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1, 2019

1-4. 佛法的誕生

1-4. 佛法的誕生


  佛陀在為五比丘說的第一部經《轉法輪經》中闡述了他的親證-“中道”的法門-這是一個全然不同於其他宗教哲學的新思想。佛陀告戒五比丘,物欲享受和肉體折磨,是兩種極端的感受,前者阻礙心智的發展,後者削弱體能智慧,二者既不能達到極樂,亦不能解脫和覺悟,並且宣說「中道法門」引領眾生走向圓滿清淨和徹底解脫的境界。他認為對於斷除了情欲的思想家來說,任何肉體的快樂都是短暫的,一切物欲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無可非議 的,但對於修行者卻是一種警覺,因為出離是他們的快樂,然而另一極端進行自我折磨般的苦行,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是一種人為的無益痛苦,不是理智有益的法門。佛陀也曾實踐過這類苦行,他認為只能是徒增痛苦,而不能減少痛苦,於解脫無益。佛陀以如來智慧指明瞭兩個極端的錯誤,創立了一個中道體系,即八聖道。再後面佛陀宣說了四聖諦,此後佛陀又於波羅奈城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人,而且收了在家第子。此後有位名叫優婁頻螺迦葉的人,在印度當時的九十六種外道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也是拜火教的領袖,年齡到了一百多歲。由於他的地位很高,所以非常傲慢,佛陀來到他修苦行的地方,拜訪他。見到這位僅有三十多歲的釋迦牟尼,他更加目空一切,然而經過幾次與佛陀的交往,佛的不可思議的神通及究竟的法門終於使他五體投地皈依佛門,他手下五百名弟子也一同皈依佛門,隨後他的兩個弟弟各帶了二百五十人投到了佛陀門下落髮成了比丘,這就是佛教中著名的三迦葉。此後不久佛陀又透過他的弟子,以因緣教法,度化了六師外道之一的刪闍耶教徒舍利弗和目犍連,以及他們的弟子共二百人隨佛出家,至此佛教的僧團組織逐漸壯大了。當佛陀只有六十多弟子的時候,就把他們當作真理的傳播者,平等地向一切眾生宣說他的教法,他們獨行獨往、身無分文,為弘法事業夜以繼日,因為他們多是證果的阿羅漢,所以唯一的目的就是教授佛法,宣傳梵行。佛法一時在印度大興,許多外道紛紛皈依,佛教也確立了它在印度哲學和宗教界的地位。
名詞解釋

即不著生、滅兩道,亦即不著常、斷兩見之道。 佛所說的法,是眾生超凡入聖的門戶,故稱法門。 智與慧。明白一切事相為智;瞭解一切事理稱慧。 覺醒了悟之意。即體得真理、開發真智。 皈即歸,皈向、依靠、救度之義;依即依止。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寶,也叫做三皈依。密宗更在三皈依之前,安立皈依上師之制,稱為四皈依。 梵者,清淨之意,即離欲斷淫之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