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13, 2021
《心經》鸠摩羅什注釋 【題解】
《心經》鸠摩羅什注釋
【題解】
①、般若:智慧也。 ②、波羅蜜:到彼岸也。 ③、多:定也。 ④、經:徑也。
言此經乃定心之徑路也。此經以單法為名。實相為體。觀照為宗。度苦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經中所說之旨也。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實相者。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即照見五蕴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業報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甚深般若也。
心經
【內容解釋】
[原文]:觀自在菩萨。
觀自在者。觀聽圓明。智慧無礙。觀有不住有。觀空不住空。心不能動。境不能隨。動隨不亂其真。得大自在圓通也。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省文。菩提曰覺。萨埵曰有情。謂能覺一切有情。自覺以覺眾生也。曰菩萨曰大士。皆尊稱佛號之名也。觀自在菩萨。即觀世音大士也。
[原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深者。謂清淨因地之法行已深也。般若。華言智慧。般若智慧。非識心之昭昭靈靈。乃本心真性之光明。照無量世界。通無量劫事。圓明普照之真智真慧也。波羅蜜。華言到彼岸。此岸。乃眾生作孽受苦。墮落沉淪之地。彼岸。乃諸佛菩萨究竟到人慾盡淨。光明正大之地。多者。定也。時者。時候也。謂菩萨妙圓明覺超越世出世間。具足三昧慧定之時也。
[原文]:照見五蕴皆空。
照者。本心智慧妙覺明照也。見者。本心智慧明圓真見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識之五陰也。空即本心性體實相之真空也。照見蕴空。則本心妙明而性體洞見也。
[原文]:度一切苦厄。
謂解脫一切執著生死煩恼之苦厄。成就一切圓通也。
心經
[原文]:捨利子。
即捨利弗。母名捨利。因母立名。乃佛之弟子。捨利弗於佛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而不能如觀世音菩萨究竟得證圓通。而成正覺者。蓋因滯於智慧也。滯於智慧。則有我相。我見。(空相。空見。)佛故舉觀自在菩萨之行深般若真空無相之法。以證菩提彼岸。得為圓明普照之標榜。呼捨利子而告之。慾其不滯於我相。我見。空相。空見。而究竟於人空法空。空空之境界。以證無上道也。
[原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色乃夢幻泡影。故不異於空也。
空乃一真顯露。故不異於色也。
色有形相。凡有所相。皆是虛妄。終有壞期。故色即是空也。
空性虛無。無形無聲者也。道以虛無之體。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能生有色有聲之天地萬物。故空即是色也。
因色而有六根之領受。六根領受於心。而生思量擬度之想。懸想六尘。而生運用施為之行。行動遷流。而生分辨精粗美惡之識。色受想行識。五者相因也。色有壞時。而受想行識。終歸虛妄。亦複如是。色即是空也。能了悟色即是空。逢色不受。則無受想行識諸雜念一心清淨。空若太虛。以無相而生真空之實相。亦複如是空即是色也。
[原文]: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佛複呼捨利子之名。進一層以告之也。意謂不但五蕴皆空。一切修證菩提之法。莫不皆空。楞伽經雲。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若執著於法。則有法生。法生則心意意識皆生。有生則有滅。有生滅。則有垢淨增減矣。諸法若如虛空界之空相。豈有生滅垢淨增減乎。
心經
[原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是故承上起下之詞。是故真空之中本無我相。何色之有。
既無我相。自無我見。一切聲色何能入我真空妙明之心。自無受想行識矣。
既無我相。則六根亦非我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矣。
六根既無。則六尘無安頓之所。自無色聲香味觸法矣。
[原文]: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為六根之先锋。意為六識之主帅。而六根六尘。無識不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則六根六尘六識之十八界皆無界限矣。
[原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心經
無明至老死。乃佛所說三世十二因缘也。一曰。無明。謂過去世。妄識迷性也。二曰行。謂過去世。一切結業。隨無明妄識流轉也。三曰識。謂現在世。託胎識靈種子也。四曰名色。謂現在世。識靈在胎。心但有名。而色身已有質也。五曰六入。謂現在世。識靈在胎。已成六根之體。已具六入之用也。六曰觸。謂現在世。色身出胎之後。六根但有所觸。尚未了知六尘之涉入也。七曰受。謂現在世。色身日漸長大。已能納受六尘諸境。尚於貪淫等心未起也。八曰愛。謂現在世。色身日益長成。貪淫等心已開。而生種種愛慾。尚未實愛慾之境也。九曰取。謂現在世。色身強壯。愛慾日盛。而驰求恣取色聲香味觸等以實愛慾之境也。十曰有。謂現在世。色身因驰求恣取。六根積集慾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因。成就慾有。色有。無色有。三有之業果也。十一曰生。謂因果不亡。識靈又隨業流轉。受生於未來世之四生六道也。十二曰老死。謂未來世。受生以後。色身衰老。又壞而死也。因無明缘行。因行缘識。因識缘名色。因名色缘六入。因六入缘觸。因觸缘受。因受缘愛。因愛缘取。因取缘有。因有缘生。因生缘老死。十二因缘。生滅無常。有起有盡。盡而複起。起而複盡。循環三世。生滅輪轉。若觀此十二因缘。皆為無明妄識流轉。忽然覺悟五蕴十八界皆空。則本妙明心。如如不動。無有生滅之妄識。則無無明矣。既無無明。則無起無盡。亦無無明盡矣。乃至者。包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亦無六入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無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原文]: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謂生死煩恼諸苦。集。謂積聚。人生在世。心為形役。形為事勞。積聚五蕴中之根尘處界。十二因缘生死煩恼。種種苦因。今既無五蕴根尘處界。十二因缘。則無苦因之積聚也。
滅。謂寂滅。道。謂真常不息之道。五蕴中一切苦因。一一皆生滅無常。今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而當體妙明寂靜之真性。洞徹圓通。以入真常不息之道矣。
謂既無苦集滅道。則已入佛慧。明了無礙之智。已得菩提之果。然雖入佛智。乃本心般若真空之本智。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漏之智。如無智也。雖得菩提之果。亦是本心現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亦無所得也。若知有智。乃曲心推測之知見。非真空無漏之本智也。若雲有所得。即有所失。亦有漏也。本心具足本智。故雲無智亦無得也。
[原文]:以無所得故。
此承上起下之詞。謂一心之本智本法。本自具足。無心外之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即有一分識心結習未盡。識心結習若盡。則萬法本具一心。一心本具萬法。一心與萬法不二。萬法與本心本一。複何有所得哉。
[原文]: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稱。依。因也。謂依般若之本智本慧。自悟自修。以登彼岸之故。
[原文]: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掛者懸係。礙者窒塞。依一心之本智。不依缘起之業識。不住客尘之妄法。則心是空心。法皆空法。所謂不依一法而心常住。已得大自在矣。複何掛礙之有。
心經
恐怖。如地陷風飘。火燒水溺。及殺害惡死。種種之可驚恐怖畏者。既無掛礙。則不滯我相我見。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常清常靜。不動不搖。一切如如。複何驚恐怖畏之有乎。
[原文]: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槃。
颠倒。謂六尘惑亂。妄想成業。生滅旋複。虛妄輪轉。種種颠倒也。夢想。謂惑於見思客尘。而迷夢妄想也。若既無恐怖。則障垢已盡。本性不複更迷。虛妄不複更生。複何三界感業而輪轉颠倒。複何見思惑亂。而迷夢妄想乎。
涅雲不生。槃雲不滅。謂本心本無掛礙。本無恐怖颠倒夢想。一切種種。皆缘起於無始無明虛妄業識耳。今既依當身一心本智。外息諸缘。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外不放入。內不放出。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究竟直到不生不滅涅槃之大道矣。
[原文]: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謂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也。
阿耨多羅。雲無上也。三藐。雲正等。三菩提。雲正覺。絕諸對待。無有而上之者。故名阿耨多羅無上也。本心本智。各自具足。故名三藐正等也。本心般若智慧。本不為尘勞所蔽。故名三菩提正覺也。謂行深般若之本心本智。到波羅蜜之彼岸。而證菩提之果。不但觀自在菩萨而然。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莫不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大道也。
心經
[原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統妙萬法。不可思議之謂神咒者。秘密心印也。
普照一切。而無所不遍之謂明。
最極一切。而無上可上之謂無上。
一切平等。無等可等。謂無等等。
謂度脫一切生死煩恼苦厄也。
[原文]: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謂佛無妄語。如來所說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诳語。不異語也。
以一心之本智本慧究竟。即尘勞是清淨。即煩恼是菩提。一切苦厄莫不一齊解脫。真實不虛之故。乃說此本心本智。究竟自心秘密之總持也。
[原文]: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凡一切咒語。乃諸佛微妙秘密心印。惟當沉沉靜靜。無思無慮。一心持念。無記無數。即咒是心。即心是咒。不複以知見立知見。如此持念一心。至於知見無見。則群魔於此以降。真如於此以住。掛礙恐怖於此而解脫。颠倒夢想於此而遠離。本智本慧於此而開發。無明煩恼於此而盡泯。即無明是大智。即煩恼是菩提。即菩提是五蕴。即五蕴是法身。即法身是諸法。即諸法是空相。即空相是當身一心。即當身一心是如來藏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咒之功德。寧可思議哉。
我佛釋迦牟尼世尊。謂諸弟子曰。吾教中有觀聽圓明。智慧無礙。一心清淨。如如不動之觀自在菩萨。行深般若真空之智慧圓滿。清淨妙明之覺性。超越彼岸。具足慧定之時。以本心無礙智慧。照見色受想行識之五蕴皆空。度脫一切執著煩恼生死之苦厄。捨利子。汝在諸弟子之中。所稱智慧第一者。而汝之智慧。何以不能究竟到照見五蕴皆空。度脫一切苦厄也。蓋因滯於智慧而有我相我見。空相空見。不能如觀自在菩萨。行深真空無相之般若。而一超直入菩提之覺岸也。夫五蕴之因有色。而後有受想行識。要知色乃夢幻泡影。不異夫空也。空乃一真顯露不異夫色也。且色非離空而有色。性色真空。色不即是空乎。空非離色而斷空。性空真色。空不即是色乎。色受想行識五者相因。究竟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受想行識。亦複如是之究竟耳。捨利子。不但五蕴皆空。凡修一切菩提之善法。莫不皆空也。是諸法空相。始能見真空之實相。蓋本妙明心本來真空無相。亦無法也。諸法不過為執迷滯塞者。降妄住真耳。若執著於法。則有法生。法生而心意意識之業。亦與之俱生。有生則有滅。有生滅。則有垢淨增減矣。若一切法不生。則一切法空。如虛空界之空相。曾見有生滅垢淨增減乎。是諸法空相。如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真空本無我相。何色之有。是故空中無色也。既無有色。自無我見。無受想行識也。我相既無。則六根自非我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矣。六根既無。則六尘無安頓之所。無色聲香味觸法矣。夫眼為六根之先锋。意為六識之主帅。而六根六尘。無識不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則六根六尘六識之十八界限無也。五蕴十八界皆空。無見聞知覺。無心意意識。則三世十二因缘之無明妄識。一時皆盡無無明矣。既無無明。則無起無盡。亦無無明盡矣。因無明缘行。因行缘識。因識缘名色。因名色缘六入。因六入缘觸。因觸缘受。因受缘愛。因愛缘取。因取缘有。因有缘生。因生缘老死。十二因缘。起而複盡。盡而複起。循環三世。生滅無端。皆因無明之妄識流轉。既無無明盡。如如不動之心。無生無滅。乃至十二因缘同歸無無盡。亦無老死盡矣。究竟到無五蕴根尘處界。無十二因缘生死煩恼。種種之苦因集聚。則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自得圓通三昧真常之道矣。其時已具明了無礙之智。已得圓覺菩提之果。似夫有智有得也。然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漏之智。如無智也。菩提之果。亦本心限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亦無所得也。以般若真空之本智本慧。不假外求。無所得故。是以菩萨依般若波羅蜜多真空之本智。不依缘起之妄尘。則心是空心。無掛礙矣。無掛礙故。則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常清常淨。不動不搖。自無有恐怖。無恐怖。則障垢已盡。本性不複更迷。虛妄不複更生。遠離輪轉之颠倒。思惑之迷夢。客尘之妄想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究竟直入不生不滅涅槃之大道也。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但觀自在菩萨為然。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莫不依般若波羅蜜多之故。得無上正等正覺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可思議秘密之心印。是普照一切秘密之心印。是至極無上可上秘密之心印。是一切平等不偏不倚秘密之心印。能除一切生死煩恼之苦厄。真實而非虛。我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以度現在未來眾生之苦厄。汝等不可以意識測度而思維。惟當無思無慮。一心持念。咒即是心。心即是咒。如此持念一心。至於知見無見。意識盡泯。群魔於此以降。智慧於此以開。掛礙恐怖於此解脫。颠倒夢想於此遠離。即無明是大智。即煩恼是菩提。圓覺妙明之本心。普照無礙。其無量無邊之功德。寧可思議哉。
金剛經大旨。總是慾人守六根絕六尘。而六根六尘之不淨者。以五蕴未空故也。
觀自在菩萨特為拈出。示後學以會歸之路。文僅二百六十八字。而言簡意赅。可包金剛經三十二分之全。讀金剛經而不讀心經。是涉博而不知反約也。乌乎可。純陽子敬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終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