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与帖
碑与帖的区别
赵群
碑和帖是有区别的,在刻石中属于完全不同的两大类。
从形式上分,即竖者为碑,横者为帖。由于旨在传播,所以文字一般都写得堂皇大方,工整严谨。帖,它的艺术目的更浓厚些,把手迹临摹下来刻在木上或石上,再传拓于纸上,供人欣赏学习。由于它大半都是有名的墨迹,后人视为典范,因此人们的习惯,凡是石刻或木刻传播下来的拓本,均统称之为帖。碑、帖虽是同为石刻(除帖部分为木刻外),却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并不在于石头的横竖形式,而取决于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刻碑的目的,把名人的事迹、名胜的沿革以及政令、法令,禁约等,将内容公诸于众。以便引人注意和保存作用,帖则是把著名的书迹摹刻流传的一种复制品。
何谓碑
什么是碑?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碑是指镌有述德、铭功、纪事于纂言等文字的刻石,如碑碣、摩涯、造像记与墓志等。狭义的碑则是指东汉以后,立于纪念地、建筑或墓前、刻镌文辞的长方形石板。故碑的含义,简言之,“树石书丹谓之碑”
碑的原义是没有文字的竖石,即中国最早的碑,并没有刻字,仅是作为一种标志。如周室的宫中,宗庙、下棺等都可见到。后经逐渐发展才成为刻有文字的碑,它用来纪功、表德才刻上文字。现在见到的碑字,有广、狭二种含义。从狭义来讲,它仅是许多石刻种类中的一种;从广义来说,它泛指多种形制的石刻文字。文字统称为碑,也非近时才开始。清代叶昌炽在《语石》中曾说:“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当是汉以后始。”故碑经过含义的引伸,除帖外,它是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总称。
何谓帖
什么是帖?“帖”,《说文解字》解释为“帛书也。”我们的祖先把书写在竹木片上的字迹,称之谓简牍:写在丝织品上的字迹,称之谓帖。可见,帖本来是指帛书。后来范围逐渐扩大,一般泛指笔轧,其中包括书信及其小件帛书和纸书。帖的底本则是通常指手札、散绢、另纸等,原来并非为刻石而写,后为保存和推广流传,选为纂勒上石,这种整理出来的东西,统称为“帖”。
帖学多自东晋开始,尤以二王书法为历代推崇。帖中最著名的当推《兰亭序》,真迹不存,现在所传当推欧阳询摹写的所谓定武兰亭最著名。
碑与帖
蒋勋
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碑”指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帖”指毛笔写在纸帛上的文字。魏晋以后,书法界普遍认为“碑”与“帖”分别代表重拙朴厚和潇洒飘逸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魏晋之后南北朝形成了对峙局面,书法论述也一般习惯把“碑”与北朝连在一起,称为“北碑”。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主的“帖”,自然就被认为是流行于南朝文人间的“南帖”。比如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有径庭。
“碑”还原到原始意义,是指石碑上用刀刻出来的文字。这些石碑文字,最初虽然也用毛笔书写,但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技法的介入,这就改变了原来毛笔书写的线条美感。《张猛龙碑》字体端方,笔画厚重,许多线条的风格就不是毛笔容易表现的,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因此,“碑”与“帖”书风的差别,或许并不只是北朝与南朝的问题。
一九六五年在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王闽之墓志》石刻,刻于东晋咸康到永和年间,永和九年正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那年。王兴之、王闽之也是王氏家族中的精英文人,但是从墓志石碑的字体来看,却与王羲之书风完全不同。碑文字体方正,拙朴刚健,点捺用笔都明显看出了刻工的刀法,不像“南帖”,却更接近“北碑”。
笔、墨、纸、砚成为“文房四宝”,如果在汉代,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汉代始终以竹简书写为主,纸的使用微乎其微。魏晋则是竹简书写过渡到纸帛书写的重要时期,王羲之正是纸帛书写到了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用“纸”、“帛”一类纤细材质书写,增加了汉字线条“行走”、“流动”、“速度”的表现力。汉字在以纸帛书写的晋代文人手中流动飞扬婉转,或“行”或“草”,潇洒飘逸,创造了汉字崭新的行草美学。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运笔的转折,既丰富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充分体现了“帖”潇洒俊逸的书法风格。
“碑”是石刻,“帖”是纸帛,从另一个角度看,书法史上“碑”与“帖”的书风问题,或许可以有新的理解。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碑与帖(1)
碑的称谓最早始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3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3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
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写得优秀的墨迹难以流传,于是把它们刻在木头、石头上,可以多次拓制,这样就把刻于木石上的这些原来的墨迹作品及其拓本统称为帖。
认真概括起来,碑、帖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制作目的不同 最初的碑没有文字,后来为托顽金之坚以期永垂后世,在碑上增加了文字,并且从最初的随意刻画到庄重严整、一丝不苟,其主要目的是追述世系、记叙生平、歌功颂德,而不是传扬书法,所以书者可以是名家,也可以不是名家。唐以前的碑多不署书者姓名,可以看出碑是重内容而轻书写的。刻帖的目的是传播书法,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复制品,所以书法的优劣是它的选择标准。只要是名家的书作精品,即便是只言片语的一张便条,也照样收入,很少顾及内容。
2.书体不同 碑的历史悠久,所用书体在隋以前都是庄重肃穆的篆、隶、楷书。直至唐太宗御笔亲洒,才开始有行书入碑。草书刻碑除升天太子碑外,绝少有。而刻帖一事始自赵宋,多数是诗文简札,所以行、草书及小楷居多。
3.形制不同 碑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石刻,多数是长方形,也有圆顶、尖顶的,虽然有一面字的,但也有两面以至于四面刻字的。丰碑巨碣动辄丈余高,气势宏伟。帖因为多取材于简札、书信、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长则一尺至三四尺,呈横式,多为石板状,只在正面刻字。另外,帖有木刻的,碑则绝少。
4.制作方法不同 南朝梁以前,碑一般是书丹上石,即由书写者用朱笔直接把字写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经镌刻。刻碑者往往可以因循刀法的方便而使字的笔画有风格上的变化,即与原书丹之字略有出入,还有的碑刻甚至未经书丹而直接奏刀。其字融入了刻工的艺术情趣,有极浓的金石味道,非毛笔书写所能体现,实际上是书者与刻者的共同创造。而刻帖都是摹勒上石,就是先将墨迹上的字用透明的纸以墨摹下来,然后用朱色从背面依字勾勒;再拓印上石,最后刻,比碑多出两道工序。虽然程序复杂,但刻帖要求忠于原作,尽力毕肖,每道工序均不得搀入己意,所以精品帖本可以达到乱真的水平。
碑与帖(2)
夏甸清
在农村上小学的时候就得用毛笔写字,毛笔就是唯一的书写工具。写小字的毛笔是用鸡毛做的,到后来才有钢笔。在湖北艺术学院附中学习的时候有书法课了,第一任书法老师是钟鸣天先生。钟先生给我的作业打五分,五分就相当于百分制的一百分,他还觉得不够,又在5字右上角画个加号,表示比100分还好。曹立菴先生也给我们上过书法课,他写了一张隶字“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贴在黑板上方,写得非常好,字体秀丽舒展,十分让人羡慕。后来我学习曹全碑、礼器碑等,大概就是受到曹立菴先生隶书启蒙的影响吧。
在设计商品包装的时候,常常要用到书法。包装上的品名要有视觉冲击力,我常常感到品名的书写要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将各家各派拿来为我所用,并将现代构成融入书法之中才有好的效果。
和朋友聊天,得知书法界有碑帖之争,有人自诩为碑派,学碑为一路;有人自诩为贴派,学贴为一路。在我看来,碑与帖都很好,都值得学习和研究,融汇贯通,不应有门户之见。
碑的历史悠久,唐以前的碑文书体大多为篆、隶、楷字,书法一丝不苟,庄严肃穆。唐以后有行、草入碑。碑一般是丹书上石,再经镌刻,是书者与刻者的合作,刀与笔的功力均现,甚至刀重于笔,深沉有力,金石味特强。
贴的历史则短一些,始于宋,宋做了大量的工作,临摹古画、书法,借以传承文化,刻贴就是为传播书法而生,运用印刷术为学书者提供历代书法名家的书写范本。刻贴是摹勒上木或上石,刻工不得掺入己意,要忠于原作,惟妙惟肖的再现原作风采,拓印出来几乎可以乱真。
碑帖我都喜欢,各有千秋。我们要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创新,书法才能真正的传承和发展。一管之见,君以为如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