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从藏经集结看佛说的严谨
在如今关于佛教的文章中,经常能看到“佛说”这样的字眼。有些“佛说”听上去玄妙难懂,有些“佛说”听着就是满满的心灵鸡汤,甚至还有的“佛说”直接就是些俗言俚语。那么这些所谓“佛说”真的是佛陀所说吗?今天我们就以佛教的藏经集结过程来聊一聊佛陀流传于后世的箴言警句究竟都有哪些。
人们越来越喜欢用“佛说”来作为一些言谈的起始,也说明了人们对于佛陀智慧的认可,所以出现“佛说”也难免有借助智慧权威的佛陀来让别人信服自己所说内容的嫌疑。那么,佛陀究竟是谁呢?他的智慧从何而来,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首先来简单的认识一下吧。
佛陀——释迦牟尼。在我们中国的汉传佛教中,有众多的佛,比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甚至大闹天宫的孙大圣也最终成就了斗战胜佛。不过在众多佛中,只有释迦牟尼佛是切切实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是通过史料的勘察,通过三藏的传承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他的领悟、教导与智慧的智者,也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唯一承认的导师。释迦牟尼是一个词组,释迦是一个族名,比如汉族,回族,满族,释迦族也是当时古印度北部的一个民族。而佛陀就是出生于该民族的一位王子。他体验到人间疾苦从而出家寻求解脱之路,经过数年的探求,最终无师自悟,体证了解脱生死的终极智慧,从而成就了佛陀之道。牟尼,是古印度语智者、圣者的意思,所以释迦牟尼这个词组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释迦族的智者。
三藏——佛陀的教导。在佛陀入般涅槃后,众多弟子纷纷赶往佛陀涅槃处(古西那拉城 沙喇双树处)。其中佛陀的大弟子之一马哈嘎沙巴尊者(古译大迦叶尊者)赶路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位名叫须拔陀的年老比库正在对僧团发表自己的见解“贤友们,请不要悲伤,那个总叫我们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的大沙门终于死了,我们以后可以自由的生活了。”这时马哈嘎沙巴尊者就思考到,如果不将世尊的教导记录下来作为规范,那么正法与僧团就会被这些放逸者所破坏。随后马哈嘎沙巴尊者与僧团交流后,决定在佛陀的荼毘仪式(火葬仪式)和舍利供养后举行僧团的集会,并集结佛陀所教导的经与律(第一次僧团集结中的经藏包含了论藏部分,所以最早的藏经只有两藏),从而正式的记载下佛陀所教导的全部正法律。
在第一次僧团集结之时,由马哈嘎沙巴尊者作为集会的主持人,由500位都曾经亲闻过佛陀教导的阿拉汉圣者作为僧团代表,于七叶窟历时三个多月时间整理了佛陀教法45年的全部内容。这次集结由佛陀弟子中持戒第一的伍巴离尊者(古译优婆离)诵出教导弟子行为规范的内容——律藏,由佛陀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诵出佛陀因地制宜教导弟子的内容——经藏,其他的阿拉汉圣者针对所诵读内容加以修正和补充,最终集结成为最古老的佛教藏经。
佛陀在世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或由弟子们将所教导的内容记录下来,而是遵循古印度对于圣典传承的习惯,口口相传,背诵于心。而在佛陀入灭后,弟子们唯恐正法被毁坏,所以在正法还未被篡改、侵扰前,将佛陀教导进行了正式记录。但是随着僧团分裂后,不同派别的教义方向不同,南传上座部佛教、北传大乘佛教、藏传密传佛教的三藏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差别。而其中传承最为古老的也就是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语三藏,起源于佛灭后200多年的阿育王所护持的佛教第三次集结,也是最为接近原始佛教的佛教藏经。
那么回到佛说这个话题来看,究竟什么才是佛说呢?当我们学习经典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很多佛经的开头都是“如是我闻”。意思是,就像我听到的那样。那么是谁听到了什么呢?这句话来自于阿难尊者背诵经藏中的开头语,意思是就像我听到佛陀当时所说的那样。这四个字代表了,这样的法并不是阿难尊者所说,而是完完全全引用于当时佛陀的教导,并非来自其他人或阿难尊者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说法也得到了诸阿拉汉圣者及僧团的认可。
现在当我们去听闻上座部佛教尊者们的开示时,其实绝大部分就都是佛陀所教导的内容,也就是佛说,而少部分则是尊者们的解释,只是对于佛说的如法解释,并不能增加任何的个人发挥与创新。所以当贤友们去学习纯粹的佛陀正法时,应该注意教授者是否在引用经典,或是仅仅以佛说为开头的天马行空。如果佛说可以是一切语言,一切能被说出来的话都冠以佛说的话,那么这种智慧将无法存在,也无法流传下去了。所以,请大家慎用这两个字,也该懂得哪些是佛说,哪些非佛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