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6, 2018

弘一法師

弘一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妻子:叔同,叔同,
李叔同:請叫我弘一法師
妻子:「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麼是愛?」
李叔同:「愛,就是慈悲。」
生如夏花絢爛
李叔同是一個傳奇,一個才華橫溢的文化人,但繁華過後,他剃度為僧,從風光八面的文化名流,到最終的遁入空門,從此往昔種種仿佛一刀兩斷。潛心修行,在風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詩詞、通丹青、達音律、善演藝而馳名於世,在泉州開元寺圓寂西方極樂世界
弘一法師與弟子▲
李叔同在音樂、美術、書法、戲劇等藝術造詣頗深,
也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
李叔同的一生,是我們常人無法領悟的境界。
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
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
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1880年李叔同生於天津河北區地藏前故居李宅。
原籍浙江,幼年時就受到了佛教的薰染。
據說,他降生之日,有喜鵲口銜松枝送至產房內,
大家都認為這是佛賜祥瑞。
後來,李叔同將這根松枝攜帶在身邊,終生不離。
兒時李叔同▲
由於家庭的變故,李叔同14歲陪他的生母南遷上海。
二十歲上下的李叔同,是一個頗為放浪的富家公子。
1901年就讀於徐家匯的南洋公學特班,
師從蔡元培先生,和黃炎培是同同班好友。
1902年10月,因南洋公學發生「墨水瓶事件」,
李叔同結束了他在南洋公學一年多的學習生涯。
城南文社李叔同結識許多文人,
並展現其詩詞唱和,藝術方面出眾的才氣。
1905年,李叔同的母親病逝於上海「城南草堂」,
生母去世,對他觸動很大,
認為自己的幸福時期已過去,決定東渡扶桑留學日本。
二十世紀初,腐敗的晚清每況愈下,
很多有識之士放眼海外探求救亡圖存的道路,
到日本東京後,加入同盟會,並成為同盟會的骨幹,
在東京編輯《音樂小雜誌》
1906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
與同學曾延年(孝谷)等組織「春柳社」,
此乃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
演出話劇《茶花女》、《新蝶夢》等,
李叔同是中國話劇運動創始人之一。
《茶花女》話劇中的李叔同左一
在東京結實陳寅格與魯迅,三人便成了同窗好友。
魯迅後來成為中國文學界旗幟性代表人物,
陳寅恪全力支持李叔同編輯《音樂小雜誌》,
並為雜誌撰稿,兩人還經常在一起探討書畫和音樂。
身為同盟會的李叔同在東京廣交日本藝術界朋友,
在晚清民國初期動盪的社會下,身為同盟會的骨幹,
才華橫溢的李叔同此時還沒有對革命心灰意冷,
前排左三▲
1911李叔同以優秀成績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
回國後,任北洋高等工業專門學校圖案科主任教員。
1914年歲加入西泠印社,與書畫大家吳昌碩時有往來。
課後集合友生組織「樂石社」,從事金石研究與創作。
大明沙門▲
叔同篆隸▲
1915年,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圖畫音樂教員,
先後作詩詞《早秋》、《悲秋》、《送別》等。
其中《送別》歷經百世,長久不衰。
李叔同自畫像▲
「一花一葉,孤芳致潔。昏波不染,成就慧業。
1918年,李叔同正式遁入空門。
幾個星期後,他的日本妻子,千里迢迢趕到靈隱寺,
抱著最後的一線希望,勸說丈夫切莫棄她出家。
這一年,是兩人相識後的第11年。
然而叔同決心已定,連寺門都沒有讓妻子和孩子進,
妻子無奈離去,只是對著關閉的大門悲傷地責問道:
「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
11年的相濡以沫,她已依賴於他的呵護與陪伴,
39歲起將一襲袈裟披裹上身,他們彼此已無法走近,
咫尺卻天涯。一生中註定了對妻子的薄情。

李叔同遁入空門對妻子的信件
誠子:
關於我決定出家之事,在身邊一切事務上我已向相關之人交代清楚。上回與你談過,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問題罷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決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這麼做,請來信告訴我,你的決定於我十分重要。
對你來講硬是要接受失去一個與你關係至深之人的痛苦與絕望,這樣的心情我了解。但你是不平凡的,請吞下這苦酒,然後撐著去過日子吧,我想你的體內住著的不是一個庸俗、怯懦的靈魂。願佛力加被,能助你度過這段難挨的日子。
做這樣的決定,非我寡情薄義,為了那更永遠、更艱難的佛道歷程,我必須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間累積的聲名與財富。這些都是過眼雲煙,不值得留戀的。
我們要建立的是未來光華的佛國,在西天無極樂土,我們再相逢吧。
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將不再回上海去了。我們那個家裡的一切,全數由你支配,並作為紀念。人生短暫數十載,大限總是要來,如今不過是將它提前罷了,我們是早晚要分別的,願你能看破。
在佛前,我祈禱佛光加持你。望你珍重,念佛的洪名。
叔同戊午七月一日
弘一法師」名冠天下豐子愷,潘天壽都是他的高徒,
學生豐子愷曾經這樣解釋:他怎麼由藝術升華到宗教呢?當時人都詫異,以為李先生受了什麼刺激,
忽然「遁入空門」。我卻能理解他的心。
張愛玲:「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
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圍牆的外面,我是如此地謙卑。」
弘一法師使傳統斷絕數百年的律宗得以復興,
佛門稱弘一為「重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有一種人生華麗而不刺眼,鉛華洗盡,返璞歸真;
歷經世間的奢侈富貴百態,仍清澈如水、潔凈如冰。
這種人生,非弘一法師李叔同莫屬。
1929年弘一大師(右三)與劉質平(右二)、夏丏尊(右四)等攝於上海港「寧紹輪」前▲
遁入空門後,他一洗鉛華,盡棄身外之物,篤志苦行,
成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師。弘一法師在出家之後,
就毅然斷了他醉心研究過的話劇、油畫、音樂藝術。
唯獨於對書法研習樂不思蜀,篤行堅定。
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
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一些文化名人。
弘一法師書法▲
美學家朱光潛曾說,他「以出世的精神做著人世的事業」
作家郁達夫曾到福建拜訪弘一法師,一見如故,
郁達夫先生希望追隨大師的步履。
弘一法師說:「你與佛無緣,還是做你願做的事情去吧!」
贈郁氏著作數種而別。郁氏後來因英勇抗日,
被日本憲兵殘殺於蘇門答臘。
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女士的回憶,
徐悲鴻先生曾多次訪問弘一法師這位藝壇前輩。
徐悲鴻曾為大師作油畫象,「以全力詣其極」,
頗為深刻地表現了弘一大師的莊嚴與慈愛。
徐悲鴻為弘一法師畫像▲
1942年63歲圓寂於泉州不二祠溫陵養老院晚晴室。
一代大師就這樣逝去了,連同他淵博的知識,
驚人的才華,不凡的經歷……像流星划過太空,
又如飛蛾撲向星辰。
既生如夏花般絢爛,又死如秋葉之靜美,弘一法師的一生,讓人感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