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7, 2018

草書知識

草書知識

一、草書的創始人

張芝(約192)中國東漢書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肅酒泉)人。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張煥曾任太常卿。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字伯英,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聖」。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為其餘不足觀。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
【《今欲歸帖》 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 選自《大觀帖》(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註:圖片根據故宮博物院藏《大觀帖》李宗翰宋拓本、故宮博物院藏《大觀帖》楊氏海源閣宋拓本以及山西新絳縣圖書館藏《絳帖》等重新裁剪而成。
釋文:今欲歸。復何適報之。遣不知。總散往並侍郎耶言。別事有及。過謝憂勤。】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恆《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尤善章草,有「草聖」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評價相當高,尤以草書為最。
草聖張芝:今草是一種在繼承章草的基礎上,適應隸書向楷、行體發展趨勢和形體上的變化,進一步省減了章草的點劃波磔,成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體。我國最早的一個今草大師,是東漢的張芝。
張芝(約190至193年),字伯莫,敦煌酒泉人。他敢於創新,省略章草的繁難之處,在運筆上使用了流利的筆鋒,顯示出的奮逸的力量,打破了章草的常規,從而創造了「今草」這種書法體。今草行筆自然,剛柔相濟,疏密相宜,後世將張芝列為「草聖」。連後世「書聖」王羲之也說自己的草書不如張芝。
【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熱所 致欲服大黃湯 冷熱俱有益 如何為計 非冷哉
無款,傳為唐張旭書。草書6行,共30字。】

二、今草起於何時

據史書記載,今草為東漢張芝所創,世稱張芝為"草聖"。至東晉王羲之,博採眾長,以《十七帖》最為著名,是歷代草書之絕品。王羲之之子王獻之,隋代智永,唐代孫過庭、張旭、懷素等皆為草書大家。其中張旭、懷素二人尤見個性(俗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極大。
筆畫連綿迴繞,文字之間有聯綴,書寫簡約方便。為東晉王羲之所發揚完善。唐代張懷瓘《書斷》載:「(王)獻之嘗對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合窮偽略之理,極草蹤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更加縱放的「狂草」為「今草」的發展。
今草起於,又有漢末張芝和東晉王羲之、王洽兩種說法。從傳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漢簡、漢磚看,在漢末以八分書為正體字的同時,已經出現近似真書的寫法。草書也會隨之變異。略晚於張芝的草書家崔瑗作《草書勢》,對草書有「狀似連珠,絕而不離」、「絕筆收勢,餘綖糾結」、「頭沒尾垂」、「機微要妙,臨時從宜」的描述,可見漢末的草書筆勢流暢,已不拘於章法。書體演變本來沒有截然的劃分。說今草起於張芝是從新體的萌芽看;說今草起於二王,是着眼於典型的形成。唐代以來真書沿襲至今。

簡述草書發展史

書法藝術的繁榮期,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時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楊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時期崔瑗的《草書勢》。
漢代書法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漢隸書家,以蔡邕為代表。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張芝為代表,張芝被後人稱之為「草聖」。
最能代表漢代書法特色的,莫過於是碑刻和簡牘上的書法。東漢碑刻林立,這一時期的碑刻,以漢隸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謹嚴、波磔分明。此時隸書已登峰造極。
漢代創興草書,草書的誕生,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有着重大意義。它標誌著書法開始成為一種能夠高度自由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草書的最初階段是草隸,到了東漢時期,草隸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章草,後由張芝創立了今草,即草書
【釋文:為其山不高,地亦無靈;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為其書不精,亦無令(今)名,後來足可深戒,藏真自風發。近來已四歲,近蒙薄減,今所為其顛逸,全勝往年。所顛形詭異,不知從何而來。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謝》書,問知山中事有(?)也 。
懷素《論書帖》草書墨跡,紙本,縱38.5厘米,橫40.5厘米,9行,共85字(遼寧省博物館藏)。最早著錄於《宣和書譜》,現在還保存有宣和內府原來的裝裱形式,最後入清內府。前後800來年,流傳有緒,諸家著錄較為翔實,可資查考。書法無狂怪之勢,有別二王等前人草法,圓渾高雅。或以為唐、宋間摹寫本。】

草書歷代解析

晉代草書家索靖是張芝姐姐的孫子,他傳張芝的草法,並學韋誕,筆勢勁健,很為世人所推崇。王羲之則博採眾長、兼精諸體,得力於張芝、鍾繇,且能增減古法,改變漢魏樸質的書風,遒媚勁健、千變萬化、純出自然。由於他在書法藝術上具有繼往開來的卓越成就,其書跡為歷代所看重,影響之大,無人能及,故有「書聖」之稱。他的草書刻本很多,以《十七帖》最為着名。《喪亂帖》早在唐德宗時就流入日本,另外還有《奉帖》、《孔侍中》帖。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他的書法起初學其父,後學張芝,改變字體,別創新法,俊邁而有生氣。當時稱他的草書為「破體」(即行書的變體)。南朝各代及唐宋以來的書家大都受他的影響。
隋代草書家以智永最為着名。他是王羲之的七代孫,書學繼承祖法,功力很深,以精熟守法着稱。虞世南得到他的傳授,對初唐影響很大,傳世的《真草千字文》有墨跡及刻本,可供參看。
唐代書家以楷書為主,也多能草書。當時的草書大多是今草,偶爾也有寫章草的,但只是對古體的摹擬,沒有什麼發展。虞世南親受智永的傳授,又深得王羲之的規模,所以用筆圓融凝重、外柔內剛,因而自成一家。褚遂良學他,又取法羲之,草書婉暢多姿。顏真卿受其影響也很大,從他的《爭坐位》、《祭侄文槁》等帖就可以看出。
唐代以後,宋元明諸書家多善行書,草書則非其所長。即使偶有作草書的,也大都是在草書里兼有行楷,駁雜不純。這種現象在宋四家及元明清的趙孟、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吳寬等人的作品中都不能避免。這時書家的作品可以稱得上草書的,只有黃庭堅的《諸上座帖》,雖說個別字不免小失,但筆勢雄放瑰奇、飄縱雋逸,能自成一格。明代王鐸也有些條幅,雖說筆勢尚欠雄健,但字字聯綿、圓轉自如、一氣呵成,也能自成一家。其他如明清之際的博山,他的行草筆力雄奇宕逸。有人說他「可配王鐸,且欲過之」;有人說他「宕逸渾脫,可與石齋(王鐸)、覺斯(黃道周)伯仲」。《桐蔭論畫》評道周草書「筆意離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可見自有他的可取之處。總的來說,草書與行書時常混為一體,並不十分嚴格。在運筆方面,有的體勢圓融,而筆力不足,如趙孟與董其昌;有的筆力勁健,而較為粗獷,如祝允明;有的功力很深,而結體偏狹,如吳寬;有的緊密遒媚,而變化較少,如文徵明與王寵;有的甚至流入庸俗,如包世臣與翁方綱等。此外,明代早、中期,狂縱的草書體甚為流行,晚明又有一種參以古草的古今合體寫法的草字。前者知名的有張弼、張駿和祝允明等,後者有黃道周、倪雲璐等人。
【黃道周《雨滯廟灣詩扇》金箋草書 50.5×16.4cm 弘光元年(1645)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未得信中信,常依身外身。鳥田尊禹跡,箬笠絆家人。松子開清夢,漁翁試采真。不留三賦本,語次少精神。雨滯廟灣作似正。黃道周。】

草書的發展記載

草書的發展史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創作期和集字期,草書的創作期是指草書形成的漢代,經魏晉、至唐宋時期,(當然也可以直至明清、民國,甚至現代)大量的草書家創作了無數的草書作品,許多墨跡本、歷代叢帖、個人叢帖、碑刻塌片留下了他們的手跡。
從古到今,草書的典籍異常浩繁。南宋高宗趙構手中的《草書韻典》,又名《草書禮部韻寶》,是編按宋仁宗時所頒《禮部韻略》纂輯,其字形采自古帖,皆趙構一人所書。明神宗朱翊詔輯特頒的《草韻辨體》,是編按《洪武正韻》纂輯。金張天賜《草書韻會》、清陶南望《草韻匯編》等書皆集歷代草書家之字形,全以韻部排字。清石樑集《草字彙》、現代洪鈞陶編《草字編》等書都以偏旁部首為屬部分類編排,便於讀者查找。不管是韻部分類,還是偏旁分類,皆「采聚群帖,僅便檢尋,省變所因,初未疏解」,其用意在於提倡草書,遺傳名家的手跡作為學習的典範,但充其量只是集字的匯編,對於草書的組織系統及結構規律尚未認識。符號在草書中的作用也未被認知。

草書發展歷程

今草簡化的基本方法是對楷書的部首採用簡單的草書符號代用,代入繁體楷書中(儘管草書出現得不比楷書晚),往往許多楷書部首可以用一個草書符號代用,為了方便,字的結構也有所變化。因此,不熟悉的人較難辨認。草書符號的整理可以查閱《標準草書》。
到唐朝時,草書成為一種書法藝術,因此演變成為「狂草」,作為傳遞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經減弱,成為一種藝術作品,講究間架、紙的黑白佈置,是否讓人能認清寫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在狂草中,有「詞聯」符號,就是把兩個字(常見詞組)寫成一個符號。由於當時書寫多是從上到下地豎行書寫,詞聯符號的設計也類似。「頓首」「涅盤」等都有草書詞聯符號。
日語中的平假名是以漢字的草書形式為藍本創作的。
現代人學習草書一般以今草為起點。普遍認同的草書寫法有于右任先生編著的標準草書(有同名字帖)。
【倪元璐《自書卜居詩軸》綾本草書 171.3×52.5cm 四川省博物館藏
釋文:亦繇貪道韻,求與寺鐘鄰。嗜酒酒泉郡,姓何何國人。梵雲小歇腳,舞取略旋身。幸有池兼竹,此其家不貧。卜居之一。元璐。】

草書簡史

任何書體在使用中都有簡便易寫的要求,發生省簡筆畫和潦草的趨勢。這種趨勢是文字演變的主要原因。每當社會變革和文化大發展的時期,文字應用頻繁,個人隨手省簡,異體字出現的速度加快,為了使文字更加利於應用,勢必要加以糾正。甲骨文時期有草寫的痕跡。「周宣王太史作籀書」、「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隸書」以及蔡邕以八分書寫熹平石經等,都是兩周、秦、漢各自對當時流行的字加以規範化而頒定的標準字樣,也是公認已形成的新的書體為正體字的開端。
但是要求簡易的趨勢並不因此停止。早在記錄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里就有簡筆和潦草的字跡,史籍中「屈原屬草藁」、「董仲舒藁書未上」,說明戰國古文和西漢隸書在急速書寫時也非正體。據魏晉人記載,東漢北海敬王劉睦「善史書,當世以為楷則」,劉睦死前,明帝派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章帝時,齊相杜度善作習字的範本,章帝曾詔令杜度草書奏事。可見公元1世紀中葉以來,草字已經不儘是出於匆促書寫而是被珍視和仿習的字體了。從近世出土的漢簡可以看到,西漢武帝時字劃省簡的隸書已經通行。到新莽時期,有更多省劃和連筆的字。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簡就已經完全是草書了。但是從周代到新莽時期都不曾把草書列為一種書體。
《說文解字》成書於和帝十二年(公元100年),許慎《敘》里說「漢興有草書」,是以草書為一種書體之始。東漢末期,張芝其同時以及稍晚的鐘繇等名家輩出,各成流派。當時趙壹有《非草書》之文,蔡邕有類似之議,以維護正體字的地位,這反映出草書已極一時之盛。漢末直到唐代,草書從帶有隸書筆意的章草發展成韻秀宛轉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羈、氣勢萬千的狂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