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发展史
佛教是我国现有五大宗教中史书比拟长久,影响也比拟大的一个宗教。在我国有2000余年的史书。释教固然来自印度,但其成熟和开展是在中国完成的,它既吸取了中国传统文明,又丰厚了中国传统文明,成为中国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在印度降生。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是摩耶夫人。35岁那年,释迦摩尼开悟后创建了释教。目标是指导众生了知宇宙人生的本相、苦乐的真理,还有离苦得乐的办法,给人类以战争、幸运和聪慧。
大约在公元1世纪附近,印度释教内构成了新的派系。这些释教派系自称他们的目标是“普度众生”,他们信仰的教义仿佛一只宏大无比的船,能运载多数众生从存亡此岸世界抵达涅磐摆脱的此岸世界,从而成绩佛果。以是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本来的原始释教和部派释教一派称为“小乘”。
释教传入中国汉地年月,学术界还没有定论。现代华文史籍中,有秦始皇时沙门室利防等18人到中国的纪录。但而今没法证明。
公元64年,东汉明帝刘庄,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刘庄正要启齿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腾空,不时向西方飞去。
越日晨,汉明帝将此梦通知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他们碰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并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因而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
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四十二章经》、佛像同返都城洛阳。汉明帝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其礼重,亲身欢迎,并于公元68年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修僧院。为留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公元147年安眠国高僧安世高离开东汉,二十余年间前后翻译释教典范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包含《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四谛》、《十二人缘》、《转法法轮》、《八邪道》、《禅行法想》、《修行道地经》等。安世高所译的佛经,就思惟体系上说多属小乘释教。
公元167年大月氏国高僧支娄迦谶离开东汉洛阳翻译佛经,他所译的佛经次要有:《道行般若经》十卷、《般舟三昧经》二卷、《首楞严经》二卷、《阿阇世王经》二卷、《宝积经》一卷、《问署经》一卷、《兜沙经》一卷、《阿佛国经》一卷、《内藏百宝经》二卷、《方等部古品曰遗日说般若经》一卷、《胡般泥洹经》一卷、《孛本经》二卷等。简直全属大乘佛经。
公元247年三国期间,康居国高僧康僧会离开东吴。他在建业(事先东吴的都城)树立寺庙,供奉佛像发扬佛法。不久遭到孙权的信敬,并为他建佛塔,造梵刹,开端在江南布道。
公元310年西晋期间,79岁高龄的龟兹国得道高僧佛图澄离开洛阳。适逢永嘉之乱,佛图澄先隐居草野,后以博大的佛法劝后赵天子石勒、石虎少行屠戮,深得石勒信赖,被奉为国师。
佛图澄在后赵国发扬佛法,推行道化,所经州郡,树立梵刹,有八百九十三所。跟随他的门生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等。对发扬佛法起到宏大推进影响。
公元348年佛图澄卒,享年117岁。有关他的神异古迹,《高僧传》中纪录甚多。
在佛图澄的门生中,道安法师尤其出色。他长相漂亮,不时被人不放在眼里,后师从佛图澄后,著作、译经很多,对释教奉献很大。自汉以来,梵学有两大系,一为禅法,一为般若,道安实为二系之集大成者。他倡导“本无”之学,为般若学六家之一;建树戒规,主意僧侣以“释”为姓,为后代所遵行。道安仍是事先译经的掌管者,在他的监译下,还翻译了少量释教著作,包含《四阿含》、《阿毗昙》等经共百余万言,是当之无愧梵学一代宗师,被称为“西方圣人”。
公元384年,前秦苻坚派上将吕光征讨龟兹国,目标是为了抢夺闻名遐迩的高僧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本籍天竺,自幼资质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认字,五岁开端博学多才,七岁落发,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盛德,穷究妙义。
厥后,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兵败被杀,吕光听闻后在甘肃凉州树立后凉国。鸠摩罗什只好岁吕光待在凉州17年发扬佛法,进修华文,矢志不渝。公元401年,鸠摩罗什离开长安,凭仗深厚的华文成就,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被誉为世界出名思惟家、梵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释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梵学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公元365年,因为政局动乱,道安法师门生慧远巨匠带领众门生南下,路子庐山,见此地风景秀丽,便停止此地修行。后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尽力赞助下,在庐山东面,从头树立寺院东林寺。尔后成为中国释教净土宗出名的发源地之一。著作《沙门不敬王者论》。
公元397年,彭城落发的高僧道生离开庐山向慧远修业,在此地修行七年,后又赴长安向鸠摩罗什修业。道生开始倡导“顿悟成佛”之理,并主意“人人皆有佛性”,与厥后传入中国的《大般涅槃经》不约而同。
此时的北魏期间,是中国释教开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因为当局的维护和倡导,释教有了疾速的开展,释教艺术的开展也是如日方升。出现以东晋戴逵为代表的佛像艺术家。这一期间留传上去的金铜佛像数目很多。别的,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候由国度掌管开凿的,范围宏大、空前绝后。别的另有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显现了特殊的气魄。
公元460年,北魏文成帝命令在首都平城(今大同)武周山开凿云冈石窟,不时持续到公元524年止,现存有次要洞窟45个,巨细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范围最大的现代石窟群之一,展现释教艺术中国化。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命令在伊水工具两山的峭壁上开凿龙门石窟。尔后,历经工具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持续大范围营建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唯一2厘米。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期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修,构成宏大的范围,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范围最大、内容最丰厚的释教艺术地。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始建于后秦,历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时的开凿扩建,成为中国出名的石窟群之一。现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被誉为西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据统计,北魏末畅通佛经合计415部,1919卷,有寺院约3万余座,僧尼约200余万人。北齐僧官管辖下的僧尼有400余万人,寺庙4万余座。
不外,释教在北方的开展并不是好事多磨。在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期间,因为释教的权力疾速开展强大。僧尼、寺院的数目激增,僧尼操行愈来愈良莠不齐,寺院经济也极大地损害了朝廷的税收长处,释教与玄门、儒家学说之间的冲突更是愈来愈尖锐化。招致了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的灭佛举动。
两次灭佛后不久迎来了释教开展的别的一低潮。
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多数崇信释教。梁武帝萧衍深信释教,自称“三宝奴”,四次捐躯入寺,皆由国度出钱赎回。
他树立了多量寺辽,亲身讲经说法,举办浩大斋会。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就有大寺700余所,僧尼信众常有万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几楼台烟雨中。”描绘的就是这个期间。
萧衍从《大般涅槃经》中找到实际依据,命令和尚必需茹素。今后,汉传释教构成茹素的传统。
南朝末年(公元520年附近),达摩祖师自印度帆海离开广州,因与梁武帝面谈不契,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
达摩祖师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次要教授《楞伽经》为依据的共同大乘禅法,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含《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为中国禅宗鼻祖。
史书上,还留下很多关于达摩的故事: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众所周知的故事充沛显现了达摩祖师在中国官方的宏大影响力。
隋唐期间,国度分歧、政治经济波动,释教义学蓬勃开展,促进大乘各宗派的树立。
重要的有智顗创建的露台宗;吉藏创建的三论宗;玄奘和窥基创建的法相宗;道宣、法砺和怀素辨别创建的律宗,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东晋慧远巨匠创始,隋代道绰接踵,而由唐朝善导集成的净土宗;弘忍的门生神秀和惠能辨别创建的禅宗,有北宗和南宗;法藏创建的华严宗;由印度和尚善恐惧、金刚智、不空和惠果、一行所奠基的密宗。
即释教大乘八宗!
释教宗派创建后,跟着隋唐中国对外交通的开辟,不久即传达海内。
隋唐之际高丽僧慧灌入中国,于嘉祥吉藏门下进修三论,后奉使至日本,于公元625年在元兴寺大弘三论。
公元653年日僧道昭从玄奘学法相宗义,返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
公元743年,唐朝高僧鉴真应日本留学僧恳求前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成为日本释教南山律宗的鼻祖。
8世纪,禅宗接踵传人日本、韩国,公元734年唐朝高僧道璇东渡日本,弘传北宗禅。
公元804年日本和尚空海长老来长安进修密宗,返国后创建真言宗。
9世纪初,日本和尚最澄将露台宗传到日本。
别的,公元641年分歧西藏的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并为她带去的佛像制作小昭寺(为尼泊尔尺尊公主所带佛像制作的是大昭寺),为藏传释教的构成奠基根底。
隋唐期间,国度分歧、民族强大,梵学文明艺术也迎来了黄金时代。释教文明艺术包含文学、美术、音乐、构筑等。
佛经的偈颂是首创的体裁,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少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唐朝吴道子在长安、洛阳画了300多幅佛画,人物奋袂,衣裙飘动飘动,先人称为“吴带当风”。敦煌莫高窟等发明的唐朝壁画,是中国释教美术重要代表。
释教最精美的艺术品,当属佛像。隋唐僧俗艺匠们以高明艺术表示伎俩,发明的佛像气魄雄壮。
唐朝,佛曲也已相称遍及。
因为晚唐期间的灭佛活动,构成唐朝很多释教构筑损毁,没有保留上去,可是莫高窟等释教壁画中,还可以看到隋唐期间梵刹的恢弘气魄。
唐朝帝王还构筑了很多大佛,包含四川乐山大佛、屏山大佛、甘肃山丹大佛、天梯山大佛等。
然而在公元845年,唐武宗在丞相、羽士的煽动支持下,再次命令灭佛,世界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落发僧尼26.1万人,奴仆15万人,充公少量寺院地盘,被称为“会昌法难”。除禅宗外,释教其他宗派均衰败,典范流失。
五代十国期间,统治者持续排佛,后周世宗亲身以斧劈观音铜像。
连同此前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事情,被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宋太祖后,当局对释教持续采纳维护政策。
宗派以禅宗出格是临济、云门两派最盛,露台、华严、律宗、净土诸宗稍次。因为各宗相互交融,供给“教(露台、华严)禅分歧”、“净禅分歧”,是以广为盛行华严禅、念经禅等等。别的,在露台宗中分为山家、山外两派,而在官方念经结社出格昌隆,影响极大。
宋太祖开宝四年,敕令张从信等至成都开雕大藏经,称《开宝藏》,后又持续完成《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和《资福藏》等,发明了宋代释教开展的伟业。
天禧五年(1021),世界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所,为北宋释教开展的顶峰。徽宗时(1101~1125),因为朝廷深信玄门,曾一度命令佛道合流,改寺院为道观,释教一度遭到冲击。
南宋偏安,江南释教虽仍坚持必然盛况,但因为官方限定释教的开展,除禅、净两宗外,其他各宗已日趋陵夷远非昔比。
与此同时,独具高原民族特征的藏传释教正式构成,开端传达于蒙古地区。
到了元朝,当局崇尚藏传释教,不外对汉地释教也采纳维护政策。除去禅宗和净土宗,其他教派逐步不振。元世祖忽必烈迎请西藏萨迦派的八思巴入京,请制蒙古文,译述藏经,对蒙古文明奉献宏大,赐号「大宝法王」,世祖封赏全藏为俸爵,位置权柄之高仅次於天子。此後萨迦派僧侣世代为国师,遂使喇嘛教成为元朝的国教。
明朝,翻蒙古统治的明太祖朱元璋,初为皇觉寺僧,宰相宋廉亦身世于寺院,以是对释教出格敬重,也力争收拾清算释教。是以,即位后即公布了一系列新的释教政策,如:立僧官、定测验考试、轨制牒、刻藏经(南藏)、收拾清算僧籍、分寺院僧为禅、讲、教三类;明成祖永乐帝以临济僧道衍为宰相,刻北藏,并作《赞佛偈》、《金刚经解》,力护释教。此後,诸帝王无不奉佛,禅、净二宗与喇嘛教并行。
明朝,释教与中国外乡的孔教、玄门在义理上开端趋势交融,被称为“三教归一”,明朝思惟各人王阳明起到了至关重要影响,他所创建开展的“阳明心学”是儒释道归一集大成者。
清朝同元朝一样,王室崇信喇嘛教,可说是以佛化政策统治了蒙、藏、汉三个差别的民族。
1653年,顺治帝正式封爵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供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位置。1713年清朝康熙帝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并加封从前各世班禅,今后这一活佛零碎得此封号。藏传释教信徒普通以为班禅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而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在释教实际上,班禅的位置要高于达赖。可是,在世俗位置中,达赖因为常驻拉萨,位置仿佛显得比班禅重要。
清当局还在蒙古各地赐封喇嘛「呼图克图」的尊号,更将皇宫中的雍和宫改成喇嘛寺。
清朝期间,译经、刻经奇迹失掉进一步开展,乾隆时发行《乾隆版大藏经》(即《龙藏》),并编纂《汉满蒙藏四体合譬大藏全咒》,对释教的开展起了必然推进影响。(藏经,是释教典范的总集,又称为统统经)
清朝释教宗派,承继着明末的遗绪,仍以禅宗为最盛,净土次之,露台、华严,律宗、法相称又次之。
晚晴期间,出名的居士梵学家杨仁山自南条处得悉中国唐朝流失之佛经,多为日本寺院所保管,因之拜托南条,在日本代为搜购得中国唐朝散逸的佛经注疏近三百种,少量刻印畅通,关于近代释教复兴,功不可没。
民国以来,高僧辈出,次要有:
虚云和尚、来果禅师、弘一法师、圆瑛法师、太虚巨匠、印光法师、谛闲法师等。他们把佛法的传达进行了更好的承接,他们可谓民国释教界的俊彦,都做到了无我地步。
近代释教不再总结收拾清算!
释教根本知识
释教万字符:卍
释教八不祥:轮、螺、伞、盖、花、罐、鱼、长
佛家八邪道:正见地、正思惟、正言语、正举动、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
释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普陀山、峨嵋山、九西岳
释教八灾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划分、求不得、五阴炽盛。
释教小乘二宗:俱舍宗、成实宗
大乘八宗:前文说起
释教三宝:佛、法、僧
僧的两大类:贤圣僧与凡夫僧
释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释教西方三圣:两头是阿弥陀佛,右边观世音菩萨,右边局势至菩萨
释教西方三圣:中尊药师如来,左边日光遍照菩萨,右边侍月光遍照
释教护法神
释教四大天王:西方持国天王、北方增加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
释教韦陀:站在弥勒佛身后的神像。
哼哈二将
八部天龙: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释教四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释教十二人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释教三千大千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释教六道轮回:天道、人性、修罗道、鬼道、牲口道、天堂道
佛法十法界:天堂法界、饿鬼法界、牲口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
释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释教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释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认识
释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释教九地:五趣混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统统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释教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释教五蕴:色、受、想、行、识
释教四缘:人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
释教两重因果:将来果、如今因、如今果、过来因
释教三藏:经藏、律藏、论藏
释教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释教五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
释教十善:一、不杀生,二、不盗窃,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言,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释教十恶:一杀生,二盗窃,三邪淫,四妄言,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嗔恚,十邪见。
释教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释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释教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释教修学五乘次序递次: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释教重要典范:《金刚经》、《大悲咒》、《心经》、《大藏经》、《楞严咒》、《华严经》、《阿弥陀佛经》等
释教次要称呼:
沙弥: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齿在7岁以上,未满二十岁时落发的女子。
沙弥尼:受过沙弥十戒后未满二十岁落发的女子
比丘:和尚
比丘尼:尼姑
法师:凡能演讲佛经的落发比丘成为法师
住持:又称住持、住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
居士:旧时落发人对在家书佛人的泛称。
释教次要礼仪:合十、绕佛、顶礼等
释教次要节日
浴佛节:夏历四月初八,也称佛诞节
盂兰盆节:夏历七月十五,是举办供佛敬僧典礼及超度先亡的节日。
腊八节、成道节:夏历十仲春初八,几年释迦摩尼成道的节日。
别的另有观音道场三个节日:
仲春十九 观音圣诞节;
六月十九 观音成道节;
玄月十九 观音落发节。
释教的次要典礼:
水陆法会:中国释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
焰口施食。
释教三大圣树:菩提树、无忧树、娑罗树
释教圣树菩提树
释教不祥物:莲花、孔雀、大象
释教舍利子分类:法身舍利、真身舍利、影骨舍利
中国寺院规划知识:
中国大部分寺庙是坐北朝南,
主体构筑顺次是:庙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卢殿、藏经楼、住持室。
庙门,又称三门:两头佛门、东侧无相门、西侧无作门
钟楼、鼓楼:东侧钟楼、西侧鼓楼。
天王殿:三个重要元素 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陀菩萨
大雄宝殿:寺院正殿,供奉佛祖释迦摩尼,有一、三、五、七尊差别。
一尊佛:坐佛、立佛、卧佛。
三尊佛:
1、三身佛:释迦摩尼三种化身,中尊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遵报身佛卢舍那佛、右尊应身佛释迦摩尼佛。
2、竖三世:两头现世佛释迦摩尼、右边过来佛燃灯佛、右边将来佛弥勒佛
3、横三世:两头婆娑世界教主释迦摩尼佛、左边西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右边西方及时行乐教主阿弥陀佛。
五方佛:统称工具南北中五方佛
地方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佛身红色。
西方不动佛,佛身蓝色。
北方宝生佛,佛身金黄色。
西方阿弥陀佛,佛身红色
北方不空成绩佛,佛身绿色。
七尊佛:
自左向右顺次是: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舍尼佛、释迦摩尼佛。前三佛为过来庄重劫千佛的三佛,后四佛为如今贤劫千佛的四佛。
殿内两侧多为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正殿佛像面前,常常有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
工具配殿:东为伽蓝殿、西为祖师殿。
四堂:法堂、照堂、经堂、课堂
四台:乐台、拜台、高台、戒台
罗汉堂:供奉十八罗汉、十六罗汉或五百罗汉
禅房:修禅人寓居之所
监院、住持院:监院是寺院总管、住持院是住持正寝之所。
大斋堂:和尚就餐场合。
藏经楼:梵刹最初一个院落,贮藏佛经之所。
结束语:
头几天看《中国通识》,当引见到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被一代枭雄吕光带到苍莽的凉州滞留17年之久,照旧矢志不渝,苦学华文明,研究梵学,终极成为学贯中西的梵学法师,很有感受,因而动手收拾清算此文。何如才疏学浅,对梵学只是理解一点外相,让人见笑于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