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中的20個「之」字
第一行「暮春之初」,點幾似橫畫,點橫牽帶明顯,折撇圓收,捺筆內斂收鋒。布白勻稱。
第二個
第二行「會于山陰之蘭亭」,橫撇重合近乎一線,捺筆有使轉,輕筆出鋒。布白上緊下鬆。
第三個第六行「雖無絲竹管弦之盛」,點似鵝頭,橫撇之轉折處頓筆明顯,捺筆以反捺內收,意味含蓄。第四個
第九行「仰觀宇宙之大」,橫撇之處理與第三個略同而捺筆以方拙出之。
第五個
第九行「俯察品類之盛」,點、橫折撇運筆輕快,至捺筆漸趨穩重,以頓筆穩穩收住,飽滿圓融與起筆之輕盈健捷形成對比。
第六個
第十行「極視聽之娛」,橫折撇捺連貫一氣,矯若游龍。收筆穩健。布白均勻美觀。
第七個
第11行「夫人之相與」,點與橫成連綿之勢,至撇重壓側鋒轉折,再至捺筆直截,頓收出鋒回互,與下一字接氣。布白取欹側險勁之姿態,動感極強。
第12行「悟言一室之內」,點如啄,橫變化為提點牽絲,撇筆萬鈞之力勁掃,捺畫反向而取逆勢,收筆迅捷,略出機鋒。布白中宮空靈虛白。
第九個
第13行「放浪形骸之外」,細觀法帖,此「之」字乃唯一以草法牽絲筆畫與下邊之字接續相連者。整體布局與第八個近似而行筆速度明顯迅捷如風,如春風拂面,靈動而不纖弱。
第十個
第16行「不知老之將至」,整體布局敦厚莊嚴,捺筆內斂至極,以截鋒頓收。如太阿截鐵,沉著痛快。
第16行「及其所之既惓」,點與橫畫之起筆處,均以出鋒入筆,撇與捺筆之連接處有頓筆,如陽關哀曲,一唱三嘆,韻味悠長。
第十二個
第17行「感慨系之矣」,點出鋒落筆略提起,橫與撇之連接轉折處順勢而下,捺筆變化為點且以散鋒輕出,整個字如踈柳寒鴉,悠然戲水,得散淡之趣。
第十三個
第17行「向之所欣」,此「之」字為改正誤用之「今」字,須遮蓋其跡,故在全篇中體量最大,以粗筆為之,多用楷法。與先寫之「今」字筆畫重疊處,墨跡之書寫先後次序清晰可辨,此墨法之妙也。
第十四個
第18行「俛仰之間,以為陳跡」,結體均勻。落筆爽勁,捺筆以圓頭而收,給人恬然之感。
第十五個
第十五個
第19行「猶不能不以之興懷」,點、橫、撇、反捺四筆,以牽絲連之,如玉匣滾珠,戛戛聆音。
第21行「每攬昔人興感之由」,結體上鬆下緊,用筆沉重有力,如萬鈞之弓蓄勢待發。
第十七個
第十七個
第23行「不能喻之於懷」,珠圓玉潤,無需贅言矣。
第十八個
第十八個
第24行「後之視今」,此為所有二十個「之」字中最開張者,橫畫中間提起,至轉折處又極力按下,復以輕盈之筆提起撇出,最後之捺筆平出。整個行筆過程如船出三峽,有灩澦堆之橫亘驚險,有巫峽之煙雲浩渺,亦有出西陵峽之豁然頓開。中國書法用筆之妙境,能悟此一字足矣!
第十九個
第25行「今之視昔」,橫撇轉折處如金鐵煙雲,力透紙背。至捺處急轉而收,如聽《廣陵散》。第十九個
第二十個
第27行「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此為《蘭亭序》最後一句話。「之」字落筆沉穩,橫畫起筆處頓筆非常肯定,轉折處不激不厲,捺畫以反捺收束。
千古名帖《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是被後人尊為「書聖」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作。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
《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貼」,唐太宗李世民得到《蘭亭序》後愛不釋手,不僅讓書法家馮承素等摹寫,分贈給大臣們學習,甚至他死後都要以《蘭亭集序》殉葬。我們現在看到的《蘭亭序》雖然不是王羲之真跡,但無論是虞世南、褚遂良的摹本,還是歐陽詢等人的刻本,都在一定程度上繼承衣缽,美輪美奐、彌足珍貴。尤其是馮承素的「神龍」本《蘭亭集序》,十分接近王羲之的真跡,後代書家和書法愛好者莫不心追手臨、嘆為觀止。
《蘭亭序》全文324個字,其中「之」字出現了21次,在書法創作中,如何處理相同字的寫法是比較有難度的一個技術活兒。《蘭亭序》中三百多字的文章中,一個「之」字居然出現了21次,可見其處理難度是很高的,但是這並沒有難倒「書聖」王羲之,相反,這些「之」字在行文中姿態各異,寫法各有千秋,「之」字寫法在此被王羲之發揮到了極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