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教序》淺析002|顯復載以含生——《聖教序》的臨習方法

如何臨帖是新手常見問題。臨帖有通臨、單臨、抄臨……等等方法,不同的字帖有不同的臨帖方法可以運用。
如果臨帖方法不正確,可能學得很枯燥,導致放棄。
就《聖教序》而言,我推薦一種臨帖法:
每天臨摹一句,按照字帖的排列方法豎著寫。每天寫三頁,然後挑出最差的一個字再臨一頁。不管寫的怎麼樣,當天的任務結束,第二天練習下一句。
堅持一個月,必見效果。
【顯復載以含生】


顯復載以含生
譯:所以顯露在外、覆蓋並且承載著一切有生命的東西。
【顯】

此字為一個左右結構的複合字。
在楷書當中,若遇左右結構,兩邊必有一方相讓,以另一方舒展。而此字王羲之處理得兩邊均勻。
左邊部分,縮小了上面的「曰」,以突出絲字的連續折筆,使得整個字非常精神。這是精彩之處。
【覆】

王羲之在很多字當中,都運用了誇張局部的處理手法。
如上面的顯字左邊,還有這個覆字。
此字將上方的「西」改為一個類似寶蓋頭的寫法,做了縮小處理,以突出下面的人字旁這個主筆。(行草書當中,言旁、人字旁多以豎鉤代替。)在寫的時候要注意,西字不可縮的太小,要寬博,罩住下面的內容。
【載】

此字的結構比較簡單,取自於王羲之的楷書,結構上沒太多變化。
注意橫畫向右上角傾斜的的角度。
【以】

兩個點和一個豎折鉤,中間距離較大。
【含】

行書裡面出現撇捺相對的情況,往往是撇低捺高,和楷書相反。
人字下面的內容,近似於一個三角形。寫時要注意三個點直接的連帶,以及口字左窄右寬的關係。
【生】

此字的寫法和楷書差距較大,這個字顯得腳小頭大,與楷書底橫最長的情況正好相反。
另外,此字的豎筆有一定弧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