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0, 2019

汉字书法美学


汉字书法美学


“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的放大图片。


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
文字作为一种载体,见证了人类社会从蛮荒到文明的发展历程。文字,让历史得以记录,让智慧得以传承。而在文字出现之前,我们的古代先民们,却只能依靠结绳记事,所以如今我们说“心有千千结”,就是有很多心事的意思。只是此结非彼结,古人打一个结,很可能就是一场惨烈的战争或者自然的大事件,比如洪水、地震等。只是,不论事件多大,都敌不过时间的橡皮擦。后世子孙们看着密密麻麻的绳结,面面相觑,只知有事,却不知是何事。


然而万物皆有其形,既然绳结很鸡肋,何不刻画其形呢?于是象形字被造了出来,人类开始有了真正的记忆。象形字,如同画画一般,用线条勾画出事物的特点,从而表达出其中的意义。所以人们所讲的“书画同源”的观点,或许就是根源于此吧。精彩的书法,就是美妙的画卷!


象形字,作为最早诞生的文字,渐渐发展,也渐渐失传,比如说埃及的象形字,如今已经变成了死文字。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形字,历经几千年的沧桑,一直延续至今,渐渐发展成今天的现代汉字,成为人类史上的活化石!
汉字是人类文明里唯一传承超过五千年的文字,如今的汉字,已经发展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而字体形式也囊括了甲骨文、金文(即钟鼎文,又叫铭文)、大篆、小篆(李斯泰山刻石)、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汉字的书写工具及书写载体更是多种多样。


甲骨文
看到上面的甲骨文,不禁让人有所遐想:在清代金石学者王懿荣发现它们之前,不知有多少先古的历史和卜辞记载于龟甲或骨骸,也不知延续了多少个朝代,都随病人的药渣化作了无声的尘泥。如今我们看到的甲骨文、铭文,很多都难以辨认,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感觉到,它们所散发出的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情怀。
随着历史的推进,汉字不断演变,特别是隶书的出现,破圆为方,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这一次文字的定型历经多个朝代,后由隶入楷,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太大的改换。


《汉字书法之美》这本书,可以被看做是一本精缩版的汉字书法史,从汉字演变、书法美学、感知教育等方面向读者传达出亦史亦诗、亦情亦画的美感。
作者在谈到秦代书简的时候说,我们在欣赏甲骨、金文、石碑文字时,视觉的感动多来自刻工刀法。虽然它们都是先用毛笔书写,但最后用刀镌刻成甲骨、石碑,或翻铸成青铜器,毛笔书写的部分是看不见的,甚至刻工的刀法也改变了原有书写者的毛笔笔势线条。


而秦代在竹简、木牍上书写,首创了书写线条被保留的先例,汉字书法与毛笔的关系从此决定,成为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所以面对秦简,才真正有欣赏毛笔墨迹的快乐。


但是看到书中“首创、先例”这种字眼,总会让人有所深思,因为《史记》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的意思是竹简用熟牛皮绳编连成册。就是说孔子读《易经》,牛皮绳都被磨断了很多次。我们知道,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也就是说,在春秋末期就已经有了《易经》的竹简书。那么,如果从秦代才开始保留墨迹,那孔子读的竹简一定是刻上去的。


汉字书于竹简,竹简编连成册,卷成卷,合为书。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书卷、书册”等词汇的由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所写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说的也是竹简,代指史书。把竹子剖成一片一片,刮去上面的青皮,在火上烤出汗汁,用毛笔直接在上面书写。写错了,用刀削去上面薄薄的一层,下面的竹简还是可以用。相对于龟甲、牛骨、青铜、石碑,竹简、木牍是更容易取得,也更容易处理的书写材料。
接着说毛笔,毛笔是何时发明的不得而知,秦朝蒙恬大将军的造笔传说,其实是对毛笔的改造,让毛笔有了笔锋。今天的毛笔,不论大小,书写的时候都是圆锥的形状,中间的笔锋造就了线条流动的美学,无论是隶书的波磔飞檐,还是行草的点捺顿挫,都与毛笔笔锋的出现有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zhoù)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篆书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或书于纸帛之上,或刻成印章。由此可见,中国文字的统一是从秦朝开始的,可是中国的文字为什么叫汉字不叫秦字呢?
我们首先看一下秦代的泰山石刻,这是最典型的小篆,跟我们今天的文字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再看一下汉代的隶书,其字形特点,是不是更接近于我们今天的汉字呢?


当然,这只是一种字体演变说的推测,更为可信的说法是:秦始皇第一个统一中国,但是由于公认的残暴无比为后人所不齿,而且朝代时间太短。汉朝统一中国四百多年,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所以才叫汉字。不管怎么说,隶书是始于秦而兴于汉。
隶书的书写,一条水平线,起如蚕头,收如燕尾。学术上用波磔飞檐来形容:如水波跌宕,如檐牙高啄,如飞鸟双翼翱翔。笔锋随书写者的情绪流走。此时书法的舞蹈性、音乐性才完全彰显出来。


谈到中国书法,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一开始提到的东晋王羲之,他在中国书法史、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都像一则神话。他的《兰亭集序》为后人所传颂、所仰慕。甚至在唐太宗时,上演过一出《萧翼赚兰亭》的悲剧。当然更为悲剧的是,唐太宗死后,《兰亭集序》的真迹陪葬于昭陵,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兰亭集序》,全都是摹本。
《兰亭集序》虽是一篇草稿,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列居第二,苏东坡的《寒食帖》排名第三。


颜真卿《祭侄文稿》
在王羲之时代,纸帛书写已经十分普遍了,虽然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正式的使用却微乎其微,直到三国魏晋时期,才实现了从竹简到纸帛的真正过渡。自此,“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开始与汉字建立起长达一千七百多年的关系。也正是纸帛书写的便利,促进了汉字书法的繁荣。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被称为“亚圣”,父子二人并称“二王”,奠定了王氏行草的书风,其第七代世孙智永和尚,书写《真草千字文》,又成为了一本典范性的教科书,对初唐以后的书法风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智永和尚《真草千字文》
初唐的孙过庭,书写《书谱》总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种辩证式是话语看似循环,实则一种进入高境界之后的返璞归真。所以才有说:“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我们看弘一大师李叔同在圆寂前的绝笔,其境界已经超越了书法之美的本质,而还原到写字的最初,像古书里说仓颉造字之时的“天雨粟,鬼夜哭”。大师的悲欣交集,是人生感悟的极致。世间无论多少繁华,最后还原到“尘归尘、土归土”,却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书法与人生,同是如此!


《书谱》里大量总结魏晋书法美学上的比喻:“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通过书法,完成感知世界一切现象的能力,这才是书法美学的意义。《书谱》,已经把初唐困守在魏晋书风的局面,预告了一个全新的创作可能。
唐代,是书法的大时代。不但有气势磅礴的草书的兴旺繁华,以醉酒挥毫的草圣张旭、笔走龙蛇的狂草怀素为典型代表。更有了法度与庄严的楷书的创立与发扬光大,以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为典型特色。欧阳询的书风“劲险、刻厉”,颜真卿的书风“厚重、博大”,柳公权的书风“清静、瘦硬”。
颜真卿曾受教于张旭,怀素又曾受教于颜真卿。可见颜楷算是唐代狂草美学的重要桥梁,乃至今天,我们的汉字书法学习,依然受其深刻的影响。练书法的,有谁不知他的《多宝塔》?有谁不晓他的那篇堪称“天下行书第二”,如论真迹,则为天下第一的《祭侄文稿》呢?颜真卿是一个书法的集大成者。


由唐入宋,书法渐渐追求意境与个性。其实从柳公权的楷书中,我们就能隐约看到一点宋体的影子。而到五代的杨凝式时,个人书风进一步解放。


杨凝式书法
宋人崇尚意境、讲究含蓄、内敛、朴素和自然,我们看苏轼(号东坡居士)的《寒食帖》,“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三”。苏东坡是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到黄州,在荒苦苍凉的孤独中书写诗作,《寒食帖》的书风看似潇洒自适却饶有深意,“豁达无为”中宣泄着“不平、悲苦、坚持、顽强、对抗与愤怒”。


苏东坡《寒食帖》
我们知道,寒食节是纪念忠心耿耿的臣子介子推的节日。介子推是先秦晋国人,继位以前的晋文公在流亡途中没有食物,介子推割自己腿上的肉煮给晋文公,保全了晋文公的性命。晋文公即位以后,要介子推出仕做官,却遍寻不见,后听说介子推与母亲隐居棉山,晋文公听了旁人的建议,放火烧山,打算把介子推与其母逼出来,却不料把介子推和母亲全都烧死在了山中。晋文公伤心后悔,颁定“寒食节”,全国不烧炉灶,吃冷菜纪念介子推。故事虽是如此,但苏东坡不会不知道,寒食节的由来隐藏着荒谬不可说的政治谋杀,刚经过牢狱之灾、九死一生的他,一定感受特别深刻。
苏东坡与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米芾和蔡京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


蔡京书法
“苏黄米蔡”四大家的书法风格各异,苏东坡“绵中裹铁、外柔内刚”却又率意随性;黄山谷紧劲连绵却又俊美挺拔;黄山谷与苏东坡亦师亦友,并称“双璧”。而米芾,则更像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书风癫狂纵肆、草墨斑斓,被称为“米癫”;蔡京的书法风格姿媚豪健、痛快沉着,但人品却不怎么样,被宋人称为“六贼之首”。
臣子提到了,我们还要看一看君王宋徽宗。“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宋徽宗的瘦金体,锋芒毕露,刚硬锐利,却终逃不过老子哲学中“至刚易折”的禁忌,整个大宋帝国在他的手里走向了殉亡的边缘。


宋徽宗赵佶书法
再往后,就是元明清了。
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圆融唯美、优雅姿媚;明代徐渭的书风“以画入书”、独树一帜;清代郑板桥的特色行楷相杂、隶韵浓厚。都是所属时代书法大家的典范。




赵孟頫书法


徐渭书法


郑板桥书法
书法之美,与生命相通。练就绝美书法,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的毕生追求。如今学书,必然接触到“永字八法”:


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
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竖为弩(同努)
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
钩为趯(跃的样子,同跃)
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
撇为掠(掠是拂掠之意)
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捺为磔(磔音哲,裂牺为磔,笔锋开张之意)
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其二是说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据传“永字八法”出自王羲之,《法书苑》中说:“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但王羲之又是师从于谁呢?
王羲之可谓文人审美的转折性代表人物,把汉字从实用的功能里大量提升出审美价值,通过书法,完成了感知世界一切现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则要感谢他的恩师卫铄卫夫人。正如本书作者认为的那样,卫夫人留下的《笔阵图》很可能就是“永字八法”的前身。
“永字八法”强调的是书法技巧,而《笔阵图》则更多是关注人对自然界的感知。
“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似万岁枯藤;“撇”如陆断犀象;“弋”似佰钧弩发;“力”如劲弩筋节;“之”如崩浪雷奔。这些笔画,全都对比自然现象或事物,在书写的过程中,让人体味天地自然的境界。相比于“永字八法”,卫夫人的《笔阵图》教的似乎不只是书法,更是人生的感知教育,教人如何去观察自然、感知世界,体悟生命与事物的贯通,我想这样的书法教育,才是符合自然的本原。也许在那个时候,卫夫人并不急着让王羲之去练习写字,而是带他到户外,观察高峰坠石的撞击,感受千里阵云的开阔,体会万岁枯藤的劲拔,对比犀角、象牙的形态,尝试弓弩发射的力道,观察大浪奔涌的浩瀚。


汉字书法,带着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记忆,点缀着世代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人生。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符号,在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智慧,在笔墨的舞动中,给人增添无限的遐想和意境。汉字书法,是生活,更是艺术;是运动,更是情怀。刚柔相济,阴阳相合,一生万物,万象归一。一字一太极。这,就是中国的文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