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8, 2021

《金剛經》雅說(2008年文案)

《金剛經》全名為《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也有省去“大乘”二字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因為般若時所講的經典全部是大乘經典。這是鸠摩羅什所譯,此外,還有唐玄奘所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本文是小雅老師於2008年底在勸學網QQ群的講課文案。 目錄 01、講解《金剛經》的原因 02、如何學習《金剛經》 03、經名解說 04、成佛的大原則 05、如來舉例說明 06、小乘的四個果位 07、金剛經的作用 08、感想及點評 09、再論金剛經功德 10、五眼看世界 11、佛法原本四句詩 《金剛經》講解(一) 講解《金剛經》的原因 小雅並非佛家弟子,卻來講解《金剛經》, 如有不正確之處,請大家指正。 佛教界人士中,有人反對我講解,因為我並沒有修行實證,即使理論上、字面上明白部分道理,還是不能算徹底覺悟,一旦講錯了,便會影響許多學習者。這一忠告,小雅當然明白其出發點是好的,能防止許多一知半解的人亂解經文。依文解意,三世佛冤。 金剛經作為佛經,本就是指導人們達到佛的境界的一條路,如果真的高深莫測,普通人看了會更加迷茫,那麼這本書就不應該公開,六祖也不可能聽到一次就大悟。我從來不相信說六祖是千裡眼、順風耳,比我們常人有更高的悟性。打一個比方說,深夜流星劃過天空,雖然大部分人並沒有看到,但不能說看到的那個人具有千裡眼。說六祖比常人悟性高,一則是诽谤慧能,一則是迷惑眾生。 慧能是一個普通人,《六祖壇經》是後人為了宣揚南禅宗思想,神化了慧能,有許多地方可以證明這一點,但這一點不是今天要講的內容。我們只有去除這些神秘的乌雲,才能看清萬裡晴空。從這一思路來說,那些說“《金剛經》是只有高智慧的人才能學習”的言論同樣是錯誤的。 《金剛經》並不難懂,是許多人都可以一聽就能明白的思想。許多人將這本經書神秘化,這本身就違反了《金剛經》的思想,因為《金剛經》是教人直指本心的一本書。從《金剛經》一開始的原文也可以看出,佛在一個園子裡講解給他的徒弟和其他聽眾一千二百五十多人聽,由此可見,《金剛經》決不是說只有高智慧的人才能聽得明白,相反,這是一部普通人都能明白的書,否則,佛主不可能講給絕大多數完全聽不懂的人聽。 那麼,為什麼現在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看《金剛經》卻很少有人明白,更少的人不敢講解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 《金剛經》是從梵文翻譯而來,其中有許多詞彙是音譯。 鸠摩羅什畢竟不是中國人,雖然他的文學功底很深。他在翻譯時,遇到“智慧”一詞,本來可以翻譯,但覺得和當時人們所說的“智慧”一詞有不同之處,為了防止譯錯,於是採用了音譯。如果音譯之後,加上許多注釋,並附在經文之上,後人便能減少很多困難。 2. 古文導致許多人閱讀困難。 在當時原本是通俗易懂的文字,經過一千多年語言的變化,使大家已經在閱讀方面非常地困難。這和英國年輕人讀不懂《莎士比亞》、日本年輕人讀不懂《枕草子》是一樣的。我國的易經也是一樣,原本是很通俗易懂的東西,到了週朝還有文王、週公等很多人明白,但到了春秋戰國就少了很多,再過千年就很少了。到今天能夠去繁就簡的人就更少了。 3. 眾多的翻譯、解釋。 在後世的傳教人物中,有許多人並沒有了解《金剛經》的本義,卻不肯抛棄名相,胡說亂解,這樣以讹傳讹,導致後世眾說紛纭。有許多人也發現其中的問題,卻很難一一推翻以前的解說,這樣,積重難返,《金剛經》便成了誰也不敢開講的《聖經》了。 4. 只聽其名而不看經文 如果問一下在座之人,你聽說過《金剛經》嗎?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說聽過。但如果問:你閱讀過《金剛經》了嗎? 可能多數人說沒有,或沒有讀完。這真是當今社會的通病,學習不立足於踏實。 《金剛經》講解(二) 如何學習《金剛經》 既然上面分析出了主要原因,我們就不難解決問題。我現在就告訴大家,無論是《金剛經》還是《六祖壇經》都是很容易懂的內容。否則佛主就不可能講解給千人以上的大眾,慧能也不可能對渔人樵夫講解。之所以大家心中有疑團,這就好比廣州的天空。天空本是晴明的,但由於工業污染而使城市笼罩了一層灰色,人們的眼睛不能窮盡。一旦狂風暴雨過後,白雲悠悠、藍天碧碧。 小雅之所以講解《金剛經》,就是要刮起狂風,吹散黃沙迷雾,讓大家看見清徹的藍天白雲。不要因為狂風會刮倒房屋,打破那些所謂的高僧所建立起的解釋就不敢講解。不打破傳統解釋,就不能讓大家看見真正的《金剛經》所說的內容。例如,勸學網上本身就有《金剛經》的解讀,大家可以去閱讀一下,這樣的解釋等於沒有解釋,這就是黃沙迷雾,讓人看不清真相。 不要迷信那些高僧大德的講解,這是我們直指本心的學習方法。不被迷雾所惑、直達目標是《金剛經》、《六祖壇經》的核心思想。所謂的“迷雾”,在《金剛經》中稱之為“相”,只要不被這些“相”所迷惑,就能直達佛的境界。記得剛辦勸學網之時,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起一個女人的名字?如果我順著他的問題來回答,我將要從我是如何學詩經,如何在在其它論壇的經過說半天。用《金剛經》的方法,我就告訴他一句話,男人、女人、小雅、不雅都不過是“有相”,如果通過這個“相”來認識小雅本人,這就必然迷惑。 只要我們抛開各種解釋、解讀,包括小雅今天的講稿內容,我們就能直達《金剛經》、《六祖壇經》的真意。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講解呢?這就是“路”或“途徑”。當初小雅剛考取大學時,我八十多歲的奶奶問我說:“老王家孫子學的是會計,我知道那就是以前的帐房;韓裁縫家孫女學服裝設計,我知道就是做衣服;你學的這個計算機究竟是什麼東西呀?” 我如果嚮不識字的奶奶說二進制、軟件等她一定聽不明白,所以我只好打比方說:計算機就是象算盤一樣可以用來計算的。我同時還要補充告訴她,計算機可不是算盤,因為它有象電視機一樣的屏幕。說完我還要再解釋計算機可不是電視,它還有其它什麼什麼功能。總之,我每打一個比方,馬上就要否定這個比喻,這樣的說明方法,在《金剛經》中得到了充分運用,後人將這種方法稱之為“掃相”。 這就是學習《金剛經》所要了解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說,解釋一個道理,需要擺出許多“相”,而這些“相”都不是事實真相。你必須通過這許多“假相”來了解、再否定排除,最後理解“佛性”這個真相。我在講解經文時會不斷告訴大家,這只是一個“掃相”。事實上,各種佛經本身就是一種“相”,佛經所講的成佛方法,被稱之為“佛法”,我們也要“掃相”出去。許多出家人之所以成不了佛,就是因為抱著佛經不放,這反而妨礙了他得到“真相”。 講解經文時,那些音譯的文字也是一種“相”,小雅將一一解釋。大家聽完後如果明白了,就要隨時抛棄,不可抱著這個“相”、這個解釋不放。小雅的所有解釋都必須抛棄。因為這些解釋都是一個一個的“假相”,都是為了讓你明白最後的那個“真相”。 有人不禁要問,既然你所說的都是“假相”,我不聽也不看,你也不要說,你就直接告訴我那個“真相”好不好?我認為不好。因為現在的空氣已經被污染,我們所要講解的“佛性”已經被罩上了一層迷雾。如果你自有千裡眼自然也不需要我解釋,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千裡眼,你還是要一層層地突破迷雾,才能大浪淘沙始見金。 《金剛經》講解(三) 經名解說 《金剛經》的全稱為鸠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晋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鸠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我先解釋名稱。 “金剛”是世上最堅硬的物質,能破開一切堅硬的東西。這兒借助“金剛”一詞,用以破除一切物質的、意識的煩恼和痛苦,使人能達到佛所說的“彼岸”。有一部分密宗的人認為,這一說法並不正確,他們認為從密宗的冥想狀態中看,世界是一種金剛石結構的組合。這一說法因他人無法體會,並沒有得到多數人的認同。 般若(bō rě),梵語的譯音。或譯為“波若”,其意思為“智慧”。當初之所以不意譯,是因為這個“智慧”和普通的人的智慧還不一樣,它是佛家所說的特殊智慧。它是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 “波羅蜜”,也稱“波羅蜜多”,這也是音譯,意思指超越生死而度達解脫的彼岸。“波羅蜜多”的“多”在印度語中是語氣助詞,所以一般並不翻譯。上文中兩次說到“彼岸”一詞,佛教認為,沒有認識佛性的芸芸眾生都是生活在“此岸”,而達到佛的境界之人即是“佛”,生活在“彼岸”。 整個書名就是告訴你,這個經文是一部可以破除一切的大智慧,能使人到彼岸的書。這個中文書名本身就是後人加的,我們不能真的相信它。知道它是一本如何成佛的書之後,明白了大致意思之後就要抛棄它。如果因這個名字而激動不己,這就不符合金剛經的本義,其中原因後面我還要解釋。 我之所以將這個名稱一一解釋,就是要破相,將一些難懂的名詞讓大家搞明白,明白之後,它就不神奇了。只有破除神奇才能達到彼岸。如果你還迷念在“什麼是般若”上,這就是“相”迷住了你的雙眼,必須一一掃除。這樣的迷雾一開始好象很多,其實,當我們學到四分之一時,就會看到“晴朗的天空”,所以大家不要著急,小雅一定要讓大家看見天空。 《金剛經》講解(四) 成佛的大原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钵。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聽說是這樣的:當時釋迦牟尼佛在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同他的大弟子與其他聽眾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一天中午吃飯時,釋迦牟尼佛穿上袈裟,手拿飯钵,走進了捨衛城去要飯。他在城中挨家挨戶要飯,然後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吃完飯,收起了袈裟和飯钵,洗腳並擺好座位坐了下來。 “如是我聞”:這句文言文是倒裝句,即“我聞如是”,“我聽到的(內容)是象這樣的”。幾乎所有的佛經都是這樣開頭。這是由於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當時印度還沒有文字,或者說文字還很落後,我們現在所讀的佛經都是後人記錄;另一原因就是佛的弟子阿難曾經問佛主,以後所記錄的內容如何使後人相信,佛主便讓他以後統一加上“如是我聞”,表明這是佛主所說。 “捨衛國”:當時的印度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其中有很多國家,那些國家的大小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城市。捨衛國便是位於古印度北部的侨羅萨國,首都在捨衛城,當地居民習慣以城名代替國名。 “祇樹給孤獨園”:捨衛國有一大善人,經常接濟孤寡之人,被人尊稱為“給孤獨長者”,他將捨衛城南的一個十裡花園買下後送給了釋迦牟尼。這個園子原來的主人是一個王子,聽說了這件事後,也將園中的花草樹木送給了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便用這兩人的名字命名,稱為“祇樹給孤獨園”,並在此傳道達25年之久。 “比丘”:出家受戒的和尚。 “佛、世尊、如來”:三個名稱都是指釋迦牟尼,“佛”是音譯,一般在描述中使用。“世尊”是意譯,即世上最尊敬的意思,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如來”釋迦牟尼稱呼自己,或弟子對他人描述時用的稱呼。 有人會問:“釋迦牟尼為什麼要出去行乞?”佛教界人士多數會回答,佛佗有無邊法力,能將萬物化為食物,他行乞並不是因為饑餓,而是借此傳道。這種說法小雅嚮來不信,這是將釋迦牟尼神化,也可以說是妖魔化。當時他是人不是神,他在傳法中有時會說到一些神奇現象,這本來是一種解釋的手法或比喻,我們不可以當作真的超凡入聖的功夫來看。 釋迦牟尼行乞在中國好象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可是在印度即使今天仍是很普遍的事情。古印度將人分成4個等級,釋迦牟尼放棄了自己的貴族身份,與下等人為伍,行乞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中國許多傳教人士,因不了解當地情況,也仿效釋迦牟尼出去行乞化缘,多少有點東施效颦的味道。 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到,釋迦牟尼所傳授的佛法,並不是高深莫測,而是平民化的思想。他的所作所為與常人無異,我們現在學習《金剛經》也不能故作神秘姿態,也不能故意懈怠,要保持一颗嚴肃、認真、崇敬的心來學習。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萨,善付嘱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萨,善付嘱諸菩萨。汝今谛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慾聞。” 當時聽眾中有一位年長望重的和尚,名叫須菩堤。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裸露著右肩,右腿膝蓋跪在地上,雙手合掌致敬,對釋迦牟尼佛說:“少有的世尊,如來佛善於關懷愛護諸位菩萨,善於吧佛法交給諸位菩萨,[希望他們把佛法一代一代傳下去]。世尊![現在有]善良的男子與善良的女人們,發誓願心,要求取無上正等正覺[這種智慧],他們應當把自己的心念安放在什麼地方,有如何降伏他的迷妄之心呢?” 釋迦牟尼佛說:“問得好!問得好!須菩堤,正如你所說的,如來佛善於關懷愛護諸位菩萨,善於把佛法傳給諸位菩萨,[希望他們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你現在仔細聽著,我給你講。善良的男子和善良的女人們,發誓願心,要求取無上正等正覺[這種佛的智慧],應當將心放在這個地方,象這樣來降伏他的迷妄之心。” [須菩堤說:]“好的,世尊,我們很希望聽您講下去。” “長老”:對年長望重的和尚的尊稱。 “須菩堤”: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論“諸法性空”著稱,被稱為“解空第一”。《西遊記》中教孫悟空本事的師父就是這個名字。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這本是當地一種很普遍的礼節,我們今人沒有必要也保持這個礼節,只要懂得有一颗虔誠、尊敬的心就可以了。 “菩萨”:全稱為“菩堤萨埵”,“菩堤”的意思是“覺悟”;“萨埵”的意思是“眾生”。所以“菩萨”意思為“有覺悟的眾生”,以智慧上求菩堤,以慈悲下救眾生的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只有佛才有這樣的智慧。 到這兒為止,須菩堤先是贊揚佛陀之後,開始提出了第一個問題:“要想達到佛的智慧,應該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如何端正自己的思想?” 人的心態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消極悲觀,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忙忙碌碌,有的人一生做好事,有的人專門做損人不利己的事,這一切都是屬於個人現有的狀態。擺正自己的心態是指如何對內。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不與外界發生信息交換。當外界的變化影響了自己,必然與內心的思想發生共振,從而產生自己的反應。端正自己的思想就是如何對外。 佛告須菩提:“諸菩萨、摩诃萨,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堤:“諸位菩萨、大士,應當這樣來降伏你的迷妄之心:所有的一切眾生,無論它是卵生、胎生、濕氣中所生、物體變化中所生;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無論是非有意識的,還是非無意識的,我都要讓它們脫離生死輪回、絕對寂滅的涅槃境界,達到理想的彼岸。” “摩诃萨”:“摩诃”是“大”的意思;“萨”是上面介紹的“萨埵”的簡稱,意思是眾生。“摩诃萨”按意思翻譯就是“大士”的意思。 “眾生”:佛教裡並非指有生命的東西,(這兒似乎也包括無生命的東西,)抽象的東西、形而上的東西。其中“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大多指有生命的東西,“有色、無色”指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東西,“有想、無想”是指有思想意識和無思想意識的東西。“非有想、非無想”是指超出了物質意識形態之外的東西,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東西。 “有想、無想”:有感覺、有思想的東西為“有想”;雖有感覺、卻沒有思想的東西為“無想”。 “非有想、非無想”:介於感覺與思想之間,既不算感覺,也不算思想,既可以說是感覺,也可以說成思想的一種模糊狀態稱之為“非有想、非無想”。 “涅槃”,這是音譯,意譯為“滅度、圓寂”,是佛教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脫離生死輪回、斷滅一切煩恼的精神境界。按意思翻譯就是“寂滅”。 “度”為“度脫”,指到達了彼岸世界,也就是“波羅密”的意思。 大家注意:“滅”和“死”的意思是不同的,人死了尸體還在,而“滅”是指連尸體也不存在了。尸體有可能被地上的小蟲吃了,被土地吸收了。這個組成人的細胞仍然轉移到了其它事物之中,從而還可以輪回。佛家所說的“涅槃”是指人死後的那些細胞完全不存在了,永遠也不可能輪回了。 也就是說,涅槃將物質轉化為非物質的東西,那麼,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呢?這是一個普通人所不能想象的東西,這涉及到宇宙的起源,沒有大智慧的人不宜深究這個問題。因為這已經超出了人的認知範圍,借用道家的名詞,這就是無極,是太極的更原始狀態。 這時,陰陽完全平衡從而就不存在陰陽,連物質的基礎也不存在了,所以不可能再進入輪回。那麼,人是否真得能涅槃嗎?小雅認為,這只能是思想上、理論上達到,連釋迦牟尼本人也達不到真身涅槃。如果真的涅槃世上就不可能還流傳捨利子了。 所以,學習金剛經要區別這些經文,哪些是物質的?哪些是意識層次的?不要相信許多佛教人士所說的神奇現象。但如果由此而認為金剛經不值得學習,這就又跨入了另外一個極端。 到這兒為止,佛主終於告訴了我們如何對待內部的心態、外部的幹擾,就是讓我們的心進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使自己的身心圓融,這樣就可以不生妄念,不存妄想。那麼,如何進入這樣的境界呢?如果是一句話就能明白,也就不需要學習《金剛經》了,所以釋迦牟尼繼續打比方來解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釋迦牟尼繼續說:“這樣度脫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真實存在的眾生得到度脫。” 須菩堤不解地問:“為什麼呢?” 佛告訴他說:“須菩堤,如果菩萨的心中有自己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一切生滅事物的相狀,那麼他就不能成為菩萨。” “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相為事物的相狀,一般是指已經反映到思想中的相狀。我、人、眾生、寿者是逐步擴大的四個概念,即“我”代表個人、我自己;“人”代表人類;“眾生”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寿者”指一切有寿命、有生有滅的東西。 這時,釋迦牟尼說了一句自相矛盾的話,即一方面說滅度了無數眾生,另一方面又說實際上什麼也沒有滅度。這樣讓須菩堤完全聽不明白了。可見,釋迦牟尼的徒弟和我們常人是一樣,並沒有拈花一笑那麼神奇,他同樣和我們一樣聽不明白,於是就問為什麼。 釋迦牟尼這才說出了整個《金剛經》的核心:“不執著於相”。如果心中還有各種事物的相狀,那麼他就沒有覺悟、不是菩萨。 這個話好象很難理解,其實並不難理解,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功成而不居”、“為而弗恃”等思想。舉一個例子,一個人去教堂礼拜時唱贊美歌,歌聲清徹嘹亮,可牧士卻批評她不是真心贊美上帝。因為她用聲音在贊美自己的歌喉,而不是用心去贊美上帝。 同樣,汶川地震,有許多明星去贊助,他們並不是為了幫助受災的百姓,而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名聲。一個人幫助朋友,並借給朋友一百元錢,一直便惦記著朋友什麼時間還,這些都屬於心中有相,雖然不能說做法不對,但一定不是佛主所說的大智慧。這種大智慧一定是做事不留名,心中不留任何得失好壞等是非念頭。 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成佛大原則,以後將用各種方法來解釋這一大原則。 《金剛經》講解(五) 如來舉例說明; 上面,釋迦牟尼已經將佛法最核心的內容講出來了,但大道致簡,最複雜的道理原本是很簡單的,但大多數人對於最簡單的東西卻不能明白。這一點就如同八卦,伏羲當初畫八卦是給週圍沒有文化的部落人員看的,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所以才能夠流傳下來,千年之後,明白的人就很少了。古文也是一樣,當初大家一看都明白,可是以千年之後,只有專家才能看懂古文。 釋迦牟尼大概也看出須菩堤沒有聽明白,於是稍停了一下就舉例來嚮弟子們詳細解說。 1. 如何布施 “複次,須菩提!菩萨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萨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繼續說]:“還有,須菩堤,菩萨對於任何外界事物,都不應該拘泥留戀。這個原則運用到布施上,就是不拘泥留戀於色的布施,不拘泥留戀於聲、香、味、觸、法的布施。須菩堤,菩萨應該這樣布施,不能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 [須菩堤不解地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如果菩萨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那麼他的福德果報就會不可思量。” “複次”:就是“還有”、“下一個”的意思。 “布施”:與“化缘”相反。化缘是出去乞討,而布施是給他人以財物、體力和智慧。佛家認為布施可以積累功德,求得自身解脫。佛教求解脫、達彼岸有六種方法,稱為“六波羅密”,即檀那(布施)、尸羅(持戒)、羼提(忍辱)、毗離耶(精進)、禅那(禅定)、般若(智慧)。 “色、聲、香、味、觸、法”:佛教稱之為“六尘”或“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感覺的六種外境。其中“法”的範圍很廣,包括人的一切認識對象。 從這兒可以看出,六境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相,不是佛所說的“真相”,所以對這些相不能拘泥留戀。要做到行乞不以為恥,布施不以為榮,也不需要故意以行乞為榮、布施為恥。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釋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釋尊。”“須菩提,菩萨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萨但應如所教住。” [佛又問]“須菩堤,你說,東方的虛空宇宙可以想象與衡量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又問]“須菩堤,東方、南方、西方、北方,這四方上下的虛空宇宙可以想象與衡量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說]:“須菩堤,菩萨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相狀的布施,他的福德果報就象四方上下的虛空宇宙一樣,不可想象和思量。須菩堤,菩萨應當象我指出的那樣,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 釋迦牟尼用宇宙空間的大小來和“不住相”的佛法相比較,說明只要真正認識一切相都是虛妄,這就達到了佛的境界,超出了四方上下的虛空,你既可以無限大,也可以無限小,達到了一種太極到無極的狀態。 2. 如何見到如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問]“須菩堤,你說,可以用身體的相狀來認識如來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不能用身體的相狀來認識如來。”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因為如來佛所說的身體的相狀,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身體相狀。” 佛告訴須菩堤說:“凡是人們所說的事物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假象。如果懂得了各種事物的相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他就算見到如來佛了。” 釋迦牟尼因自己被弟子們捧為至高無上的尊者,所以故意用自己的形象來說明,即使是如來佛也是虛妄的一個假象,大家不能拘泥於如來佛這個相。 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連如來佛也不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金剛經》這本書的文字難道就這麼神秘嗎?所以,凡認為《金剛經》不能講解的人,這也是一種拘泥執著,也是沒有悟道的。 3. 如何看待《金剛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須菩堤問佛說:“世尊,世間的眾生,以後聽到您這樣的經文,能相信這些確實是您所說的嗎?” 佛告訴須菩堤:“不要有這樣的懷疑。我去世後,在後一個五百年中,一定有遵守戒律、修行福德果報的人,對於這些經文,能夠產生信念,相信這些經文確實是我說的。但要知道,這樣的人,不是一世、兩世、三四五世所種下的善根,而是經過無數千萬世所種下的善根。” “後一個五百年”:佛教將佛去世後的一千年劃分為兩個五百年。後一個五百年指500到1000年之間。 這一段文字,小雅個人認為有後人改動的可能。因為這段文字影射著六祖慧能的出現,不可能是佛祖的意思。換句話說,前五百年中難道就沒有這樣的人嗎?小雅猜測,釋迦牟尼只是說以後會有人信仰此經並持續很久甚至千年以上等類似的話。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佛接著說]:“聽到這些經文,哪怕是只有一個念頭生起了純洁的信仰之心的人,須菩堤,如來佛也都會知道。這些眾生一定會得到象四方上下虛空的宇宙一樣的福德果報。” [須菩堤問]:“為什麼能得到這麼多的福德果報呢?” [佛回答說]:“因為這些眾生[在生起純洁的信仰之心時],已不再拘泥於自己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一切事物的相狀,並且不拘泥於佛法的相狀,也不拘泥於非佛法的相狀”。” [須菩堤問]:“為什麼說他們不拘泥於事物和佛法的相狀了呢?” [佛回答說]:“因為這些眾生如果心中有了事物的相狀,就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如果有了佛法的相狀,也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 [須菩堤又問]:“為什麼說他們已不拘泥於非佛法的相狀了呢?” [佛回答說]:“因為如果有了非佛法的相狀,同樣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因此,不應當有佛法的相狀,也不應當有非佛法的相狀,根據這個教義,我常對你們這些和尚說,你們應該懂得我在講說佛法時,為什麼常常用船筏來作比喻。[佛法就象渡河的船筏一樣,到了彼岸就應當把它捨棄。如果不捨棄,而是背著或抬著船筏行走,必然成為累贅。]佛法滑應當捨棄,又何況不是佛法的東西呢。” 這一段文字有兩個地方需要大家重視: 一是《金剛經》只是渡眾生到彼岸的一個工具,是成佛的一個工具書,我們只要領會其中的精義之後,就必須要將其捨棄。許多佛教人士將此當作聖經寶貝,並認為一字不能修改,甚至不是高僧大德不能講解此經,這是沒有真正讀懂《金剛經》,拘泥留戀於這本經典的表現,小雅認為是不可取的。 另一點也是針對佛教修行人員來說的,釋迦牟尼原本讓大家不要拘泥留戀於佛法的相狀,但許多虔誠的佛教信徒看到這一段文字,便會走嚮反而,天天口裡念著“不拘泥留念佛法的相狀”,這本身又是一種執著,這就是執著於“非佛法”。所以釋迦牟尼才又解釋讓大家也不要非佛法。佛法、非佛法連在一起就讓人讀起來拗口,但因為眾生太複雜了,不說清楚容易使人出錯。小雅認為說清楚了又會讓人頭痛。 4. 如來為什麼要講解佛法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釋迦牟尼佛問道:]“須菩堤,你說,如來佛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的智慧了嗎?如來佛有他所宣講的佛法嗎?” 須菩堤回答說:“據我所了解下來的您所講佛法之教義,並沒有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也沒有如來佛所講說的具體佛法。” [佛追問道:]“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因為如來佛所講的佛法,都沒有相狀可取,也不能用語言來講說,它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 [佛又進一步追問:]“[既然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那麼,如來佛為什麼要講這樣的佛法呢?” [須菩堤答:]“因為一切聖贤,都是因為對這種非有非無的佛法的認識不同,才會產生各種差別。” “無為法”:指前面所說“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的佛法,具有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佛法。此外的一切法都屬於“有為法”。 上一段,釋迦牟尼說過,連佛法也不能拘泥留戀,也需要捨棄。釋迦牟尼這兒就來考驗一下須菩堤有沒有真的明白,於是就問須菩堤,我所講的佛法是不是真的。這時須菩堤沒有迷惑,作出了正確的回答。釋迦牟尼仍擔心他是不是套用了我以前的講話,於是問了一個他無法套用的問題,即如來佛為什麼要講這樣的似是而非的佛法。 最後一句是這一段的核心,即人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對佛法的認識不正確,也是對“佛”這個概念不清楚。這一回答說明須菩堤是真的聽懂了如來佛所講的佛法。 5. 為什麼宣講金剛經福德無量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釋迦牟尼佛問道:]“須菩堤,你說,如果有人把宇宙中所有的寶貝用來進行布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將會很多嗎?” [須菩堤答:]“非常多,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因為這些福德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福德,所以如來佛說這個人所得的福德果報非常多。” [佛說:]“如果另外一個人,從這部《金剛經》中接受並掌握了[我所說的宗旨],甚至記住了[我所說的]四句金剛詩,並且為別人講說佛法,那麼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將比前一個人多。” [須菩堤疑惑地問:]“這又是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將來所有的佛,以及這些佛所具有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和智慧,都將從這部《金剛經》中引出來。須菩堤,[我再重複一遍,]我所說的佛法,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佛法。” “三千大千世界”:古印度傳說,須彌山及週圍的天下,組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所以,一個大千世界包含1000×1000×1000個小世界,也就是1000的三次方(而不是3000),所以又名三千大千世界。 “七寶”:不同的佛經版本有細微不同的說法,但大體上是指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這七種寶物。“砗磲”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域珊瑚礁中的雙殼貝,非常珍貴,又名“車渠”。 “偈”:佛教的詩歌,也稱為“頌”,這兒指《金剛經》全文最後的那首四句詩:“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雾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為了區別於其它經中的偈,翻譯時小雅稱其為“金剛詩”。 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傳播、講解《金剛經》,其福報比任何布施或其它善行都要大,可以說是無限大。所以,小雅講解這個《金剛經》不會下地獄,而是大大的功德。因為後來成佛的人,都得益於這本書。 《金剛經》講解(六) 小乘的四個果位 什麼是小乘佛教?佛教在傳教過程中,兵分南北兩路,南傳佛教(東南亞一帶)基本上保持原來的教義,而北傳佛教進入中國後,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已經偏離了釋迦牟尼原來的許多內容。北傳佛教的人將自己這一派稱為“大乘佛教”,而將南傳佛教稱之為“小乘佛教”。這一稱呼並未得到南傳佛教界的認可,但在中國、朝鮮、日本等國已經很普及了。 釋迦牟尼在講經時,在座的多數為出家修行之人,他們所修習的自然不可能是大乘佛教,而是小乘佛教。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金剛經》的意思,釋迦牟尼就用大家修習時最熟悉的四個果位來說明該經的教義。 什麼是果位呢?果位就是修佛達到的境界。大乘佛教共分三個果位:阿羅漢、菩萨、佛。大乘認為,人人皆可以成佛,所以最高果位為佛果位,而小乘則認為現世只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佛。所以,小乘共有四個果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 這四個果位都是音譯,我們可以理解為學位,小乘的四個學位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而大乘的三個學位是:大學、硕士、博士。那麼,小乘的四個果位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呢?這還需要了解六道輪回。佛教認為生活在三界(慾界、色界、無色界)之中的眾生,必將經過六道輪回的循環。只有認識自性,達到佛的境界之眾生,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六道輪回,可分為三善道、三惡道,是眾生輪回的必然途徑。三善道為:天神道、人間道、修羅道;三惡道為: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不同的行為將墮入不同的輪回,要想改變自己的輪回之道,必須要修行。 “須陀洹”果位就是“預流、入門”的意思。剛入門的凡夫通過修行可以不再迷惑,逐步嚮佛道靠近,證得此果位之後,可以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只在三善道之間輪回。 “斯陀含”果位就是“一來”的意思。凡夫在證得須陀洹果位的基礎上,斷除慾界思惑。慾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斷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沒有斷盡,因此還需要在人間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來。 “阿那含”果位就是“不還”的意思,在證得斯陀含果位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慾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慾界受生,故名不還。 “阿羅漢”果位就是“應供、殺贼、無生”的意思,在證得阿那含斯陀含果位的基礎上進而斷盡慾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在座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出家修行的人,都是介於這四個果位之間的人。有的人得到了第一果位,有的人得到了前兩個果位,象須菩堤這樣的優秀佛弟子,自然是四個果位齊全。釋迦牟尼為了考核大家是否真的理解前面所講的成佛大原則,於是一個果位一個果位地詢問起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須陀洹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須陀洹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須陀洹 的意思是初入道流,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可以進入的東西,不進入有色、聲、香、味、觸、法的東西,才能叫須陀洹。[既然沒有什麼佛道可以進入,當然也就不存在須陀洹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斯陀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斯陀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一來,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可以往來的東西,沒有往來,才能叫斯陀含。[既然沒有往來,當然也就不存在斯陀含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阿那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斯陀含的意思是不再來慾界,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慾界可來,沒有來不來這一說,才能叫阿那含。[既然沒有來不來這一說,當然也就不存在阿那含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寿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慾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慾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阿羅漢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東西名字叫做阿羅漢的,世尊。如果得到了阿羅漢果位的人有‘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這樣的想法,那就是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想想了。世尊,您以前誇獎我得到了‘無爭’的奥秘,在眾人中名列第一,是第一等離開人獄的阿羅漢。世尊,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我是離開了人慾的阿羅漢。’世尊,如果我有了‘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世尊便不會說:‘須菩堤是一個喜歡修無爭行的人’。正是因為我實際上沒有進行什麼真實存在的修行,您才說我是喜歡修無爭行的人。” “無诤三昧”:“三昧”,這是音譯。禅宗有戒、定、慧,三昧相當於“定”的意思,即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後來也引申為事物的要領、真谛、微妙等意思。“無诤”就是“無爭”,沒有爭論、沒有競爭等意思。須菩堤定力很高,從而與人無爭,所以佛祖稱他定力第一。 釋迦牟尼耐心極好,不厭其煩地重複著同樣的問題。弟子須菩堤也只好不厭其煩地回答著,大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回答有點類似套數學公式,於是在最後一個答案中極小心地稍稍加以一點變化,從而顯示自己不是不懂裝懂的佛油子。 如果是急性子的小雅,一定是一句概括性的話,將四個果位的問題全部回答完,一方面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好顯示我的文學水平。可是,這樣一來,佛祖的慧眼馬上就看出我心中留戀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我還是跳不出三界、逃不出五行,最好的結局是到修羅道中去輪回。 釋迦牟尼將弟子們可以用來說事的材料用完了。如果小雅在場,佛又可以說:“小雅,於意雲何,汝作勸學網功德無量不?”小雅只能回答說:“不也,世尊。”佛必然又問:“何以故?”小雅心中雖然拘泥留戀於勸學網,但小雅從小數學就好,回答這類問題不費吹灰之力:“勸學網雖名勸學,實無學可勸,是故名為勸學,並無功德。” 可惜小雅並不在場,釋迦牟尼找不到提問的材料,只好用自己以前學習的那點事來考一考須菩堤。原來,釋迦牟尼的前世是在燃燈古佛那兒學習,也就是《封神榜》中描寫的阐教十二金仙之一,託塔李天王手上的寶塔也是他送的。這個燃燈古佛據說一生下來,週圍的一切都明亮如燈,所以取名燃燈。這位古佛曾經預言釋迦牟尼七十一劫之後將成為佛。於是,釋迦牟尼以此出題。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萨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釋迦牟尼佛問須菩堤說:“你說,我當年在燃燈佛那裡,對於佛法有所得嗎?” [須菩堤答:]“沒有,世尊。您當年在燃燈佛那裡,實際上沒有得到任何真實存在的佛法。” [佛又問:]“須菩堤,你說,菩萨所在的佛國莊嚴嗎?” [須菩堤答:]“不莊嚴,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所謂莊嚴的佛國,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莊嚴佛國,所以叫做莊嚴佛國。” “是故,須菩提,諸菩萨、摩诃萨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說:]“所以,須菩堤,諸位菩萨、大士,應當這樣使自己的心念清淨:不要使自己的心念拘泥留戀於色,不要使自己的心念拘泥留戀於聲、香、味、觸、法,而使自己的心念不拘泥依戀於任何事物。”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又問:]“須菩堤,譬如有人,身體象須彌山那樣高,你說,他的身體算得上大嗎?” [須菩堤答:]“非常大,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您說過,不是真實存在的身體,才能叫做偉大的身體。” 從上面可以看出,無論是修行所得到的果位、如來所住的佛國、比天還高的須彌山,都不能在心中有相,一旦有相那些東西便成了真實存在的東西,便迷住了自己的佛性。只有心中不拘泥留戀於相,它們便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佛性便自然顯現。 《金剛經》講解(六) 小乘的四個果位 什麼是小乘佛教?佛教在傳教過程中,兵分南北兩路,南傳佛教(東南亞一帶)基本上保持原來的教義,而北傳佛教進入中國後,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已經偏離了釋迦牟尼原來的許多內容。北傳佛教的人將自己這一派稱為“大乘佛教”,而將南傳佛教稱之為“小乘佛教”。這一稱呼並未得到南傳佛教界的認可,但在中國、朝鮮、日本等國已經很普及了。 釋迦牟尼在講經時,在座的多數為出家修行之人,他們所修習的自然不可能是大乘佛教,而是小乘佛教。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金剛經》的意思,釋迦牟尼就用大家修習時最熟悉的四個果位來說明該經的教義。 什麼是果位呢?果位就是修佛達到的境界。大乘佛教共分三個果位:阿羅漢、菩萨、佛。大乘認為,人人皆可以成佛,所以最高果位為佛果位,而小乘則認為現世只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佛。所以,小乘共有四個果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 這四個果位都是音譯,我們可以理解為學位,小乘的四個學位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而大乘的三個學位是:大學、硕士、博士。那麼,小乘的四個果位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呢?這還需要了解六道輪回。佛教認為生活在三界(慾界、色界、無色界)之中的眾生,必將經過六道輪回的循環。只有認識自性,達到佛的境界之眾生,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六道輪回,可分為三善道、三惡道,是眾生輪回的必然途徑。三善道為:天神道、人間道、修羅道;三惡道為: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不同的行為將墮入不同的輪回,要想改變自己的輪回之道,必須要修行。 “須陀洹”果位就是“預流、入門”的意思。剛入門的凡夫通過修行可以不再迷惑,逐步嚮佛道靠近,證得此果位之後,可以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只在三善道之間輪回。 “斯陀含”果位就是“一來”的意思。凡夫在證得須陀洹果位的基礎上,斷除慾界思惑。慾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斷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沒有斷盡,因此還需要在人間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來。 “阿那含”果位就是“不還”的意思,在證得斯陀含果位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慾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慾界受生,故名不還。 “阿羅漢”果位就是“應供、殺贼、無生”的意思,在證得阿那含斯陀含果位的基礎上進而斷盡慾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在座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出家修行的人,都是介於這四個果位之間的人。有的人得到了第一果位,有的人得到了前兩個果位,象須菩堤這樣的優秀佛弟子,自然是四個果位齊全。釋迦牟尼為了考核大家是否真的理解前面所講的成佛大原則,於是一個果位一個果位地詢問起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須陀洹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須陀洹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須陀洹 的意思是初入道流,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可以進入的東西,不進入有色、聲、香、味、觸、法的東西,才能叫須陀洹。[既然沒有什麼佛道可以進入,當然也就不存在須陀洹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斯陀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斯陀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一來,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可以往來的東西,沒有往來,才能叫斯陀含。[既然沒有往來,當然也就不存在斯陀含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阿那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斯陀含的意思是不再來慾界,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慾界可來,沒有來不來這一說,才能叫阿那含。[既然沒有來不來這一說,當然也就不存在阿那含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寿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慾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慾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阿羅漢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東西名字叫做阿羅漢的,世尊。如果得到了阿羅漢果位的人有‘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這樣的想法,那就是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想想了。世尊,您以前誇獎我得到了‘無爭’的奥秘,在眾人中名列第一,是第一等離開人獄的阿羅漢。世尊,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我是離開了人慾的阿羅漢。’世尊,如果我有了‘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世尊便不會說:‘須菩堤是一個喜歡修無爭行的人’。正是因為我實際上沒有進行什麼真實存在的修行,您才說我是喜歡修無爭行的人。” “無诤三昧”:“三昧”,這是音譯。禅宗有戒、定、慧,三昧相當於“定”的意思,即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後來也引申為事物的要領、真谛、微妙等意思。“無诤”就是“無爭”,沒有爭論、沒有競爭等意思。須菩堤定力很高,從而與人無爭,所以佛祖稱他定力第一。 釋迦牟尼耐心極好,不厭其煩地重複著同樣的問題。弟子須菩堤也只好不厭其煩地回答著,大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回答有點類似套數學公式,於是在最後一個答案中極小心地稍稍加以一點變化,從而顯示自己不是不懂裝懂的佛油子。 如果是急性子的小雅,一定是一句概括性的話,將四個果位的問題全部回答完,一方面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好顯示我的文學水平。可是,這樣一來,佛祖的慧眼馬上就看出我心中留戀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我還是跳不出三界、逃不出五行,最好的結局是到修羅道中去輪回。 釋迦牟尼將弟子們可以用來說事的材料用完了。如果小雅在場,佛又可以說:“小雅,於意雲何,汝作勸學網功德無量不?”小雅只能回答說:“不也,世尊。”佛必然又問:“何以故?”小雅心中雖然拘泥留戀於勸學網,但小雅從小數學就好,回答這類問題不費吹灰之力:“勸學網雖名勸學,實無學可勸,是故名為勸學,並無功德。” 可惜小雅並不在場,釋迦牟尼找不到提問的材料,只好用自己以前學習的那點事來考一考須菩堤。原來,釋迦牟尼的前世是在燃燈古佛那兒學習,也就是《封神榜》中描寫的阐教十二金仙之一,託塔李天王手上的寶塔也是他送的。這個燃燈古佛據說一生下來,週圍的一切都明亮如燈,所以取名燃燈。這位古佛曾經預言釋迦牟尼七十一劫之後將成為佛。於是,釋迦牟尼以此出題。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萨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釋迦牟尼佛問須菩堤說:“你說,我當年在燃燈佛那裡,對於佛法有所得嗎?” [須菩堤答:]“沒有,世尊。您當年在燃燈佛那裡,實際上沒有得到任何真實存在的佛法。” [佛又問:]“須菩堤,你說,菩萨所在的佛國莊嚴嗎?” [須菩堤答:]“不莊嚴,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所謂莊嚴的佛國,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莊嚴佛國,所以叫做莊嚴佛國。” “是故,須菩提,諸菩萨、摩诃萨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說:]“所以,須菩堤,諸位菩萨、大士,應當這樣使自己的心念清淨:不要使自己的心念拘泥留戀於色,不要使自己的心念拘泥留戀於聲、香、味、觸、法,而使自己的心念不拘泥依戀於任何事物。”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又問:]“須菩堤,譬如有人,身體象須彌山那樣高,你說,他的身體算得上大嗎?” [須菩堤答:]“非常大,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您說過,不是真實存在的身體,才能叫做偉大的身體。” 從上面可以看出,無論是修行所得到的果位、如來所住的佛國、比天還高的須彌山,都不能在心中有相,一旦有相那些東西便成了真實存在的東西,便迷住了自己的佛性。只有心中不拘泥留戀於相,它們便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佛性便自然顯現。 《金剛經》講解(六) 小乘的四個果位 什麼是小乘佛教?佛教在傳教過程中,兵分南北兩路,南傳佛教(東南亞一帶)基本上保持原來的教義,而北傳佛教進入中國後,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已經偏離了釋迦牟尼原來的許多內容。北傳佛教的人將自己這一派稱為“大乘佛教”,而將南傳佛教稱之為“小乘佛教”。這一稱呼並未得到南傳佛教界的認可,但在中國、朝鮮、日本等國已經很普及了。 釋迦牟尼在講經時,在座的多數為出家修行之人,他們所修習的自然不可能是大乘佛教,而是小乘佛教。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金剛經》的意思,釋迦牟尼就用大家修習時最熟悉的四個果位來說明該經的教義。 什麼是果位呢?果位就是修佛達到的境界。大乘佛教共分三個果位:阿羅漢、菩萨、佛。大乘認為,人人皆可以成佛,所以最高果位為佛果位,而小乘則認為現世只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佛。所以,小乘共有四個果位: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 這四個果位都是音譯,我們可以理解為學位,小乘的四個學位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而大乘的三個學位是:大學、硕士、博士。那麼,小乘的四個果位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呢?這還需要了解六道輪回。佛教認為生活在三界(慾界、色界、無色界)之中的眾生,必將經過六道輪回的循環。只有認識自性,達到佛的境界之眾生,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六道輪回,可分為三善道、三惡道,是眾生輪回的必然途徑。三善道為:天神道、人間道、修羅道;三惡道為: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不同的行為將墮入不同的輪回,要想改變自己的輪回之道,必須要修行。 “須陀洹”果位就是“預流、入門”的意思。剛入門的凡夫通過修行可以不再迷惑,逐步嚮佛道靠近,證得此果位之後,可以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只在三善道之間輪回。 “斯陀含”果位就是“一來”的意思。凡夫在證得須陀洹果位的基礎上,斷除慾界思惑。慾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斷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沒有斷盡,因此還需要在人間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來。 “阿那含”果位就是“不還”的意思,在證得斯陀含果位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慾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慾界受生,故名不還。 “阿羅漢”果位就是“應供、殺贼、無生”的意思,在證得阿那含斯陀含果位的基礎上進而斷盡慾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在座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出家修行的人,都是介於這四個果位之間的人。有的人得到了第一果位,有的人得到了前兩個果位,象須菩堤這樣的優秀佛弟子,自然是四個果位齊全。釋迦牟尼為了考核大家是否真的理解前面所講的成佛大原則,於是一個果位一個果位地詢問起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須陀洹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須陀洹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須陀洹 的意思是初入道流,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可以進入的東西,不進入有色、聲、香、味、觸、法的東西,才能叫須陀洹。[既然沒有什麼佛道可以進入,當然也就不存在須陀洹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斯陀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斯陀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一來,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可以往來的東西,沒有往來,才能叫斯陀含。[既然沒有往來,當然也就不存在斯陀含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阿那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斯陀含的意思是不再來慾界,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慾界可來,沒有來不來這一說,才能叫阿那含。[既然沒有來不來這一說,當然也就不存在阿那含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寿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慾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慾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釋迦牟尼問道:]“須菩堤,你說,得到阿羅漢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東西名字叫做阿羅漢的,世尊。如果得到了阿羅漢果位的人有‘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這樣的想法,那就是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想想了。世尊,您以前誇獎我得到了‘無爭’的奥秘,在眾人中名列第一,是第一等離開人獄的阿羅漢。世尊,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我是離開了人慾的阿羅漢。’世尊,如果我有了‘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世尊便不會說:‘須菩堤是一個喜歡修無爭行的人’。正是因為我實際上沒有進行什麼真實存在的修行,您才說我是喜歡修無爭行的人。” “無诤三昧”:“三昧”,這是音譯。禅宗有戒、定、慧,三昧相當於“定”的意思,即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後來也引申為事物的要領、真谛、微妙等意思。“無诤”就是“無爭”,沒有爭論、沒有競爭等意思。須菩堤定力很高,從而與人無爭,所以佛祖稱他定力第一。 釋迦牟尼耐心極好,不厭其煩地重複著同樣的問題。弟子須菩堤也只好不厭其煩地回答著,大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回答有點類似套數學公式,於是在最後一個答案中極小心地稍稍加以一點變化,從而顯示自己不是不懂裝懂的佛油子。 如果是急性子的小雅,一定是一句概括性的話,將四個果位的問題全部回答完,一方面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好顯示我的文學水平。可是,這樣一來,佛祖的慧眼馬上就看出我心中留戀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我還是跳不出三界、逃不出五行,最好的結局是到修羅道中去輪回。 釋迦牟尼將弟子們可以用來說事的材料用完了。如果小雅在場,佛又可以說:“小雅,於意雲何,汝作勸學網功德無量不?”小雅只能回答說:“不也,世尊。”佛必然又問:“何以故?”小雅心中雖然拘泥留戀於勸學網,但小雅從小數學就好,回答這類問題不費吹灰之力:“勸學網雖名勸學,實無學可勸,是故名為勸學,並無功德。” 可惜小雅並不在場,釋迦牟尼找不到提問的材料,只好用自己以前學習的那點事來考一考須菩堤。原來,釋迦牟尼的前世是在燃燈古佛那兒學習,也就是《封神榜》中描寫的阐教十二金仙之一,託塔李天王手上的寶塔也是他送的。這個燃燈古佛據說一生下來,週圍的一切都明亮如燈,所以取名燃燈。這位古佛曾經預言釋迦牟尼七十一劫之後將成為佛。於是,釋迦牟尼以此出題。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萨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釋迦牟尼佛問須菩堤說:“你說,我當年在燃燈佛那裡,對於佛法有所得嗎?” [須菩堤答:]“沒有,世尊。您當年在燃燈佛那裡,實際上沒有得到任何真實存在的佛法。” [佛又問:]“須菩堤,你說,菩萨所在的佛國莊嚴嗎?” [須菩堤答:]“不莊嚴,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所謂莊嚴的佛國,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莊嚴佛國,所以叫做莊嚴佛國。” “是故,須菩提,諸菩萨、摩诃萨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說:]“所以,須菩堤,諸位菩萨、大士,應當這樣使自己的心念清淨:不要使自己的心念拘泥留戀於色,不要使自己的心念拘泥留戀於聲、香、味、觸、法,而使自己的心念不拘泥依戀於任何事物。”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又問:]“須菩堤,譬如有人,身體象須彌山那樣高,你說,他的身體算得上大嗎?” [須菩堤答:]“非常大,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您說過,不是真實存在的身體,才能叫做偉大的身體。” 從上面可以看出,無論是修行所得到的果位、如來所住的佛國、比天還高的須彌山,都不能在心中有相,一旦有相那些東西便成了真實存在的東西,便迷住了自己的佛性。只有心中不拘泥留戀於相,它們便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佛性便自然顯現。 《金剛經》講解(七) 金剛經的作用 釋迦牟尼講完弟子的事情,講完了自己的事情,便開始以金剛經為話題來進一步阐述佛法的要旨。下面開始講述金剛經的作用,也就是說,誰閱讀、理解了這一部金剛經,並嚮他人傳播,那麼這個人將得到很大的福德果報。究竟有多大的福報呢?釋迦牟尼打了一個比喻,用古印度最大的恆河之中的沙化為七寶,也沒有這個人的福報多。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釋迦牟尼問:]“須菩堤,正如恆河中所有沙數目,如果有與這些沙數相同數目的恆河,你說,這麼多河流中的沙的數目加起來,算得上多嗎?” 須菩堤答:“非常多,世尊。僅這些河流的數目就已經多得無法計算,更何況河流中的沙呢!” [佛又問:]“須菩堤,我今天實話告訴你,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善良的女人,用剛才河流中的沙子數目的七寶來進行布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多嗎?” 須菩堤答:“非常多,世尊。” 佛告訴須菩堤說:“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善良的女人,從這部《金剛經》中,[接受並懂得了我所說的佛法]以至記住那四句金剛詩,並且為他人講說佛法,那麼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將勝於前一個人。”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庙,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诵。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又接著說:]“再說,須菩堤,即使是順便、稍帶著講說一下《金剛經》,以及那首金剛詩,你應當知道,就在那個講經之處,所有處在天道、人道、修羅道中的人,都應當供養這個人,就象供養佛塔與寺庙一樣,又何況能全部接受、掌握與念诵《金剛經》的人呢。須菩堤,你應當明白,這樣的人已經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在這種情況下,《金剛經》所在的地方,佛與佛的諸位大弟子,也就都在這裡了。” 上面幾段講述了《金剛經》是一本至高無上的佛法經書,只要受持讀诵這本經文,理解了其中的佛法就成佛了。成了佛自然就會象如來佛一樣地嚮他人傳播佛法。這時,須菩堤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即多少年之後,人們看到這個手抄本,是否還相信這本重要經典?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密。” 當時,須菩堤對佛說:“世尊,應當給這部經起一個什麼樣的名字呢?我們為什麼要接受並掌握這本佛經呢?” 佛告訴須菩堤:“這部經的名稱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凭就以這個名字,你們就應該接受並掌握它。”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因為我說的到彼岸的智慧,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到彼岸的智慧,所以才叫它到彼岸的智慧。”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尘,如來說非微尘,是名微尘。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問:]“須菩堤,你說,如來佛有他所講說的佛法嗎?” 須菩堤對佛說:“世尊,如來佛沒有他所說真實存在的佛法。” [佛問:]“須菩堤,整個宇宙中所有的微小尘埃,其數量可以算得上多嗎?” [須菩堤答:]“非常多,世尊。” [佛說:]“須菩堤,所有的微尘,在如來佛看來,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微尘,所以才叫它微尘。如來佛所說的世界,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所以才叫它世界。” 到這兒為止,前面一直在講述《金剛經》的重要性,以及傳播《金剛經》所得到的福德果報,這使人很容易相信了這一道理,而忽略或忘記了以前所講的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不拘泥留戀於一切相狀。於是釋迦牟尼又一次用世界上的微尘、甚至連同整個世界都是虛妄之相,不可執著留戀。連同如來的相狀也不能拘泥執著。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複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佛問:]“須菩堤,你說,可以用三十二種相狀去認識如來佛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不能用三十二種相狀來認識如來佛。”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因為如來佛所說的三十二種相狀,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所以才叫他為三十二種相狀。” [佛說:]“須菩堤,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善良的女子,用與恆河沙數量相等的身體性命去布施,[他得到的福德果報一定非常多。]如果又有人從這部《金剛經》中[接受並掌握了其中的思想,]以至那首金剛詩,並且為他人講說佛法,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將更勝於前者。” “三十二相”:寺庙裡所供奉的佛像,隨便找一個畫師將如來像畫得好看,這是萬萬不行的。如來佛像必須符合三十二莊嚴特徵,統稱為“三十二相”,這三十二相是釋迦牟尼經過經過無數的劫難慢慢修行而來。 01. 頂上肉髻相 02. 眉間白毫相 03. 睫如牛王相 04. 目色绀青相 05. 兩颊隆滿相 06. 常得上味相 07. 舌廣而長相 08. 聲如梵王相 09. 四十牙齒相 10. 牙齒緊密相 11. 牙齒齊白相 12. 上身如狮相 13. 身形端直相 14. 身廣長等相 15. 身色金黃相 16. 身放光明相 17. 一孔一毛相 18. 身毛上靡相 19. 兩肩圓滿相 20. 兩腋充滿相 21. 七處隆滿相 22. 皮膚潤澤相 23. 手指細長相 24. 手足柔軟相 25. 指間缦網相 26. 垂手過膝相 27. 象馬陰藏相 28. 腨如鹿王相 29. 足趺高滿相 30. 足跟廣平相 31. 足下平滿相 32. 足下輪形相 老實說,這些語言全是以前類似的內容、類似的形式。許多初學者會覺得釋迦牟尼的耐心真好,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循循善诱地重複著相同的話。甚至有人會想,是不是下面沒有人鼓掌,佛祖才一遍遍地重複。 小雅認為,當地聽眾文化程度很低,幾乎相當於文盲狀態,再加上當時幾乎沒有文字,傳教形式主要是口傳。但當時當地的人們心地純朴,對釋迦牟尼所講的話崇信無比。反複講述類似的內容,正適合他們這種沒有文字、缺少知識的民眾口頭傳頌。 釋迦牟尼不管如何重複相同的形式,就其內容來說,無非就是兩個內容,一是凡所有相皆屬虛妄,不可執著;二是理解金剛經則能成佛、傳播金剛經則福報無窮。修辭形式也無非兩種,其一是某物即非某物,是名某物,從而說明某物為空;基二是比較,類似於山高天高不如毛主席的恩情高,爹親娘親不如共產黨親等方法。 《金剛經》講解(八) 感想及點評 前面所有的內容,一直是釋迦牟尼主動地講,弟子們被動地聽。一方面弟子們大致上聽明白了佛祖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要讓師父休息一下,於是,弟子們便推舉須菩堤站出來發表一下感想,佛祖聽了之後,從而判斷弟子們有沒有真的聽懂,不準確的地方再評點或補充。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當時,須菩堤聽釋迦牟尼佛講說了《金剛經》,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意義並引起了興趣,感激涕零,對佛說:“少有的世尊,您所講說的象這樣深刻的經典,我從很久以來所得到的智慧的眼力,也沒有聽說過象這樣的佛經。世尊,如果有人聽說了這部《金剛經》,信仰崇拜之心清明洁淨,立刻產生出真如實相,可以知道這個人已經成就了最高而少有的功德。世尊,這個真如實相,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實相狀,所以如來佛才稱它的名字為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須菩堤接著說:]“世尊,我現在聽說這部《金剛經》,相信、理解、接受並掌握它,談不上有什麼困難。但如果到了將來,在後一個五百年中,有眾生聽說了這部《金剛經》,也同樣相信、理解、接受並掌握它,這個人才是最高而少有的。” [佛反問道:]“為什麼說他最高而少有呢?” [須菩堤答:]“因為這個人[學習了《金剛經》]已經不再拘泥留戀於自己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事物的相狀。” [佛繼續反問道:]“為什麼說他已不相狀了呢?” [須菩堤答道:]“因為[他已經認識到]自己的相狀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事物的相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 [佛最後追問道:]“為什麼懂得了這些道理,就是最高而少有的人呢?” [須菩堤答:]“不拘泥留戀一切事物的相狀,就可以叫做佛了。”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佛告訴須菩堤:“是這樣的,你說的不錯。如果真有象這樣的人聽到《金剛經》以後,不驚慌、不恐怖畏惧,就要知道,就算是這樣的人也是很少的。” [須菩堤不解地問:]“為什麼會這樣呢?” [佛回答說:]“[因為時代變遷,那裡一般人不理解]如來佛所說的最好的到彼岸的智慧[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金剛般若波羅密],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智慧,所以才叫做最好的到彼岸的智慧。” 這一小段的意思與上文有脫節,而且玄奘版譯文與此處也有所不同。玄奘版譯文為:“何以故?善現,如來說最勝波羅密多,謂租期波羅密多。善現,如來說最勝波羅密多,無量世尊所共說,故名最勝波羅密多。如來說最勝波羅密多,即名非波羅密多,是故如來說名最勝波羅密多。”一般認為,此處原梵文有漏記的文字。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寿者相。” [佛接著說:]“須菩堤,能使你達到彼岸的忍辱,如來說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忍辱,所以才叫做使你到達彼岸的忍辱。” [須菩堤問:]“為什麼這樣說忍辱也不是真實存在的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我當年被歌利王用利刀一塊一塊肢解時,我就沒有拘泥留戀於自己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事物的相狀。” [須菩堤追問道:]“怎麼知道您當時沒有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呢?” [佛回答說:]“我當時在被一塊一塊肢解時,如果拘泥留戀於自己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事物的相狀,就會產生嗔恨之心。須菩堤,我曾經有五百年都是作忍辱仙人,在那五百世中,我都沒有拘泥留戀於自己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事物的相狀[,所以,我後來才成了佛]。” “忍辱”:前面講過,“布施”為六大波羅密的第一個,布施時要不住相布施。這兒所講的“忍辱”為六大波羅密的第三個,忍辱時也要不住於一切相,否則就會產生嗔恨之心,就不能成佛。 “歌利王”:佛教說,釋迦牟尼在成佛前的輪回中,曾有五百世是忍辱仙人。有一天,他在樹下坐禅時,歌利王携宫女來到林中。歌利王休息時睡了覺,宫女們跑去圍觀忍辱仙人,喧鬧嘻笑。歌利王醒來後大為憤怒,忍辱仙人聲明他嚴守戒律,未貪女色。歌利王問什麼叫嚴守戒律,忍辱仙人說忍辱就是嚴守戒律。於是,歌利王就用刀割忍辱仙人的身體,問他痛不痛,他說不痛,歌利王便把他一節一節地肢解,後來直到辅相過來制止才離開了忍辱仙人。 釋迦牟尼通過這樣一個故事,補充說明一切都要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然後,下面繼續重複以前講過多次的話。釋迦牟尼通過這樣不斷地重複內容,使大家的心裡逐漸印上這些佛法,難怪後來的和尚在庙裡念經,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重複著相同的經文。一方面是其佛祖就喜歡這樣的重複學習法,另一方面使自己能“口到而心到”,N遍之後便再也不會忘記了。 “是故,須菩提,菩萨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佛又接著說:]“所以,須菩堤,菩萨應當不拘泥留戀於一切事物的相狀,發修習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不應當拘泥留戀於色而產生心念,不應當拘泥留戀於聲、香、味、觸、法而產生心念,只應當什麼也不拘泥留戀的心念。如果心念有所拘泥留戀,它便沒有找到真正的落腳處。” “是故佛說菩萨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萨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佛又接著說:]“所以,我說菩萨的心念,不應當拘泥留戀於色、聲、香、味、觸、法進行布施。須菩堤,菩萨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應當這樣進行布施:[嚮他們講述《金剛經》,使他們明白經中]如來佛所說,一切事物的相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如來佛又說,一切眾生都不是真實存在的眾生。[世間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虛幻假相,不應當拘泥留戀。這才是最好的布施。]”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佛接著說:]“須菩堤,如來佛所說的話,都是真話、實話,是永遠不變的真理,而不是诳惑之語、怪異之語。須菩堤,如來佛所得到的佛法,既不是真實存在的佛法,也不是虛幻不存在的佛法[,而是用時存在,用完後就需要抛棄的東西]。須菩堤,如果菩萨的心念拘泥留戀於佛法而布施,就會象人們走進黑暗之中,什麼也看不見;如果菩萨的心念不拘泥留戀於佛法而進行布施,就會象人有眼睛,在明亮的,能清楚地版各種颜色一樣。”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诵,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佛接著說:]“須菩堤,在未來世中,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善良的女人,對於這部《金剛經》,能夠接受、掌握並時時念诵,就等於如來以佛的智慧,完全知道了這些人,完全了解了這些人,一定會使這些人全部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上面內容中需要注意的幾點是,首先是“菩萨心”,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一般指助人行善、大慈大悲之人,這兒指出,行善不一定是菩萨,只有行善而不計任何名分、任何報酬,不計較一切的行善,這才是“菩萨心”。 其次是如“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這是讓人們要相信如來佛的話,因為如來佛是用大智慧講的,是真話、實話、對人有百益而無一害的話。 再次“持诵金剛經者,如來悉知悉見”。因為學習並掌握、傳播《金剛經》的人,就一定已經達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也就是達到了佛的境界,佛與佛之間是相通的、相悉知的、相悉見的,所以有這樣的說法。 《金剛經》講解(九) 再論金剛經功德 社會上有許多佛家修行者,他們將佛經看得高於一切,將佛祖也視為無上聖贤,佛祖的話句句真理,一個字也不允許修改。小雅認為,這樣的想法只能是小乘境界,並不符合金剛經的要旨。但小雅並不是說小乘不如大乘,或者說小乘的方法不對。小乘有小乘的適用對象,大乘有大乘的適用對象。 讓有些人去慢慢修行,從修行中逐漸悟出大道,這是可行的,也是許多人正在修行的主要方法。有些人,尤其是對鬼神、輪回等思想抱著一分為二的看法,每天去念阿彌陀佛是不可能的,但通過閱讀並理解《金剛經》,就有可能認識到本性為空,不執著於相,就能不起是非之念,便沒有分別之心,從而直接成就大道。 以上雖說是小雅的個人看法,在佛教中也有相應的理論,大乘佛教認為,引導教化眾生大體上有三個方法:一是聲聞乘,指嚴格遵照佛的說教修行,並以達到自身解脫為目標的出家者;二是缘覺乘,指佛法已滅之時,由於前世修行的因缘,能自己以智慧得道的人;三是菩萨乘,指能以智慧上求菩萨,以慈悲下救眾生的修行者。 前二者都屬於小乘,只有菩萨乘屬於大乘,因其在最上面,所以也稱為上乘。後來六祖慧能在此基礎之上,又將最上層分別出來,作為頓悟之教的名稱,於是三乘便變成了四乘。如何修習大乘乃至頓悟呢?這就要學習《金剛經》。下面釋迦牟尼又一次叨唠學習、掌握、傳播《金剛經》的好處和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複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複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诵,為人解說。” [釋迦牟尼佛說:]“須菩堤,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善良的女人,在上午以恆河沙相等數量的身體來布施,中午又以恆河沙相等數量的身體來布施,下午又用恆河沙相等數量的身體來布施,象這樣堅持無數百千萬億次劫以自己的身體布施;如果又有人聽說了這部《金剛經》,並且對經中的教義堅信不移,那麼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就會勝過前一個人,又何況能夠書寫、接受、掌握、時時念诵,並為他人解說呢!” “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在古印度,一天被分為六個時辰,白天三個、晚上三個,分別稱為“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和“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三個“日分”分別相當於“上午、中午、下午”。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诵,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繼續說:]“就重要性來說,這部《金剛經》有不可心思言議、不可秤稱鬥量、無邊無際的功德,是如來佛為那些發誓願心,要修習最上乘佛法的人說的。如果有人能接受、掌握、讀诵,並廣為他人講說《金剛經》,如來佛都能知道他們、了解他們,一定使他們全都成為不可鬥量、不可秤稱、無邊無際、不可心思言議的功德。象這樣的人,就是肩負重任的如來,具有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寿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诵,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礼圍绕,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如果是喜歡小乘佛法的人,拘泥留戀於對自己、對人、對眾生、對事物 狀的認識,他對這問《金剛經》便不能傾聽、接受與讀诵,更不能為他人解說。須菩堤,不管什麼地方,如果有了這部《金剛經》,所有在世間的天道、人道、修羅道中的人,都應當供養它。應當明白,凡是藏《金剛經》的地方,就是佛塔,[每一個善良男子善良女人]都應當對它恭恭敬敬,圍绕著它敬礼,並把各種香花,撒在它的附近。” 有關“佛塔”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古代印度佛教的佛塔都將受人供奉;另一說法是指藏有佛骨捨利子的佛塔才受人供奉。不管是哪一種意思,釋迦牟尼是讓人要供奉《金剛經》,可見如來佛對這本書的重視。上面幾小段的內容,以前幾乎都講過,釋迦牟尼大概自己也不好意思了,於是加進了一些新內容。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诵此經,若為人輕贱,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贱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佛說:]“還有,須菩堤,如果有善良男子善良女人,接受、掌握並念诵這部《金剛經》,反而被人輕贱,這是因為這個人前世罪業應當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輪回中,但因現在信奉《金剛經》而遭人輕贱,前世的罪業就可以被消除,並且可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 經常可以在電影電視上看到,一個十惡不赦的人,最後幡然醒悟並放下屠刀,這時,此人往往手拿《金剛經》希望超度以往的罪過,這個出處就在這兒,就是因為釋迦牟尼有這一段話,被後人理解為不管犯下什麼滔天罪行,只要誠心悔過,多念《金剛經》便可消除罪業。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複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诵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繼續說:]“須菩堤,我想起過去無數劫中,在燃燈佛那裡,有八百四千萬億佛,我都全部供養過他們,按照他們的旨意辦事,沒有遺漏過一個。如果有人在後五百年中,正法將滅之時,能接受、掌握並念诵這部《金剛經》,他所得到的功德,用我當年供養諸佛的功德,與之相比,我不及他的百分之一,千萬億分之一,以至數字、譬喻都無法達到的這個數字的其中一分。” 這一小段的內容已經重複過多次,經文中“阿橧祇”是梵文音譯,是“無數”的意思。“末世”,這是釋迦牟尼預言後五百年中,佛法將滅。佛教人士說這是指印度,正好與現實相符合。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诵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佛繼續說:]“須菩堤,如果有善良男子善良女人,在後五百年中,佛法將滅之時,接受、掌握並念诵這部《金剛經》,他所得到的功德之大,我若照實全部說出來,有的人聽了之後,會立即被嚇得心狂意亂、疑惑不信。須菩堤,你應當懂得,這部《金剛經》的意義,是不可以心思言議的,信奉《金剛經》所能得到的福德果報,也是不可以心思言議的。” 到這兒為止,《金剛經》的功德算是啰嗦完了,但按照釋迦牟尼的習慣,講完一個內容之後,必然要重複他的“老三篇”,大概偉人都有這樣的毛病,毛澤東時代,吃飯睡覺甚至上廁所,都要先讀一下《毛主席語錄》,這一習慣是與佛教不謀而合呢?還是根本上就是學著佛教的樣子,這已經無從考證了。 講解到這兒,下面這幾段內容,前面已經出現過多次。小雅準備刪除,但這樣一來,不僅破壞了佛經的完整性,而且佛教那些信徒們,見我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刪除六七百字,非找佛祖去告我一狀,將小雅打入三惡道不可。因此,小雅只好將這些內容再解釋一次,大家完全可以跳過去不看。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則非菩萨。”“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當時,須菩堤問佛說:“世尊,善良男子、善良女人,發誓願心,要修習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他的心應當安放在什麼地方,如何降伏他的迷妄之心呢?” 佛告訴須菩堤:“善良男子、善良女人,發誓願心,要修習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應當具有這樣的心念:‘我應度脫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眾生後,實際上又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眾生被度脫。’” 須菩堤問:“為什麼這樣說呢?” [佛回答說:]“如果菩萨的心中有自己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事物的相狀,那他就不是菩萨。” [須菩堤追問道:]“為什麼拘泥留戀於事物相狀的人,就不是菩萨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佛法,能夠通過發誓願心而求得無上正等正覺這種智慧的。”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又問道:]“須菩堤,你說,如來佛當年在燃燈佛那裡時,燃燈佛有能夠使如來佛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佛法嗎?” [須菩堤答:]“沒有,世尊。就我的理解,您所說的教義,如來佛在燃燈佛那裡,燃燈佛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能夠使使如來佛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佛法。” 佛說:“是這樣,是這樣。須菩堤,確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佛法,能夠使如來佛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繼續說:]“須菩堤,如果有什麼佛法,能使如來所得到的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燃燈佛當初就不會給我授記,說‘你在未來世當能成佛,號釋迦牟尼。’正因為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佛法,能使如來佛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所以燃燈佛才給我授記,寫下這樣的話。”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所謂如來,就是一切佛法,都如同上述教義。[因此,]如果有人說如來佛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智慧,須菩堤,[你應當解釋一下,]確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佛法,能使如來佛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佛繼續說:]“須菩堤,如來佛所得到的無上正等正覺智慧,既不是實有,也不是虛無,所以如來佛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佛法。須菩堤,由於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實的,所以一切佛法也不是真實存在的,這才稱它為一切都是佛法。須菩堤,人身又長又大……” [須菩堤搶著說:]“世尊,如來佛說人身又長又大,實際上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又長又大的身體,所以才叫它又以長又大的身體。” “須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萨。”“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萨。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寿者。須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萨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萨。” [佛說:]“須菩堤,菩萨也是這樣。如果菩萨說這樣的話:‘我要切眾生。’他就不能叫菩萨。”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實際上 沒有真實存在的人被稱作菩萨。所以,我說的一切佛法,[歸根到底]就是不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和一切事物。須菩堤,如果菩萨說這樣的話:‘我人使佛所在的地方莊嚴清淨。’那他也不能稱之為菩萨。”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如來所說的使佛所在的地方莊嚴清淨,實際上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莊嚴清靜,所以才叫作莊嚴清靜的。須菩堤,如果菩萨通曉了‘我也是虛幻不實的假象’的道理,如果佛認為他才是真正的菩萨。” 看到這兒為止,大家會覺得這個須菩堤並不象《西遊記》裡所描述的那樣,混同佛道兩家法術,天文地理無所不知,反倒象演小品的小沈陽,成天愛問一個“為什麼呢?”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釋迦牟尼講經時喜歡將一句話的內容,說成千萬個不同的花樣,他的徒弟呢,也只好演戲一樣,不斷地念著相同的臺詞。 《金剛經》講解(十) 五眼看世界 正當小雅覺得內容一再重複而講不下去的時候,大概釋迦牟尼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講起了非常吸引眼球的事情來,即用五種不同的眼才能看清物質世界、意識世界,還包括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佛國世界。 如來佛為什麼能知道許多大家不知道的道理,看清大家所看不見的現象,了解大家所不知道的玄機? 原來,如來佛已經炼就了五種眼睛神通: 肉眼通、天眼通、慧眼通、法眼通、佛眼通,這五眼分別具有不同的功能,看不同的事情。 1. 肉眼通:可以通俗的解釋為能夠看遠近明暗的特異功能。 2. 天眼通:可以用觀照的形式跨越空間障礙去感知或影響遠近距離和障礙內的事物的變化。 3. 慧眼通:不但可以跨越空間或者障礙去感知,而且還可以超越時間的概念。 4. 法眼通:運用法眼了知一切經文含義及世間法,並把這種規律運用在實踐中,叫做隨了隨知隨用。 5. 佛眼通:以功德圓滿圓融,運用佛眼通進行觀照,則被觀照的內容發生變化。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釋迦牟尼佛說:]“須菩堤,你說,如來佛有肉眼通嗎?” [須菩堤答:]“有的,世尊,如來佛有肉眼通。” [佛說:]“須菩堤,你說,如來佛有天眼通嗎?” [須菩堤答:]“有的,世尊,如來佛有天眼通。” [佛說:]“須菩堤,你說,如來佛有慧眼通嗎?” [須菩堤答:]“有的,世尊,如來佛有慧眼通。” [佛說:]“須菩堤,你說,如來佛有法眼通嗎?” [須菩堤答:]“有的,世尊,如來佛有法眼通。” [佛說:]“須菩堤,你說,如來佛有佛眼通嗎?” [須菩堤答:]“有的,世尊,如來佛有佛眼通。” “須菩提,於意雲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佛問:]“須稅堤,你說,象恆河中所有的沙,按如來佛的觀點來看,是沙嗎?” [須菩堤答:]“是的,世尊,按如來佛的觀點,它是沙。” [佛問:]“須菩堤,你說,象一條恆河中的所有的沙,與這些沙相等數量的恆河,這麼多恆河的沙加起來的數量的佛國,這些佛國算得上多嗎?” [須菩堤答:]“非常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幹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告訴須菩堤說:“在這麼多佛國的土地上生活的所有的眾生,這些眾生所具有的各種心念,如來佛全部知道。” [須菩堤不解地問:]“如來佛怎麼知道這麼多呢?” [佛回答說:]“如來佛所說的各種心念,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心念,所以才把它叫做心念。” [須菩堤問:]“為什麼這樣講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過去的心念[已經過去了,因此]無法得到;現在的心念[在不斷地改變,因此]無法得到;未來的心念[還沒有出現,因此]更無法得到。[所有這些心念都是虛幻不實的假象。]” 上面的解讀將會遭到許多佛家修行者的抨擊,他們認為小雅並非佛家弟子,沒有所謂的天眼通、慧眼通,更不用說法眼通和佛眼通,因此,看不到真如實相,所以,所有解說從一開始就是錯的,而且完全錯了。 小雅曾經和這些善意的佛家弟子爭論過,但他們堅持用他們的方法可以看見佛祖,也可以看見人的真如本性,甚至可以看到佛國世界。小雅不能明證明他們所看到的是一種幻覺,自己又沒有那種特異功能,只好按自己的理解來講解給大家。 為了不和佛家弟子引起矛盾,在此小雅必須作一個申明,這本書的解讀只是小雅個人的理解,並沒有用那些特異功能來實證,目的只是幫助那些閱讀經文而難於理解,或者古文能力不足,一時也找不到其他人幫助的初學者。那些笃信佛教、堅持實證的人,請閱讀淨空大師、南懷瑾先生的文章。 下面,佛祖和須菩堤又要重複很多前面已經說過的內容,大家完全可以跳過不看。《金剛經》的文章特點就是這樣,每次講到一個新內容,後面必須跟上許多老一套的話。這個習慣從古印度一直傳到中國,至今仍沒有改變。不要看那些和尚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地念經,其實際內容就幾句話。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 [釋迦牟尼佛問:]“須菩堤,你說,如果有人用裝滿整個宇宙的所有寶貝來進行布施,由於這個原因,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多嗎?” [須菩堤答:]“是的,世尊,由於這個原因,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非常多。” [佛說:]“須菩堤,如果福德果報是真實存在的,如來佛便不會說這個人得到很多的福德果報,正因為這些福報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如來佛才說這個人得到的福報很多。”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釋迦牟尼佛問:]“須菩堤,你說,可以用完整的形體之身來認識如來佛嗎?” [須菩堤答:]“不能,世尊,不應以完整的形體之身來認識如來佛。”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因為如來佛所說的完整的形體之身,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完整的形體之身,所以才叫做完整的形體之身。”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谤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佛又問:]“須菩堤,你不要說如來佛有這樣的想法:‘我應當有我所講說的佛法。’你不要有這個想法。”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如果有人說如來佛有所講說的佛法,那他就是在诽谤如來佛,他根本就不了解如來佛所以講說佛法的原因。須菩堤,講說佛法的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佛法可說,所以才稱為講說佛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當時,德高望重的須菩堤對佛說:“世尊,世間這麼多眾生,在未來世聽說了您所講說的佛法,能產生信仰崇敬之心嗎?” 佛回答說:“須菩堤,這些眾生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眾生,當然也不是沒有眾生。” [須菩堤問:]“為什麼這樣說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眾生所以叫做眾生,如來佛說,就是因為他們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眾生,所以才叫做眾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堤嚮佛提問:“世尊,您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智慧,應該說是什麼也沒有得到嗎?” 佛回答說:“是的是的,須菩堤,我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智慧,即使連很少一點真實存在的佛法,也沒有得到,所以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寿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接著說:]“另外,須菩堤,佛法主張一切平等,沒有高低貴贱之別,所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智慧。以不拘泥留戀於自己、他人、眾生、事物的心念去修習一切善法,就可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智慧。須菩堤,剛才說的善法,按照如來佛的觀點,因為它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善法,所以才叫做善法。” 這兒,《金剛經》首次引出眾生平等增、沒有高低貴贱之別,即“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小雅認為,開篇中“不執著於一切相,不拘泥留戀於一切事物、無分別之心”,這本身就自然包含眾生一切平等、無高下貴贱之別。既然一切事物都不是真實存在的,都是因缘和合的結果,那麼也就沒有高下貴贱之別了。 眾生平等的概念並不是《金剛經》首先提出,在莊子的《齊物論》中有很多比《金剛經》說得更清楚明白的內容,比釋迦牟尼更早的是老子,他在《道德經》中早就提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小雅認為,中國固有易經文化、道家文化比佛家文化要深很多,在宗教宣傳上的力度遠不及佛教。 《金剛經》講解(十一) 佛法原本四句詩 整個一部《金剛經》,去掉標點符號不算,總共5119個漢字。如果讓小雅用文言文來用整個內容,不遺漏任何一個內容,大概三四百字足夠了。莊子的《齊物論》,去掉標點約2900多個漢字,就已經包含了金剛經的所有內容,這其中有大量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 大概釋迦牟尼也覺得自己太重複了,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和記憶,於是在《金剛經》的最後,為大家總結了四句詩,為了與其它佛經中的詩句混淆,小雅命名它為“金剛詩”,這四句詩已經包含了整個《金剛經》的所有內容,記住並領會這四句詩,便等同於理解了整個《金剛經》。 為了突顯那四句金剛詩,釋迦牟尼還要重複許多已經枯燥無味的內容,為了經文的完整,大家請耐著性子看完,或幹脆跳過下面這一段,直接看最後的那四句詩。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诵,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釋迦牟尼佛說:]“須菩堤,象整個宇宙的所有同須彌山一樣大的山,有同這些山相等寶貝收集在一起,有人用它來進行布施;又有人對這部《金剛經》,乃至那首四句話的金剛詩,能夠接受、掌握、念诵,並且為他人講說,前一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同後一個人相比,不及百化之一、百千萬分之一,乃至數字、譬喻都達不到的無數分之一。”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寿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繼續說:]“須菩堤,你要記住,你們不要說如來佛有這個想法:‘我要度脫眾生。’須菩堤,不要有這種看法。”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眾生需要如來佛去度脫。如來佛認為有豐裕存在的眾生需要他去度脫,那就說明如來佛已經拘泥依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了。須菩堤,如來佛說自己存在著,就是指自己不是真實地存在著,而凡夫俗子卻以為自己真實地存在著。須菩堤,所謂凡夫俗子,如來佛說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凡夫俗子,所以才叫他們凡夫俗子。”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佛繼續說:]“須菩堤,你說,可以用三十二種相狀來認識如來佛嗎?” 須菩堤答:“是的,可以,[凡夫俗子正是]以三十二種相狀來認識如來佛的。” 佛說:“須菩堤,如果以三十二種相狀來認識如來佛,轉輪聖王也就成了如來佛了。[因為轉輪聖王也有同如來佛一樣的三十二種相狀。]” 須菩堤對佛說:“世尊,按我所理解的您所說的教義,不應該以三十二種相狀來認識如來佛。” 當時,世尊念了一首詩,詩為:“若以颜色認識我,此人或以聲音來求我,這人就是在行邪道,永遠見不到我。”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佛又說:]“須菩堤,你如果有這樣的想法:‘由於如來佛不以完整的相狀去認識事物,所以才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須菩堤,你千萬要放棄這種想法。須菩堤,你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凡是發誓願心,要修習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人,必須把一切一切事物及相狀都捨棄不用。’須菩堤,你千萬要放棄這樣的想法。”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發誓願心,要修習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人,對於一切事物及其相狀,都不能捨棄不用。” 這一小段是最後的小高潮,通過前面的閱讀,我們似乎明白了,要達到佛的境界,必須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這兒釋迦牟尼出了兩個思考題,即“不以事物的完整相狀來認識事物”這樣能否成佛?,將一切事物都認為是虛幻不實的東西,因而捨棄不用,這樣是不是達到佛的境界呢? 答案是:不能。因為事物的相狀是完整而存在的,我們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不等於說事物的相狀不存在,更不能捨棄它。打一個比方,你到了海邊,見大海波浪滾滾,這就是事物的相狀,它是客觀存在的。但波浪是由水在風的作用下而產生的,這就如同萬事萬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產生的。 我們不拘泥留戀於波浪這個相狀,這是因為“風”這個因缘不斷地變化,使浪花也成了虛幻不實的假象,從而不值得我們拘泥留戀。人也好、房屋也好、道路田野、高山流水,隨著時代變遷、沧海桑田,一切都如同夢幻泡影,不值得拘泥留戀。 既然波浪是因缘和合產生的,不值得拘泥留戀,那麼什麼才是值得追求的真如呢?那就是組成波浪的基本元素“水”,當你的心“風平浪靜”之時,波浪平息,只有水這個“真如”不滅。說到這兒,小雅想起了佛教中常說的三句話,來形容未修行、修行中、修行後三種狀態中的人,這就是: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還沒有學習《金剛經》的人,將事物的相狀當作固定不變的事物,這樣的人還認識不到“萬物不過是因缘和合而產生”,不知道事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因面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是學習《金剛經》之後的人,明白了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將隨因缘和合而散,這樣的人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已經嚮佛的境界跨出了一大步,但還沒有達到佛的境界。因為他們只看到了事物的聚散變化,而沒有看到心底的真如佛性不變,就如同否定了“波浪”的真實存在,同時也否定了“水”這個真如的存在。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是已經達到佛的境界之人,承認事物的相狀存在,但又不拘泥留戀於這些事物的相狀。山有山的真如佛性,水有水的真如佛性。“見山、見水”,這是看到事物的相狀,“還是山、還是水”,這是看到了山之所以為山、水之所以為水的真如佛性,因此達到了佛的境界。 “須菩提,若菩萨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複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萨勝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萨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萨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繼續說道:]“須菩堤,如果有一菩萨,用滿恆河沙相等數量的珍寶來布施;另有一位菩萨,懂得一切事物都不是真實存在的,並且體會實證了這一點,那麼這個菩萨所得到的功德將勝於前一位。” [須菩堤問:]“為什麼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這是因為所有的菩萨都不接受福德。” 須菩堤問佛說:“世尊,為什麼菩萨不接受福德呢?” [佛回答說:]“須菩堤,菩萨對他所作下的福德,不應當貪得和拘泥,[因為福德也是虛幻不實的假象,]所以說菩萨不接受福德。” “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一切法”是指萬物以及各種佛法在內,也就是“萬事萬物”的意思。“無我”是指不拘泥於事物的相狀。“忍”指“認同”。“得成於忍”是指“不拘泥於事物的相狀”這件事已經認同實證。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佛接著說:]“須菩堤,如果有人說:‘如來的意思是好象來了,又好象去了,好象坐著,又好象躺著。’那麼,這個人根本就沒有明白我所講說的教義。” [須菩堤問:]“為什麼這樣說呢?” [佛回答說:]“如來的意思是,沒有從哪兒來,也沒有要到哪兒去,[因為如來佛沒有真實存在的相狀可言,也沒有什麼真實存在的地方可去,]所以才叫做如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尘,於意雲何,是微尘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尘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尘眾,則非微尘眾,是名微尘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問:]“須菩堤,如果有善良男子善良女人,將整個宇宙破碎為微小的尘埃,你說,這些微小的尘埃算得上多嗎?” 須菩堤答:“非常多,世尊。”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如果這些微小尘埃是真實存在的話,您就不會說這些微小尘埃很多了。” [佛問:]“為什麼這樣說呢?” [須菩堤答:]“因為您說這些微波尘埃多,就是因為它們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微小尘埃,所以您才叫它為微小尘埃。世尊,如來佛所說的整個世界,也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所以才把它叫作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佛追問:]“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須菩堤答:]“如果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就應當有真實存在的整體的相狀,所以如來佛說的世界的整體的相狀,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整體相狀,所以才把它叫做整體相狀的。” [佛說:]“須菩堤,所謂世界的整體相狀,[由於是虛幻不實的假象,因而]是不能言說的。但凡夫俗子,卻總是貪得、世界上的事物。” “一合相”:這是有爭議的一個詞彙。在梵文中,這是一個通俗易懂的詞,但中國並沒有類似意義的詞,所以,鸠摩羅什和玄奘的翻譯各不相同,而後來的高僧們解釋時也各不相同。小雅認為,這一詞彙的意思根本就不需要深究。因為世界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如果為這一詞而寫上成千上萬的文字,這不是典型的執著於文字相了嗎? 所以,小雅在這兒既翻譯,又沒有翻譯,不管是對還是錯,大家見到我這兒的補充說明,就不要再去考慮小雅是解釋對了還是錯了。小雅的解釋也不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一個符號的假象而已。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寿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寿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寿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寿者見。” [釋迦牟尼問:]“須菩堤,如果有人說:‘佛說過他有對自己、對人、對眾生、對事物的見解。’須菩堤,你說,這個人懂得我所講說的教義嗎?” [須菩堤答:]“不懂,世尊。這個人不懂得如來佛所講說的教義。” [佛問:]“為什麼呢?” [須菩堤答:]“您所說的對自己、對人、對眾生、對事物的見解,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對自己、對人、對眾生、對事物的見解,所以才皀它叫做對自己、對人、對眾生、對事物的見解。”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說:]“須菩堤,凡是發誓願心,要修習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人,對於一切事物,應當這樣認識、這樣理解、這樣確切地回答:‘它沒有真實存在的相狀。’須菩堤,這裡所說的事物的相狀,按照如來佛的觀點,正是因為它們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所以才把它叫做事物的相狀。”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诵,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佛又說:]“須菩堤,如果有人用充滿無數個滿世界的珍寶來布施,又如果有善良男子善良女人,發誓願心,要修習菩提智慧,捧著這部《金剛經》,以至那四句金剛詩,接受、掌握、念诵它,並為他人講說,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要比前一個人多。” [須菩堤問:]“為他人講說些什麼呢?” [佛回答說:]“不佛法的相狀,堅持佛法的宗旨永不動搖。” [須菩堤問:]“為什麼要這樣呢?” [佛稍息停頓,然後念出了本經高度總結的核心“金剛詩”:]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釋迦牟尼佛講述《金剛經》結束,年長望重的須菩堤與諸位和尚、尼姑、男居士、女居士,一切在世間天道、人道、修羅道中的人,聽到了釋迦牟尼佛所講說的內容,都非常高興,十分信仰並願意接受與奉行。 “阿增祇”:這是梵文的音譯,也有的書上寫成“阿增只”,意思是指數目的最大極限。一般翻譯為“無數”。 “如如不動”:“如如”就是不動的樣子。這兒是指對對《金剛經》的宗旨毫不動搖。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是出家修行之人,一般指男人即和尚,“比丘尼”則是出家修行的女人,即尼姑。“優婆”是指在家修行之人,中文指“居士”。“優婆塞:即男居士,“優婆夷”即女居士。 整個金剛詩,講的是“有為法”為空、為夢幻泡影,沒有講的是佛性真如,這才是房屋不變的,是真實存在的。追求明心見性的佛法才能達到佛的境界,同時又不能迷戀於佛法。至此,整個《金剛經》講完了,謝謝大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