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3, 2019

王氏书法三杰:王羲之,王献之和王珣





王献之,出生于东晋时期的公元344年,字子敬,小名官奴(像刘裕小名寄奴一样,小名就是要取得贱一些,说可以让儿子一辈子顺利)。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小儿子,从小就在一个书法家庭中长大,可以说对书法是耳濡目染,所以注定了要在书法世界成就一番。后来王献之果然功成名就,和他父亲合称“二王”,同时还有书法界“小圣”之称。(图:王献之)


在王献之小的时候,他和两位哥哥王徽之、王操之一起去谢安家里做客,两位哥哥叽里呱啦的说个不停,生怕谢安记不住。唯独王献之只是说了几句问候的话就不再开口了,只是问一句答一句。
等到三位小孩子走了,有人就问谢安,说你看王羲之的几个儿子谁最优秀啊?谢安就说:小的最优秀。那人就纳闷了,说为啥这不说话没什么礼貌的人却最优秀呢?谢安说,一般那些杰出的人士都是少言寡语的(比如小编),就因为他不怎么说话,所以他最优秀。后来的事实证明,果然王献之是王羲之七个儿子中最优秀的。
王献之的职场故事和父亲差不多,没什么大的贡献,所以这里就一笔略过。王献之初入仕途担任主簿、秘书郎的小官,因为谢安十分欣赏他,所以后来做了谢安的长史。不久更是担任了建威将军,还入朝担任了中书令(王珉也担任了中书令,古人喜欢用官职来称呼别人,为了区分两人,所以叫王献之为“大令”)。
王献之长大之后,一开始娶的是郗鉴儿子郗昙的女儿郗道茂为妻,想着和父亲那样和郗家世代联姻。两人结婚后也是恩爱有加,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后来会稽王司马昱看中了王献之,想着把他的女儿嫁给献之,完全就不管献之已结婚的事实,逼着王献之和郗道茂离婚。王献之没办法,人家可是司马氏,皇族人士,如果拒绝了,那可是要赔命的,所以王献之很无奈地和郗道茂离了婚,再娶了司马昱的女儿新安公主为妻。后来王献之的女儿成为了皇后,这当然也是后话了。(图: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王献之对自己离婚再娶的事情感到十分惭愧,按理说在那个年代,男的三妻四妾那也正常,况且王献之娶公主也是别人强烈要求的,不娶就得罪权贵势力,不向邪恶势力低头那是不想活的举动,是要拉去劳改批斗的。但王献之就是不开心,以至于到他快死的时候,道士问他一生的过错时(当时人快死的时候要请道士,说一下自己一生的主要过错),王献之想了许久,只说了句:想不到其他的过错,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可见他内心对这段往事有多铭记。
王献之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习书法,十分刻苦认真,一丝不苟。后来又把精力放在了学习张芝的书法上。经过自己的常年努力,王献之在行书和草书上十分有名,创造了“稿行之草”和“一笔书”的书法,其中的“一笔书”更是对草书的一种新的突破,十分开创性的创造了“一笔多字”的书法。在草书方面,王献之因为开创性,更是超越了父亲。(图:王献之《鸭头丸帖》)


因为王献之的成就伟大,以至于在东晋到南朝这一段时期,王献之的名气比父亲王羲之更加响亮。六朝时期人们首推的书法大家不是王羲之,而是王献之。后代的草书大家,像张旭,怀素和米芾,都是学习王献之的草书书法。在整个南朝,人们都在评论王献之的好,在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钟繇字元常,王羲之字逸少,王献之字子敬),说的是当今世上都是尊尚王献之的书法,海内人士都不再知道有钟繇和王羲之了。可见王献之的名气和实力。
后来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欢王羲之,所以就大力表扬王羲之,贬低王献之,使得现在的人在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人中,甚至还有不认识王献之的,不得不说这是对王献之的不公。
王献之书法成就十分突出,除了草书和行书上出名外,楷书和隶书也是不赖,可以说是和父亲一样的书法全能人才。王献之的主要的书法代表有,草书有《中秋帖》,行书《鸭头丸帖》,楷书《洛神赋》(因为仅存十三行,所以也叫《洛神赋十三行》)。而其中的《中秋帖》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样,被乾隆皇帝放在他的书房三希堂中,视若国宝。


除了在书法上的成就巨大外,王献之在绘画上也有一定的能力,说一个故事给大伙听听。话说有一次,大权臣桓温让王献之作画,王献之不敢得罪,所以就开画,但一个不小心,把一滴墨滴到了刚要作画的白纸上(这就有点尴尬了),眼看着要出糗。但王献之十分机智,只见他把笔蘸水,顺势将这墨水画成了一匹马和一头牛,一下子扭转了场面,而且还画的十分精致,引得桓温称赞不已。
王献之很小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他在认真练字,于是就偷偷摸摸的走到他身后,当然并没有用一些千年杀之类的绝招,而是用手去抽王献之的毛笔,想着试试他的抓笔能力。结果因为王献之抓笔有力,所以根本抽不走。王献之看父亲试探自己不成,心里十分得意,王羲之也表扬说:此儿日后必有大名(肯定会出名)。
得到父亲的表扬,王献之就有点飘飘然,于是在学了几年书法后,就对父亲说自己再练三年是不是可以出师了,王羲之很喜欢笑而不答,所以就没说话。王献之纳闷,于是又问母亲,母亲说还远着。受到打击的王献之很不开心,就延长期限说五年,结果还是被否决了。王献之当时还是小孩,得不到答案心里憋着,所以继续问父亲说到底要多久才行,王羲之看儿子这么急求成,所以就指着院里的一口装满水的大缸说,等你练完满满的十八缸水,你的字才勉强算有骨架,才算站得稳脚。


王献之看到老爸老妈都在这样否定自己,心里也不服气,于是就潜心苦练,每天朝五晚九,天天加班,俨然一个工作狂,比小编厉害不知多少倍。
就这样过了五年,王献之感觉自己也有一定实力了,所以就班门弄斧,写了一个大大的“大”字给父亲看,想着得到些表扬,好得意得意。结果王羲之看了这字,什么话也没说,拿起笔就在“大”字上加了一点,写成了“太”字给回了王献之。
王献之见父亲奇奇怪怪的,就把字拿给母亲看,想着母亲总不会这样了,表扬那是绝对的。王献之屁颠屁颠的找到了母亲就说给作品欣赏,他母亲很高兴,就认真端详了一遍,然后摸着王献之的头说:不错啊,我的儿,练了五年终于有成就了,我看这个“太”字的一点写的十分传神,很像你父亲,不错,再接再厉,再过五年你就可以出师了,我看好你。
王献之听了母亲这话差点没晕过去,额的神啊,“有点像”这句话还真的是“一点”而已,而偏偏这“一点”就不是自己写的,这表扬真的比批评厉害个十倍,无情刺痛了这位小献之。在母亲的“表扬”下,王献之终于认定了,自己朝五晚九是不够的,要朝五晚十一,跟高三学子学习。
就这样不断的努力,王献之最后终于学成出师,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大书法家,在六朝时期甚至还刮起了“王献之热”,名气比父亲还大,只不过后来的李世民作祟,才让王献之名气转而低下了。
公元386年,因为长期服食东晋名士都会吃的药物,加上自己不懂得劳动最光荣,王献之病逝,享年43岁,一代书法家就这样与世长辞,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了。
乾隆皇帝书房名叫三希堂,除了有“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意思外,还有就是与书坛三杰三位书法大家相关了,而书坛三杰中的最后一位,入住乾隆书房的最后一位大书法家,就是王羲之的堂侄,王导的孙子王珣。


王珣,出生于东晋的公元349年,是琅琊王氏的又一位书法大家。王珣的父亲同样是书法家王洽,所以在书香门第家族的耳濡目染下,王珣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一名书法家。
王珣当官的故事比起王羲之和王献之可谓精彩许多。王珣的官场命运和很多大名人相关,刚步入仕途就因为聪明伶俐而担任了桓温的掾属,可谓抱上大腿了。而更为神奇的是,王珣还和谢氏攀上了婚姻关系,自己娶了谢万的女儿,而自己老弟王珉更是娶了谢安的女儿,王珣和桓氏、谢氏都攀上了关系,那可谓春风得意。
因为关系好,桓温和他的儿子桓玄都十分看好王珣,给他很好的待遇,所以王珣官职也就不断升,从掾属到主簿,东亭侯,大司马参军,一直做到了尚书左仆射。在桓温死后,王珣又得到晋孝武帝的重用,与殷仲堪等人被看做心腹,那家伙可谓官场常青树。


当然,王珣也有看不惯他的人的,这个人就是谢安。谢安不满王珣当大官还不作为(六朝通病),所以猜忌着王珣。后来王珣更是和谢氏妻子离了婚,与谢安决裂,可见两人的互相不满的程度。
说了一些职场的东西后,我们也不能忘了说正事,这就是王珣的书法故事了。
王珣曾经做梦,梦到自己得到一根跟房梁一样大的毛笔,醒后他就说自己可以成为大名人。后来倚重他的皇帝孝武帝被害,遗诏等都是王珣亲笔写的,就因为他文笔好和书法妙。
王珣的名作代表就是他的行书《伯远帖》和《三月帖》,都是书法中的绝妙,《伯远帖》和《快雪时晴帖》《中秋帖》有齐名的名望,被乾隆收录。(图:伯远帖)


王珣因为和谢氏联姻而与谢安成为了亲戚,但后来两人互相猜忌十分不和。等到谢安病逝了,王珣就和王献之说要去吊唁谢安,王献之很赞同王珣可以这样。于是王珣就去了吊唁,结果被人挡住说:我们大人活着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见你的,你还是回家吧。王珣不为所动,硬是进去给谢安吊唁,哭的声嘶力竭十分动情。后人因为这点都赞扬王珣为人。
公元400年,年仅五十二岁的王珣就病重了,他问身边的人说人们是怎么议论他们的先辈的,当听到别人都遗憾先辈短命时,王珣就转身面墙说:人真的不能短命啊。
但即使是不想早死,上天还是把王珣带走了。这年六月,王珣病逝。
晋代的书法真是一项火热到爆炸的艺术,除了王氏的这群人物外,皇帝都是书法的热衷人物,像晋成帝、晋康帝、晋哀帝、晋简文帝和晋孝武帝都是书法大家,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流传,被当做书法的名篇。这群东晋皇帝可谓当皇帝的不行,书法写的不错,也是对没权力的一种释然吧。
乾隆皇帝是一位收藏大家,他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视为镇房之宝并不是没道理的,《快雪时晴帖》24个字,被看做是王羲之流传的真迹,大家看图,中间的“神”字是乾隆皇帝写的,而左边的一堆字呢,就是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字,说的是这是王羲之的真迹无疑云云。


《中秋帖》仅仅22个字,更为神奇的是,这是被剪成一段段的其中一段,没头没尾,可见别人对王献之的字多看重,一段一段剪下来卖,都舍不得一篇。


《伯远帖》字数比较多,55个字,是王珣传世极少数的一幅字迹,珍贵到爆炸,明代董其昌评论说有东晋风流,不知道大家看了有何想法。
关于晋代书法的故事,小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描述,当然不是说我是学书法的,小编只是希望大伙可以明白中国文字是多么有魅力的东西,是世上任何一种文字达不到的境界,写字都是一门艺术,而且多种多样,让我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无可替代的完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