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30, 2018

書論| 衛夫人《筆陣圖》

書論| 衛夫人《筆陣圖》


衛夫人,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生於晉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於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東晉女書法家。

魏晉時期的河東衛氏是一個著名的書法世家。衛夫人的從祖衛覬、從伯衛瓘、從兄衛恆,都是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衛夫人族祖衛灌,官至西晉司空,錄尚書事,與索靖僅善草書,人稱「一台二妙」。從父衛恆,官終黃門郎,亦善書法,著有《四體書勢》。父衛展,歷官江州制史、廷尉,卒於官。衛夫人少好學,酷嗜書法藝術,很早就以大書法家鍾繇為師,得其規矩,特善隸書。據她自述:「隨世所學,規摹鍾繇,遂歷多載。」她曾作詩論及草隸書體,又奉敕為朝廷寫《急就章》。其書法作品雖未能流傳至今,但從前人的有關論述中,尚可窺見其風格之大概。晉人曾稱頌衛夫人的書法,說:「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充分肯定了衛夫人書法高逸清婉,流暢瘦潔的特色。這實際上是對鍾繇書法風格的繼承,但在鍾繇瘦潔飛揚的基礎之上,更流露出一種清婉靈動的韻味。唐代韋續則曰:「衛夫人書,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治浮霞。」連用三組美麗的形象來比擬其書法,可知衛夫人的書法充溢著美感,帶有女性特有的嫵媚嬌柔的風格,又與鍾繇迥異其趣。這是衛夫人結合自身氣質特點,在學習鍾繇基礎之上的發展和創造。韋續因此將衛夫人歸入著名書法家,列為上品之下,即第一等第三級。唐代李嗣真對此持相同意見,並指出衛夫人「正體尤絕」。唐代著名書法理論家張懷灌甚至把衛夫人的書法歸入妙品,僅僅屈居最高一等神品寥寥數人之下。美術史論家張彥遠對衛夫人的評價則要相對低一些,他將衛夫人歸入中品之上,即第二等第一級。但同時說:「李妻衛氏,自出華宗。」由以上評述,我們完全可以看出衛夫人在當時書壇上的重要地位。

衛夫人不但在書法藝術實踐上有突出成就,不讓鬚眉,而且在書法藝術理論方面也有重大建樹和比較全面深入的論述。她撰有《筆陣圖》一卷,全面深入地參考了有關的書法理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書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莫先乎用筆」。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反對諳於道理,學不該贍,以致徒費精神,學無成功。衛夫人又提出,在學習和創作時,要注意選用筆、墨、紙、硯的品種和產地,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著重指出,執筆要有講究,不同書體應採用不同的執筆法,並加以具體分析,說:「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乎不齊,意後筆先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超出了單純論述執筆的範圍,而對書法藝術中的筆、意關係和書家修養等作出深刻的論述。對書寫不同字體時的用筆,衛夫人亦有精闢論述,她認為用筆有六種方法,如篆書是「飄揚灑落」,章草為「兇險可畏」,八分書為「窈窕出入」,飛白書為「耿介特立」,倘能「每為一字,各象其形」,則「斯超妙矣,書道畢矣。」應該說,衛夫人關於用筆的論述,在今天也仍然有其可取之處,她實質上是就此提出了書法家把握不同字體書寫風格的問題。具體到筆划上,衛夫人針對七種不同筆劃的書寫,提出七條標準,衛夫人對七種基本筆劃的描述,形象生動,恰合關竅,實為初學書法者良好的入門途徑。此外,衛夫人在《筆陣圖》中還提出初學書法,「先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等理論原則,也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在上述論述的基礎上,衛夫人概括她對書法藝術總體的認識,提出了「力筋」之說。她認為:「下筆點墨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這實質上是衛夫人畢生從事書法藝術實踐所得,代表了她對書法藝術理論總的認識,為後代書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徑,也成為中國書法理論中的重要內容和評判標準,對歷代書法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儘管衛夫人的《筆陣圖》參考和汲取了前人的某些論點,但衛夫人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創造,功不可沒。

衛夫人生前名望已遠播海內,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少年時曾拜在門下,學習書法,其後青出於藍,成為中國書法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衛夫人成年後嫁給汝陰太守、汀州刺史李矩為妻。有子名李充,官至中書侍郎,受其母影響,亦頗有書名。

衛夫人《筆陣圖》
《筆陣圖》是論述寫字筆劃的著作,闡述執筆、用筆的方法,並列舉七種基本筆劃的寫法。舊題衛夫人撰,後眾說紛紜,或疑為王羲之撰,或疑為六朝人偽托。因其流傳很廣,此姑存舊說,仍列為衛夫人作。《筆陣圖》中一個突出的觀點,是認為書道的精微奧妙,是難以明言的,所以文章開頭便說:「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把書法用筆之妙,列在「三端」之先;筆勢遒勁有力如銀鉤,重於「六藝」奧妙之上。這和鍾繇提出「用筆者天也」,通過用筆來體現天道是一個道理,遠非凡庸所能明知的。 衛夫人提出「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她與蔡邕、鍾繇一樣,提倡「取萬類之象」,如文中所談的七種筆畫,好有所象。《筆陣圖》中一個最為突出的觀點,就是講筆力。她說:「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並進一步論定:「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這一書法美學觀念,與鍾繇的一樣,強調筆力與筋骨,為後世書論所廣泛運用。 關於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

衛鑠(272年—349年),東晉女書法家,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名鑠,字茂漪,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汝陰太守李矩妻,衛恆從女,世稱衛夫人。工書,楷書尤善,師鍾繇,妙傳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她學書。《筆陣圖》一篇,舊題衛夫人撰,後眾說紛紜,或疑為王羲之撰,或疑為六朝人偽托。因流傳很廣,此姑存其舊,仍列衛夫人後,參見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家學淵源(北派之祖衛瓘侄女、衛桓從的妹妹),有名當代。《書法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云:「橫」如千里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書評》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衛鑠認為,書法品位就高在「多力豐筋」,即筋勁,力強。多「肉」則是下品,是「墨豬」,臃腫無神氣。魏晉人講「風骨」,講「清奇險峻」,所以以「瘦硬」為美。後代人或崇尚「豐腴」,或崇尚「肥勁」,對「筋」、「骨」、「肉」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但「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成書」(蘇軾《東坡題跋》卷上)則是歷代書家的共識。衛鑠的貢獻就在於她把「筋」、「骨」、「肉」之說引入書論,使之成為書法審美範疇,為後世的創作和欣賞開闢了新的思路。
南朝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稱「晉中書院李充母衛夫人善鍾(繇)法,王逸少(羲之)之師」。又《傳受筆法人名》有「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的記載。羊欣去晉未遠,此說當屬可信。唐張懷瓘《書斷》品其書傳云:「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芳樹,穆若清風。」她的書法面貌由於出於女書家之手,故唐人書論中,評其為「插花舞女,低昂美容」,「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雲」。她的字跡絕少流傳,只可從前人評語中得其大概。宋初《淳化閣帖》、北宋潘師旦在山西所刻《絳帖》、徽宗精選精刻的《大觀帖》等三叢帖中,選人了衛夫人《急就帖》一件,但墨跡迄未流傳下來,只能從三帖的拓本窺知一二。蓋《急就篇》乃西漢以後傳播最廣的字書,歷來書家也都喜歡臨寫它,欲觀作者的本來面貌,殊非易事。至於西晉墨跡,特別是衛夫人的真筆,更不能妄下斷語。

《法書要錄》匯集前人書論,其中有衛夫人《筆陣圖》一篇,如說它出自衛氏,很難肯定。它的成篇時間至少在唐代以前。又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一篇,也不可信,但卻不失其為總結書法用筆的好資料。為了抬高作品的身價,掛上名家的大名,此司空見慣之事。我們的看法,《筆陣圖》不外是唐人或者稍早一些的書法家所撰,何以故?可以從唐《翰林禁經》中找到答案。《禁經》雲「(永字)八法起於隸字之始,自崔、張、鍾、王傳授所用,該於萬字,墨道之最不可明也。隋僧智永發其旨趣,授與虞秘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李陽冰雲,昔逸少攻書多載,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也」。實際上並不能賅備八法,更不「能通一切字」。宋人黃庭堅對之就有異議,他在題跋《絳本法帖》時寫道:「承學之人,更用《蘭亭》永字,以開字中眼目,能使學家每拘忌,成一種俗氣。」唐人盧肇認為:「永字八法,乃點畫爾。」說到此,用《筆陣圖》與《翰林禁經》的永字八法對照,它們儘管所強調的內容有所出入,然總的立意殊屬一致,只不過一是從永字剖析,一是從真書點畫找出共性的筆畫。所以我們說它們是同一時期——隋唐習書時講究筆法結體方法的姊妹篇


正文: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昔秦丞相斯,見周穆王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蔡尚書邕,入鴻都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達其源者少,喑於理者多。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自非通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矣。今刪李斯筆妙,更加潤色,總七條並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貽諸子孫,永為模範,庶將來君子時復覽焉。
筆要取崇山絕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其硯取前涸新石,潤澀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廬冊之松煙,代郡之鹿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紙取東陽魚卵,虛柔滑凈者。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一一從其消息而用之。
一 [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丶 [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丿 [撇]陸斷犀象。
┐ [折]百鈞弩發。
丨 [豎]萬歲枯藤。
ㄟ [捺]崩浪雷奔。
[橫折彎鉤]勁弩筋節。

右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
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後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又有六種用筆:結構員備如篆法,飄飄灑落如章草,兇險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飛白,耿介特立如鶴頭,郁拔縱橫如古隸。然心存委曲,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記。




《筆陣圖》 - 譯文
在文士的筆端,武士的劍端,辯士的舌端,最妙的是文士的筆端。在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中,最奧妙無窮的當是書。往昔秦丞相李斯見到周穆王書法,嘆惜七天,為他的書法缺少骨力而擔憂;蔡邕到鴻都觀看碑碣,百日不回,讚嘆碑碣超群出眾。所以通達書法源流的人少,不明書法道理的人多。近世尤其不重視師法古人,一憑興致去寫,違背書道,僅能記姓名,而常識並不淵博豐贍,聞見又少,所以沒有成就,空費精神。然不是對書法有所感悟的人,是不可與他談書道的!現將李斯的《筆妙》刪改潤色,歸為七條,作出形象比喻列於左(下),留給子孫,永為楷模,並希望將來的君子,能時時揣摩。
筆要取高山絕壁中的兔毫,八九月間收取。筆頭長一寸,筆管長五寸,鋒毫要齊整,鋒腰要強健。硯要取淺黑乾涸的新石,潤澀兼碩,能浮耀墨汁光澤的。墨要取廬山的松煙,代郡的鹿角膠,鹿角膠要放置十年以上,堅硬如石才可用。紙要取東陽魚子箋,因其柔軟滑凈。凡是學寫字,要先學執筆,如果寫真書,離筆頭二寸一分處執之,若行草書,離筆頭三寸一分處執之。點畫波折應為全身的力量行筆。初學應先寫大字,不得從小。善於鑑賞的不善寫,善寫的不善鑑賞識別。善於用力的人字多骨瘦硬,不善筆力的人寫出來的字多肉肥軟。骨多肉少的稱為筋書,肉多骨少的稱為墨豬;多力豐筋的是優秀的,無力無筋的是有毛病的。要一一從這中間的奧妙處來運用它。
橫畫,如同千里陣雲,隱隱於天空,看似無形,實則有形。
點畫,像高山墜石,磕然有聲,如山裂石崩之響。
撇畫:如利劍斬斷犀牛角與象牙一樣有力。
戈畫,如百鈞之力發弩,強勁有力。
豎畫,像萬年枯藤一樣蒼勁雄強。
背拋鉤,如崩浪奔雷,氣勢非凡。
橫折鉤,像強勁的弩,堅挺的竹。
這是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情形,有心急而執筆鬆緩的,有心情寬鬆而執筆很緊的。如果執筆離筆頭近而又松的,就會心手不諧調,意在筆後肯定要失敗;如果執筆高而緊,意在筆前就能成功。
又有六種用筆法:結構圓備的,如篆法;飄颺灑落的,如章草;兇險可怕的,如八分書;嫻靜美好的,如飛白書;高聳挺立的,如鶴頭書;縱橫郁拔的,如古隸。然要用心思考詳盡,每作一字,各象其形,這樣才能達到妙境,窮盡書理呀。永和四年,上虞人衛鑠撰述。
古代三端的妙用,沒有先於用筆的;而六藝的奧妙,沒有重於書法的。昔日秦丞相李斯見到周穆王的書法,感嘆了七天之久,不滿意他的書法缺乏筆力。蔡邕到鴻都觀看碑碣,一百天了還不忍返回,不停的稱讚那些超群出眾的碑碣,所以知道通達書之源流的少,不懂得書法道理的多。近代以來竟而不師法古人,只憑興趣背離書道,只記得姓名,有的學識並不淵博豐贍,見識又少,致使沒有成就,空費了精神。於是,不是通於神靈,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與其談論此道。現今刪改李斯的《筆妙》,再加以修飾的文字使其完整,總括起來有七條,並且予以說明,把對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邊,遺留於子孫,永為楷模,希望將來的學書者,能有時間看看。
筆毫要取那高山絕壁中的兔毛,八九月間獵取,筆頭要一寸,管長要五寸,鋒毫要齊整,鋒腰要有強度。硯台要選用淺黑乾涸的新石,潤滑與滯澀兼顧,能浮耀墨汁的光澤。至於墨要取廬山的松煙、代郡的鹿角膠,要十年以上,強硬如石的作為製造的原料。紙則要取東陽魚卵紙,柔軟滑凈的。大凡學寫字,先要學執筆之法,如果作真書,要執去筆頭二寸一分處;如果是行草,要執去筆頭三寸一分處。下筆點畫波撇曲折,都要盡一身之力行筆。初學書者先學大字,不得從小字開始。善於鑑賞的不善於寫,善於寫的不善於鑑賞。善用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叫它「筋書」,多肉少骨的叫它「墨豬」,多力豐筋的是可取之法,無力無筋的為錯誤之法。要一一從其間吸取奧妙、體會真諦,並且合理地運用它。
一 橫畫:要像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高低不同的形狀。
丶 側點:要像高峰墜石,磕磕然實際在崩塌。
丿 撇掠:鋒鍔能在陸地截斷犀角象牙。
┐ 戈筆:要像百鈞重的弓張箭發。
丨 努筆:要像萬歲枯藤一樣多節而瘦勁。
ㄟ 背拋法:要像蹦浪雷奔一樣徐遲有力。
鈞弩勢:要有如強弩筋骨一樣遒勁。
右邊是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情形。
有時候心情緊急而執筆卻不緊,有時心情寬鬆執筆卻很緊。如果執筆離筆頭近而又不緊,意在筆先就會成功。於是又有六種用筆之法:
結構字體、布置形勢完備的如篆法;
筆勢飄逸洒脫而又自由奔放的有如章草;
波撇兇險可畏如八分書;
那筆法出入嫻靜優雅的好比作飛白書;
筆畫高聳挺立如鶴頭書;
縱橫沉凝遒勁的如古隸。
然而還要用心思考,考慮詳盡,再作一字,各象其形,這樣才有可能臻於妙境,書道也只有在這時才算窮盡。歲在永和四年,上虞 製圖並撰文。

衛夫人《筆陣圖》書法思想淺析
【摘要】衛夫人《筆陣圖》一卷,全面深入地參考了有關的書法理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書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莫先乎用筆」。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反對諳於道理,學不該贍,以致徒費精神,學無成功。在學習和創作時,要注意選用筆、墨、紙、硯的品種和產地,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著重指出,執筆要有講究,不同書體應採用不同的執筆法,並加以具體分析。對書寫不同字體的用筆,衛夫人亦有精闢論述。還提出初學書法,「先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
【關鍵詞】用筆;善鑒;師古人;執筆法
衛夫人,名鑠,字茂猗(公元242-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是晉代著名書法家。衛鑠為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鑠夫李矩亦善隸書。衛夫人師承鍾繇,妙傳其法。王羲之少時曾從其學書,衛夫人是「書聖」的啟蒙老師。衛夫人不但在書法藝術實踐上有突出成就,而且在書法藝術理論方面也有重大建樹和比較全面深入的論述。
其一,筆法是中國書法最基本的內客和最重要的基礎。沒有筆法也就沒有書法。筆法精妙,書法作品才有神韻。在《筆陣圖》開篇既有「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後世大家也有類似的書學思想,從中不難看出用筆在書法創作活著的臨摹中的重要作用。
唐代張懷灌的《玉堂禁經》指出:
「夫書,第一用筆,每二識勢,第三裹束」。
又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云: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其二,「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古人的法書墨跡,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臨帖,是學習書法的重要步驟。從古到今,學書者無不從臨摹古人經典發帖入手。衛夫人較早提出要以古人為師,然而今天的我們只僅僅作了一些表面的工作而已。無非是觀看幾本名帖,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搬到自己的書法作品裡,這樣的學習方法只是停留在學習書法的初級階段,根本談不上創造,更沒法繼續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要想在書法這個浩瀚的藝術海洋中有所成就,就要以古為師。
其三,衛夫人提出好的書法作品要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在這裡不得不提筆、硯、墨、紙。「筆要取崇山絕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其硯取前涸新石,潤澀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廬山之松煙,代郡之鹿角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紙取東陽魚卵,虛柔滑凈者」。這裡突出書寫工具的重要性。然而卻有「善書者不擇紙筆」之說。試想用巨筆寫蠅頭小楷,結果可想而知。衛夫人在這裡表現出主動的書法藝術材料追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著書法的藝術自覺化。這中思想可謂研究文房四寶的先例。
其四,《筆陣圖》對書法的教學意義重大,諸如「凡學書字,先學執筆」,「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明朝書家豐坊曾道:「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習大須懸腕,這有利於在初學階段便養成正確與靈活的執筆方法。從創作的實際來看,學書法一旦進入了創作階段,寫大字的時候總是居多,除非自己決意以小楷見長,所以臨習也以大字為好。
其五,《筆陣圖》中頗有見地的一點就是書法創作與品鑑之間的關係分析,《筆陣圖》中說:「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此「鑒」指欣賞品鑑,「寫」指藝術創作。在今天看來,我們依據嚴格的分類,鑒與寫已是兩種不同的藝術活動,但在古代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看到的卻是鑒與寫的統一。善寫者一般也應善鑒,善鑒者理論上出手也應該不凡。作為一種主張的提出顯示著《筆陣圖》在書法鑑賞者與創作者觀念上的獨特想法,此舉開歷史先河。
其六,「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後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
在構思布局與用筆兩者的先後順序上衛夫人與王羲之持相同觀點,對後世書法創作亦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筆陣圖》不愧為一篇書法理論佳作,衛夫人所的書法思想在這篇文章中得以表露。這實質上是衛夫人畢生從事書法藝術實踐所得,為後代書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徑,也成為中國書法理論中的重要內容和評判標準,對歷代書法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書史傳【筆陣圖】為衛夫人所作釋疑
書法創作和風格史上魏晉時代是一個撲朔迷離的時代,《筆陣圖》或疑為右軍撰,或疑為六朝人託名,更有甚者,以為此篇為唐太宗所作,對於這樣的一個頗具爭議性的文本,持肯定意見的拿不出什麼證據,他們只是沿襲舊題;持否定意見頗多,卻也很難對此作出斷定。不過,在歷史上,他的流傳甚廣,在書法理論批評史上已構成了一個不小的現象,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基於此,我們姑且將此文歸於衛夫人名下,不對其真偽作翔實的理論定位與考證,不過其文至少為六朝以前人所撰,只從其書法美學意義作些具體的思考與研究。
儘管她並沒有留下可以確信的書論之作,不過書史上卻將《筆陣圖》傳為其所作。值得說明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理論雖然數量很多,文本十分複雜,而且其中開始有了一套本質論、創作論、技法論和品鑑批評論的簡單體系,但其中卻充斥著大量的偽托之作。衛夫人《筆陣圖》就是爭議頗多的文本之一。中國書法由文字書寫向書法藝術的本質性衍變,始於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可以說已是大功告成,中國書法到此時才真正具有了本體意義與美學價值。通過諸如鍾元常、衛夫人、王羲之、王獻之等為代表的魏晉士人及傑出書法家、書論家的努力,才真正使書法成為文人士大夫抒情遣興的工具。
庾肩吾《書品》列其書為中之上品,李嗣真《書後品》列為上之下品,張懷瓘《書斷》列其隸書為妙品,並評曰:「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宛然芳樹,穆若清風」,又有《佩文齋書畫譜》卷十引《唐人書評》云:「衛夫人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其均謂之書明麗秀美也。傳《筆陣圖》一篇,極論隸書筆勢。
衛夫人姓衛名鑠,字茂漪,世稱衛夫人,生於西晉武帝太始八年,卒於東晉穆帝永和五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東晉著名的女書法家,師鍾元常,妙傳其法,尤善隸書,史載王羲之少時曾隨從她學書。
自然界物象喻筆陣圖書法筆勢



孫過庭《書譜•序》中的崇王思想

孫過庭《書譜•序》中的崇王思想



孫過庭之所以在書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就是因為其《書譜•序》的傳世及影響。他在《書譜•序》中云:「自漢魏已來,論書者多矣,妍蚩雜糅,條目糾紛:或重述舊章,了不殊於既往;或苟興新說,竟無益於將來;徒使繁者彌繁,闕者仍闕。今撰為六篇,分成兩卷,第其工用,名曰書譜,庶使一家後進,奉以規模;四海知音,或存觀省;緘秘之旨,余無取焉。」這裡說出了他寫作《書譜》的初衷。
孫過庭傳世佳作《書譜•序》就書法而言一氣貫注、濃潤圓熟、收放自如,是傳世的草書名帖,自古及今就是學習草書者的臨摹範本;而最為世人所稱道的還是它的理論價值。他的這篇《書譜》序言,煌煌三千七百餘言,內容宏富廣博,不但涉及到了書學的諸多重要方面,如書法的功用、地位、創作原理、字體特徵、技法、規律、個性風格、學書途徑、批評鑑賞、教育、美學、史論等等,而且見解獨到精闢,揭示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及許多重要規律,搭建了中國書學理論框架的雛形,可謂我國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性質的文章,標誌著中國書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輝煌、嶄新的階段,因此築就了其在中國古代書法理論史上的崇高地位。
唐代書法的繁榮有諸多因素,尤其是帝王的偏愛使王羲之的地位達到了鼎盛時期。孫過庭在書法實踐上是忠實的大王追隨者,深得大王書法之妙。宋米芾評道:「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乃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在書法觀念和理論上,孫過庭更是大王的推崇者,其《書譜•序》中直接或間接提到王羲之的多達十餘處,對他是極盡讚美之詞。概而言之,孫過庭《書譜•序》中對王羲之的讚譽可以歸為如下幾種情況:
一、通過與其他書法名家的比較來讚美王羲之。
在文章的開篇,孫過庭就通過這樣的寫作方式:直接通過王羲之自己之口談及其與鍾繇、張芝這兩人的優劣。王羲之云:
「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可謂鍾、張雲沒,而羲、獻繼之。又云:「吾書比之鐘張,鍾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此乃推張邁鍾之意也。考其專擅,雖未果於前規;摭以兼通,故無慚於即事。
其實,在孫過庭看來與前賢鍾繇、張芝相比,王羲之不但不比他們差,至少可以與此二人並駕齊驅,甚至超過了他們。這與其說是王羲之的自負,不如說是孫過庭的看法。接著他又對有些評論者的「逸少之不及鍾張」言論進行了批駁,認為他們是「以為評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 「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在孫過庭看來王羲之與鍾繇和張芝兩人相比雖然在專精上稍遜一些,但在「博涉」方面則要稍勝一籌,即王羲之在綜合實力上要強於鍾繇和張芝二人。
二、通過有關的故事、傳說來讚頌王羲之。
《書譜•序》中載:
謝安素善尺牘,而輕子敬之書。子敬嘗作佳書與之,謂必存錄,安輒題後答之,甚以為恨。安嘗問敬:「卿書何如右軍?」答云:「故當勝。」安云:「物論殊不爾。」子敬又答:「時人那得知!」敬雖權以此辭折安所鑒,自稱勝父,不亦過乎!且立身揚名,事資尊顯,勝母之里,曾參不入。以於敬之豪翰,紹右軍之筆札,雖復粗傳楷則,實恐未克箕裘。況乃假託神仙,恥崇家范,以斯成學,孰愈面牆!敬雖權以此辭折安所鑒,自稱勝父,不亦過乎!且立身揚名,事資尊顯,勝母之里,曾參不入。以於敬之豪翰,紹右軍之筆札,雖復粗傳楷則,實恐未克箕裘。況乃假託神仙,恥崇家范,以斯成學,孰愈面牆!
孫過庭之所以舉出了有關王獻之與謝安之間的尺牘往返及問答的故事,旨在說明,即使王獻之的水平再高,他也是向他父親學習的;雖然王獻之向他父親學習了,但仍然沒學好。在孫過庭看來王獻之不但沒有很好地繼承父親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就是在人品上也遠遠不及其父。
《書譜•序》中又載:
後羲之往都,臨行題壁。子敬密拭除之,輒書易其處,私為不惡。羲之還,見乃嘆曰:「吾去時真大醉也!」敬乃內慚。是知逸少之比鍾張,則專博斯別;子敬之不及逸少,無或疑焉。
孫過庭之所以舉這個故事,其意在通過王獻之的自我反省來說明王獻之在書法上的確不及其父,這樣更有說服力。
在文章中,孫過庭還舉了這樣兩個例子:「至若老姥遇題扇,初怨而後請;門生獲書幾,父削而子懊」這些都從另外一個角度佐證了王羲之的書法水平之高,讓了解其書法的人倍加珍惜,如獲至寶。
三、通過託名的書論來讚揚王羲之。
孫過庭在《書譜•序》中提到了《筆陣圖》和《與子敬筆勢論》兩篇書論:
" 代有《筆陣圖》七行,中畫執筆三手,圖貌乖舛,點畫湮訛。頃見南北流傳,疑是右軍所制。雖則未詳真偽,尚可發啟童蒙。"
"代傳羲之《與子敬筆勢論》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詳其旨趣,殊非右軍。且右軍位重才高,調清詞雅,聲塵未泯,翰牘仍存。觀夫致一書,陳一事,造次之際,稽古斯在;豈有貽謀令嗣,道葉義方,章則頓虧,一至於此!"
世人為何要託名王羲之而著文?如果王羲之在書法上是個無名之輩,後人何苦要委託其名!究其原因還是由於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地位高、名氣大!孫過庭為何要舉這兩個例子,其目的也就是要通過反證來說明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影響之大。尤其在論證《與子敬筆勢論》是偽作而發的議論十分精闢、精彩,更彰顯了他對王羲之書法的推崇之情!
四、通過假設,欲揚先抑來稱讚王羲之。
在《書譜•序》中,孫過庭為了讚美王羲之,有多處採用欲揚先抑,假設舉例的論證方法。
「而東晉士人,互相陶淬。室於王謝之族,郗庾之倫,縱不盡其神奇,咸亦挹其風味。」這裡雖然並未直接提到王羲之的名字,但王羲之不僅是東晉士人,而且又是王謝家族中最為重要的代表書家。包括王羲之在內的東晉書法家,其書法水平沒有盡達神奇的地步,可也具有一定的韻致和風采。更何況是王羲之呢?
「縱慾唐突羲獻,誣罔鍾張,安能掩當年之目,杜將來之口!慕習之輩,尤宜慎諸。」孫過庭認為那些摹擬不能夠與原帖相似,觀察原作不能精細,分布依然鬆散,間架結構不合乎規範的書法作品;不但不可能表現出魚躍泉淵般的飄逸風姿,反而卻已聽到坐井觀天那種浮淺俗陋的評論。即便是使用貶低羲之、獻之的手段,和誣衊鍾繇、張芝的語言,也不能掩蓋當年人們的眼睛,堵住後來學者的口舌;賞習書法的人,尤其應該慎重鑑別。可見王羲之的書法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五、對王羲之書法的直接稱頌。
孫過庭《書譜•序》中云:
" 但右軍之書,代多稱習,良可據為宗匠,取立指歸。豈惟會古通今,亦乃情深調合。致使摹蹋日廣,研習歲滋,先後著名,多從散落;歷代孤紹,非其效與?試言其由,略陳數意:止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太史箴》《蘭亭集序》《告誓文》,斯並代俗所傳,真行絕致者也。寫《樂毅》則情多佛郁;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史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豈惟駐想流波,將貽嘽噯之奏;馳神睢渙,方思藻繪之文。雖其目擊道存,尚或心迷議舛。莫不強名為體,共習分區。豈知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理乖其實,原夫所致,安有體哉!"
孫過庭認為為什麼學習王羲之書法人的如此多,而且愈來愈多,就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水平高;為什麼王羲之的書法流傳廣、影響大,也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水平高。孫過庭在文中又舉出了王羲之的幾件代表書作,這些王書的經典雖是在不同的背景和心情之下寫出的,但都是精品妙作,不但展現出來王羲之精妙的筆法,而且抒發了書家的情感意緒。
《書譜•序》中云:「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晚年的王羲之,心態更加平和,技法愈加精熟,此時可謂人書俱老,愈老愈妙!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例證,可以看出孫過庭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論證方法對王羲之的書法藝術成就以及影響進行了大力褒揚,充分彰顯了他對王羲之的推崇之情!

【文典】孫過庭《書譜》

【文典】孫過庭《書譜》


孫過庭草書真跡書法長卷《書譜卷》墨跡本,縱26.5厘米,橫900.8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高清晰放大草書字帖圖片57張。
《書譜》真跡,流傳有緒,原藏宋內府,鈐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題簽。後歸孫承澤,又歸安岐,後歸清內府,舊藏故宮博物院,現藏台灣,俗稱真跡本《書譜》。有影印本出版。《書譜》是中國書學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法論著,提出他著名的書法觀:「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為書法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是與他在書法理論上的成就相統一的。
孫過庭(活動於七世紀後期),一說名虔禮,字過庭,河南陳留人,一說名過庭,字虔禮,浙江富陽人。根據本卷自題,為吳郡人,名過庭。出身寒微,遲至不惑之年始出任率府錄事參軍之職,以性高潔遭讒議而去官。之後,遂專注於書法研究。本卷卷首題:「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卷尾題:「垂拱三年寫記」。內容主要為書學體驗、書譜撰寫要旨及學習書法的一些基本原則。一般認為本(上)卷為「序」,宋元明時分為兩卷,入嚴嵩之手時,裝為一卷。下卷為「譜」,作者生前未能完成。
孫過庭專習王羲之草書,筆法精熟,唐代無人能與他相比。本捲紙墨精好,神彩煥發,不僅是一篇文辭優美的書學理論,也是草書藝術的理想典範。卷中融合質樸與妍美書風,運筆中鋒側鋒並用,筆鋒或藏或露,忽起忽倒,隨時都在變化,令人目不暇給。筆勢縱橫洒脫,達到心手相忘之境。
孫過庭書法用筆的特點,唐呂總說他「丹崖絕壑」可謂一語道出精髓,他的書法筆勢堅勁,能夠兼融飄逸與沉著婀娜與剛健的不同藝術特點,做到質、妍的統一。孫氏的用筆特點是:點畫之內給人以豐滿圓轉,輕重映帶,變化無窮的直觀印象。正如他自己所云:「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

草書成規——孫過庭《書譜》的意義

草書成規——孫過庭《書譜》的意義


隋唐之後,王羲之成為不容置疑的時尚。但時尚和追求帶來的作用,往往都超出人們的預期。師法王羲之,便不僅僅是學習王羲之;追求筆墨情趣的結果,更不會只是重複王羲之。首先是初唐的虞世南、歐陽詢、諸遂良、薛稷他們引隸入楷,創造了面貌一新、風格獨特的楷書,中唐時期的顏真卿又把篆法融入楷書,創造了「蠶頭雁尾」的雍容雄偉的顏楷。在這過程中更有孫過庭、徐浩、李邕等大家對書法的孜孜探索。而在這個講求筆法的時期,張旭與懷素的草書無疑是盛唐最耀眼的兩個傑出代表,他們也是中國書法史上將草書這種抒情藝術推向高峰的代表,他們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純形式的狂草藝術已成為我國偉大盛唐時代的一個標誌。但任何藝術高峰都有一個充分的預備期。眾多書家的湧現和追慕二王的熱潮,正是為「張顛狂素」的出現做好了鋪墊。而孫過庭作為書法創作的實踐者和總結者,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
孫過庭(648—703),字虔禮,其籍貫有二說:一說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一說富陽(今杭州西南部)人。可他自稱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官右衛胄曹參軍、率府錄事參軍。陳子昂為其作墓志銘,謂過庭「四十見君,遭讒慝之議。」他是一位既有成功創作又有成熟理論的書法家。他博雅能文,真、行、草書皆精。「工於用筆,俊拔剛斷」(《書斷》),如「丹崖絕壑,筆勢堅勁」(唐韋續《續書品》)。以草書擅名,尤妙於用筆,雋拔剛折,尚異好奇。據傳他善於臨摹古帖,真贗不易分辨。唐高宗曾謂過庭小字足以迷亂羲、獻,其逼真可知。陳子昂《祭率府孫錄事文》說:「元常既歿,墨妙不傳,君之遺翰,曠代同仙。」把孫的書跡比作魏的鐘繇,可見對孫氏的書法造詣推崇備至。唐張懷瑾《書斷》稱他:「博雅有文章,草書憲章二王,工於用筆,勁拔剛斷」。唐《續書評》云:「過庭草書如懸崖絕壑,筆勢勁健。」《宣和書譜》說他:「得名翰墨,間作草書咄咄逼羲獻,尤妙於用筆。」傳世作品有《書譜》、《千字文》、《景福殿賦》等。
其代表作《書譜》是一篇孫過庭撰書的書法理論文章,既是歷代傳頌的書法名作,同時也是中國書學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法論著。孫過庭提出了他著名的書法觀:書法「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書法最可貴的,在於既能繼承歷代傳統,又不背離時代潮流;既能追求當今風尚,又不混同他人弊俗),為書法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書譜》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也相當高,風格上直追「二王」,采意草融,自成風格,筆筆規範,極具法度,有魏晉遺風。宋代米芾評其贊道:「凡唐草得二王法者,無出其右。」宋高宗評述:「《書譜》匪特文詞華美,且草法兼備。」可見《書譜》不但書法濃潤圓熟,而且文章見解精闢獨到,是書文並茂的典範。但《書譜》墨跡問世後不久,也有人提出批評。如唐代的竇暨在《述書賦》里說孫過庭的草書有「閭閻(凡夫俗子)之風,千紙一類,一字萬同」 。這種說法受到了後世專家的反駁。宋代的王詵說:「竇暨謂過庭之書千紙一類,一字萬同,余固已深疑此語,既而復獲此書,研究之久,視其興合之作,當不減王家父子。至其縱任優遊之處,仍造於疏,此又非眾所能知也。」宋代的米芾雖然對前代書家頗為苛刻,對孫過庭的草書卻心悅誠服。他在《海岳名言》中說:「孫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明代的焦謂說:「昔人評孫書,謂千字一律,如風偃草,意輕之也。余謂《書譜》雖運筆爛熟,而中藏軌法,故自森然。頃見《千文》真跡,尤可以見晉人用筆之意。禪門所稱不求法脫不為法縛,非入三昧者,殆不能辦此。」王世貞也說:「虔禮書名重一時,獨竇暨貶曰凡草閭閻之類。《書譜》濃潤圓熟,幾在山陰(王羲之)堂室。後復縱放,有渴猊游龍之勢。細玩之,則所謂一字萬同者,美碧之微瑕,故不能掩也。」應該說,這些評價要比竇暨全面、中肯得多。
我們先看看《書譜》的書法是否有「一字萬同」的現象。
這是隨意從《書譜》中選出相同的兩字的寫法,很明顯,書譜中的字的確有不少是頗為相似的。但應該說,它們有一致的風格,也有線條運動因應不同環境的豐富變化。事實上,這種變化不僅包括在外形,也包括在用筆的粗細輕重的轉換之中。從《書譜》全篇來看,不僅點畫保持了風格的鮮明一致性,也隨著點線運動逐漸豐富了通篇的點線形象。
應該說,《書譜》全篇用筆沉著而不失激情,意氣平和而不乏跌宕起伏。開始一段用筆沉穩。速去援來,應規入矩;中間寫得興起,筆勢漸轉放縱,點畫相連,鉤環牽引;到了後段,隨逸興遄飛而達到高潮,時有筆下生風,波詭雲譎,盡情揮灑之處。《書譜》筆法雖源於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為雋拔剛斷、富於變化。最具有特點的是橫劃、長點捺,先頓筆重按,後順筆出鋒,使一筆中陡然出現兩種變化,波瀾跌宕,神采頓生。
《書譜》是我國草書創作完全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這個標誌里一個重要內容是草書筆畫的減省。筆畫減省在草書中不僅僅是快捷需要,更重要的是節奏的提煉和韻律的優化調整。實際上草體的形成是經過千百年的實踐之後共同約定俗成的結果,是集體書寫集體智慧的成熟總結。在王羲之等人的書作里已經達到相當程度的筆畫減省,而孫過庭則更完善更充分地將之規範化程式化。這種簡化不僅是對書寫節奏的完整把握,也是點線美的概括提煉。從繼承王體傳統來說,她是古典的;從完整而優化來說,她又是全新的。我們從《書譜》可以看到比比皆是的完善的草體。
這是從《書譜》中隨意選擇的草字。毫無疑問,這種簡省和連接是總結了千百年草書約定俗成的成果,既是筆畫的簡化,也是線條節奏的完善。
相比較來說,孫過庭的草書在點線的變化和節律的衝擊力上不如「張顛狂素」,但《書譜》自有其優雅從容與平和深沉之處。如果說,「張顛狂素」是盛唐書法藝術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那麼,孫過庭則是一位書法藝術寫實主義的傑出代表。千百年來,《書譜》博得了眾多書家的讚嘆和推崇,已成為後人學習草書的典範。
《書譜》的的理論貢獻不亞於其書法的成就,它已經成為書法理論的經典。在《書譜》三千七百字中涉及到書法發展、學書師承、重視功力、廣泛吸收、創作條件、學書正途、書寫技巧以及如何攀登書法高峰等課題。
融諸體之長,觸類而旁通之,是書家成功的重要因素,歷代書家概莫能外。為了闡明這個問題,孫過庭分析了篆、隸、草、章的特點和長處,他說:「篆尚宛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簡而使」,這是歷來對諸書體最為簡明精闢的論述,其具體含義是:篆書,特別是小篆,是用首尾藏鋒、行筆中鋒、均勻一致的圓線條寫成的。圓線條具有柔和、婉媚、抒情的性格;轉角宜圓曲,形體宜修長,這樣線條才能貫通流暢,充分體現出婉柔流通的藝術特色。所以說:「篆尚婉而通」;隸書改篆書的圓筆為方筆,方筆挺直有力,轉角處也改園轉為方折,結體必然以嚴整代替「婉而通」,變長方為橫寬,這樣才能協調一致。所以孫過庭強調:「隸欲精而密」。隸書是以方直為特點,易顯呆板,故隸書有「蠶頭燕尾」,使方使嚴正的隸書顯出飛動活脫之氣。但不可多用,「燕不雙飛」,多則失去了「精而密」的特點;草書是快速書寫的字體,要快就要刪並一些筆畫,且須把一些筆畫連通起來一鼓作氣寫出。其結果方白的楞角變成了彎轉的圓角,出現了許多擺動而流暢的曲線,故曰「流而暢」。章草是隸書的草體,與今草相同處在刪簡和圓轉。不同處在字字獨立,保留了隸書的「燕尾」即捺筆。作為隸書的草體,它不如今草那樣連綿不斷一瀉千里,但比起隸書來卻快速簡便得多了,故曰「簡而便」。一個學書者,使篆之「婉能」,隸之「精密」、草之「流暢」、章之「簡便」,匯諸長於腕下,自然能成大家。
孫過庭在《書譜》中談了書法創作中的核心問題——運筆(所以有人也稱《書譜》為《運筆論》)。他告誡學者要在「執、使、轉、用」的技巧上下功夫。針對當時書壇上出現的不良書風,即把一些裝飾性的「美術字」作為書法藝術,孫過庭指斥他們為「巧涉丹青,工虧翰墨」,沒有在運筆上下真功夫。
孫地庭總結了書法藝術的創作規律,認為學習書法有三個階段,即平正——險絕——平正。他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條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任何一位成功的書法家都要遵循這個規律前進的。
孫過庭是中國第一個理論和創作都達至一流成就的大書家。他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書法各種書體創作和理論研究的全面成熟。

孫過庭和《書譜》

孫過庭和《書譜》


自公元687年至今,一千兩百多年來的中國書法史中,孫過庭的《書譜》可謂絕唱。宋代以來,無論是學習書法還是研究書法史論,孫過庭和《書譜》都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人物和書學論著。這不僅僅是因為《書譜》的學術理論價值,就單是從書法創作的角度來審視,《書譜》也是每一個書法學習者的必修課。
千百年來傳誦廣泛的《書譜》,確切名稱應叫《書譜序》,因為一直沒有看到《書譜》的正文,就把這篇序言徑稱《書譜》。「從原文本身看,篇末說:『今撰為六篇,分為兩卷』。但全文從內容到形式並沒有分成六個部分來寫;而只是概述了書法的源流與支派,評騭了前人論書的偏蔽,以及敘述自己撰寫《書譜》的旨趣等。……完全是序言之體。」
孫過庭生前好友陳子昂在《孫君墓志銘》中說:「將期老而有述,死且不朽,寵榮之事,於我何有哉!志竟不遂,遇暴疾,卒於洛陽植業里之客舍。」所謂「志竟不遂」大概是指論稿未完成。後宋徽宗趙佶用瘦金體在其墨跡的前面寫上「唐孫過庭書譜序」的題簽,標明是「序」。
孫過庭,名虔禮,以字行,陳留人(今河南開封),郡望出自富陽。官至率府錄事。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暴卒於洛陽,時年約44歲。(《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 朱關田著)竇蒙《述書賦注》一書認為孫過庭為「富陽人」、「死年當在68歲以上」。而《書譜序》自署「吳郡孫過庭。」(吳郡不是當時的地名,只是郡望,在今蘇州一帶離富陽不遠。)對此本文暫不作史學考證辨析,旨在對《書譜》的書法藝術進行賞析與臨摹。
《書譜》其內容極其豐贍而精闢,含義深厚。《書譜》在藝術主張、學書步驟、真草之辯證、書體的功用和特點、基本技法的總結、創作經驗、學習態度、立身務本道德修養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宏論。
諸如:「古不乖時,今不同弊。」「草不兼真,殆不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等等閃光的詞句、深刻的思想,讀來常常讓人茅塞頓開,醍醐灌頂。是學習書法者必讀的文本,同時,也是學習草書應修的功課。
孫過庭的書法「憲章『二王』,工於用筆,俊拔剛斷,尚異好奇,凌越險阻……」(張懷瓘《書斷》)。孫過庭書法宗法「二王」,於筆法尤為精到。可貴的是他能將晉法化為己用,入而能出,化繁為簡,空靈古樸,瀟洒俊逸,直追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經典墨本。
一、《書譜》為我們提供了較多的草字範本
在歷代經典的草書刻帖中,有的只有短短四五十個字,多則數百,而像《書譜》有這麼多字的古帖的確是很少有,所以說它為初學者提供了難得的草字範本,尤其是同一個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處理。字帖中雖然重複的字很多,但在上下文不同的行距章法銜接中,都有不同的字態寫法。
如:一個「草」字,作為一行的第一個字的時候,用筆提按略重,草字頭兩點筆鋒按得稍重,主筆一長橫與下面的筆畫稍有斷開,端莊厚重而獨立。
而接下來「擬草」的「草」作為一行的第二個字,與第一個「擬」字略有連綿,筆鋒提起,線條輕盈纖細而流暢。
至本行下面「則長草雖」一句,「則」字用筆較重,「長草雖」三個字在一行的最下面,且右邊的一行「兼之」兩個字用筆和用墨較重而筆筆斷開,所以與「兼之」兩個字相鄰的「長草雖」三字在這裡處理得就比較線條稍細連綿,用筆輕鬆飄逸。
這三個「草」字分別在不同的位置就採取不同的用筆、用墨處理寫法。《書譜》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草字範本。
二、古樸簡約的藝術風格
結字與筆法的古樸簡約是《書譜》的突出風格。每當我們臨摹《書譜》時,先將字帖打開,靜心讀帖,悉心體會帖中的字,個個珠圓玉潤,天真燦漫,充滿著無限的生命活力。細觀其用筆,起、行、使轉、提按、收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一絲不苟。只偶爾在率性的表現時,有少數幾個字的連綿,大部分的用筆是單字筆與筆之間筆鋒的斷開,筆意相連,呼應緊湊。
這樣,就少了許多錯綜複雜的纏繞,在用筆上,化繁為簡;在結體上,崇尚古樸,所以,字就顯得簡約疏朗。筆者認為,孫過庭草書多出自王羲之《十七帖》,且有章草筆意,較為古樸。如張懷瓘所說:「尚異好奇,凌越險阻……」王世貞《藝苑卮言》:「《書譜》濃潤圓熟,幾在山陰堂室,後復縱放,有渴猊游龍之勢……」
《書譜》與《十七帖》相比,孫過庭多了些率性放縱的長線條以及「渴猊游龍之勢」。但其長線的飄逸放縱只是孫氏的偶爾為之。因《十七帖》是石刻,線條略顯瘦硬,用筆和結體更有金石氣,字字在法度之中,少有放縱之勢和長線及點畫的跳蕩,整體章法沒有大的跳動,字距均勻、結構平和。
而《書譜》由於是墨跡,書寫的率性躍然紙上。筆墨的使轉提按靈動,作品有一股溫潤典雅、輕鬆歡快流動的氣息撲面而來,加上作者在書寫時的心理情緒變化,性情的波瀾在筆下隨著筆鋒的提按收放,線條粗細飛動變化自然流瀉在宣紙上。尤其是在收筆時,孫過庭對毛筆控制得比較好,收筆乾淨利落。
《書譜》在用筆提按動作的交代上更能讓初學者窺探到筆法的來龍去脈,豐潤的墨韻也體現了墨跡的書寫率性。由於孫過庭工於用筆,筆鋒的動作都處理的很利索,絲毫不拖泥帶水,結構也因取法《十七帖》多有章草的筆意顯得古樸簡約、結構疏闊蕭散。
如「何必易雕工於」幾個字,「何」字一筆下來字內略有牽引,「必」字五筆,筆筆斷開,三個點,三個不同的筆勢寫法,形成三種不同的形態,三個點圓潤敦厚、呼應緊湊。主筆戈鉤,也較短,中間一撇稍短,用筆簡約到了極致。「易」字的點畫非常簡化,中間兩點圓潤渾厚,筆意不同、態勢也不同,憨態可掬。「雕」字左中右結構,雖然筆鋒按得較重,但點畫圓厚,除了左邊「周」字外框主筆強調外,其他點畫寫得都極簡省;「宮於」兩個字,筆鋒稍稍提起,入筆、行、使轉、收,一筆不苟,簡約淡遠。
三、點畫空靈、輕盈,轉折處圓筆較多
《書譜》整篇文字少有連綿,有行無列,字字獨立,靜靜欣賞,如天女散花,各具動人姿態。孫過庭用筆準確、精微靈活、功夫深厚,且含蓄雋永,很少有多餘的習性動作出現。前半段比較沉實、穩健,中間逐漸放開,後面越寫越精彩,意在筆先,瀟洒流暢,翰逸神飛,達到了如他所說的「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境界。
筆墨仿佛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漢字也不再是書寫的障礙,可以隨心所欲地盡情表達。孫過庭真是一個難得的書法才子,對於書法的認識如此深刻、見地如此高遠,書寫技法如此嫻熟足以令人驚嘆。
孫過庭用筆在使轉處多用圓筆,偶爾才用折筆。如「與之謂必存」的「存」字裡邊的「子」字使轉處用方折。還有「纖纖乎似初月」的「月」字的第二筆橫折豎。另外,「文」、「字」等,也是方折用筆。
但孫過庭在《書譜》中大多還是用圓筆或絞轉表現轉折。如「何」、「則」、「始」、「為」等字就是絞轉用筆。筆鋒不做提按明顯的動作,只用手指或手腕輕輕轉動筆鋒。
還有的字如「綱紀」、「同」、「然」、「精」、「素」、「子」等字,筆鋒在使轉處瞬間將提按轉折動作完成。但孫過庭的點畫主題風格還是以圓筆為主,以晉韻風雅含蓄的氣息為風格的內涵。
魏晉以後有成就的行草書家無不宗法「二王」帖學一脈,然而,雖同出一家,由於書家本身的學養、性格迥異,對於經典的筆法、結構喜好不同取捨也不同,因此即便在同一時代,都宗法「二王」,他們形成的個人書法藝術風格仍然有很大差異。
張旭(675-759)、懷素(737-?)、孫過庭(646-697),從他們出生的年代來看,張旭與孫過庭有交叉但相去又不算太遠,只可惜沒有看到他們之間有交往的記錄。竇蒙《述書賦注》:「孫過庭,字虔禮,富陽人。」
孫過庭在《書譜》自署:「吳郡孫過庭」如果說孫過庭是富陽人,那麼,應與張旭吳郡今江蘇蘇州距離不遠。如按孫過庭自說「吳郡孫過庭」很可能還是同一個地方的人。遺憾的是沒有他們之間藝事交往的文字實錄,筆者感覺他們之間生存年代相交,地點相近應該有文人往來軼事,我希望這是一個能解開的謎。
唐代是中國政治經濟的鼎盛時代,也是草書和其他文學藝術的輝煌時代。張旭的草書遒勁敦厚,宏逸雄強;懷素的草書線質細如鋼絲,充滿彈性質感,點畫飄逸飛揚;而孫過庭的《書譜》則是清秀溫潤的小草,字字斷開,加糅章草古樸意趣,生動活潑,天然淡遠,「君子逸翰,曠代同仙」。(陳子昂《祭率府孫錄事文》)張旭、懷素氣勢恢宏的連綿大草,孫過庭天真爛漫,靈逸簡約的小草標誌著中國草書藝術的一個新高度,尤其是張旭的《千字文殘石》、懷素的《自敘帖》和孫過庭的《書譜》演繹了中國草書藝術史上的神話。
孫過庭繼承並發展了「二王」的帖學書風,作為小草書法藝術經典墨跡也是書法史上由晉到唐以來難得的墨跡文本,數千字難得的墨跡給致力於草書藝術學習研究者提供了可貴的真實資料。《書譜》本身的思想理論和書法藝術審美的高度,使它無疑成為我們學習書法必讀的文論和必臨的經典法帖。
通過學習《書譜》,能夠使我們明晰很多書史、書體、技法、書寫環境、書寫心態與書寫工具等多方面的問題。那麼,臨摹它不僅能讓我們領略孫過庭書法藝術的風采,體證《書譜》深刻精闢的思想,同時,也能以此體味「二王」晉韻書風的古意淵源,辨析「二王」帖學技法的發展脈絡,繼承和發展「二王」帖學秀韻、清逸、俊朗的書風。

《書譜》——我們書法人的必修課

《書譜》——我們書法人的必修課


自公元687年至今,一千兩百多年來的中國書法史中,孫過庭的《書譜》可謂絕唱。宋代以來,無論是學習書法還是研究書法史論,孫過庭和《書譜》都是一個繞不開的重要人物和書學論著。這不僅僅是因為《書譜》的學術理論價值,就單是從書法創作的角度來審視,《書譜》也是每一個書法學習者的必修課。
千百年來傳誦廣泛的《書譜》,確切名稱應叫《書譜序》,因為一直沒有看到《書譜》的正文,就把這篇序言徑稱《書譜》。「從原文本身看,篇末說:『今撰為六篇,分為兩卷』。但全文從內容到形式並沒有分成六個部分來寫;而只是概述了書法的源流與支派,評騭了前人論書的偏蔽,以及敘述自己撰寫《書譜》的旨趣等。……完全是序言之體。」
孫過庭生前好友陳子昂在《孫君墓志銘》中說:「將期老而有述,死且不朽,寵榮之事,於我何有哉!志竟不遂,遇暴疾,卒於洛陽植業里之客舍。」所謂「志竟不遂」大概是指論稿未完成。後宋徽宗趙佶用瘦金體在其墨跡的前面寫上「唐孫過庭書譜序」的題簽,標明是「序」。
孫過庭,名虔禮,以字行,陳留人(今河南開封),郡望出自富陽。官至率府錄事。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暴卒於洛陽,時年約44歲。(《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 朱關田著)竇蒙《述書賦注》一書認為孫過庭為「富陽人」、「死年當在68歲以上」。而《書譜序》自署「吳郡孫過庭。」(吳郡不是當時的地名,只是郡望,在今蘇州一帶離富陽不遠。)對此本文暫不作史學考證辨析,旨在對《書譜》的書法藝術進行賞析與臨摹。
《書譜》其內容極其豐贍而精闢,含義深厚。《書譜》在藝術主張、學書步驟、真草之辯證、書體的功用和特點、基本技法的總結、創作經驗、學習態度、立身務本道德修養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宏論。
諸如:「古不乖時,今不同弊。」「草不兼真,殆不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等等閃光的詞句、深刻的思想,讀來常常讓人茅塞頓開,醍醐灌頂。是學習書法者必讀的文本,同時,也是學習草書應修的功課。
孫過庭的書法「憲章『二王』,工於用筆,俊拔剛斷,尚異好奇,凌越險阻……」(張懷瓘《書斷》)。孫過庭書法宗法「二王」,於筆法尤為精到。可貴的是他能將晉法化為己用,入而能出,化繁為簡,空靈古樸,瀟洒俊逸,直追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經典墨本。
一、《書譜》為我們提供了較多的草字範本
在歷代經典的草書刻帖中,有的只有短短四五十個字,多則數百,而像《書譜》有這麼多字的古帖的確是很少有,所以說它為初學者提供了難得的草字範本,尤其是同一個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處理。字帖中雖然重複的字很多,但在上下文不同的行距章法銜接中,都有不同的字態寫法。
如:一個「草」字,作為一行的第一個字的時候,用筆提按略重,草字頭兩點筆鋒按得稍重,主筆一長橫與下面的筆畫稍有斷開,端莊厚重而獨立。
而接下來「擬草」的「草」作為一行的第二個字,與第一個「擬」字略有連綿,筆鋒提起,線條輕盈纖細而流暢。
至本行下面「則長草雖」一句,「則」字用筆較重,「長草雖」三個字在一行的最下面,且右邊的一行「兼之」兩個字用筆和用墨較重而筆筆斷開,所以與「兼之」兩個字相鄰的「長草雖」三字在這裡處理得就比較線條稍細連綿,用筆輕鬆飄逸。
這三個「草」字分別在不同的位置就採取不同的用筆、用墨處理寫法。《書譜》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草字範本。
二、古樸簡約的藝術風格
結字與筆法的古樸簡約是《書譜》的突出風格。每當我們臨摹《書譜》時,先將字帖打開,靜心讀帖,悉心體會帖中的字,個個珠圓玉潤,天真燦漫,充滿著無限的生命活力。細觀其用筆,起、行、使轉、提按、收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一絲不苟。只偶爾在率性的表現時,有少數幾個字的連綿,大部分的用筆是單字筆與筆之間筆鋒的斷開,筆意相連,呼應緊湊。
這樣,就少了許多錯綜複雜的纏繞,在用筆上,化繁為簡;在結體上,崇尚古樸,所以,字就顯得簡約疏朗。筆者認為,孫過庭草書多出自王羲之《十七帖》,且有章草筆意,較為古樸。如張懷瓘所說:「尚異好奇,凌越險阻……」王世貞《藝苑卮言》:「《書譜》濃潤圓熟,幾在山陰堂室,後復縱放,有渴猊游龍之勢……」
《書譜》與《十七帖》相比,孫過庭多了些率性放縱的長線條以及「渴猊游龍之勢」。但其長線的飄逸放縱只是孫氏的偶爾為之。因《十七帖》是石刻,線條略顯瘦硬,用筆和結體更有金石氣,字字在法度之中,少有放縱之勢和長線及點畫的跳蕩,整體章法沒有大的跳動,字距均勻、結構平和。
而《書譜》由於是墨跡,書寫的率性躍然紙上。筆墨的使轉提按靈動,作品有一股溫潤典雅、輕鬆歡快流動的氣息撲面而來,加上作者在書寫時的心理情緒變化,性情的波瀾在筆下隨著筆鋒的提按收放,線條粗細飛動變化自然流瀉在宣紙上。尤其是在收筆時,孫過庭對毛筆控制得比較好,收筆乾淨利落。
《書譜》在用筆提按動作的交代上更能讓初學者窺探到筆法的來龍去脈,豐潤的墨韻也體現了墨跡的書寫率性。由於孫過庭工於用筆,筆鋒的動作都處理的很利索,絲毫不拖泥帶水,結構也因取法《十七帖》多有章草的筆意顯得古樸簡約、結構疏闊蕭散。
如「何必易雕工於」幾個字,「何」字一筆下來字內略有牽引,「必」字五筆,筆筆斷開,三個點,三個不同的筆勢寫法,形成三種不同的形態,三個點圓潤敦厚、呼應緊湊。主筆戈鉤,也較短,中間一撇稍短,用筆簡約到了極致。「易」字的點畫非常簡化,中間兩點圓潤渾厚,筆意不同、態勢也不同,憨態可掬。「雕」字左中右結構,雖然筆鋒按得較重,但點畫圓厚,除了左邊「周」字外框主筆強調外,其他點畫寫得都極簡省;「宮於」兩個字,筆鋒稍稍提起,入筆、行、使轉、收,一筆不苟,簡約淡遠。
三、點畫空靈、輕盈,轉折處圓筆較多
《書譜》整篇文字少有連綿,有行無列,字字獨立,靜靜欣賞,如天女散花,各具動人姿態。孫過庭用筆準確、精微靈活、功夫深厚,且含蓄雋永,很少有多餘的習性動作出現。前半段比較沉實、穩健,中間逐漸放開,後面越寫越精彩,意在筆先,瀟洒流暢,翰逸神飛,達到了如他所說的「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境界。
筆墨仿佛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漢字也不再是書寫的障礙,可以隨心所欲地盡情表達。孫過庭真是一個難得的書法才子,對於書法的認識如此深刻、見地如此高遠,書寫技法如此嫻熟足以令人驚嘆。
孫過庭用筆在使轉處多用圓筆,偶爾才用折筆。如「與之謂必存」的「存」字裡邊的「子」字使轉處用方折。還有「纖纖乎似初月」的「月」字的第二筆橫折豎。另外,「文」、「字」等,也是方折用筆。
但孫過庭在《書譜》中大多還是用圓筆或絞轉表現轉折。如「何」、「則」、「始」、「為」等字就是絞轉用筆。筆鋒不做提按明顯的動作,只用手指或手腕輕輕轉動筆鋒。
還有的字如「綱紀」、「同」、「然」、「精」、「素」、「子」等字,筆鋒在使轉處瞬間將提按轉折動作完成。但孫過庭的點畫主題風格還是以圓筆為主,以晉韻風雅含蓄的氣息為風格的內涵。
魏晉以後有成就的行草書家無不宗法「二王」帖學一脈,然而,雖同出一家,由於書家本身的學養、性格迥異,對於經典的筆法、結構喜好不同取捨也不同,因此即便在同一時代,都宗法「二王」,他們形成的個人書法藝術風格仍然有很大差異。
張旭(675-759)、懷素(737-?)、孫過庭(646-697),從他們出生的年代來看,張旭與孫過庭有交叉但相去又不算太遠,只可惜沒有看到他們之間有交往的記錄。竇蒙《述書賦注》:「孫過庭,字虔禮,富陽人。」
孫過庭在《書譜》自署:「吳郡孫過庭」如果說孫過庭是富陽人,那麼,應與張旭吳郡今江蘇蘇州距離不遠。如按孫過庭自說「吳郡孫過庭」很可能還是同一個地方的人。遺憾的是沒有他們之間藝事交往的文字實錄,筆者感覺他們之間生存年代相交,地點相近應該有文人往來軼事,我希望這是一個能解開的謎。
唐代是中國政治經濟的鼎盛時代,也是草書和其他文學藝術的輝煌時代。張旭的草書遒勁敦厚,宏逸雄強;懷素的草書線質細如鋼絲,充滿彈性質感,點畫飄逸飛揚;而孫過庭的《書譜》則是清秀溫潤的小草,字字斷開,加糅章草古樸意趣,生動活潑,天然淡遠,「君子逸翰,曠代同仙」。(陳子昂《祭率府孫錄事文》)張旭、懷素氣勢恢宏的連綿大草,孫過庭天真爛漫,靈逸簡約的小草標誌著中國草書藝術的一個新高度,尤其是張旭的《千字文殘石》、懷素的《自敘帖》和孫過庭的《書譜》演繹了中國草書藝術史上的神話。
孫過庭繼承並發展了「二王」的帖學書風,作為小草書法藝術經典墨跡也是書法史上由晉到唐以來難得的墨跡文本,數千字難得的墨跡給致力於草書藝術學習研究者提供了可貴的真實資料。《書譜》本身的思想理論和書法藝術審美的高度,使它無疑成為我們學習書法必讀的文論和必臨的經典法帖。
通過學習《書譜》,能夠使我們明晰很多書史、書體、技法、書寫環境、書寫心態與書寫工具等多方面的問題。那麼,臨摹它不僅能讓我們領略孫過庭書法藝術的風采,體證《書譜》深刻精闢的思想,同時,也能以此體味「二王」晉韻書風的古意淵源,辨析「二王」帖學技法的發展脈絡,繼承和發展「二王」帖學秀韻、清逸、俊朗的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