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7, 2018

草書章法的三大原則

草書章法的三大原則


第一
氣勢貫通
蔡邕說:「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要使靜止的字活起來,就必須講「勢」。勢是發展的、流動的、變化的,所以蔡邕認為筆勢應來去自然,不可遏止。這「勢」就是「血脈」、「筋脈」,是章法氣勢形成的根源,也是草書章法形成的原因之—。
唐張懷罐在《書斷》中說得很透徹:「字之體勢—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此言用於小草是最適當的。雖有時點畫不作連寫而仍需氣脈相貫。一字如此。一行也如此。要能上下承接,左右瞻顧,意氣相聚,神不外散。字與字之間的貫氣,主要靠上下字之間的欹側斜正的變化,有揖有讓,遞相映帶,有時靠勢的露鋒承上引下,有時靠急速的回鋒以含其氣,在靜止的紙上表現出動態美。
清梁同書說「氣須從熟中來,有氣則自有勢,大小長短,下欹正,隨筆所至,自然貫注成一片段。」所以氣勢還需從用筆的精熟中來。若用筆滯凝,神情呆板,拘謹不暢,則必無勢可言,貫氣更談不上了,所以書法藝術得勢才能得力,得力才能得氣,得氣才能得神,草書之作全在神馳情縱,得心應手之間寫出精神和氣質來。
筆勢是多變的,「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崩浪雷奔」、「百鈞弩發」,這些在書法中常見的形容詞都是在捉摸不定的動態中以物喻情的。正是因為草書章法無固定不變之狀,所以見之可以自由想像、思游雲天。
第二
錯綜變化
草書章法之錯綜變化難以名狀,錯綜者指字之大小錯綜、疏密錯綜、用筆輕重錯綜,欹正錯綜等,懷素《自敘帖》、張旭《古詩四首》皆極盡錯綜變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夾雪」喻之。如落葉紛披,令人眼花繚亂,然片片落葉又極規則,規則中有不規則,視覺上是動的。細審之,每一字又靜靜躺在紙上,並不曾動,這就是因其錯綜變化所致的藝術效果。
形成草書章法的整體效果是:滿紙盤旋,飛舞,內氣充盈,十分的傳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雋在《書法精論》中精闢地指出:「就一字觀之,真之結構密而大草之結構疏,就全幅觀之,真之結構疏而大草之結構密。」以人求異之心而論,草書之章法最異,最能滿足人們求異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視線。
第三
虛實相生
草書章法理應「虛實相生」。「實」指紙上的點畫,也即有墨的黑處;「虛」指紙上點畫以外的空白,也即無墨的白處。
老子日:「知白守黑」,是指哲理上的虛實,是對世間萬物矛盾的一種理解和調和的方法。用在書法上,就是要調配好黑白之間的關係,太黑則墨氣一團,氣悶而有窒息感;太白則凋疏空曠,氣懈而有鬆散感。
草書章法中還應有「透光之美」,其作品的雅趣往往在「白」的妙用,也就是在「虛」處來體現書法藝術的韻致和高雅之情。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通風,常計白當黑,奇趣乃出。」在草書章法的處理上,要「虛者實之」,「實者虛之」,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互補互生,使字與字,行與行之間能融為一體,縝密無間。所以劉熙載說:「古人草書,空白少而神遠,空白多而神密。」空白多反而顯其密,妙在線條的粗細強弱的交替,筆勢的開合聚散的變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錯雜,構成虛實相生的章法效果。字字相插,行行相爭,相爭相插處互擠互擁,相讓相避處又遙相呼應,磊磊落落,洋洋洒洒,體現出草書狂放、瑰奇、縱逸的藝術風格。
懷素、徐渭的草書最為典型。虛與實是相互對立的矛盾體,對任何一方的失控,就會使矛盾突出。太虛則疏,太實則悶。但虛實是相對而言的,沒有虛就無所謂實,反之亦然。矛盾雙方都得依賴對方而存在而變化。
故最終還應有所調和,使矛盾的雙方違而不犯,和而不同,變而不亂,作品才會有渾然一體的和諧之美。若能在草書章法處理上使矛盾在又衝突、又調和中指揮若定,胸有成竹,使作品能險而不怪,瀟洒暢達,超然入勝,毫無雕飾,變化出於自然,新奇仍能守法,斯乃謂之高手。
草書學習雜談
草書,字體名,別稱「藁書」。其廣義上指不論時代、字體,凡寫法潦草者;狹義專指筆畫連綿、書寫便捷的字體。草書可分為三類:章草、今草和狂草。
章草,早期的草書,始於漢代,是「今草」的前身。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帶有濃厚隸書筆意,筆劃相連且筆勢較重,有隸書的磔筆(常說的「燕尾」),字與字並不聯綴,各自獨立,字形接近於方形,章法取直行縱勢。從出土的漢宣帝神爵4年(-58年)簡,和漢武威醫簡上,就看到很多帶有濃厚隸意卻又很流暢的草字。史游用隸書草寫而成的《急就章》等隸字草書。之所以稱為「章草」,有以下幾種說法:1、《書苑菁華》引唐代蔡希綜說:「章草興於漢章帝。」認為由漢章帝創始。2、《書斷》卷上引唐代韋續說:「因章帝所好名焉。」認為由漢章帝愛好而得名。3、《書斷》載後漢北海王受明帝命草書尺牘十首,章帝命杜度草書上事。認為因用於章奏而得名。4、《書斷》引王愔語:「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粗書雲,漢俗簡墮,漸以行之。」認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近代有學者考證,「章」含有字體結構彰明嚴格之義,故名。
今草,亦稱「小草」,始於漢末,是對章草的革新,今草主要指晉唐以後所通用的草體。章草發展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蘊有隸書波磔的筆畫和字字不相聯綴的形跡,成為偏旁相互假借,筆畫連綿便捷的「今草」,文字之間有聯綴,書寫簡約,即成後世所稱的草書。至東晉王羲之時,由於王羲之所發揚光大而臻於完善。唐代張懷瓘《書斷》載:「(王)獻之嘗對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合窮偽略之理,極草蹤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今草既是對章草的革新,又作為楷書的草寫體,一直伴隨著楷書同步發展到今天。
狂草,亦稱「大草」。草書中最放縱的一種。更加縱放的「狂草」為「今草」的發展。以唐代中期張旭、懷素的字為代表,字形變化多端,用筆流暢,放縱不羈,筆走龍蛇,被稱為「狂草」,以別於「今草」。傳世的張旭《古詩四帖》及懷素《自敘帖》即為代表。草書綜合起來,大體上應分為章草、今草兩大類,鑒於狂草更突出了「草」的性格,故把狂草另立一類者。然而既獨稱一類,又不似章草與今草那樣有成系統的區別。
王羲之之後,各個朝代也出現了一些有成就的草書者,如南朝書僧智永,唐代孫過庭、張旭、懷素,宋代黃庭堅、姚燧,元代趙孟頫、鮮于樞,明代的宋克、祝允明、徐渭、傅山,清代王鐸、朱耷,近代于右任、林散之、毛澤東等。
草書用筆變化多端,上下字間可用「牽絲」相連,筆畫有粗細、長短、正斜等無窮變化,旋律節奏強,錯落有致,體勢欹正相倚,絕無定勢,能使人有龍蛇飛舞、波濤翻滾的美感,一些草書大家將自然界各種物象(如風雨雷電、歌舞戰鬥、鳥獸蟲魚、日月星辰、水山峭壁等)寄託或象徵地融入到他們所書寫的草書中。張旭草書一出,徹底變革了"二王"草書的理路,筆畫較粗,存有隸法,結構奇特,體勢飛動,縱橫跌宕,龍飛鳳舞,若《肚痛帖》、《古詩四帖》皆是,遂有"顛張"、"草聖"之譽。懷素狂草書,下筆連綿不絕,鼓盪而下,布局一氣天成,一瀉千里,若《自敘帖》、《食魚帖》、《苦筍帖》,與張旭比肩,合稱"顛張狂素",至如其《聖母帖》、《小草千字文》,則沖和雍雅,尚有幾分章草餘意,可窺其草法變化之來源。因此,草書憑籍自然,筆意傳神,不拘形跡,神妙天工,超凡脫俗,是一門境界高雅的藝術。
但是,草書也有其規矩,有其書寫法則,不是可以隨便書寫、任意塗寫狂書。傳世的著名今草法書碑帖很多,王羲之的《十七帖》、《遠宦帖》,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孫過庭的《書譜》,以及明朝韓道亨所書《草訣百韻歌》等,為歷代人們學習今草的範本。《草訣百韻歌》把通行的草字集中起來,按照結字與行筆的某些規律,巧妙地編成五言韻文,便於初學入門者記憶,如說:「有點方為水,空挑即是言」,指出草寫三點水與言字旁的區別;「玉出頭為武,干銜點是丹」,指明草寫玉與武、干與丹的不同。因此,建議初學草書者,先學《草訣百韻歌》,作為草書的入門,了解草字的筆意和結構,然後再學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懷素的《草書千字文》、于右任等人編定的《標準草書(範本千字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