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的十大教诲
佛陀临终时最后的教诲,记录在《佛遗教经》中。汉本的《佛遗教经》,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经中是佛陀一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是将入涅槃前对众弟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也是佛留给后代所有想离苦得乐者的得度因缘。此经虽短,不足3000字,像是佛陀的一篇遗嘱,却地位很高、影响很大,且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字字珠玑、韵味无穷,蕴含着最大的真诚,和最深的智慧。
《佛遗教经》倍受历代僧俗大众乃至帝王的推崇,唐太宗颁行敕令以护持佛法、弘阐圣教;宋真宗挥毫作序为雕版流通、宣扬法奥。世亲菩萨著作《遗教经论》,从七方面阐释教诫深远意义,在佛教界具有广泛深刻影响。汉地作注之古大德代不乏人,明代藕益智旭大师之《佛遗教经解》最值得捧读。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南宋大书法家张即之所书《佛遗教经》字帖,冠绝古今。
本文从经文中精选出十条不止适应于佛弟子,更贴近普罗大众,且智慧深远的十句遗教,希望大众能净心聆听,从佛陀的语重心长中获得真正的智慧教益。古人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于佛陀这位大彻大悟且心怀大慈悲的智者,他的遗教就更值得我们珍视。而且我们还会发现,这些教诲所指出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路径,多么切合这个时代之人心的问题和需要!
一、心要正,不贪心
【原文】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译文】应当自己端正心念,以求解脱,不许隐藏包庇自己的罪恶和错误,用微不足道的神通伎俩欺骗、迷惑俗众。对于衣食住行所需,只要求得能维持修行即可,不得贪心不足,求得多余,以供积蓄。
当下启迪:端正心念,不掩饰放纵错误,说到底就是一个诚意的“诚”字。对别人诚实难,因为总要掩饰伪装什么;对自己诚实更难,因为总不愿承认自己的不堪。可万法因果,不诚实面对,及时纠正止步,就只能在累积、习惯成自然甚至变本加厉中,不断滑向更深的深渊。
人的一切烦恼,都无非因为一个“贪”字,贪着世间的认可与自心的优越幻觉,不肯放下也不肯承认。万般追索、挣扎、痛苦、不甘,皆随之而来。所以古人讲修养,用清心寡欲来形容,用正心诚意来要求。这个时代的浮躁、戾气与物欲横流,说到底也是这样的根源。
二、感官是欲望的桥
【原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译文】诸位弟子们,如果你们已能修习清净戒法,首先应当降伏你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千万不要放纵它们,使它们同外界勾染,产生对色、声、香、味、触等五欲的执着与追求。
当下启迪:眼,这是个看脸的世界;耳,哪个不爱甜言蜜语、溜须拍马;鼻、舌,这是个以吃货为荣的时代;身,色欲难除,人爱舒适。说到欲望,无不是以感官为桥梁,无不是在感官的满足中结束。如果桥梁断了,欲望也就不再通达,这就是持戒的意义。
有人认为持戒是对人性的压抑,但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成为对习性的培养。如同交通规则,强制的规则就如持戒,虽然强制,时间久了,人们尝到了好处,便能理解规则、接受规则、心存规则。戒也绝不只是一种宗教修养手段,更是一种人人可行、应行并从中受益的修养手段。
三、“心”是万恶之源
【原文】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译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其真正的主使者是“心”。所以众位弟子,应该好好地制伏你们的心。心是令人生畏的东西,其可畏的程度远远超过可怕的毒蛇、凶猛的野兽、恶毒的强盗、森林失控的大火等等,这些都不足以比喻心的可怖。
当下启迪:欲望虽然以感官为桥梁,根本的驱动却在心;是心有欲求,而后通过感官表达,通过感官满足。所以要化解欲望,根本办法还是要降服自心。心存万念的种子,心净则万念净,念念可以为用;心邪则万念邪,念念皆是锁链;地狱天堂,只在一念之间。
如何降服自心?你先要关注、反观自己的心,觉察到了自己当下的念头,这一念头就不再能牵制、左右你。人受妄念摆布,往往是因为觉察不到妄念对你的绑架,而念念相续在虚妄中。这就是佛家的“观”法。经中言:“念起即觉,觉已不随。”
四、羞愧之心最珍贵
【原文】惭耻之服,于诺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勿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译文】惭愧、羞耻的心,在佛法诸庄严之中是最为第一的。惭耻犹如铁钩,能制止人去作非法的行为。所以,众位弟子们:应当常常怀着一颗惭耻之心,时时刻刻不要松懈。如果抛却了惭耻之心,那么所有的功德将丧失殆尽、荡然无存。有惭愧之心的人,就会拥有好的德行;如果没有羞愧之心,那就同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
当下启迪:为什么羞耻惭愧之心重要?因为知道羞耻惭愧,说明心中还保有原则和良知,说明还有着一份自省,说明面对自己的内心时还是诚实的。如果没有羞耻惭愧之心呢?就是这些的反面,所以佛说与禽兽没什么两样。
社会是个大染缸,要始终保持羞耻惭愧之心,并没有那么容易,多少人在物欲和利益面前迷失了自己,心变得冰冷坚硬,而不知回头。所以佛经中才告诫要“不忘初心”,孔子才强调“知耻近乎勇”。有羞愧之心,也许不能走得快、爬的高,可是一定踏得实、走得稳。
五、做质朴率直的人
【原文】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
【译文】诸位弟子:奉承谄媚之心与佛法相违,所以应当使你们的心质朴率直。应当知道奉承谄媚就是欺骗说谎,修习佛法的人如果依旧怀有此心,他就一无是处。因此,众位弟子,应当端正你们的心,将质朴率直做为根本。
当下启迪:质朴率直的心是干净的心、轻松的心,奉承谄媚的心则是扭曲的心、阴寒的心;前者无所求,后者则被欲望裹挟和推搡。在社会上,不论是为了求人办事还是向上发展,谄媚奉承都是不少见的。这或许有现实的无奈和不得已,但还是要自问,就算行为上不得已,心中的质朴率直可守住了?还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也变得谄媚逢迎?佛说奉承谄媚者不是佛弟子,推而广之,在做人上,也同样要以此为戒。
六、欲望是魔鬼
【原文】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译文】诸位弟子:应当明白,欲望越多的人,因为多求利益的缘故,烦恼也就越多;欲望少的人,没有所求,不追逐名利,受烦恼的折磨也就少。……欲望少的人就没有奉承、谄媚、看人的眼色行事,也就不会被各种感官牵着鼻子走。修行到欲望极少的人,就会心地光明坦荡,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使他忧虑或恐惧,处理事情游刃有余而不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
当下启迪:欲望、利益和烦恼之间的关系,2500多年佛陀就已看明白、讲清楚。他的目光穿透千年,世间熙攘却依旧如此。欲望是魔鬼,蚕食掏空着人的身心。只有寡欲、放下,如佛所言,才能心中自在光明,心地光明坦荡。难能可贵的是,都以为佛家出世,可是佛陀在此处却明白向我们指出了,少欲对于入世和做事的好处——不慌不忙、游刃有余。如此反而更能做好事、做成事。道家也曾言:不求而得,求而不得。
七、知足常乐
【原文】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译文】诸位弟子:你们如果想要摆脱各种烦恼的纠缠,应当努力修习“知足”。知足之法才是真正的富足、安乐之地。知足的人,尽管睡卧地上,心中仍会感到安稳快乐;不知足的人,就是处在天堂里面,也不会感到称心如意。不知足的人就是物质富足也会精神贫乏,所以还是贫穷;而知足的人,尽管物质生活贫穷,也会感到精神富足。不知足的人,时时都被外界各种欲望牵着鼻子走,为知足的人所怜愍。
当下启迪:这些话,放在今天,放在追逐利益的我们身上,依旧如此切中要害。这些道理,没有到那种境界,永远会让人觉得假大空,或者被认为是自我催眠和麻醉。唯有到了那个层次,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受用。关于心灵的事,永远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好在你还可以选择相信、求索和体悟。如此,人生还算有救。
八、有信念就有依靠
【原文】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有不亡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
【译文】诸位弟子:你们要想求得修行上的善知识,求到世间的坚强护法人,倒不如不忘心中的信念。如果人们都不忘信念,各种烦恼大贼就无隙可乘。所以,诸位弟子,你们应当时刻将信念铭记在心;如果失去信念,那么修行所得的功德也会失去;如果人的信念坚定,即使身边有各种感官刺激诱惑,也不会被它们所害。
当下启迪:佛在此处向我们指出了,什么才是人生最大的靠山,便是信念。功名利禄,历史和现实一再向我们展示了其起落不定的不可靠;人情冷暖,每个人也都感同身受,同样靠不住。只有信念——只要你的信念坚定,如佛所言便能抵挡外来的种种冲击摧打,而牢不可破。信念的坚定程度,则与信念的深刻、正当程度成正比。所以,人要开掘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正念,并夯实和坚守下去。那将是你人生的定盘星和主心骨。
九、自省是最好的修行
【原文】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即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
【译文】诸位弟子:假若有智慧,没有贪欲执着,则能远离一切障碍;应恒自省察,不令行为有所过失,就能在佛法中得到解脱;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既不是修习佛法的人,也不是世俗之人,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才好。
当下启迪:很多人觉得佛家的修行法门与法理高深,佛陀则在此处向我们指出了最为平实的路径——自省。儒家讲“日三省吾生”,意味也是一样。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最有效。但做起来,最容易也最难;容易在好上手,难在坚持下去。此点,尤其值得人们注意。
昔日白居易见鸟窠禅师,问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乐天不屑道:三岁小孩也知道。禅师答:三岁小孩也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修行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做到用心、不忘,并一直坚持下去。
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原文】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译文】诸位弟子:心中不要悲伤忧恼。即使我再住世一劫的时间,仍然还会灭度。期望我们永不分离,毕竟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们停下来,不要再说什么了,现在就要超过我所预定的时间了,我该进入涅槃了。以上是我留给你们的最后的教诲。
当下启迪:弟子请求佛陀不要灭度,继续住世,佛陀就说了上面这段话。可以说佛用自己的涅槃,为弟子、为后世亿万千的有缘人,上演了一场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其主题却不是死亡,而是无常。人终究要死,人本是寄身于无常之中,人所追求的那些,不论多么华丽耀眼,自然更是。那么如果放下不是我们的方向,什么才是呢?这就是佛陀最后的教诲。
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