫冒这个险。’许多人这样劝他。
再说,大使藤原业已返国,要回去也没有船了,这是空海必须考虑的。
困难重重,但是挡不住空海的决心。他相信该作的事,因缘必会具足,只是眼前时机未到而已。
西元八○六年一月,他的机会来了。没想到短短数月,日本又派‘遣唐使’来到中国,这次来的是高阶远成。空海一听这个消息,立刻赶去见他。
空海先出示自己所搜集的经典器物,洋洋大观,令高阶远成大为惊喜,直赞道:
‘太不可思议了!你在长安的时间虽短,成果却不逊于他人的二十年。’
空海一见高阶远成颇具善意,便坦白说出来意:
‘我想尽快回国,一来将此行的成果呈报天皇,二来也想早布大法,造福苍生。’
高阶远成知道空海已具有传法大阿阇梨的地位,纵观日本国内,还无一人可与之相比,回国传法甚是必要。尤其,他更被空海的真诚感动。
‘好吧!我可答应带你回去,也将向朝廷力保,为你脱罪;但是,我仍然没把握,不知天皇将如何处置?’
听高阶远成如此说,空海只有一再称谢,坦承只要能回国,任何代价都愿付出,后果也自行承担,请他勿虑。
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空海十分高兴,没想到因缘之力如此不可思议,这么轻易地就为他铺好回国之路。
‘来非我力,归非我志’。真到了要离开的时侯,依依不舍之情在所难免。时间虽短,空海在中国也结交了不少友人,如朱千乘等多人,纷纷作诗赋别,真情流露。空海也写诗留别,如一首〈留别青龙寺义操阇梨〉的诗中,他写道:
‘同法同门喜遇深,随空白雾忽归岑;一生一别难再见,非梦思中数数寻。’
空海在异乡生死相契的友情,是如此真纯!如此难舍啊!
在长安的时日虽不长,空海的多才多艺也逐渐展崭露。他的书法造诣很高,对于篆、隶、楷、行、草等字体都颇有大家风范。其中最令人所熟知的,便是‘五笔和尚’的轶事。
据说唐顺宗见壁上王羲之的书法剥落,召留学僧空海代为题字。只见空海神奇地以双手双脚握笔,再加上口中也衔着一枝笔,五笔齐落,潇潇洒洒地成了五行大字,令顺宗大为惊讶!口头褒勉之余,还送了空海一串念珠。从此,‘五笔和尚’空海的故事便流传开来。
空海的书法名不虚传,对照他早期的书法(如《三教指归》),和入唐后的笔法,显然受中国书法家的影响至深。从流传至今的‘风信帖’可看出,入唐后空海的笔法,结合颜真卿的骨架气势,王羲之的豪放飘逸,功力更见深厚。
即将踏上归程,空海的心境不同于来时的轻松。此趟回去,他身负重任,至少携带密宗经典二百一十六部共四百六十一卷,还有曼荼罗法器,以及密宗历代祖师转赠之物,不得有任何闪失。尤其在密宗之经书仪轨尚未传入日本的当时,这些东西更何其珍贵!而大海凶险万端,不禁叫人为之捏把冷汗。
再说,空海已承接法脉邅递的任务,回国后必须开坛灌顶,广度人天,此大愿力如何实现?也令人颇费思量。
一日,空海漫步来到海边,他遥望故乡,拿出‘三钴杵’(‘三钴杵’乃结合身、口、意三密的密宗法器)抛向空中,祈求‘三钴杵’代为探路,保佑平安返乡。只见‘三钴杵’在祥云中向东飞去,从空海的视线中消失。
【镇国护法】
空海离开长安后,所搭的船于同年四月到达越州。趁上岸休息的空档,空海又在当地搜集了不少典籍,并亲自抄写。这时他也听到最澄的消息:这位天台大师曾于一年前到达越州,在龙兴寺修习密法,并接受顺晓法师灌顶,而顺晓法师也是不空法师的弟子。
空海的船离开越州,果然十分顺利地经明州抵达日本。其间未遇见狂风巨浪,更未延宕时日,真是幸运极了!
空海抵达九州后,更委请高阶远成代呈一份‘目录’给朝廷,上面详列这趟所携回的经典、法器,包罗万象,足见成果礼硕。他还写了上表文:
‘空海阙期之罪,虽死有余辜,但窃喜在有生之年请来难得之法。’
一则请罪,一则欣慰此行的成果,相信天皇若有远见,必能合理处置。
不巧的是,此时平城天皇才即位,宠妾药子和她的哥哥仲成擅权,懦弱无主见的平城天皇对空海的事始终难以决断,这时朝中出现不少异声。原因是最澄已先一年回国,也请来不少密宗经典,且最澄还在高雄山寺为人秘密灌顶。而籍籍无名的空海所引进的密宗大法是什么?有何价值?了解的人却不多。众议主张,将空海暂留九州,不准进京,以待惩诫。平城天皇于是降旨执行。
了解内情的人无不为空海抱屈。以空海曾到长安,而最澄却仅到过天台山来看,空海的贡献实比最澄为大;而且最澄在越州所接受的只是初步灌顶,带回的密宗经典也不多,实不应厚最澄而轻空海。
然而,话虽如此,大家却不得不承认,最澄回国后亲自上奏朝廷,自称‘圆教难说,演其义者天台’,已在朝廷建立权威地位;天皇且将其所献经典,敕七大寺抄写。空海所受的冷落,已在意料之中了。
空海因此不得入京,而留在九州由太宰府安排住进观世音寺。这时,空海倒处之泰然;他相信,诸行无常,没有不变的人事,也没有不变的朝纲。
后来,平城天皇在位仅四年,就因病让位给神野亲王,退居平城宫。神野亲王即位后称嵯峨天皇,英明多智,对空海自有不同评价。
同年七月(西元八○九年),空海终于接到太政官符,准其入京。从此以后,他的弘法生涯进入另一新境,地位也愈形崇高,和嵯峨天皇的关系更是密切。
弘仁元年(西元八一○年),喜好书法的嵯峨天皇将皇宫内外整修完毕,由自己和橘逸势为皇城大门题署,并命空海为南门及应天门题署。书法界‘三笔’之名,指的就是这三人,在当时都有崇隆的地位。
传说空海题完‘应天门’三字后,有人发现‘应’字少写一点,空海于是以墨濡笔,将笔抛向门额,正好完美无缺地补上一点,令在场的人大为叹服!
空海此时不仅才名出众,弘扬教义也十分轰动。有一次在清凉殿弘法时,他当场示现‘三密相应’的力量:手结印、口念咒、心观想,三密加持,即身成佛。登时光芒万道,在座的天皇官员及僧侣们都只见毗卢遮那佛端坐当场,而不见空海。全场感动涕零,更相信佛法无边。
接着发生的‘平城之乱’,使空海更受嵯峨天皇倚重。
原来在平城宫的药子和仲成等谋臣,不甘心就此让位,于是假平城天皇诏令企图复辟。此事令嵯峨天皇大为震惊,下诏逮捕仲成,剥夺药子官位。
未料嵯峨天皇的作法引起平城天皇不满,他下令启幸东国,和平安宫展开对峙,顿时政局陷入紧张。
‘若内战爆发,百姓将流离失所,死伤惨重!’
空海为此立刻上表朝廷,愿弘演密法,为国祈福。
嵯峨天皇于是召见空海,询问用何密法可以消弭战乱?空海便为天皇说了一个故事:
‘大唐玄宗皇帝天宝元年,西蕃五国包围西安城,情况危急。这时玄宗皇帝召请不空三藏举行护国法会,诵读《仁王经陀罗尼十四》;此时,只见五百天兵自天而降,吓坏玄宗。不空于是向玄宗解释说,“彼乃毗沙门天王第二太子独健大将率天兵前来保护西安城也。”玄宗才放下心来。随后,西安城东北突然出现神兵数万,个个身高丈余,把五国蕃兵吓得落荒而逃,于是消弭一场战乱。’
嵯峨天皇听后,立刻请求空海以‘仁王经法’为国祈福。《仁王经》乃不空三藏译的《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是镇护国家的秘法。
空海在提振佛法的同时,也不忘结合日本神道,以顺民俗国情,这是十分圆融的作法。他告诉天皇,想迎请‘八幡灵神’坐镇京城,以护朝廷;嵯峨天皇大喜,立刻下令在东寺建造‘八幡宫’神社,方便空海在神社前施行大法。
果然,一场战乱很快便平息了,顺利得出人意料。
原来,在近江国(今滋贺县)起兵的平城天皇很快地便被朝廷派出的人马阻挡,在前进不得的情况下,仲成于混乱中被杀,药子伤心自尽,平城天皇从此出家,后来并皈依于空海门下。天皇未损一兵一将,百姓也未流离伤亡,就这样消弭了一场战乱。
回想空海出家时虽走避世路线,但入世弘法,拔苦利生,仍是他最大的心愿。如今机缘成熟,他决不回避。
次年(弘仁二年),嵯峨天皇任命空海为乙训寺别当。空海的名声日隆,对朝廷的影响就更大了。
【当两颗巨星相会】
弘仁三年,传教大师最澄亲至乙训寺拜访空海。
在最澄眼里,空海乃是后起之秀,他能放下身段前来求教,除了表示空海的成就获得肯定,也彰显传教大师为法忘身的风范。他坦承自己对密宗的认识有限,而空海这里犹如挖不尽的宝藏;不说别的,光是典籍法器,就令他向往,所以他希望追随空海学习密教。
最澄谦逊诚恳,令空海激赏。他留最澄住在寺中,也愿将所学倾囊相授。
同年十一月十五日,空海为最澄作了结缘灌顶。
以最澄的地位,竟然拜空海为金刚上师,这件事轰动了当时日本佛教界。
但毕竟两人于显密的观念上有所差异,而最澄也并未放弃他所说‘圆教难说,演其义者天台’的至尊想法,于是种下日后分歧的种子。
接受胎藏和金刚界灌顶后不久,最澄即要求更上层楼,接受阿阇梨灌顶,使自己能证得圆满佛身。空海却认为最澄未到时侯,于是一口回绝:
‘再等三年吧!’他这样告诉最澄。
‘三年?’最澄抛开一切追随空海,只想速成密法的念头,这下落空了。
‘大师在大唐接受阿阇梨灌顶也不过短短三个月,为何我要等三年?’最澄有些不服气了。
‘我在二十岁即开始修习密法,去大唐之前整整十年,沉潜在密教中淬砺身心,才能快速深入大法,并非如你所讲的只有三个月而已。’
‘可是三年……我实在无法等了!’
最澄最后决定辞别空海,自己回比睿山,留下弟子数人继续学习密教。
之后,最澄一直和空海保持联系,并常派弟子来借经典,空海也悉数借他。
可是,当最澄的书单列出《理趣经》时,空海却犹豫了。‘《理趣经》的内容森罗万象,玄奥难懂,若由不重密宗实践功夫、只重理论的人来读,恐怕易生误解。’这是空海所担心的。但他并非看轻最澄,以最澄在天台宗的地位,他对佛教的贡献实是很大的。
《理趣经》属于‘金刚顶经’的一种,由不空三藏翻译,是真正深入密乘精神的经典。内容针对人类欲望提出解答,以活用欲望达到般若智慧;却也因此最容易让人误解。纵使在真言宗的殿堂里,《理趣经》也多不公开,而由上师对弟子口授心传。
空海决定不把《理趣经》借给最澄,于是写了一封长信回复他,内容大意是希望他跳开经书,从本身内在去发掘可见的理趣、可闻的理趣、可念的理趣。只是,不管写得再有理,这件事显然令最澄难堪,最澄忍不住私下说了一句重话:
‘新的真言家会毁弃笔授的传承。’
两人的关系遂渐行渐远。
先前,最澄曾留下弟子泰范随空海学法;不料泰范后来却不愿回到最澄门下,而愿永久追随空海。这件事也令最澄有些难堪。
虽然,历史上的这段大师之争,起源于立场观念的不同,但却无损于两人在日本宗教界的地位。最澄于弘仁十三年圆寂,空海以‘美丽的星星消失了!’道出无限的惋惜。
【投入生命之海】
密教重视实践的精神,在空海身上可说表露无遗。
与繁华的京城比较,乡间则大多是残喘于贫困与无知的民众。因而激起空海以宗教造人、造国的心志。
为达成‘济世利人’的宏愿必先建寺作为救济民众的根据地,并能进一步开启众人的智慧,这乃是社会救济的第一步。
‘僧侣们!为了众生的利益及幸福,走上行脚之途吧!为了世间的慈悲与祝祷、为求诸神及人类的幸福而继续行脚吧!如此才能宣扬佛道。’此为佛陀留给僧侣们的遗训。
于是,弘仁六年,空海遵奉佛陀遗训而开始他的行脚布教之旅。
对于生于斯,且在青年时期积年苦行的大龙岳、室户岬等四国的山岳及海洋,对空海仍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所以,这趟行脚布教之旅,空海便先后在四国地区开创了八十八个修行的灵场,其目的不仅为了永远教化当时及后世的人,同时也要引导民众达至精神上的领悟,随空海修道、苦行,以造就‘知行合一的健康人’为重点所在。
由于空海当年发心行脚救度众生的慈悲,所谓‘同行二人’——空海大师与我同在——的信仰至今仍流传着。自古以来,巡礼四国八十八所灵场遗迹的善男信女依然络绎不绝。
即使高居庙堂之后,空海仍常常走访民间,引导众生脱离苦海。
弘仁年间,日本各地灾难不断。发生于弘仁九年的大瘟疫,造成无数人死亡。由于感染迅速,人人闻疫色变,甚至将罹病的亲人赶出家门,放火焚烧疫区,造成更多死伤。尸曝于野,无人收埋,惨不忍睹。
嵯峨天皇忧心如焚,除亟于扑灭瘟疫外,还亲抄《般若经》,并请空海诵讲消灾。空海此时也投入疫区,率领弟子照顾病患,并慰病苦生灵,传授解脱大法。空海告诉他们:出离苦难,亦无天堂;地狱天堂,不一不异,每个人只有面对人生,才能体会大道,得到解脱。
同年,赞岐国万浓池附近洪水氾滥,百姓生命财产损失惨重。直到弘仁十三年,修坝的工作尚无法完成,每到两季,百姓就要忍受田园流失、骨肉死别的痛苦;因为八十八条水道汇流于此,不筑堤修坝是无法解决洪害的。
空海的老家就在赞岐国,当朝廷任命他为万浓池的修筑别当时,他欣然接受。
空海除了是水利工程方面的长才外,更是悲天悯人的宗教家,所以朝廷相信他必能号召百姓,完成此艰钜任务。
空海到达该地时已是夏天,若要赶在雨季来前完成工程,时间上十分仓卒。百姓们都摇头叹息:
‘来不及的,不要白费力气了。多少年都如此,没有一次成功的。’
空海从不苟同失败主义,他呼吁大家站起来为生存而战:
‘要结束痛苦的日子,就要勇敢地付出代价。加入我们,白天赶工,夜晚赶工,五十天合起来等于一百天,怎会来不及?我也会号召天地力量,日夜不停地诵经祈福。自助天助,相信佛法的力量吧!’
空海的无私与热诚,终于感动了百姓。大家抛开一切,全心全力、日夜赶工,空海则不眠不休地诵经祈福。老天爷也帮了忙,几十天内没有下一滴雨。于是,一道坚实的弓形堤防,刚好在雨季来前筑成。
工程方竣,老天适时下了一场豪雨,八十八条水道的水汇集于万浓池中,浩瀚如海!令人不禁赞叹‘人定胜天’,真是伟大的工程啊!百姓都流下兴奋的眼泪。胼手胝足,重造家园,这是最踏实的生命体验了。
空海入世的作风,也同样地展现在兴学上。
原来日本藤原氏后裔藤原冬嗣任‘左大臣’时,奉空海为师,对空海十分敬重。后来藤原冬嗣将‘陶化坊’(今京都东寺东邻)献给空海,空海便利用这块土地兴建了日本第一所庶民学校——综艺种智院,以公费及艺能教育,造福庶民子弟。
空海于年轻时进入贵族大学,便已体会人生而不平等的悲哀。但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能为庶民兴学者,除了高官及大财主外,谁能有此能力?而空海却以出家人的身份,投入社会作出极大贡献;不仅实现了他当年出家时对父母所说的宏愿,更证明出世事业也能发挥无比影响力,扭转一般人对出家人的看法。
佛法从不逃避现实,空海所信奉的密教更教人投入生命之海,体会那最真切的自性的呼唤。
在政治上,有鉴于近百年来,朝廷常为争皇位而流血,空海于是大胆劝请嵯峨天皇禅位。
‘皇位乃暂时之幻象,为杜绝血腥,安定朝政,造福百姓,恳请放弃皇位。’
嵯峨天皇聆听空海说法多年,心境早有转变,在多方衡量下,他接受了空海的建议。
弘仁十四年,嵯峨天皇将皇位让给皇太弟,改元天长,是为淳和天皇。
淳和天皇天长年间,各地纷传旱象。空海因屡次祈雨有功,被任命为‘大僧都’。
这时,距他回国已二十多年了,二十年来,为增苍生福祉,国安民乐,他已竭尽心力。虽然获得至尊地位,但名利一直非他所求。
这时空海自觉年事已高,是该归隐的时侯了。
【回归高野山】
‘当年由大唐回国时,曾以大愿力掷出三钴杵,三钴杵落于何地呢?’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空海脑际。
其实三钴杵落于何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以身口意三密结合所发的大愿力,是否能助他觅得理想的密宗道场?也许‘三钴杵’所落之地,就是他要找的地方。
早在弘仁年间,空海就开始留意寻找道场。
好不容易他在纪伊国(今和歌山县)伊都郡南方找到一处‘四面高岭,人踪蹊绝’的‘平原幽地’,回想入唐前自己也曾经来过,如今感到格外亲切——这里就是高野山。
弘仁七年(西元八一六年),空海上表朝廷,提到‘南至南海(纪伊水道),北至日本河,东至大和国境,西至应神山谷’的高野山,是他想开发作为道场的地方,‘望请赐此空地,早遂小愿’,他愿‘四时勤念,答施雨露。’
朝廷很快便遂其所愿。空海不久便接到太政官符,准其自由开发该地。
七月,空海命弟子泰范、实惠等人先行上山,开辟道路,搭建寮棚;随后空海也离开神护寺,登上高野山。
传说空海进入高野山时,高野明神带着一白一黑两条小狗显灵。高野明神乃镇守高野山的山王神,他亲向空海表达奉献此山的诚意,并愿庇佑他在此弘法。随后两只小狗还为空海带路,顺利进入深山。
由于这段传说,至今入山朝圣或观光的人对高野山上的狗都十分敬重,不追逐或戏弄他们。
为了建筑佛寺伽蓝,空海做了七天七夜法事。施工期间,他不经意遥见一棵松树上竟然挂著“三钴杵’——
‘啊!三钴杵果然落于此地。’
他暗自欣喜,自己选对了理想的弘法道场。
高野山上除了佛寺伽蓝,还有耸入云霄的多宝塔,塔上系有风铎,朱轩红栏,铃声悦耳,宛如人间仙境。
从此之后,空海常在高野山上流连忘返,而天皇却不能失去左右手,一再下诏催促他回京。
淳和天皇即位后,空海被任命为‘大僧都’。不料十天后,他竟提出辞呈:
‘空海自弱冠至知命之年,皆以山薮为宅,以禅默为心,不经人事,不耐烦琐……’
他的心中只有高野,没有权位。他一心想归隐高野山,但天皇坚决不准。
又过了几年,直到空海近六十岁时,才以老病为托辞,请归获准。
此时,空海才真正能享受叶落归根的自在。综观他的一生,二十岁前勤于学业,为了求学早离父母;二十岁后浪迹天涯,为求大法飘扬过海;直至回国后,渐受朝廷倚重,但也为弘法利生而忙碌奔波,甚至一肩挑起国家百姓的福祸。唯有退隐高野山后,‘华枝春满’,才是丰收的时刻。
有一日,他突然心血来潮,提笔写道:
‘三界狂人不知狂,四生盲者不识盲;生生生生,生之初为暗;死死死死,死之终为冥。’
他已证得生死圆满,从此不再多言。
日本承和元年(西元八三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他召集弟子,告诉他们自己将于明年三月二十一日圆寂。
‘高野山由真然禅师继承,东寺由实惠禅师继承,弘福寺由真雅法师继承,神护寺由真济法师继承……’
他从容地交代后事,平静如常。
日本承和二年(唐太和九年、西元八三五年)三月后,他渐渐不吃不喝,直到二十一日寅时,于禅坐时,安详地坐化。这时,不少百姓站在白雪遍地的高野山上为他送行,久久不散,弟子们齐诵弥勒菩萨名号。
一位伟大的宗教家、书法家、诗人、画家、教育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高野山上悲伤的群众,或许在想到空海的遗言时,能感到一丝慰藉——
‘我离开人间后,将前去弥勒菩萨所在之兜率天宫;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必随弥勒菩萨重返人间。’
人的一生,不论久暂,在宇宙无限的时空长河中,皆只不过是一瞬而已;但是,慧命的承传,却将刹那化为永恒,代代传衍,绵续不断。
西元九二一年,日本天皇追谥他为‘弘法大师’。
【弘法大师简略年表】
┌─┬─────┬──┬──────────────────
│龄│ 年 号 │西元│ 事   录
├─┼─────┼──┼──────────────────
│ 1 │宝龟 五年│ 774│六月十五日,诞生于赞岐国屏风浦。
│ 7 │宝龟一一年│ 780│于舍身岳发下济度众生的誓愿。
│15│延历 七年│ 788│跟随叔父阿刀大足上京。
│18│延历一○年│ 791│进入长冈大学就读。
│20│延历一二年│ 793│于和泉国槙尾山寺从勤操法师剃度出家。
│22│延历一四年│ 795│于东大寺戒坛院受具足戒,并改法号为‘空海’。
│23│延历一五年│ 796│于大和国久米寺发现《大日经》。
│31│延历二三年│ 804│入唐求法;抵达长安城。
│32│延历二四年│ 805│自惠果和尚处继承密教正统。
│33│大同 元年│ 806│自唐归国。
│34│大同 二年│ 807│创立真言宗。
│42│弘仁 六年│ 815│开创四国八十八所灵场
│43│弘仁 七年│ 816│开创高野山道场
│45│弘仁 九年│ 817│全国瘟疫流行。述作《般若心经秘键》
│48│弘仁一二年│ 821│构筑满浓池
│50│弘仁一四年│ 823│御赐京都东寺为道场
│51│天长 元年│ 824│于神泉苑祈雨
│55│天长 五年│ 828│建立综艺种智院,开启庶民教育先河
│59│天长 九年│ 832│奉诏于高野山举行万灯万华会
│60│承和 元年│ 834│奉诏于皇宫举行后七日御修法
│62│承和 二年│ 835│三月二十一日入定圆寂
│ │延喜二一年│ 921│醍醐天皇赐号‘弘法大师’
│ │昭和四八年│1973│一千二百年诞辰纪念大法会
│ │昭和五九年│1984│入定一千一百五十年远忌大法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