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1, 2019

3-4. 人天乘與大乘佛法

3-4. 人天乘與大乘佛法


  釋迦世尊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普度眾生。惟以眾生根器不同,如果只說一乘法,將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獲得法益。故說種種權巧方便法門,適應種種根基。佛如大醫王,對眾生種種不同之病源,施以種種不同之法藥而醫治之。
  這就使佛法中有了世間、出世間種種不同的法門,這種種不同的法門,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所謂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五乘的修持和所證的果位如下: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聲聞乘:乘四諦而證聲聞四果。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緣而證辟支佛果。
  菩薩乘:乘六度而證佛果。
  以上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是世間法,聲聞、辟支佛、菩薩三乘是出世間法。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
  關於聲聞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在本文已有介紹,聲聞乘修四諦,證聲聞四果。聲聞是親聞佛之聲教,徹悟四諦真理,漸次斷見、思二惑,因而脫出世間生死苦海者,謂之聲聞。聲聞四果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辟支佛譯為緣覺或獨覺,眾生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因而覺悟者,名曰緣覺。若於無佛之世,眾生無從聞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緣故。能於諸法生滅的演變中,悟世間無常,或睹飛花落葉而感悟無常之相,因而豁破無明者,皆名獨覺。
  聲聞和緣覺為出世二乘,此外,釋迦世尊為應機說教,廣攝眾生,尚說有人、天二乘。人、天二乘非究竟法,本不是世尊說法的本懷,但為憐憫眾生,使不墮惡道去受劇苦,才說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權巧法門。
一、修乘五戒以生人中
  六道眾生,生死輪迴。六道者,天、人、修羅、畜、鬼、地獄。畜、鬼、地獄為三惡道。惡道有苦無樂。天道樂多苦少,修羅多瞋恚,人道苦多樂少,思求出離,所以六道中適於修行者,惟有人道。然佛經中常說:「人身難得」。意思是,今生以過去的善根福德,獲得人身,但來生是否仍能獲得人身,則以今生的善惡業力所決定。學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縱今生修道無有成就,來生仍可繼續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時才能脫離惡途,就很難預料了。所以佛說守五戒以保人身的方便法門。
  欲來生保持人身,今生要遵守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就是佛門五戒。
  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
  (一)、殺生戒: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不但應戒除直接的殺害,並應戒除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漁網者亦為間接的助殺。
  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入侵,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己私欲而傷害生命,至於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大法鼓經記載:「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時彼諸戰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於保衛國家。
  (二)、偷盜戒: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總之,不予而取,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物,都叫做盜。
  佛說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升天。
  (三)、邪淫戒: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淫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說如離邪行,有如下數種利益: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
  (四)、妄語戒: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誇張,藻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況且自欺。
  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淨,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五)、飲酒戒:有人以為以淨財沾酒而飲,無損於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危害了。
  佛門五戒,與我國儒家五常之義相近。五常者,仁、義、禮、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亂殺近於仁,不偷盜近於義,不邪淫近於禮,不妄語近於信,而不飲酒理智清醒,則近於智。儒家以五常為做人的標準,佛門以五戒為未來獲得人身的條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極的戒惡。消極的戒惡不是佛法的究竟義,所以進一步鼓勵人積極的行善。
二、修乘十善以升天道
  在六道眾生之中,人道雖優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惟人生濁世,八苦交煎。相較之下,天道樂多苦少,所以釋迦尊者說此十乘善乃生天道的法門。
  天的梵名為提婆,含有光明、自然、清淨、妙高之義。佛經中言天的名數有二十八層,分為欲界、色界、無色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
  欲界諸天,有男女飲食之欲,宮殿園院之好,故稱欲界。色界諸天為離男女飲食之欲的有情所居,惟尚有身相宮殿,故曰色界。無色界諸天無色無物,無身體宮殿國土,惟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
  天上光明清淨,樂多苦少,是以世人多希望生天。外道也多主張生天,惟生天有生天之條件,那就是行十善。
  十善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不殺、不盜、不淫是身業清淨。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是口業清淨。不貪、不瞋、不癡是意業清淨。身、口、意,三業清淨,謂之十善業道。
  關於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四業,已於五戒中述及,不再贅述。不兩舌,即不挑撥離間;不惡口,即不盛氣辱罵;不綺語,即不穢雜戲謔;這三者是由不妄語戒開展而成的。
  至於貪、瞋、癡三者,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內心若無貪、瞋、癡之意念,語言上不至有惡口、妄語,行為上亦不至有殺、盜、淫之惡行!
  貪、瞋、癡,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是十惡,不行此十惡,是為十善。若身業不殺、不盜、不淫,進一步放生、布施、淨行。語業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進一步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意業不貪、不瞋、不癡,進一步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這十善才稱圓滿。
  五戒是行為上消極的制止為惡,是外在的;十善是心理上積極的自發為善,是內心的。守五戒,行十善,是世間法,雖不墮入三惡道,但並沒有了生死,脫輪迴,這是不究竟法。佛法的究竟義,是要眾生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世間法只是權假方便,出世間法才是究竟。
  出世間法,是修四諦的聲聞乘,修十二因緣的辟支佛乘,和修六度的菩薩乘。
  惟聲聞乘和辟支佛乘,雖然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但其目的只在自度,所謂「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棄世間苦海中的眾生於不顧,所以佛嘗斥之曰「蕉芽敗種」,曰「自了漢」。因此,佛法的究竟意義,是在修六度萬行,捨己為人的大乘菩薩道。
三、發菩提心與四弘誓願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出世在於度己,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為入世,入世也所以為出世。佛法的究竟義,是在發菩提心,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
  菩薩是梵語的簡稱,具足應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且又覺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是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菩薩是上求大覺:成佛;下化有情:度眾。
  要行菩薩道,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行慈悲而不執著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家講慈悲而不說博愛。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以苦。愛是感情作用,因為既稱愛,就有能愛、所愛,既有能所,則有人我,以我為能愛,彼為所愛,有了人、我相,此愛就有差別;且愛是相對的,有愛就有憎。因此,佛法上不倡導愛,認為愛是眾生起惑造業的根源之一。菩薩道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普度眾生的根本。慈悲不是以我為中心,是建立在「眾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無我」的基礎上。我是眾生的一份子,眾生是全體的大我,度人以自度,利人以利我,這是慈悲的真義。
  婆娑眾生,迷妄執著,背覺合塵,因而起惑造業,因業受報。眾生的迷妄執著,非大慈大悲無以救度,所以世親菩薩說:「菩薩見諸眾生,無明造業,長夜受苦,捨離正法,迷於出路,為是等故,發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救頭燃。一切眾生有苦惱者,我當拔濟,令無有餘。」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對於發菩提心的解釋更為明白,經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 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發下了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同時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古德解釋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願的。
  一者、緣苦諦,見眾生八苦煎迫,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願。
  二者、緣集諦,見眾生煩惱重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弘願。
  三者、緣道諦,緣無上正道,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弘願。
  四者、緣滅諦,因清淨寂滅,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弘願。
  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還只算是發心,尚未實行。必須實際履踐,才能達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發願的第一步就是要行六度與四攝。
四、六度與四攝
  戒、定、慧三學,是佛門修持者必須的途徑,而大乘復於戒、定、慧,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密。
  波羅密是梵語,意義為到彼岸。過渡的人須搭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學佛的人,在生死輪迴的此岸,度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密就是舟筏,行六波羅密,就可度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涅槃即解脫的彼岸。六波羅密的內容如下:
  六度包括:檀那波羅密,譯為布施,可度慳貪;尸羅波羅密,譯為持戒,可度毀犯;孱提波羅密,譯為忍辱,可度瞋恚;毗梨耶波羅密,譯為精進,可度懈怠;禪那波羅密,譯為禪定,可度散亂;般若波羅密,譯為智慧,可度愚癡。
  六度名稱如上所示,茲再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金錢財物而言。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種。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曰外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方施與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佛法教化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籍,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本文前節所述:「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祈求慈悲發揚光大,不持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尸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行大乘菩薩道,不但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但在家菩薩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可以度瞋恚。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諸忍亦輕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頹喪卑鄙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逆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違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饑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人心頭伺機蠢動,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心上佔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可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勇猛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癡,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本來面目了。
  修六度,必須相輔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具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瞋恚之氣;有精進而無自度度人,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修菩薩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須行四攝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眾生。四攝法者,即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1、布施攝:要普度眾生,必須要深入人群,與被度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願望。布施攝,就是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2、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和藹可親而與之接近,以便於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3、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以共修佛道,達到度人的目的。
  4、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共事,在契機、契緣之情況下,而度化之。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攝,只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裏合一。這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與人以樂之心,普緣無量眾生。悲無量心:悲是拔人以苦之心,普緣無量眾生。喜無量心:見人戒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無量眾生。捨無量心: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乃至以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住於相。如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佛性,得滅度者,實係其本具之佛性顯露,何能存念他是我所度化之心?後者的意思是,眾生即非我所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被度眾生的智愚高下了。
五、菩薩與佛
  上求大覺,下化有情,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稱為菩薩。然而,自初發心,行菩薩道,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補佛位之妙覺菩薩,其間果位,共有五十一階之多。這五十一階,各有名稱,此處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盡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後是妙覺菩薩。
  十住者,乃安住某處之義,謂以六度萬行為所住之處也。其中由發心住,至灌頂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發心住位中修此十種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亦有十位。十行者,謂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歡喜行至真實行共有十位。十回向者,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趨向於所期之謂也。其中由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至法界、無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為萬法所依,又能生長萬物,意謂有為、無為,與一切功德與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長也!其中由極喜地至法雲地,共十果位。最後果位是妙覺菩薩。
  妙覺者,其義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者。換言之,亦即佛果之無上正覺。妙覺菩薩,即補處之佛也。
  學佛法修行的人,守五戒,修十善,只不過是世間法,獲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輪迴之內。修四諦,十二因緣,斷見思惑,破我執,斷煩惱障,可證阿羅漢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只知自覺、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極果。若此處更進一步,內懷修道、成佛之願,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攝,最後破我、法二執,斷見思、塵沙二惑,及煩惱、所知二障,即達到自覺、覺他的菩薩地位,當菩薩位滿,再破盡根本無明,此時大覺已圓,即證佛位。
  釋迦世尊一生說法,對於根基淺鈍者及二乘行人,多說苦、空、無常、無我。關於這些以予介紹。但佛法是使人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法門,既然使人離苦得樂,可知學佛的終點,一定有個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這個境界,就是大般涅槃所具的「常樂我淨」四德。
  大般涅槃,梵語摩訶般涅槃那,譯為大入滅息,大滅度,大圓寂等。大乘義章云:「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故名之為滅,離聚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止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
  證果聖者,入於涅槃,即具「常樂我淨」四德。常者涅槃之體,恒不變而無生滅,名之為常,又隨緣化用常不絕,名之為常。樂者,涅槃之體,涅滅永安,名之為樂,有運用自在,所以適心,名之為樂。我者,若法是實是真是主是易,性不變易是名為我。淨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塵垢,名之為淨,又隨化處緣不汙,名之為淨。這就是佛門修行者,自苦、空、無常、無我的凡夫境界,所證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聖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佛有十號,曰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世尊、佛,合為十號。
  這樣看來,由凡夫以至證佛果,階位如是之多,佛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測。但反過來說,心佛不二,佛與眾生,原為一體,因有迷悟染淨之分,才有眾生與佛的分別。古德云 :「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悟的諸佛。而迷與悟,惑與覺,只在方寸之間。」
名詞解釋

又名緣覺,或辟支佛,是於無佛之世,靠自己覺悟的力量而脫離生死的人。即在佛法誕生前,有志覺悟的眾生依禪定、觀十二因、靠自力獨覺獨悟而成正覺的修行之果。    佛法將眾生的繁衍方式,分為四種,一是胎生,二是卵生,三是濕生,四是化生。 佛智名,舊譯為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新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