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8, 2018

《王朝晖先生讲圣教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笔法分析》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简介略。

一、基本笔画分类及练习
初学行书与学习楷书一样,也应该从从基本笔画练起。找出一个帖的基本笔画的大致种类,练习起来会更加有针对性,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楷书的基本笔画大致可分为:点、横、竖、撇、捺、钩、挑、折等八种,行书的基本笔画比楷书多一个“转”。同时行书的笔画比楷书的更加生动和多变,往往一个笔画会有几种至十几种写法。
学习行书的人,大多在楷书上下过功夫,要让字“行”起来,首先要解决笔法问题。行书简化了楷书的某些藏锋、回锋、顿折等笔法。书写速度加快,多露锋入笔,以转代折,加上笔画的俭省、替代,笔顺的改变、笔画的连写使它比楷书更流畅、自然、生动。
下面就《圣教序》的基本笔画的一些写法,做如下介绍:
(一)点
宋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元陈绎曾说点有“偃、仰、向、背、飞、伏、立等势。”清冯武说:“点有尖、秃、斜、正,随字势而用之。”
落笔成点,点是一画的起笔,也是一画的收笔。王羲之说:“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
孙过庭说:“翰不虚动,下笔有由”。“下笔”也就是落笔,“有由”也就是要有“意”。由此可见,一“点”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点虽小,但书写时也要有起、行、收三个动作,一般为露锋入笔,然后有一个下压笔的的动作,收笔与下一笔的起笔相呼应。临写时注意入笔的角度与收笔的方向。
多点组合时一要呼应,二要变。呼应,一是用笔的呼应;二是点与点也要呼应。有呼有应,点才会有生气,有生气,点才能“活”起来。二是“变”。唐太宗李世民说:“点贵于通变。”李阳冰说:“点不变谓之布棋。”。写出来的点,没有变化,都是一个样子就像相同的棋子,就没有意思了。
《圣教序》的点,随形布势,顾盼生情,极尽变化,就象鸟儿身上美丽的羽毛,错落有致,相映成趣。
▼1、斜点
露锋起笔,向右下渐行渐按,稍停顿后快速向左上或左下收笔,或出锋或不出锋,与下一笔呼应。
2、直点
纵向落笔,向下直行,笔稍驻锋后向上提起,或出锋或不出锋,与下一笔呼应,起笔出多呈方形。
3、平点
形状象一个短横。平入横行,驻笔回锋。
4、相向点
露锋起笔左点向左下,右点向右下重按,笔断意连,笔意左右呼应,有点收笔或顿住或者向左下撇出。
5、相背点
左右笔势向背,右点或顿住或者向右平出短锋。
6、撇点
其形似撇。下笔向右下重按,折笔向左下撇出,出锋与下一画呼应。
7、纵连点
形状似两个撇点或斜点上下相连,注意行笔中的按提交替,以及两点的大小与方向的变化。
8、横连点
两点或者三点横向排列,点与点之间可断可连,注意每一笔的起笔和收笔的方向。
9、长点(反捺)
露锋落笔,向右下渐行渐按,稍停顿后向左上或右下收笔。
说明:本文转载自书法屋网之《王朝晖先生讲圣教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笔法分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