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0, 2019

《維摩詰經》

《維摩詰經》介紹

維摩詰經
《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經典之一,因為此經的主人公為維摩詰居士,故而得名。唐玄奘,宋法戒和尚都曾譯過此經。宣傳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煉成佛。唐詩人王維很受此經影響,故取字摩詰。

《維摩詰經》又稱《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經》、《凈名經》、《不可思議解脫經》,凡3卷14品,後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第14冊。旨在宣傳大乘般若空觀,批評小乘的片面性,彈偏斥小嘆大褒圓。月溪禪師謂「此經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與禪宗祖師所發揮者最為吻合。六祖《壇經》所示道理,與此經共通之處甚多,歷代祖師亦多引述此經言句以接後學」。
維摩詰是梵文Vimalakīrti的音譯,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無垢稱,意思是潔凈的名字、沒有染污的名稱。維摩詰是一位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據《維摩詰經》所講,維摩詰是古印度毗舍離地方的一位富翁,家有萬貫,奴婢成群。但是,他勤於攻讀,虔誠修行,能夠處相而不住相,對境而不生境,得聖果成就,被稱為大菩薩。這位大菩薩早已成佛,號金粟如來,他才智超群,享盡人間富貴,又善論佛法,深得佛祖尊重。也是詩人王維心中的楷模。
《維摩詰經》運用不可思議的不二法門,消解一切矛盾,影響了禪宗思想、禪悟思維、公案機鋒。禪宗將《維摩詰經》作為宗經之一,將不二法門作為處世接機的態度與方法,泯滅一切對立,從而獲得了生命自由的無限超越。在《維摩經》眾多的不二法門中,語默不二、小大不二是對禪宗影響最大的兩種。維摩不二禪機,對禪宗影響最大的,除了斬斷葛藤的方法論,便是存在而超越的境界論。這主要表現在心凈佛土凈、在欲而行禪、處染而不染、無住而生心等方面。
t
創作過程
《維摩詰所說經》經旨在闡說維摩詰所證之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故又稱《不可思議解脫經》。本經的中心人物維摩詰為毗耶離國的大乘居士,他稱病在家,欲令佛派遣諸比丘、菩薩來看望他。他藉此機會與佛派來問病的文殊師利等菩薩和比丘反覆論說佛法,因成此經。維摩詰認為 解脫不一定出家,只要在主觀上修養,則雖有資生而實無所貪,雖有妻妾而遠離五欲。此經宣揚大乘佛教應世人俗的觀點,主張不離世間生活,發現佛法所在,提倡 「人不二法門」,主張世間與出世間、生死與涅槃、有相與無相、有知與無知等一切分別平等不二,由此不二法門,可得無生法忍,遠離一切煩惱妄想,進入涅槃境 界。維摩詰遊戲人生,享盡人間富貴,而又精通佛理,即世間而出世間,以世間為出世間,使文人士大夫在他這裏找到了理想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方式。維摩詰的生活 方式很受那些既不願放棄世俗的欲樂享受而又渴望體味出世間的快樂幸福的文人們所歡迎。王安石雖然並不追求世俗的享樂,但他也不是那種完全脫離現實、以徹底 擺脫世間倫理為宗旨的人,他內心渴望將世間與出世間、儒家的人生哲學與佛教的出世精神結合在一起,建立一種既在世又出世、既現時又超脫的人生理論,即以出 世的精神作人世的事業。《維摩詰經》及維摩詰的生活方式正好提供了此類的樣板,因此,王安石對此經最為喜愛,在詩文中引用最多,而且晚年還為此經作了注。
h
《維摩詰經》,是與整個佛法、佛教、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的文化關係最大、影響最深、歷史最久的一本經。如果把《維摩詰經》只當作是在家居士所說的一本經,觀念就不對了。《維摩詰經》所代表的精神,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本位而解脫成佛的法門,也指出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何證道,如何得到解脫,如何證得菩提之路。
一般人都以為中國的禪宗是達摩祖師來了之後才傳開的,殊不知在達摩祖師以前,由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維摩詰經》和《法華經》影響最大,而成為中國文化禪宗的根本經典。
主要觀點
《維摩詰經》可以說是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的一部佛經,不論是作為中國佛教代表的禪宗,還是成為現、當代佛教主流的人間佛教,《維摩詰經》中的「心凈則佛土凈」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都是其最為重要的思想資源和經典依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貫穿於整部《維摩詰經》的一根主線一「不二法門」,更是整個中國佛教的方法論依據。
維摩詰所說經認為「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雖「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污泥」,此即「通達佛道」的真正「菩薩行」。又把「無言無說」、「無有文字語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惡等差別境界,作為不二法門的極致。僧肇在《維摩詰所說經注序》中稱:「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認為此即「不思議之本」。
經文摘句:
1、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2、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3、菩薩取於凈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4、直心是菩薩凈土
5、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6、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凈,非如來咎
7、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凈,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凈
8、我佛國土常凈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凈土耳
9、雖處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10、 入諸淫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11、 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12、 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
13、 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
14、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15、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
16、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17、 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18、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

19、 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20、 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21、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22、 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23、 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24、 心垢故眾生垢,心凈故眾生凈
25、 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焰、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26、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27、 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28、 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29、 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30、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31、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32、 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
33、 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34、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
35、 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36、 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37、 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38、 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39、 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40、 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
41、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42、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
43、 貪着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44、 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
45、 離諸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植眾德本
46、 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
47、 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48、 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舍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49、 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眾求
50、 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51、 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52、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
53、 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
54、 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55、 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
56、 「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57、 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58、 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59、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60、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
61、 結習未盡,華着身耳!結習盡者,華不着也
62、 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63、 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痴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
64、 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65、 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
66、 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67、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68、 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69、 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70、 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
71、 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72、 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73、 維摩詰默然無言
74、 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摶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
75、 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
76、 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
77、 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78、 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凈土之所無有
79、 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凈土
80、 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81、 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82、 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83、 不離大慈,不舍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84、 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
85、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
86、 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
87、 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
88、 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
89、 修學空,不以空為證
90、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
91、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
92、 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
93、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
94、 一切言語道斷
95、 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96、 雖生不凈佛土,為化眾生故,不與愚暗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暗耳
97、 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凈無染
98、 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
99、 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
100、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