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字背后的文化历史。
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的时候,人们多用这些外来僧人本国或地区名称中的字作姓。
如翻译《四十二章经》的竺法兰、竺摄摩腾,翻译《《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是释种。’道行般若经》和《般舟三昧经》的竺佛朔,东晋时竺法济、竺僧辅和竺道护等,都来自天竺,所以“竺”为姓。
到了后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逐渐深入,开始以“佛、法、僧”三字取为僧人的姓氏。
如翻译《华严经》的佛驮跋陀罗,法”的梵语是“Dharma”,音译为“昙摩” 或“昙无”,南朝宋时来建康译经的昙摩密多,翻译出《中阿含》、《增一阿含》的昙摩难提,都是以法为姓氏,以“僧”为姓的则有南朝宋时担任戒师的僧伽跋摩等等。
《易居录》卷二十二云:“沙门自魏晋已来,依师为姓。道安尊释迦,乃以释为氏。
在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繁荣发展。高僧道安大师发现原来出家人的姓氏太过混乱,不适宜佛教的统一和发展,就倡言:“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当时出现了很多争议的声音,等到之后翻译出《阿含经》说:“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是释种” 遵照佛教“以戒为师”的宗旨,大家就都认同了这个“释”作为出家的人姓氏。
僧侣既以“释”为姓,即被叫作“释子”,取释迦弟子之意。实际上,“释”字足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今天我们经常是“儒释道”这个释字代表了佛教的文化。
僧人统一姓氏通称为“释”,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文化意义。在中国,“姓氏”是标志一个家族的符号,天下僧人通称“释”,就表明大家都是同一信仰的一家人,这就大大增强了佛教内部的团结与组织的统一。
并不是所有的佛弟子都可以在法名前面加“释”字,佛家弟子为四种,出家弟子为比丘,比丘尼。在家弟子优婆塞,优婆夷。在家的在家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也就是男女居士)约定俗成是不可以加这个“释”字的。
一方面是佛经中不允许这样做,而且古时在家居士连法名都是没有的。二是为了表示一种尊敬,在家的居士毕竟身在俗世中,加上“释”字很明显对高僧大德是不敬。今天的出家人,大部分都只称法名,如果没有极高作为,因为自谦,都不会加上这个“释”字。
您可能会说,电视上有好多明星,都加了这个字啊。我只能这样回答您,如果您是一名真正的三宝弟子,心存敬意是不会妄自加这个姓氏的。但是很多人已经约定俗成,包括很多公司以此为宣传达到功利的目的。就没有办法了,天下信佛之人是一家,看到很多不如理如法的事情,不去评价,自己做好自己即可。所谓“不破和合僧”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您心存善念,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名字只是一个代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