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1, 2019

碑学”和“帖学”区别



碑学”和“帖学”区别





简单来说,名词需要解释一下。
碑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帖就是直接写在、纸、绢等材料上的。

先来讲碑
最开始大户人家有人死了,会修一座坟,普通人家是不可以有坟的。
这人一旦有权、有钱了,总希望死后能在世上留点什么,就会弄块石头,上面刻着名字,让人们知道这是谁的坟,一生干过些什么事情。
然后时代继续发展,人们发现这种形式还不错,就像咱们现在发朋友圈、网上发帖一样,做过点什么事情总要让别人知道。然后村里有人当官了,写碑留念,歌功颂德;有人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写碑留念;以至于后来,修个房子都要写碑。
最初的碑并不是什么名家写的,可能就是找村里读书比较多的人来写,就是为了把事情写清楚,大家都认识。



比如上图的《爨宝子》碑,里面还有不少的笔误。
这就要求书写的字体必须是当下最流行的,还得是正体,要是写的碑别人不认识,那不就白写了嘛。
这个传统到了唐朝有所改变,唐太宗喜欢写碑,但是楷书他可能写不大好,就以行书来写,李世民写的行书那是相当不错:



自从有了皇帝带头,开创了行书写碑这么一个传统。
后来他儿子李志也喜欢写碑,还是沿用行书来写。
再后来武则天别具一格,为她情人写的一个《升仙太子》碑里面,直接用草书来写:



武则天这个呢,由于是为情人写的,可能是不愿意让大家都看懂,采用了草书来写。



额首的篆字采用的也是鸟篆。
由于几代帝王带头,这个朝代写碑什么字体都有,比如后面的李北海,写碑常用行书。
但还是总体来看,碑上面的字体还是以当时的正体为主,如秦朝篆书、汉朝隶书、往后基本都是楷书了。
碑流传出来的主要是拓本,用纸张覆盖在碑石上,然后敲击,把纸张陷入碑里面,然后在上面刷墨,陷下去的刷不到墨就是白色的。就成了我们常见的白字黑纸的拓本。
拓本有的精良,有的粗糙。比如赵孟頫的一些拓本,刻工和拓工都非常精致:



细节能看得很清楚,非常精良。
而北魏时期的一些碑,那就粗糙了:



赵孟頫那个是刻在磨得非常平整的石头上的。北魏这个呢,在山洞里面的石头上刻,可能光线不大好,而且要站在架子上,姿势也不大舒服,所以赶紧刻完手工。边上有很多白点,并不是石头风化造成的,而是最初就没把石头给磨平,不过也没法磨。
全部是方头方脑一个的字,写是肯定写不成这样的,这是刻工的锅。
然后再讲帖



这是北宋一个宰相写的《儿子帖》,意思是说:我儿子笨的很,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在京城也没有什么朋友,所以让他经常去拜访你,希望你对他多加照顾,感激不尽,看完就烧掉吧。
这就是帖,随手书写的便签、书信,或是自己书写的诗文稿等等。这就要求书写的便捷性。



古代一些碑,书写和雕刻的工期非常长,经常是几个月才能完成,工期最长的碑达到了21年。
如果写封信还要一笔一划的这样去写,几天时间都写不完。
所以在帖里面,以行草书居多,当然也有用楷书写的,但那些楷书都写得比较随意:



清朝有个人叫江生,他就比较厉害了,他给人写信用篆书。
写个便条叫厨房买菜他用隶书,厨房大师傅看不懂啊,跑来问他,他说:隶书就是奴隶看的字,你连隶书都不认识不配做我的奴才。
帖就没必要那么精细的去写,给朋友写个信,行草书又快又好,大家都认识不就完了嘛,给大师傅写便条,你写随意一点的楷书,他能认出来不就行了嘛,自己录点诗文做点笔记,自己能认识的也就可以了。
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当时大量派人搜罗,整理了很多出来,但大多数都是一两行字的,三四行字的都不多,全部粘在一起有十几米长。



最前面的一张是王羲之给四川的一个官员写的信,前面三个字是“十七日”,然后就以这个命名,叫做《十七帖》,其实不大通顺,应该叫《十七日帖》,并不是17张帖子。



到了宋朝,黄帝把这些帖子刻在一个叫淳化阁的地方,还顺带刻了一批汉朝、六朝以及唐宋时期书家的字,这个虽然是刻在石头上的,但不算是碑,也叫做帖,统称为《淳化阁帖》,拓印出来流传天下。
再到后来,收集的越来越多,刻的没一个好的。
总的来说



以前以前,学书法都是以帖为主,到了清朝,由于时代变迁,留下来的王羲之原作极少了,有少量藏在皇宫里面。
拓印出来的阁帖也因为列代的捶拓和翻刻,失真度非常严重。
但是列代的碑,没多少人去拓印,而且有的埋在地里面刚挖出来,没有见过真正王羲之字帖的人,就觉得这个碑上的字比帖漂亮多了。



于是杨守敬、康有为这帮人就倡导写碑,他们讲碑字是最好的,完美无缺的。他们所说的碑,主要还是魏晋、两汉时期的这些碑刻。
其实从书法历史的发展这个角度来看,碑和帖没有孰高孰低,两者的特点倒有很大的不同,帖比较随性一点、碑比较严肃一点。
至此,碑和帖的分割,形成了书法上的两种审美意趣:
一者,书卷气,指的是写帖,要写的高雅、要写出气质,写出书卷一般的朴素美感;



再者,金石味,说的是写碑,要写的古拙、要写的沧桑,写出岁月留下的痕迹;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