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教义
四圣谛:苦、集、灭、道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 灭谛:想“灭苦”,只有脱离轮回。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
八正道: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缘起:一切有为法都是因为因缘和合而成。
业力:个人过去、现在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禅那:译为“静虑,”进入四种禅那的方法,叫止观。
波罗蜜:所有菩萨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究竟菩提一切圣者的根本资粮。
涅槃:意译为圆寂、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灭尽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从此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
三法印: 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项标准,大乘佛教认为可以用这三项标准来验证教说是否属于佛教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空性:法的空性义为非真实性,空性是内在而言,外在的显示,即为空相。佛学认为空即是道。 真如:如实、如如、本无,即法的真实本质,也就是法的真实自性。
自性:又称自体、法体、体、实性,哲学术语,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拥有、自体形成、自身决定存在形态的性质,是常住的、不变的、独立,不依缘起而变化的;其外在特征,则为自相。
二、修行位阶
佛:佛又称如来、应供、佛陀、佛祖、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大雄。
菩萨: 菩提萨埵,意为“觉悟”,或意为“有情”,译成汉语的意思为注定走向觉悟的有情众生。四大菩萨:观音菩萨;以大悲闻名,救度人间苦难。地藏菩萨:以大愿闻名,主要拯救六道众生。文殊菩萨;以大智闻名,象征智慧。普贤菩萨;以大行闻名,象征实践。
辟支佛:意译为独觉。是因过去世因缘,生在无佛之世,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没有听闻佛法而独自以因缘观智慧,进而修行无师自悟证阿罗汉果但无法教导其它众生佛法。
阿罗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转法轮解脱道的教导修习四念处、十二因缘观、四圣谛、八圣道,于蕴、处、界观行一切有为法的刹那生灭、空、无常、苦、无我,进而断尽我见、我执、三界贪爱、无明及其它所有烦恼,于当世舍寿时愿意将自我灭尽不再受后有于三界中出生,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入无余涅槃界的圣者。
阿那含:鸠摩罗什由梵语译为阿那含,“不来”或“不还”之义,声闻第三果。谓不再来,又称不还果,是佛教修行者进入圣道的果位之一,为部派佛教之中沙门四果的第三向,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而证涅槃。
斯陀含:译为“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完全解脱,永远出离轮回。
须陀洹:字面意义为进入河流者、于河流中的胜者。释迦牟尼佛以河流来比喻八正道,遵行八正道即是入流。能够入流的要素(入流支)有四个: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以及遵行正法(法、次法向)。遵行以上四者,就能够成就向须陀洹。成就四不坏信,就可证须陀洹果。
三、宗派
部派:指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从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兴起前的时期与发展阶段,也是这个时期佛教僧团所形成的各个部派的合称。
上座部 :起源于第二集结之后遵守保守戒律的僧团,与大众部并列为部派佛教时期最早的两个分支。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继承了上座部中分别说部传统。佛教僧团中,不问年龄、种姓、与地位,以先出家受具足戒者为上座,后出家者应对他们表示尊敬。僧团中的所有成员,称为大众。僧团采取民主原则,僧众一律平等,都有权利参加僧团事务的讨论和表决。
大乘: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大乘佛教认为,大小乘教法的区分,主要在于自利与利他的不同;能够自利利他,圆满成佛的教法为大乘;而只求自利,断除自身烦恼的教法,则为小乘。大乘佛教以“普渡众生”成佛为目地。
金刚乘:秘密大乘佛教,又名金刚乘,在修行方式上有很多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密教;而相对于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则被称为显教。目前密教在日本和中国西藏最为兴盛。
藏传:藏传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尔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传入藏区。在赤松德赞时期古印度佛教僧侣寂护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及随瑜伽行自续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时,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内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础,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时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汉传:指以汉字记载经典或汉字文化圈的佛教,与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形成世界上现存的三大佛教传统。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不同。
佛教十个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唯识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两个小乘宗派:俱舍宗、成实宗。
四、十个宗派主要哲学思想
1、禅宗
禅宗的这个“禅”字由梵文“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它是指经由精神的集中。又译为止、定、禅定、心一境性,以进入有层次冥想(即毗婆舍那)过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禅宗所谓的“禅”非谓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六度波罗蜜的第六度“般若”,亦即指能够引导学人参究,因而证悟到的本来自性清净心。 早期禅宗强调不立文字,意在“不立名相”。其主要精神出于《楞伽经》。禅宗所追求的是“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的第一义,这种义是离一切语言文字相、心缘相、分别相的。语言文字只是作为所显义理的媒介,真正的义理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故佛教提倡“依义不依语”,破除对语言文字上的执着。禅宗五个支脉,分别是临济宗、法眼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
2、天台宗
天台宗和禅宗、华严宗都是中国自创三大佛教宗派。天台宗学统上承九祖:龙树、慧文、慧思、智、灌顶(章安大师)、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实际立宗开创者为智,他的著作为天台宗宗义的根据。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根本经,指南是《大智度论》、《法华玄义》和《法华文句》,扶疏是《大般涅槃经》,观法是《大品般若经》。天台宗主张“如来不断性恶,一阐提不断性善”。他们认为,佛陀并没有把性恶断除,只是不受性恶影响,正如同一阐提恶性众生,仍然具备性善,只是性善没被发挥。 五时判教是将佛陀一生的说法内容,判释为五个时期,相应于每一时,便有每一时所说的经典与所度化的对象。五时中,第一是“华严时”,第二为“阿含时”,第三是“方等时”,第四是“般若时”,第五是“法华涅槃时”。化仪四教是对众生说法的不同形式,因为众生的根基不一。教化形式可分为“顿”、“渐”、“秘密”、“不定”四种。化法四教是佛陀对众生不同的理解能力而讲说适当的内容分别为为藏、通、别、圆四种。 主要修行方式称止观,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谓若能成就二法,自然定慧圆明也。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是天台宗的主要修行方式。 慧思禅师发展了“一心三观”的理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这是观空;但虽然如此,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像貌,这是观假;然而空与假是同一的,此谓观中。在这个基础上智认为世上有3000种世间,但这3000种世间都出于一念心中,称之为“一念三千空假中。”能将这一切都领会,那么人就达到了顿断三惑,圆证三智的境界。
3、华严宗
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是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华严宗的主要教理有“法界缘起”及“四法界”。 “法界缘起”认为法界乃一大缘起,宇宙万法融通,互为缘起,重重无尽,所以亦称为“无尽缘起”。 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规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性义,谓诸法性不能变易故也。以此性分互相交络,则成理事无碍法界。以理融事,一一融通,则成事事无碍法界也。 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 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 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
4、密宗
密宗是通过布施、菩提心、曼荼罗、真言、灌顶、手印、瑜伽等方便和道修得佛果的,故称“方便乘”。如果没有方便相助,难以修得成就。金刚乘着重讲述从佛的思想意趣所产生的各种真言咒语及其仪轨道,是方便和智慧双运的金刚菩萨的瑜伽,最终证得金刚身。 日本密宗空海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故称“密宗六大”。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识”为“心法”,属金刚界。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为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密教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城、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手印(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需经阿阇梨(导师)秘密传授。
5、唯识宗
唯识宗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由玄奘三藏自印度传入中国,承传弥勒菩萨所创唯识无境的宗师依次为无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智周。祖庭为陕西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法相宗。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为兴福寺和药师寺。 古印度有法性宗与法相宗,法相宗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认为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罗万象的心识理论为主要课题;法性宗为传承自龙树、青目、清辨、智光的“明真如随缘为染净之本”之宗派;同时还有与法相宗进行“胜义有与毕竟空”诤论的中观学派,古称“真空无相宗”或“破相宗”。法相宗的经典包括六部经文及十一部论著,合称“六经十一部论。”
6、三论宗
现代归纳的汉传佛教十宗之一,因以研究《中论》、《十二门论》、《百论》而著称。三论宗起源自中观派,但是在宗义上,引进涅槃宗等,因此,已不是纯粹的中观派。
7、律宗
因着重研习毗奈耶及传持佛教戒律、严肃佛教戒规而得名,为唐朝高僧道宣所创,因其理论依据《四分律》,也称四分律宗。也因道宣最后在终南山修行,律宗也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佛教三无漏学中,分“戒、定、慧”三个部分;戒律为三学之首,为佛教徒一切修持的基础。“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其中以戒体最为重要,为戒律的根本,“戒体论”乃成为律宗的主要义理中心。
8、净土宗
简称净宗、莲宗、佛土宗等,净土宗透过念诵佛号,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因为个人的力量当生获得解脱十分困难,但若通过日常念佛修行,获得佛力的接引、救援,可以借着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虽没有马上解脱,但往生净土以后,由于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所以就算往生的众生本身的恶业未除,亦不会沦入地狱、饿鬼与畜生,且能亲听西方三圣,也就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的说法,证得无生忍。由于净土宗能够三根普被(三根即指上、中、下根性的人;普被的意思就是普遍被收摄 、收起来、吸取),而且容易修习,所以弘扬净土宗的大德都将之判别为“易行道”。易行道就是容易行走的道路,以跟其他依靠自力的修行方法(即“难行道”)作分别。 由于净土持名念佛法门修行简单,在民间得以广泛流行,“南无阿弥陀佛”也成了汉传佛教信徒经常诵念的佛号。净土宗不强调艰苦的禅定修行,也没有复杂的理论,以念佛法门为主。念佛法门主要以信、愿、行为三要,以持念阿弥陀佛佛号为特色。
五、佛学名词释义
入世:只讲道德价值,不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入世的哲学”。从入世的哲学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
出世:佛家说,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道家认为人“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溃痈”。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所谓“出世的哲学”。
开悟:修行的最终极目的,觉悟佛法的道理,实际证明生命之无量苦的实际相貌,就是相对于一般人对世间本质及生命实相的无所知道。 觉悟佛法的道理,由于悟的内涵不同,所以分为三乘:声闻乘人即是修学、觉悟声闻菩提者;缘觉乘人即是修学、觉悟缘觉菩提者;贤圣菩萨乃至究竟佛即是觉悟佛菩提者。
如来藏识:学佛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住在识境,需要依靠“六识”来认识这个世界。二是住在智境——如来藏的境界,这时再看识境,便觉得它“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归结来说,人在识境中观修,是一个层次;通过观修令心识自然离开识境,那又是另外一个层次。前者称为“藏识”境界,后者称为“如来藏”境界。合起来,《入楞伽经》便名之为“如来藏藏识。”
中观:又译为中道,最中或至中。龙树写作的《中论》中,将中道归纳为远离生灭、断常、一异、来出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
色即是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表示少,虚无,没有等抽象概念;色,空的对立面,表示多,现实,存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包含了事物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用西方哲学术语解释就是“现象不是本质,但本质是通过现象来显现的,因此现象就是本质。”
四大皆空:佛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就像房子是由钢筋,水泥,砖头,木头组成的一样,除去这些东西,房子就没有“自性,”就不是房子,就是“空。”同样,这些砖头也是其它东西组成的,也没有“自性,”也是“空,”因此称“四大皆空。”
菩提:指觉悟者。意译觉、智、知、道,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
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大智慧。
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一切智中之智,亦即佛智。
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二谛:佛教与印度教术语,二种不同的谛,为世俗谛与胜义谛二者的合称,是对于真理的一种看法。最早源自吠陀时代的奥义书思想,将世间的道理称为世俗谛,超越世间的道理为胜义谛。佛教接受这个说法,部派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与大乘佛教都使用这个术语。 胜义谛又称第一义谛,即是指涅槃解脱。 在四圣谛中,苦谛与集谛为世俗谛,灭谛与道谛为胜义谛。
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三藏: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般若波罗蜜:般若指智慧,波罗蜜指到彼岸。
四等:即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四德:常,乐,我,净。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
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欲:财,色,名,食,睡。
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五盖: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
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五恶见:(一)身见(萨迦耶见),(二)边见(执常,执断之见),(三) 邪见(谤因果,坏善事),(四)见取见(非果计果),(五)戒禁取见(非 因计因)。
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六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六波罗蜜:即六度的异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六难:(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难。
十惑: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亦名十使。
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僧伽:义为"和合众",指出家僧人六和共住。
无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自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
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有烦恼,不能清净。
无学: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修习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无学果:是阿罗汉的果位(又名无生)。 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 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于灭。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十八界: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内六根界 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 外六尘界 一色界 二声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触界 六法界 六识界 一眼识界 二耳识界 三鼻识界 四舌识界 五身识界 六意识界
六:佛学常识
卫塞日:即月圆日,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在阳历五月的月圆日。
佛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制成的。即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混合色。
佛陀:佛陀降生于公元前623年,成道于公元前588年,涅槃于公元前543年。
菩提树:因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称为觉树。树叶心脏形,叶端尖长。
娑罗树: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罗双树间涅槃。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的,叶 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
圣客沙:是佛陀向其母宣讲佛法,由兜率天下降之地。
那烂陀: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学,唐玄奘法师留学的地方。
佛陀在世时,印度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佛陀灭度后,著名拥护佛法的印度国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译阿输迦王),迦腻色迦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请玄奘法师宣讲大乘佛法)。
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或称原始佛教。 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西藏,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佛经结集有四次: (一)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灵鹫山的七叶岩(佛灭度后的九十天,由摩诃迦叶为首席,主持编辑大会,参加结集者有五百阿罗汉)。 (二)第二次结集在毗舍离城,佛灭度约百年,以耶舍长老为上首,重新扶持禁戒。 (三)第三次结集,由阿育王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罗城(即现在印度八那地方)举行结集大会。时在公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这次的结集,经藏、律藏、论藏,均已完备。 (四)第四次结集,是由迦腻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湿弥罗(现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地方)。时约在公元七十年,由婆须密尊者为上座,这次的结集造毗婆沙论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故许多比丘,多穿黄色僧衣。 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生于污泥而不受染。
达赖喇嘛:达赖,蒙古语大海之意,谓智慧如大海。喇嘛者,西藏语胜者之义。达赖喇嘛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属黄衣派。还有班禅喇嘛,位在达赖喇嘛之次,统治后藏全体。
藏经:佛教三藏典籍集成之总称,又称"大藏经"。 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⑴长行,⑵重颂,⑶孤起,⑷譬喻,⑸因缘,⑹无问自说,⑺ 本生,⑻本事,⑼未曾有,⑽方广,⑾论议,⑿记别或授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