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3, 2021
金刚经讲什么? 谁讲解的比较好?
金刚经讲什么? 谁讲解的比较好?
逐句直译的
给大家讲个故事呵。很久以前,如来到某国某地给大家讲课,身边带着一大批铁杆粉丝兼学生。正赶上中午饭的点,如来就穿好正装袈裟拿了饭碗,很庄严地去城里挨家挨户讨饭,讨到饭之后很庄严地端回教室去吃。吃完饭后很庄严地脱掉正装袈裟,收好碗筷,洗洗脚丫,整理铺盖,盘膝坐下,开始扯淡。
有个老粉丝第一个出来发言,很有礼貌地先吹捧一番如来威德,然后说道:“我们最近学习得很痛苦,心思散乱,烦恼妄想极多,而世间芸芸众生其实和我们一样迷茫彷徨。怎么才能体会到您说的那个清净明亮的世界?怎么能排解烦恼呢?”
如来点点头,“这个问题问得好,你仔细听,我仔细说。怎么排解内心烦恼呢?让我想一想。嗯,应该这么做这么做这么这么做。”
老粉丝听傻了,“我了个去,您说明白点行不?”
如来酝酿了一阵,终于把话匣子打开了。
“怎么能排解内心烦恼呢?其实所有的生命都会有各自的烦恼,不管是长毛的,吃奶的,下蛋的,分裂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有脑子的,没脑子的,神仙精灵妖魔鬼怪,我都可以告诉他们怎样排解内心烦恼,让他们体会到清净明亮喜乐安宁的境界。你们作为我的粉丝,我的学生,也应当有这种愿心去普渡众生,但是内心里面却不可以有说教度化的想法,因为众生的成就都是他们自己修行的,并非你们的功劳。如果你心里面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得一清二楚,不能对众生平眼相看,那么就不是我的好学生,而且有愧于自己的修行。”
“排解内心烦恼需要修行,那么怎么个修法呢?我觉得最起码应该不那么关注外在的财物声色,该遇见就遇见,该经历就经历,不被那些外在的财物声色迷惑自己的内心。遇见以后,经历以后,你的内心要像天空飞过鸟儿一样不留痕迹,不受牵扯。你如果能这样修行,那就能体会到,内心安宁是一种福气。”
讲到这里,如来看那老粉丝满脸似懂非懂的表情,于是进一步点拨道,“假如让你沿直线一直朝东走,你知道能走多远吗?”
老粉丝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
“东南西北,六合八方,你能想象我们所处的空间有多么广阔吗?”
老粉丝又老老实实地说,“不能想象。”
如来开导他,“我们的修行就是跟众生结缘,就是去不断地遇见与经历,这就好像你不能去想象宇宙的广阔,不能测量直线的长度。这些缘分,也是福气,我们的修行就是在这些福气和缘分中的遇见和经历。”
老粉丝还是很懵懂,如来只好另开话题,“你想一想,如来的真身是平常人可以看见的吗?”
老粉丝答:“不可以,平常人看到的只是庙里的泥胎木偶。”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真身不生不灭,不是肉身,不是人们跪拜的偶像,不是庙里的木偶泥胎。修行也是一样,行走坐卧,皆是修行,但修行是打坐吗?是念经吗?是向偶像磕头跪拜吗?都不是,你要想看到如来的真身,想要领悟修行的真谛,就应当剥开所有虚妄的外相,去领悟那个精神核心。如果被外相迷惑,那就是着相。不着相,不为外相迷惑,才能解除烦恼,静住安宁,打开内心的智慧之门。”
老粉丝又问,“老大,你说这些我是信服的,但有很多人不信服,那怎么办?”
如来:“切,佛渡有缘人,有慧根的人自然会相信我讲的道理,按我的指引去修行,自然会广结福缘而一念清静。在这样的人眼里,自己与别人无实质分别,众生与众生无实质分别,跳跃出时光轮回中的遇见和经历,眼见众生无分别,是慈悲,也是解脱。但是,你没必要执着于我讲的道理,我讲这些道理不是为了让你信服,而是为了让你明白,明白了道理,也就可以放下道理。就好像过河一样,过河需要木筏,但是过了河以后还留恋木筏非要背走,哪有人会这么干呢?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有屠刀的人的修行,平常人本来手里就没有屠刀,放下什么呢?放下自己该放下的,就是自己的修行。”
说到这里,如来抬眼问老粉丝,“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成佛得道是得到一个职位吗?是选拨领导干部吗?我给你讲这么多道理,难道是在照本宣科念文件吗?”
老粉丝挠挠头,“我明白了,天底下的道理是相通的,而不是固定的,修行不是念经拜佛,成佛也没有规范化程序,出世和入世无分别,佛陀和众生也不是对立面,大家都在不断地遇见和经历,各结各的福缘,各得各的福报而已。”
如来又问老粉丝,“说点现实的吧,假如有人拿出一座金山来行善积德,这个人是不是能得到许多福报?‘’
老粉丝乐了,“肯定会很多福报呵。他给人滴水之恩,可能就会有人涌泉相报,更何况他拿出一座金山去行善积德。”
如来跟他开玩笑,“你如果能把我讲的道理再去向别人讲明白,那么你能得到的福报比那个拿出一座金山去行善积德的人所能得到的福报还要深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我讲的道理里面能得到觉悟,排解烦恼,开启内心的智慧之门。当然,我讲的这些道理,也只是道理而已,你去给别人讲道理,是渡人也是渡自己,跟福报没关系。”
老粉丝听得晕头转向,如来只好把道理说得更浅显些,“有的人说自己不贪,其实是因为没有遇见和经历过,你把他放到功名富贵里,他比别人贪得还厉害。你知道成佛的第一步是自了,是自己觉悟,是罗汉果位。这个罗汉会到处去说自己是罗汉吗?”
老粉丝明白了,“不会!没有大智慧的人才到处卖弄小聪明,即使我修行到了罗汉境界,我也不会自称为罗汉,我还是我。”
如来:“觉悟是不贪恋,但不等于吃东西吃不出味道,不等于看到美女不起欲念,还是那句话,遇见和经历都是福缘,得到是福缘,失去也是福缘。哪怕上辈子修成罗汉,这辈子再入人世,福缘纠缠,也会有迷惑烦恼,我们说众生无分别,其实就修行来说,还是有定力方面的分别····”
老粉丝接道,“正是这样,譬如我修行到了罗汉境界,所得到的觉悟就是一颗平常心,虽然仍然会有烦恼妄想,但是可以活得坦荡,自在,随遇而安。吃到美食就享受美食,看到美女就欣赏美女。美食和美女都是福缘,是遇见和经历,该怎样就怎样,与定力无关,与如来无关。”
如来夸奖他,“你已经明白一些道理了。想当年我在燃灯古佛那里修行,你知道我修行的是什么吗?”
老粉丝答道,“据我所知,您是在那时候印证了佛陀的境界。”
如来再问,“什么是佛陀的境界?是进入到一处特豪华特美妙的天堂吗?是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应有尽有吗?是荣华富贵心想事成吗?”
“不是的,”老粉丝边琢磨边回答,“佛陀有清净心,有大智慧,静住安宁,不受世事牵扯。”
如来肯定道,“这个清净心正是不受外物迷惑的根本。打个比方吧,有个人长得像泰山一样高大,双臂展开能抱住昆仑山,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大只?”
“是呵老大。”老粉丝不明觉厉。
如来又打比方,“黄河里的沙子多不多?假如有黄河里面的沙子那么多的黄河,这所有的黄河里面的沙子加起来,是不是很多?”
“是呵老大。”老粉丝又有点晕了。
如来跟老粉丝开起玩笑来,“老实跟你说,如果有个大善人,让那么大只的巨人拿着像我刚才说的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出来行善积德,他所得到的福报,也不如你将来到处抄录我的笔记复印我的课本播放我的教学音频所得到的福报更多。”
“不是我吹牛,将来我这本经书写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要来顶礼膜拜。如果有人能认真诵读,明白我讲的道理,然后去到处宣讲广为流传,这本经放在哪里,哪里就是圣地!”
老粉丝晕倒。
如来:“呵呵,不瞎扯了。说点正经的,我刚才说的道理你都记明白了吗?”
老粉丝翻看笔记,“都记好了,不过如果出版成书的话,书名该叫什么呢?”
如来思忖片刻道,“就叫金刚般若波罗密。”
(金刚经原文可自行摆渡)
编辑于 2019-01-02
赞同 2840
46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高山清
高山清
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
谢邀@观念
12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的事情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所有的事情里面包括了外部的环境和条件,甚至我们遇见的人.
佛法入门就是三皈依,把所有的五阴皈依到一处的时候,就是真觉。也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经典的不是这句或那句,整本都是利剑斩无明。
有心观空空生物,无心观物物归空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这个道理。
修行要修到什么程度?
观心无心,罪福无主。这才进入寂静光土,寂灭海,妙湛总持不动尊。
当我们不明白的时候,离真心自性最近的称为第一义,什么叫第一义?
第一个意思。如果在第一个意思上再产生意识,离着真心自性越来越远,如果你在后来的意识上去用功夫,根本是水中月,镜中影。没有功夫,谈不上在佛法当中,连善业都不是。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只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
《金刚经》要点在哪里?
就是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金刚经就是平凡的真实,平凡的超脱。“善护念”三个字,鸠摩罗什用了多少智慧翻译。
什么叫念?
一呼一吸叫做一念。一念之间包含了八万四千的烦恼。由于六根着六尘,就产生了六欲,即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欲望,由于有了六欲,就产生了人对每一个尘的七情,即六七四十二种情,有正有反,共84种情,它以千万倍增加所以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就是虚妄不实。
《金刚经》就是为了解决束缚。解脱了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就是那么简单。一切变现不为烦恼,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念念皆道,烦恼即是菩提,这就是《金刚经》的一只金刚眼,是《金刚经》的正眼,正法眼藏。
善护什么念?
无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住就是定,善护念是戒,金刚经的般若本身就是慧,这是拿戒定慧的道理,来说明金刚经的本身,般若法门就是如此。
觉而不迷,即是慧;照而不乱,即是定。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又说“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怎么样叫忍?
这个忍在佛法修持里是一个大境界。前面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什么境界?
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金刚经》开始就告诉我们修持的方法,是善护念,无住,由此而得成于忍。由凡夫到成道之路,圣人与凡夫同一个修持的方法,善护念。怎么护念?
应无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最后是与文无关的tips
今天三月初一
编辑于 2020-03-23
赞同 121
3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加尔辛
加尔辛
哲学史/政治哲学/社会哲学
198 人赞同了该回答
贴上我自己的一篇回答。
佛法高深,世人愚拙。本人刚刚修过一门精读金刚经的课程,便谈谈对金刚经的一些粗浅的理解。
要知道,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因而佛经大量由梵文成书。佛经传入中国要经历一个翻译的工作。然而大量的概念是梵文固有的,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词语与之对应。大量的佛教词汇只能音译,使初学者感到晦涩难懂。
《金刚经》的译本主要有三种,其中通行的版本为鸠摩罗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还有玄奘(对,就是我们熟悉的唐僧)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义净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是梵文音译,意指“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波罗蜜”意指“到彼岸”。佛常以“筏喻”来直观说明修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修行就像乘木筏渡河一样,离开此岸的世俗世界,到达彼岸的菩提妙境。一旦到达,那么木筏就当舍去。
关于“金刚”的含义,有两种说法。在鸠摩罗什译本中,“金刚”意指般若的力量像金刚一样强大和锋利。在玄奘的译本中作“能断金刚”,就是说阻碍修行的烦恼像金刚一样顽固,而此经中的般若智慧能够破解,所以般若智慧能断金刚。
我们明确一下金刚经在佛教经典中的大致位置。佛教大乘经典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截止270 AD):般若经系,法华经系,华严经系,净土经系,密教系。
第二期(截止至约400AD):涅槃经系,解深密经系。
第三期:楞伽经系、密教系。
般若类经典约占大乘经典的三分之一,其中《心经》和《金刚经》是流传最广的般若经典,对中国佛教乃至中国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
大乘般若思想的主旨,在说明用智慧认识宇宙一切现象的本质。佛教认为,事物现象的本质为“空”。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觉,世俗的种种烦恼,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颠倒杂想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生,本质上是空无自性的。
佛教中的“色”作为五蕴之一,是指事物现象的形态。因此,《心经》中会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金刚经》全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是梵文音译的“无上正等正觉”,即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须菩提是代表修得小乘阿罗汉果位的得道者发问,而《金刚经》接下来便依据“阿罗汉如何继续修行成为菩萨乃至成佛”而展开。
通俗来说,佛教的修行过程是一个不断通关的过程。世人皆是凡夫,经过小乘的修行,升级为阿罗汉。阿罗汉再经过大乘的修行,成为菩萨和佛。而《金刚经》便是阿罗汉进一步通关的宝典。
通关的第一步,就是“破执”,即破除对“有”的执着。因此,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意思是指世间的一切物质和现象都是空幻不实的,如梦幻泡影,实相者则是非相。因此修行者应该“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间的执著或眷恋,以般若慧契证空性。在修行实践中,能真正认识到无相之实相,能做到于世界万物都无念无系的“无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
通关的第二步,还要弄清“空”与“有”的辩证关系。既要认识到事物“空”的本性,又不能过于执着于“空”而否定“幻有”的存在。 “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所谓“肯定一切存在的存在,否定一切存在的自性”即是此意。
为了更好说明“空”与“有”的关系,佛陀采用了一种奇妙的表达技巧——三句义。比如,《金刚经》有言,“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在迈向解脱的过程,《金刚经》强调般若智慧是佛门修行解脱的最高智慧,“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承诺如果有人能够虔诚信受此部经,即使奉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够为他人宣说,必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报不可思议”。
初学者学习金刚经,如果只看原文,那么大量的佛教名词和含义会阻碍理解。建议题主去阅读一些好的注本以及研究文献,对理解佛法大有助益。
本文参考文献:
《金刚经 心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雷泉教授讲义
延伸阅读:
《金刚经心经》,赖永海主编,中华书局。
吕澂《金刚经三义》
黄念祖《金刚经一滴》
发布于 2015-02-09
赞同 198
4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logo
ThingJS
广告
不感兴趣
知乎广告介绍
快速生成 3D 城市地图!
快速生成3D城市!无需3D模型师!炫酷智慧城市即刻呈现!ThingJS 平台 CityBuilder 系统可辅助使用者快速生成地图指定范围内建筑的三维建筑模型!大幅缩短三维项目交付时间!查看详情
王路
王路
《水浒白看》
678 人赞同了该回答
《金刚经》里,有两句最核心的话: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果把全经分为两半,就会发现——
第一句,出现在上半篇的开头。依三十二品的科判,是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第二句,出现在下半篇的开头。依三十二品点科判,是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这两句的表达,几乎一样;意思,也几乎一样;但语境,是大不一样的。
第二品,须菩提问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就对须菩提讲,应该怎样怎样。
此经前半篇,讲的就是这些。这叫“般若道”——如何得到般若智慧,从烦恼中解脱。到第十六品,就讲完了。
第十六品结尾说:
“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一般的经,讲到这些话,就像电影到了结尾,马上要出演员表了。
但是《金刚经》,在第十七品开头,又神奇地出现了第二品里似曾相识的场景:
须菩提又问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说:你不是刚问过吗?——开个玩笑,佛并没有那样说。须菩提问的不一样。
第二品里,须菩提问的是“应云何住”,应该怎样住,用什么办法住,用什么办法降伏其心。问的是how的问题。
佛回答的也是how的问题。
佛讲完了。须菩提又有了新的疑问:“云何应住”?——为什么要住呢?为什么要降伏其心呢?
这个问题,并不是须菩提不知道,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他当然知道。他是替不知道的大众发问。大众听了佛前面的开示,会觉得:降服不降服都是一码事嘛。因为佛在前面说了:
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佛说,降伏其心的办法呀,就是度众生,但你度来度去,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得到了灭度。
大家就想:那我不白度了吗?何必呢?意义在哪里呢?为什么要住呢?为什么要降伏其心呢?why?
须菩提知道大家的疑问,就替大家问了why的问题。
佛下面回答的也是why的问题。
前面讲的,菩萨度众生,是菩萨降伏其心的方法。众生是度不完的。度不完,为什么还要度呢?菩萨要靠度众生来降服自己的心。一定要到什么阶段,才能降服自己的心,得到般若呢?——到菩萨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并没有真正度过一个众生。这就是“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等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萨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众生,却不觉得自己是在帮助众生。这么做,只是尽自己的本分而已。
整天叫着嚷着“我要度众生”、“我要度众生”,那是假菩萨,不及格的菩萨。“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通过这种方式,菩萨发心,修行,证果,得到了般若。
般若就是智慧。般若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一切法空。”——这也是为什么要让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来问这个问题。
既然,菩萨是空,众生也是空,那还有什么好度的呢?
没什么好度的,菩萨就要入涅槃了。
入了涅槃,就不来娑婆世界了。菩萨要对人间说byebye了。
这时候,佛就跟菩萨讲:你以前,说要成就佛的功德,说要度尽众生,现在就这样走了吗?
菩萨猛然想起,自己曾经发过的誓愿,才意识到:得到般若,并不是句号,而只是开始。
于是,重新发心,重新修行,重新证果。
从十七品,到结尾,讲的是另一种道,“方便道”。十七品以前,讲的是“般若道”。
这时候,佛告诉须菩提: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菩萨,去度众生吧,就这样一直度下去,忘记自己是菩萨,忘记自己在度众生,这才叫做真正的菩萨。
这时候,菩萨做的一切,不是为了求得般若,而是为了庄严佛土。之所以叫庄严佛土,正是因为菩萨丝毫不以庄严佛土自居。但凡有一毫以度众生、庄严佛土自居的意思,就不能叫庄严佛土了。
佛说:
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菩萨,去度众生吧。就这样一直度下去,并不是为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可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一句话十分重要!
如果有一法可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一个结果。就是可以通过某种办法“得到”的。就还存在“得到”这回事。
换言之,存在“能得”与“所得”的对立。——只要存在“能得”与“所得”,生死根本就无法拔除。菩萨即便可以做到观众生是空,但凡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萨就依然会执着菩萨不是空。——这就是萨迦耶见,是生死根本。“得”、“发”、“度化”,都是一回事。认为有法可得,就会认为自己是在度化众生,是在庄严佛土。
总结:《金刚经》,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菩萨从发心,到修行,到证果,证到的是明心菩提。第二个故事,是菩萨从明心菩提开始,再次发心,再次修行,再次证果,证到的是无上菩提。前面的一次,叫“般若道”。后面的一次,叫“方便道”。
以上内容,主要来自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
发布于 2016-12-26
赞同 678
7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蜻蜓FM
41 人赞同了该回答
金刚经到底是说什么的?
上面一讲呢,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金刚经的几个译本问题,然后我们也对几位法师他们各自译本的特点作了对比分析,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讲金刚经的结构。也就是在讲正式的金刚经之前,我们先让大家有个概览,金刚经到底是说什么的,佛在金刚经里到底给我们讲了什么甚深的奥秘,我们在这里先做一个大概的总结,让大家先有个大略的指导。
我如果估计的不错的话,大部分人读金刚经的感受会是,“好像也没告诉我什么重要的东西嘛!” 而且,好像很多内容还有点重复。我为什么会这么估计,因为七年前我自己初读金刚经时就是这样的感受。但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金刚经你不要看篇幅短小,只有几千字,但是里面信息量极大,极为宝贵。全部都是大乘枢要,就是一到关键的岔路口,马上给你指个方向。没有这些关键岔路口的指向,你是很难找到回家的路的。修行的路上歧路多,而且这些歧路的后果很严重,严重到有时比你不修行还糟糕,所以古人云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所以说佛就在金刚经里,虽然很短小,关键的地方都是给我们指了路的,关键是你懂不懂,能不能看懂。
而且金刚经虽然如果你没读懂的话,感觉上好像会觉得有点重复啊,接不上啊,但实质上,金刚经和《论语》一样,金刚经的结构非常的严密,而且行进的速度非常快。
那么佛到底在金刚经里给我做了哪些重要的开示呢?也就是佛到底给我们说了什么甚深的奥秘、甚深的大法呢?那么我们下面逐一的来给大家讲一讲。
第一
那么在金刚经里,佛讲的第一个大秘密就是:你学佛应该怎么发心,发什么样的心,才能修成最终的那个最究竟的正果,也就是金刚不坏的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在金刚经里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应该发什么样的心。楞严经里就有一句话叫做“因地不直,果招纡曲。” 也就是你因地不正的话,想得一个正果是不可能的。 禅宗也讲“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所以因地发心特别重要,如果你想回归金刚不坏之法身,见识那个常乐我净之佛性,你在发心时就必须发大心,发不生不灭之菩提心。所有“我”字当头的发心都是狭隘的,都配不上“金刚般若波罗蜜”之“金刚”二字,也达不到最终的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即是“无上正等正觉”。
什么是“我”字当头的发心?给大家举些例子啊,比如你看我们大部分学佛的人是不是都这样想,“我”要摆脱痛苦,“我”要成佛,“我”要涅槃,此生终结,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我”不来了,“我”要上升去西方极乐世界。这些都是“我”字当头的发心,都是“我”字当头一个动机。你看到没有,从这些所有发心里面是不是没有别人什么事儿?没有其他众生什么事儿。也就是说,如果说“我”涅槃了,你们其他众生在五浊恶世里面,和“我”没有什么关系。首先“我”没有伤害你们对不对,但是“我”想独善其身。
按道理这些想法是没有错,但是,所有这些“我”字当头的发心,肯定,可以百分之百保证你,都达不到“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你抱着“我要成佛”、“我要涅槃”这种发心去学佛的话,去行的话,你是永远成不了佛的。
那该怎么发心呢?该怎么发心我们才能达于那个“无上正等正觉”?才能回归我们那个如如不动的法身、才能了了见于我们那个清清净净的佛性呢?佛在金刚经第三品就告诉你了,要悲天悯人,要想怎么样让别人摆脱痛苦,而且不是暂时摆脱痛苦,是从智慧上开启众生,把他们从生死轮回中彻底救拔出来,大家都一起归家稳坐。
所以说“菩提心”,或者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成就了自己。而且这种对别人的成就,靠的是智慧上的开启,在智慧上开启别人,也就是大家一起靠智慧彻底的出离。
所以说华严经就说,这个菩提心是什么呢?或者说怎么样才能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呢?
华严经里就说“菩提心”就是“悲先慧为主”。
你看“悲先慧为主”,首先你就得有个“悲”心,不能够光想着独善其身。其次呢,光有“悲”还不行,你自己还要有智慧,还要有能力把这个智慧传播给别人。
“慧为主”,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那个慈善并不是菩提心,那个可以说是个善心、好心没问题的,但是它不是菩提心,因为“菩提”二字它的中心语是觉悟。所以“悲先”、“慧为主”这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菩提心”。
佛在金刚经的开篇就给我们讲了发心,要发什么样的心才能达于那个金刚不坏之法身。
所以华严经还有这么一句话:
“善男子!譬如金刚,唯从金刚处及金处生,非余宝处生。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唯从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一切智智殊胜境界金处而生,非余众生善根处生。”
你看这里面是不是讲得特别的明白,也就是那个菩提心、大心,如果把它比喻成金刚来说的话,那么这个金刚啊,只从两处生。一处就是“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也就是你要有个大悲心,要有个救护众生的大悲心,这是一个金刚。另外的一处是“一切智智”,也就是你还要具有这个不生不灭这种智慧,也就是,诸法皆空,法身本身不生不灭这种智慧你要具备。
这两者都具备了,你才能发起这个菩提心,才能到达那个无上正等正觉。
“非余众生善根处生”,也就是所有其他的善根都生不出菩提心,那自然也就达不到这种菩提果。
所以发菩提心,要“悲智双运”。祖师常常挂在嘴上的“悲智双运”,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词,这四个字隐含着无上甚深的妙法,隐含了一个正途,你能正确的看待这四个字“悲智双运”,你才能知道那个最后归家的路它的方向是什么。该怎么样去起步,你才能搞清楚。
如果你的悲心能起来,智慧也有所悟的话,在两者的基础上能发起菩提心,这个菩提心的发起于己于人功德都非常之大。比如《大般涅槃经》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佛赞叹菩提心的功德:
“尔时世尊赞阿阇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发菩提心。当知是人则为庄严诸佛大众。大王。汝昔已于毗婆尸佛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是已来至我出世。于其中间未曾堕于地狱受苦。大王当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无量果报。大王。从今已往常当勤修菩提之心。何以故。从是因缘当得消灭无量恶故。”
你看,这个菩提心只要你能发起来,即使现在还没能达到那个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呢,但是它已经能消灭无量无边的恶业了。所以说这个菩提心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怎么样能够认清楚学佛的初心应该是什么,什么是菩提心,然后慢慢培养自己的这个菩提心,让菩提心慢慢发起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第一个金刚经的大秘密。那你说听起来好像也不高深嘛!但佛如果不给你说你能明白吗?不告诉你的话就高深了呀。不告诉你的话你看多少千千万万所谓的佛子是不是都抱着“我”字当头的发心在学佛:“我”要涅槃,五浊恶世“我”不来了,“我”要去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任何其他众生什么关系。那你这样的发心永远成不了佛。那这一点的话,佛如果不给你讲的话,你是永远搞不清楚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金刚经的第一个大秘密,是关于怎么发心,那么等我们讲金刚经正文的时候会花很多的时间再讲这一部分。
这是第一个大秘密。
第二
金刚经的第二个大秘密呀,就是佛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迷,什么是悟。也就是说,所谓的成正等正觉,或者说所谓的大涅槃,是什么样的情况才叫大涅槃呢?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叫无上正等正觉呢?或者说凡夫的状态,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凡夫的状态呢?他们到底是迷在什么地方呢?
所以说佛在金刚经里,开篇很快就给我们指出了四颠倒。哪四颠倒呢?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颠倒,是判断迷悟的一个标准或者说依据。成正等正觉,或大涅槃,就是要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颠倒。
那么关于这四相啊,讲金刚经是绕不过去的。据说历史上金刚经有六百多种注疏呢,大家都会讲这个四相,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部分讲这个四相讲得都好像有点偏了,讲得不对。
其实这个四相不需要我们去讲,因为佛在圆觉经里就对这四相作了非常详细的讲解,我们只需要把圆觉经的经文引用过来去理解一下就好了。关于四相的具体解释我们到讲经的正文相关处再讲。这里先引用一段圆觉经的经文,说明我们凡夫迷在哪里。
如圆觉经云: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解:
所以你看,在圆觉经的这段经文里,佛就给我们点出了这个迷悟的要点了。当然这段经文说句老实话理解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先简单给大家讲一讲,后面讲正式经文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讲。
这段经文是说什么呢?也就是说所谓的一切的凡夫,也就是我们一切的众生啊,从无始来,我们迷在关键什么地方呢?关键就是我们总会有这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那这四相呢,它是四颠倒,也就是它不是正的,它不是真实的。
我们呢,认这四颠倒为实我体,由这四相我们总感觉有个我,有个我执。有个我执,有个“我”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憎”、“爱”二境。哎,有的环境我们不喜欢,比如夏天的话房间里没有空调很热,我们就很烦,我们不喜欢这种环境。爱,比如夏天里面空调开得好好的,空气凉飕飕的,往大皮沙发上一坐,哎这个很舒适,这个环境我们就很喜欢。
有了我执以后,我们对外部的环境,或者我们称之为依报,就会产生憎、爱二境。
而且呢,“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也就是“憎爱”二境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取”。对喜欢的境界的话,就总想去执取它,对不喜欢的境界,就总想离开。这样一种有喜好、有倾向,会进一步增加你这样的一种“我执”和“憎爱”二境,这就是“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也就是这两种虚妄它们会互相的增益。
“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所以你看从这里大家就能看出来,“业”这个词啊,它有广义和狭义。也就是说,你不要以为只有你干了坏事才造业,造了恶业。或者,也不要以为你只有做了善事才造业,造了善业。而实际的情况时,我们众生时时刻刻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只要你有“憎爱”二境,只要你有“取”,你就会“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你就会造“无明”业。
也就是我们始终在这个“无明”里面出不来,“无明”会生“无明”,“无明”会增强自己这个“无明”。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造业,在造“无明”业,在造“妄业”。原因就是我们智慧上没有开启,心里老有个“我执”,就如佛在《佛说入胎经》里所说的,“执我我所故,恒被拘牵,不得自在”。所以说,这就是关键,这就是众生迷悟的一个关键,你有个我执,有四颠倒。
我记得之前啊,在其他一个场合上,我给别人在讲金刚经的时候,当时也有几十个人,在一个大的教室里面,我们当然就是私下里共同的探讨、共同学习。当时我们在场就有个同学,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现在回想一下我其实没能很好的答复他当时,就是我虽然答复他了,但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有答在点子上。他就是说:“晓洁,到底我们痛苦的根源在什么地方?”
他提这个问题很实在的呀,我估计当时他那个境遇可能顺心的事不多、烦心的事比较多,然后他就提这个问题,他说到底我们痛苦的根源在什么地方?
我怎么答复他的我现在也记不太清楚了,我记得我当时给他答复的意思就是我觉得你有太多的追逐了。其实这个答复当然也没有错,但是还不够明了。你有太多的追逐,说白了就是你有太多的“取”。
但是这个答复现在再看不够明了。如果斩钉截铁答复他这个问题就是,你一切痛苦的根源,既然说是“根源”了,那个老根子,就是有个“我执”,就像佛在《佛说入胎经》里所说的,“执我我所故,恒被拘牵,不得自在”。你总是有个“我”,和“我”对应的那个客观世界“我所”,“执我我所故,恒被拘牵”,这个时候,你只要有个“我”和“我所”,你就会产生“憎爱”二境,那一旦产生“憎爱”二境,你必然产生“取”,那一旦产生“取”的话,你就“恒被拘牵,不得自在”。
所以说最根本、根本的根源,我们所有的痛苦,或者说我们各种烦恼的根源,都是这四相,这四颠倒,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这四相合在一起就是“我执”其实,就是“我执”,所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我执”。
所以佛在金刚经的开篇就把这个问题给我们点出来了,所以他就点出来了这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那么我们讲经的正文的时候,我们会再给大家进一步解释这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解释和大家都不一样,到时候我们再给大家讲。
那么我们继续圆觉经的这段经文,“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你看,由此,你不能入清净觉,什么原因呢?不是那个清净觉不让你入,“非觉违拒诸能入者”,而是呢,有诸能入,你就错了。你的这个“诸能入”的感觉不是你的真心在入,因为真心不需要出也不需要入,你看“有诸能入,非觉入故”,这种入啊,是那个贼,是那个虚妄的“我”想入,是有个“我执”,也就是有四颠倒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说,“我”想涅槃,“我”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想摆脱烦恼,“我”想进入那个清净的佛性,“我”想入这个“我”想入,它是虚妄的那个贼、那个“我执”、那个四相颠倒它想入,不是我们那个真心想入,“非觉入故”。也就是说,有个要入的心,还是“我执”没断,四相颠倒。
所以,让那个清净觉自然显现的唯一办法,唯一的入手处,是怎么样把你这个四相去掉,把这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去掉,把“我执”去掉。
那这样一旦没有了“我执”,没有了一个想要成佛的“我”、想要入清净觉的“我”,也没有一个所要入的觉,这个时候,偏偏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清净的佛性,那个清净觉,我们的法身自性,就会慢慢的自然显露出来了。所以说这里面不需要入,因为你从来没有出过,佛性本自清净无出无入。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啊,所以说佛在金刚经里开篇就点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也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我们凡夫处在迷妄状态的一个根本的特征。
我们接着读圆觉经的这段经文,“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佛在这里说了啊,如果你不知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才是众生迷妄的关键,你不知道“我执”才是迷的关键,那么你在那里胡修乱练,到处“我”想成佛,“我”想入道,到处去求佛问道,像其他教派“动念”修持也好“息念”修持也罢,都是不能成就那个究竟觉的,都是不能究竟成就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皆归迷闷”,你“动念”、“息念”都不是正确的方法,都会归于“迷闷”的。
所以说这就是佛在金刚经里给我们说的第二个大秘密,就是那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或者说合四颠倒为一体的那个“我执”,“执我我所故”,这是最根本的我们不能出离烦恼、不能够出离生死的一个关键,就像佛在《佛说入胎经》里所说的,“执我我所故,恒被拘牵,不得自在”。
好吧,所以佛告诉你了,破除“我执”才是关键,不要被那个“贼”所利用,那个“我”这种想法是虚妄的,你不把“我”这个虚妄的想法打掉,你在这个“贼”的驱使下你到处求佛问道,你也找不到那个道,它就在你那里你也发现不了它。
所以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掉“我执”,把“我”和“我所”这种对待、对立的感觉打掉。
这,就是第二个大秘密,不告诉你,你又不知道,不要觉得现在告诉你了就觉得没什么稀奇啊,我懂了。不告诉你,你就会在“我执”的指使下给它打工,你到处在那里打坐呀、练呀、我要成佛呀、我要入道呀,都在给那个贼“我执”打工。要把那个贼的贼首捉住,要把那个“我执”捉住、把它打掉,那么那个时候你的清净佛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不需要你求,不需要你去入,你从来没有出过。
这是第二个大秘密。
第三
那么,如果你明白了佛所说的第二个大秘密的话,说:好,我现在明白了,“我执”,那个“我”的感觉是贼,我不想给它打工,我只有把它捉住,把它消灭掉,我的真如自性才能够显现出来。
但是,我到哪里去捉它呢?我怎么样把它给消灭掉呢?我该如何去入手呢?我怎么去抓“我”呢?
这个问题很现实啊对不对?我们都是怎么想着对自己好、怎么对“我”好,我怎么去抓住这个“我”呢?“我执”我该怎么抓?我都找不着它。它在哪里?你给我说说它在哪里?它是在你身前还是在你身后?或者说是在你心里面?或者说是在你脑子里?
你说那个“我”在哪里?我都不知道它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我的对手在哪里,我怎么把它消灭掉?
佛在金刚经里,就开始给我们讲第三个大秘密了。就是说,如果想要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颠倒,或者说,如果我们想要破除那个“我执”,破除“我”和“我所”的对待,我们该从何处入手。
这就是金刚经的第三个大秘密,佛在金刚经里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和那个“我执”作对抗、把它给慢慢的磨灭掉,把它给捉住、消灭掉,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颠倒都给纠正过来,你必须从你的六根入手。
比如,金刚经里说: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佛在这里就是告诉我们,要想破除四相颠倒,要从六根入手,就是要破除“根尘”之对待,你看这个“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尘,我们就是要破除“根”、“尘”之对待。就是要破除那种“能看”和“所看”之对待,“能听”与“所听”之对待,达到“迥脱根尘,灵光独耀”之智慧状态,达到“法尔圆成,无生之沛”那种“无我”后一切任运的大自在。
这又是一个大秘密,不告诉你,你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
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破除“能看”和“所看”之对待。我们是不是总感觉我们看见东西啦?对不对?其实佛告诉你了,这是一种错觉,一切是浑然天成一体的,一切都是“无相有对”的那个如来藏心一体呈现的,没有那个能看的“我”和所被看的那个世界之对待,你眼前那片光影和你是一体的。
要把“能看”和“所看”这种感觉慢慢给他打消和去掉。明白吗?包括“能听”和“所听”。我打一个响指(打响指声),一下听到了对不对?总感觉“我”听到这个响指啦,哎呀,佛说这也是个虚妄的感觉,没有一个你“能听”和“所听”,就是响了一下嘛(打响指声),干嘛要区分一个你听到和一个被听到的声音呢?就是响了一下嘛(打响指声),明白吗?不要作这种区分和对待,不要有“我”和“我所”的对待。
所以要想去掉那个“我”和“我所”的对待,要想去掉那个“我执”,必须要从六根入手。这就是佛在金刚经里所说的“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的意思,他就是告诉我们一切要从六根入手。
就如楞严经所说的,眼根不要“流逸奔色”,耳根不要“流逸奔声”等等。我们的六根啊,不要老往外流逸,要收敛,要“都摄六根”。
我记得央视曾经拍过一个记录片叫《先生,南怀瑾》,这部纪录片分为上下集。在这部记录片的上集,南怀瑾先生当时还非常年轻的时候,他在杭州去向一个高人请教,那个高人说你会另有名师的,我教不了你,但是,你既然来了,我也给你贡献点儿东西。南怀瑾先生就说师父请说。他说以后你看到什么东西啊,你不要老觉得你看见了,不要看到一朵花就觉得这朵花好漂亮啊,就产生我和花之间的对待、就产生“取”。
其实他那个师父讲的啊,用佛家的语言说,就是你眼根不要“流逸奔色”,所以说,修持真正的入手处是在六根。
你看楞严经有这么一段非常重要的话,那么这段话我个人认为是“楞严之眼”,也就是楞严经的“眼”,如果这段话你没有懂的话,那楞严经你算是白读啦。如果楞严经的这段话你读懂了的话,那楞严经的要点你算是抓住了。
如楞严经云: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读懂了没有?
迷悟皆是六根,让你迷的是六根,让你悟的最后也是六根。这就是佛在金刚经里告诉我们的第三个大秘密。只不过佛在不同的经典里阐述这个问题时他所用的遣词造句稍微有点不同。
在楞严经里就说的很明了,直接告诉你六根不要“流逸奔色”、不要“流逸奔声”等等,在金刚经里佛所用的词就是不要“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一个意思。
这就是金刚经的第三个大秘密,要想把那个“我”、那个贼给捉住,要想把“我”和“我所”这种虚妄的对待给打掉,我们的入手处是在六根。不要到处去胡修乱练,不要到处去乱求,要“都摄六根”,要从六根处入手,然后,把那个“我”给打掉,把那个“我执”给打掉。这是金刚经的第三个大秘密。
第四
如果我们听懂了佛在金刚经里说的第三个大秘密之后,我们明白了修持的入手处在什么地方了,那么我们这种修炼究竟是要让我们达于何处呢?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前方那个清净的状态,或者是说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个无上正等正觉,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样子呢?或者说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特征呢?
也就是说白了,我们的修炼需要智慧的指引,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智慧上的正知正见的导航和指引,这样不至于落入歧途、走上歧路,也不至于得少为足、不得谓得。
为了让大家在修行的路上不落入歧途,为了让大家不堕入邪见,佛在金刚经的第五品就又告诉了我们第四个大秘密,也就是说佛家的那个正知正见,佛家归家稳坐那个最究竟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智慧状态。虽然它不可描述,但是,佛在金刚经里仍然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指引。也就是到达这种状态,你算是达到如来智慧了,大概是这样个样子,其他的是歧路,你千万不要走过去,走过去的话你出不来的。
有些歧路,特别是空见,你一旦堕到空见里面去,佛想再用智慧启发你都很难的,这一点佛在华严经里明确讲了,有两种状态佛的智慧都很难撼动,没办法的,他堕入到空见里后他好像是百毒不侵啦,正智慧也达不到他啦。
所以佛在金刚经第五品就讲了大乘佛法的正法正见,讲了大乘佛法的正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接下来引用金刚经第五品的相关经文进行说明。
用真谛法师的译本为:
“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所有相。即是真实。由相无相。应见如来。”
或者用玄奘法师的译本为:
“善现,乃至诸相具足。皆是虚妄。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虚妄。如是以相非相。应观如来。”
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为: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把那句“无所有相。即是真实”给删去了。
佛在这里就告诉我们,大乘佛法的正见就是,远离两边,而行中道。“空不空”即是中道,中道即是如来。
佛非常怕大家学习佛法落入一切虚无这种空见里面去,所以佛在金刚经里用苦良心的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所有相。即是真实。”
可惜我们的鸠摩罗什法师,在翻译的时候,把第二句“无所有相。即是真实。”给删去了。导致千千万万的学子,在学习金刚经的时候,由于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上的删减,很多人会堕入到空见里面去,认为佛家讲一切虚无,认为这个世界一切虚无,堕入到一种空见里面。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世尊所想看到的,不然的话世尊不会用苦良心的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所有相。即是真实。”
那个“相”是虚妄的,但是把那个“相”破除之后还有个真实的东西在下面呢,佛家并不是讲一切虚妄,并不是讲一切虚无,并不是堕入在空见里面。
所以佛非常怕大家学习佛法落入在空见里,所以佛在楞伽经里警告大家:
“大慧。因是故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大慧。无所有增上慢者。是名为坏。堕自共相见希望。不知自心现量。”
所以金刚经讲“空不空”、讲“中道”即是大乘佛法的正见。我不依有,也就是说我不执着我观察到的这个世界全部是真实的,但是我更不要依无,更不要以为,把那个“相”去掉之后,这个世界就无所有啦。所以要远离“有无”两边,远离“常断”两边。要明白没有“自共相见”,也即,没有“我”和“我所”的对待,一切“外性非性”,也就是没有对待之后,一切事物它本身是没有自持之自性的,“外性非性”是这个意思。一切全部是如来藏心一体的自心现量,而这个自心现量,一切如幻。
这是大乘佛法的正知正见。
这一部分非常难,我们回头讲经文正文的时候会讲解的非常细,后面光把这个第五品讲清楚,我们可能就需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把前五品讲完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大家一起学习金刚经不容易,我们学习要落在实处,不要老在外围打转转,我们这次也是拼了,我们就是要把相关经义解释清楚。当然也需要大家在后续的金刚经学习中意志坚定,全力以赴。
这就是金刚经里讲的第四个大秘密,什么是大乘佛法的正知正见,所以金刚经在讲中道,不依有,更不依无,不依常,不依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相”是虚妄的,但“无所有相,即是真实”,“由相无相,应见如来”。
怎么样把那个“相”去掉,把那个真实的“非相”留下来,这个时候你就见到如来智慧了,也就见到我们自己的法身了。
这是金刚经里佛讲的第四个大秘密,也就是佛法的正知正见到底是什么。
第五
我们前面给大家介绍了佛在金刚经里所开示的四个秘密,下面我们接着讲第五个秘密。这第五个秘密就是佛在金刚经第七品里提到的“一切圣人皆以无为真如所显现故”,这句经文我们取自真谛法师的译本。
在金刚经的第七品,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又做了一些删减。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不能说不对,但是要求你要有他的那个根器和水平你才能看得懂,所以说鸠摩罗什法师高估了读者的起点,高估了读者的领悟力,导致鸠摩罗什法师在此处的译文,很多读者都会往错误的方向去理解。
我们下面把金刚经第七品此处相关经文的不同译本给大家对比一下。
先看玄奘法师的译本。
《金刚经》玄奘法师译本云:
“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法,皆不可取,不可宣说,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贤圣补特伽罗皆是无为之所显故。”
再看真谛法师的译本。
《金刚经》真谛法师译本云:
“是法如来所说。不可取不可言。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一切圣人皆以无为真如所显现故。”
再看笈多法师的译本。
《金刚经》笈多法师译本云:
“若彼如来法说不可取。彼不可说。不彼法非不法。彼何因。无为法显明圣人。”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
《金刚经》鸠摩罗什法师译本云: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从上面四个译本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前面三个译本在讲到“无为法”时,都有类似真如“皆是无为之所显”这样的字眼,虽然措辞各有细微差别。
但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表达没有体现出类似真如“皆是无为之所显”这样的意思。
鸠摩罗什法师关于这一句的翻译反而体现出了一个别的译本都没有的意思,即是,“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其他几个译本没有体现出“有差别”这几个字。
也即,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强调,一切贤圣,他们虽都以如来智之“无为法”为最终归趣,但他们为了达于此“无为法”最终归趣所走的路径又各有差别。
如果大家读过楞严经的二十五圆通章,大家自然明白鸠摩罗什法师的这个说法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也即,“无为法”强调的是那个“归趣”,那个“方向感”,至于你走哪条路修持,你视你自己的情况而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鸠摩罗什法师这个“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说法本身肯定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问题是他现在是在做翻译,他是怎么翻译出“有差别”这个意思的呢?他又是如何把真如“皆是无为之所显”这个“之所显”给遗漏掉的呢?
其他法师译文里那种真如“皆是无为之所显”这个“显现”的意思,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文里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而鸠摩罗什法师译文里“有差别”这个意思其他几位法师的译文里也不明显。
而这个真如“皆是无为之所显”这个“显现”的意思,对于领悟大乘佛法来说非常重要,翻译时不应该隐匿它。因为它非常生动形象而又逼真的把悟前悟后的变化给表达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金刚经第七品这句“一切圣人皆以无为真如所显现故”这个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秘密来讲。
我们下面来作一个比喻,来说明一下悟前悟后真如显现的问题。
比如一个老朋友站在你的面前,你之前思绪纷乱,心思在别处,没有认出眼前这个人原来是个老朋友,后来思绪消息,定睛一看,眼前这个人认出来了,原来是个老朋友。
悟前悟后就是大概这样一种状态,真如从来不曾变异,天天在你眼前晃悠,你没认出而已。所以说不是你开悟了,真如突然从其他地方来到了你面前,不是这样的。是真如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你的视线,是你自己一直心意驰骋,没能认出来它。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
“就是这样,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后成佛所悟跟当前这一悟一样,没有差别。”
就好像刚才那个比喻,站在你面前那个人是没有变化,之前是他,当前还是他,不管你认出来也好,没认出来也罢,他一直站在那里。
他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你。真如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你,你之前有妄想,你之后没了妄想。仅此而已。
之前你思绪在别处,于一切误解误会,没认出来,现在定睛一看,呀,认出来了,原来是个老朋友,仅此而已。
所以说,“烦恼即是菩提。”
所以说,“凡圣之殊,系于迷悟。”
所以我个人认为关于这一句经文的翻译,相比于鸠摩罗什法师,还是其他几位法师翻译得更好,尤其是玄奘法师的译本。他们的翻译,类似真如“皆是无为之所显”这样的表达,非常的生动形象,非常的准确,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这样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更有利于让学人开悟。
而真如是靠什么彰显呢?一旦你“眼耳鼻舌身意”能够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一旦你不再妄执“我”和“我所”,一旦你六根不再循“有为法”向外驰骋流逸,这时你的见闻觉知状态就达于如来智之“无为法”状态了,“无为法”之见闻觉知状态,妄想不起,一切如实,一切如如,所以又称真如。
所以说“一切圣人皆以无为真如所显现故”,“无为”即“真如”,“真如”即“无为”,“真如”和“无为”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不同表达而已。
同一个东西我们之所以用不同的表达来展现,原因是被描述对象的某个特征,用某个特定的表达更容易显现,而此同一被描述对象的另外一个特征,用另外某个特定表达更容易显现。所以我们有时说“无为”,有时说“真如”,表达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鸠摩罗什法师此处译文不仅遗失了“一切圣人皆以无为真如所显现故”之“显现”义,他的这句翻译的句子结构还容易造成如下误解。
很多人读到鸠摩罗什法师的这句译文都会产生这样的断句: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鸠摩罗什法师这句经文的翻译,会给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大乘佛法在讲“无”,再加上鸠摩罗什法师此前对第五品那句经文的翻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把这两句翻译联系起来,大家非常容易这样理解:哦,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我以“无”为法。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有。
这种理解非常容易堕入增上慢空见里,这种理解非常容易堕入“虚无主义”里,认为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妄的。那么堕入虚无主义中、堕入空见之中,要么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要么会肆无忌惮,所以说空见和虚无主义是非常危险的。大乘佛法所讲,绝对不是虚无主义,也绝对不是空见。
所以说鸠摩罗什法师的这个译本,在这几个关键的地方都出现了如此的不恰当。
如果说我们一定要用鸠摩罗什法师这个译本的话,大家一定要注意这句经文翻译的断句,鸠摩罗什法师的这句翻译正确的断句应该是: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也即是,鸠摩罗什法师这个译本的意思是,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为修行的最终归趣,只不过他们修行的各自路径有所差别而已。
所以我们对鸠摩罗什法师译本的批评并不是凭空批评的,我们还有其他几位法师的译本作参照呢。
那么,这个神秘的“无为法”,或者“真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无为法”就是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无为法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无为法就是“以相非相应观如来”。
也即是,我们所总结的金刚经的这些所谓的秘密,其实就是同一个秘密,用不同的表达,只是为了让你能从不同角度把这个秘密看的更清晰一点而已。
我们此次讲解,会花大力气从“以相非相应观如来”这个角度来阐释这个生命的秘密。也即是,在解释金刚经第四个秘密时,也即是,在讲金刚经第五品时,我们会讲得非常的详细,估计要花接近二十期音频来阐释这个第五品、这个第四个秘密。
而我们此次讲解,也会花大力气从“一切圣人皆以无为真如所显现”的角度来阐释这个生命的秘密。也即,在解释金刚经第五个秘密时,也即,在讲解第七品时,我们后面也会讲得非常的详细,估计要花上十几期音频来讲解金刚经第七品、来讲解这个第五个秘密。
那么在这里,我们先简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无为法”,更详细的解释,大家还是要等到我们讲解到金刚经第七品时再作讲解。
那,什么是“无为法”呢?这个问题没办法直接解释。对“无为法”的解释我们只能采取把“无为法”的对立面“有为法”说清楚,然后你明白了什么是“有为法”,自然也就明白了什么是“无为法”,因为“有为法”妄想熄灭,就是“无为法”,所以说明白了“有为法”,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是“无为法”。
首先,无论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此处的“法”字都不是指“佛法”,也都不是指“方法”。此处“有为法”之“法”字和“无为法”之“法”字,都作六根见闻觉知之体验解,佛经里“法”字作此意解时常以“诸法”这个表达来出现。
“有为法”就是掺杂了妄想的六根见闻觉知之体验,而“无为法”就是六根妄想歇息后清净真实之见闻觉知之体验。
那么“有为法”的核心内涵到底是什么呢?也即是,什么样的见闻觉知之体验,是掺杂了妄想的“有为法”呢?
有“我”和“我所”之对待,或者说有“能所”之对待,或者说有“根尘”之对待,这个就是“有为法”最核心的内涵。
这个更详细的解释我们只能等到讲解金刚经第七品正文时才能展开来讲,这里只能先略微提及一下。
也即是,你只要有个“我”执,然后再有个对待的我所处的外部世界之“我所”执,“有为法”的核心要素就具备了。
这个“我”和“我所”的对待,就是“有为法”的核心要素。
此时,你的六根总是向外奔驰流逸。
比如就如前面我们所讲到的,你总会觉得我能看,同时有个被我看到的东西。比如一朵花,你总觉得我能看到这朵花,同时,你总觉得,有个真实的花独立于我之外存在,被我看到了。
这种“能看”和“所看”之对待其实就是“我”和“我所”之对待,楞严经里又喜欢把这种“能所”对待称为“根尘”之对待。
这些“我”和“我所”之对待,或者称为“能所”之对待,或者称为“根尘”之对待,不管你把它称为什么,都是虚妄的妄想。
那么这种“我”“我所”之对待,或者称为“能所”之对待,佛经为什么表达为“有为法”呢?也即是,佛经为什么给这些虚妄的对待起个名字叫“有为法”呢?
这个要从“为”这个汉字说起。
大家可能想不到,在象形、会意、形声、指示四种造字法中,“为”字是象形字。
你可能会惊叹,“为”字怎么可能是象形字呢?它的形状到底像什么?我怎么看不出来“为”字的形状像什么呢?
“为”字的繁体字写作“爲”,本义是母猴,它是个象形字,上面是“爪”,下象形,古体“爲”字,它的形状像“两个母猴相对形”,也即是,古体的“爲”字,它的形状像“两个母猴相对而坐”。
现在的为字,别说简体字,即使是繁体字“爲”,也已经看不出像“两母猴相对形”了。但你如果去看金文的“爲”字,那个字形还是非常像“两母猴相对形”的。
所以“为”字,本义有非常强的“我”和“我所”之对待的意思,所以佛法,把这种“我”和“我所”之对待妄想表达为“有为法”。
就像我们上面说到的,只要你被“我”和“我所”这种妄想所拘牵,你六根见闻觉知时一定会有“根尘”之“能所”对待,这些对待都是虚妄的妄想。
比如拿眼根来说,你总觉得眼前有朵花然后你看见了它。你不仅会觉得你能看见、有个所被看的花,而且你会进一步以为你是用你的如“蒲萄朵”般的肉眼看见的。
就如楞严经所云: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那么这句经文非常重要,这句经文我们后面在金刚经第七品正文讲解时再详细解释。
现在大家先明白一点就可以了,就是,你总是妄想有个“我”和“我所”,妄想我能看、有个所看,妄想我是用肉眼眼球在看。这个就是叫做“流逸奔色”。
这些对待都是“有为法”,都是妄想。
其实,真实是,一切都是“自心现量”,如幻。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内外,所谓外部的“花”也根本没有实体、没有“自性”,所谓外部的“花”只不过是真如自性于眼根所显现的一个“花”的影像罢了,所谓外部的“花”其实如镜显像一般,并不像你妄想的那样拥有“质感”。
什么时候你开始不再感觉你是在用肉眼在看,你离真相就近了。什么时候你没有“能看”“所看”之对待,真相就隐约开始浮现了。
刚才咱们解释了一下“有为法”之“为”字,现在既然讲到这里了,我们顺便再说一下“真如”之“真”字。
“真”字的本义,对专门研究古文字的人来说,都像谜一样,存在很多的争议,都各有说法。所以我们今天所讲的对“真”字的看法,仅仅是猜想,仅供大家参考。
“真”字的繁体字写作“眞”,是个会意字,从“匕( huà)”从“目”从“乚( yǐn)”从“八”。
《说文解字》解“真”字本义为:“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我本人不太同意《说文解字》里对“眞”字的解释。
下面我自己来解一下,再次强调,下面对“眞”字的解释只是我个人的猜想,仅供大家参考。
繁体“眞”字的构型由四个部分组成。
中间的“目”,代表眼睛,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
“目”字的左下方一竖一横象个墙角一样把“目”半包裹住的部分是“乚”,“乚”是藏匿的意思。
“眞”字的最上方部分是“匕”,代表“变化”,是变化的“化”字的一个简写。
“眞”字的最下方一撇一点构成的象“八”字一样的分部,有“呈现”之意。
比如文具的“具”字,下面也是一撇一点构成的象“八”字一样的分部,“具”也是会意字,“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
那么关于“眞”字的本义,除了《说文解字》的解释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眞”字用来指人或物的原样、本样,我本人是同意“眞”字的这个解释的,我不同意《说文解字》把“眞”解释为“仙人变形而登天”。
那么如果“眞”字确实是指人或物的原样、本样,那“眞”字此意又是如何从“眞”字的构造里会意会出来的呢?
也即是,把眼睛藏匿起来,“呈现出来的”怎么就从虚妄变化为本然之真实了呢?
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解,“眞”字此处构型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要你把肉眼眼睛藏匿起来,而是要你把“始终是靠肉眼在看”那种感觉给打掉,因为“始终是靠肉眼在看”这种感觉是妄想,“能看”和“所看”之对待也是妄想。
一旦你能把“始终是靠肉眼在看”这种妄想感觉打掉,一旦你明白过来没有内外,一切皆是真如自性于见根起用一体呈现,一切如幻,那么这种如楞严经所说的“见精映色”之一体呈现,就是本然之真相。
此即我个人对“眞”字的理解。
说到这里,你可能将信将疑,你会想,难道古代造汉字的人懂佛法吗?
说句老实话,当我看到比如“眞”字、“爲”字、“性”字等字的造字及本义时,我当时自己也大吃了一惊,我当时心里马上就升起了一个疑惑,难道中国造汉字的人懂佛法?
我马上就查是谁造的汉字,结果是,仓颉造字!
你去查一下仓颉是何许人、是什么来历,你就不会吃惊中国汉字里面为什么会有佛法了。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中华民族的古汉字里面,蕴藏着关于生命的古老哲学。
我的体会是,你要是想把佛经读懂,你一定要通古汉字,也即,你要是想把佛经读懂,你是否通古文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佛经语言平实,很少有“之乎者也”。
你想把佛经读懂,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要通古汉字。因为佛经里字的意思,往往取的是古汉字的本义,而古汉字的本义,往往和我们现代汉语里汉字的意思已经产生很大的差距了。
回到金刚经第五个秘密这个话题本身。
“眞”字表达的,其实就是“爲”字的对立面。
“爲”字是象形字,形状的样子即是“两只母猴相对形”,这种形状表达的含义就是有个“我”和“我所”之对待。
而“无爲”,表达的就是没有“我”和“我所”之对待。于见根,“无爲”表达的就是没有个“能看”和“所看”之对待,更没有“始终是靠肉眼在看”这种妄想。
所以,“无爲”即是“眞”。
所以,佛在金刚经第七品,等于又告诉了大家一个大秘密,也即,“一切圣人皆以无爲眞如所显现”。
第六
那我们接着再讲金刚经的第六个大秘密,关于金刚经我们总共就总结了这六个秘密,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秘密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自己读金刚经就总结了这六个秘密。
那么这第六个大秘密,佛在金刚经里,就是给你讲了一下如来境界是怎么样的。也就是说最后,把这些道理都给你讲清楚以后,佛,又开始给你讲了如来境界。
那么如来境界,佛在金刚经里总结了这么几点。
真正达到了不生不灭、常乐我净那种状态,真正见识了我们自身的那个法身,真正的达到了那个如来智慧以后,无法可得,无法可说,无所说,甚至,无实无虚。也即是,达到如来境界以后是这样一种状态。
那么,首先,什么是无法可得?
“无法可得”这个表达是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其实金刚经的其他几个译本这个表达是“无法可证”,那么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讲金刚经正文的时候我们会做详细的对比解释。
那么什么是“无法可证”呢?
也就是说,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究竟处是没有我证、所证之对待的,没有丝毫的“览法成根”之根尘对待之有为法可证,也即你只要有丝毫的清净境界可证、在证着,都还不是最究竟处。
既然无丝毫根尘对待之有为法境界可证,自然也就无法可说。
此处“无法可证”之“法”字和“无法可说”之“法”字,都不可以作“方法”理解,也不可以作“佛法”理解,此处“无法可证”之“法”字和“无法可说”之“法”字,指的都是六根见闻觉知之体验。那么关于“法”字的这个意思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们回头等讲到金刚经第六品相关正文的时候再作解释。
如来境界这个“无所说”,指的是佛讲经说法时的那种状态,是“无所说而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像表演的人自己其实并不入戏一样。
佛,说法的时候,无所说而说。也就是说,你读了华严经就会明白,华严经有一品“如来出现品”,专门讲转法轮的。也就是达到佛的境界以后,他说法是什么一种状态,华严经给你讲了一下。他说法是无所说而说,他没有觉得他在说法。他是那样一种状态,无所说而说,明白吗?他自己说法时无思无虑。这一点讲到后面相关的地方我们会再引用其他的大经经文做进一步更详细的解释,我们现在暂时不展开,反正有点难想象对不对?
而且我们还可以讲一点,就是所有达到如来智慧的人都会去说法的,都会自然而然去转法轮的。那为什么呢?为什么成佛以后都会自然而然去转法轮呢?我歇着去好不好?成佛了以后我自己去休息不好吗?我自己去清净不好吗?我干嘛要去说法呢?
那么佛在华严经里回答了这个问题,回答时佛就用了一个词:“法尔如是”。也就是,法界的规律就是这样子的。
法界就是这样的。一旦一个人成了正等正觉,成了佛,他自然而然会去说法。明白吗?也就是真正达到如来境界的话,无法可证,无法可说,也无所说。他没觉得他在说法。他没个“我”和“我所”,他怎么会觉得他在说法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切都像人工智能一样,一切都像“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样,全是自动化的。明白吗?“法尔如是。”
最后,金刚经的第十七品有云: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哎,这第六个大秘密,佛又开始解释如来境界另外一个特点了,就是“无实无虚”。
也就是真正达到如来智慧以后,在那个状态里,“无实无虚”。
那什么叫“无实无虚”?怎么理解?
没有个虚妄,同时,更没有个真实。明白吗?也就是说,如果修证中你也很精进,达到一种境界啦,你觉得,咦,我现在看到的是不是都已经是实相了呀?是不是那个虚妄的相都已经全部灭尽了呀?现在所见,是不是都已经是那个“虚妄之相”消尽之后的“非相”啦?全部都是实相啦?
如果你这样想,你还没有到家。
真正成就了那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没有“虚妄”,但也没有个“真实”,没有“虚妄”和“真实”之分别,一切如如。
就如楞严经里所说的: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你如果以为虚妄没有啦,剩下的都是真实啦,你如果以为“虚妄的相”没有啦,剩下的都是“真实”的“非相”啦,你心里还有这个区分,对不起,“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这个时候你的“真实”和“虚妄”还都是妄想呢。
所以,你看讲到第六个秘密的时候,很多东西就非常难以理解了。
所以说金刚经里第十七品里的“无实无虚”是这个意思,它是在给你描述达到如来智慧以后那个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虽然说那个状态不可描述,但仍然给你描述一下。
这就是佛在金刚经里讲的第六个秘密,讲了如来境界大概是什么样子的,那这一点的话在华严经里讲得更清楚,金刚经由于篇幅太短小了,佛在金刚经里只能用简单几个字给你简单说一下,无法可证,无法可说,无所说,无实无虚。
短短一篇金刚经,五千多字,佛就讲了这么多秘密。
佛是明白的,大部分人是读不懂金刚经的,因为在金刚经里佛只是指出了大乘佛法几个很关键的几个点,而对这几个关键的点,佛在金刚经里并没有一一展开解释。所以如果没有大经作基础,你是很难直接读懂金刚经的。假设你没有读过楞严经、你没有读过华严经、你没有读过大般涅槃经、你没有读过楞伽经,你说我上来就能读懂金刚经,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六祖。
金刚经是非常难的,你要有大经做基础。所以佛希望那些读过大经的人、能够真正读懂金刚经的人,你要给其他人讲,你要“为他正说,显示其义”。你要把金刚经那些很简短话语里面佛真正想表达的意思,用很多的话语把它给阐释出来,把那个意义给显现出来。
所以说金刚经文字紧凑,结构缜密。你看就佛所讲的那六个秘密它都是层层递进的。但是,如果你不能够真正领会,文义把握不清楚,你容易产生金刚经经文重复、前后不够连贯的感觉。原因就是因为,金刚经是一环扣一环的,一旦任何一个环节你没能真正理解的话,你就会感觉到前后连接不上啦。
所以,我们学习金刚经的时候,就必须要处处注意,多提疑问。稀里糊涂的读金刚经,是没有太大益处的,要读你就要下功夫,处处留意,处处提问题。
因为金刚经篇幅短小,文字浅显,义理却又极深,所以学习要处处注意。
比如说,我们马上就要讲经名了,比如说你读到金刚经经名的时候,“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这个“金刚能断”是指般若智慧如金刚般坚利能断可以断除一切烦恼吗?我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讲的,大部人这样解释金刚经的经名时都说,“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指的就是般若智慧就像金刚一样坚固,能断一切烦恼。
大家都是这样讲的,但这样讲对不对呀?要提这样的问题。那我先来说一下我的观点,这样讲肯定是错的。我会给大家解释的,我会给你充足的证据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不是空口说,我们会引用大般涅槃经的经文来说明这个问题,佛在大般涅槃经里明确讲了,这个般若是不会断烦恼的,烦恼也不需要般若断。
所以说像类似这种疑问要提。
另外,为什么须菩提在金刚经第二品和第十七品重复两次问了同一个问题呢?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第二品,须菩提问了一次这个问题,在第十七品,他又重复问了一个完全同样的问题。为什么须菩提会完全重复的问了两次同一个问题呢?
而且,在这两者之间,在第十四品的时候,“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也就是说在第二品和第十七品这两品之间须菩提已经悟了,他悟之前和悟之后,为什么前后问了同一个问题两次?这个地方应该提出问题。
如果读金刚经这些问题你都轻轻松松过去不产生任何疑问,那么,你怎么可能读懂金刚经呢?
另外,你看金刚经前面,讲四相的时候,全部用的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但是在第十五品和第三十一品,突然改成“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了,这是为什么呀?我可以告诉大家,所有的这几个译本,都作了这样的变动,也就是说很确定世尊在讲法的时候这个地方确实做了这样的变化。那世尊任何的遣词造句、世尊任何一个字的选择都是有深意的,他为什么要做这种变化?这个地方也需要你去思考。
另外,你看金刚经前后多处都用到了“非”字对不对?那么这些不同地方多次用到的“非”字意思都是一样的吗?各个地方这个“非”字各自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呀?这些都需要你格外小心去思维。
金刚经里出现的“非”字,在不同的地方,它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如果说在金刚经里不同地方出现的“非”字,你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思的话,那么你想读懂金刚经就基本没有希望了。我们后面会给大家解释,金刚经不同地方出现的“非”字各自指的是什么意思。这些“非”字不同的意思,各自差别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仅仅靠读金刚经本身想要做到完全读懂金刚经,我个人认为是不太现实的事情。要想读懂金刚经,必须要有其他大经做基础。
佛非常清楚这一点,他清楚他讲金刚经的时候只是在关键的地方给大家点拨了一下,他并没有展开讲,比如金刚经里,佛告诉了你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但这四相分别具体的含义是什么?佛在金刚经里并没有展开讲。
他为什么没有展开呢,一方面金刚经篇幅太短,另外一方面,佛知道自己在圆觉经里已经讲过了,佛在圆觉经里详细地解释了四相各自的所指。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必须把佛在圆觉经里讲的那个解释拿过来,这时我们才能准确的理解四相。
很多人,很多很多人,都把这个“四相”给理解错啦。那么我们为什么知道他们理解错了呢?因为佛在圆觉经里不是那样讲的。
在圆觉经里面,佛不仅清晰的解释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每一相具体的含义,而且解释时佛用了非常美妙的比喻。后面讲金刚经正文讲到“四相”的时候,我们会把圆觉经相关的经文给引用过来,给大家详细解释“四相”。
所以说佛在金刚经里,一再鼓励后来的人,“为他正说,显示其义”。原因就是佛讲金刚经的时候,只是提纲挈领的给大家讲了一下大乘佛法的要点。而这个要点,或者大纲,它是需要有佛法基础的学人去宣讲的,没有人去宣讲,一般的人无法直接领会金刚经这部大乘佛法之枢要大纲。
我刚才已经给大家解释了,你要想读懂金刚经,你必须有大经的基础,你说哪些大经?比如说楞严经、楞伽经、华严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维摩诘经等等。你必须要有这些大经的基础,这样的话,你有这些大经的基础,本身对佛理你已经通了,那么你再去读一下金刚经,这个时候你就能够比较容易明白金刚经到底是在说什么了。
所以说,在历史上,在佛法的功能上,金刚经和楞伽经的地位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用来“勘验”人的。所以说你看禅宗印心,就用两部经。也就是说在六祖之前,所有的禅宗祖师都是用楞伽经印心的,所以那个时候禅宗的大师,又被称为楞伽师。
但是,到六祖这儿以后,六祖由于没有上过学,本身不识字,再加上六祖的根器又实在是太利了,所以五祖才用金刚经给六祖印心。
所以说,金刚经是用来勘验你的,看你悟的对不对,所以说它并不是从让你开悟的角度去讲的,如果从让你开悟的角度去讲,必须按楞严经那种讲法,因为金刚经篇幅那么短小,仅靠说理金刚经是很难直接让你开悟的,因为佛在金刚经里说理时并没有展开。所以说白了,金刚经更像一张考卷,它是来勘验你的,或者说,金刚经是供你来印心的。
所以说要想阐释抒发金刚经的经义,必须要有其他大经作基础。所以我们此次讲解金刚经,准备采用的方法就是以经解经,就是在金刚经各个相关的地方,我们要把佛曾经在其他大经里做过的相关解释引用过来,对金刚经各个相关的地方进行讲解,把它给阐释清楚。因为金刚经太玄妙啦,我们自己没法发挥,我们也不敢过多的依据我们自己的想法去解读金刚经。
所以我们此次讲解金刚经就老老实实以经解经,我们知道佛在金刚经里讲到的相关的点,佛在哪些大经里曾详细的阐释过。比如我们刚才讲到的那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们就知道佛在圆觉经里详细的阐述了这每一相的具体含义,那我们就把圆觉经相关经文引用过来。讲发心,发菩提心,我们知道佛在华严经里阐释过,我们就把华严经相关经文引用过来。所以说我们这次讲经,是以经解经,我们不作自己过多的发挥。
以经解经有个好处,能够消除不信任,说白了我自己在这里讲金刚经,你可能还会说,晓洁,我凭什么听你的呀,你自己理解的对吗?
这种质疑都是非常正常的,所以为了打消大家这种顾虑,也为了更好的阐释金刚经的经义,我此次解释金刚经给大家以经解经。
此回答摘录自音频专辑: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蜻蜓FM
https://m.qingting.fm/vchannels/305269/
编辑于 2020-06-05
赞同 41
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憨山门下
憨山门下
私信一般不回。各安其心,请见谅。
6 人赞同了该回答
憨山大师《金刚决疑》,虽然是文言,但其实是当时的白话,并不难懂。
发布于 2016-01-08
赞同 6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2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推荐:索达吉堪布的《金刚经释》
宗萨钦哲的《金刚经》讲解
以及慈诚罗珠堪布的《心经》释
发布于 2013-06-11
赞同 27
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小小巫
小小巫
传统文化/心理学爱好者
101 人赞同了该回答
《金刚经》是最为贴近佛祖本意的经文之一,在佛学中的地位极高,如果我们说佛法的本意是要减少世人的苦厄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金刚经》是在讲如何通过更好的去认识自己(人性规律),认识世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此来让大家获得远离和解决自身烦恼苦痛的方法。
在《金刚经》中,关于如何更好的去认识自己(人性规律)和认识万物的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我分别例举一个内容来供大家参考。
一.认识自己(人性规律):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说菩萨还执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菩萨这个“名称”对其而言,是名不符实的。
四相:世人的成相、着相与乱相(破相)
对于“四相”来说,我个人认为鸠摩罗什把它翻译归纳起来叫做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非常贴切的。而玄奘的翻译,加了三个,成为七相(命者想、士夫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作者想、受者想)虽是更细化了些,但反而让人多生疑虑,我们在这里仍以鸠摩罗什的四相作解。
然而,现在比较权威的四相释义,大家看过以后仍是觉得晦涩难懂,而且这个释义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四相释义:
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
(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
(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
(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
(四) 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对以上的释义,因为我的佛学基础太差,反正我是看不明白的,我自己也逐字的对照字义翻译成白话文来看了,仍然没弄懂这其中的道理。
索性便不再去深究了,清空脑子里的这些内容,我们换个思维重新来解过。
在说“四相”前,我们首先得先溯源,先要弄清楚佛祖对“相”的核心理论。
佛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均有生有灭,有成(兴盛)有败(衰退),这与我们中国古文化中认为的万物均顺应“生长收藏”的根本规律实际是一样的。
而这些规律在万事万物中会通过外在的现象的体现,我们把这些事物外在的现象在人的心脑中形成的内在的观念或认知,称之为“相”。
正是因为“相”是基于人们对事物外在的现象的分析判断认识而产生的观念或认知,所以说“相”其实代表了这些观念或认知往往是偏离本质的,因此,“相”也被称之为“虚相”。
因此,我们要了解“四相”,首先要知道这“四相”是哪四相,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
佛祖以人“相”为象,对人容易着的“相”进行分析, 将一个人从生到灭的过程中,所有易着诸“相”进行了分类,于是就有了“四相”的说法。
同时,他将世人的“相”的发展分为了“成相(生相)”、“乱相(破相)”“无相(离相)”三个阶段。
我们逐个来看。
第一部分:世人之成相
1. 成相之我相
事实上,一个人从产生独立意识即意识到自我存在的那一刻开始,他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在从一个纬度或多个纬度不断的在填充“我是谁”这个问题。
比如,我们首先产生的第一个答案往往是“我是妈妈和爸爸的孩子。”
慢慢的,这个纬度越来越多。
我是出身于“教师家庭”的孩子;
我是XX的长辈,XX的晚辈;
我是XX省的人;
我是XX民族的孩子;
我是XX大学的经济管理系的学生;
我是XX地分管“经济”的县长;
我是XX的领导,是XX的下属
……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什么是“我相”了:
我相是指,我们在这个世间所 “天然生成”的“特定”的每一个“角色”。
是的,“我相”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扮演的每一个角色。
我们出生以后因为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伦环境相对来说是受“先天”主导的,所以会“天然生成”许多的“角色(身份)”。
那么,什么又是执于“我相”呢?
1).执于我相之单纬度成相
打个比方,一个男孩在出生的数年时间内,或许TA最重要的角度就是“我是妈妈/爸爸的孩子”,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这男孩都长到二十几岁了,还是只习惯“我是妈妈的孩子”,那就有问题了。
我们想想,这个男孩去相亲谈恋爱,在和他的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十句话里面有八句都是:
“哦,这个啊,我妈说……”,
“哦,那个啊,我妈说……”
现在网上给这类人创造了一个词,“妈宝男”,绝大多数女生都对其抱着避而远之的态度。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提到了“纬度”一个词,大家也发现了,我们的“角色”是多纬度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这个“角色”都在发生着变化。
而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以自己一个单纬度的“角色”自居,思想和意识都固守在这个“角色”里不出来或是出不来,那就是执于“我相”了。
像上面说的这个男孩,不论他的身份如何在变化,他的思想和意识都长期的固守在“我是妈妈的孩子”这个角色里的,他的“自我认知”基本上属于是单纬度的。
这个可怜的孩子算是属于“成相”失败的一种,算得上是“执于我相”中最初级的一类了。
2).执于我相之角色切换障碍
执于我相还有一种类型,就是一个人有自我角色的多纬度意识,但太过于“沉迷”其中一个纬度的角色,而难以实现角色的切换。
我们在上面说,一个人的角色是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比如说,我们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是“学生”,乘车回家的路上是“乘客”,出去旅游的时候是“游客”,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是“顾客”……
如果我们在这些时候的角色切换存在障碍,只会让自己徒增烦恼。
比方说我上面提到的那个XX大学的经济管理系的学生毕业后几经努力终于成了XX地XX县分管经济的副县长。
平时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下属和邻居亲戚都对他毕恭毕敬,不论是言语上还是行为上都饱含着浓浓的“敬意”在其中,让他很是受用。
这天我们这个副县长去菜市场买菜,菜贩隔着摊位把菜扔在他面前,他瞬间就起火了!
“干嘛呢?”
“怎么就扔过来了?”
“你这什么态度啊?”
“你懂不懂礼貌了?”
“有这样拿东西的吗?”
“你知道我是谁吗?”
……
我们这个副县长气得不行,我堂堂一个副县长来买你的菜,你居然把菜直接给我扔过来,成何体统?
这就是典型的“角色切换障碍”,在菜市场这个纬度的时候,大家的角色就是商贩和顾客两种,商贩隔着摊位把菜扔过来在这个纬度可能就是一个日常的有效率的行为,而我们的副县长,却沉浸在“副县长”的职位角色带来的尊荣中不愿出来。
当他还以“副县长”这个角色出现在菜市场,而不愿意切换到“顾客”这个角色,才是造成他愤怒、烦恼的根源。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许多领导从“位子”上退下来以后,得抑郁症和重病(尤其是肝经疾病)的概率比例都要高很多。
其根本也在于他们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活在“我是领导”的特定身份中,然而当自己从这个角色脱离出来以后,仍然难以脱离这个角色所带给他们的“习气”。
让自己的“本心”迷于这个“我执”中,难得明心见性。
2)成相之“人相”
什么是人相?
我们可以简单化理解: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而着人相则是指我们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中的形象而生出的诸般行为。
还是用我们那个副县长来打个比方。
我们副县长原来是国内知名XX大学经济管理系的高材生,因为自己在经济方面水平特别高,所以,他周围的人都尊敬他为经济大师。
有一天有人问他,“X县长,您作为一个经济大师,有什么大作吗?我一定去买来看看啊?”
我们副县长一听,嗯,对啊,我一个经济大师怎么能没有出过书呢?
不行,我得写一本关于经济方面的书,于是我们副县长写书去了。
当他每天在为构思写书内容而苦恼烦心的时候,他并没有去想过自己这些烦恼的根源在哪里。
“X县长,你们经济学界的大师,平时都怎么娱乐啊?作为上层人士,您肯定打高尔夫球吧?能不能指导一下?”
额,高尔夫球,高尔夫球……
对啊,我也是个“上层人士”了,不会打高尔夫球,多丢人啊。
我得学,一定得学,还要打出水平来。
否则,怎么对得起“上层人士”的身份呢?
于是副县长又去学打高尔夫球去了,同样的,他在因为学打球而带来许多的苦恼和烦心。
……
“咦,X县长,您怎么也在这里吃饭?您也喜欢吃这家的红烧肉?我还以为您这样的大领导,不会来这种小餐馆吃饭呢?”
有道理啊,我堂堂一个副县长,在这种小餐馆吃饭确实和身份不符啊。
这红烧肉的味道……哎,算了,得注意身份,以后不来了。
以后还是去大饭店吃得好。
副县长再也没去那家小餐馆吃过饭。
……
以前有个女孩,有天一时心血来潮临时起意,穿得特别淡雅清爽,这突然变化的打扮,让他人耳目一新,于是得到别人的一致称赞,都说她是“淑女”。
这让她很是受用,心里充满欢喜,于是慢慢的放弃了自己以前喜欢的运动鞋牛仔裤,每天都穿得特别淡雅的风格。
而且刻意去学习了更多淑女的“仪态”,因为人们都说淑女笑不露齿,所以她也不再跑跑跳跳,再没有爽朗的大笑和太多的运动。后来她不论穿着还是言行举止确实都成了别人眼中的真正的淑女。
然而,多年以后她发现自己总是在穿着运动鞋和牛仔裤的时候最是轻松……
3)成相之“众生相”
什么是众生相?在这里,众生相和上面所讲的人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个“众”和“人”中人数的多少。
所以说众生相是指:这个社会设置了一些特定的角色。
而着众生相,则是提我们就按照这个社会社定的一些角色标准去过自己的人生。
我们继续说副县长:
我们副县长刚当上领导后,立志做一个好官,而几十年来,社会和官方所倡导的好官标准都是:艰苦朴素、清正廉明。
好官的榜样则是如同孔繁森、焦禄录式的,吃穿都极其简朴,省下来的钱都捐给他人,自己过得极为清贫。
于是,他开始按照“焦禄录”“孔繁森”式为官之道来要求自己,不论是衣食住行上,都严格的进行支出控制。
这个社会设定了一个”好官”“清官”的角色,为这个角色设定了具体的生活方式和标准,然后我们的副县长就案例按照这个标准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过自己的生活。
他并没有去想过,做一个“好官”和“清贫”有什么必然联系;
他也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让老百姓过得好,自己就得过得很差;
他更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好官”的标准和做一个好官,究竟是不是必须。
以前有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女孩,她从小立志当一个优秀科学家,而她一直以来都在让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她心目中的“优秀的科学家”的标准就是像居里夫人、爱迪生这样的不顾个人安危、废寝忘食,一心为人类科技进步的大局而奋斗的科学家。
她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最终成功进入某科研机构,一心铺在了科研上,立志要研究出举世震惊的科研成果。
如今她过了三十岁,还没有谈过恋爱,更别说成家了,她几乎没有任何的业余爱好,除了科研的工作,就是学习相关知识,她不会做饭,不会开车,甚至不会用微波炉。
她没有想过,她从小立志要达成的目标,是不是她真正的人生目标;
她也没有想过,有一天她达成自己的这个目标以后,生活不会因为她达成目标以后停止,她又应该再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她并没有想过,或许她一心追求的目标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目标”,只是她的“科学家”这个角色的其中一个目标,而这个角色,应该只是她人生中诸多角色中的一个。
如果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扮演一个“社会所设定的角色”,往往又会深深的执于“我相”,难免让自己的思维“局限”在这个角色中难以逃脱,很难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们说的执于众生相,就是一个人沉迷于一个社会所设定的一个角色中,无法脱离这个角色的预设。
4)成相之“寿者相”
寿者相,也可以称之为“知见相”。
这里的“寿者”是喻指“年长、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人。
着寿者相的意思是说,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具有一定地位、权威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习惯以自我的“知见”为标准去对其他事物给出建议和评价。
还是说副县长:
副县长的一个下属写了一篇关于经济学的文章,请他指正。
他看完之后,对着他的下属一通大骂:
“就你文章这水平也好意思说是在分析经济?
你看看你这个文章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还写什么写?”
下属回复说文章的基础理论是基于国内XXX老师的XX理论。
“XXX他懂经济吗?他懂个P,他写的那些东西能称为理论吗?
他就是在瞎忽悠,专忽悠你们这种小年轻!”
……
因为他的下属写的文章引用的是一个与他认知不同的经济学家的理论,所以他特别的不认可这篇文章。
曾经有个学习艺术的大学生去拜访系里一个比较权威的教授,他想办一个高端艺术展,希望能够获得教授的帮助和指导邀请到业内的诸多知名大师都来参加。
教授听过以后很是平和的给了他自己的意见:
做艺术展这件事是很好的,只是以你现在的资源和影响力,你想把这个艺术展办成大规模的就比较困难了。
我个人认为,要办大规模的艺术展,首先需要有很好的艺术家人脉和资源,其次还需要不少有水平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另外场地的选择和装饰也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金。
这三个问题,你看看你能解决哪一个?
当然,如果你能把作品和场地的问题解决的话,那我可以介绍XXX老师给你认识。
他是市XX协会的理事,认识很多知名的艺术家,如果他同意帮助你的话,那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我建议你先努力去解决作品和场地的问题,如果能解决到时候再来找我,如果解决不了,那这件事你就再等等,有合适的时机和资源的时候再做,你看怎么样?
……
寿者相,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会“着”的相,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若是有人在这个领域和他的认知相异,这时候,就最容易着寿者相。
其实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教授以他的经验来分析,以这个学生的现在的能力,是基本不可能办成这件事的。
但他并没有凭自己经验去完全否定这件事情,而是从他的角度出发去帮那个学生换了个纬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然后把决定权交给这个学生。
这就是不着于寿者相。
不以自己的认知以及观念去轻易否定他人的言行,而是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以后,尊重他人的言行和观点。
在潜意识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的,是客观的;与自己相异的就是错的,是主观的。
尤其是正好在遇到自己认为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的时候,一旦发现和自己理解的不同,大多数人连想都不想就先去争论,去维护自己的观点。
因此,寿者相,也可称为知见相,这是一个在“多知多见”的人身上更容易着的相。
第二部分:世人之乱相(破相):
什么是乱相?
乱相是指,一个人开始对之前自己的“成相”开始产生动摇和质疑。
比方说,我们的副县长突然有一天,想到以下一连串的问题:
我真的是经济学界的权威吗?
我真有必要写一本书吗?
我真的是上层人士吗?
我就是副县长吗?副县长就是我吗?
我如果过得不清贫就不是好官了吗?
我是谁?
“我”和这些“身份角色”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些“身份角色”就是“我”?还是“我”就是这些“身份角色”?
如果我放弃了这其中的一个“身份”,我还是我吗?
如果我放弃了所有的这些“身份”,那么我是谁?
他的这些想法我们看上去很乱,但其实这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 “相”和“真我”有所区别。
当他意识到有“相”的存在,并思考“相”与“真我”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是乱相。
而只有一个人产生了“乱相”,才有可能会“破相。”
所以说,乱相其实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一个人的慧识得以突破的门槛。
而“破相”是指在对自己的“相”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后,让自己的思维和意识跳出了某个特定的纬度和“角色”。
有天,副县长决定不写书了。
因为,他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为什么是经济大师就一定得写书。
在他决定不写书的那一刻,他破了一个自己的“人相”。
副县长再一次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菜贩和第一次一样,又把菜扔在了他面前,他刚要发怒的瞬间,突然间又生出一个念头:算了,他也不知道我是副县长,犯不着和他生气。
然后突然又想到,县长只是我工作的一个职位,我现在就是一个买菜的顾客,我现在不应该还把自己以副县长自居,想到这里,他愤怒的情绪自然的消散了。
当副县长把自己成功切换到“顾客”的“角色”的时候,他破了一个自己的“我相”。
我们副县长继续一如既往的买蔬菜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大块五花肉,这让他一下子想起了那家小餐馆的红烧肉,他突然想要不我买一块肉回去自己做来试试?
但转念又自我否定了,他想我是一个好官,清官,我应该朴素节俭,要像焦禄录一样,过得了清贫的生活。
走过五花肉的肉摊后,他再次起了念头:做一个好官清官和节俭清贫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对啊!有什么关系呢?
我用自己正当的收入买五花肉做红烧肉,有什么不对呢?
这也不会影响到我做一个好官和清官啊。
我花自己的钱让自己吃好点穿好点又怎么样呢?
我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钱都捐出去给其他人呢?
把经济工作上做好一些比捐我几十年上百年的工资都要管用啊。
于是我们副县长掉头回去买了一大块五花肉,自己回家做红烧肉去了。
这是破了一个自己的“众生相”。
晚饭美美的吃了一顿红烧肉,我们副县长心满意足的开始上网看新闻打发时间,他发现了一篇关于经济分析的文章还挺有意思,于是看了看作者,发现这就是上次那个下属说的那个经济学家,于是不由自主的就想去点关闭键。
在要关掉窗口的一瞬间,他突然又想,为什么我没看作者是他以前怎么会觉得文章挺新颖?看到作者是他就产生了抗拒了呢?
难道是因为看到他以前的一些观点和自己不一样,觉得他是错的,水平低,所以对他写的东西都产生了抵抗?
于是他决定先看完再去反驳他,于是认真的把文章看完了。
看完之后,他发现,按这个经济学家的逻辑,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毛病啊。
自己以前怎么会有完全相反的判断呢?
第二天,我们副县长又叫之前写文章的那个属下过来,重看了一遍他的文章。
看完以后,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对他下属说:
嗯,你这个文章,如果基于这个理论的话,在XX方面你觉得写全面了吗?还有XXX这个问题,也应该还有这几种解决方法对不对?
另外,你看,把这个理论用在这种情况的时候,是不是不太妥当,你看换成XX理论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好了,你自己回去想想,再改改,回头可以再拿来,我再给你些意见。
……
我们副县长,破了自己的一个“寿者相”。
第三部分:世人之无相(离相):
关于“无相”的释义,《大乘义章》中将其分为两义,内容如下:
《大乘义章》: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涅槃经》三十: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故曰无相。
《大乘义章》认为,无相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理绝众相”,第二个是“离十相”。
先看第一个“理绝众相”,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了解”什么是万物的“相”,所以能够“断绝”诸相。
“离十相”呢,就显得狭义而具体一些了,是佛门中人以修行的角度,将诸相形象的分类总结为十相,然后呢,告诉大家在修行过程中,我们不能“执于”这些相,要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思维和十相分离开来。
总体来说,这样的释义还是比较形象和贴切的。
我们再通俗点来解读:
“无相”者——对世间诸相,“了然而无所住”。
什么意思呢?
就是,首先我们要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们在此基础上去做到让自己的思维在“四相”上“无所住”,而得以离四相。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明白,所谓的“无相”不是说让我们做什么都“漫无目的”,反而是要让大家明确做事的“初心”,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事,以此来了却这个“初心”。
我们去买菜的时候,自己就是个顾客,我们不应该去否认这个身份,同时,要懂得让自己的身心去匹配这个“身份”(即实心实意去做好买菜这件事),买完菜回家的路上,我们是司机,我们也需要去匹配这个身份,并做好司机应该做的事,礼让行人,懂得自我保护和保护路人……
比如说我想给我侄子做个我小时候很喜欢玩的风筝,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是“让侄子体验到我这个时代童年的乐趣”、“做件事会让我感觉到开心”。
然后,在我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人给我说,“你做的这是什么啊,太难看了吧,市场上卖的比你的好看多了。”
还有人说,“你花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些“没用”的事,不觉得是在浪费生命吗?”
也有人这样说,“你的行为太幼稚了,没头脑啊,直接去买一个多方便啊,省时又省力。”
……
我若是听了他们的话,按现在的卖的风筝的样子做了改变,或是听了他们的话不再“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是去直接买 了一个风筝给我侄子。
那么,我反而是“有相”了。
可能我按他从的想法改变了做法以后,说明我做这件事的时候是不够用心的,我也反而是失去了做这件事的“初心”。
所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做到“无相”,是要找到自己本心的需求,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不会迎合别人,不会固执于自己,不会去迎合专家权威,只遵从自己本心的意愿。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抱着“初心”实心实意,脚踏实地的去做好它,才会让自己避免生出过多“杂念”,才能真正的做到“无相”。
二.认识世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一层含义:你所看到的现象,都不是真实的。
因为你看到的一切现象,都只是影像资料!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曾和同学关于一个物理问题引起了争论,争论的内容大致如下:
假如我们通过一个望远镜看到一个距离地球一百光年的星球上的有一个人正在打球,那这个人是目前就在打球还是看到的是他一百年前在打球?
这个问题引发论战,我当时和几个同学认为这个人就是正在打球,也有几个同学认为那个人是一百年前在打球,我们看到的是过去。
我当时觉得难以理解,我们怎么会看到过去?于是坚持己见,直到大家跑去问了物理老师,然后老师讲了各种关于光的传播、速度这些内容后,我才有些不情不愿的接受。
但后来我因为两件事情,让我认可了这个理论。
一天晚上电闪雷鸣,天边闪电划过两到三秒,我才听到雷声传来;而如果闪电在是在近前的话,看到闪电了听到雷声是基本同步的。
还有一次,远处在爆破作业,我们距离很远,在我们看到爆破后的两三秒后,爆炸声才传来。
这是声波和光波传递速度导致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是通过波传递的,不同的波有不同的速度,所以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时间有差异。
那么,如果你在我面前,我在你面前跳了一个“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其实你看到的也不是真实的,我其实可能已经在0.0000001秒前就完成了这个动作,但是因为这个时间差非常微小,小到我们完全无法判断得出,所以你会觉得这是即时发生的。
那么打个比方,如果,如果我和你面前隔着一层能够极大比例降低光波传递速度的屏障,这个屏障能让光波一个小时以后才传递过来,那即使我就在你面前几米的距离 ,我跳完“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以后,已经在楼下吃着火锅喝着啤酒了,而你却会看到我还在你面前跳舞。
和你一起的一个朋友因为我的舞姿太销魂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走下楼来,却看到我在楼下和朋友开心的吃火锅……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二层含义:你所看到的现象都只是表相,并不是事物的“本质”。
我在阳台上种过一些花,有一次一株植物叶子大都枯萎了,我开始不断给这株花浇水,修剪枯萎的枝叶,但这株花仍然没有好转,最后完全枯死了,等我将这株花从土里挖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花的根已经全都腐败了。
因此我有了一些经验,后来又有一株花同样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认真做了分析,认为根源仍然出在根上,于是我又把整盆花挖出来,结果发现,这株花的根叶非常发达,以至于吸收不到充足的营养,花盆过小已经成为花生长的阻碍。我细细的理清了花的根部,重新换了大的花盆,加了泥土,没过几天,我发现这盆花又顽强的活了过来,而且长得生机勃勃。
其实我的第一株花枝叶枯萎只是这株花的根本(根)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表相,就像人生病一样,只是“症”而非“病因”,而我努力去浇水,修剪枝叶都只是针对表相去努力改善,就像大家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实是努力错了方向,所以最终没起到任何作用,花仍然死掉了。
有一年,我曾任职的一家公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这项改革让大多数员工都多了一项收入,表面上都给大家都带来了福利,因此施行起来没受到什么阻力,很快便通过并执行起来。其中有一部分员工角色因此而发生了变化,自己从拥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员工变成了没有固定工资,而是变成了某些区域市场业绩分红的“股东”,但好在收入也多数都有微微的增加,因此也没太过在意。但时间久了以后,却都发现因为政策不断的调整,分红慢慢减少了,再后来,听说公司出了新政策,因为市场因素,甚至连分红都暂停了。
最后,大家总算明白了,其实这一系列的改革,都只是“表相”,裁员才是最“根本的目的”。而这个目的最终成功实现了,以极少的代价裁掉了许多的员工。(公司经营有各种因素,我们不以此论对错。)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三层含义:你所看到的现象,大都是不是全面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观看其他事物往往都有一个特定的“视角”,如果我们仅仅是“横看”了庐山,而没有“侧看”,会觉得庐山是“岭”;反之,只“侧看”而没有“横看”,会觉得庐山是“峰”;如果这时候两个人在一起讨论庐山的时候,起了争论,那这种情况如何分对错真假?
都是对的,也是错的,都是真的,也是假的。
在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古人的“阴阳学说”是多么的质朴?有古人认为,事物皆分阴阳,阴和阳单独展现时皆为真;但阴阳共现时又互为假象。
再回过头来看看原文中的前一句“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时是否对此话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或观念,大都是通过对事物外在的现象中得来的,但如果我们连一个事物的“身相”都没了解全面,得出来的认知或观念自然是不够客观和全面的。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四层含义:你所看到的现象(对现象的判断),往往夹杂了自己的“偏私”。
以前在公交车上看见过一个不顾他人一人占两个座位的人,起初众人大都对她一脸厌恶,然而看到后来她在招呼后来上车的一个行动不便老年人过去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对她之前的判断有些武断了。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只看到她占座而没看到她让座,对她的印象和认识会是如何?
在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人对同一个事物抱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说说大家都知道的“中西医之争”。
网上有很多人认为中医无用,好多人都是因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用中医治疗无效,甚至认为因此耽误了病情的人,因此不信中医或是攻击中医,甚至全面否定中医。
但同样的网上有很多人喜欢中医,推崇中医,有许多人也是往往因为见证过中医治疗方式的效果。而且网上也有狂热中医情结的人认为中医无所不能的。
那我们先看看下面几个问题:
这许多排斥中医攻击中医的人,即使见过有人用中医中药治好病的人,有多少人因此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那些拥护中医的人,如果见到中医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时候,是否怀疑过中医仍然有不足的一面?
且不论划分“中医”和“西医”的标准是否妥当,单从一个现象就否定或肯定一个事物是否是正确的?
事实上,那些认为中医无用的人往往是选择性的忽略甚至是有意避开了去思考中医没有治好病的其他几种可能:
1、 遇到的中医医生水平太低
2、 服用的中药药性质量有问题
3、 没按医嘱按时服用
4、 没有遵守服药禁忌
……
因为,有时候,他更愿意去维护“自己的观点”,只是因为那个观点是“我”的。
此为人心之“偏私”是执于“我相”的表现。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第五层含义:所有事物的“形体”,都是气、或灵或气灵化合的“表现形式”。
“气”我们可以理解为“能量的储存状态和传递方式”。
比如说一块煤炭,它的本质就是“气”,而这块煤炭的“形”则是“能量”的表现形式,是能量的一种储存状态。
大家都知道煤炭是怎样形成的。
一棵树,因为地质变化的原因,被埋在了地下。千百年以后,被埋在地下的这棵树不断的在吸收地下的能量,当它吸收的能量已经饱和的时候,也就是达到“树木”所能承载的能量的极限的时候,这根树木就发生了“质变”,开始变成了一块“煤”,“煤”的性质是比树木能够承载更多能量的,于是它又能够不断的吸收地下的能量,如果这些煤没有被人挖出来,可以预见的是千百万年以后,它还会发生质变,会变成“密度”更高,能够承载更多能量的物体。
煤炭烧完以后,释放完它的能量以后,就成了土渣,这些土渣,就像是能量的“容器”,能量都跑了,我们就“看到了”这些“容器”。
木头也是一样,烧完以后剩下的灰,也是能量的“容器”,但一棵有生命的树和一棵没有生命的树区别在于没有生命的失去了“灵”,有生命的树,还有“灵”的存在。
“灵”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的储存状态和传递方式”。
对于一棵有生命的树,“灵”是怎么体现的呢?
体现在这棵树的树叶长成什么样?
这棵树的生命周期有多长?
这棵树的树皮是什么样?
树干的密度能长到多大?
所以说,一棵有生命的树,它的本质是“气”和“灵”化合的产物。
人也一样,其本质就是气灵化合的产物,“气”是我们的身体,而我们的“意识”、“思维”、以及我们的”基因”也就是DNA,都是“灵”的储存状态和传递方式的总合。
我们通过“DNA”将自己的一些基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所以说,所有的花草树木、动物、人,也包括极其微小的有“形”的生命体(如细菌、真菌等)均是气灵化合的产物。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弄明白了“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含义,再回过头来看原文下文中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句话的含义大体也有了眉目,“如果我们不执着于事物的表相,不夹杂着自己的偏执私心,才有可能更好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编辑于 2018-08-30
赞同 101
1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心灵乐园
心灵乐园
6 人赞同了该回答
佛在《金刚经》里讲得很清楚:“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些人认为,看到释迦牟尼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色身,就是见到了佛;有些人认为,佛是具有声、香、味、触,或受、想、行、识等等的,但佛告诉我们,如果以为色相、声音是我,就是在行持邪道,永远见不到佛。
但世俗谛当中的佛菩萨、善知识还是需要的,因为只有这些世俗谛的显现,才能度化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譬如,要度化畜生,就要示现畜生的形象,才能与它们沟通、对话,并引导它们修行,走解脱道。如果示现为言语不通的人类,就只能给它们念佛号了。虽然佛菩萨已经超越了世俗谛,不再有血肉的身体,但为了度化我们,还是会示现一个有血有肉的身体。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没有办法度我们,清净现象当中的普贤王如来,佛的报身、法身虽然殊胜,但也没有办法度我们,因为我们之间无法沟通,所以世俗谛的上师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不了解中观的人,在看到《金刚经》、《心经》等般若波罗密多经论里讲五蕴皆空、四大皆空、诸法空性等等时,因为不懂得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分开,总是感到其中矛盾重重:到底有没有成佛之说呢?既然佛是空性,为什么要学佛呢?怎么能成佛呢?有没有因果轮回?既然因果、轮回、学佛、成佛以及度化众生都是存在的,又怎么会是空性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分开二谛。
空性(胜义谛、实相)和现象(世俗谛)从来就不矛盾。前面提到过,有些人读过《金刚经》、《心经》后就误认为:胜义谛的空性与世俗谛的现象是矛盾的。若是空性,就不可能有轮回;如果有轮回,就不可能是空性。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见解,实际上二者一点也不矛盾。
同样,用我们的肉眼看楼房,包括地板、墙壁,都感觉是静止的,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个静止的楼房。我们看到的这么多的静止物体从哪儿来的呢?都是地地道道的错觉,来自于高速运转的一种错觉。所以《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既然一切都是幻觉,那我们还有必要这么执着吗?这样反复思考,就比较容易断除执着,这是佛陀给我们指出的缓和压力的方法。
发布于 2018-11-20
赞同 6
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阿咪驮佛
阿咪驮佛
心空及第归
41 人赞同了该回答
《金刚经体悟》
导读:《金刚经》作为佛教禅宗的第一经典,不仅是汉地佛教寺院的早晚课必读经文;也是无数哲人学者、文史学家乐于研究探讨的佛经。金刚经人缘之畅旺,使其历时2500多年,依然生机勃勃。可是,人们在肯定其哲学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同时,却忽略了,金刚经实际上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实修指导经典。然而可惜的是,今天,即便在佛教信徒中,以金刚经为见地,贯彻日常修行的人,也不如拿金刚经做法事超度的人多。那么今天,我试着从实修的角度带大家重新认识这部经典的伟大之处。它的伟大,在于实用。如果您对金刚经的见解,能从文字理解转为通透领悟,那么于日常生活,定能起到实际作用,那就是佛陀真实的意图了。
金刚经一共32品,也就是32个章节,每个章节有名称,不要小看这个章节名称,这是高度概括章节含义的几个字。我们就拿鸠摩罗什的译本来看,金刚经全文5200字左右。经典中属于短小精悍且佛理通透的一部经。
我会按每一章节的原文,用现在的语言再复述一遍。然后经文中比较重要的地方尽量举例帮助大家领悟。这里说的“重要”,是以实修角度来看的。你说你不信佛,也用不着修行,但是,即便你不是佛教徒,金刚经对你的日常生活也有极大的帮助。因为它是从根源上来重塑你三观、性格、心理等方方面面的。所以,真正的修行无关乎信仰、仪式等表相,而是修你的内心。
─────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都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这个场面就是金刚经的“缘起” 。普普通通的一天,佛和大家都去乞食,吃过饭后,开始静坐。所有的大比丘都在场,佛也在场,各种条件具备,而且自然而然。这就叫因缘具足。
“一时”,很多佛经都以此开始,而不说某年某月某日,为什么呢?因为时间本就是个幻觉、错觉。当你修行上路了,比如打坐入定了,时间对你是没有意义的。即便你出定,对时间的观念也是非常淡泊了。何况佛陀时代的经典大多是阿难复述,众多比丘核实、修证后记载。他们大部分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基本上可以入较深的禅定而突破时空维度,所以时空在其看来并无实义,所以佛经没有记录详细时间。
那时,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简称祗园),和随行的一千二百五十多人。这些人包括耶舍长者子朋薰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基本上每个法会都跟随参加。常随不舍。从很多经文里都能看到。所以这些比丘也是有一定修行成果的,不是刚刚入门的小白。
“次第乞已”就是说,佛和众多比丘,都是挨家挨户逐一祈食,不挑选人家。因为虽说是乞食,但实际上是给大众种福田的机会,要知道,供养佛陀以及一众大比丘阿罗汉,功德和福报是非常大的。所以佛那时定的规矩就是不挑不拣,人人都有机会种善缘。
以上的时间、地点、对应的人。就是金刚经发生的背景。
─────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双手合十,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叮嘱各位菩萨常常反观内省。世尊啊,那些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那您说怎样才能安住于这个发心,战胜习气欲望的干扰呢?” 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叮嘱他们常常内省。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子,善女人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应该像这样守护心念,像这样战胜习气欲望的干扰。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善男子善女人,说的是贪嗔痴慢疑很少的人。善根很深,没有被世俗染污太多,保有赤子之心,所以容易与道契合。所谓的上根器,大根器者。武侠小说大家都看过吧。为什么降龙十八掌郭靖能练成?为什么九阳神功张无忌成就了?为什么区区一个扫地僧人的内功远胜于武林中名门正派的各路高手?这不是作者随意的安排,这是规律。上乘武功青睐的对象,恰好就是敦厚朴实,善根深厚的人。而非世智辩聪,世故练达之人。
好,那么也就是这类善男子善女人,内心赤诚,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种发心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不是随便发的出的。尤其是现在,即便是修行人,也未必能发出此心。密宗更是将菩提心视作修法的珍宝,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行法门才能突飞猛进。菩提心的修法是有次第等级的,而无上正等正觉是其圆满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了。
在此,非常有必要说一下,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赤诚愿心。
一个人发了菩提心,是什么样的体验呢?他感觉与万物众生合一,众生快乐就是他的安心,众生痛苦就是他的不安,所以他一定是为众生承担和付出的。发出菩提心,会进入慈悲而谦卑(无我)同时又有着无穷智慧力量的境界,所谓的 “悲智双运”。有了这样的状态,此人刹那间升华,那一刻他不是普通的凡夫了,而是名符其实的菩萨。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须菩提发问的核心。也是实修中一定会有的问题。注意,须菩提当时已经是阿罗汉,他不是读书读到阿罗汉文凭的,而是一步一步实修证到阿罗汉境界的。而金刚经恰好是一部指导修行的经典,实操性很强。我们千万不要停留在文字层面去研究学习。
顺便提一下,阿罗汉是小乘佛法的最高位阶,小乘佛道是走离情去欲这条路子的,所以我们看到佛陀时代的修行人大多出家,不问世事,在树林里,山里打坐,先避免世俗干扰。而且小乘的戒律森严,他们勤修戒定慧: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有了”戒”、“定”、“慧”,就能对治“贪”、“嗔”、“痴”。他们通过修行,具备相当的智慧和定力,凭借定力,可以避开生死不入轮回的那种(至于具体怎么做到的,有机会再讲解)但是罗汉毕竟不是佛,修行上还有不圆满的地方,(主要是见地上的不通透,有较深的法执)所以,须菩提想走大乘路线,因为大乘道路的终点是圆满成佛。而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是小乘走向大乘,罗汉走向菩萨的一个转折点。菩萨全称叫“菩提萨垛”,也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萨的修行恰好相反,是入世的,是在红尘里救度众生,以此作为修行,而一步步圆满功德,最后成佛。所以民间会有这个说法:“罗汉自了,菩萨有情”。
好,回到刚才须菩提的提问。这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善女人能做得到,但是如何安住这个发心不退转却不容易。这种境界,可能一刹那就过去了,可能延续一天两天,或者十天半月。如果见地不到位,又没有指引,最后都会退转。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不同凡响的境界,如何保住这个境界,是修行的关键,禅宗称其为“保任”。你如果一直在这个境界里,安住,你就成佛了。如果只是体验过,又退转回来,那个不作数。当然,有一次体验也很难得。
“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心指的是习气欲望的念头,也叫“妄心”。和那个菩提心不是同一个心。正是你凡夫的习气欲望让贤圣境界退转,退到凡夫境界。所以修行就是要战胜我们作为凡人的各种习气欲望,甚至作为人的本能也要战胜,你才能从人道解脱,乃至从六道解脱。
接下来,佛陀说了一句话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句话很多人分析过,不外乎两种说法:一是说佛陀把这个问题复述一遍,承上启下,为了引出下面正式的说法。
二是说,这句话佛陀已经给出答案了,“应如是住”,就这样守护心念:不要有任何念头,不要起心动念,自然就战胜习气欲望了。这种说法类似禅宗,无上真理不可说,不可解释。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这不重要。不必执着文字而陷入思维。
─────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诉须菩提:诸位大菩萨,应该像这样战胜习气欲望。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变化而生的,有形的, 无形的,有思维的,没有思维的,既不能说有思维,也不能说没有思维的,所有这些众生,我都使他们灭度而入无余涅槃的境界。就这样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质上却没有众生被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我相,他人相,众生相,寿命相,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这一品佛陀正式给须菩提解说了,金刚经的内容也正式拉开序幕。即便不可说也得说,语言文字毕竟是工具。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佛开门见山说的是 “诸菩萨摩诃萨”,而须菩提问的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的问题。佛却告诉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该怎样降伏其心,这好像答非所问吗?其实不然,你想啊,一个人,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大乘菩萨的发心,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菩萨,甚至接近佛境界了。所以称为“菩萨摩诃萨”。
而须菩提那时已经证到阿罗汉,并且得到 “ 智慧第一 ” 的名号,如果转修大乘菩萨道,一个大阿罗汉的级别,至少可以到三地菩萨,佛陀也就直接以高标准“菩萨摩诃萨”来指导须菩提,故佛陀的应答看似跳跃实质严谨,直接开示诸菩萨摩诃萨是如何降伏其心的。
在此,普及一下菩萨道的修行等级。菩萨有52个次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每一个次第等级都有其特定名称,都需要修行人实证到某种境界,并且在这个境界里安住不退。这里我们不一一介绍,只为大家重点说一下“十住”里面的第七个位阶:也就是“七住位”菩萨。七住位即大乘佛法的“见道”位。顾名思义,就是见到本性,也称为“明心见性”,俗称“开悟”。七住位实证到了第八识“阿赖耶识”,体验到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的真实心----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识)。相当于是修行的分水岭,到达七住位,才是正式修法的起点,此后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所证的阿赖耶识为基础,除习气欲望。七住位之前的修行,如持戒、念佛、布施等等,都是在门外收集开悟见道的资粮,见道(见性)后才是正式入门修法的起点。所以修行人当务之急就是明心见性,如何见性?禅宗的开悟方法最直接。所以,金刚经作为禅宗经典,直指成佛。接引渡化上根器之人。
接下来佛陀话锋一转,说他行菩萨道的时候,渡化了从卵生、胎生,一直到,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
这里的众生包括三界六道的芸芸众生,不仅仅是人道的我们。三界包括 “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指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欲界住着六道的一切众生,色界和无色界专门是等级高的天人呆的地方,但只要是三界内的众生,就都在六道轮回中,生生死死,流转不息。
佛说他做菩萨的时候,渡化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却为何说,实际上没有众生被渡化呢?因为,从菩萨的心性和角度来说,是没有我、人、众生、寿者这四种相的。也就是说,菩萨了知三界六道皆是虚幻不实,他不过是在梦里度化众生,对他而言,梦里的这个“我”尚且是虚幻,那他人、众生、寿者就更是虚幻不实的了。即便菩萨做了无数利他的事情,但他不会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这才是真菩萨。这也是菩萨道区别于世间慈善的根本所在。大道是雁过寒潭不留痕迹的。这种不留痕迹,关键是在内心不留痕迹。
──────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释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释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再说,须菩提,菩萨的修法,应该心不执着,而去布施。也就是说不执着色相而布施,不要执著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 这样布施,不要执著于现相而行布施。为何这样说?如果菩萨不执著于现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单是东方 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不可思量,世尊。 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现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应该按此法修行。
这里佛陀进一步给须菩提解说,什么是不着相的布施,就是布施的同时不执着 “ 色声香味触法 ”。不因为外观好看,声音动听,香气宜人,味道甜美,感觉舒服等等而去行善布施。所以这样的布施和普通的做善事是有区别的。
举个例子:一天,你看到路边有一只受伤的小鸟,觉得它好可怜啊,心里顿觉难过。你把鸟带回家精心喂养。邻居夸你很有爱心,你立刻很受用,觉得自己真是很善良。你和小鸟朝夕相处,然后有一天,它的伤好了,终于飞走了。你满心的不舍,失落,难过。。。甚至抬头看到天空,就会想起这只鸟,想着它还会飞回来找你;看到照片就回忆起曾经和它相处的时光,于是更加惆怅。这就是着相,不仅着了我相,众生相,还着了过去的相,未来的相,善良的相,难过失落的相,许许多多的相。而菩萨又是怎样的呢?菩萨也会救鸟,也细心照顾,邻居也夸菩萨很善良,等等。但是做这些的时候,听闻夸赞的时候,菩萨的内心是安住不动,没有涟漪的。因为菩萨不会认为自己做了好事,他不定义,这是顺其自然的举动。当鸟飞走时,菩萨不会有任何眷恋失落,因为他不认为这叫离别,没有离别这个概念,也就是不着离别相。菩萨不定义聚,所以哪来的散?不定义善,又哪来的恶?内心如如不动,他的头脑里没有“过去”这个概念,也就不会有“未来”这个概念。只有当下一念,而当下一念也即刻翻篇。看,同样的布施,后者的境界就是“无所住”的布施。他的心始终空空净净。也许你们会觉得菩萨是不是无情了,错,恰恰相反,内心“空净”,没有痕迹的布施,是绝对的慈悲。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善良。一个真正付出的人,从不觉得付出过什么。相反,如果帮了一个人,捐了一点钱,整天记挂于心。哪一天受过你恩惠的这个人,并没有按你所愿对你回报,你就唉声叹气:什么人情冷暖啊、好人没好报啊。。。那么你的善行和付出,不过是你自私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已。你需要对自我的认同,也就是内心,对认可自己是好人的一种需要而已。说白了,这种善行也是种交换,只是隐藏地很深,我们凡夫就是在不断的自欺而不自觉。金刚经就是破自欺的最有效法门,让我们先把自己活通透了,活得明明白白,也就彻彻底底了知了他人。
佛陀对菩萨不住相布施则给予极高的评价:福德如虚空般不可思量。当你真正不求回报,甚至连“回报”的概念都没有,做好事不留一点痕迹的时候,福德反而更大,具体体现在,你会过的非常轻松,几乎没有烦恼,真正做到活在当下。也许很多人不解,这样就是福德大了吗?呵呵,你去看看现在的人,谁不焦虑?谁不烦恼?谁不压力山大?各种爱恨情愁,轻则失眠,重则抑郁,动不动自杀,跳楼。所以,没有烦恼牵挂,就是极大的福德,远胜于物质财富,名利情感。
以上,佛告诉须菩提,菩萨道应该如此修行。
──────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凭佛的外形来定义这就是如来吗?不可,世尊。不可以外形来定义如来。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外形,并非真的有实质的外形存在啊。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是虚妄不真的。如果能把所有假象看通透,而远离、放下,你就到达如来境界了。
这里我们来解说一下什么是“相”。相就是概念、定义。这一品出现了金刚经里著名的四句偈语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万事万物都有其定义,但是所有的概念和定义都是虚妄的,只是人们为了表达交流,而给出的假名,这些概念定义,表述了万物呈现的现象,并以此命名,并非万物本质。如果你可以突破一切概念,一切人为的定义,到达的境界,就是佛境界了。换句话说,如果一切的概念、定义都影响不了你,你的心如如不动,不起任何涟漪,你就到达佛境界了,也就是见到终极真理了。这就是宇宙万法的真相,实相。注意,佛陀在此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绝对的真相是什么。
──────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
须菩提白佛言:释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做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若另有众生听闻您刚才所讲的法,他们会相信吗?佛告诉须菩提说:不用担心。我寂灭后,佛法在世的最后五百年,会有一些持戒修福的人听闻此经文章句,升起信心,并以此修行,这些人不是从一个佛、两个佛、三四五个佛那里结过善缘,种了善因,而是与无数个佛结善缘,种了善因。甚至另有一些人,仅仅听闻到此经的章句,就有一念正信,与佛相应,这些人佛都清楚知道:他们凭这一念就有无量福报和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念升起,此人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他们心中没有佛法的概念,也没有“非佛法”的概念。为何这么说?因为这些人如果内心还有定义和分别,就会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定义了有一个叫“佛法”的概念存在,也会有分别,一样是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反过来如果内心定义了:这不是法,法不存在,这就又落入了反面的定义和分别,同样执着分别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不应该执着法相,也不应该执着法相是空。因此,我常告诫比丘弟子们,我说的法,好比过河的木筏,渡你过河靠岸了,你就应该把筏子扔了。木筏都要扔,何况其他东西呢。佛法都要放下,何况“非法”这个概念呢?
这一品,须菩提为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担心,所以问佛,末法众生听闻了金刚经会相信吗?佛则从因果层面给出回答。他说,有一种人,持戒修福,他们读到金刚经,会很有感应,觉得熟悉,或者心生欢喜,这一切都是因为前世,前前世,无量的前世里,与无数佛结过善缘,种过善根。如今条件成熟,种子就发芽了。可见,宇宙万法中,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修行亦是如此。所以,你说放生拜佛念经持咒有没有用?心诚就有用,与佛门结个善缘,即便此生无用,也许下一生,下下生,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发生质变了。你会突然领悟一些东西,一些超越人类思维的智慧。你说不清楚怎么就突然懂了,现在你知道了,这是因果,佛不渡无缘人的。所以善行是必要的,也一定有善果。然后佛又说,还有一种人,他们的悟性更强,一下子契入了佛的语义,与佛相应。这种人生生世世与佛门缘分就更深了。比如历史上的六祖惠能,仅听闻金刚经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大悟,与佛有感动身受的默契。为什么人和人那么不一样呢?这也是生生世世的因果。为什么会契合佛陀的境界而得无量福德呢?因为那一刹那,这些人破我执,达到无我。我执没有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不复存在。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心取相”。字面上看,就是你内心认同了某个概念定义,并且受其影响。比如,你听到一首歌,歌词唱的爱啊恨啊,一下子,你就感伤不已,甚至落泪。又如,别人骂了你一句,你心生恼火,要么立即怒怼回去,要么窝在心里反复纠结。这些都叫以心取相,你的心认同了文字的定义、含义。甚至还会脑补出各种境界,陷在其中无法自拔。事实上,歌词旋律也好,脏话粗话也好,你的心可以不予理会的,你若能把它们听成一串音声的无序组合,那就算修行上道了。我们说,修行就是修心,无论对外的环境怎么变化,你心里不生一个概念定义,你的心就不会被境转,到哪里都如如不动,自在轻松。相反,如果你执着、粘着了某句话,你就会有自我的感受、对他人的感受、对这句话的感受等等,就着了各种相。同样的,今天听了金刚经,你也不能升起这种念头:我听闻金刚经了,这是佛法里著名的经典,我要一字一句仔细研究,哪句是佛陀原意,哪句翻译的不准。。。这就着了佛法的相。叫“取法相”。佛法好比那根指方向的手指,你要往指出的那个方位行进,而不是盯着这个手指头琢磨研究。相反的,佛说一切都是虚幻,法门也是虚幻,我们就不去学习,不去思维,反正都是空。这就是“取非法相”。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这里做了一个比喻:佛法,好比过河的木筏,渡你过河靠岸了,你就应该把筏子扔了,不需要了。难道还要背着木筏上岸吗?木筏都要扔,何况其他东西呢。佛法都要放下,何况“非法”这个概念呢?
这一品概括起来,就是“正信稀有”。正信的佛法,是破我执和法执,离一切相。
──────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陀又接着问 :须菩提,你觉得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了吗?如来把成佛的方法说出来了吗?须菩提说:如按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并没有一种固定的东西叫 “无上正等正觉”,您也没有给我们讲过实质固有的法门。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您所说的法,都不能取其“法相”,不能执着在语言文字里,既不是法,又不是非法。所以,所有的圣贤都是一个境界——无为,只不过站在无为的境界上,示现了不同的“有为”的相。
上一品佛说了破我执和法执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现在为什么又要这样问须菩提,我有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因为佛怕须菩提误解真的有一个佛果可成就,好像世间的学业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了某种技能,给你发张证书。成佛不是这样的,所以须菩提回答“并没有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东西,可以求取,如来也没有说任何方法途径可以获得佛的果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念不生才是如来境界。有四个字叫“为道日损” 。成佛也一样,只需放下,放下眼耳鼻色身意(六根)对外境的沾染,放下一切思维念头,放下所有名相概念,损之又损……那个境界就是佛。我们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我们执着的东西太多了,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你就离佛境界越来越近。就这么简单。没有任何技巧。所有的法门最后也是教你放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觉悟了就是佛,迷了就是众生。修行不是获得多少,而是放下多少。
结尾这句话: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着重解说一下。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破了我执和法执,达到无为的境界,也就是超凡入圣了。自古以来,所有的贤圣之辈,境界都相同,都是无为之境,只不过站在无为的境界上,示现了有为,示现了不同的相。比如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其实早已成佛,他们示现菩萨相,一个在人道,一个在地狱道,度众生。为什么?因为众生有不同的境界,众生着相啊。说到此,我想起现如今的佛教寺院,经常被人诟病,说寺院充斥着商业气息,有佛菩萨面前的功德箱,有做法事超度的和尚,有各种求财得财,求子得子的开光信物。仿佛信仰就是一场金钱的交易。可是,众生谁又不是带着交易的心去朝拜礼佛的呢?你想求这求那,可不就顺应你们这颗所求之心了?你若毫无所求,只一念虔诚跪拜,本身功德就很大了。你若毫无所求,布施而无布施之心,又怎会患得患失,半信半疑呢?一切外境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显现,你眼中有交易,正是你心中有得失。84版西游记最后一集看过吧,唐僧师徒历经艰辛,到了西天佛土,在门口等着取经。第一次,大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给了他们无字的经书。当他们发现后,顿感受欺,大为不满,折回去要取有字的经文。这时,阿难尊者问唐僧要了他的紫金钵盂作为交换。这个细节看似平常,实则颇有内涵。其实第一次给的无字经书,正是最上乘法门,对应最上根器的众生。佛法本就无可说,无可得,只需一念菩提心随意可取。可是唐僧师徒还是回来要了有字的经书,其实他们也是代众生求法,众生根器不一,万千种心,所以得要万千法门对治。你若没有任何妄念、妄心,你还要什么法门啊?你就直接是佛了!你有所求的心,所以,阿难就以“取”应“求”,问唐僧要了他最宝贵的物品紫金钵盂来换。顺便提一句,西游记不愧为四大名著,其内涵之深远,非常人可及。吴承恩可算是把佛法吃透了。
──────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释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你怎么看?倘若有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此人所获的福德是否很多?须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福德 是有相布施,并不是自性的智慧福德。因此我说那人能获得的福德多,但只是一个相,而非福德性。如另有人修持这部《金刚经》,甚至修持里面的四句偈语,并给他人传播,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就会超过之前那个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一切的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智慧 佛法,都出自于这部经。须菩提,所谓佛法,也就是没有佛法。
这一段是大白话,佛告诉须菩提,如果用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富去布施,这个人得到的福德也没有受持金刚经,甚至金刚经里的四句偈语,给他人讲说,来的多。这里讲到了财布施和法布施。这都是佛法里面的布施的范畴。可见,不仅仅给予财物就是布施,为人讲经说法,给予智慧,使其远离烦恼,同样也是布施,而且福德更大。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受持”,也就是信受奉持,相信佛说的真实不虚,照做受用。你受用了,再告诉其他人,传播下去,让他人受用。这才是无量福德。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一切诸佛以及成佛的法门,都是根据这部经典来的。所以金刚经是最上乘的佛法,最通透圆满,是胜义谛的法门,不是世俗谛,是出世间,究竟成佛的法门。所以金刚经被列为禅宗经典。禅宗就是顿悟成佛的宗派。
说到这里,佛立即加了一句: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他是怕说多了,你们又着相了,觉得金刚经好厉害啊,好难得啊,我要好好研究…….打住!这就离经背道了!所谓佛法,不是真的有这个东西存在,这只是一个便于交流的概念。你们不要执着了这个概念。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你怎么看,一个须陀洹的圣人会认为自己证得须陀洹果位了吗?须菩提说:不会,世尊。为什么?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叫入流,然而却无所入,他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惑,而“须陀洹”是假名的定义。须菩提,你怎么看,二果斯陀含可作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斯陀含的果位了吗?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斯陀含具名为‘一往来’,然而实无往来,因此这只是斯陀含的假名。须菩提,你怎么看,阿那含的圣人 能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获得阿那含的果位了吗?须菩提答道:不能,世尊。为什么?阿那含虽然名为不来,说是不需轮回,而实际上佛法无来无不来,因此阿那含只是有个无来的假名。须菩提,我再问你,阿罗汉能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吗?须菩提说:不能这样认 为,世尊。为什么呢?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固定具体的东西叫阿罗汉。世尊,阿罗汉认为自己已修成了阿罗汉道,那他就有了我相、人 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您曾说我已达到没有胜负心、斗争心的境界,这是人的最高境界,是超出欲界最高境界的阿罗汉。世尊,我倘若有这种心念:我已修 到了无争的阿罗汉境界。您就不会说我已是达到一切无争境界的人了,因为我实际上什么也没修,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这一品的对话中,我们接触到了小乘佛法的四个果位。须陀洹又称入流果,也就是入圣贤之流了,到了这种境界,是不会认为自己是圣人的。当然,入流也是个方便说,具体的状态是他不入色身香味触法,也就是六根清净了。看,这就是实修实证到的感受,当你突破人生最高处,超凡脱俗了,你是不会有这个念头的。所以当一个人有了成就,觉得自己伟大啊,了不起啊,为自己骄傲。。。对不起,你还就是个凡夫。也就是开始我说的,真正善良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善良。真正牛逼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牛逼。圣贤是低调到骨子里的平凡,他从不给自己贴标签,你也无法在人群中识别他们,除非有机会与他们交手,一股隐隐的力量让你感动,让你敬佩。犹如顶级的高手与人过招,无须刀剑实操,握手就知有没有。握手就让你心悦诚服。
须陀洹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果位,又叫初果罗汉,是凡圣相接的分水岭。也是修行人今生最有望到达的果位。如果你今生到达了初果,最多7次,最少3次在天上和人间往返,就可以成为阿罗汉而不入轮回。如果大家对后世的轮回概念不深的话,那么即便此生,一个初果,绝对让你受益非浅。你会在世间过得游刃有余,很少烦恼,很少困惑,非常圆融,人际关系一级棒。如果还有因缘未了,做起世间的事业那是非常轻松,因为你具备了特殊的人格魅力和超棒的心态。有四个字叫“内圣外王”。当然,圣贤是不贪恋俗世名利情的。你们还记得第三品----大乘正宗分,我们介绍过菩萨的等级,提到了七住位菩萨,这个关键位阶是大乘路线的入门级,而须陀洹是小乘路线的入门级。这两个位阶的境界有相通之处,但是七住菩萨比须陀洹罗汉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接下来是小乘的第二个果位,斯陀含果。又叫二果罗汉,证到斯陀含的境界,就是贪嗔痴慢疑各种烦恼又减轻了一层,死后再投生到人间一次,再死时,然后不再回来人道了,直接解脱。同样,一个人真的到达了斯陀含果,他也根本不会认为自己到了某种境界了,连一个念头都没有。
阿那含果是第三个果位,也叫三果罗汉,阿那含果就不再往来人间了,命终后直接升天,从天道成阿罗汉。可是真的不来了吗?也未必,阿那含果并不究竟,早晚还是要继续修行,而修行的最佳道场,往往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记住,投身在人道是最好的修行道场,因为人道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这些苦会倒逼你走上修道之路,慢慢发掘本性的智慧,发现宇宙人生的真相。天道的天人因为太快乐,所以很难放下享受去修行。其他几道的众生,不是太愚痴(畜生道)就是太苦了(地狱道),根本没有机会修行。
最后一个就是小乘的顶级果位,阿罗汉果。阿罗汉就是不入轮回了。其实也不是彻底超脱轮回,而是靠定力避开轮回,他的神识(姑且理解为灵魂吧)可以安住在寂灭的境界中八万大劫不出定。那么八万大劫以后呢?以后还是要出定,还是会入轮回的。所以只有回向大乘,发愿成佛,才能彻底解脱,不生不灭。
须菩提那时就是阿罗汉了,但是他如果自认为自己得到了阿罗汉果位,哪怕起了这个念头,他就不是阿罗汉,因为那个念头一起,就有了我相,有了自我,就有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算佛陀称赞他是人中第一,是离一切欲望的圣者,那是佛陀的事情,他自己可不能有任何这样的想法。那么你们会问,做个圣贤会不会很累啊,时刻要觉察自己,不能起自傲自满的念头。那你不过是站在凡夫的角度去揣测圣人的境界。越是有道行的圣人,越不觉得这有多稀奇,多了不起。因为他只不过回归了生命本来的样子,越接近本源,就越觉得平常。可见平常心是道。南怀瑾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就像一个人身上有一万块钱,他绝不会在街上到处向人去讲的,这是个普通的道理,更何况一个得道悟道的人,决不会自觉有道的。
─────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对须菩提说:你想想,我当初在然灯佛那里,得到了佛法没有?须菩提答:没有,您在然灯佛处并未得到什么佛法。须菩提,我再问你,菩萨用其功德来庄严佛土吗?须菩提答:没有,世尊。为什么呢?所谓的庄严佛土,并没有庄严这个行为,只是按个名号,叫作“庄严”。因此,须菩提,各位菩萨摩诃萨,应该像这样修得清净心,不应执着在声、色、香、味、触、法而生念头。应该升起无所执著的心。须菩提,比方说有个人,身体像须弥山那样高大,你想想,这身体高大不高大?须菩提答道:很大,世尊。为什么?佛说的非身就是法身,没有边际,那才是大身。
这一品,佛继续测试须菩提,问他,佛在燃灯古佛那里,得到了佛法吗?须菩提说了,佛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具体的佛法。那么菩萨庄严佛土这个行为也并不存在。这里,佛话锋一转,回到之前的话题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几句话,是金刚经的重点,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言下大悟的。着了“色声香味触法”,而升起的心,都是妄心,妄念。它对应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我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舌尝,用身觉受,用意识思考。然后分分秒秒在分别,执着。而所有分别执着的都是概念定义的幻觉而已。可是我们却习惯了,所以觉得无比真实。比如看到一朵花,立刻知道这是玫瑰花,进一步定义:这花多美啊。凑近去闻,又定义了:好香啊,这是我喜欢的,接着起贪念,我要摘下来送给喜欢的人,玫瑰象征爱情。。。。看,不知不觉,一连串的定义把你死死困在幻觉里。世人就是如此颠倒的,认假作真,以幻为实。静下心来想想,美和丑,还不是人为的概念,美丑就是两个名词,真的有实质内涵吗?香和臭也一样,只是我们的头脑定义了某种味道叫香,某种味道叫臭。如果反过来,说花是臭的,臭就是这种味道,那慢慢形成的习气,就会第一时间说,这花真臭啊。香臭也是两个词,没有实质内容。既然没有实质的存在,那么为何会对眼见的,耳闻的,鼻嗅的会恋恋不舍或厌恶不已呢?说白了,是你习惯了自己下的定义,然后又被定义死死缠住,变成了本能,本能产生了原本不存在的分别,取舍,幻想…….地地道道的作茧自缚。那么修行,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从定义和概念中解脱出来。当你心清净了,无所住,没有任何概念和定义,那么这个世界万物依然有,只是相对于你它们是不存在的,就像一个幻境,一场梦。好比你在做梦的时候,梦里一切都有啊,可是梦醒了,刚才的一切在哪里?梦里的爱人仇人,父母儿孙,梦醒后他们到底在哪里?修行就是再醒一次,从我们认为的现实世界,人生大梦里,彻底醒来。醒来后,你在这个世界上,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可是你的心已经不在日月山水中了,彻底的解脱自在。所以什么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什么样的心?其实并没有这样的一种心,如果有,那就又是一个定义,你又着相了。这种无所住的心,就是你放下所有的执着分别,然后自然就有的境界。注意,这里叫你放下的是内心对外境的执着分别,并不是让你放下亲人,放下家庭,跑去山里,跑去寺院。不是这样的,你要放下的是你的心,不是具体某个人,某个物件。当你的心不沾染,不执着,你一样可以拥有世间任何人任何财富。不过到那时,你根本也不会在乎这个世间了,因为彻底看透这个世间是幻梦。
─────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就如恒河中所有沙粒,每一粒沙再做一条恒河。你想想,恒河中所有的沙粒加起来多不多?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只算恒河,尚且多得无法 计算,更何况河中的沙粒呢!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可填满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他们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善男善女在这部《金刚经》里,不要说讲全部经文,只是领会其中四句偈语,给他人解说, 这样所获的福德,就比用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所获福德要多。
这一品,佛再次说明如果信受奉持我刚才所说的,哪怕四句偈语你能升起信心而实修实证,并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从佛法中受益,这样的福德比无数条恒河里的沙还要多。佛法是指导修行,渡人解脱的工具,是用来修行论证的。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偶像崇拜,把佛菩萨当作圣人膜拜追随,却从未根据经典修正自己;或者把佛经当作知识、学术而研究,论辩,在几个字,几句话的文字概念里揣摩不定,不断思索佛陀的意图,以上都是白白浪费佛陀的苦心。而且,无论你学识多么渊博,人生经验如何丰富,逻辑思维多么严谨,你也无法与佛感应。那些头脑里的概念、定义、想象到的,看到的,都是相,都是你,一个凡夫头脑思维的产物,你越思维,就离道越远。因为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都是颠倒的,你在颠倒中思维,往错误的方向行进,可不就是越走越远。
那么佛经该如何受持?很简单,先放下一个凡人的见地,放下你在人道学到的所有知识,放下你的三观,然后用虔诚的心,专注的心,读金刚经。每天读诵一遍,读经百遍其义自见。日常生活要配合内观反省,永远往内心深处去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反反复复一遍一遍,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贪嗔痴慢疑,重建自己的三观,和佛相应的三观,方向对了,你拥有了“正见”,你的思维就是“正思维”。(佛陀说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思维能树立“正念”,在生活的每一个对境中升起反观、觉照自己的念头,这就是正念。记住,修行永远在修自己,不管他人外境。很快你就能通晓佛陀在说什么,你以智慧去领悟的。这不需要刻意去研究,能被你研究的永远只有文字相。
─────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接着,佛又说:“须菩提,如果人们能随缘讲解这部《金刚经》,甚至只讲说其中的四句偈语,你应当知道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的天人和阿修罗,都应当像供养佛塔庙宇一样供养此处。何况一个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你应该知道,此人在出世间法中获得了绝对的成就,希有难得。如果有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 的地方,就是有佛最尊贵的弟子的地方。
─────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那时,须菩提问佛说,世尊,此经为何名,我们应该如何奉持,就是供奉、读诵受持。佛回答说,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就凭这个名字,你们应当奉持。为什么呢,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就是用大智慧到彼岸。佛这么方便说,并不是真的有一样东西叫大智慧,有一个地方叫此岸或彼岸。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真的说过佛法吗?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没有说。佛又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多不多,须菩提说,是的,太多了。佛说所有微尘,并非真的有微尘这个实质的东西,只是假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并非有实质的世界,只是假名这叫世界。接下来,三十二相,也不是真的有这些相,而是假名叫做三十二相。如果你彻底了知一切都是不存在,只是假名安立,便于交流。那么你就已经受持金刚经了,这样的福德比善男子善女人拿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生命,布施还要多。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瞠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时,须菩提听佛解说《金刚经》,深深领悟了佛法的义理和境界,泪流满面泣声而言:世尊,真是难得啊!您说的这样深刻的经典,我自从修得慧眼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经文。世尊,如再有人能听到这经文,深信不疑,并一念清净,就能认识万法的真相。应当知晓,同时,这个人,成就了无上希有的功德。其实,世尊,这个实相,就是非相,因此佛说它只是取名为实相。世尊,我现下听闻了这部经典,生起信心,并且落实到修行,这不难。如有来世,末法的最后五百年,有众生听说此经,也会深信、领悟、修持,这人也就成为无上稀有的功德。
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已没有了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了众生相,没有了寿者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相就是非相、 他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非相。所以,远离所有的相,这个境界,就叫佛。佛回答须菩提 :正是!正是!如果后来有人,听闻这部经,不惊不怖不畏,那么你们应该知道,此人非常稀有难得!为何这么说,因为他了解了如来说的到达彼岸,并非有实质的彼岸可得,而是假名到达彼岸而已。这样,他就真正到彼岸实相境界了。须菩提,那么“忍辱波罗蜜”, 也没有实质的“忍辱波罗蜜”,只是假名为“忍辱波罗蜜”。举个例子,当初我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事,就是因为我当时已没有了我相,没有了他人相, 没有了众生相和寿者相。因为,那时,我被歌利王一节节肢解时,若有我相、他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必定会生愤恨之念。须菩提,再回想过去,我修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那时,我就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因此,须菩提,菩萨应远离所有的相,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之境,不应执着于色相而升起念头,不应执着于“声音、香味、觉受、意识“而升起念头,心应该无所执着,保有那样的境界。如果心里升起念头,就没有安住在如来境界。因此佛说菩萨不应该执著色相外境而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于一切众生应该无所住而布施。佛说所有的相也即非相,一切众生也即非众生。须菩提,我是说真话的人,说实话的人,爱打比方的人,不说谎话的人,不说怪话的人。须菩提,佛所得之法, 是无实无虚的法。须菩提,倘若菩萨心中执著于佛法而来布施,就好比一个人走进了黑暗之处,就什么也看不见。倘若菩萨的心中不执著于佛法而来布施,就好比 人有眼睛,明亮通透像太阳朗照,能看清一切。须菩提,未来之时,若有善男善女,能受持、诵读这部经,他就是佛。我就能凭佛的智慧,通晓此人将来一定会得到无边无量的功德。
这一品比较长,内容也较多。首先是须菩提,听闻此经后,感慨万千,不觉流泪悲泣。这就是悟道的瞬间会有的反应。一种感同身受,深深契合的心境。自己在轮回中流浪百千万劫,如今终于寻到回归的路!确实,人生再没有比这更珍贵的瞬间了。一切世间的福报成就堆成须弥山,也比不上悟道回归的一刹那。他不禁赞叹,希有的世尊啊,我即便得慧眼,都从来没有见过听闻过这样的经典。可是须菩提立刻想到的是还在沉溺的众生,他又发出感叹:世尊啊,将来如果有人听闻此经,升起绝对的信心,内心清净,见到实相。那么此人才是成就了第一希有功德!
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 “实相”。实相,就是宇宙人生一切时空的绝对真相。如何获得实相?金刚经说的很清楚了,心里彻底清净,没有一个概念一个定义,离一切相,就是实相。这不是用眼看到的,而是与实相合一,你回归到了宇宙的本源,宇宙未生之前的境界,你就是实相,就是佛。释迦摩尼成道后,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而须菩提应该是体悟了这个境界,故补充一句: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这个实相的境界,其实是什么相都没有,只是假名叫实相。然后,他感叹,我今天听闻到这样的经典,信解受持,并不难。如果是末法时期的最后500年,还有众生听闻这样的经典,能信解受持,这个人才是第一希有!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个阿罗汉对天下苍生,芸芸众生的牵挂,唯恐佛陀灭后,后世没有人得解脱。所以,不要提到小乘阿罗汉,就认为他们是自了汉,顾着自己解脱逍遥去。其实真到了阿罗汉的境界,也会随缘济世度人的。历史上有名的“济公活佛”就是阿罗汉。
那么回到刚才,为何说此人是第一希有呢?因为他做到了无我,那么也就无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在说了这些相以后,也特意加了一句:我相即是非相。刚才说的“我相”也是不存在的啊,即“非相”,那些“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存在,都是“非相”。他要佛陀明确知道,他已经领悟了。然后,须菩提总结了:离一切相则名诸佛。也就是:放下万事万物的概念定义。即刻成佛。简单不?金刚经说来说去,也就是离相,离相,你就圆满成佛。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是最上乘的法门。大道至简。那些觉得金刚经很深奥,很玄乎,很遥远的,很晦涩的.......醒醒,是你走的太远。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这里,你们会问,为什么说 “不惊不怖不畏” 就是希有了呢?我们听了金刚经,也没有觉得惊恐畏惧啊。呵呵,那是你们没有彻底领悟,感同身受,只是文字上一知半解。就像覆盖着层层落叶的一个土堆,你只是在拨弄叶片。但是突然有一次,一层层叶片拨开后,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赫然呈现,并且越来越大,把你包围吞噬。你还会如如不动,坦然以对?
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相会发生的境界,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到达的,即便到达,也不是一般人能认同的。也就是,进入了实相,你也许会恐惧,那真是啥都没有,彻底的寂灭寂静。你连你都没有了。然后,这个世界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听到这里,很多人就害怕了,啊,我还有老婆孩子,我还有事业,还有存款,怎么办。。。那就是了,实相现前,你就会恐怖畏惧,而迅速撤离,逃回你熟悉无比的人生大梦里去。《肖申克的救赎》看过吗?那个呆在牢里20年与世隔绝的罪犯,最后刑满释放,他害怕了,不敢出去了,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什么都是陌生的,他无所适从,因为他已经太习惯监狱的生活。最后,这个罪犯出狱后没几天,在一处公寓里上吊自杀了。修行也一样,你没有足够的福德,你安住不了梦醒后的境界,也就是实相境界。所以,成佛是需要资粮的。否则“德不配位”,就会惊诧、恐怖、畏惧。。。
接下来,佛对须菩提提到了“忍辱波若蜜”,也就是忍辱的最高境界,佛说了一段他做忍辱仙人时的往事,来具体描述这个境界。那一世佛陀修行的位阶是仙人。这位仙人带着五百弟子在山林里修炼忍辱的功夫。有一天,歌利王到附近来玩,他的一位侍女离开他,去听仙人讲法。歌利王大怒,遂拔出宝剑,他想试试仙人的忍辱功夫是真是假。歌利王先后砍断了仙人的双手、双脚,耳朵和鼻子,仙人每次都忍了下来,每次都很淡定。到最后,反而是歌利王崩溃了,但他还是不服气,嘴硬地对仙人说:“你说你能忍,空口说白话可不行,要拿出点证据给我看!”歌利王这样说,有点无理取闹了,你把仙人都砍成这样了,仙人都那样淡定,这还不算能忍的证据吗?但仙人的回答也脑洞大开:“好吧,如果我的忍辱能力是真的,就让我的血变成奶水,让我的身体复原。”这种逻辑也是异于常人,超乎常理。话刚说完,他的血就真的变成了奶水,身体也真的复原了。歌利王这下服气了,仙人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说:“等我以后修炼成佛,一定要第一个度化你。故事里的这位忍辱仙人,就佛陀的前世,而歌利王后来被佛陀度化,修成了正果,他就是佛陀大弟子憍陈如的前世。我们看到的五百罗汉的雕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位憍陈如,他就是歌利王转世的化身。排在憍陈如后边的四位罗汉,他们的前世就是歌利王身边的四位大臣。
这个故事,且不去关注它的玄乎。因为佛陀说了,那时他是仙人,有一定神通境界的。佛陀是想表达,他通达“无我”了,所以,歌利王要砍他身子,无所谓,你随便砍吧,反正我不认为这是我的身子,所以,我也不觉得你在强取豪夺,我没有嗔恨心。看,这就是忍辱的最高境界:无辱可忍。达到这个境界的前提就是“无我” 。无我也就是不再认同一切与我有关的人、事、物。大凡没有破“我”执的,要修忍辱,那真是硬生生的牺牲,痛苦到极致的牺牲。所以,佛法的修行,见地是最关键的。也就是那个“正见”,用佛的三观指导你的心性和行为。所以,我们听闻菩萨道的修行,要割肉饲鹰,舍身喂虎,布施眼睛鼻子啥的,会感到不可思议,菩萨太不容易了,这真是无私奉献的壮举啊。。。。哎,你们多虑了,这么说吧,站在菩萨的角度,这么做,太容易了,这哪是什么奉献啊,壮举啊。我这肉身本来也不是我的,有何用啊,你们谁要,谁拿去呗。大菩萨可以有无数个化身的,到那个境界,神通自然就有了。所以,菩萨可以在红尘里渡众生,游戏三昧。一边玩儿,一边渡化你。对菩萨来说,一切毕竟空。而通达空性,才可以示现出种种色相,所谓“空即是色”。菩萨们玩得不亦乐乎。一切尽在掌握的那种笃定。就像忍辱仙人,给歌利王演一场戏,最后征服这个无理取闹之辈,渡化你,一起走上解脱。
好好修行吧,有一天你也会这样的,那才真的是游戏人间,潇洒自如。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陀不会说大话骗我们的。你觉得这是神话,是天方夜谭,那是一介凡夫的知见。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果然,佛陀也如此总结,菩萨如果不通达空性,还认为这是我的东西,我现在赠予你了,那就是一个凡夫在行菩萨道,这样的布施就是赤裸裸的牺牲,带来的只有无奈和痛苦,忍痛割爱,内心万般压抑黑暗。如果通达空性,这种布施才真的是落落洒脱,随心所愿,才能发挥一切手段,济世度人,内心如日光透亮。
这一品最后,佛陀一如既往地强调一下,我说的内容,如果后世有人听明白了,受持此经,那就是无量功德。佛陀到不是无谓的重复,而是他确实在不断地说法,不断举例、补充说明,内容不断丰富了,所以保险起见,要重申一下。
─────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晨、中午、晚上,分别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布施,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那么久。这样的布施功德不如有人听闻此经,升起信心的功德大。何况此人还落实到书写、读诵、按经修行,为人解说等实际行动处,这就更了不起了。须菩提,总之最重要的呢,就是此经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功德。佛说的此经恰好是为上乘根器的人准备的,如果这些人,能受持读诵这部经,还广为传播,那么如来知晓此人有无量无边无数功德,这种人能担负起弘扬如来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普渡众生。因为,如果只是求人天福报的小根器的人,他们仍然执着我、人、众生、寿者等相,便无法契合此经,他根本也听不进去,也不会传播让人受益。须菩提,无论哪里,只要有此经,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就当是佛塔一般恭敬,围绕礼拜,焚香撒鲜花。
这一品,佛再一次用两种不同的行为来比较功德。让我们明白佛法说到底是心法,不在于表象。同样是放生、吃素、念经、布施。看你是以什么心来做。你如果是为了求财,求健康,求在世间过得好,这就是小根器的人,这些人念念不忘的是人天福报,这样的福报百千万劫加起来也不如你对金刚经升起信心来的大,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信心,是对解脱的信心,也叫出离心。誓愿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发这样的愿,有这样的信心,甚至誓愿帮助他人解脱,这才是功德无量。不论你修什么法门,走大乘或小乘路线,出离心,是修行的根基。有出离心的人,是上根器的人。他们不会满足于在世间有为法转悠,在轮回转悠。他们有一定的智慧,洞穿世间的假象,而寻求终极真理。
最后结尾处,佛告诉须菩提一切天人阿修罗要供养此经。至此,金刚经一边说空,不着相,一边又让众生要供养、礼拜、甚至各种仪式,焚香,撒花。佛陀意欲何为啊?其实,佛告诉你,要想契合经义,通达空性,解脱轮回,直至彼岸,第一步,从虔诚开始!佛法中有“信、愿、行”。先从虔诚尽信开始,信佛说的,树立与佛一致的三观,不怀疑不退缩,就容易与佛相应,就能得到加持,就会开智慧。在此,不少研究佛经、佛教的学者专家,第一个站出来问:我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佛说的,佛经流传了2500多年,中间经历了无数变革曲折,况且最初的佛经也不是佛陀亲笔写的,是众比丘集结回忆,编纂而成。传到中国来,还经过各种翻译,最后我们听闻到的这个版本,离佛陀的原话差了多少呀!差了多少?无从考证,但是你可以按佛说的实修试试,将佛理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去,亲身体验一把,大不了最后,你说一点受用都没有,那也是你经历过以后的体会。你觉得是浪费时间?可是你不在修行上浪费时间,你一样在别的地方浪费时间,不是吗?人世间的名利情,到头来一场空,你如此这般奔波劳碌,难道不是将生命白白浪费?临命终时,哪样你能带得走?况且,因受持金刚经开悟,成道的人太多了。六祖惠能就是其中一个。这是历史真实记载的。如果你对现有的佛经有质疑,那么实修就是最好的佐证。
─────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再说,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诵读此经,如还被别人轻视作贱,这就是由于前世做下了罪业,理应堕落到三恶道的。但是因为现世被别人轻视作贱,那么前世的重罪就抵消了。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回忆过去无数劫以来,在然灯佛之前,我遇到过无量无边的佛,我全都恭敬地供养,侍候,一个都没拉下。如果有人在后世末法时代能够受持、诵读此经,所得功德,和我之前无量阿僧祗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佛的功德相比,我不及此人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甚至都不能用数字来譬喻。须菩提,倘若善男善女在后世能受持、读诵此经,那他的功德,如果我说出有多大。或许有人听闻后会心意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总之,此《金刚经》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受持、诵读此经所得的善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一品,佛继续说,受持金刚经可以消除业障。本来要堕三恶道的,(畜生、饿鬼、地狱为佛说的恶道)今生只是受到别人轻视作践就抵消了。这就叫重罪轻报。为什么?因为功德大啊,功德是可以清净业障的。会有人不解,功德如何清净业障,还是随口说说?好吧,我试着解说一下其中逻辑,首先我们要知道何谓功德。一句话,功德就是你回归到自性、本性、道、佛性、空性、实相、绝对、真空时产生的力量。以上这一串名词,是一个意思。哪怕不是彻底回归,而是接近,也会有力量。这股力量可以把你从轮回里拽出来,或者只是拉一把。好,这拽拉的一刹那,你是不是离轮回远一点了?轮回里有什么?有因果啊,有生生世世无量劫以来的因果报应,你一天不出来,你就在里面受报,今世做人,来世做畜生,再来世下地狱,六道里轮回不止,无有尽头。你想不受因果报应,就得借助功德的力量跳出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的本源就是佛,你只要回归了这个源头,哪怕只有一瞬间,你本性里的力量就出来了,把你往轮回外面拉一下,这时候,你背负的无数因果,会刹那崩溃,甚至你都能感觉到。楞严经有云 “理属顿悟,乘悟并销”。这八个字的意思是:你悟到了这个理,完全认同,契入佛性的一刹那,可乘此一并消除业障。哎,佛说的真实不虚啊!所以,当你读诵修持金刚经后,遇到被人鄙视、误解、毁谤,让你自尊心受打击等经历,恭喜你,那是重罪轻报的现象,这些罪业消灭尽了,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你应该高兴才是。
那由他:是印度之数量单位,指10的108次方。反正就是多的数不清。
阿僧祗劫:在佛教经典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劫”、“阿僧祇世界”等。“阿僧祇”意译不可算计、无量数、无央数,表示极大数之意。
─────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此时,须菩提问佛说:世尊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回答: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渡化一切众生。度尽所有众生后。其实不觉得有众生是我渡化的。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须菩提,并没有一个法门,可以“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须菩提,你怎么看,我于燃灯古佛那里,学到了方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了吗?须菩提回答:不是这样的,世尊,依我看,您在燃灯古佛那里,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方法。“是的,是的!”佛陀肯定地说:确实没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方法,如果我说我得到了这个方法,成为无上正等正觉,那么燃灯古佛就不会预言我于来世会成佛。并且还说了我的名号叫“释迦摩尼”,正是因为我悟到了并无一个实有的方法能证悟到无上正等正觉,燃灯佛才肯定了我的境界,并且预言我在未来世,能成释迦摩尼佛。为什么呢?如来境界就是万法空性。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具体的方法,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不是实有,也非虚幻,所以如来说一切相中都可见到佛法。所谓的“一切法”,不是实有的“一切法”,只是假名叫“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一个人身体高大。须菩提说:世尊,您说的身体高大,不是实有一个东西叫“身体高大”,只是假名定义这个样子叫“身体高大”。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如果菩萨说:我要灭度无量众生,那么这不算菩萨境界。为什么,须菩提?因为通达万法空性的,才叫菩萨。所以,佛说一切万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果菩萨说“我将以功德庄严佛净土”,这不算菩萨。为什么?佛说,庄严佛土,实质上并无“庄严”,只是假名定义为“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破“我执”和“法执”,我说这是真菩萨。
这一品须菩提重复了第二品的问题,而佛的回答则更进一步。佛告诉我们,成佛除了要破“我执”,还要破“法执”,我执先破,然后是法执,也就是对法的执着。到最后,连佛法的概念定义都要放下,才能成佛。所以,成佛的路,是倒退的路,不断地放下、回归、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无所可损,大道现前。这和世间法恰好是相反的。世间法教你不断地追求、得到、追求更多,得到更多,最后迷失在一堆概念定义中,迷失在一堆相上,找不到最初的自己了。这是得到还是失去?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句话很重要,佛陀在否定了有成佛的方法后,说了一句肯定句: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不是实有的,也不是虚幻的。很多人蒙了,觉得佛陀说话总是摸林两可,不落实处,也不落幻处,不落有,也不落无,那如何理解啊?我们凡夫听闻了“无上正等正觉”,立马脑子里就有了框架,这是一个境界,一个成果,一个位阶,具体也好,抽象也好,总之有这么一个东西,那么要得到这个东西呢,就得有方法,有方法,我就得去思考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看书也好,拜师也好,与人辩论也好,总之要弄清楚这个方法。这就把佛法硬搞成了学术研究。其实,理解不了就对了,佛法本就不在人类的思维里。因为思维永远是二元对立的,思维里有一个“虚”,就一定有一个“实”与之对应,有一个“真”,就有一个“假”,比如你定义了自己是“善良”,那么必定潜意识里,你有看不惯的“不善”的人事物。你越是定义自己善良,你看不惯的人事物就越多,噌恨心越重,那么你到底是善还是恶呢?可见,凡是有对立的,都不是绝对真理,凡是相对的,讨论其对错真伪毫无意义。佛法不应陷入思维,而是超越思维的一种体悟,怎么悟?让头脑静下来就可以了。当你常常安住于静,头脑里不再妄念纷飞的时候,自然会慢慢领悟。不要下任何定义,佛法是什么?佛法没有虚实,没有真假,不高不低,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好了,当你不再下定义,不再着世间万法的任何相,脑子里空空净净,连“空净”的概念都没有,那么你已经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你通达了空性,你知道你就是空性,你就是万物万法,一切事物中都是你,眼前的电脑,杯子,你的家人,你养的猫猫狗狗,耳边吹来的音乐,嘴里的食物……等等等等,都是相,当这些相再也影响不了你,那么于这些相中,你见到了空性、佛性。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你怎么看,佛有肉眼吗?是的,世尊,佛有肉眼。须菩提,你怎么看,佛有天眼吗?是的,世尊,佛有天眼。须菩提,你怎么看,佛有慧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慧眼。须菩提,你怎么看,佛有法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法眼。须菩提,你想想,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这些是沙粒吗?是的,世尊,你说的是沙粒。须菩提,你怎么看,如果恒河中所有沙粒,有像这些沙粒那样多的恒河,又有像这么多的恒河中所有沙粒加起来那么多的佛世界,你认为这佛世界是多还是不多?多的很啊,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念,我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所说的各种心念,实质上没有“心念”存在,只不过假名为心念。所以你知道吗,须菩提?过去的念头不可有,现在的念头不可有,未来的念头不可有!
这一品上半段,佛陀提到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几种眼的能力等级是依次递增的。简要介绍一下:肉眼是我们凡夫天生,能看到这个物质世界的现象。天眼,突破了物质局限,看到相隔非常遥远的人事物。这取决于天眼的等级,天眼等级高了,还能突破空间维度,看到其他世界,看到六道轮回,看到亲人亡故后投身在何处。慧眼则又进一步,观一切为空,三界六道,在其眼中不过是一个个梦境;因为看到一切事物本质空性,所以智慧更圆满。说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得道后,会那么不一样,因为阿罗汉和佛菩萨们,所见到的和凡夫所见所闻的不一样,他们一层一层见到了世界的真相。而真相就是一切本不存在,只是因缘假合而成,所谓:缘起性空。没有一个你也没有一个我,没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甚至没有六道三界,宇宙时空。那些都是众生共业所产生的幻觉,感召的幻境,这些都是现象,而现象的本质是空。慧眼观照到的境界大致如此,但是慧眼只能看到,却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来龙去脉。那么法眼就更进一步了,法眼可观到一切现象的因果,因何而生,因何而灭,如此就通晓众生的各种不同习气心性,就能对症下药渡化他们。你看观音菩萨千手千眼,千手寓意无数的手段、方法。每一只手的手心里都有一只眼睛,就是渡众生的法眼,看得透,才帮的准,你适合什么方式得度,菩萨就以最适合你的方式度你,绝不走错路,帮错人,效率奇高。最后是佛眼,佛眼姑且就认为是前四种眼的最圆满境界吧,佛眼看过去,一切众生平等,包括六道的众生。更多关于五眼的解说,可以百度。这几种眼,不是神话传说,是通过修行,真的可以拥有的能量,俗称“神通”。是随着你修行境界的提升,顺便产生的。
接下来,佛开始用恒河沙比喻世界的数量:如恒河的沙粒这么多的恒河,这些恒河加起来,所有里面的沙粒,这就是佛观世界的数量。这么多个世界的众生,每一种心,如来都一清二楚。为什么?因为如来有佛眼啊,以佛眼观,如来就是众生,众生就是如来啊!众生动一个念头,佛当然都知道。这里所说的心,也不是真的有这种心,只是假名为心。其实确切地说,这是念头,心念的意思。所以,佛告诉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又是一段著名的偈语。也就是说,不可有过去的定义,因为过去不存在,连“过去”这个念头都不应有。同理,未来也不存在,连“未来”这个念头,都不要有。看,这就是佛的境界,没有过去未来。过去未来也都是相,时间的相,都是你幻想、执着而定义出来的,所以,时间也是幻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早就告诉我们了。这个你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现在心不可得”,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哪里有现在?现在还不是对应过去、未来而说的?都是相对存在的啊!那么去掉一切相对的,剩下的就是绝对,这个绝对,就叫当下。
我们常说活在当下,确切的说,这个当下不等于现在,因为后者还有个时间概念,而当下是一种超越时空概念的,绝对的存在。姑且这样理解吧,这个不好用思维分析。如果说当下比较烧脑,那么试着不要去留恋过去,期待未来,只过好眼前。渐渐,你也许就悟到了“当下”。也许你觉得那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做起来也不费劲。一句话:把注意力放在觉受上,而不是头脑里。比如,吃饭时,感觉食物和牙齿的碰撞,各种味道释放的过程,专注体会这些细节,感觉酸甜苦辣是什么,反观自己对酸甜苦辣的定义,最后发现酸甜苦辣都是空;又比如,你去夹菜,就专注看着筷子怎么夹起菜,然后放到碗里,送到口中,脑子里不要有任何定义,纯粹的观察和感受......此时的状态,就是类似活在当下了。而我们平日里怎么吃饭的?一边吃,一边看着手机,头脑里转个不停:刚才的会议上,领导好像对我不满意,那个客户怎么那么难搞定,一会儿下班还得去接孩子,要不要给他买玩具......头脑里无数个念头,我们就是活在自己的念头里的。而念头等同于虚幻,所以我们从来就活在虚幻中,从来没有真实地活过,你也如此,我也如此,大家都如此,于是我们习惯了虚幻,反倒觉得佛陀说的才是虚幻不实的。哎,世人就是这样颠倒的。
也许你会问活在当下有什么好的?我只能告诉你,活在当下,会处于安心平静轻松的状态。你又说,平静有什么用!我一堆问题不思考怎么解决?呵呵,如果你能时刻处于这种静的状态,你不用思考,凭直觉解决问题,轻轻松松。静能生慧,用智慧比用头脑效率高千百倍。
─────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我问你,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布施的因缘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非常多。须菩提,假如你认为真会有一个实际的福德的话,如来便不认为你的福德多了。如果你不认为福德实有,那么如来才说你获得的福德非常多。
这一品和第八品开头相似,第八品提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这里则说“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这两句是一样的意思,我在此一并解释。先来听一段梁武帝和达摩的故事。
达摩祖师到中国传法之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那时的皇帝是梁武帝;梁武帝笃信佛教,曾先后数次短期舍身出家。梁武帝听闻天竺高僧达摩来到中国,便遣人迎接,欲向达摩大师请教佛法。
达摩祖师和梁武帝见面后,相互以礼闻讯,便开始交谈。梁武帝笑着问达摩道:“朕这一生,造寺、度僧、写经无数,大力弘扬佛法,有多大的功德?”梁武帝本以为达摩会夸赞自己功德无量,却不想达摩的回答刚开始就令他失望。达摩答道:“其实无有功德,皆是有漏之因,种人天善根而已。好比人的影子,又如镜花水月,看似有,其实没有。”梁武帝追问道:“试问如何做才有功德呢?”达摩说道:“真实的功德是圆融无碍的佛法智慧,本体空寂,无法可寻。这种功德,非世间的有为之法所可达到的。”
梁武帝问了关于功德的第一个问题之后,便继续问达摩道:“请问大师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是什么呢?”达摩答道:“本一同性,其实无圣无贤。”对于达摩所说的无相根本佛法,执于有相法的梁武帝,又无法理解进而认同。
梁武帝内心已经不太高兴了,有些气愤地问达摩第三个问题:“试问我身边的这个人是谁呢?!”达摩只是淡淡地回答:“这个人我也不认识。”梁武帝对于达摩的回答,越来越摸不着头脑,以为达摩其实不通佛法;于是扔下“话不投机”四字,请人送走达摩大师。
后来,梁武帝在他的师父志公禅师面前提起与达摩的交谈。志公禅师听后,大为吃惊,以为达摩大师乃是观音入世,弘扬佛法而来。梁武帝听了志公禅师的解释后,也十分震惊,又十分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梁武帝连忙请人再去请来达摩大师,想诚心供养大师。可是,请达摩大师的士兵刚来到江边,大师便一苇渡江而去。
梁武帝虽然信佛多年,但并未契入佛法真谛,而是浮于表面的有相之法中。当他以为自己的布施、供僧、建寺有极大功德的时候,功德已经没有了。功德是什么?达摩说功德是本体空寂,也就是我在第16品解释的,功德是回归到本性,通达空性的力量。你越接近空性,功德就越大。你的智慧力量越强。显然,梁武帝不明空性,凡事皆有所求,那他的布施、供养就成了人天福报,下辈子投身好的去处,可是依然在轮回里不停歇。
咱们回到刚才的这句“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是不是就理解了?如果你认为你的布施将有福报功德,再通俗点说,如果你觉得你的付出应该有回报,那你的福德并不大。反过来,如果你布施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此举会有福报功德,也就是你根本没想过要回报,这才会有极大的福报和功德。在此,你不得不佩服佛陀对人性的通透,你如果是想要回报,哪怕起了这一念,哪怕是潜意识里起了一念,那么你的布施就是一种交换,你的境界不过尔尔,不用自以为多么善良无私。当然,你确实能换来同等的回馈,但不是无法估量的福德。佛陀把咱们凡人看的透透的。
你说那我还要不要放生,寺院的功德箱还捐不捐钱?看你当时的一念,如果你觉得并无众生可救,也不存在救众生的这个“我”,也并没有救众生的这件事。那恭喜你,你的福德比那个用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人还要大。同理,你捐钱,给了就行了,这件事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极大的福德。
─────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你怎么看?可以因为外表的形象完美就说这是佛吗?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该以色身形象的完美来定论。为何呢?如来说,色身完美,并非真的有一个“色身完美”,只是假名定义“色身完美”。须菩提,你怎么看?可以因为具足相好庄严,就说这就是佛了吗?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该以相好庄严来定论。为何呢?如来说,相好庄严,并不是真的有一个“相好庄严”,只是假名定义“相好庄严”。
这一品,我们来说说佛的外表: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佛陀的色身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特征,称为“相”,约略可分为三十二种,叫作“三十二相”;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喜爱乐之心的,就称为“好”,共有八十种,叫做“八十种好”。由于这八十种好是随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称为“八十随形好”。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看看具体哪三十二相,哪八十种好。总之,佛陀色相完美至此,渡众生就是一大方便。这样的色相不是无缘无故就有的,而是生生世世轮回中,不断修行,而报得的。所以你看,这就是真正的福德显现,佛陀无量劫以来做的善事,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馈(佛陀出生帝王世家),更让他整个身心样貌都成就完美。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相貌,说到底是因果,是和你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有关。至于我们说性格外貌是遗传父母,那是太过浅显的表相。如果说性格大部分是遗传的天生的,那性格本质上无法改变。可是因为修行,彻底转变性格的,却大有人在,而且转变性格还是修行最基本的益处。还有转变相貌气质、转变命运、转变生死的,也非常普遍。为什么?因为功德,使你离因果远了。
————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你不能对如来有这样的念头,认为如来说了法门。不能这样想,为什么?如果有人说,如来说了法门,即为谤佛,他没有理解我的本意。须菩提,所谓说法,并没有“佛法”可以说,只是假名定义为“说法”。那时,须菩提对佛说,如果有众生,在未来世,听闻您这个说法,会相信吗?佛说,须菩提,并无众生,也不是“没有众生”, 所谓“众生”,如来说这也只是一个名号而已,假名定义为“众生”。
佛在此,再一次提醒须菩提,一定不能着相,这里强调的是“法相”,也就是“佛法相”,佛法也只是名相定义,佛法不是实质存在。你要成佛,必须放下“佛法”。须菩提当时是阿罗汉中的智慧第一,以他的境界,“我执”已经很少很少了,关键是要破“法执”,因为他们天天问佛修行的问题,听佛陀解说,很容易执着佛陀说的,一执着就着法相。那应该怎么做呢?如理的做法,是修行中遇到困惑,你阅读佛经也好,找人指点也好,点通你了,你领悟了,就要立马忘记这些教你领悟的方法,忘记教你的这部经,这个人;也要忘记你是如何领悟的过程。如果经文看不懂,或没人点通你,你也不要钻研了,放一边再说,等待因缘。你能当下放下不管,也是一种悟。最忌讳苦思冥想钻牛角尖。修行和求世间学问是相反的。到最后,你行住坐卧,都不觉得这是修行,你恰好就在修行中,就合大道了。
─────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实际上这个境界正是“无所得”。佛答:正是,正是!我在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里,没有一个念头认为这叫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在此佛对须菩提的悟性给予肯定。
────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再者,须菩提,诸法平等,无有高下,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去修持各种法门,即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这些所谓的善法,并不是有一个“善法”,只是假名叫“善法”。
佛法里有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无论你修持哪个法门: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密宗的大手印大圆满法门等等,无论你入净土宗、禅宗、天台宗、还是密宗等宗派,你必须“无相修行”。念佛,没有一个我在念,静坐,没有一个我在坐。放生布施,没有我在做这些善事,这样就很容易契入无上正等正觉,得到大智慧。
————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弥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有人拿它用做布施。如有人对这部经,甚至于只对其中四句偈语,信受奉持,给他人讲解,那么前面作布施之人的福德,赶不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无法用数字来表达。
这一品再次说明,如果有人能信受奉持这部经典,甚至里面的四句偈语,然后为别人解说,让他人受益。这样福德,比用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须弥山王的宝藏去布施还要大的多,大到无法计算。那么我也再次强调一下,佛法是心法,你听闻佛经,修持法门,如果于心性上得到受用,也就是你的内心平静了,轻松了,烦恼、噌恨、欲望、困惑减少了,很多人、事、物能放下了,过去看不惯的现在都看得顺眼了,这就是无量功德。反之,心性上没有受益,即便放生、念经、布施,那也是非常有限的回报,不过是慈善而已。这是佛法和世间慈善的根本区别,也是无为法和有为法的分水岭。
————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你要知道,你们不要以为如来有这个念头:我要普度众生。须菩提,不能这样想。为什么?因为,在如来看来,并没有众生得度。如果如来眼中有众生,那如来就着众生相了,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实际上并非有一个“我”,而凡夫则会认为有“我”。须菩提,“凡夫”也是概念而已,不是实有的,只是假名“凡夫”。
说到这里,金刚经近尾声了,不妨为大家说说贯穿整部经文的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这四相究竟是啥。我相,就是执着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你一旦有了自我,就同时会分别他人:除我以外,都是他人,这就有了“人相”。同时,除“我”之外的其他生物,都有了它们各自的定义,这叫众生相。有了众生相,就会有“寿者相”,就会产生 “众生有命根,而这个命根是有期限的。” 这样的一个概念,这叫寿者相。比如,一只龟,说它能活100年。看到一只蚂蚁,说它活不过冬天。你对不同现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存在的时间的定义就是“寿者相”。
这四相在金刚经里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而我没有特意去长篇大论解释,因为其中: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三相你搞不搞得清无所谓。它们是根据 “我” 相而来,关键是“我相”。你首先要知道,自我并不存在,自我只是一个概念,时间久了变成错觉:真的有我。这在佛学的“唯识论”里有详尽的论证,佛学上,有八识理论。其中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它们是怎么相互运作,形成了“我”,从而形我们的各种念头,“唯识论” 在此阐述的非常透彻。诸位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世亲菩萨写的《唯识三十论》。总之,你把唯识搞清楚了,世间心理学也通透了。顺便提一下,我们读到的经,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无量寿经等等,大多是佛说的经典。论,比如唯识三十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基本上都是大菩萨所著的。地藏经和心经虽然是地藏王菩萨和观音菩萨所著,但这两位菩萨等同于佛。
────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你怎么看,能凭佛的三十二相好来定义这就是如来吗?须菩提答:是的,是的,以三十二相好看作如来之相。佛说:须菩提啊,如果以三十二相看作如来,转轮圣王也是如来啊。因为转轮圣王也报得三十二种相好庄严。须菩提说,世尊,我理解您说的了,不应该看到三十二相,就说这是如来。那时,佛说了四句偈语 “ 如果以色相来定义我,用音声来求我,那些人是走了邪道,不能与如来相应。”
这里重点说说最后的四句偈语,也是金刚经里著名的四句偈。意思是:如果你以为那个高大庄严,金光四射,一切相好的就是佛,你错了,充其量那是佛像。佛不是外表如何如何,而是内在的境界。你看六祖惠能,就是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可是不影响其成佛作祖。同样,以音声祈求,也不能见到佛。佛不在外边,佛就是你。我们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佛,只不过迷失了,所以佛就是你的心。哪一刻,你的心不沾染了,不执着了,醒过来了,刹那间你就成佛了。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你如果这样想,“如来不是以色相具足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这样的念头也不能有。须菩提,你如果起这个念头“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不认为有佛法存在” 这种念头不能有!为何这么说?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不会说万法不存在,而落入“断灭”的概念里。
这一品有点绕,但是你只要记住:佛是不入二元对立的,你既不能以色相观佛,也不能不以色相观佛。按此套路,你喝了一杯糖水,你不能定义,这个味道是“甜”,更不能定义,这个味道“不甜”。只要你不定义这是甜,肯定就不会有“不甜”这个概念了,对吗?甜,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你现在喝杯糖水,细细体会去,这只是一种你习惯了的味道。这就是佛说的中道正见,不分别,不定义,跳出纷纷扰扰的各种 “相”。当你能跳出这一切,不受概念定义的影响,那么,你就真的厉害了,因为,你可以反过来定义一切!让一切按你的想法来,你分分钟都掌控着一切。这个境界,属于修行上有所成就,尝到甜头了,在此你们姑且听之。若听懂了,那你很有慧根。
─────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如果有一位菩萨,用恒河沙那么多世界的七宝作布施。另有 一人,破了“我执”,在“无我”的境界里,安住不退转,那么这位菩萨的功德大于前一位菩萨的功德。须菩提,真正的菩萨是不会有福德这样的概念的,更不会贪恋。须菩提问佛:世尊,为何菩萨不受福德?佛说,菩萨所做一切善事,不贪恋执着,所以菩萨并没有福德这个概念。
这里的“得成于忍”,就是安住不退转的意思,“忍”不是忍辱,而是安住。你能时时安住在无我的境界里,那么修行就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比如,修忍辱,就如忍辱仙人那样:无辱可忍;修布施,通达无我布施,这些是真正的大乘菩萨道修行。
─────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时来,有时走,有时候他坐着,有时候躺着。这人不了解我说的真理。为什么这么说,如来,并没有从一个地方来,也没有往哪个地方去,他是不来不去的。这就叫 “如来”。
这一品寥寥数语,却含义颇深。佛陀想要表达的是:如来是安住在真空实相里的,这个实相的境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任何概念定义。所以,无所谓来和去,坐和卧。在如来的这个境界里,看宇宙万法,成住坏空,不过是因缘际会,缘起性空。包括宇宙本身,也是大爆炸产生,大爆炸就是因缘具足。宇宙中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种子遇土壤发芽开花是因缘合和;树木被砍伐,由工匠做成桌子,是因缘合和;人与人的相遇,也是因缘和合。因缘具足了,产生现象,但这个现象的本质是空。花朵盛开,终会凋落这是空;桌子最后会损坏,拆成一堆木材烧了,也是空;人与人有相遇就有离别,更是空。形成缘的条件不具足了,一切就回归到空性。包括宇宙本身。
我们了解了缘起性空的道理,放下对一切的执着痴迷,在佛的见地上修行,就能回归到那个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真空中。那一刻你知道,你并没有失去什么,你只是做了一场大梦。要说失去,就是失去了一个梦而已。梦里的一切,你都不会去追逐了,因为醒来后,你本自具足,本性里圆满具足。当你的心在真空实相的彼岸,再入轮回,你已经不被一切境界所动所转了,反而你可以转物转境。那种游刃有余,游戏世间的自在洒脱,那种绝对的自由,永恒的喜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啊,所谓极乐之境!这就是“如来”之境。
─────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揉碎了变成微尘,你说呢,微尘多不多?非常多,世尊!为何呢?如果这些微尘实质存在,那佛就不会说它们是微尘了。所以,佛说“这些微尘”,实质上并没有“这些微尘”,假名为“这些微尘”。世尊,因此,您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其实这些世界并不真实存在,只是假名叫世界。为何呢,如果世界真实存在,那就是实相,实相只有一个境界,也就是梦醒后的境界,叫“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并没有这个“一合相”,只是假名叫“一合相”。须菩提,我姑且说的这个一合相境界,其实根本无法言说,但是凡夫众生总是头脑里有一个概念,觉得有一个境界叫“一合相”,而不断探索研究,想要达到那个境界。
所以,金刚经里佛反反复复提醒、强调、告诫我们,不要以凡夫的三观去思维佛义,你只有先相信佛说的这条解脱之路,一定能让你到达彼岸,然后你要做的是上路!而不是在原地不动,把时间浪费在各种质疑、揣测中。如果你怀疑,更要上路体验佛陀的解脱道。释迦摩尼佛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他经历种种磨难苦修,不畏生死,最后悟道成佛,而是他把这条成佛的路,毫无保留指出来了,如果我们从来没有上路,还在用睡梦中的见解去分析思维,那你并没有从佛经中受益。你只是学到了知识。知识学多了,充其量你也就是博闻多识,有点谈资而已。但是各种知识形成的知见,各种凡夫人道的观念牢牢束缚住你,形成所知障,障碍了你本有的大智慧。
————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如果有人这么说:佛说的话里,有我怎么样,他人怎么样,众生怎么样,寿者是怎么样的。须菩提,你怎么看的?此人理解我的意图吗?须菩提回答:不理解,世尊,此人不理解你说的意思。为何呢?因为只要是佛说出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并没有一个“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只是为了方便交流,假名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于万法都应该持如此知见,如此理解。不能生起对“佛法”、对“法门”的执着,因为所谓佛法,并没有“佛法”,佛法也是假名概念。
金刚经里最常见的句式就是,**者,即非**,是名**。我们也要时常按佛的这个套路去观世间万法对万事万物,了了分明,但丝毫不粘着,如这一品的名称一样 “知见不生”。无论什么概念、定义,都不执着,不受之影响。即便是佛法。你要知道,佛法也只是度你过河的船,只是指明方向的手指。你顺着这些名相概念,上路修行,到达彼岸,而不是只顾研究这只船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牢不牢靠啊,谁做的呢,怎么想要做一艘船呢?诸如此类于解脱毫无意义的问题。并且,靠岸了,你要毫不犹豫弃船,才能上岸。你一直背着这条船,舍不得扔,或是不敢扔,那么你仍在河里打转,无法登岸,无法证得实相。这条船反倒成了困住你的东西了。
————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若有人用装满无量阿僧祗世界的七宝去行布施。另外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受持读诵这部金刚经,哪怕只有其中四句偈语,能为他人讲解。后者的福德比前者更大。如何才是正确为他人演说呢?不执着一切相,心性安住,如如不动。这样就是以身表法了,就如同为他人演说金刚经了。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世间的有为法,都是缘起性空的,如同梦幻泡影,刹那刹那生灭的,像朝露和闪电那样。
佛说完此经,须菩提长老,以及与会的诸比丘、比丘尼,还有一些在家修行的居士,这里叫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这些大众听闻佛说的,非常欢喜,信受奉行!
这个结尾,出现了最后一首四句偈语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直指真相,可以说是非常犀利。一句话:所有世间万法,人、事、物,都是毫无意义的,如在梦境中。你说做梦有什么意义?你在梦里头做了皇帝,统一天下,成就霸业;或者你当了科学家,发明创造,影响了人类历史几百年。这梦里的一切丰功伟绩,等一觉睡醒,又有何意义?所以,这场人生大梦,你现在即便没有醒来,觉悟成佛,也要先观之如幻梦,有那么一个知见,就和佛的见地相应了,这样的观念,叫正见。
很多人不服气,凭什么佛说的就是对的?好,回想一下,小时候蚂蚁玩过吗?墙角根的好几窝蚂蚁,经常为争抢一粒剩饭,一只死苍蝇而发动战争,倾巢而出,打得不可开交。从蚂蚁的角度来看,有负责打仗的,有负责后勤的,有负责守家的......井井有条;觅食、搬家、干架,活得热热闹闹,作为蚂蚁这一生多么精彩!可是在我们看来,有何意义呢?蚂蚁的一生再怎么伟大,于我们人来看来也就是一只死苍蝇的事儿。那么佛看我们人道,就如我们看蚂蚁。地球都已经存在46亿年了,而我们人类,这一期的文明,到现在不过几千年,不要太高看了自己。不论你信不信神、佛啥的,不妨站在更高的层次,学会俯视,把时间空间拉远了看,我们真的很渺小,因此有必要为任何事情执着纠结吗?当你自命不凡的时候,你怎么知道,没有更高维度的众生,在俯视你,和你身边的死苍蝇?哪怕你把这只死苍蝇称作“伟大”,“传奇”,“成功”。
于是所有人都会问:那我们活着有啥意义?人生有啥意义?按佛的观点和视角,如果你不能利用人道的条件和时间如法修行,积攒福德,那么你的这一期生命,可以说毫无价值。反之,则活出了生命全部的意义。我知道很多人不会认同,不认同的理由有千千万万,不过仔细想一下,无论你在这世间如何如何,到最后可不就是梦幻泡影?佛教有这么一句话 “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说的是,临命终时,你什么都带不走,但是你造的业,会紧紧跟随你,掌控着你的下一个轮回,该还的还,该受的受,一如我们现在这个生命的种种现象。
真相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接受的,真理只在少数人那里。所以这部金刚经,佛说是为最上乘者说。
-------------全篇完
发布于 2019-05-15
赞同 41
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7 人赞同了该回答
《金刚经》讲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阔,阔度如天空一样,包罗万有,正等于问医学、法律、天文、地理,究竟讲什么?
如果简单说,《金刚经》就是讲出“六根、六尘、心”的实相,然后引导人如何破盡一切覌念,而去“安住于降服心”的技巧,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诀窍。
P.S 至于谁讲解比较好?这个问题是“住相”的陷阱,答案是:问心、降心、住心。
编辑于 2016-12-27
赞同 17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普波居士
普波居士
1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早些年,南怀瑾出了一部《金刚经说什么》,我就从头到位仔细的读了一遍。最终还是不知道金刚经说了什么,因为没佛法基础,解释了也不懂。
《金刚经》是般若部的一部经典,没有较深的佛学基础,根本学不明白。如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初步了解般若法门了,金刚经的解释就能看懂了。
简单通俗的介绍一下:金刚经全篇都是在讲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是离相的智慧,就是解脱的智慧。大家为什么学佛?为了从烦恼痛苦中得到解脱。可是众生为什么有烦恼痛苦呢?就是迷惑颠倒,执着五欲六尘的妄相,产生贪嗔痴等诸恶习,由此行杀盗淫妄等恶行,造诸恶业。由此恶业,受大苦报。这些都是由众生执着五欲六尘的法相开始的。所以金刚经从各个角度讲离相,如何离相,离相功德不可思议。虽说是离相,其实是让大家离心,离你那个攀缘诸相的执着心,是让众生心不著相。这个离相的心就是智慧心,名般若。此智慧如金刚石,能断除一切烦恼障碍,究竟坚固,度诸众生离一切苦厄,究竟成佛。故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关于谁解释的金刚经最好,应该是江味浓居士的解释比较全面,很不错。但是还是要有一定佛学基础才行。
发布于 2017-02-22
赞同 13
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logo
ThingJS
广告
不感兴趣
知乎广告介绍
快速生成 3D 城市地图!
快速生成3D城市!无需3D模型师!炫酷智慧城市即刻呈现!ThingJS 平台 CityBuilder 系统可辅助使用者快速生成地图指定范围内建筑的三维建筑模型!大幅缩短三维项目交付时间!查看详情
解脱般若唯识
解脱般若唯识
欢迎加入解脱般若唯识QQ群:78168861
6 人赞同了该回答
金刚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华,全文讲述众生那颗金刚不坏心的真实体性。金刚是世间最坚硬的一种宝,任谁用何力也毁坏不了;反之,它却能摧毁一切。世尊用金刚之性喻每个众生的真如心体,再恰当不过了。真如心体之不生不灭性,远远超过了金刚的牢固性,金刚是世俗物质色法,世界毁坏时,它也不复存在;而金刚心如来藏不随世界毁灭而毁灭。因为金刚心如来藏不怕水,水淹不着;不怕火,火烧不了;不怕风,风吹不坏;三灾奈何不了祂,最现代化的武器也奈何不了祂。十方世界所有众生的金刚心都是如此,不生不灭,永不毁坏。
因为有金刚心的存在,才有众生一世又一世的五蕴色身的出生和灭亡,除非众生断了我见,又灭掉我执,对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爱和执著都断尽,命终入无余涅槃,把五蕴十八界都灭掉,以后的五蕴才永远不出生了。但金刚心体还是不灭,自己独存,不靠外缘。所以金刚心才叫自在心,不需要依赖他缘祂自己就能单独存在,不需要谁来产生和变现。但是菩萨们证得解脱果,却不入正位,七地菩萨前不取证四果,就不会入无余涅槃,菩萨们还要生生世世利用五蕴色身来修学佛道自利利他,直至成佛,永不停息利他之行。
发布于 2019-07-27
赞同 6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shinseki
shinseki
已識乾坤大 猶憐草木青
25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不请自来,答之~
首先有必要说明的是,下面的文字不是简单粗暴的名词解释或文白对照,更非讲经布道,而是将《金刚经》放到思想史的范畴里来考察。作为大乘佛教般若部经典,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相当深远。但同时它又是意义最不明的一部经典,因此我想尽力把相关那些深刻的或者看上去诡异的佛学义理有理有据地阐述清楚,展示的是一个和普通人心目中迥然不同的佛学世界。之所以用轻松诙谐的调调,仅是为了阅读的便利。
所以,这样一组文章显然不太适合虔信的佛教徒,而适合那些对佛教世界怀有单纯好奇心以及对佛学义理怀有纯粹智识趣味的读者。
那么,话休絮烦,上车!
第一场:来,开个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开篇七十一字解决佛经三要素。其中如是我闻四个字很重要——不单《金刚经》,三藏十二经每部开篇都是这四字。其于佛经的重要性约等于“QS质量安全标志”之于商品的重要性。据《涅槃经》记载,佛将要涅槃的时候,阿难跑过来问:“您要走了,将来我宣说您的教法,别人如何才相信不是我胡诌的呢?”佛就告诉阿难:很简单,只要在每部经前面加上“如是我闻”就好了。为何这样说呢?阿难全名阿难陀,本来是佛陀的堂弟,同时也是座下十大弟子之一。阿难的特长在于开挂般的记忆力,堪称“人肉硬盘”,对佛宣讲的教法他都能丝毫不差地复述出来,故而也被称为“多闻第一”。
因此倘若翻开某部经藏却少了“如是我闻”,则当场即可怀疑该经的真实度。比如《佛说三世因果经》,别看带着“佛说”俩字挺唬人,一来就满嘴顺口溜,结果被神出鬼没的朝阳区群众举报是伪经。也许有同学眼尖会问:“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没有这四字啊,假的?”且慢,《心经》版本众多,藏文本里是有的,唐代法成、法月老师的译本里也有。至于为啥流传最广的鸠摩罗什和玄奘译本里被掐了去,则不在目前讨论范围里了,暂且按下不表——然而这并不影响《心经》的甚深义理噢~
不过就算有了这四个字标明正身,却还是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它早就明白地告诉各位观众——“我是这么听说的”!既然是听说,难保就不出差错。比如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流传过许多种版本的解读,一种比一种深刻;结果玄奘——就是唐僧(嗯,也是御弟哥哥)跋山涉水来到印度,查阅梵文原典时瞬间只想掀桌子:“善了个哉的!这根本就是翻译错了好伐!”观音菩萨正确的名字应当是“观自在菩萨”。孰料到人民群众早就叫顺了嘴,怎么都不愿改口,观自在也只好被迫承认:好吧,我还有个小名叫观音。跟着一同躺枪的还有弥勒菩萨,他老人家的真名叫做“梅旦利耶”(梵文Maitreya),意译“慈氏”;“弥勒”是巴利语转突厥语的讹音。僧侣们最后实在没辙,捣鼓出“五不翻”来打圆场。弗洛伊德曾说:“故意叫错一个人的名字,就是一场侮辱。”呃……想必两位菩萨大肚能容,不会在意这些细节的啦~
如果说听错名字尚属小可,无伤大雅;但要是听错了经偈,场面就很尴尬了。“经”字由梵文sutram译出,通“径”,本来就有“通道、道路”的意思。也就是说,佛经不但宣讲教理,也有指导实践的功用。好比我们手中的地图,标注路桥、城镇、坐标都是为了指引路痴抵达目的地。但当你收拾行囊准备启程,突然发现手中的地图把昆明标在大理,把丽江标在成都,或者干脆没有成都,你还敢毫不犹豫拔脚就走么?——遗憾的是,这种事儿在佛教里真是不少。《付法藏因缘传》就记载了这么个故事:
阿难走入一片竹林,听到有比丘在念诵佛法偈语: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
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
阿难听完差点吐血:我去这也走样得太快了吧?!于是赶紧打断比丘的话,跟他说:“你念的不是佛陀的偈语,都不知道往哪儿盗版的。来,听我的正版。”于是阿难念到: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比丘听完回去念给自己的师父听,师父却说:“阿难老朽,脑子不中用了,别听他的,我教你怎么念你还接着怎么念!”
这位比丘很是乖顺,又继续念“不见水老鹤”去了。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新的变成旧的,大家便认为这就是事情原来的样子。如果有人拿出了最开始那个旧的,反倒容易被认为离经叛道、欺师灭祖了。相应的例子还有“烫戒疤”,很多人都知道和尚不单要剃光头,还得烫戒疤才行。实际上那是元代才有的事儿,本质是种民族歧视。在元代统治下,只有汉人僧众才烫戒疤,喇嘛则不受这苦。所以戒疤不但是汉人的耻辱,也是佛教的耻辱。而流转到了今时,耻辱的烙印成了身份证明,没有戒疤的和尚反倒不成体统了。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佛祖把会场选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舍卫国也称“室罗伐悉底国”,可能在今印度戈格拉和甘达克两河之间。国王就是《楞严经》上大名鼎鼎的波斯匿王,也是佛弟子。按照佛经的描述,舍卫国因“具财物、妙欲境、饶多闻、丰解脱”而令普天万民心向往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荣膺联合国“全球最宜居国家”称号。佛由35岁(一说31岁)开始说法,直到80岁涅槃,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按说这个福泽加被的天骄之国应该国祚绵长,实际上并没有,等玄奘西行到这里的时候,已经一片荒芜了。他在《大唐西域记》里写“都城荒颓,疆埸无纪。伽蓝数百,圮坏良多,僧徒寡少……”舍卫国昔日的荣光,俨然消散无踪。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佛门事迹的记载,一般是时代越晚,人数就越多。《金刚经》开会时只有1250人,《维摩诘经》增加到8000,《坛经》六祖慧能开讲时,旁听人数多达一万;然后是《地藏经》,索性用了“无量”。此外,各部经典的字数也越多,细节越丰富。不单佛门如此,这也是人类世界的一条铁律。即便是许多古代正史也有不少在今天看来完全是小说家言的笔法,好像史官就是无所不在、悉知悉见的上帝,将那些最最隐秘的宫闱密谋和人物心理揣摩得一清二楚,简直比当事人知道得都多。尽管这些故事早已转了好几手、经过一颗又一颗头脑有意无意的加工剪裁。这,正是我们读古书不可不慎之处。
尔时世尊。食时。正说着准备开会的事儿,却到了佛祖的饭点。这里用“世尊”来称呼佛。顺带插一句:佛有十个名号,世尊是其中之一——意即“全世界尊敬的人”。但这个“世”就属于佛教概念了,细分之下有“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和“圣贤世间”等等。另外,“佛”全称“佛陀耶”,意思是“觉悟的人”。佛教早期一直把佛当做一位导师来看待,而佛变成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形象那是很后来的事了。至于烧香拜佛那套,更是等而下之、离题万里。倘若佛祖复生,看到这般景象恐怕也只能苦笑一下了。
而《金刚经》的特别之处也正在于此。经典的开头虽然各有不同,但唯独它最亲民老实。没有“祥光普照”“瑞霭千条”等各种声光电效果,也没有凌波微步、移星换斗诸般神通。佛在这部经中就是个普通人的形象,也会肚子饿,也要吃饭。于是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既然到了饭点,佛祖穿好衣服,拿上饭盒。饭盒就是钵,全称“钵多罗”,意译“应量器”。僧人饭食,以一钵为限,不多不少。说到这儿,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法海,他的钵是我见过最大的,没有之一。其实真要抬着这个去化缘,恐怕多半会被施主家乱棍打出的吧~
佛进到舍卫大城里挨家要饭。关于乞食(化缘)制度,历代已有无量高僧大德连篇累牍写过文章介绍,我就不赘述了,只补一句:这种玩法如今还保留在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小乘佛教国家。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农禅并重”做法的推广,僧人便很少下山化缘,而是自己耕种(其实佛祖是反对种地的,理由是地里有很多虫子,一锄头下去易伤生)。《水浒传》里鲁智深出任大相国寺的菜头,便是此制职务。而寺院耕种的土地就成了寺产,远的不提,以我的家乡昆明为例:直到抗战前,筇竹寺就拥有田地337亩(约合31个标准足球场),太华寺拥有田地120亩(约合11个标准足球场)。这么多土地,难保不遭人觊觎;继而比如少林寺就出现了僧兵。参禅讲佛之余练习大力金刚腿、铁布衫、水上漂等武功,除了祛除禅病外还肩负起保卫寺产的卫戍重任。
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当饭食装满一钵,佛便回到园子里——佛没有边走边吃,还是很注意形象的。吃完饭,叠好衣服,收起饭盒,洗过脚(卫生意识也非常好)。然后收拾好坐具,开始打坐。
第一章就是这样,很简单,没有任何花哨。接下来就要正式开始说法了,而我们也能随之从中管窥佛教义理流变的脉络。究竟后来事体若何,咱们下回分解。
编辑于 2019-04-25
赞同 25
8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德遵普贤
德遵普贤
深圳市美隆电子有限公司 业务工程师
金刚经,经文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是中心,观照契理。
德尊普贤:真正圆满的金刚般若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发布于 2019-07-23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绿豆侠
绿豆侠
26 人赞同了该回答
【前言】
《金刚经说什么》这本书的作者叫南怀瑾,说实话,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作者并不了解。由于觉得《金刚经说什么》这本书确实不错,因此就做了件与钱钟书先生观念相反的事情,就是:如果我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我会很想了解下蛋的母鸡,而且,还会去了解那母鸡下的其它鸡蛋。这是一个寻找好书的方法。 言归正传,南怀瑾的著作很多,你看他的著作,就会发现他在里面博征博引,确实是一个很博学的人物。你们有没有发现,南先生年轻的时候,长得太帅了,简直可以去当明星。我就想到一个词:温文尔雅。 这么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写的书,要是卖得便宜你还觉得作者亏了。
当然,我推荐此书,并不是看作者长得帅。下面说说我推荐此书的原因。
【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本书】
《金刚经》是古籍,晦涩难懂,很多人没有古文基础,别说理解,连看懂都难。而这本书可以说是《金刚经》的详细翻译,有助于我们掌握经文的内涵。但是注意,那毕竟是作者的注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作者在这本书里面引经据典,博征旁引,借助很多佛学与文学典故,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最重要的是,《金刚经》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理解这些哲理,可能并不会让我们在物质上有所提升,却会使我们的心灵回归宁静。
【《金刚经说什么》核心内容】 《金经刚》的内涵实在太深了,虽然《金刚经说什么》这本书也解说得很详细,但以我之力,只挖到一点点,而且还不知道挖出来的,是否就是正确的,但是经我实践,还是有效的,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 重点在善护念,怎么护念?应无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内心平静的这一念。】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意思是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很多人遇到一些不开心、生气的事情,往往马上就爆发了,为什么不当机立断暂停一下?比如深呼吸,慢慢去接纳你的情绪,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不要做出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事情。
【 一切明师只是把整个经过的经验告诉你。人毕竟要自度,一切众生皆要自度,所以涅盘无法。】这个道理很简单:人得靠自己。正所谓知易行难。如果我问你成功的方法你知道不?有谁会不知道?无非努力、机遇等等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但是为什么成功的人就那么几个?知道了方法,如果自己不去实践,那也相当于不知道一样。所以行动是最重要的,要让自己的心智成长,那得靠自己,别人只能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而已。
【 佛告诉我们,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法皆不是法,我说的法就像过河的船,过了河,船要去掉,还抓住一个佛法当作是正法,就是法不能舍。】 我举个例子,我目前有一个长期计划:“每天阅读2小时”,一开始的时候,我采取各种手段,比如设置闹钟时不时提醒自己、又建立了一些惩罚手段,用于监督自己去完成这个计划,等坚持了一个月,很多手段都不需要了,我也能很好地完成计划。那是因为那个计划已经内化到我的心里面去了。这个“法”也是如此,一开始,我们有各种手段去促进自己的心智成长,那是很自然也是必要的。但是等养成了习惯,很多“法”我们就不用再去抓住它了。
【 要从自己心理上检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是名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不可得!】 很多书本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也就是把握现在。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把握不了,因为你刚想把握,一秒钟又过去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凡事不要太执着,好比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很多人因此而颓废,放弃了自己曾经坚持的目标。当下的时刻,无论你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时间都一去不返,快乐也好悲伤也罢,都会过去。在你的面前摆着一个苹果,你吃掉它,也就吃了,不吃,它就会坏掉。你做了哪一个选择都好,它都会消失。可是你能选择它消失的方式。你是希望苹果坏掉还是被吃掉?不要“执着”于事物的本身,因为时间是留不住的,你只能选择一个适当的方式去消费它。未来的时间也是如此,没有人可以把握。不要有追悔过去、浪费现在、幻想未来的妄念。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哪里?善护念】
看到网上有一段话说:“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绪判断的,但要有个戒备,念头起来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就不会跟随他。这个念头我理解为是潜意识里的东西,可惜我们常常会忽略,或是压抑它,积攒的久了,它总会以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 这让我想起《沉思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了这两本书,自己曾经想:隐性被伤害是一种习惯。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可以建立在思维方式的改变上。也就是说,当遇到挫折、困难、让你感到不适的事情时,一般人的反应通常是:刺激→回应。但是我们可以在中间加一个”选择”,所以你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刺激→选择→回应。这里的“选择”就是暂停,停下来想想哪个回应对自己是有利的。 前阵子发生一件让我很难过的事情,当我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我的心立刻就觉得难受,瞬间我就想起这三个字,就有点自嘲跟自己说,嗯,这确实是一件让人难受的事情,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我的心情如何,丝毫不能改变什么,慢慢地我想着想着,虽然不至于高兴起来,但是我至少不再那么悲伤。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保持一颗觉察的心。
【我通过这本书得到了什么改变?做了什么样的行动?】
改变:三思而后行,即善护念。
行动:这个“三思”不仅指体现在面对重大事件之前,还指人在面对自己的情绪之前。当一种不良情绪将要弥漫全身之前,要守住你的心念。接纳你的情绪,而不是抗拒。
【什么类型的人群需要这本书情场失意、职场失败的人】
佛学、心理学、哲学研究者 追求宁静生活的人
编辑于 2019-02-19
赞同 26
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小七
小七
订阅号:小七说道
55 人赞同了该回答
金刚经演绎版,逐一对照金刚经32品,可供对照阅读。
--------------------------------------------
我曾见,佛陀合十双掌。
今此时,给你一个影子。
---------------------------------------------
一 不是开始
阿难讲这段往事的时候,一直颤抖。
舍卫国,有一个铺满过黄金叶子的园林,叫“祗树给孤独园”。
这里曾住着佛和他的弟子,他的一千两百五十个弟子。
午时,吃过饭,佛收起衣钵、清洗双脚。
铺好坐处,坐下。
---------------------------------------------
二 不是没说
须菩提走上前,跪下行礼。
问:“若有寻常人,想要修行成佛,该如何?”
佛:“止念,降心。”
问:“念如何止,心如何降?”
佛:“念这样止,心这样降!”
……
……
答:“弟子愚钝!”
---------------------------------------------
三 不是不答
佛:“我灭度的众生,本多不可数。实则没有众生被我灭度,为何?”
答:“不知!”
佛:“众生不在我心里,众生在众生心里。”
答:“不懂!”
佛:“花在你心里,花心里无你。”
答:“您是说,不要有分别心?”
佛:“不错,所谓四大皆空,就是四大皆不分。”
答:“四大?”
佛:“不分你我,不分人兽,不分生灭,不分不分。”
答:“不懂!”
佛:“不说!”
---------------------------------------------
四 不是不知
问:“修佛的人,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对待别人?”
佛:“栽培!”
答:“栽培?”
佛:“生活就是果园,别人就是果子。你只栽培,却不去吃果子。”
答:“您是说,不求回报的多做布施吗?”
佛:“是!”
问:“可是这样很痛苦吧,像个傻子?”
佛:“布施就是福报。”
答:“是吗?那福报大吗?”
佛:“大不可量!”
答:“大不可量?”
佛:“看到天边巴掌大的浮云没?”
答:“是。”
佛:“你去量量它有多大?”
……
答:“弟子懂了!”
佛:“福报亦如浮云,不可测量!”
---------------------------------------------
五 不是色相
问:“如何理解色相?”
佛:“眼见即为色相。”
问:“如何理解眼见?”
佛:“你能看到我吗?”
答:“能!”
佛:“能不能说,你看到的我,就是我本身?”
答:“不能吧。”
佛:“缘何?”
答:“您动,眼不动。”
佛:“哦……”
答:“您是一部电影,我看到的只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又如何等同一部电影?”
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答:“弟子记下了。”
佛:“懂?”
答:“略懂。”
佛:“说说!”
答:“凡肉眼所见之相,都是表相,都是片段。通过片段来认识整体,就会偏差。只有看到生灭性,才是看到本来。如其本来,就是如来。”
佛:“再说说!”
答:“一条毛虫,开始是卵,后来是虫,最后化蝶。
说它是卵、虫或者蝶,都是短暂的真相,由卵变成蝴蝶的过程,才是它的本来,才是它的如来。”
---------------------------------------------
六 不是法相
问:“佛法虽精深,只怕太深,无人相信!”
佛:“多虑!”
问:“哦?”
佛:“非但有人信,更有人修,可修之人,皆是有缘。”
答:“哦?”
佛:“因为他们非但放下了色相,还放下了法相。”
问:“弟子愚钝!”
佛抬起食指,顺着食指,是一片花草之地。
佛:“帮我把那株花摘来?”
答:“哪株?”
佛:“就是那株!”
答:“红色的那株吗?”
佛:“是!”
须菩提把花奉上。
佛:“这花什么颜色?”
答:“红色的。”
佛把叶子揪掉,问:“现在呢?”
答:“还是红色的。”
佛:“第一次说红色,你是为了区别其他花色。第二次说红色,你是为了区别绿叶。可第三个呢?”
答:“弟子懂了!”
佛:“说!”
答:“虽然花只是花,已无需用红色来分别,但是弟子心中仍留有颜色的念头。
眼中的红色便是色相,心中的红色便是法相。”
佛微笑:“这花什么颜色?”
答:“没有颜色。”
佛:“再想想?”
……
答:“什么是颜色?”
佛:“你懂了!”
答:“我懂了!”
佛:“我讲过佛法吗?”
答:“讲过啊,弟子常听。”
佛:“你听懂了吗?”
答:“听懂了!”
佛:“听懂什么了?”
答:“听懂佛法啊!”
佛:“听懂的佛法呢?”
答:“啊……”
佛:“度过河吗?”
答:“度过。”
佛:“怎么渡的?”
答:“乘舟。”
佛:“你乘的舟呢?”
……
答:“弟子懂了!”
佛:“我讲过法吗?”
答:“讲过。”
佛:“你听懂了吗?”
答:“听懂了。”
佛:“听懂的法呢?”
答:“丢了!”
佛:“‘丢了’不是法?”
……
答:“不是丢,是您根本没有讲过佛法。”
---------------------------------------------
七 不是无为
佛:“我觉悟了吗?”
答:“世上本没有觉悟一回事。”
佛:“没这回事?”
答:“以觉悟放下觉悟,放下不是真觉悟,没有才是真觉悟。”
佛:“世上有觉悟之法吗?”
答:“没有觉悟,更没有觉悟之法!”
佛:“我说的不是法?”
答:“能说出来的法,就不是法,而是话。话只能听,不能修。”
佛:“佛法不可取?”
答:“不可取!”
佛:“佛法不可说?”
答:“不可说!”
佛:“佛法没有法?”
答:“没有法!”
佛:“佛法却不是没有法?”
答:“却不是没有法!”
佛:“圣贤,何以有别?”
答:“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何为无为法?”
答:“无为法,就是无法而为之。说是无为,即非无为,是名无为。”
佛:“说人话!”
答:“说无为,是和‘有为’相对的,只是个名号,并非真的无为。”
---------------------------------------------
八 不是佛法
佛:“世界大不大?”
答:“无量大。”
佛:“若有人用无量大的珍宝来布施,福德大不大?”
答:“福德亦无量大。”
佛:“你说福德大,是不是说,你还有福德之心?”
答:“我怎么会有福德之心呢?”
佛:“哦?”
答:“说是福德,既非福德,是名福德。没有福德,何谈福德多?这只是姑且的比喻。”
佛:“很好,如此,我们还可以谈下去。”
答:“是!”
佛:“若有人,相信此经,并广为传颂,这样的福德大不大?”
答:“福德比前面的人更大。”
佛:“为何?”
答:“不知道为何!”
佛:“一切佛,一切佛法,都出于此经。”
答:“啊?”
佛:“须菩提呀,佛法要是能说出来,就不是佛法本身了。”
答:“不懂!”
佛:“圆!”
答:“圆?”
佛:“圆周率!”
答:“圆周率?”
佛:“圆周率是多少?”
答:“3.14。”
佛:“3.14?”
答:“3.141592653……”
佛:“准确吗?”
答:“无法准确,永远差一点!”
佛:“佛法就是π,佛经就是小数。小数能代替π吗?”
答:“不能!”
佛:“佛经能代替佛法吗?”
答:“也不能!”
---------------------------------------------
九 不是渐进
佛:“初级学佛者,能不能说,自己想成佛?”
答:“不能!”
佛:“为何?”
答:“所谓初级,就是入门,入门就是入佛门。佛就是无我,我心无我,我不入我心,才是入门。”
佛:“中级学佛者,能不能说,自己想成佛?”
答:“不能!”
佛:“为何?”
答:“所谓中级,就是小成,小成就是大视野。大视野就是生灭观。以生灭来观世事,世事便可淡如水。淡如水,好喝!”
佛:“哦!”
答:“只可惜!”
佛:“只可惜?”
答:“只可惜,小成就是还没成,空有生灭观,没有生灭行。”
佛:“高级学佛者,能不能说,自己想成佛?”
答:“不能!”
佛:“为何?”
答:“所谓高级,就是大成,大成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知也知、行也行。若能知行合一,世事便可趣如戏。趣如戏,好看!”
佛:“哦!”
答:“只可惜!”
佛:“只可惜?”
答:“只可惜,大成也是还没成,虽可知行合一,却在知行合一,我思故我非佛!”
佛:“终级学佛者,能不能说,自己想成佛?”
答:“不能!”
佛:“为何?”
答:“所谓终级,就是已成,已成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必说,不能说。”
佛:“一说即错?”
答:“一说即错!”
佛:“你已不能说?”
答:“我已不能说!”
---------------------------------------------
十 不是净土
佛:“你已知道,佛本无法?”
答:“我已知道!”
佛:“你可知道,佛土亦非庄严?”
答:“我亦知道!”
佛:“哦!”
答:“若有庄严,则有不庄严,便是分别心。”
佛:“你懂了?”
答:“我懂了!”
佛:“什么是佛?”
答:“止心为心。绝对静止的心绪,就是佛心。”
佛:“如果有个人的身躯,如同高山那么高,他大吗?”
答:“他真大!”
佛:“何以?”
答:“若说大,则有不大,‘大’只是一个表达。对于更大,它就是小。”
佛:“你已可以,诸相非相?”
答:“我已可以!”
---------------------------------------------
十一 不是不大
佛:“恒河里的沙子,多吗?”
答:“真多!”
佛:“假如,恒河不止一条,而是如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所有恒河里的沙子,多吗?”
答:“一条恒河的沙子已很多,何况是多如沙子的恒河。”
佛:“堆满世界的珍宝,多吗?”
答:“真多!”
佛:“假如,世界不止一个,而是如同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所有世界里的珍宝,多吗?”
答:“真是太多了!”
佛:“如果,有人用这么多的珍宝布施,得到的福德大吗?”
答:“真是太大了!”
佛:“如果,有人可以读懂这本经书,并讲给他人。这个人的福德,大吗?”
答:“这个人的福德,比用珍宝布施的人更大。”
---------------------------------------------
十二 不是正教
佛:“什么是正教?”
答:“无以歪斜,就是正。”
佛:“什么是佛塔?”
答:“有佛之地,便是塔。”
佛:“如果有人,以此经为正,便是佛。此人所在之地,便是佛塔。”
---------------------------------------------
十三 不是真经
问:“您与我的这番话,以后要是整理成经,应该怎么称呼,凭什么可以存世?”
佛:“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此名便可存世。”
问:“为什么?”
佛:“你说!”
答:“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佛:“你说人话!”
答:“您说它叫大智慧,是为了区别于小智慧,只要小智慧的概念存世,大智慧就不会消失!”
佛:“我可曾讲过一句佛法?”
答:“您未曾讲过一句佛法!”
佛:“红尘世界中,微尘是不是很微小?”
答:“极其微小!”
佛:“微尘,是不是也由更小的微尘构成?”
答:“怕就是!”
佛:“所以?”
答:“所以,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
佛:“说人话!”
答:“说一个尘埃微小,是相对更大的尘埃来说的,对于更小的尘埃,这个尘埃就不是小的了。”
佛:“这大千世界,是不是很大?”
答:“极大!”
佛:“很多这样的世界,是否同样构成了更大的世界?”
答:“怕就是。”
佛:“所以?”
答:“所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说人话!”
答:“说一个世界大,是相对更小的世界来说,对于更大的世界,这个世界就不是大的了。”
佛:“如果有一颗大微尘,它比小世界还大,那到底是世界大,还是微尘小?”
答:“实则于法无大无小,只是于心言大言小,世界又何尝不是微尘,微尘亦何尝不是世界?大又何尝不是小,小又何尝不是大?“
佛:”你知不知道,我有三十二相?“
答:“当然!”
佛:“那么是不是有三十二相的人,就是我如来呢?”
答:“不是的,因为我知道您明着说三十二相,暗着说的其实是非相,这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只是方便说法的名相,所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佛:“有人,用生命来布施。这样的功德大吗?”
答:“极大!”
佛:“可是却不及说上几句《金刚经》!”
---------------------------------------------
十四 不是寂灭
问:“什么是世界的真相?”
佛:“真相,就是诸相非相。”
答:“就像您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是!”
问:“那,如果诸相可以非相了,是什么境界?”
佛:“就是实相!”
答:“实相?”
佛:“实相就是真相,真相就是没有相,没有相不是一个相,只是一个名称。”
问:“为何有人可以成佛?”
佛:“因为有人无分别心。”
问:“分别心不是只有四种吗?”
佛:“四种只是一个借代,代表了所有的分别心,正如佛的三十二相,也只是无量相的借代。”
答:“所以没了四种分别心,就是没了所有相。”
佛:“对,没有所有的相,就是无相,无相而无不相,即是无量相,就是佛相。”
问:“如果有人听到金刚经,可以不惊不怖不畏,那可真罕见!”
佛:“为什么?”
答:“因为这个人必须明白:轮回的真相!”
佛:“你已知道?”
答:“我以知道!”
佛:“你已知道世间本没有轮回!”
答:“说轮回,即非轮回,是名轮回,世间本没有轮回!”
佛:“我上辈子被歌利王肢解身体,这不是真的吗?”
答:“这当然是真的,只不过您当然也没有我相,更没有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所以被肢解的又怎么会是您呢?”
佛:“我不但上辈子,我曾经受过五百世的苦难,这些都是真的吗?”
答:“弟子知道,您是真语者、实语者!弟子更知道您的良苦用心!”
佛:“现在,说说你了解的涅槃之道吧?”
答:“就是无实无虚!”
佛微微抬手,指向太阳的方向。
佛:“你懂了吗?”
答:“您是说,佛经就是指头,佛法就是太阳。虽然佛法说不出来,却可以有个方向。”
佛:“你怎么知道手指是在指太阳?”
答:“您是说,我不应该想到太阳。想到太阳,就是着相了。而应该无视太阳,直至太阳后面无限的虚空!”
佛:“等着!”
须菩提一直看着佛主手指的方向,突然有鸟飞过。
答:“我悟到了!本没有一个具体的佛法,有什么就看到什么,这就是‘无实无虚’?”
佛:“鸟呢?”
答:“飞走了!”
佛:“不是鸟飞走了,是世界老了!”
---------------------------------------------
十五 不是迷信
佛:“如果有人,在万劫的轮回中,以死布施,功德大吗?”
答:“大!”
佛:“如果有人,只是读金刚经,功德大吗?”
答:“大!”
佛:“哪个更大?”
答:“读经更大!”
佛:“我不断强调读金刚经的功德,为什么?”
答:“您的意思是?”
佛:“有些人,不喜欢高深的佛法奥义,觉得不实在,更不愿传播。怎么办?”
答:“所以您就以功德为诱,希望他们可以沾染一些佛法奥义?这不是欺骗吗?”
佛:“你有过饥饿吗?”
答:“当然!”
佛:“怎么办?”
答:“吃饭!”
佛:“饱了吗?”
答:“饱了!”
佛:“饭呢?”
答:“吃了!”
佛:“饥饿呢?”
……
答:“噢!”
佛:“你懂了?”
答:“我懂了!”
佛:“说!”
答:“饥饿如同功德,佛法如同食物,吃饱如同成佛。吃饱的人自然就放下食物。正如成佛的人,自然就放下功德。”
佛:“所以呢?”
答:“既然如此,何不说的更大些,就说天地人神,宇宙寰宇,有此经之地,就是佛塔,悉当拜受。”
佛:“善哉!”
答:“善哉!”
---------------------------------------------
十六 不是业障
佛:“如果有人不断诵读金刚经,可是却没有得到幸福,这是为什么?”
答:“是上辈子的业障太重,读经其实已经消灭掉不少了。”
佛:“我曾在无数次的轮回里,侍奉过万亿位佛,我的功德,和读金刚经的人相比,你觉得如何?”
答:“您的功德,要比他们的功德大的多!”
佛:“但是,我会居功吗?”
答:“不会!”
佛:“所以应该怎么说?”
答:“您的功德和读金刚经的人相比,小的不能再小了,简直万分之不及一。”
佛:“现在,你知道金刚经的力量了吧。”
答:“我已知道!”
佛:“你也知道为什么?”
答:“我也知道!”
---------------------------------------------
十七 不是无我
问:“我曾问您,若有寻常人,想要涅槃成佛,该如何?”
佛:“我当时说:止念,降心,去分别!”
问:“现在来看,究竟有成佛之法吗?”
佛:“没有!”
问:“佛主本人也没有吗?”
佛:“也没有!”
问:“怎么会这样?”
佛:“如果有这样一个法,我就不能传给你们了。”
答:“为什么?”
佛:“佛法就是一切的方法,一切的方法,我怎么传?”
问:“可是有人非要说,您有成佛之法呢?”
佛:“真的没有。”
问:“如果非要说呢?”
佛:“那这个方法,就是若有若无,是有是无,时有时无!”
答:“无实无虚?”
佛:“一切法皆是佛法!”
答:“一切法?”
佛主掐了须菩提一把。
须菩提:“哎呀!”
佛:“你疼吗?”
答:“疼!”
佛:“现在呢?”
答:“不疼了!”
佛:“为什么?”
答:“疼过去了!”
佛:“懂了吗?”
答:“噢!您是说:来的迎,走的送,不来不去的就等!”
佛:“还记得‘说大身,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吗?”
答:“这个我记得,就是用不可能存在的‘巨大身躯’来形容比一般人更高级的存在方式,就是修行人的法身。”
佛:“菩萨也是一样,只是形容境界的一个名称,是一种行为。”
答:“哦。”
佛:“如果一个人心中还有度化别人的想法,这种行为还是菩萨吗?”
答:“当然不是,因为有这个想法,就是有你我的分别心。”
佛:“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度化别人的想法,这种行为还是菩萨吗?”
答:“也不是,因为强制自己不起私欲,就是一种私欲!”
佛:“如果一个人不知不觉的在度化别人,也不知不觉的在得到好处呢?”
答:“这个人,是真菩萨!”
佛:“所以,菩萨可以追求福报?”
答:“是的,菩萨可以追求福报!”
佛:“为什么?”
答:“因为,众生需要被菩萨的圆满来震撼,需要一种引导的力量。”
佛:“比如说?”
答:“比如说,虽然没有极乐净土,菩萨依然要传说极乐净土的美好,就是因为众生需要这种美好的力量!当众生真的进入觉悟的极乐,自然会放下世俗的美好。”
佛:“不知不觉的发起慈悲心,就是真菩萨!”
---------------------------------------------
十八 不是无心
佛:“如来有肉眼不?”
答:“有的。”
佛:“如来有天眼不?”
答:“有的。”
佛:“如来有慧眼不?”
答:“有的。”
佛:“如来有法眼不?”
答:“有的。”
佛:“如来有佛眼不?”
答:“有的。”
佛:“恒河之中,所有的沙子,多吗?”
答:“多。”
佛:“如果每颗沙子,都是一个世界。这些世界的众生多吗?”
答:“多。”
佛:“每个众生,都每个众生的心绪,可是我却都知道,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您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佛:“这些都是比喻!比喻!”
答:“啊,那是?”
佛:“河流能断吗?”
答:“断无可断。”
佛:“你懂?”
答:“因为众生的心绪,只有一种,就是‘得不到’,所以,您都知道!”
佛:“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十九 不是功德
佛:“如果有人用无量的珍宝来布施,功德大不大?”
答:“大!”
佛:“有多大?”
答:“非常大!不过……”
佛:“不过?”
答:“不过我知道,您不是考验我是不是有功德心。您是在考验我是不是可以真的不被诸法所限制,不被功德所限制。”
佛:“你已悟到?”
答:“我已悟到!”
佛:“世间又怎么会有功德!”
答:“是的,世间当然不会有功德,只不过,众生在追求这些功德的时候,才得到了真的‘功德’!”
---------------------------------------------
二十 不是无相
问:“可以根据外表来判断一个人是佛吗?”
佛:“我是佛吗?”
答:“是!”
佛:“你见过我吗?”
答:“见过!”
佛:“你见过的我,就是我的真身吗?”
答:“不是!”
佛:“既然,你看到的我,不是我。后世的人,可否看到一个不是我的我?”
答:“弟子懂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佛,那就是自己!”
佛:“可以根据外表来判断一个人是佛吗?”
佛:“不可以!”
答:“为什么?”
佛:“佛在心中,不在眼中!”
---------------------------------------------
二十一 不是无说
佛:“我说的话,是不是就是佛法?”
答:“不是!”
佛:“为什么?”
答:“如果有人说,如来说的话,就是佛法!就是诽谤您,是不理解您说的话!”
佛:“你又是个东西,又不是个东西!”
答:“您怎么骂人呢?”
佛:“你又是个佛,又不是个佛!”
答:“您是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每个人的方法,就是自己的佛法?”
佛:“说是每个人,就是所有人;说是所有人,就是每个人!说是人,就不是佛;说是佛,就不是人;说是东西,就不是东西;佛不是个东西,所以说你也不是个东西!”
……
---------------------------------------------
二十二 不是无法
佛:“我修得正果,是得到一个叫“正”的果子吗?”
答:“当然不是,您这是比喻!”
佛:“那就是说,我虽修得正果,实际上什么也没得到?”
答:“以弟子来看,是的!”
佛:“的确是的,我其实没有半点佛法!”
答:“啊?”
佛:“没有佛法,就是佛法!”
---------------------------------------------
二十三 不是善法
佛:“什么是正法?”
答:“正法就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佛:“用一颗没有分别的心,修一切善法,即得正果。”
答:“‘修一切善法’,不是就有分别心,有高下了吗?”
佛:“善法,是相对恶法来说的,不恶不一定是善,不恶就是佛,只是用‘善’来表示!”
问:“佛大彻大悟后,真的没有所得吗?”
佛:“须菩提啊,不想成佛,就是成佛的唯一方法!”
---------------------------------------------
二十四 不是回报
佛:“如果有人用无量珍宝来布施。功德大不大?”
答:“大!”
佛:“如果有人没事就读个一句半句《金刚经》的,功德大不大?”
答:“也大!”
佛:“两者相比,哪个大?”
答:“后者更大!”
佛:“为什么呢?”
答:“念金刚经的福德不可思议!”
---------------------------------------------
二十五 不是度者
佛:“你觉得我是想要普度众生吗?”
答:“是的,弟子知道,这是您的理想!”
佛:“你、你、你……”
答:“弟子错了吗?”
佛:“从-来-没-有一个众生被我度化!”
答:“怎么会呢,您度化的众生数也数不清!”
佛:“那是你数的,我怎么会数呢?我要是数这个,我不就‘有我’了吗?”
答:“弟子明白喽!”
佛:“记住!功德都是别人给的,你不觉得是功德,就不是功德。”
佛主歪头斜视,那是一株连根花。片片叶子,皆可成花。新花一成,老叶必枯。
佛:“你说,是枯叶布施了鲜花,还是鲜花布施了枯叶?”
答:“当然是枯叶布施了鲜花。枯叶不惜枯萎,都要给予鲜花足够的养分。”
佛:“其实,是鲜花布施了枯叶。因为鲜花给了枯叶一个可以布施的机会!”
答:“哦……”
佛:“你懂了吗?”
答:“懂了!”
佛:“菩萨和众生,谁度化了谁?”
答:“是众生度化了菩萨,因为众生给了菩萨一个度化的机会!”
---------------------------------------------
二十六 不是法身
佛:“有修佛的,说看到了我的三十二相,你怎么看?”
答:“是的!是您显了三十二相的神通,度化他们!”
佛:“如果是,佛就一大把了!”
答:“那是……?”
佛:“记住,我只是一个老人,牙已经快掉了。我的神通,不在凡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十万八千相亦是非相,非相是非相,三十二相却不是十万八千相!所以我虽有三十二相,有三十二相的却不一定是我啊!”
问:“那您的法身,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佛:“所谓法身,就是佛法的身体化。是个比喻!比喻!睁开眼只能看到肉身,闭上眼才能看到法身!”
答:“弟子明白!”
佛:“佛是一个人吗?”
答:“佛不是一个人,佛是一种境界!”
佛:“那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佛?”
答:“是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佛!”
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二十七 不是断灭
问:“那就是说,佛法无法学,佛祖也无法见,成了佛就是成了一场空?”
佛:“不要以为,成佛就是什么都断灭了。千万不要这样想!”
答:“为什么?”
佛:“一心修佛者,应该知道,空不是无。”
问:“空不是无?”
佛:“你有作过画?”
答:“有过,可这和空有什么关系?”
佛:“作画需不需要白纸?”
答:“当然需要!”
佛:“白纸就是空,没有纸就是无!”
答:“懂了!有一张空白的纸,就有无限的作画可能!”
佛:“对,涅槃不是无,涅槃不是终结。涅槃是开始,是新的开始!有心之行是红尘,无我之我入涅槃!”
---------------------------------------------
二十八 不是不贪
佛:“如果有人用无量珍宝来布施。功德大不大?”
答:“大!”
佛:“如果有人觉悟到‘诸法无我,得成于忍’。功德大不大?”
答:“也大!”
佛:“两者相比,哪个大?”
答:“后者更大!”
佛:“为什么呢?”
答:“您是想让我说,‘以财布施,再大也大不过佛法的布施吗?’”
佛:“福德如同血液!你懂吗 ?”
答:“您是说,对于觉悟到‘物我同一’境界的人。福德就如同他自己的血液。福德按需分配给所有的众生,就好像血液按需流到所有的部位。”
佛:“现在,你还觉得修佛者不应该接受福德吗?”
答:“修佛者把众生当成自己,把世界看成一家,如同树根把水分分配给每一片树叶一样分配福德给众生。这样的‘贪婪’,简直太无私了!”
---------------------------------------------
二十九 不是如来
问:“有人说,如来就是:好像来了,又好像走了;好像坐着,又好像躺着。对吗?”
佛:“世人不了解我的深意!”
问:“深意?”
佛:“所谓如来,实无所来,亦无所去。如同……”
答:“如同?”
佛:“如同来过,便是如来。”
问:“那佛法又是如何“如同”来过的?”
佛:“来的意义,就是为了走。得到的意义,就是为了放下!”
问:“放下?”
佛:“放下,就是圆满!”
答:“圆满?”
佛:“你,玩过呼啦圈?”
答:“倒是玩过!”
佛:“圆满就像套在你身上的呼啦圈。你觉得应该如何让它圆满?”
答:“如果呼啦圈在我身上套着的话,那么无论如何,我都只能看到半个!”
佛:“如何可以让它完整?”
答:“弟子懂了!您是要弟子放下!呼啦圈放在一旁,它就是完整的,就是圆满的!”
---------------------------------------------
三十 不是不二
佛:“如果,把世界分解成微尘,微尘多吗?”
答:“极多!”
佛:“如果,再把微尘分解的更小,小微尘多吗?”
答:“更多!”
佛:“这样一直分解下去,会有尽头吗?”
佛:“这个……弟子不知……”
佛:“如果,世界可以构成更大的世界,世界大吗?”
答:“极大!”
佛:“如果,更大的世界还可以构成更更大的世界,更大的世界大吗?
问:“更大!”
佛:“如果,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世界呢?”
答:“那就真是,无大无小,无多无少了。”
佛:“你已可以微尘即世界,大即是小?”
答:“我已可以!”
佛:“很好,我可以告诉你世界的真相了。”
答:“善哉!”
佛:“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个确定的真相,那这个真相,就是一合相。”
问:“何为一合?”
佛:“一合,就是终极,终极就是不二,合而不为一,即为一合。”
答:“不懂!”
佛:“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答:“不懂!”
佛:“一合相,就是不可说,一说就错。”
答:“可惜!”
佛拈花微笑。
……
---------------------------------------------
三十一 不是知见
佛:“如果有人以为,佛说的就是各种分别心,这样对吗?”
答:“不对。”
佛:“为何?”
答:“说分别心,即非分别心,是名分别心。”
佛:“向善之人,对于一切法,都应如是知、如是见,不生法相。”
问:“法相?”
佛:“说法相,既非法相,是名法相。”
---------------------------------------------
三十二 不是泡影
佛:“我老说,诵经传法,功德无量,为什么?”
答:“您是想把佛法广而告之?”
佛:“想!”
答:“想?”
佛:“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人最终觉悟佛的终极奥义!”
问:“终极奥义?”
佛:“就是如如不动!”
答:“如如不动?”
佛:“假如我是人,那我走在空间里。”
答:“是!”
佛:“假如我是物,那我走在时间里。”
答:“是!”
佛:“假如我是时间,那我走在哪里?”
答:“这个……这个……”
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答:“善哉!”
佛长吁一口,说:“此经毕!”
须菩提起身,涕泪悲泣。
佛:“须菩提啊,我渴了,想喝水。”
答:“您是说:说渴,即非渴,是名渴!”
佛:“须菩提啊,我只是渴了,快去倒杯水。”
答:“啊!噢!弟子这就去倒!”
然后佛就站起来,独自走向一棵孤独的树。
阿难说,那时天空刮着风,他却感觉不到。
编辑于 2019-06-18
赞同 55
1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果汁猫
果汁猫
剁成屎的欲望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通篇废话+王尔德悖论
编辑于 2017-11-30
赞同 2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继续浏览内容
知乎
发现更大的世界
打开
Chrome
继续
阿尔弗雷德
阿尔弗雷德
工程师
3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强力推荐南山空同老师的讲解(上篇),至于下篇,有心的人自然找得到。
-------------------------------------------------
你不缺衣少食,为何还会烦恼愁苦(上)(深度好文,强力转发,一篇文章,胜过给亲友万贯钱财)
原创 2017-03-19 南山空同 南山空同
我家是整个村庄最穷的人家之一,那时我上小学。穿的鞋子经常前脚指外露,后脚跟裸显,但是还能穿。是的,鞋子是用来穿的,还能穿,就不错,虽然抬脚走路时,风能从脚底板和鞋底间穿过,用现在的话来说,略带清凉酸爽感,也从不曾觉得有问题,直到有天有人明着指出。
当时我正在看几个人打蓝球,然后其中一个人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我,准确说,是他看到了我略带张狂的脚指,穿鞋而出,肆意而嚣张。他的目光由我的脚指移向我的脚后跟,再由我的脚后跟移向我的脚指。然后他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我英俊的面庞(我当时是全村最帅的),说了句:“我要是穿得你这么破烂,我早就去死了”
按励志鸡汤文的套路,我这里该明着或内心反击说,可是我内心富有啊,或是我成绩好啊,或是我有一颗善良的心啊什么的,然后告诉大家,作为一个学生,成绩好才是真正的富有,作为一个人,内心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作为一个哲人,贫穷的经历,才会铸造富有的灵魂。
当时都没有。
我只是突然间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心里在想,为什么鞋破了,人就得去死呢,鞋经常破的啊,可人不能经常死啊。完全想不明白啊,想不明白就不要想嘛,继续乐呵呵的看球。
有的人会说他身边的人都一身名牌,自己却没有好衣服可以穿,显得多么寒酸,心想一定要努力赚更多的钱,用来买名牌,我也是一愣,为什么自己没有这种感受,突然一下子想明白了,因为自己哪个名牌都不认识,哪里会分得清。
如果我们不是真正的缺衣少食,却生活在烦恼痛苦之中,或都是生活让我们感到痛苦,只能说,我们可能少了两种能力,一种是逃离痛苦的能力,另一种是创造快乐的能力。
有一次在深圳聊天,有一个人突然说“老师,像你这样看得通透,肯定会很孤独吧”,然后我哈哈一笑,跟对方说,我要是顺着你的问题回答,用道家的话来说,叫离道了,用佛家的话来说,叫着相了,用人间的话来说,叫徒生烦恼。为什么?
我本来就没有多感孤独,但是你前面表扬我“看得通透”,而看得通透的人必定“孤独”,所以,因为我喜欢你夸我“看得通透”恭敬语,还得顺便得收下“孤独”这个礼物。
有的人,听了上面的话,会内心沾沾自喜,但目光深邃地四十五底斜望房顶,略带深沉的说“唉,人生何处不孤独呢,我经常一个人-------”,或许从此这个人身上多了一个特质,在部分人面前装孤独、显孤独。着相入局。着了人相。
什么是着相,”相”是指由外在的现象,在头脑心智中形成的内在的观念或认识,将其称为“相”,是指这些观念或认识往往是偏离本质的,因此,也叫虚相,与相本真相对,道家将其称为虚妄,而佛道二家在这一点上,则是完全一致,《金刚经》中有言“凡是有相,皆为虚妄”,即是此意。
因此,着相,又叫执着于相,执着于虚妄的认知,偏离了本真,扰了生活的和安宁静(妄者,乱也)。万般心神苦痛,皆因此而起。
佛家将着相,分为四种,分别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金刚经》中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道家将虚妄也分为四类,并讲了脱离虚妄的办法,其为,至人无己、真人无相、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那么,这四相四虚妄指的又是什么?
一、 我相虚妄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世间会有着不同的天然角色,父亲、儿子、丈夫、领导、下属、路人、偶像、粉丝,老师、学生、长辈、晚辈、顾客、朋友。
有领导去店里买东西,见店员不够热情,便大发官威,气愤不已,为什么?当他在世人面前以顾客的象出现时,却不肯放下心中的“领导”我相。
参加某次聚会,没有被人隆重介绍,心生不满,忘记今天是别人结婚的,自己只是伴郎。
当一个人成为某个特定的“我相”,这个“我相”又让他很受用,久了后,他便会执于“我相”,在哪里都要以这个“我相”示人。要消除此类烦忧痛苦,不是要强调“我是谁”,而是要强化“我不只是谁。”
如果一个人只强调“我是父亲”或“我是母亲”,那么,他(她)必定会过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次孩子的分数比上次低了,刚才他把牙膏放错格了,这是不好不苗头,她昨天看一个男同学的眼神不对劲,是不是他们俩有问题?
当我们强化某一个特定的“我相”时,我们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患得患失,诸般苦痛随之而来。当你意识到你不只是一个母亲或父亲,还是个摄影师或漫画爱好者的时候,你将不会执着于这一特定的“我相”,从而更易找到本真自在的我。
《黄帝内经 素问》中言:“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祝听八达之外”
故庄子《逍遥游》言:“至人无我”,指行为方式符合道德的人,是不会拘于某一特定的“形象”,而懂得因时而变,故得逍遥自在。
如何不着于“我相”,逃脱自我虚妄,我在《学经》第一章中便已讲到,是为破我相虚妄,其言为“不知有前后高下,不知有名,不知无名,身边之事,尽意来去,随意停驻,无有分别。与众人同行,身居前为乐,身居后亦为乐,无有分别”
二、 人相虚妄
人相,即他人眼中你的形象,我们用“相”字,也表明是虚妄的。
上文中,我不愿意扮演一个“通透而孤独的哲人形象”,是因为我虽然通透,但我不孤独啊(好不要脸好傲娇)。
也就是,我不会为维护你眼中那个我而努力,因为那是不真实或者说不够全面的我,那是一种虚妄。
明明你小气,因为你偶尔大方了一次,然后那个人一直夸你大方,你是不是为了维护大方,要一直借钱给他?
如果说,前文中“我相”,是指一个人被自己绑架,而“人相”中的一个人,则是被身边的亲朋好友绑架,你一直要为维护他们心中所期待或认可的人而愁苦努力。
所以,一旦有人夸我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立即会说,不完全是,不完全是。意思是说,我不全然是你看到的样子,我也不会为维护你眼中我的形象而努力,因为你看到的不是真实全面的我,是虚妄的“人相”。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身为XX,你就应该------ ”对不起,那是你所认为的,我从来不认为是这样的,就像我从来不认为你以教师为职业,就应该回答别人问题,我也不认为因为有人夸你好脾气,你就该什么都忍让。
做自己,不做别人眼中的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不要过别人眼中的生活,不要因此而努力辛忙。就算别人给你的高帽子,你要说一句谢谢,但告诉对方,这个帽子,我,不戴。
不要为了维护别人眼中的形象,而违心做事,古语有言,真人不露相。其本意是说,仙人都是以凡人的形象示人的,外人永远看不到他的真相。如果他衣衫褴褛,那么,无论在平民百姓面前,还是在高官富商面前,他都是这幅打扮,不会接别人送他的外在衣相,只有在仙人相遇时,才会显现真相,即仙人原形示于对方,以表明身份。
一个人的很多烦恼,是与着于“人相”相关,《学经》第一章讲破除“人相”时言:“吾不知有行执念妄、冠其名而乐,易其名亦乐,无有分别。世人以我为神,亦以我为魔,无有分别,怡然而作。”
你认为淡泊名利也好,认为我沽名钓誉也行,你认为我是神仙也好,认为我是魔鬼也行,总有人会对我产生偏私虚妄的认知,过份的夸赞和诋毁是一样的,安心忙自己的事,不要违心去维护别人眼中的你。
三、 众生相之虚妄
前面讲一个人的的身心被自己绑架,被亲朋好友绑架,同样多的,还有被社会帮架。
我们见得最多的,便是一个人被“社会道德绑架”。
我在和学生讲课时,我说,我不喜欢给人让座,包括给老人、孕妇和病人让座,但我还是会让座,只是因为我觉得,他要是站着,我坐着,看着对方不便或不适,会让我觉得不能安心享用座位。所以才让给对方,这是我对对方的友善馈赠,而不是必须的义务。
我见了抢劫的,肯定不会冲上去,因为我认为生命安全比钱财重要,更何况还是别人的钱财。
我见了宣传抵制某国产品的消息,我肯定不会转,虽然这样的消息后面写着,“是中国人的都转”,我是中国人,可我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中国人。
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一定不能沾钱,不然,他就“呵呵”了,然后基本可以认为是骗子了,可我举办的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就是收钱,不收钱你来付场地房租还是支付机票住宿?
世间有众生相,所谓众生相者,即可以当习惯性的认知,也可以当成不同的认知,在此其中,有很多认知都充满“虚妄”,且相当一部分认知是违背人性、自然、社会规律的,你如果迎合这些“虚妄”认知,便是“着相”,自然会过得痛苦纠结。
众生有善恶,故施善恶之观于人,人为得众人之功名,方有违本意之言行,故庄子《逍遥游》中言:“神人无功”,意为,神人不因善恶功名而为事。
不被所谓的“社会道德”绑架,不要被那些充满“虚妄”的社会洪流所裹胁,出于人性、良知、公平去做事,方能逃脱身心煎熬。
《道德经》中有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人容易被社会道德所绑架,因为在你还不懂事时,这些价值观便已在影响着你,让你习以为常,很少去想这些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否违背人性?是否合理。
就像有的人从小就学“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第一个苦,是指身体上的苦,而第二个苦,是指灵魂人性上的苦,比如舍弃自尊尊严人格等,而目的是为了“人上人”,越王勾践确实吃得了苦中苦,曾为吴王夫差主动亲口尝大便以示忠心,后来确实也人上人了。
但我们很少去想,我为什么要去吃苦中苦,我为什么要做人上人呢。一个从小吃了苦中苦的人,舍弃自尊、尊严、人格而成为“人上人”的人,他的思想价值可能永远是扭曲的,因为他也许从来就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其实还有一种相处模式,那就是相互尊重。我们可以吃苦,但不要吃苦中苦,我们可以做人,但不要做人上人。因为以那会造就一个个扭曲的灵魂,一个扭曲的灵魂,是不可能逃离痛苦的。
因此,《学经》第一讲的开篇便讲如何破除众生相,即“神人无功”,其言道“吾生而有之,不知有道,晨则起,饿则食,悃则息,有劳而作,自然而行,言行如一,无有困顿”。
忘记那些从小绑架我们的、违前人性、自然、社会规律的虚妄众生相,才会免受随之引发的苦痛烦扰。
总有人会在这时候说,社会如此,我们个体又能如何?如果一个人没有勇气和努力去逃脱苦痛,还期望谁来救你?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