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7, 2019

普門品淺說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說

淨心法師講述
民國五十四年於高雄鳳鳴廣播電台


甲一  經前提要
乙一  契機的教典

觀世音菩薩,是和我國的眾生最有緣的。因此,我國的民間家庭裡,供養觀世音菩薩聖像的人很多。尤其在臺灣,只要是燒香拜拜的信者,其家庭的廳堂,大部分都供奉觀世音菩薩的繪像。雖然有的不知道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而稱呼為「觀音媽」,可是從家家戶戶都供養觀世音菩薩這一事實來看,足以證明觀世音菩薩,是和我國的眾生最有緣的!

因為在我國,信仰觀世音菩薩的人很多,所以禮拜觀世音菩薩的人多,誦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人也很多。只要是信仰觀世音菩薩的人,都知道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可是觀世音菩薩怎樣救度眾生?我們要怎樣祈求,才能得到感應呢?關於這種道理,也許還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是說明觀世音菩薩感應的道理的。我想這種道理,凡是信奉觀世音菩薩的信眾,都必須要了解的。所以我現在就來解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內容吧!

乙二  佛教的要義

在要講解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前,須先一提的就是,佛教是什麼?因為凡是信奉佛教的人,必須明了佛教的根本原理,把握著佛陀的根本精神。然後,依之信解修行,才能達到學佛修行的真正目的。如果對於佛教的原理,認識不清楚,就會曲解佛教,錯誤修行,走入邪途,愈陷痛苦深淵,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然而佛教的要義是什麼呢?現在分為五點來解釋:

第一、佛教是否認有「創造神」的宗教 創造神,就是有一種宗教,是主張宇宙人生,萬事萬物,都是由神所創造的。印度的婆羅門教,主張人類是從梵天所生的,耶穌模倣這種學說,也主張世界和人類,都是上帝所創造的,這就是創造神主義的宗教。由這神創造的學說,就演變成為神權的思想。以為世間的一切,既然是由神所創造的,神就是萬能之主,他既能創造萬物,當然就可支配萬物。因此,神要你怎樣,你就得怎樣,人類的一切,都要聽從神的安排,自己是做不了主的。這種思想是君權主義的思想,已經不適合於民權主義的現時代了。

我們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最反對這種學說的。依佛陀智慧的觀察,宇宙人生是由心所造,而不是有個「創造神」所造成的。依佛陀的教法,有情的眾生,固然是由心所造,而外界的山河大地,也是由心所造成的。而各個人的身體,是由各人的別業所成,山河大地的世界,是由眾人共業所成的,所以佛教處處主張一切法唯心的道理。這一切法唯心的道理,也就是自由的思想,因為你要上天堂,或要下地獄,是由你自己的意志而決定的,其中並沒有支配者,和創造者。

佛陀雖然能揭開清淨安樂的理想國土,和汙濁苦惱的現實世界,以喚醒人類的注意,比較和選擇,並指示你趨向清淨安樂國土的方法。但必須由各人去選擇,發展自己的意志去實現,佛陀是不能支配你上天堂、或下地獄的。因為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的,所以每人都有選擇的自由。無論要下地獄,要上天堂,甚至要超出三界,享受涅槃寂靜的快樂,這唯有自己去選擇,去實現了。

第二、佛教是主張平等教義的宗教 平等是差別的對待。佛陀當時的印度社會,對於種族階級的差別是很嚴格的。佛陀的發心出家、修行、創立佛教,一方面也是以打破四姓差別的階級制度為動機。所以佛陀成道之後,就提倡「四川歸海,同一鹽味,四姓出家,同一釋氏。」的平等口號,以打破當時四姓差別的階級制度。佛陀所提倡的平等真理,不但是人類種族的平等,乃至提倡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眾生和佛沒有差別的平等真理。這種徹底平等的真理,是其他的宗教所沒有的。其他的宗教,如果其教徒妄想要成為和教主一樣的地位,那就犯了天大的教規了。可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卻大聲的疾呼:「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有佛性者都能成佛」,並希望愚痴的眾生,都能反迷歸悟,趕快成佛,然後,與佛並坐,與佛並行,與佛同樣的享受不生不滅境地的本地風光。佛教所主張,佛與眾生平等的真理,和他教主僕的差別,真是天淵懸隔,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佛教是大慈悲為本的宗教 慈悲是與樂拔苦的意思。要使人家得到快樂,要拔除人家的痛苦,這就是同情惻隱的心理,這同情惻隱的心理,在佛教叫做慈悲,在儒家叫做仁,在基督教叫做博愛。佛教的慈悲,儒家的仁,基督教的博愛,在含義上雖然相似,而在分量上卻有差別。基督教的博愛是「信我者昌,逆我者亡」,這種博愛,未免太感情太自私了。孟子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種對於禽獸的同情惻隱的心理,也是很膚淺的。佛教的慈悲,是不分有緣無緣,也不分大的動物和微細的昆蟲,都把他們看待像自己一樣;他們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要使他們澈底離苦得樂。這種無緣慈,同體悲的慈悲心,才是大慈悲的心理。佛教主張戒殺放生,乃至螻蟻之微,也不得故意殺害。這種普遍惠施與一切眾生的慈悲心,就是大慈悲的心理。而且佛陀的教化眾生,是要眾生斷煩惱了生死,得到不生不滅的究竟安樂的。這種拔苦與樂是徹底而永遠,不是膚淺而短暫的。所以佛教的慈悲,從空間來說,是無邊的,從時間來說,是無限的,這種慈悲,才能稱為大慈悲。佛教是本著這大慈悲的精神,來為人群謀福利的。

第四、佛教是理想超然的宗教 理想是現實的對待。依佛陀智慧的觀察,我人現在所居住的世界,是痛苦穢濁的,可是離開這痛苦穢濁的現實世界之外,還有安樂清淨的理想國土。這安樂清淨的理想國土,就是諸佛聖人所證到的涅槃境地,這種超然現實的理想境地,是可以實現的。佛陀之所以教化眾生,就是要眾生離開這痛苦穢濁的現實世界,到達安樂清淨的理想境地。所以說,佛教是理想超然的宗教。

第五、佛教是主張自覺的宗教 自覺就是自己智慧的覺察。依佛陀的教義,眾生之所以會墮在這汙穢痛苦的現實世間,就是因為沒有自覺的智慧,迷惑顛倒,造諸惡業所致。所以想要從這苦惱的現實世間,趨向安樂的理想境地,不是求神的賜與,而是必須以自覺的智慧,消除迷惑顛倒的心理,改善自己的行為,才能達成,所以佛教是最重視智慧的。有智慧的覺照,才能實現理想的安樂境地,所以佛教是主張自覺的宗教。

上面已經把佛陀的根本精神,和佛教的根本原理,分為五點,簡單的解釋好了。根據這五點意思,大家就可知道,佛教之所主張:吾人身形的美醜,環境的優劣,都是由自己的心所造成的,而且人人都有個靈覺的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佛陀看著眾生迷惑造業受苦報,就發了大慈悲心,普遍而徹底的救度眾生,要眾生實現理想安樂的國土,並啟示從自覺中,去離苦得樂的道理。大家知道這佛教的根本原理之後,就得端正自己的內心,創造優良的身境,並啟發自己佛性,發揚本有的良知,為實現自己理想國土,為使一切眾生,實現理想國土而努力!

乙三  本品的宗要

古來的大德講解佛經,都先將經中的要義,提綱挈領的介紹出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天臺宗的五重玄義,賢首宗的十門分釋。可是這種五重玄義或十門分釋,要解釋起來,既深奧又費時間,所以現在就不採取這種方法,而簡單地介紹這部普門品的宗旨要義。這部普門品的內容重點,大致可分為三點來解釋:

一、顯觀音宏願 觀音宏願,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誓願。這部普門品的經文內容,就是顯示觀世音菩薩的廣大誓願的。本品經文記載觀音菩薩,能解救三災、四難,除三毒、應二求,乃至隨類現身說法,這都是菩薩果上利他的德行。可是「以願引行,以行填願」,必須要有利他的誓願,才能引發出利他的功行,並以利他的功行,來完成利他的宏願。所以這部普門品所記載,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的道理,也就是顯示觀世音菩薩的宏願。

二、明菩薩神力 神力就是神通的力量。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力量,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在這部普門品裡,世尊回答無盡意菩薩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段文的意思就是,很多的眾生同時受苦,同時祈求觀世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也同時能救度無量眾生的苦難,這就是說明觀世音菩薩,神通力量不可思議的道理。

三、示感應勝緣 感應勝緣就是觀音菩薩有求必應,廣大靈感的殊勝因緣。這部普門品所記載的救度眾生的事實,或冥中加庇,或顯身救度,只要你肯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都能感得菩薩救度的應驗。而且即時就能得到感應。只要你肯稱念菩薩的聖號,即時就能得到感應,這就是顯示觀世音菩薩感應的殊勝因緣!

乙四  本品的利益

上面已經把這部普門品內容的大要,介紹出來了,大家對這部普門品的內容,必定有個大概的認識了。可是知道這部普門品的內容,又有什麼利益呢?對於研究了知普門品的利益,也分為三點來解釋:

一、知普濟沉淪 普濟沉淪就是普遍救濟沉淪的眾生。在這部普門品裡,說明觀音菩薩,冥中感應,或現身說法,在一切時一切處,救度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菩薩普濟沉淪的事實。我們凡夫,都是沉淪在生死苦海中,而日夜受著種種苦惱煎迫的。在這茫茫苦海中,觀世音菩薩就是我們的依怙者!大家知道觀世音菩薩,是普濟沉淪的,那就得趕快登上菩薩大慈悲願的舟航,接受菩薩的救濟!

二、令稱名得益 稱名得益就是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能得到感應的利益。觀世音菩薩是普遍濟度眾生的。他對於眾生,沒有怨親之分,也沒有貧富貴賤之別,可是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才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大家知道稱名得益的道理之後,就得常常虔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祈求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

三、啟吾人興慈 興慈就是發起慈悲心。在普門品裡,記載著觀音菩薩救度眾生的道理,這就是闡揚菩薩慈悲的心腸。我們研究了知之後,應該要啟發本性的良知,發起大慈悲心,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發願救度眾生才對!也唯有以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為自己的心,以觀世音菩薩的宏願為自己的志願,效法菩薩,行菩薩道,救度眾生,才能達成信仰觀世音菩薩,研究這部普門品的真實意義。

甲二  解釋經題

妙法蓮華經

這部普門品,應該名為「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法蓮華經一共有七卷廿八品,這部普門品是其中的一品。因為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中的一品,所以對於妙法蓮華經的經題,也必須要明瞭。

一般解釋經題,都分為「別題」和「通題」來解釋。「別題」就是各部經各別不同的專有名稱。這部經的「妙法蓮華」四字就是「別題」,因為「妙法蓮華」四字,只是這部經獨有的名稱;以這妙法蓮華四字,揀別不是其他的經,所以叫做「別題」。「通題」就是通用的名詞。這部經的「經」字,就是「通題」。因為「經」之一字,是通用的。凡是經藏的教典,無論是金剛經、彌陀經、藥師經……,都叫做「經」。這「經」之一字,是通用於一切的經典的,所以叫做「通題」。

現在先解釋本經的別題──妙法蓮華。妙法蓮華又要分為二段來解釋:一、「妙法」,二、「蓮華」。先解釋「妙法」。

妙法二字是法──真理。「妙」是不可思議的意思。佛法的真理,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是甚深微妙的,所以叫做「妙法」。這微妙的法,就是:「佛法」、「眾生法」、「心法」。叫做「佛法妙」、「眾生法妙」、「心法妙」。

佛法妙──佛法就是佛陀所親證,至高無上菩提的真理。這至高無上的真理,是甚深微妙,不是菩薩羅漢所能了知的,更加不是凡夫知見所能臆測的。法華經上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這就是說,唯有證到究竟佛果的,才能徹底了知諸佛所證甚深的妙理。因為佛法是奧妙的,所以叫做「佛法妙」。

眾生法妙──眾生雖然迷而不覺,而受生死輪迴的痛苦,可是眾生本來具有佛性,而且這佛性,雖然被埋沒在眾生的塵勞煩惱中,也沒有失去。當佛陀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的時侯,很驚奇的說:「奇哉!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句話,就是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真理。法華經上佛陀說:「我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開示悟入,眾生佛之知見故,佛現於世。」這就是說明佛陀之出現於世間,就是為的要啟發眾生本具的佛性,使眾生也能覺悟成佛。眾生雖然在迷,而有靈覺的佛性,這唯有大智慧的佛陀,能徹悟這道理,能啟示這真理。這種真理也是很奧妙的,所以叫做「眾生法妙」。

心法妙──心有「肉團心」、「緣慮心」、「真心」的差別。這裏所說的心,不是指吾人身中的肉團心,也不是日常分別緣慮的妄想心,而是指人人本具的真性,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眾生本具的佛性。這真心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約時間說,它是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的;約空間說,它是橫遍十方,不見內外的,而且也是超物質而存在的。它是人生宇宙的本體,十法界一切諸法,都是依它所現。經上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因為一切都是唯心顯現,所以要下地獄也是由心,要上天堂,也是由心,乃至要成佛作祖也是由心。這顆心能造天堂,能造地獄,乃至能成佛作祖。諸佛的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所以叫做「心法妙」。

「妙法」雖然分為佛法妙、眾生法妙、心法妙的三種意思解釋,可是把它歸納起來,就是「心法之妙」。因為這一心之法,眾生和佛都是具足,而且本來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諸佛悟了這一心之法,就成佛,眾生迷這一心之法,就淪為眾生。真心是人人本具的,只因迷悟之差,就有「眾生」和「佛」的分別。在這部法華經,就是佛陀興大慈悲,赤裸裸地啟示眾生心中的一真如心,要使眾生都能了悟這本有真心而修行成佛!

蓮華二字是譬喻,因為「妙法」二字的道理,很深奧而不容易了知,所以就以「蓮華」來譬喻,以便於了知「妙法」甚深的道理。這「蓮華」有「當體蓮華」和「譬喻蓮華」的兩種意思。

當體蓮華——「當體蓮華」就是「花果同時」的譬喻。以這花果同時,譬喻「因果同時」的道理。蓮華和其他的花不同,其他的花,是花謝了才結子,可是蓮華是正在開花的時候,蓮子就在花瓣中了。花瓣和蓮子,是同時而有的,叫做「花果同時」。以這「花果同時」,譬喻眾生的因心,就是佛地的果覺,因心與果覺同時具足,因果同時的道理。可是詳細的說來,眾生的因心不但具足佛地的果覺,乃至具足著十法界諸法。一念瞋恚心起,就是地獄的因;一念貪欲心起,就是餓鬼的因;一念愚痴心起,就是畜生的因;一念嫉妒心起,就是修羅的因;一念修五戒的心起,就是人間的因;一念修十善的心起,就是天上的因;一念修四諦的心起,就是聲聞的因;一念修十二因緣的心起,就是緣覺的因;一念修六度的心起,就是菩薩的因;一念修一乘實相真理的心起,就是究竟佛果的因。一念心為十法界之因,而結十法界之果,受十法界之報。雖然報應是在未來,可是當你一念心起,或善或惡,已經結成相當的果了。例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是地獄的因,有這地獄的因,未來決定要受地獄的苦報;而未來之所以會受地獄的苦報,是由一念心起的當兒就決定了的。這種一念心具足十法界的道理,也是「因果同時」的意義。

譬喻蓮華——「蓮華」是生長在汙泥中的,可是從汙泥生長出來的蓮花,是清淨而不被汙泥染汙的。以這蓮華在汙泥而不染的道理,譬喻眾生本具的自性清淨心,雖然處在染汙的煩惱中,而不被煩惱所染汙。染汙的煩惱,雖然能夠蓋覆著自性清淨心,使自性清淨心,埋沒在無明煩惱中,而不能發生妙用,可是自性清淨心的本體,是不會被無明煩惱所染汙的。蓮華在汙泥而不染,就是譬喻真心在無明煩惱中而不染的道理,所以叫做「譬喻蓮華」。

上面把別題中的「妙法蓮華」四字,分別解釋好了,現在要解釋通題——經。

經字的梵語「修多羅」,翻譯中國話叫做「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經中所詮的道理,上能契合諸佛的真理,下能攝盡眾生的根機。換一句話說,經中所詮的道理,是佛佛道同,永恆不變的真理,而且真理是隨時隨地適合於群眾的需要的,所以叫做「契經」。

又有將「經」字譬喻為「鏡」或「徑」的。鏡子是要拿來照面孔的美、醜、染汙或乾淨的。當我們拿起鏡子一照,就知道自己的面目美、醜,乾淨或染汙。而「經」是用來規範身心的行為的,當我們打開佛經一看,以之反省自己,就知道自己心之所念,身之所行,是邪是正,是善是惡。「經」的作用,和鏡子一樣,所以譬喻為「鏡」。「徑」是道路的意思,眾生之所以能轉凡成聖,就是依靠著經中道理的指示;經中的道理,就是指示眾生,修行成佛的一條大道,所以譬喻為「徑」。

甲三  解釋品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八字,就是這部普門品的品題。現在從這品題的八個字,分為:一、「觀世音」,二、「菩薩」,三、「普門」,四、「品」的四段來解釋。

觀世音:梵語「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翻譯中國話叫做「觀自在」或「觀世音」。「觀自在」是約自利的解釋,「觀世音」是約利他的解釋。「觀世音」的「觀」字,是能觀的妙智。觀世音菩薩是尋聲救苦的,可是其尋聲救苦,不是以耳識的分別,乃是以微妙智慧的觀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修習耳根圓通,證得圓通本體之後,所發起的妙用。「世音」二字是所觀的境界。「世」是六凡的迷惑世間,和三乘的正覺世間。「音」是音聲,就是世間出世間,所有的音聲。觀世音菩薩,以智慧的觀察,如果有世間的眾生,受痛苦而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祈求觀世音菩薩救度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隨著苦痛祈求的音聲的所在,去解救受苦的眾生。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尋聲救苦的,所以名為「觀世音」。

上面所說,是根據字義的解釋,而觀世音菩薩之所以得名為觀世音,有:「宿世悲願」,「因中自利」,「果上利他」的三種因緣。

一、宿世悲願——悲華經說:在過去善持劫中,寶藏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轉輪王,叫做「無量淨輪王」。這位轉輪王的第一位太子,非常的篤信佛教。這位太子有一次發心供養佛僧,結夏安居三個月的飲食。當三月安居圓滿,寶藏佛就問他發心供佛齋僧,有何希求?太子回答世尊說:「世間的物質都是虛假的,我對於世間的一切,都無所要求。我唯有的願望,就是如果有眾生,遭受地獄、餓鬼、畜生一切苦惱的時侯,凡是能稱念我名字的,我就用我的天眼來觀察他們的所在,用我的天耳來聽聞他們的音聲,而解救他們的苦難。如果他們稱念我的名字,而不能免除三途諸苦惱的話,那我就不成就菩提佛果。」寶藏佛聽到這位太子,發菩提心要救度眾生,就很歡喜的稱讚他說:「汝能觀察一切眾生的痛苦,發願要救度一切眾生的痛苦,那是很好的,我現在就給你賜一個名字,叫做觀世音吧。」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由宿世的悲願,得名為觀世音的因緣。

二、因中自利——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向佛陀說:「世尊!我回想到我過去,無數恆河沙劫前的時候。有佛出現於世間,號為觀世音。我就在觀世音佛的會下發菩提心,觀世音佛,教我從聞思修,入於三摩地………世尊!那位觀世音如來,讚歎我善得圓通法門,在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在因中修行,得名為觀世音的因緣。

三、果上利他──在這普門品裡,世尊回答無盡意菩薩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成就聖果之後,尋聲救苦,利益眾生,得名為觀世音的因緣。

據大悲經說:觀世音菩薩已於無量劫前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因為菩薩有大慈悲大願力,為著要使眾生離苦得樂,所以現為菩薩,倒駕慈航,入於苦海中,隨緣教化眾生。這位觀世音菩薩,現在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做阿彌陀佛的輔佐。觀世音菩薩是和娑婆世界的眾生最有因緣的。凡是聞到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見到觀世音菩薩的聖像,都會生起歡喜恭敬的心。因此,禮念供養這位觀世音菩薩的人,也特別多,而禮念供養所得到的福利更屬殊勝。將來阿彌陀佛入涅槃以後,正法於上半夜滅,觀世音菩薩於下半夜成等正覺,號「一切功德山王如來」,國家的名字,叫做「眾寶普集莊嚴」,其環境比現在的極樂世界更加優秀殊勝。這是觀世音菩薩的過去,和未來的事跡。

因為觀世音菩薩和娑婆世界的眾生最有緣,尤其和我國的眾生更加有緣,所以常常在我國示現救度眾生。在唐朝的元和年中,觀世音菩薩示現於陜西,化為一位很美麗的姑娘,每日手提著魚籃,在人群中往來賣魚。當地的很多青年,看她那麼美貌,都在追求她。這位姑娘就對他們說:「我只有一個人,而你們追求我的人那末多,叫我怎麼辦呢?那麼就這樣吧!如果有人在一夕的時間,能背誦普門品的,我就許配紿他吧!」因為這許多青年,都想求得這位容姿殊絕的姑娘,於是大家都認真的背誦。結果在一夕之間,能背誦普門品的,竟有二十人之多。這位姑娘說:「我一個人也不能許配你們二十個人呀!那末大家就再背誦金剛經吧!」於是這二十個青年,又認真的背誦金剛經,在一夜之中,竟有十數人能背誦金剛經。姑娘又說:「你們十幾個人,我還是無法許配你們,就請你們背誦法華經吧!如果在三天之內,能背誦一部法華經,我就許配給他。」這十幾位青年,又認真的背誦法華經。法華經有六萬多字,要背誦起來,是很不容易的。可是,有一位姓馬的青年,竟能在所限定的三天內,把一部法華經背誦出來。因此,這位姑娘就遵守諾言,許配這位姓馬的青年。於是就選擇佳日,舉行結婚典禮。可是在結婚這一日,所有的宴客還沒有散,這位美麗的姑娘,就得到急症,忽然間死去,而且身體馬上腐爛破壞。這位姓馬的,本來是做的喜事,卻變成喪事,非常的悲哀。但人已經死了,也沒有辦法,就把她埋葬了。過了數日,有一位老和尚,拿著錫杖來看這位姓馬的青年,並問起這位美麗姑娘的經過情形。這位姓馬的青年,一一向老和尚說明經過情形後,就帶他到埋葬這位姑娘的地方。這位老和尚用錫杖,將棺木蓋子撥開,而這位姑娘的死屍已經腐化消盡,只剩下一把骨頭和身上的金飾,這位老和尚就用錫杖,挑這一把骨頭,就向馬少爺說:「這位姑娘,不是普通的人,這是聖者憐愍你們業障深重,所以來感化你們的。」講完這句話後,騰空飛去,因此在陜西的地方信奉佛法的人特別多。泉洲粲和尚讚歎說:「豐姿窈窕鬢敧斜,賺殺郎君念法華,一把骨頭挑去後,不知明月落誰家。」上面這則因緣,就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為馬郎婦──魚籃觀世音──的因緣。觀世音菩薩在我國示現救度眾生的事跡很多,而且都是示現女人身,所以在我國所塑繪的觀世音菩薩,都是女人像的多。可是觀世音菩薩,本來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因為菩薩是斷煩惱,了生死,證得果位的聖人,既沒有男女的情欲,也就沒有男女之相可得。關於這種道理,信奉觀世音菩薩的人,必須要認識清楚。

菩薩二字,梵語應該叫做「菩提薩埵」,翻譯中國話叫做「覺有情」。這覺有情的意義,可約:「自利」、「利他」、「自他兩利」的三方面解釋。

一、約自利釋──「覺有情」約「自利」的解釋。就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有情是有知情意的精神活動的生命體。所以凡是有心識,有知覺性的動物類,都叫做「有情」。而有情有「覺悟的」和「迷惑的」的分別。迷惑的有情,是在六道中受生死的愚痴凡夫;覺悟的有情,就是已經證了果位的三乘聖人。三乘的聖人,是已經覺悟到真理的,所以叫做「覺」。可是,他們覺悟的程度,還沒完滿,還有微細煩惱未盡,所以叫做「有情」,合起來叫做「覺有情」。

二、約利他釋──「覺有情」約「利他」的解釋,「覺」就是自己所覺悟的真理,「有情」就是一切的眾生。將自己所覺悟的真理,去教化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也都能得到覺悟,所以名為「覺有情」;這將自己所覺,去覺悟有情,就是菩薩利他的功行。因為菩薩不但是要具備「自覺」的條件,同時也要具備「覺他」的條件。所以聲聞、緣覺雖然也具有自覺,因為沒有覺他的條件,就不能稱為菩薩了。

三、約自他兩利釋──「覺有情」約「自他兩利」的解釋,「覺」是「上求佛覺」,「有情」是「下化有情」。因為菩薩覺悟的程度還沒圓滿,所以不斷的向上追求究竟的佛道,這是菩薩自利的功行。又因菩薩是發大慈悲心,要救度眾生的,所以一方面,也不斷的做度化眾生的事業。上求佛覺以自利,下化眾生以利他,就是菩薩「自他兩利」的意義。

從上面所說三種意義,大家就知道,菩薩之所以稱為菩薩,是要具足自覺,和覺他的條件的。自覺就是智慧,覺他就是慈悲。要悲智雙運,才能稱為菩薩。這位觀世音菩薩,約跡門說:他就是運智以求自利,運悲以達利他的菩薩。如果約本門說:觀世音菩薩是已經證到究竟佛果的「正法明如來」,因為度化眾生的慈悲心切,所以垂跡示現為菩薩,將自己所覺悟的無上佛道,隨眾生的機緣,演說開示種種的佛法,以利益無量的眾生,所以名為「菩薩」。

普門:「普」是普遍,「門」是能通的意思。這普遍而能夠通達,正是顯示觀世音菩薩,利他行門的廣大。觀世音菩薩的度化眾生,是普遍深入於九法界的。因為觀世音菩薩,能夠現種種身,遊化諸國土,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所以叫做「普門」。

品:「品」是品類。義類相同的聚在一段,所以叫做「品」。這部普門品,是將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事跡,聚在一處,所以叫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部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十五品。內容分為「長行」和「偈頌」,說明觀世音菩薩「冥應」、「顯應」度化眾生的事跡。

甲四  譯者簡史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上面把這部普門品的「經題」和「品題」,都已經解釋好了。現在開始解釋這部經的「譯題」──這部經的翻譯年代和譯者的簡單歷史。講說經典,為什麼要講解「譯題」呢?因為佛陀是印度人,結集經典亦是在印度,佛陀所說的教法,本來都是用印度的語文記載──有些是用梵文,多數是用恒河下流地方語文(巴利文前身),後來由精通印度文字和中國文字的大法師們,把它譯成中國文字,佛法才流傳於中國。佛法在中國得以普遍盛行,都是這些翻譯經典的法師們所貢獻!我們今天能夠見聞了解佛法,應該要感念諸譯師對我們的恩惠。古來的大德,從事翻譯經典的,自漢朝末期至晚唐為最盛,其中最著名的譯師有:竺法護、羅什、菩提流支、真諦、玄奘、不空等多人。而這部法華經,便是羅什法師翻譯的。所以須要將這位羅什法師的簡史,和翻譯這部經的年代等,分別說明一下,以資感念!

姚秦是國號,是羅什法師翻譯這部經的時代。羅什法師是龜(音秋)茲國(即今新疆省庫車縣一帶)的人。什師於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到中國來,從事翻譯經典及講解佛法的工作。那個時候,正值中國五胡(匈奴、鮮卑、氐、羌、羯)之亂。自周代聚處在中國西北部(甘肅)的氐族酋長苻洪自稱三秦王,佔據枋頭(即今之河南省)改姓為苻,苻洪死後,他的兒子苻健,進而侵佔關中(即今函谷關內以西渭水平原),在長安建立國都,國號叫做秦──史家稱為前秦。傳到苻堅的時候,勢力大為擴張,統一了中國北方一帶。苻堅貪心不已,又想侵略偏安在南方的晉室,曾親自帶了八十七萬的大軍,向南方出發,意圖攻敗晉國。晉王孝武帝得到這個消息,就派遣將軍謝石、謝玄等,帶領八萬兵馬,到淝水(即今安徽壽縣境內)始而和苻堅大軍隔河對峙,繼而渡河攻擊,秦兵大敗,苻堅狼狽逃返北方。受此戰敗的損失,前秦的勢力便突然下墜了。後來苻堅的司馬姚萇叛離,在渭水以北,糾合羌族五萬餘眾,自立為秦王,圍襲苻堅,縊殺之於新平佛寺內。姚萇為秦王,在歷史上稱為姚秦,又叫做後秦。這裡所謂姚秦,就是指此而言。

三藏是律藏、經藏、論藏。「三」是數目,「藏」是含藏的意思。律、經、論三者,各各含藏一切甚深微妙的道理,所以叫做「三藏」。而律、經、論三者,究竟含藏那些道理呢?「律」是佛涅槃以後,佛的弟子把佛陀向弟子們制定的大小乘戒律──如比丘律,菩薩戒本等──誦出結集起來,集為一類,叫做「律藏」;把佛陀一生中所說的大小乘教理──如阿含經,方等大乘經──誦出結集起來,集為一類,叫做「經藏」;把佛陀和諸弟子的討論教理,以及諸大菩薩,歷代祖師的論著──如智度論、起信論、唯識論等──集為一類,叫做「論藏」。「律」所含的是「戒學」,「經」所含的是「定學」,「論」所含的是「慧學」的道理。因為戒、定、慧是由律、經、論的教典所詮(顯)的,所以說:律、經、論三藏是能詮(顯)的文字,戒、定、慧三學是所詮(顯)的義理。

法師:「法」是佛法,「師「是師範,善能演說佛法,教導人類,做一切人的模範者,叫做「法師」。以佛陀的教法,為準繩而自修持者,亦可叫做「法師」。前者以利他為先,是拿佛法來教化人家的「利他法師」;後者以自利為主,是以佛法為師的「自利法師」。因此,以法自師,或以法師人者,都可叫做「法師」。博通三藏教法,可為人天師範者,叫做「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是譯主的名字。梵語應該叫做「鳩摩羅什婆」,或叫做「鳩摩羅時婆」,又叫「鳩摩羅耆婆」。譯為中國話叫做「童壽」。為什麼叫做「童壽」呢?「童」是他父親的名字,「壽」是他母親的名字,合取父母的名字,叫做「童壽」。在西域的風俗,兒子取名,多以父母之名為本,每合取父母之名以稱之,鳩摩羅什法師自不例外。百論疏說:「鳩摩羅什者,父名鳩摩羅炎,母名耆婆。耆婆曰壽,鳩摩羅炎云童,即童壽也。合取父母兩稱,為兒一名,風俗異也。」古德也有解釋說:「什師在童年的時候,就有年老的德學,所以叫做童壽。」這是隨著中文字義的解釋,雖亦有意義,似不足取。

什師的祖籍是印度,而他卻出生在龜茲國。他的祖先,好幾代的人,都做過印度的宰相,他的祖父就是當時的老宰相。印度當時的慣例,做官都是父子繼承相襲的。當他的祖父年紀垂老,想要把宰相的官職傳給他的兒子鳩摩羅炎(什師的父親)的時候,鳩摩羅炎覺得做宰相職位,是輔佐國王,處理全國政事的重職,自己的德薄學淺,恐不能盡其職責,而貽害國家和人民,所以不敢繼承父親的職位,向父親說明原委,便告辭離鄉東渡蔥嶺,跑到龜茲國(現在的新疆省庫車縣)去參學。龜玆國王欽慕他的品德才學,用很隆重的禮節迎接他,請他為國師。龜茲國王有個還沒有出嫁的同胞妹妹,名字叫做耆婆,年紀已經有二十歲了。許多鄰國的公子、王孫向他求婚,她都不肯答應他們,但一看到鳩摩羅炎的一表人才,芳心為之傾動,一心一意的想要嫁給他。龜茲國王白純,知道了這椿事後,就和鳩摩羅炎商量,將耆婆嫁給他。不久,耆婆就生了什師。其後不久,什師的母親看破紅塵出了家。什師那個時候只有七歲,也跟母親出家。出家後親近一位法師,學習阿毗曇經,一日能背誦一千偈。一偈三十二字,一千偈就是三萬二千字了。一天能背誦那麼多經文,若不是他有宿世的慧根是做不到的。什師把阿毗曇經全部背熟了之後,他的師傅就教授他經義,他也很快的體會到其中的奧義了。他母子倆出家後,住在龜玆國裡,因為他的媽媽是王妺,他是國王的外甥,所以全國的人民,都常常拿了很珍貴的物品來供養他們,以表示敬意。他們深感常受人民的厚供,是有害於道業的。於是九歲的什師,跟他的母親離開了龜茲國,渡過辛頭河(即印度河,其流域在巴基斯坦境內上游),到罽賓國(在現今的巴基斯坦北界),開始他們乞食自給的生活。到了罽賓國,遇到一位很有學德名望的槃頭達多法師,槃頭達多是罽賓國王的從弟,相傳他在幼年(據云三歲)的時侯就熟諳九部,聲譽遠播諸國,遠近的學者都來親近他。什師遇到這位明師,便拜他為師,親近他學習中阿含與長阿含經。達多常常讚什師神俊過人。這話傳到罽賓國王知道了,國王立即請他進宮,並召集很多外道論師和他辯論;辯論的結果,所有外道論師,都被他折伏了。這一來什師的聲譽傳遍罽賓國,國王更是特別敬仰厚待他。

什師十二歲的時候,雖然一度跟母親歸返祖國龜玆,但全國內都找不到一位比他高明到而可以親近的法師,什師為了佛道事業的前途,不得不再出國參訪明師。於是又跟他母親,離開龜茲到月氏(音痴)國(即今阿姆河流域及阿富汗一帶。甘肅及青海一帶之月氏,乃漢武帝時,月氏之本土,武帝時已舉族西遁至阿富汗及北印度矣,東晉時蔥嶺以東甘青一帶已無月氏國)。他們在途中遇到一位阿羅漢,這位阿羅漢一見什師就很奇異的對什師的母親說:「你要好好照顧這位沙彌,他如果到了三十五歲不破戒的話,將來一定大興佛法,廣度眾生,和優婆�多(阿育王之師,付法藏第五祖)一樣的,德風留於萬世」。什師母子在月氏國住了二年,又到沙勒(即今新疆西南邊境疏勒)。有一次什師在寺院,看到佛的香案前,有一個鐵缽,什師看到很好玩,就把它拿起來戴在頭上,繼而想:這麼大的鐵缽,我怎麼能夠把它拿起來呢?這樣一想,便感鐵缽沉重起來了,隨即墮落到地上,於是他悟到一切法唯心的道理。什師在沙勒,遇到一位三藏沙門名字叫做喜見,喜見三藏覺得什師不是平凡的出家人,就奏請國王,請什師陞座說轉法輪經。什師在沙勒國,親近須利耶蘇摩轉學大乘,蘇摩教授他阿耨達經、中觀、百法、十二門論等。

在沙勒住了一個時期,又隨母親到溫宿國(即龜茲的北界)。後來龜茲國王親自到溫宿國,迎請他們母子返國。什師返國後,常常廣說諸經,聲譽遍播龜玆,舉國的人民都很崇仰他。什師到二十歲的時候,在王宮秉受具足大戒,親近卑摩羅叉學習十誦律。不久,其母離開龜玆到印度去,臨走的時候對什師說:「大乘的教義是很幽奧的,唯有你才有辦法把它弘傳於東土,但你若到東土去,對你自身是不利的,這怎麼辦呢!」什師回答母親說:「菩薩的行化是利他而忘己的。到了東土,如果能夠大化流傳的話,雖然身受爐鑊之苦,也在所不惜。」他的母親聽他這番話,很受感動,便留什師於于新寺,獨自到印度去了。什師在于新寺住了二年,廣覽大乘經綸。什師的小乘師父槃頭達多,知道什師已經轉學大乘,就遠途迢迢來和什師辯論。經過一個月的論答,什師以大乘的奧義,說伏他的小乘師槃頭達多。達多便很欽服地拜他為師,說:「你是我的大乘師,我是你的小乘師。」於是千古傳為佳話。西域諸國的人,都很欽服什師的神俊超群,每於陞座講經的時侯,所有的國王,都長跪在法座的傍邊,讓什師踐登法座,由此可見諸王尊重他的一斑了。

什師的德望,由西域漸漸傳播到中國來,很快的傳達到秦王苻堅的耳中了。苻堅為著要迎請什師到秦國,於建元十八年九月,派遣將軍呂光,帶七萬的兵馬,西伐龜茲國。呂光攻破了龜茲後,把國王白純殺死,擁什師隨軍回秦國。呂光回到涼洲的時候,聽說他的主君苻堅已經被姚萇所害,他就駐兵於涼洲,建都於姑藏,自稱為三河王。後來到了姚秦的第二代君主姚興即位,於弘始三年(約當西元四○一年),姚興派兵攻打涼國,消滅了呂光的侄子呂隆,把什師迎同秦國的長安,優待於西明閣,並以逍遙園為譯經的道場,召集國內博通佛法的僧伽,幫助他翻譯佛經。親近他的學人多至三千人,其中最出名的是:僧肇,僧叡、道融、道生等四人。

什師在翻譯期中,後秦國王姚興,時常親到譯場,參究教理,或和法師閒談。姚興對於法師的智慧極為拜服。他想這樣大智慧的法師,如果死了,則智慧種子斷絕,於是選了十個宮女,強迫法師接受,要他留下智慧種子。法師為維持佛法,不得已的接受了。因此什師就離開僧團住了華麗的宮閣,可是深證大乘教理解脫自在的什師,對於自己寶貴的戒體是不會有瑕疪的。什師先後所譯大乘經論中,有金剛經、法華經、梵網經、遺教經、大智度論、十二門論、百論、中論等。小乘經論中有成實論、十誦律等,共約三百餘卷。最後翻譯的是十誦律,十誦律譯稿初就未及刪改,什師就圓寂了。時弘始十一年(約當西元四○九年)什師將要入滅以前,曾對他的弟子發誓說:「我所譯的經典,如果沒有錯謬的話,我死了以後,我的舌頭不會因焚身而焦爛。」後來入滅焚化,果然舌頭完整未化,這足以證明他所譯的經典,是一點也沒有乖謬佛意的了。

上面已經把譯題分別解釋好了。現在把它合併起來,作個簡單的解釋:這部法華經是姚秦的時代,有一位博通三藏的法師,名字叫做鳩摩羅什,把印度文翻譯為中國文,故曰:「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甲五  正釋經文,分三
乙一  當機啟問發起

對於經文的解釋,遠在東晉時代的道安法師,以三分科經的方式,將一部經文的內容分為三分。這三分是: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是敘述發起講這一部經的因緣:「正宗分」是真正闡明這一部經的宗旨要義:「流通分」是舉出這一部經的利益,以勸奉行流通。在道安法師對經典立為三分解釋的時侯,有很多義解法師,不贊成這三分科經的方法,可是到了唐朝,玄奘大師傳譯親光菩薩的佛地論,佛地論也分有「教起因緣分」、「聖教所說分」、「依教奉行分」的三分,和道安法師所立的三分科經相吻合,於是那些以前反對三分科法的人,也都佩服道安法師的智慧高超,分判正確,遂一致稱讚道安法師這三分科經為「彌天高判」。於是,古今的大德法師們,只要是用分科判教的方式解釋經典的,都依用這「三分科經」的方式。

如果站在整部法華經的立場來說,這品普門品已被判屬於「流通分」的了,可是,現在是單獨講解這一品的道理,所以也可將這品的經文,單獨判立為三分來解釋──這並不是我自作聰明,而是這品的經文內容,有這品的「發起因緣」,有這品的「宗旨要義」,也有這品的「聞經獲益發心」的道理,正符合於「三分科經」的條件,所以雖然以往的大德法師們,對於普門品的註解,好像沒有這樣的分判過,但我也大膽的把它分為三分來解釋。

這普門品的三分是:一、「當機啟問發起」,二、「世尊答示感應」,三、「會眾獲益發心」。「當機啟問發起」,是佛陀講這品普門品的對象──無盡意菩薩,先向世尊請問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由,以之作為世尊講這品普門品的發起因緣,這就是屬於「三分科經」的「序分」的道理。「世尊答示感應」,是無盡意菩薩啟問之後,世尊對無盡意回答指示,觀世音菩薩靈感應機度化眾生的因緣,這正是這品的重要意義所在,是屬於「三分科經」的「正宗分」的道理。「會眾獲益發心」,是佛陀講完普門品以後,持地菩薩起來讚歎聽聞普門品所得的利益,當時在會的大眾,都發了無上佛道的心,這是屬於「流通分」的道理。所以我分判的三分科名,雖然和道安法師的三分科經不同,而其內容實是一樣。

這品普門品,三分科法的「當機啟問發起」的文,是從這品經文最開頭「爾時無盡意菩薩」起,到「以何因緣名為觀世音」為止:「世尊答示感應」的文,是從「佛告無盡意菩薩」起,到「是故應頂禮」為止:「會眾獲益發心」的文,是從「爾時持地菩薩」起,到「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止。現在從「當機啟問發起」解釋下去。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爾時」:是當爾之時。約白話說,就是「那個時候」的意思。約佛陀講這普門品的事實來解釋「爾時」的意思,就是佛陀已經講完東方妙音菩薩品,接著要講西方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那個時候。也就是法華會上的八萬人天眾,已經聽完妙音菩薩弘揚經教的道理,接著要聽觀音菩薩感應道理的時侯。可是,深一層說,「爾時」就是「師資緣熟之時」,「說聽相契之時」。「師」是師父,「資」是徒弟。師父要傳授佛法的因緣已經成熟,徒弟要承受佛法的因緣也已經成熟,師徒兩方授受的因緣都已經成熟的時候,叫做「師資緣熟之時」。「說」是說法的人,「聽」是聽法的人,說法的人和聽法的人,機緣互相契合的時候,叫做「說聽相契之時」。

佛法是很重視因緣的道理的,所以對於世間上的任何事物,都認為是因緣的會合。世間一切事物如是,要成就一個講經法會的機緣,當然也不能例外。必須講經的人,要講那一部經的因緣成熟,聽經的人,也要聽那一部經的因緣成熟,彼此的因緣會合,才能成就一個講經的法會。佛陀在法華會上,要講觀世音菩薩慈悲救度眾生的道理的因緣成熟,在會的聽眾,要聽觀音菩薩廣大靈感的道理的因緣也成熟,彼此的因緣會合,才成就了講這品普門品的法會,叫做「爾時」。

「無盡意菩薩」:無盡意菩薩是這品的對象。換一句話說,就是這品的發起人。凡是諸佛菩薩,都是以德立名的,那末這位菩薩為什麼叫做「無盡意」呢?「無盡」是沒有限量,「意」是心。這位菩薩,看到在這無限量的眾多世界上,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受著無窮無盡的苦惱迫逼。因之,生起了無窮無盡的同情心,誓願必定要去救濟他們,使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能遠離無窮無盡的苦惱。如果有一個眾生,還沒有接受救濟,他的願行是不肯罷休的。因為世界無盡,眾生無盡,而這位菩薩救度眾生的慈悲心也無盡,所以叫做「無盡意」。諦閑大師說:「菩薩悲心無盡,請意莫窮。」這就是說這位菩薩,雖然在法華會上,向世尊請示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可是,他的用意,是為著無限空間中,乃至無盡時間中的未來眾生,都能得到觀世音菩薩感應的法益,要使這妙法,流通於無窮無盡的未來際,所以立號為「無盡意」。這是約菩薩向世尊請法的用意的解釋。這位無盡意,是已經證得果位,而且也發心做度化眾生工作的,自利利他的功行都具足的聖者,所以稱為菩薩。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這段經文是結集經典的人,描寫請法者的敬意。佛的弟子們,要向佛陀請法,在道理上是應該要先向佛表示敬意的。「即從座起」是就從座位站起來。本來無盡意菩薩,也是在法華會上做一個聽眾,坐在自己的座位,聽著世尊說法,而到了世尊講完妙音菩薩品的時候,因為向世尊有所請示,所以就從自己的座位站起來。「偏袒右肩」的「偏」字是偏在一邊,「袒」是袒露,「右肩」是右邊的肩臂。穿袈裟將右邊的肩臂袒露出來,叫做「偏袒右肩」,這是印度極其尊重的禮貌。「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這兩句話,是表示身業的恭敬。「合掌向佛」的「合掌」,是將兩手的手掌合在一起,「向佛」是頭面向著佛的地方,這是表示心的統一,即意業的虔誠。「而作是言」是開口向世尊說了下面的話,這是表示口業清淨。身口意三業恭敬以請法,是佛的弟子向師長上人請教的儀式。本來佛的弟子要向佛請示佛法,應該都是要頂禮胡跪合掌向佛的,這位無盡意菩薩,只是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沒有頂禮胡跪,或許他是東方不眴國的大菩薩,他是來輔佐釋尊教化眾生,而不是世尊會下的弟子的關係吧!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這幾句話,正是無盡意菩薩,開口向世尊請示佛法。上面「爾時無盡意菩薩……而作是言」是結集經典的人,描述當時請法的情形。無盡意菩薩,開口先稱呼一聲世尊,是表示以下的問話,不是詢問在會大眾,而是誠懇請示釋尊,希望世尊能夠因之向大眾開示觀世音菩薩慈悲靈感濟眾的道理。

「世尊」是佛十種德號之一。「世」是世間出世間,「尊」是尊貴,佛是世出世間最為尊貴的大聖人,所以叫做「世尊」。十方一切諸佛,都可稱為世尊,而在這裡是對於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尊稱。

「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這三句話翻成白話是:「觀世音菩薩,為什麼緣故,他的德號叫做觀世音呢?」世間一切法,都是從因緣所生的,世間一切名相的安立,當然也各有因緣。現在這位望尊法界,風偃群賢的觀世音菩薩,他的聖號的安立,當然也有因緣的。我們要知道,無盡意菩薩並不是不知道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叫做觀世音;但明知而故問,是要釋尊因為解釋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以顯示其不可思議的慈悲度生功行,以作末世修學菩薩道者的模範。無盡意菩薩之向世尊請示觀音菩薩得名因緣的目的,是專為末世後學,而不是為自己,可見這位菩薩是何等的慈悲呢?

因為無盡意菩薩,向世尊請示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而引起世尊發起講這品普門品的教法,所以科名為「當機啟問發起」,這就是親光菩薩在佛地經論所判立的「啟教因緣分」,也就是東晉道安法師所判立的「序分」的道理。

乙二  世尊答示感應,分二
丙一  長行

上面無盡意菩薩請問的文句,已判在序分,下面世尊回答的文句,照前述的道理,應該判為正宗分。無盡意菩薩向世尊請示的用意,是要世尊向在會大眾,開示觀世音菩薩慈悲靈感救度眾生的道理,而世尊知道無盡意菩薩的用意,就向無盡意菩薩回答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隨著詳細闡釋觀世音菩薩慈悲靈感救度眾生的功行,所以科名為「世尊答示感應」。這正是世尊要說的道理,也是這品經文的重點,亦即是親光菩薩所判的「聖教所說分」,道安法師所判的「正宗分」的道理。這「正宗分」又分為「長行」和「偈文」二大科。「長行」是文句不限字數的散文體裁,「偈頌」是每句有一定字數的詩詞體裁。

丙一  長行,分二
丁一  總答

長行的文,又分為「總答」和「別答」的二科。「總答」是概括答示觀音菩薩得名的因緣,「別答」是分別詳述觀音菩薩感應的道理。現在先解釋「總答」的科文。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佛告無盡意菩薩」:「佛」是指教主釋迦牟尼佛。上對下發言叫做「告」。佛陀要向無盡意菩薩開示,是為:「佛告無盡意菩薩」。這句話也是結集經典的人所加入的文句。

「善男子」:這是釋尊稱呼無盡意菩薩的代名詞,含有稱讚的意思。「調柔」叫做「善」,「質直」叫做「男」,心性調柔而質直,這是對於大丈夫的讚美稱呼。世尊好像一個大鐘,有叩才會響,世尊講完妙音菩薩品的時侯,無盡意菩薩起來發問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做為釋尊弘揚觀音菩薩不思議感應道理的發起,問得恰當其時,所以釋尊首先向他讚美一句「善男子」,然後才回答。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若有」是假說的意思。「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是形容眾生之多,而不是局限著固定的數目。「眾生」二字含有:「眾法生義」、「眾類生義」、「受眾多生死義」的三種意思。「眾法生義」又分為「眾緣和合所生」、「眾法和合所生」的二種意思。大凡世間上的動物類,都是自己的業識為因,父精母血為緣,因緣和合才能構成其生命體。所以叫做「眾緣和合所生」。而一個生命體的組合,是要有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條件的。精神方面有:受、想、行、識;物質方面有:地、水、火、風。這八種東西和合,才能組合有情的生命體,所以叫做「眾法和合所生」。「眾類生義」是在生死輪迴中的有情,是從無始以來,就在三界六道中受輪迴的。因為常在六道中輪迴,所以有時候昇天堂,有時候下地獄,有時候做人,有時候做阿修羅,乃至餓鬼、畜生。就是在同一人道中,有時候做白種人,有時候做黃種人,乃至黑種人,所受生的種類千差萬別,所以叫做「眾類生義」。「受眾多生死義」,是說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常在六道中輪迴,隨著每一次的改頭換面,必有一次的生死,於是輪迴的次數很多,所受的生死也很多,所以叫做「受眾多生死義」。以上三種意義,是就六道凡夫眾生的解釋,可是,在本文中所指的眾生,是包括六道凡夫和三乘聖人的。因為六道的凡夫,固然叫做眾生,而三乘聖人的煩惱生死,還沒完全斷了,所證的果位,還沒有究竟,所以還是叫做眾生。

「受諸苦惱」:「諸苦惱」是種種的苦惱。「苦」是身受苦楚,「惱」是心生惱亂。既然是做個眾生,難免要受苦惱的。六道凡夫,固然是很多苦惱,而二乘人和菩薩,還是有痛苦的,只是受苦的程度有深淺的分別而已。現在將九法界的眾生所受的不同痛苦說明於下:地獄裏的眾生,有眾多刑具交加的苦惱;餓鬼道中的眾生,有不聞漿水之名,飢渴交逼的苦惱;畜生道的眾生,有弱肉強食和被奴役的苦惱;阿修羅道的眾生,有嫉妒鬥爭,互相殘殺的苦惱;人道的眾生,有八苦、三災等的苦惱;天道的眾生,有無常變壞,五衰相現的苦惱。以上所說的是六道凡夫所受的苦惱。還有二乘聖人,有的雖然已經斷了煩惱,可是還有業報的身體存在,有的雖然捨去了三界六道的生死果報體,可是墮在偏空無為的深坑,仍有塵沙無明煩惱,和方便有餘土變易生死的痛苦。菩薩雖然分斷無明,分證法身,但還有微細識情,還有實報莊嚴土的變易生死未了,還是有些微的痛苦的。九法界的眾生無量無邊,而所受的苦惱也千差萬別,這是說明各人的業,所感受的果報不同。其中可分為一個人受很多種痛苦,和眾多人受眾多苦惱的差別。在這裡是顯示人多受苦多,而這眾多人的眾多痛苦,都是觀音菩薩慈悲救拔的對象。

「聞是觀世音菩薩」:聽到這位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叫做「聞是觀世音菩薩」。這句話是指那些受諸苦惱的眾生,過去曾聽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並且知道這位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所以才會一心稱念。

「一心稱念」:將心統一在一個地方,不生其他的念頭叫做「一心」。「稱念」是口裡稱名,心裡思念。在這裡所說的「一心稱念」,是專心一意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和觀世音菩薩有緣的眾生,過去曾聽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的,所以在受著種種苦惱煎迫的時候,就忽然間想起觀世音菩薩,不期然的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但是要能感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度,必須要一心專意的稱念,所以這句「一心稱念」,是求觀世音菩薩感應的重要關鍵,也是稱念聖號的工夫所在,如果稱念而沒有一心,那就不能得到菩薩的感應了。這一心的條件是心要清淨,而不可散亂和懷疑。所謂心的清淨,就是當你稱念聖號的時侯,要去掉內心的貪、瞋、痴煩惱,心裡不可有不正當的念頭,如果你抱著不正當的念頭求菩薩,而菩薩也滿你所求的話,菩薩豈不是變成世界上的大壞人嗎?不可散亂,是當你念觀音聖號的時侯,要專心繫念於所念的聖號,不可以參雜其他的雜思妄想。不可懷疑,就是當你稱念觀音聖號的時候,要深信觀音菩薩是慈悲靈感的,菩薩必定能夠救濟我們的苦難,如果信而不切,半信半疑而念,那是不能得到感應的。關於這道理,我可以拿一個譬喻來說:一輪明月,懸在空中,只要是有水的河川池塘,都有月影映在裡面。但也有有水的地方,不能映出月影的,這是因為那個地方的水汙濁的關係。也有映出月影很模糊不清,這是水動搖的關係。這並不是天上的月亮有什麼自私分別,而是那個地方的水,缺乏了接受月亮映照的條件。菩薩的慈悲心,好像天上的月亮,眾生的心好像是河川池塘的水,水不清就映不出月影;眾生的心不清淨,也不能得到菩薩慈悲感應。動搖的水所映出來的月影是模糊的;以散亂懷疑的心祈求,也不能得到真實的感應。這並不是菩薩的心有偏私,而是接受菩薩感應的條件不完備呀!所以如果常常稱念觀音聖號,而不能得到菩薩感應的,應該要反省自己的心,是否清淨統一,深信不疑,是否做到一心稱念的工夫?切不可錯怪菩薩不靈感!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段文是顯示菩薩的尋聲救苦,也是說明菩薩之所以名為觀世音的緣由。「即時」,是眾生在念觀音聖號,祈求救度的當兒。「觀其音聲」,是以智慧觀察眾生求救音聲的所在。「皆得解脫」,是都能得到解脫種種災難苦惱。世間上的眾生,受災厄苦難,而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時候,觀世音菩薩馬上就運用智慧,觀察求救音聲的所在,用威德神通的力量,使他們都得到解脫,所以說:「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句話,意義深長,我們需要詳細研究一下。「即時觀其音聲」是說明感應之速,「皆得解脫」是說明感應之廣。世界無邊,眾生無邊,而苦惱也無量。在這受著無盡苦惱的無量眾生,同時一心稱念觀音聖號,而祈求救苦的時侯,觀世音菩薩,即時就能使這些無量的眾生,同時都解脫苦厄災難。這種感應迅速,而且一時能救眾苦的功用,就是菩薩的不思議妙方。「皆得解脫」這句話,也是表示菩薩的平等心腸,菩薩看到世間的眾生,都像自己的嬰兒一樣,不分種族,不分國境,都是一視同仁,平等救濟,而使他們離苦得樂。

「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是世間環境,當屬觀世音的「世」字,「一心稱名」,是眾生求救音聲,當屬觀世音的「音」字,「世音」合起來,是菩薩所觀的環境,也是所救濟的對象。「觀其音聲」,當屬觀世音的「觀」字,是菩薩能觀的智慧。由以能觀的智慧,去觀察所觀的環境,即時都能使其得到解脫,這是顯示尋聲救苦的妙行。

以上都是約事相解釋菩薩尋聲救苦的道理,再進一步從理性方面來說,眾生個個都有天性良知。這良知善性,就是菩薩的慈悲心性,所以每人的心中,都有觀音菩薩在,只因為無始以來,受惑業的遮障,而不能發生妙甪。當你受苦求救而念聖號,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就是喚起自性心中的菩薩。因為菩薩是活在眾生心中,所以當他被喚起的時侯,就發起不思議妙用,而即時就能解脫種種苦難。諦閑大師普門品講義說:「菩薩心中之眾生,稱眾生心中之菩薩,感應之速,猶如桴鼓,隨扣隨響……如啐啄同時,不前不後也。」就是這個意思。

或者有人會疑問:菩薩既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那末,受苦的眾生,不念他的聖號,菩薩也應該要來救他才對,為什麼一定要稱念菩薩的聖號,才能感得菩薩的解救呢?關於這個疑問,約事相來說,菩薩的平等慈悲心,好像懸在天空的日月遍照大地,又像廣播電台的電波遍滿虛空。但是太陽雖然在天上,必須在沒有遮障的地方,才能受它的照臨;月亮雖然在天空,要有水才能現影;電波雖然充塞天空,但必須要有收音機,才能收到電臺所播出來的節目。在室內得不到太陽光,不是太陽的自私,而是你自己住在室內陽光被房屋遮住了;得不到月影,不是月亮的偏照,而是池塘沒有水;收不到電臺的節目,不是電波的不周到,而是沒有收音機,或者沒有打開開關,或者週率號碼不對的關係。菩薩慈悲救苦的心願,猶如太陽、月亮、電波的普遍與不偏私,可是眾生不稱念聖號,不能得到感應,就像人在室內不能得到陽光,沒有水不能得到月影,沒有收音機不能收到廣播一樣。我們在受苦的時候,一心稱念觀音聖號,正是撥開遮障,澄清心水,打開心靈的開關,讓菩薩慈光,猶如電流一樣,流入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心和菩薩的心相接觸,感應同時,才能得到菩薩的救濟。所以自性心的時候,必須一心稱念聖號,才能得到感應。約理方面來說,一心稱念聖號,是喚起在受苦中的觀音菩薩,使他從惑業中解脫出來,而發生妙用。如不一心稱念以喚起他,讓自性心中的觀音菩薩,猶被遮縛在惑業之中,怎能發起妙用呢?所以在受苦的時侯,必須稱念聖號才能得到感應。

上面已經將這段經文,分別解釋好了,現在再綜合起來說:「佛陀告訴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如果有無量百千萬億的眾生,同時受著種種的苦惱,聽到有一位慈悲的觀世音菩薩,於是同時一心稱念他的聖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察求救音聲的所在,馬上就去解救他們,使這些無量無邊受苦的眾生,同時都得到解脫。」這段經文是釋尊用尋聲救苦的大意,向無盡意菩薩,解答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所以科名為「總答」。

丁二  別答,分二
戊一  答示持名感應,分五
己一  能救三災,分二
庚一  別明救災,分三
辛一  能救火災

上面將「總答」的經文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別答」的文。「別答」的文,又分為二大科:第一科是「答示持名感應」,第二科是「答示遊化方便」。「答示持名感應」,是釋尊向無盡意菩薩,回答指示持念觀音菩薩,能得到感應的道理。這一科又分為五科:一、「能救三災」,二、「能脫四難」,三、「能離三毒」,四、「能應二求」,五、「能得多福」。「能救三災」,是觀世音菩薩,能救濟水、火、風的三災。「能救三災」下,又分為二科:一、「別明救災」,二。「結示得名」。「別明救災」下,又分三小科:一、「能救火災」,二、「能救水災」,三、「能救風災」。玆解釋「能救火災」的經文。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若有」是假設之詞。如果有持念這位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聖號的,本是不會遭遇到火災的。

「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設入」亦是假設之詞。假若是由於自己的業感,而遭遇著火災,身入大火之中,被大火所包圍的時侯,因為持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所以就不會被火燒害。

「由是菩薩威神力故」:為甚麼呢?這是因為菩薩威德神通力量所加被的緣故呀!菩薩的慈悲心,好像清涼的甘露一樣,當你遇著火災的時候,由於你一心稱念聖號,而感得菩薩洒下慈悲的甘露,那末,炎熾的大火,自然就會熄滅了。

關於觀音菩薩,救火災的靈感事跡很多,我現在舉出二三事,以證明菩薩靈感的事實。

在我國明朝的時候,有一位姓王的人,他的家住在江蘇崑山。因為一心要朝拜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為表示虔誠,就先吃長素三年,然後才去朝拜南海普陀山。當他所乘的船隻,就要出發的時候,家人匆匆忙忙的跑來說,鄰家失火,快要燒到自己的店了,要他趕快回去救火。他對家人說:我虔誠的持素三年,現在才要實行我朝拜觀音菩薩的心願,怎可因為火災而改變我的志願呢?縱使被火燒毀了我的房子,我也不回去的。這位姓王的人,向家人說出他朝拜觀世音菩薩的決心,就繼續行程,而在船內端身正坐,專心稱念觀音聖號,祈求菩薩加被,免使家中遭受火災。他朝拜觀音菩薩歸來後,看到周圍鄰家的房子,都燒成焦灰,只有他的店屋獨存無恙。這位姓王的人,朝拜菩薩的心,是何等的堅決,他對菩薩慈悲靈感的信心,是何等的深固。因此,才感得菩薩靈應而免除火災。

民國十一年,日本關東大地震,並引起大火災,那個時候,受難死亡的人數,有三十多萬人,東京淺草區,幾乎全滅,淺草公園內的池水都燒乾了。公園內有觀音堂,內奉觀世音菩薩,難民被火包圍,集在觀音堂的,有三萬人之多。他們都很虔誠的稱念觀世音菩薩,結果他們都免於災難,而觀音堂也沒有被燒。因此,淺草觀音的名,遂盛傳全日本。我去年隨訪問團到日本訪問的時候,也去朝拜淺草的觀音菩薩。那一尊曾救了三萬人生命的淺草觀音,被日人尊為國寶,用佛龕牢牢密封著,如果沒有特別法要,是不准啟開的。

又民國四十二年,我所出家的新竹法源寺,因為一個小孩要燒熱水,從草房的地方失火。其草房是在大殿的北邊,因為北風很大,所以失火之後,火焰炎炎,很快的燒去了三間草屋,而蔓延到廚房,勢將波及到大殿了。那個時候,因為火勢無法控制,斌宗上人和廣心師兄,就很虔誠的念著觀音菩薩。說也奇怪,那一天的風勢是北風,但當火焰燒延到廚房的時侯,忽然轉為南風,把炎盛的火焰,吹到北邊去,就在那個時候,草房倒下去,火焰也失勢了。因此只燒去三間草房,大殿和其他的配房,都沒有受殃。如果不是忽然轉了風向,大殿和其他所有的配房,都會被燒光了。這就是斌宗上人和廣心師兄,一心稱念聖號,所得到的感應,才能幸免於火災之難。從上面所說三件事實,就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的感應,是何等的微妙。

上面所說的火,是外在有形相的火,但是還有一種無形相的火,這無形相的火,是眾生心中的瞋恚煩惱火。有人將這瞋恚火,解釋為自己的瞋恚煩惱,念觀音聖號,能熄滅自己的煩惱。這種解釋法,好像不太適當,因為在脫三毒難的經文,有「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句,才是念聖號,解除自心瞋恚煩惱火的意思。這裡的救三災,是指外境而言,所以還是約外境的解釋,才是合理。那末,這無形相的瞋恚火是甚麼呢?這就是對方的人的無明火啊!當對方的人,向你大發雷霆的時候,他氣得面紅耳赤,豈不是像炎盛的大火嗎?你在受他的無明火,就好像身入大火一樣。在這個時候,你如果也動了惱怒的心,豈不是會被他所燒。所以在這個時候,應該要一心專意,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他發他的無明,你念你的聖號,這樣雖然被他的無明火所包圍,也不會被他所燒。而對方的人,看到你沒有反應,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再發脾氣,於是他的無明火也就會消滅哩。

從前有一位婦人家,信佛很虔誠,但她的丈夫,卻是一個沒有善根的人,每每看到他的太太到寺院拜佛回來,就怒火三丈,把家裡的佛像法器,都甩到地上。到寺院拜佛,是做善事,有什麼不好?但是這位婦人家,每當她的丈夫發起無明火的時侯,都不和他論理,只是心中默默的稱念觀音聖號,祈求菩薩度他丈夫信佛。她的丈夫,一次又一次的向她發脾氣,可是看她每次都不反嘴論理或相罵,她的丈夫想到不好意思再發脾氣了。再經過有一段時間,她的丈夫感覺到,自己的太太每次到寺院回來,都隨自己發脾氣而能忍受,這樣的學佛,必定有好處吧!於是這位暴戾的丈夫,受他太太的感化,也隨他的太太信佛學佛了。這就是念觀音聖號,能消滅無形的無明火的事實。在這世間上,兇惡的人多的是,但碰著這些兇神惡煞,向你發無明的時侯,你就趕快念觀音聖號吧,這樣自己不會被他的無明火所燒,也能逢凶化吉呢。

辛二  能救水災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這段文是說明觀世音菩薩,能救度水災的文。

「若為大水所漂」:就是如果被大水所漂流。

「稱其名號」:就是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

「即得淺處」:是即時能夠得到水流淺的地方。

世間的眾生,如果有人遭遇到大洪水的災難,被洪水沖流到江河裡;或者失足,跌入深淵大海中;或者行舟航海,遭遇暴風大浪,舟船傾覆,掉入海中的時候,是會被大水漂溺,而有生命的危險的。可是,在這千鈞一髮的時侯,只要你肯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菩薩就能運用他的慈悲神力,使你漂流到淺水的地方。既然漂流到淺水的地方,就不會被淹溺,而能免除水災的厄難了。

在這段經文中,是「即得淺處」的「即」字,是「即時」的意思。所謂「即時」,就是當你被大水所漂流,忽然想到慈悲救苦的觀音菩薩,而一心稱念觀音聖號的時候。就在你受水災,稱念聖號的時候,菩薩馬上就能使你漂流到淺水的地方。這就是說明菩薩感應之速。這句「即得淺處」,和總答文中的「即得解脫」句,是互相照應的。如果我們凡夫,在遠處看到他人,被水漂流,而想要救他的時候,就得趕快跑去他的附近岸上,再跳入水中,然後游泳到他的身邊,才能把他救起來。這一來要化費一些時間,如果危急的,可能就沒有辦法救他了。可是,菩薩慈悲神力,只要你稱念他的聖號,他馬上就來解救你,使你即時就漂流到淺水的地方,而得到解脫。這就是菩薩不思議神力的道理。可是進一步說,菩薩的慈悲心,是遍滿在一切空間的,所以一切眾生,都在菩薩的心中;而一切眾生,都有良知善性,這良知善性,就是菩薩的慈悲心,所以菩薩也在一切眾生心中。因為菩薩心中的眾生,稱念眾生心中的菩薩,所以感應之速,就好像桴鼓,隨扣隨響,即時就能得到解脫了。

在法華感通記載說:唐朝有一位岑景仁,從少年的時候就很虔誠的誦普門品,及持念觀音菩薩的聖號。有一天,到蘇州乘船,船隻巔覆,墮入水中。就在這生命危險的時候,聽到有人說:能誦普門品的人,就能夠免除水難。這位姓岑的人,聽到人家說這些話,很清楚的聽到說三遍,結果他就浮到水面,過一會兒就漂流到岸上,而得解脫水災之難,而同舟的人,都被溺死。從這則感應的事蹟,我們就可以知道,誦普門品和持念觀音聖號的功用,真是不可思議!

上面是從有形相的水,說明觀音菩薩靈感的道理,現在再約無形相的水來說。無形相的水是什麼?我們豈不是常聽到「愛河千尺浪」這句話嗎?所以這無形相的水,就是貪愛的心理。可不是嗎?世間上有很多青年男女,當他們墮入情網而不能達成目的時候,就雙雙去跳水自殺。這豈不是先被無形的愛欲水所溺,然後被有形相的水所淹死嗎?所以這無形的水,就是說明貪欲的心理。凡夫的欲心無窮,而男女的性欲尤甚,所以男女的情欲,足以代表其他一切的貪欲。

在後面免三毒的經文中,有「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那一段話正是說明自心的慾念,所以這裏所說無形的水——情欲,應該是說明外來的欲境。在這人欲橫流,世風日下的今日,有很多因單戀而被害的案件。在報紙上常常看到,因為追求女朋友,而被拒絕,就向女朋友潑硫酸,或者刺殺女朋友,受到這種被害的人,就是被無形的欲水所溺。生在這時代的少女弱婦,為了情愛的糾纏,真是苦惱太多,但不必害怕,只要你肯一心稱念觀音菩薩聖號的時候,菩薩必定能使對方消除無理追求的欲心,使你脫離情網的災難!

辛三  能救風災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這段文是說明觀音菩薩,能救度風災的文。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這句話是形容眾生數目眾多,而不是局定百千萬億的數目。

「為求金銀……真珠等寶」:「金」是黃金,「銀」是白銀,「琉璃」是青色寶、「硨磲」是白色寶,「瑪瑙」是紅色寶,「珊瑚」形像樹枝,「琥珀」是千年松香所變成,「珍珠」是從蚌中取出的珠寶。這是世間上的人所珍貴的七寶。這七寶是世間人所貪求的但大部份都出產在大海中。

「入於大海」:是因為金銀等七寶之類,多產在海中,所以為著要採取這些七寶,就得入於大海中。

「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黑風」是怪風,也就是鬼風。「船」是小船,「舫」是大船。要入於大海採寶,必得要乘船,如果有怪風吹其船舫的時侯,就會遭遇到災難了。

「漂墮羅剎鬼國」:「漂」是漂流,「墮」是墮落,「羅剎鬼」是食人的鬼。因為在大海中,遇到怪風,被怪風所吹,就會被漂流,墮到羅剎鬼所居住的國土去。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其中」是入於大海採寶,被怪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的百千萬億眾生之中。這些百千萬億的眾生,被漂到羅剎鬼國,必定會遭受羅剎鬼食害的生命危險。在這個時候,能夠大家都稱念觀音聖號,那是太好了,如果不能大家都念,乃至少到只有一個人會念觀音菩薩的聖號,菩薩就能來救度他們。

「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是諸人等」,是指那些入海採寶,被漂墮羅剎鬼國的百千萬億眾生。「皆得解脫」,是這些遭遇羅剎鬼難的百千萬億的眾生,都能得到解脫羅剎害的災難。

世間的眾生,那一個不貪求七寶之類呢?當很多的眾生,組成隊伍,入於大海中採寶,如果遭遇到怪風,吹著他們的船隻,被漂墮羅剎鬼國,將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其中只要有少數的人,或者最少乃至只有一個人,能夠稱念觀世音菩薩,那些眾多的人,都能夠蒙受觀音菩薩的恩澤,而同得脫離風災之難。只要一個人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大家都能得到解脫,這就是菩薩平等慈悲靈感的不可思議因緣!

在現在的時代,入海採寶的事,可能是很少,但是國際間的貿易關係,一天比一天的繁榮,船隻的來往也就日日的增多。當船隻航行在廣闊大海的時候,誰也不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和隨身財貨的安全。如果在這航海途中,萬一船隻的機件發生故障,或者遇到暴風而有傾舟沉船的危險的時候,唯一的救星,就是觀世音菩薩了。

上面是約事相的解釋,再約理的方面解釋。金銀等的七寶,就是佛法的七聖財。這七聖財是:信、進、戒、慚、愧、聞、捨、定慧。這七種法門,是能成就眾生的善法功德,是眾生成佛的資財,所以叫做七聖財。入於大海,就是入於佛法的大海。因為佛法是廣大無邊的,而且是有無量的寶藏,譬喻如大海一樣。黑風,就是境界的風。羅剎鬼國,就是妨害道業,足以傷毀法身慧命的惡劣環境。根據這個意義來說,當你發心要求取佛法的七聖財,而入於佛法大海的時侯,可能會有種種障道的因緣的。如果有障道的因緣,使你墮在惡劣的環境中,以致沒有辦法修學佛法,乃至要摧毀你法身慧命的時候,你只要一心稱念觀音聖號,由於菩薩慈悲的神力就可以使你遠離障害,脫出惡劣的環境了。

我們常聽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這句話,是一點也不錯的。尤其是在家學佛的人,障害更是太多了。好比有個虔誠的在家信徒,當他晚上要去聽經的時侯,往往有人會阻礙說:噯喲!算了吧!聽什麼經?今天的電影很好看,不看太可惜了,去吧,看電影去吧!在這個時候,如果信念不堅定,就會被他所動搖,隨他去看電影了。而電影都是演那些殺、盜、淫的勾當的。如果你看了電影,而增長貪、瞋、痴的念頭,這豈不是把道心毀了,把法身慧命斷滅了嗎?這豈不是等於被怪風吹到羅剎鬼國,被鬼吃掉一樣嗎?其實,有形相的鬼風,只能吹動你的身體,有形相的羅剎鬼,只能傷害你的生命,其苦只是一生之事,而無形的境界風,卻能吹動你的道心;無形的惡劣環境,卻能毀壞你的法身慧命,使你不能成佛道。其苦是多生多劫的,其貽害之大,實使修道的行者,心寒膽戰!但你不要怕,只要你肯一心一意的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菩薩必定能夠消除你種種的障道因緣,而使你順利地達成修學佛法的目的!

庚二  結示得名

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這兩句經文的意思,是世尊向無盡意菩薩,結束上面所說,觀世音菩薩能救三災的道理,以指示觀音菩薩得名的因緣,所以科名為「結示得名」。

「以是因緣」:是因為觀音菩薩,能以智慧觀察,聽到眾生求救的聲音,就能救度眾生水、火、風三災的因緣。

「名為觀世音」:所以他的名號,才叫做觀世音。在無盡意啟問中,無盡意菩薩,向世尊請示說,「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在這裡佛答以「以是因緣,名觀世音」,正是答覆無盡意菩薩所問的話。

己二  能脫四難,分二
庚一  別明脫難,分四
辛一  能脫刑難

上面已經把觀世音菩薩,「能救三災」的道理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觀音菩薩,能解脫眾生四種災難的道理。「能脫四難」下,再分為二科:一、「別明脫難」,二、「總結神力」。「別明脫難」下,又分為四科:一、「能脫刑難」,二、「能脫鬼難」,三、「能脫囚難」、四、「能脫賊難」。茲解釋「能脫刑難」的科文。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這句話是說,如果有人,正在面臨著要被人加害的時候。眾生所作的惡業很多,所招感的惡報也是很多,所以除了水火風的三災之外,還有刀槍劍戟等等的災難。

「稱觀世音菩薩名者」:這句話是說,臨當被害的那個人,是一個平素持念觀音聖號的人。所以在他面臨刑戮災難的時候,就會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以求觀音菩薩的救度。

「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彼」是指要傷害人的惡人。「所執刀杖」是手裏所拿的刀,或者是杖。「尋」是即時的意思。「段段壞」是一節一節的斷壞。「而得解脫」是因為持刀要害人的人,所持的刀一節一節的斷壞,所以被害的人,就能夠脫離被害的災難了。

如果有人,或者被人陷害,將受國法刑罰之難,或者遭遇怨賊,要殺害你的時候,只要你能夠稱念觀音聖號,對方所拿的刀杖,即時就會一節一節的斷壞,這位稱念聖號的被害者,就能得到解脫。這當然是菩薩威德神通的力量!

齊書記載:有一位孫敬德的人,奉命防守北陲。他是一位虔誠的觀音信者。他曾造觀音聖像,每日禮拜供養。後來被賊人陷害,被判處死刑。他還被關在牢中的時候,忽然來了一位和尚,教他誦普門品千遍,他就照其所言,很虔誠的念了。後來要受刑的時候,斬首官所提的刀,折成三段,而孫敬德的頭項,卻一點兒也沒有受傷。當時的宰相,知敬德是被陷害的,就啟奏皇上,代為伸冤,結果孫敬德幸免於死。

上面所解釋的是有形相的刀杖,但是還有一種沒有形相的刀杖。這沒有形相的刀杖,就是人們驕慢,嫉妒的心理。如果被人驕慢凌辱,或者嫉妒仇害的時候,內心的刺激,猶如身受刀杖之苦一樣。但,只要你肯稱念觀音聖號,就能折伏對方驕慢欺凌的心理。從前有一位很虔誠信仰觀音菩薩的老婦人家。他那麼虔誠信仰觀音菩薩,應該要娶得一位很孝順的媳婦才對,可是他偏偏娶得一個既驕傲,又不孝的媳婦。這個不孝的媳婦,對待這位翁姑虐待的態度,連鄰居的人,都看不慣,可是這位仁慈的翁姑,卻處處以慈悲的心行對待媳婦,從來沒有一句怨言。有一天鄰居的人,看到那個兇惡媳婦不在,就對這位翁姑說:你的媳婦這樣的虐待你,你怎麼受得了呢?這位翁姑回答說:我的媳婦很孝順我,並沒有對我不好的地方呀!接著又稱讚他媳婦很多好話。那裏知道,那個不孝的娘婦,原來是在房間內,鄰居和翁姑所說的話,他每一句都聽得很清楚。他想:我對待婆婆這麼不好,他還要講我的好話,我實在太對不起他了,於是,發現了天生的良知,變成一個很孝順的媳婦了。這就是這位翁姑,以他的慈悲心,把那個不孝媳婦的驕慢刀杖折斷了。

辛二  能脫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三千大千國土」:是一佛所教化的世界。這三千大千國土的算法,是一個須彌山,一對日月。須彌山外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須彌山的四面是四大部洲,上面是六欲天。這樣的一個日,一個月,一個四大部洲,一個六欲天,是一個「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叫做「小千世界」,為色界初禪天所蓋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為色界二禪天所蓋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為色界三禪天所蓋覆。因為有小中大三個千,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

「滿中夜又、羅剎」:「滿中」是充滿其中。三千大千國土之中,充滿著夜叉和羅剎,叫做滿中夜叉、羅剎。「夜叉」是梵語,譯為「疾捷」,是飛行輕快的惡鬼。「羅剎」也是梵語,譯為「暴惡」或「非天」,也是食人的惡鬼。

「欲來惱人」:是上面所說的夜叉、羅剎之類,要來惱害人類的意思。

「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這句話是說,那些惡鬼聽到被害的人,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

「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是諸惡鬼」是那些欲來惱人的夜叉、羅剎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是那些惡鬼,尚且不能用牠的惡眼來看你。「況復加害」,是何況能加害於你。

鬼有報得的五種神通,牠們的勢力是很大的。如果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滿著夜叉、羅剎鬼的話,豈不是變成了很可怕的鬼世界嗎?但不要害怕,縱使真的世界中都充滿著兇惡的鬼,只要你肯一心稱念觀音聖號,那些惡鬼,不但不敢來惱害,而且不敢用牠的惡眼來看你呢!

佛祖統記載:梁朝的慧簡禪師,是一位精修戒律的修行人。在荊州廳有別齋三間,鬼怪很多,普通的人都不敢進去,唯有慧簡禪師能居住。慧簡禪師居住於那三間別齋的初夜,看到一個人,穿黑衣服而沒有眼睛,從壁中跑出來,倚在門上。慧簡禪師心裡知道是鬼怪出現,就很虔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過了一會,那個鬼怪就入於壁內,隱而不見了。慧簡禪師,一點也不害怕,仍和平常一樣,起來禮佛誦經。第二日的晚間,夢見有人對禪師說,我是從漢朝末年就住在這裏,已經有數百年了,都不容允他人住在這裡,因為禪師是一位誠實而又戒律清淨的好人,所以特別容許禪師住在這裏的。這則因緣,一方面是說明慧簡禪師戒行所感,一方面也是說明觀音菩薩不思議感應的道理。

在這世界中,鬼神確實很多,只是不容易被我們發見而已。但是除了鬼道的鬼神之外,還有一種無形相的惡鬼。這無形相的惡鬼是什麼呢?就是祟,象徵人類不正當不光明的心地。在這道德淪亡的現實世界裡,人們的內心都充滿著奸詐、陰險、毒辣種種黑暗的心理,這和充滿著夜叉羅剎的鬼世界有甚麼差別呢?在這世界裡不是處處充滿著殘忍、鬥爭、殺害的觸目驚心恐怖現象嗎?我們處在這種人鬼混亂的世界裡,時時處處都有被害之可能,真是既苦惱又危險,但我們只要能專心持念觀音菩薩的聖號,那些奸詐、陰險的人,也就不敢用毒辣的手段來加害我們了。

辛三  能脫囚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這段文是說明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能夠脫離囚繫之難。

「設復有人」:是假設再有一類,前生種了囚繫之因,今生應該要受囚繫業報的人。

「若有罪,若無罪」:或者他是真的違犯國法,而有罪的,叫做「若有罪」。或者他是沒有違犯國法,而是被陷害的,所以叫做「若無罪」。

「杻械枷鎖」:「杻」是手栲,「械」是腳鐐,以木架架於頭部叫做「枷」,以鐵鍊繫縛身體叫做「鎖」,這些東西都是刑罰的工具。

「檢繫其身」:「檢」是檢束,「繫」是繫縛。以上所說的杻械枷鎖等等刑具,束縛於身體,叫做「檢繫其身」。

「稱觀世音菩薩名者」:被杻械枷鎖所囚禁的人,如果能夠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能夠承蒙菩薩的救脫了。

「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被束縛在身上的杻械枷鎖,統通都會斷壞,即時就能得到解脫被囚禁的災難。

身體受這些刑具的人,有的是觸犯國家法律,罪有應得,但也有無辜受害的;罪有應得的,是今生的惡業所感,無辜被陷害的,是前生所造的惡業所感。但無論罪之有無,只要他能夠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他所檢繫在身上的杻械枷鎖,仗著觀音菩薩威德神通的力量,都會斷壞,而得到解脫。

在這裡或者有人會懷疑說,國家制定刑法,是用以懲誡惡人的。沒有罪而被陷害囚繫的,菩薩來解救他,固然是很對的,如果菩薩去救那些有罪的人,使其免受刑法之難,這豈不是縱惡而殃累善良嗎?豈不是破壞國家的綱紀,擾亂社會秩序嗎?但應當要知道,彌天的大罪,擋不住一個悔字。雖然有罪而被囚禁,既然能稱念觀音聖號,這個人已經有反悔之心;有悔過之心就是好人,所以他如果因稱念聖號而脫離災難,此後自然可以感化為善,改往修來了。這樣的話,菩薩是感化罪人改惡為善,絕對沒有縱惡殃民,壞亂綱紀的道理。

法苑珠林記載:晉朝有一位竇傳者,是河內人。在永和七年,為高昌步卒呂護所俘虜,同伴七人共繫獄中,不久就會被殺了。恰巧有一位道山法師,那時正在呂護的軍營中,道山法師和竇傳相識,他聽說竇傳被禁,就去探視他。竇傳一見道山法師,就哭著說,我的生命在頃刻間,法師能救我嗎?道山法師說:你不必焦急,只要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必定有感應的。竇傳就默念觀音聖號三晝夜,身上所繫的枷鎖自然解開。竇傳想:我的枷鎖雖然脫落了,但同伴的人還是在監禁中,怎麼忍心捨他們而去。於是又求菩薩加被,並勸同伴的人,一心稱念觀音聖號,結果同伴者的刑具也都解開,才得一齊逃離這不幸的遭遇。他們各各回到家裡以後,都很恭敬的信仰觀音菩薩,而成為虔誠的佛教信徒呢!

以上所說的是有形的枷鎖,但是還有一種是沒有形相的枷鎖。這沒有形相的枷鎖,就是名利恩愛。世間人都是被這些名利恩愛的枷鎖束繫得不能自由。常常聽到一般在家學佛的人說:噯喲!我現在的事業又擴張了,忙得連拜佛的時間都沒有了,這就是被名利的枷鎖所束繫了。或者有些老婦人家說,最近家裡的媳婦,生了一個可愛的孫子,為著要幫忙照顧他,所以就顧不得拜佛聽經了,這就是被恩愛的枷鎖所縏了。可是世間的恩愛,能當做逃過閻王關的護身符嗎?陽世的名利,能夠帶到陰間享受嗎?到頭來,這世間的名利恩愛,一樣也帶不去,唯有業隨其身而已!為了逃脫無常的生死關,應該要虔誠稱念觀音聖號。念聖號的心懇切,名利恩愛的心就會淡薄,這樣才能脫離無形的杻械枷鎖!

辛四  能脫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這科的文是說明觀音菩薩,能救脫賊難的文。

「若三千大千國土」:「若」字是假使的意思。「三千大千國土」是一佛所教化的區域。這在能脫鬼難科中,已經有詳細的解釋。

「滿中怨賊」:是三千大千國土之中,充滿著怨賊。害命叫做「怨」,謀財叫做「賊」,既奪取財物。又殺害生命的惡賊,叫做「怨賊」。

「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商主」是做生意的主腦者、好比現在的董事長、總經理或商團的團長之類。「將諸商人」的「將」字是帶領的意思。帶領著很多商人,叫做「將諸商人」。「齎持重寶」是拿著很貴重的寶物,「經過險路」是經過充滿著怨賊的危險道路。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在這許多商人之中,有一個人就很大聲的這樣的說:諸位善信的男子呀!你們不要恐怖了。

「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他們經過了充滿怨賊的道路,真是恐怖極了,為什麼說不要恐怖呢?其實到這個時候,恐怖也是沒有用的,那末怎麼辦呢?那一個人又說,你們應當要一心一意的稱念觀音菩薩的名號呀!

「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是菩薩」是指這位觀世音菩薩。「無畏」是無畏布施,這是布施的第三種,有人在受他人欺凌,精神上受著恐怖的時候,能解除他受欺凌的恐怖,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的,就是無畏布施的法門。觀音菩薩能以十四種無畏力,使眾生遠離恐怖的心理,叫做「能以無畏,施於眾生」。這句話是,其中一人,叫大家不要恐怖的所以然。

「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為甚麼其中有一人,叫大家要一心稱念觀音聖號呢?他又說:你們如果能稱念觀音菩薩的名號,雖然在這怨賊的危險中,也能夠得到解脫的緣故啊!

「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眾商人」是那些拿著重寶,經過險路的商人。「俱發聲言」:是大家都發出聲音。因為他們帶著重寶,經過危險的道路,正在恐怖萬分的時候,其中有一個人高聲唱說:你們要一心念觀音聖號,就能得到解脫。這些商人,都聽到他所高唱的話,於是大家,為了脫險,都異口同音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稱其名故,即得解脫」:因為這些商人,都稱念觀音菩薩名號的緣故,所以即時就解脫了怨賊的災難!

在這個充滿著怨賊的危險環境裡,有一個富有的巨商,率領著很多商人,並且帶著一大批貴重的東西,要經過一段很危險的道路。在這種情形之下,難免被怨賊謀財害命的,真是太危險了。當眾商人正在萬分恐怖的時候,其中如果有一個平日有信仰觀音菩薩的人,對大眾高聲的說:諸位不要恐懼,大家應當一心稱念觀音聖號。這位菩薩能以無畏,布施給我們,你們如果能稱念觀音名號,在遭遇怨賊時就能得到解脫,而能安然經過這危險的道路啊!當時這些商人,都聽他的話,真的大家都稱念觀音菩薩的名號。因為他們都念觀音名號,蒙受菩薩無畏施的神力感應,果然都解脫怨賊之難了。

諦閑大師的普門品講義記載:民國十七年二月廿八日夜,上海天潼路蔡仁茂玻璃店的主人蔡仁初,被土匪綁去。因為他是觀音菩薩的信仰者,所以就默念觀音聖號,祈求免除災難。果然得到菩薩的冥中加被,起初是土匪汽車的輪胎爆破,繼即汽油發火。土匪恐怕事情暴露,就要逃走,但不能達成劫奪的目的,心恨蔡仁初,就開槍打蔡仁初,可是打了三槍,仁初恰好跳了三次,所以都沒有受傷。結果土匪逃走,仁初安然回家。這就是證明一心稱念聖號的效力是迅速而確實的!

上面所說的是外來怨賊的侵擾,可是還有內在無形的怨賊。內在無形的怨賊,就是內心的煩惱。這內在的煩惱賊,比外來的怨賊,更利害更可怕。因為外來的怨賊,只是劫奪身外的財物,傷害假合的色身生命,其所受害,只是今生一世。可是煩惱賊,不但會劫奪我們的功德法財,更會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使我們生生世世沉淪生死苦海,永劫受苦,其所受害,是累生累世的。可是,當煩惱的怨賊侵擾我們的時候,也不必害怕,只要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就可把內在的煩惱賊消滅了。

庚二  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這科是總結以上三災四難,以顯示觀音菩薩威德神通的力量,所以科名為「總結神力」。

「無盡意」:是世尊再呼無盡意菩薩一聲,以喚起他的注意。

「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摩訶薩」是大菩薩的意思。這正是顯示觀世音菩薩,不是普通的苦薩,乃是一位具有大道心、大願力、大慈悲、大行門、大無畏、大功德、大神通、大妙用,能夠應化無窮,施無畏於眾生,時時處處為眾生作依怙的大慈悲聖者,所以稱為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威神之力,巍巍如是」:這是顯示菩薩的功德妙用。「威神之力」,是威德神通的力量。「巍巍」是高聳之貌。觀音菩薩的神通妙用,和解救眾生的種種苦難,施與眾生的恩惠,深似海,高如山,所以叫做「巍巍」。「如是」,指上面的三災四難。觀音菩薩給與眾生,救苦救難的恩惠,從甚麼地方可以表現出來呢?像上面所說的,菩薩能救三災四難的大無畏施就是了,所以說:「巍巍如是」。

己三  能離三毒,分二
庚一  別明離毒,分三
辛一  能離貪毒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現在要解釋的是,稱念觀世音菩薩,能遠離三毒的文。眾生為甚麼會從無始劫以來,受生死的輪迴,而有三災四難的痛苦呢?追究他的原因,都是因為有貪瞋痴三種根本煩惱的緣故。因為貪瞋痴的三根本煩惱,會毒死吾人的法身慧命,所以叫做三毒。

這「能離三毒」的文,分為二科:一、「別明離毒」,二、「總結神力」。「別明離毒」下,又分為三科:一、「能離貪毒」,二、「能離瞋毒」,三、「能離痴毒」。茲解釋第一科、「能離貪毒」的文義。

眾生的貪欲有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等等,種類很多。但所有貪欲之中,以婬欲為最強盛而難斷,所以就拿婬欲來代表其他的貪欲。意思就是說,最強盛而難斷的婬欲,尚可因觀音菩薩的威神之力來消滅他,何況其他的欲念呢?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這句話是,假若有一類的眾生,婬欲的心特別強盛的意思。雖然一切眾生,都是以婬欲而正生命,所有眾生都有婬欲的貪念,但因各人的業感不同,可能有的婬欲心特別強盛,所以說:「若有眾生,多於婬欲」。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常念」是時刻不斷的稱念。「恭敬」是身體的禮貌叫做「恭」,心理的尊重叫做「敬」。常常稱念觀音聖號,而且身常禮拜聖像,心常存著敬重之意,叫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

「便得離欲」:「便得」是就能夠的意思。多婬欲的人,如果能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夠遠離婬欲之念,所以說:「便得離欲」。

男女的性欲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學佛修行想要了生死的人,必須先斷生死根本的婬欲,但婬欲是眾生與生俱有,根深蒂固,很不容易斷除的。佛陀雖然教人修不淨觀,以對治婬欲,但婬念熾盛的人,如果修習不淨觀也無法對治的話,真是苦惱無窮,且其後患,也是不堪設想。如果受婬欲之念困擾而不能自拔的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了。因為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蒙受菩薩威德神通力的加被,使令遠離婬欲的毒害。又能夠稱念聖號,恭敬禮拜觀音聖像,自然能澄清心的染汙念頭,而提高理智。理智提高,就可克服欲念了,所以果能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的話,由於菩薩神力的加被,和自心理智的提高,就可遠離婬欲之念了。

婬欲之害,輕者損害身體,喪失道德,重者亡軀失命,且會招感來世妻不貞良,眷屬乖離的果報。尤其慘重的是,可能墮地獄受銅柱鐵床,寒冰凍裂的苦報,豈不可怕呢?如果知道怖畏,就得常念恭敬觀音菩薩,以念力而對治婬心,用慧劍來斬除我愛的羅網了。

辛二  能離瞋毒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

三毒的第二是「瞋恚」。「瞋恚」是忿怒的心理,也是一種很不好的心理狀態。

「若多瞋恚」:是如果有一類的眾生,多瞋恚的心。瞋恚心也是人人都有的,但有的人瞋恚心特別大,一言不合,或一眼不順,馬上就發脾氣。所以叫做「多瞋恚」。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常常稱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的意思。

「便得離瞋」:如果是一個多瞋恚的人,能夠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可以遠離瞋恚了。

人之所以會生起瞋恚,有三種原因:一、順理瞋,二、非理瞋,三、諍論瞋。一、「順理瞋」,是因為無端受害,或他人無理欺凌,故意中傷破壞自己的聲譽地位,甚至損傷自己身體,或剝奪所享受之物,所以就大發脾氣。這是他人先找到自己頭上來,會發脾氣是人之常情。因為發脾氣發得有理,所以名為「順理瞋」。二、「非理瞋」,他人沒有事先來惹我們,卻無端自發脾氣,或者明知自己不對,而大發雌威,先發制人,就大動肝火,這都是拂乎人情的。因為發脾氣發得沒有道理,所以名為「非理瞋」。三、「諍論瞋」,這是由於言論所起的,或者是起於閑談,或者是起於辯論。在辯論道理的時候,往往看到雙方各各堅持自己的意見,爭執不休,結果弄得大發脾氣,不歡而散。有的在茶餘飯後,相對閑談,但聊天到彼此見解不能一致,就會發出相反的言語,於是互相諍論,結果惹起火來了,可能還會大打出手呢?這些由諍論,所起的瞋心,都名為「諍論瞋」。無論是順理瞋、非理瞋,或者諍論瞋,都是會導致禍害的,如果瞋恚熾盛,無法禁制的話,其所受害輕的會傷感失和,重的會忘掉自身的利害,六親不認,而且會招致來生被人惱害的果報,尤其嚴重的會墮落地獄,備受刀山劍樹,剉刺槌擊的果報,豈不可怕呢?

從前在一個小池裏,有一隻烏龜,因為天氣久旱不雨,水池中的水一日一日的減少,不久就會乾枯了。如果池水乾枯,這隻烏龜的生命也就完了,所以這隻烏龜,急得像熱鍋蓋上的螞蟻一樣。就在這個時候,飛來兩隻雁鳥,烏龜向雁鳥求援了,牠要求雁鳥把牠帶到有水的地方去。這兩隻好心的雁鳥也答應了,牠們隨即飛到附近的樹林,檢來一支樹枝,對烏龜說:你用嘴咬著這支樹枝的中央,我們各咬一邊,就可以把你帶到有水的地方去,但有一個條件,就是我們在飛的時候,你要把嘴咬緊,不能講話。烏龜聽到雁鳥要帶牠到有水的地方,真是歡喜極了。牠就咬在樹枝的中間,讓兩隻雁鳥帶牠飛上天空。但當牠們飛到一個村莊上空的時侯,被一群小孩看到了。這群小孩大聲的叫道:噯喲!你們看!那一隻烏龜被雁鳥捉去了。烏龜聽了這種話,很是生氣,牠想:我是要雁鳥帶我到有水的地方,怎麼說我被雁鳥捉去了呢?於是越想越生氣,牠再也不能忍受了,牠想如果不和他們辯個明白,豈不白白被他們侮辱了,於是,牠開口說話了。但當烏龜開口要說話的時候,嘴巴一鬆,離開了樹枝,就從天空掉下來,跌得粉身碎骨,一命嗚呼!

從這則故事,我們就可以知道,瞋恚不能忍辱的害處是何等的嚴重!經上說:一念瞋恚火,焚燒功德林。瞋恚之火,確實是修學佛法的大敵。但只要我們時時刻刻稱念恭敬觀音菩薩,就可以念力來制伏瞋心,仗著菩薩的慈風,來消除我人心中的瞋恚熱惱,而得遠離瞋恚了。

辛三  能離痴毒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這段文是說明觀世音菩薩,能消除眾生的愚痴的道理。

「若多愚痴」:「愚痴」是愚蠢痴呆,心地昏暗,不明事理的意思。這愚痴就是無明煩惱。無明有迷事的無明和迷理的無明。迷事的無明,是由於事相而起的迷惑。諸如: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顛倒因果是非邪正,障礙真諦妙理,這就是迷事的無明。迷理的無明,是由於理性而起的迷惑。諸如:不識真心,不明自性,不達中道,障礙中道實相真理的,就是迷理的無明。無論是迷理無明和迷事無明,都是一切憂患的根本。貪和瞋的煩惱,乃至其他的枝末煩惱,都是由無明所起。它是一切煩惱,一切生死,一切痛苦的根本,所以在十二因緣中無明排在第一支。要滅除苦惱,就得從苦的根源——無明——斷除,這才是斬草除根的辦法。愚痴的無明,是人人都有的,但有的愚痴心特別重,所以叫做「多愚痴」。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如果多愚痴的人,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的話,就能夠遠離愚痴了。

多愚痴的人,迷了正知見,起邪分別,事理錯亂,邪正顛倒,就好像迷失了指南針的船隻,在大海中摸索,將有觸礁沉舟的災難。又好像瞎子行路,不能辨識道路的好壞,將有墮坑落塹的災殃,豈不危險!本來佛教有因緣觀是對治愚痴的,但愈是愚痴,愈是不能修觀,那就只好專心一意稱念觀音聖號了。如果能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的話,一方面由菩薩威神力的加庇,一方面由自己的正念來敵破邪執,由正念的慧日照耀心地的時侯,心中的迷雲,就能消散了。

傳說從前有一個小沙彌,非常的愚蠢,他的師父教他的經典,他不但不能了解經中的道理,連字音都沒有辦法記著,他的師父也想不出好辦法來教化這個愚痴的徒弟,後來就教他稱念和禮拜觀世音菩薩。每天晚上,以一支香的時間為限,並且到時間,要聽到他師父搖鈴的聲音,才能休息。這個小沙彌,人雖然很愚痴,卻也很忠直。他就依照師父所限定的,每天不斷的禮拜觀音菩薩。就這樣的拜了三年,有一天晚上,他的師父竟忘記了搖鈴,但說來奇怪,當小沙彌禮念一支香的時候,鈴子不搖自響,小沙彌以為是師父搖鈴叫他休息,他就去休息了。次日早晨,他的師父一覺醒來,想起昨夜忘記搖鈴,小沙彌可能還在那裡拜菩薩呢?於是趕快跑到大殿一看,卻沒有看到小沙彌在拜,就到小沙彌的寮房,責備小沙彌不應該沒有聽到搖鈴聲,擅自去睡覺。小沙彌辯解說:師父昨夜也和平常一樣搖了鈴,我才去睡覺呀!這位師父覺得很奇怪,於是,那一天晚上故意不搖鈴,到時候注意其動靜,果然鈴會自響。這是小沙彌禮念觀音聖號,精誠所感。自是以後,這位小沙彌,大開智慧,凡所有一切經典,不教自通,且一旦看過的經文,都不會忘記。由此可知,觀音菩薩威德神通的力量是何等的不可思議!

庚二  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這段文是說明,稱念觀音聖號,能離三毒之後,作一個結束,顯示觀音菩薩的神通妙用,並勸勉眾生,應該要常念恭敬觀音菩薩。

「無盡意」:是世尊說法說到這裡,再招呼無盡意菩薩一聲,以喚起他的注意。

「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如是」是指上面所說,觀音菩薩能離眾生貪瞋痴三毒煩惱的不思議妙用。「等」是等及其他——包括上面的三災四難,以及所有的災難等等。「威神力」是威德神通的力量。菩薩的威德勢力,是能降伏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屈撓。菩薩的神通妙用,是不可測度的,所以叫做「大威神力」。觀音菩薩,有像上面所說,能拔眾生貪瞋痴的根本煩惱。你看,他的威德神通的力量,是何等的偉大呢!

「多所饒益」:「饒益」是豊饒利益。「多所饒益」是很多的利益的意思。觀音菩薩的威德神通力量,能拔眾生三毒深根,能除眾生的三災、四難。其對眾生的利益,既能夠解脫眾生現生的災難,又能使眾生,遠離未來生死的苦報。其對眾生的利益,真是太多了。

「是故眾生,常應心念」:「是故」是因為觀音菩薩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於眾生的緣故。「眾生」,近指六道中的眾生,遠賅九法界的眾生。「常應心念」,是常常應該在內心稱念觀音聖號,「是故」與「常應」是勸勉之詞,「心念」二字是稱念的工夫。稱念觀音聖號,必須發自內心,如果像小沙彌念經一樣「有口無心」,那是不能得到感應的。

世尊講到這裡,又呼一聲無盡意,接著說:因為觀音菩薩,有像上面所說的大威德神通的力量,對於眾生的利益很多,所以眾生,常常應該發出虔誠的心,一心專意,稱念觀音聖號呀!

己四  能應二求,分二
庚一  別明應求,分二
辛一  求男得男

上面將觀音菩薩,「能離三毒」文中的意義解釋好了,現在接著要解釋「能應二求」文中的意義。「能應二求」下,又分二科:一、「別明應求」,二、「總結神力」。「別明應求」下,又分為二科:一、「求男得男」,二、「求女得女」。茲解釋第一科「求男得男」文中的意義。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這段文是說明觀世音菩薩,不但能救濟眾生的三災、四難和三毒的苦惱,而且也能使祈求子息的婦女,滿其所願。

「若有女人」:「若有」是如果有的意思。「女人」是指已經出閣的婦女。

「設欲求男」:「設欲」是假設想要的意思。「求男」是希求有個男孩子。世間的婦女,如果沒有生育男孩的,就希求能生得一個男孩子。

「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禮拜」是以身體來頂禮。「供養」是以香花茶果等物質來供奉,或者在三寶門中執役效勞。世間的婦女,如果希求生個男孩,就得禮拜供養這位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便生福德智慧之男」:「便生」是就會生的意思。「福德」的「福」是福報,「德」是善行,修善行所得到的福利,叫做「福德」。「智慧」是「愚痴」的反面。禮拜觀世音菩薩,就會誕生一個既有福德,又有智慧的男孩,所以說「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世間的人們,無論男女,都很注重生育子女,以傳宗接代的,因為這是人倫的俗習呀!尤其婦女家,對於求子的心,比較男人還要急切。因為身為婦女而不會生育,就有三種痛苦:一、為丈夫所輕視拋棄;二、為翁姑所嫌;三、為鄰近婦人所譏笑。因為婦女家,求子的心比較急切,所以在這裡單指女人求子嗣來說。而必定要求男者,因為家無男兒,就有:一、年老無人服侍,二、家業無人付囑,三、身後宗嗣斷絕等三種可畏的事。所以沒有生育男孩的婦女,就希望能誕生一個男孩。

釋尊告訴無盡意菩薩說:如果有婦女家,想要求得一個男兒,只要他肯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菩薩就能滿他所願,而生一個男兒了。可是如果生一個平平凡凡的男兒,並不足為奇,所可貴的是,求觀音菩薩所生的男兒,是有福德、有智慧的男兒呢!有福德就富而且賢,有智慧就是貴而且哲,四美具足,可以說是世間上稀奇少有的男子了。

生在世間上做人,如果但有福德而沒有智慧,就是痴福。有一種人,生來很有福報,人也良善,可是生得不聰明,這是痴福。有的雖然很聰慧,可是缺乏了道德心,又沒有福報,雖有滿胸的希望和計劃,卻一事不成,這更是人生的缺陷。觀音菩薩能將福慧雙全的男子,賜給沒有兒子的婦女,由此可見,菩薩對眾生的恩惠,是山高海深,無窮無盡的。

據現果隨錄記載:在清朝初的時候,有一位譚憲卿,是一位很富有的長者,因為他們夫妻到了半老的時候,還沒有子女,所以族親們爭著要分他的財產,憲卿為此而困擾不甘。於是,費了五千金,設大悲懺壇,禮拜大悲懺四十九日,以此功德,祈求觀音菩薩賜與子息。果蒙菩薩的感應,當年妾遂生一子。他的妻兒又發心捐捨一千金,修建白衣閣,過了沒有多久的時間,也生一子。這就是觀音菩薩,能應求子的婦女,賜與子息的證明。

辛二  求女得女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這段文是說明觀音菩薩,能應無女兒眾生的要求,而賜與女兒的意思。

「設欲求女」:「設欲」是假設想要的意思。「求女」是希求有個女孩子。世間的婦女,如果沒有生育女孩的,就希求能生得一個女孩子。

「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便生」是就會生的意思。「端正」是端莊正經,揀別不是嬌慢慣養之類,這是約貞靜嫻淑的品德說的。「有相」是有好的相貌。如果沒有女兒的婦女家,想要求得女兒,就會生得一個端正有相的女兒。在這句的上面,應該要有「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一句,在這裡所以省略者,是鳩摩羅什法師譯法的巧妙。

「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宿植」是宿世所植。「德本」是善行的因。憑什麼會轉生為端正有相之女呢?這是因為前生種了善行之因所致呀!「愛敬」是被人看了,既愛而且敬。愛敬就是雖然被人看了,會生起親愛的心理,但不敢隨便干犯她。

依世俗來說,男承內嗣,女結外親。如果只有男孩而無女兒,也是美中不足之事,所以女兒雖屬半子,也有祈求者。而沒有女兒的人們,只要他們肯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菩薩就會滿其所願,而賜與女兒。而且其所賜與的女兒,不是平庸的女兒,而是一個品德端正,形相尊貴的女兒。這是一個使人既親愛又敬畏的女兒呀!如果但使人愛而不敬的話,就是雖然有端妍之貌,而無福德之相。如果只有使人敬而不愛的話,就是雖然有福德之相,而沒有端妍之貌。能夠使人見了生起亦愛亦敬的心理,必是福德智慧都具足的人,這是宿世培植眾德之因所致啊!

己二  緣結應求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這段文是總結二應求的文,以顯示觀音菩薩威德神通的力量,和眾生所得到的利益,並勸勉眾生受持觀音聖號。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無盡意」是釋尊開示了觀音菩薩能應二求的道理以後,又呼無盡意菩薩一聲,以喚起無盡意菩薩,其實也是喚起法華會上聽經大眾的注意。「如是」二字是指法之詞,是指上面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的意思。觀世音菩薩有能滿足世界人類,求男得男,求女得女願望的神通力量,所以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若有眾生」是如果有一類的眾生——是有宿世的善根,而且和觀世音菩薩有緣的眾生。「恭敬」二字的解釋,是自己謙遜退讓為「恭」,推崇他人智慧道德為「敬」。「禮拜」是將恭敬的心意,表現在身體外表的行為上,其最恭敬的是,五體投地的致敬方式。恭敬觀音菩薩是意業的虔誠,禮拜觀音菩薩是身業的虔誠,稱念觀音菩薩是口業的虔誠。但這三業是以意業為主,所以無論是禮拜或稱念,必須心存恭敬,才能得到感應道交的效用。「唐捐」的「唐」是「徒」或「空」,「捐」是棄的意思。所做的事,徒勞無益叫做「唐捐」。恭敬禮拜觀音菩薩的功德,不會徒勞無補,其福報不會虛無縹緲,叫做「福不唐捐」。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是故」,是因為恭敬禮拜觀音菩薩,福不唐捐的緣故。「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是大家都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受持」是不但口裏稱念聖號,更是牢牢的常常記在心裏。因為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所以釋尊開示說:「世間的眾生都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

釋尊向無盡意菩薩,開示觀音菩薩能應二求的道理之後,又呼一聲無盡意菩薩說:無盡意呀!如果有眾生,能夠心存恭敬,身行禮拜觀世音菩薩的話,不但能免三災、除四難、離三毒,乃至能滿二種的祈求,而且因為恭敬禮拜所獲得的福報,終無虛棄。就是不禮拜,而單持名也能得到很大的福報。所以你們世間的眾生,都要受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這正是顯示恭敬禮拜的利益,以勸勉眾生受持觀音聖號的意思。

己五  能得多福,分二
庚一  一多相較

上面已經把觀音菩薩能脫四難、離三毒,應二求的道理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答示持名感應」下第四科,「能得多福」的經文。「能得多福」下,又分為二科:一、「一多相較」,二、「結顯多福」。茲解釋一、「一多相較」的科文中的意義。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無盡意」:世尊要向無盡意菩薩說明禮拜觀世音菩薩,能得多福的道理之前,又先呼無盡意菩薩一聲。

「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受持」是口裏稱念,心內憶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是六十二億恆河沙數那麼多菩薩的聖號。「恆河」是在印度,寬四十里,長一千多里的大河。恆河裏面的沙,好像麵粉那麼細。一小撮的恆河沙,尚且不能計數,何況既寬且長的恆河裏面的沙呢?佛陀說法,講到數目之多的沒有辦法計算的時侯,就以恆河的沙來作譬喻。一個恆河沙數的菩薩,已經是太多了,何況有六十二億的恆河沙數菩薩,其數目更是多的沒有辦法計算。

「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復」是「又」的意思。「盡形」是盡此身形,也就是盡此一生的意思。「供養」是向三寶供奉:香、華、燈明、飲食、資財等,為之供養。「飲食」是日常生活上解決飢渴的食料。「衣服」是身體上穿以遮體的衣裳之類。「臥具」是睡眠所用的床舖、被褥之類。「醫藥」是醫治病體的藥品。供養這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是為四事供養。有一類眾生,不但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數菩薩的聖號,又盡他的一生,向這六十二億恆河沙數的菩薩,行四事的供養。所以說:「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於汝意云何」是在你的心意怎樣?「是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受持六十二億菩薩名字,又盡形壽供養四事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功德」二字的解釋是,身行叫做「功」,心行叫做「德」。內心有良好的美德,又能表現在身體上做諸善事,叫做「功德」。「功德多否?」是問其所得的功德多不多。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無盡意言」是無盡意菩薩為要回答世尊而發言。「甚多」是很多的意思。因為世尊向無盡意菩薩,問起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又盡形壽供養四事所得到的功德,是否很多?因此,無盡意菩薩就回答說:世尊呀!那個人的功德是很多的了。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佛言」是釋尊又向無盡意菩薩發言開示。「若復有人」是如果另外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是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這句話是和「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的相對照。「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說明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的時間之短暫;這句話是和「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相對照的。

「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是二人」是一個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等四事的人,和一個但受持觀音菩薩聖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的人。這兩個人所得的福報,叫做「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是真正平等而沒有差別的意思。受持觀音菩薩聖號,乃至只有一時禮拜供養所得到的福報,和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數菩薩名字,盡形壽供養四事所得到的福報一樣而沒有差別,這正是顯示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的殊勝。

「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他們兩個人的福報,在百千萬億劫的時間中,都不能窮盡。不能窮盡是享受不盡的意思。「百千萬億劫」是形容時間的長久,不必當做固定的數目。

「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數菩薩的名字」是顯示受持菩薩聖號之多:「盡形供養」是顯示供養時間之長:「四事供養」是顯示供養之大。「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是顯示所受持菩薩聖號的寡少:「一時禮拜供養」,是顯示供養的時間的短促。有人能普遍的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數菩薩的名字,並且盡其一生,常以四事供養這麼多的菩薩,他的供養心是何等的廣大,他的精進心是何等的勇猛,當然他的福報是不可思議。但為甚麼受持觀世音菩薩和一時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所得到的福報,也一樣的大,而百千萬億劫,享受不盡呢?我們應該要知道,六十二億恆河沙數的菩薩雖然很多,但都是普通的菩薩,猶如一般的珠寶,而觀音菩薩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是度化眾生心懇切,倒駕慈航示現的菩薩,猶如摩尼寶珠。因為摩尼寶珠一粒,壓倒海寶千群,所以一名能等餘號,猶如一粒摩尼寶珠,能勝海中眾寶一樣。

以上是約事相解釋,再進一步,約理論來說:觀世音菩薩和六十二億恆河沙的菩薩,都是證到真如本體的。在真如實際中,法性是平等,而沒有一多的差別的。從這法性平等的道理來說,受持觀音一號,就等於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聖號一樣,所以二人的功德是正等無異。

又約修持的工夫來說:學佛修行是要澄清心裏的塵勞雜念的。專心一意單持觀音聖號的話,可把心裏的塵勞雜念澄清下來,而受持或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那麼多的菩薩,一會兒要念這位菩薩的聖號,一會兒要禮拜那位菩薩,一會兒要供養這位菩薩,一會兒又要供養其他的菩薩。這樣的時刻都在起分別的話,心裏的塵勞,將會愈動亂,是不能收到「修心」的工夫的!所以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數菩薩聖號,不如單獨受持一位觀音菩薩的聖號呢!

庚二  結顯多福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這一段文是世尊將受持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和受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做個比較,並說明兩者的功德沒有差別之後,再做個結論,以顯示受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能得多福的道理。

「無盡意」:世尊說法到這裡,又呼無盡意菩薩一聲,可是在法華會上的菩薩有很多,為什麼不呼其他善薩的名字,而都是呼無盡意菩薩的名字呢?因為無盡意菩薩,是這部普門品的發起人,他是這部普門品的當機眾的關係啊!

「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這句話正是顯示受持觀世音菩薩聖號,能夠得到很多福德的道理。「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不但口裡在念觀音聖號,更能將觀音聖號,常常牢牢的記在心裡。「得如是」是得到這樣的意思。這「如是」二字,近指這一科「較量功德」文中所說:稱念觀音聖號,其所得福德,等於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洪名。遠指前面諸科所說,眾生稱念觀音聖號的話,菩薩就能救他三災、四難,能離三毒,能應二求等威德神通,不可思議的意思。「無量無邊」是無有限量和無有邊際。多的不可計算,叫做「無量無邊」。「福德」是福報和功德。有福報和功德的利益,叫做「福德之利」。而受持觀音聖號,能夠得到如上所說,很多福報功德的利益,所以說:「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有人認為:稱念一菩薩聖號,不如念很多菩薩的聖號;禮拜一尊佛的聖像,不如拜很多佛的聖像;念小部經,不如念大部的經。甚至認為佛菩薩固然要拜,但天公媽祖、城隍爺、福德神等等也都要拜。於是,今天念這個佛號,明天念那個佛號,今天念這部經,明天念那部經,今天拜佛,明天拜天公,後天拜媽祖城隍爺,弄得心裡亂糟糟。這樣不但不能得到效果,反而弄得身心疲倦不安。這就是不知道修行要領所致。大家要知道,學佛修行是在修心,眾生的心好像猿猴野馬一樣。學佛的初步,就是要使散亂心平靜下來,然後才能修持應該要修的法門。如果還沒開始修持法門,就把心弄得亂糟糟,豈不是病上加病,這樣怎麼能收效呢?佛陀開示眾生念一菩薩的聖號,能與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的功德相等,正是要眾生專一其心,好好一門深入。所以我在這裡做個結論:如果能專心一意的念一佛一菩薩的聖號,其所得的福德之利,是無量無邊的。反之雖然受持很多佛很多菩薩的聖號,如果心裡散亂的話,其功德是有限的。假若是為貪求福德而受持很多佛菩薩聖號,其所得的福德利益更是有限了。

戊二  答示遊化方便,分二
己一  當機進問

上面已經將世尊「答示持名感應」經文中的意義解釋好了,下面接著要解釋「答示遊化方便」。所謂遊化方便,是觀音菩薩隨類現身,應化在世間,教化眾生的方法。

「答示遊化方便」下,又分為二科:一、「當機進問」,二、「如來詳示」。茲解釋一、「當機進問」科中的經文。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無盡意菩薩是這部普門品的發起眾。因為他聽世尊說了上面的道理之後,還有要請問的地方,所以就再向世尊開口說話了。「白佛」是稟白於佛,下對上發言請示叫做「白」,上對下開示叫做「告」,這是佛法的儀規。

「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世尊」是無盡意菩薩要請法之前,先稱呼一聲佛陀的尊稱。「云何遊此娑婆世界」,是「怎樣遊化這娑婆世界?」的意思。「娑婆」二字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做「堪忍」。意思是說:在這世界裡的眾生,能夠忍受這五濁惡世中種種痛苦和禍害,不但不求解脫,反而認是這娑婆世界是快樂的,終日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所以名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也就是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在這句「遊此」的「遊」字,含有重要的意思,我們不可讓它忽略過去。「遊」是「遊化」,所謂「遊化」是去來自由。菩薩應化在娑婆世界是去來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的。譬如,遊客到風景區遊覽,要去就去,要回就回,來去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一樣。這去來自由的遊化,和眾生的隨業受報,迥然不同。凡夫眾生,如果不是造的這個世界的業,你想要來也不得來,如果這娑婆世界的業未滿,您想要去也不得去。凡夫眾生的去來是要受著業力的限制的,但是佛菩薩的遊化,是想要來,隨時可以來,想要去隨時可以去,是自由自在,絲毫都不受任何限制的。

「云何而為眾生說法」:這句經文,是無盡意菩薩的第二問。無盡意先向世尊請問觀世音菩薩遊化娑婆世界之事之後,再進而請問觀音菩薩怎樣對眾生說法,所以說:「云何而為眾生說法?」

「方便之力,其事云何?」:這句話是無盡意菩薩的第三問。「方便」是教化眾生的方法,「力」是力用。「其事」是這段事情,對於教化眾生這段事情怎麼樣,所以說:「其事云何?」

無盡意菩薩這三段問話,有三種含意:一、云何遊此娑婆世界,是問身業;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是問口業;三、方便之力,其事云何?是問意業。這是請問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妙用。所謂三輪不思議妙用是:一、身輪不思議妙用;二、口輪不思議妙用;三、意輪不思議妙用。身口意在眾生叫做業,因為眾生依著身口意而作業,所以叫做三業。但在諸佛菩薩就名為三輪,輪是運載的意思。諸佛菩薩的應化娑婆世界,能以身口意的妙用,普載眾生,斷除煩惱,出離生死,證入涅槃,所以名三輪。觀音菩薩以三十二應身,遊化娑婆世界,教導救度眾生,是為「身輪不思議妙用」。觀音菩薩以一口能說無量法,世間的眾生,應以何法得度者,菩薩即為說何法。菩薩能說大、小、權、實、契埋、契機的道理,就是「口輪不思議妙用」。觀音菩薩能以智慧鑑別眾生的根機,善巧方便應機施教,是為「意輪不思議妙用」。

前科「答示持名感應」文中,是說明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故名為觀世音,及說明菩薩冥中加庇眾生的功用,這名為「冥應」。但還沒有談及菩薩普門示現「顯應」,大悲濟世的力用,所以無盡意進問觀音菩薩遊化方便的道理,乃是合情合理的。無盡意既然是一位菩薩,怎麼會不知道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妙用呢?大家要知道,無盡意菩薩的明知故問,是為著在會及當來的眾生,示同凡夫情解而請問的。

己二  如來詳示,分二
庚一  廣顯應化諸國,分二
辛一  明應顯化,分八
壬一  能應三聖

上來已經將「當機進問」科文中的意義解釋好了,現在要解釋「如來詳示」科。「如來詳示」下,又分為二科:一、「廣顯應化諸國」,二、「正答遊於娑婆」。「廣顯應化諸國」下,又分二科:一、「明應顯化」,二、「結德勸供」。「明應顯化」下,又分為八科:一、「能應三聖」,二、「能應六天」,三、「能應五人」,四、「能應四眾」,五、「能應眾婦」,六、「能應二童」,七、「能應十類」,八、「能應力士」。茲解釋「能應三聖」的文。

壬一  能應三聖,分三
癸一  能現佛身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所謂「能應三聖」,是觀世音菩薩能夠應現佛、辟支佛、聲聞的三種聖人之身。這「能應三聖」又分為三科,茲解釋第一科「能現佛身」。「能現佛身」是菩薩能夠應一類眾生的需要,現佛的身而為眾生說法的意思。

「佛告無盡意菩薩」:上對下的開示叫做「告」。佛要對無盡意菩薩說話,是為「佛告無盡意菩薩」。

「善男子」:這句話是對無盡意菩薩讚美之詞。

「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國土」是國家土地,也就是依報的世界,眾生是正報的身體。正報的眾生,要依著依報的國土而住,依報和正報同時舉出來,所以名「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是應該要用佛身來度他,才能化度他的意思。菩薩的利樂眾生,必需先有機感,然後適應其根機而化導他,所以先出其機——國土的眾生,然後應具機類而教化他。

「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有一類的眾生,應該要用佛身才能化度他,所以觀世音菩薩,就現佛身來對他說法,這正是隨類現身說法的意思。

觀世音菩薩的教化眾生,是應現諸國土,度脫諸眾生的。所以如果有一類實報莊嚴土的眾生——菩薩,成佛的機緣已經成熟,一見佛相,就能夠成就佛果的話,觀音菩薩就隨他的機緣,示現佛身,向他開示成佛的法門,使他斷除最後一分微細無明,證得圓滿法身真理,而得成就佛果。楞嚴經上說:「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是觀世音菩薩親向佛陀說自己應菩薩的機類,而現佛身說頓入佛乘的道理。

或者有人會疑問:觀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只是登上圓教初住位而已,怎能現佛身為等覺菩薩說法呢?我們要知道,菩薩雖然圓教初住,也可分身百界八相成道,而度眾生,所以可以現佛身為菩薩說法。何況圓教初住,乃是跡門中的事,若論其本,菩薩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既然是古佛再來,當然可以現佛身為菩薩說成佛之法了。又退一步說:如果有一類的眾生,希望見佛身,才能生起敬仰心的話,菩薩就現佛身,隨機施教,並不一定是說一乘實相,成佛的法門呢!

此中「應以佛身得度者」的「應以」二字,是說觀音菩薩能知眾生機宜,這是說明菩薩的「意輪不思議妙用」。「即現佛身」是說觀音菩薩,能適應眾生的機宜而現身,這是說明菩薩的「身輪不思議妙用」。「而為說法」是說觀音菩薩能適應眾生的機宜而說法,這是說明菩薩的「口輪不思議妙用」。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妙用,是同時應用,而不相離的。

癸二  現辟支佛身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辟支佛」的梵語,應該叫做「辟支迦羅」,舊譯為「緣覺」,新譯為「獨覺」。「緣覺」是出生在有佛的時侯,親近佛聞佛說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名為「緣覺」。「獨覺」是出生在沒有佛的時侯,春觀百花開,秋觀黃葉落,自己靜靜的觀察世間無常演變的道理,由此體悟無生的真理的名為「獨覺」。觀音菩薩運用他的意輪不思議妙用,知道有一類眾生,是要用辟支佛身才能得度的,是為:「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

「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現辟支佛身」是觀音菩薩的「身輪不思議妙用」,「而為說法」是「口輪不思議妙用」。

觀世音菩薩觀察法界的眾生,見到有一類眾生,應該要現辟支佛身才能化度的,觀世音菩薩就現辟支佛身來度他。眾生宿世所種的善根是千差萬別的,有的種了「信行善根」,歡喜聽聞佛法而受益,有的種了「法行善根」,歡喜獨自修持。觀世音菩薩為著要教化法行善根之類,就現同類身——獨覺身,隨機施教,而為他說無生之理,為了要教化信行善根之類,觀音菩薩也現緣覺身,為他說十二因緣的生滅門和流轉門的道理。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說「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就是觀音菩薩為辟支佛的機類,現辟支佛身,為說十二因緣或無生真理的明證。但如果有一類的眾生,並不是辟支佛的機類,可是他對辟支佛有渴仰受法的心理。既然這樣,觀世音菩薩也就不失其度化眾生的機會,現辟支佛身在於其前,為他說法了。而這個場合的說法,就不一定是說十二因緣或無生之理了。

癸三  現聲聞身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聲聞」是聞佛說四諦教法,而悟道的阿羅漢。觀世音菩薩知道有一類眾生要用「聲聞身」才能得度的。這是菩薩的「意輪不思議妙用」。

「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知道一類眾生,要用聲聞身度他才能得度,所以就現「聲聞身」向他說法而度他。「現聲聞身」是觀音菩薩的「身輪不思議妙用」。「而為說法」是觀音菩薩的「口輪不思議妙用」。

聲聞是信行善根之機,因為他須要聞佛聲教,才能斷惑證真,所以觀音菩薩就現同類身,為他說四諦的法門,教他「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得以超出三界,而證入偏空涅槃。楞嚴經上觀音菩薩說:「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這就是觀音菩薩,為信行善根的聲聞,現聲聞身而說四諦法的意思。有一類眾生,雖然不是聲聞根機之類,但他對於聲聞有渴仰受教的心理,所以觀世音菩薩就投其所好,現聲聞身來向他說法而度他。辟支佛與聲聞都是佛門中的出家眾。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有的人對於出家人特別有緣,所以觀音菩薩,為投其所愛樂,就現出家人的身份來度他了。但對他所說的,不一定就是四諦或十二因緣的法門。

以上已經將「能應三聖」的文義解釋好了。「能應三聖」應該要能應四聖才是圓滿,因為也有一類眾生,應以菩薩身才能得度的。而觀音菩薩正是現菩薩身度化眾生,用不著特別為此類根機另外示現,所以經文中也就省略了。

壬二  能應六天

上面已經將「能應三聖」科文的意義解釋好了,下面接著要解釋「能應六天」科文的意義。「能應六天」下,又分為六科:一、「現梵王身」,二、「現帝釋身」,三、「現自在天身」,四、「現大自在天身」五、「現天大將軍身」,六、「現四天王身」。茲解釋一、「現梵王身」的科文。

癸一  現梵王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這句話是說明菩薩的「意輪不思議妙用」。「梵王」是色界梵天的天王,他管領著大千世界。依佛經說: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云「欲界天」是有男女的性欲和飲食欲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地方,共有六層。「色界天」是有色質而無淫欲和食欲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色界天的眾生,雖然斷除了欲界的性欲與食欲,但仍有色身和宮殿的物質存在,所以叫做色界。此中眾生由其禪定功夫的深淺,境界的粗妙優劣分為四級,共有十八層。「無色界天」是沒有色身和宮殿的物質,唯有精神存在的地方。在無色界天的眾生,將心識住於深妙的禪定中,既無四大的色身,也沒有國土的色質,所以叫做無色界天。無色界天,也依其禪定工夫的淺深,分為四層。合起來名為三界二十八天。茲為明瞭起見,將三界二十八天的名相表列於后:

      ┌ 四天王天
      │ 忉利天
      │ 須夜摩天
  欲界六天┤
      │ 兜率天
      │ 化樂天
      └ 他化自在天
           ┌ 梵眾天
      ┌ 初禪天┤ 梵輔天
      │    └ 大梵天
      │    ┌ 少光天
      │ 二禪天┤ 無量光天
      │    └ 光音天
      │    ┌ 少淨天
 色界十八天┼ 三禪天┤ 無量淨天
      │    └ 遍淨天
      │         ┌ 福生天
      │    ┌ 凡夫天┤福愛天
      │    │    └ 廣果天
      └ 四禪天┼ 外道天─ 無想天
           │     ┌ 無煩天
           │     │ 無熱天
           └ 五不還天┤ 善見天
                 │ 善現天
                 └ 色究竟天
      ┌ 空無邊處天
      │ 識無邊處天
 無色界四天┤
      │ 無所有處天
      └ 非想非非想處天

要做三界中色界大梵天的天王,就得斷欲離愛,具足五戒十善,獲得初禪定力,且須要修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才能做大梵天王。菩薩以其智慧觀察,知道有一類的眾生,是要現梵王身才能度得了他的,是為:「應以梵王身得度者」。

「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有一類眾生,既然要以梵王身才能度化他,觀世音菩薩,仍是不失其對化度眾生的機會,「運用身輪不思議妙用」,而現大梵天王的身形,運用「口輪不思議妙用」,為他說適應機宜的佛法了。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就是觀世音菩薩,親自說明自己,為一類厭離欲界塵欲,希求得到清淨之身,希望統領大千世界,而持戒修善的眾生,現梵王身而說法的文。對這種眾生所說的法,當然是五戒十善,離愛斷欲,四無量心等的法門。但也有一類眾生,雖然不是希求做梵王的,但他歡喜看到梵王身,樂於接受梵天王的話,所以觀音菩薩就為他現梵王身而說法。而這個時候所說的法,就不一定是五戒十善等的道理,而是隨其所需而說了。

癸二  現帝釋身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帝釋」又名「釋提桓因」,翻譯中國話叫做「能為主」,是欲界第二層「忉利天」的天主。欲界有六層天,名為六欲天。六欲天的第一層是四天王天,第二層是忉利天,就忉利天向橫的方面來算,東西南北的四方各有八天,中間有一個天,合起來有三十三天,所以忉利天翻譯中國話叫做「三十三天」。帝釋就是住在三十三天的中間一個天——善法堂天,而統領著其餘的三十二天。佛教所說的「帝釋天主」,等於我國民間信仰的「天公」,基督教所崇拜的「上帝」。他們以為天公,上帝是萬能之主,是世間上最尊貴的神,但在佛教看起來,卻只是二十八層天當中,居在下面第二層的天人而已。在他的上面還有很多比他地位高的天人,況阿羅漢、菩薩、佛,那更是他望塵莫及的呢。觀音菩薩運用他的智慧觀察,知道有一類的眾生,應該要以帝釋的身份,才能度化他的。可不是嗎?就以臺灣的民間信仰來說吧,大多數人的心裏,都存有一個天公的觀念,而且視天公為世間至高的神,而信仰供奉著呢!

「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現帝釋身」是觀音菩薩的隨類現身:「而為說法」是觀音菩薩的隨機說法。楞嚴經說:「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觀音菩薩,為投合一類想要做帝釋天主的眾生,而現帝釋身,為他們說五戒十善的法門,以成就他的願望。但也有一類眾生,雖不希求做天主,而是信樂帝釋天主的,於是觀音菩薩,也就不失度眾生的機會,現帝釋天身,使其歡喜親近,然後為他開導佛法了。

癸三  現自在天身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自在天」是欲界六天中,最高的一層天。這個天有兩個王,一是天王,二是魔王。「天王」是因為修未到定的力量,舉動自在,而受五欲之樂,且能將旁天所化現的娛樂,作為自己的娛樂,攝為自己享受,而自在無礙,所以又名「他化自在天」。「魔王」是看到人世間有大修行人,持戒修定,將出離三界,他則恐怕三界內的眾生,超出三界,得到解脫,而減少他的眷屬,於是就來擾亂修行人了。這個魔王也擁有其諸魔眷屬——魔兵魔將的。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各人的好樂不同。因為觀音菩薩有他心通智的妙用,所以就知道也有一類眾生,要現自在天的身份才能得度的。

「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現自在天身」是觀音菩薩的「身輪不思議妙用」,而為說法,是觀音菩薩的「口輪不思議妙用」。觀音菩薩運用他的智慧觀察而知道,有一類眾生須要用自在天身才能化度的,所以就隨其機感而現自在天身,對他說法了。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說,有一類眾生,希望得到自在天身,以便逍遙自在,遊行十方的話,觀音菩薩,就現自在天身,到他的面前,對他說上品十善等法門,使他成就自在天的福報。還有一類眾生,雖然不是想要做自在天人的,但他和自在天人有緣,所以觀音菩薩,仍不失其機感,現自在天身,而度化他了。

癸四  現大自在天身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上一層天,其他的經典稱為「摩醯首羅天」。這類眾生,有三眼八臂,騎白牛、執白拂,飛行虛空,統治三千大千世界,為大千世界之主,而得大自在,所以叫做「大自在天」。觀音菩薩運用意輪不思議的妙用,知道有一類的眾生,是要用大自在天身才能得度的。

「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先以意輪鑒機之後,就運用身輪現身,口輪說法了。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其所說的法,如果聽法者是希望得到大自在天身,便為他說十善,四無量心等法。如果只是樂意接受大自在天王的教化,而不希求生天為大自在天人的,就投其所好,而說應機之法了。

癸五  現天大將軍身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天大將軍」是天上的大將軍,他的職責是統領天龍八部,而擁護佛法,救護國土,巡視世間,摧邪輔正,賞善罰惡,降福除災的。如在寺院供奉著的韋馱菩薩,就是發出護教護人的本願,示現天大將軍身,作為忉利天主的外臣的。菩薩運智觀察,知道世間有一類眾生,是要現天大將軍的身份,才能度化他的。

「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既然有一類眾生,應以天大將軍的身份才能得度,觀音菩薩就隨類現身——現天大將軍身在他的面前,為他開示佛法了。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說,有人道或八部鬼神的眾生,如果有志願要統領鬼神,救護國土,保衛佛教的,觀音菩薩,就現天大將軍身,為其說五戒十善等法,使其成就天大將軍身的威德勇猛,以完成摧邪輔正,保國衛教,護法安僧的志願。

癸六  現四天王身

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毘沙門」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做「多聞」。是四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觀音菩薩運用智慧觀察,知道有一類眾生,應該要用毘沙門天王身的身份,才能度化他的。

「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又知道有一類眾生,須以毘沙門天王身,才能度化他,就應其機宜,現毘沙門天王身在其眼前,對他開示佛法了。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從這個經文就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不但化現毘沙門天王身,同時也現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東方持國天王的身份呢!在這裡只舉出毘沙門天王,乃是只舉其一,而把其他三方的天王省略了。這四天王是帝釋的外臣武將,居住在須彌山腰,各各統領著鬼神部屬,常常擁護正法,使修行者,遠離魔障。觀音菩薩,觀察世間眾生,有希望生四天王宮為太子,或發願為四天王,以護國安邦的,即為這類根機示現四天王身,對他們說上品十善,及統領鬼神,護國安邦的道理,使其成就,以滿其願。

上面已經將「能應六天」經文的意義解釋好了,在這裡所說的,欲界六天中,只舉出「四天王天」、「帝釋」、「自在身天」,而略去「兜率天」、「夜摩天」、「化樂天」等身,色界四禪十八天中,只舉出初禪「梵王」與四禪的「大自在天身」,而將二禪興三禪略去。這並不是餘天不現,而是行文的省略而已!

壬三  —應五人,分五
癸一  現小王身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小王」是人間各國的國王,因為和轉輪聖王之統領四天下比較起來,其統領的範圍很少,所以叫做「小王」。又因世間上國家多,國王也多,猶如粟子散布遍地,所以又名「粟散王」。世間的眾生,也有要以小國王的身份,才能度化他的。

「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既然知道,有一類眾生,要以小國王的身份,才能接受度化,就應其機宜,示現小國王的身份,在其面前,為他說法了。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做一國之王,算是人中之最高貴者,誰不希望做國王,以君臨天下呢?但要做國王,必須先多修福德。觀音菩薩,看到一類眾生,希望做人王的,於是就現人王之身,於其面前,為他說五戒十善,治國祐民之法,以成就其福德,以滿其治國安民之願。又有一類眾生,須以人王的威德才能接受教化,觀音菩薩,也就現人王尊嚴之身,為其說法,以使其信伏領教了。

癸二  現長者身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所謂「長者」,就是有財有德,在地方上有聲望的長輩者。但嚴格的說,要具備十種條件,才夠做長者的資格。這十種條件是:一、姓貴——族姓高貴,如王族之類。二。位高——要有很高的地位,如朝中的元老、宰相之類。三、大富——要有田宅財寶之富。四、威猛——要具備威德勇猛,使人見了肅然起敬。五、智深——要智慧高深,能通達世間的事理。六、年耆——要年紀在六十歲上,而有相當涵養的美德。七、行淨——要行為端正,堪為眾人的模範。八、禮備——要具足威儀,待人以禮。九、上歎——要為在上者(如國王或上司)之所讚歎。十、下歸——要為下輩者之所信伏歸附。這便是長者所應該要具備的十種條件,又名長者十德。有一類眾生,須要以長者的身份,才能接受化度的。

「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知道有一類眾生,要以長者的身份,才能感化於他,就隨類應化,現長者身,到其面前,為其說法了。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因為做了一個長者,能得到地方人士的歸附愛戴,所以也有人羡慕的。既然這樣,觀音菩薩,就現長者身,對他說博施濟眾,仁民愛物的法門,使其成就,以滿其願了。又有一類,雖自身不希望為長者,但要以長者的身份來感化他,才能信伏的,所以觀音菩薩,就投其所好,現長者身,為其說法,以便使其接受教化了。

癸三  現居士身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所云「居士」,依通常的解釋,是居在家庭裡,修學佛道之士。世間眾生的樂欲和機緣各別不同,也有一類眾生,要以居士的身份,才能得度的。

「即現居土身,而為說法」:既然有一類要以居士身才能得度的機感,觀音菩薩也就現「居士身」,為其說法了。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說,有一類希望韜光藏德,寡欲精修,愛談名言,心慕佛法的眾生,觀音菩薩,就現居士身,為其說居家修德之法。又有一類與居士有緣的機感,觀音菩薩,就應其機宜,現居士身,為其說法,使其接受感化了。

癸四  現宰官身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宰官」是宰相官僚,如從前的宰相百官,現在之內閣,省、巿、縣長等,凡是從事國家政治,接受國家薪俸的,都是宰官之類。也有一類眾生,要用宰官的身份,才能接受感化的。

「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運用他的智慧觀察,知道有一類要以宰官的身份,才能得度的眾生,菩薩就現宰官身,為其說法了。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說:如果有一類眾生,希望治理國政,以安定邦邑的,觀音菩薩,就示現宰官身在其面前,對其說輔政安邦,仁民愛物的道理,以滿其願。又有些現職的軍政首長,自為職高身貴,那肯接受普通人的教化,所以觀音菩薩,就示現較他更高的宰官身份,為其說法,使其信伏,而收教化之功了。

癸五  現婆羅門身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婆羅門」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做「淨裔」。是古時代印度四種族姓之一,也是當時有領導權威的外道。自稱他們的族種,是劫初時,從梵天的口所生,是梵天的後裔,所以叫做「淨裔」。世間上也有一類眾生,要以婆羅門的身份,才能使他接受教化的。

「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既然有一類眾生,要以婆羅門身才能度他,觀音菩薩也就曲隨方便,示現「婆羅門身」,對其說法了。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因為婆羅門族是印度最有權威的種族,其餘受輕視的賤族,當然希望自己也成為貴姓的種族,以免受人侮辱,因此,觀音菩薩,就現婆羅門身,在他的面前,為其說法,使其成就了。又外道的邪見固執,不是以出家人的身份,所能教化的。觀音菩薩,為要使他們改邪歸正,就現同類身,為其說佛法,使其去邪執,悟正理,而得解脫了。

壬四  能應四眾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上面已經將「能應五人」文中的意義解釋好了。在「能應五人」文中所舉的,只是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等身。但在世間上,還有經商、耕農等等行業的人,種類繁多,觀音菩薩,既是有機感必應,自然都可一一現同類身,為其開示佛法,只是一一舉出來的話,不免繁多,所以簡略之耳。這一科的文,就要解釋觀音菩薩示現佛教四眾,以教化眾生的意義了。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比丘」是印度話,又名「苾芻」。因為包含有三種意義,所以只翻其音而不譯其義。比丘的三種意義是:一、「乞士」,二、「破惡」,三、「怖魔」。所謂「乞士」是內乞佛法以資法身慧命,「外乞」飲食以養色身生命的意思。換句話說,「比丘」是出家修道者。身為出家修行者,必須內求佛法,以增長法身慧命,外向信眾乞取飲食,以維持色身生命,所以叫做「乞士」。「破惡」是做個出家人,必須精持淨戒,以破身的殺、盜、婬,口的惡口、兩舌、妄言、綺語的七種惡業的意思。「怖魔」是出家人發心出家,嚴持淨戒,就能超出三界,而減少諸魔眷屬,因此,就使魔王生大恐怖,所以叫做「怖魔」。「尼」是女,所以比丘尼,就是出家修行的女眾。「優婆塞」也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做「近事男」,梵語「優婆夷」,翻譯中國話叫做「近事女」,受過三皈五戒親近奉事三寶的善男信女,叫做「近事男」或「近事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佛教的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的職責是主持佛法,優婆塞、優婆夷的職責是擁護佛法。自身想要出家修行,或者與出家人有緣,樂意接受出家人教化的,這便是應以比丘、比丘尼身教化的機類,如果自身想做個在家學佛的清信士女,或與在家清信士女有緣,樂意接受他們勸導的,便是應以優婆塞、優婆夷身教化的機類了。

「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以智慧觀察眾生,如有一類機感,須以佛教四眾的身份來度他的,觀音菩薩,就現四眾身,對其說法了。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又云:「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說,觀音菩薩,看到在俗的,男女,有心厭塵俗,好學佛法,希慕割愛辭親,出家學道的,於是觀音菩薩,就示現比丘,比丘尼身,於其眼前,為其說清淨梵行,出欲離塵的法門,使其完成出家的願望。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又云:「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說,觀音菩薩看到一類眾生,希望受三皈五戒,做個在家的清淨信士信女的,觀音菩薩也就隨其機宜,示現優婆塞,優婆夷身,為其說三皈五戒的道理,使其成就。

又有一類眾生,雖然自身並不想要出家,但是和出家人有緣,觀音菩薩就適應其機宜,現出家人的身相,為其說法,使其信受。有一類眾生,雖和出家人沒有緣,卻和在家信眾有緣的,觀音菩薩也就投其所好,示現在家居士的身份,為其說法,以便教化了。

壬五  能應眾婦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中,前後所說,除比丘尼及優婆夷、童女之外,都是示現男子身,唯有這一段說明菩薩應化婦女身,可見觀音菩薩,本來不是女人之相,只是隨類示現而已。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這段「婦女身」三字,是包括從長者乃至婆羅門,就是「長者婦女」、「居士婦女」、「宰官婦女」、「婆羅門婦女」。「長者婦女」是長者的夫人:「居士婦女」是居士的夫人:「宰官婦女」是宰官的夫人:「婆羅門婦女」是婆羅門的夫人。此中只舉出四種婦女,實則包括其他一切婦人。在封建時代,婦女都是深居閨內,不易外出,更不能與外界男人接觸,而現在雖然文化開明,女人可以出入於公眾場所,但男眾與女人接近,總覺得不大方便,尤其身為出家比丘,更不方便常與婦女之輩接近。這種婦女之輩,還是以同類身來度化他此較方便,這便是應以婦女身得度的機類了。

「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看到一類眾生,應該要以婦女身得度的,就隨其機宜,示現婦女身,而為說法了。此段文,應該是「即現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而為說法。」文中只云「即現婦女身」,乃是文法之略耳!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所謂「內政」,是泛指一切婦女之道。儒書說:教令不出閨門,故曰內政。也就是說閨門是萬化之源,關係於國家之治亂者很大,所以婦女在家內教育子女方面,負有相當的責任呢!女主,即是天子之后。國夫人,如邦君之妻,叫做君夫人。命婦,是受朝廷誥命的婦女。大家,是大姑的意思,才德兼備,能為婦女之楷模者,就是大家。楞嚴經這段文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一類婦女,要內政立身,以修身齊家治國的,觀音菩薩,就現女主身,國夫人之身,命婦之身,大家之身,於其面前,為其說三從四德,修身齊家,教養子女等道理,使其成就婦人之道。以上所說,乃是約一類樂為婦女之機所說,但女人究竟是苦惱多,所以很多女人,渴望求脫女人身的。既然這樣,觀音菩薩,也就現同類身,方便接近教化,以使其得到解脫了。又菩薩不但現能齊家治國的宰官婦女,多德望的長者婦女,多學識的居士婦女,多數術的婆羅門婦女,同時亦隨機示現種種貴賤不一的婦女身,以化度所有婦女之輩呢!諸如白衣觀音、送子觀音等,都是觀音菩薩,在中國示現女人身,以教化眾生的事跡。

壬六  能應二童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上面已經把「能應眾婦」文中的意義,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的,是「能應二童」文中的意義。所謂「二童」,就是「童男」和「童女」。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所謂「童男」是抱著獨身主義志願,終身不犯女色的男子:「童女」是志願常為處女,終身不出嫁的女子。「童男」如華嚴經之善財童子,「童女」如法華經的龍女之類。觀音菩薩,以智慧觀察,知道有一類眾生,要以童男童女的身份才能得度的。

「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既然有一類眾生,須要以童男童女身才能得度的,觀音菩薩,就示現童男童女身,到他的面前,為他說法了。楞嚴經上說:「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說,有一類抱獨身主義的男女,觀音菩薩,就示現童男童女身,為其說法,使其成就童男童女之身。上面是約樂意做童男童女的機類所說,但也有一類雖不是想要做童男童女,卻與童男童女有緣,所以菩薩也就示現童男童女身,為其說法了。如馬郎婦,就是觀音菩薩,示現童女身,以教化眾生的事蹟之一。

壬七  能應十類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上面已經將「能應二童」文中的意義解釋好了,下面接著要解釋「能應十類」之文義。所謂十類,就是「天」、「龍」、「夜叉」,乃至「摩侯羅伽」等八類,再加上「人」、「非人」,合之即為十類。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天」指欲界與色界諸天的天人,也就是收攝上面能應六天文中,不盡之天人機類。「龍」有守天宮殿的,興雲降雨的,開瀆決江的,守護伏藏等等,種類殊多。「夜叉」是梵語,翻譯中國話叫做「勇健」,又叫「捷疾鬼」或「能噉鬼」,因為這是一類食人的兇惡鬼神,有地行、空行、飛行三種夜叉。「乾闥婆」也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做「香陰」。因為他不食酒肉,唯以香氣滋養身命,所以名為香陰。是帝釋天人的奏樂神,帝釋天神,須要作樂的時侯,只要燒沉水香,乾闥婆神,就尋香而至,奉侍帝釋,而演奏音樂。「阿修羅」也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做「無端正」,因為阿修羅女貌美,而阿修羅男醜惡,所以叫做「無端正」。又因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所以又名「非天」。阿修羅有天道所攝的化生阿修羅,有人道所攝的胎生阿修羅,也有鬼趣所攝的卵生阿修羅,和畜生道所攝的濕生阿修羅。因為阿修羅依附於天、人、鬼、畜之四趣,而沒有其個別的趣所,所以就把六道輪迴的眾生判為天、人、鬼、畜、地獄的五趣,而略去修羅趣。「迦樓羅」也是印度話,譯為中國話叫做「金翅鳥」,俗謂大鵬鳥。而形相粗大,兩翅伸展開來,有三十六里之廣,金翅鳥本來是以龍為食的,後來因受佛的感化,就不再食龍了。佛陀為濟其飢,就命佛弟子,每於食時,念咒布施飲食,使其飽滿。出食偈云:「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就是從這些因緣來的。「緊那羅」也是梵語,譯為中國話叫做「疑神」,因為他的形體像人,但頭上有一支角,使見者疑是鬼怪之類,所以叫做「疑神」,他也是帝釋天人的奏樂神。梵語「摩侯羅伽」,譯為「大腹行」,就是大蟒蛇神。此類眾生,雖是蛇身,但粗而且長,其鱗內生蟲,日夜咬之,其苦難堪,此乃前生多瞋恨心所感受的果報。例如武帝之后郗氏,就是轉生為大蟒蛇,幸得武帝延請高僧,為其修建懺悔道場,才脫離了蟒蛇身,而得生天上。現在佛門中,有金山御製梁皇寶懺十卷,就是從這因緣而來的。「人」是人道中的人類。上面能應五人,已經說明菩薩能示現人類之身,而這裡所以重述者,乃是統收人王、宰官……以外,不盡之機耳。「非人」是對人而言,也就是天龍八部的鬼神等,就是非人。而在本文中,已經列出天龍八部之名,為甚麼又再重言非人之類?這亦是統收天龍八部之外,不盡之鬼神之機耳。

「即皆現之,而為說法」:觀世音菩薩,既然看到一類眾生,須要以天、龍乃至人、非人等身,才能得度的,就仍不捨機感,曲隨方便,示現天、龍……人、非人等身,而為其開示佛法,是為:「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即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觀世音菩薩,應諸天之機,而示現教化,所教化的天人有二種,一是求為天人的,二是求脫離天身的。前面能應六天,是應其求生天的機感,這科文中示現天身,是應其求脫離天身的機感。因為天上雖好,整日耽溺於天福之中,就不能發心修行,且天福享盡,就會現出五衰相,而墮落下界,乃至三途去受苦。這倒不如在人間,苦樂參半,容易發道心,學佛修行,能了生死。所以只要是有智慧的天人,就想求出離天趣了。觀音菩薩,看到這類機,就示現天人之身,為其說法,使其脫出天倫,以成就其願望。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龍雖然由宿福的招感,住在七寶宮殿,且能喚雲變雨,具備大神力,但因前生多瞋,心地不正,犯戒好鬥,所以有三苦:一、熱沙炙身,二、風壞宮衣,三、金翅鳥噉的三種苦報。因此,龍也希望脫離龍身的。既然這樣,觀音菩薩,就示現龍身,為其說布施、持戒、柔和、仁慈等法門,使其達成脫離龍倫的心願。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又說:「若有夜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夜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夜叉,多為暴惡因緣而墮落的。做個鬼道的眾生,當然是苦惱無窮。如果有希望脫離「夜叉」苦報的機感,觀音菩薩,就現同類身,為其說布施持戒、柔和謙善等法門,使其脫離「夜叉」之倫類,而轉生人道了。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乾闥婆」住在須彌山南,金剛窟內,亦是由前世業報所生。其有欲脫離「乾闥婆」身的,觀音菩薩,就現「乾闥婆」身,為其說遠離放逸,及受五戒,修十善等法門,使其脫離「乾闥婆」的倫類。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因為「阿修羅」,在前生雖修下品十善,但因常懷猜忌之心,尤好鬥爭,所以雖然住在南瞻部洲的金剛山,有六千由旬廣大的修羅宮,可是,每日三時,有刀鎗劍戟,從空中飛入宮中,阿修羅若不躲避,必受殺傷。因為「阿修羅」雖然能得享福,但因苦具自至,常受痛苦,所以就有生厭離心,求脫其倫的。既然這樣,觀音菩薩,就現「阿修羅」身,為其說慈忍謙恭,及五戒十善等法門,使其脫離「阿修羅」的倫類。

「迦樓羅」的身形粗大,每日要吃大龍一條,小龍五百條,才能飽滿。這麼大的身份,豈不痛苦?其有欲脫離「迦樓羅」苦報的,觀音菩薩,就示現同類身,為其說仁慈愛物及五戒十善等法門,使其脫離畜生道,而轉生於人天道上。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緊那羅」雖然由前生布施的力量,住在七寶宮殿,能歌能舞,但似人非人,似神非神,其形體很怪誕,怎不生厭離心,求脫其倫呢?觀音菩薩,看到有欲脫其倫的「緊那羅」,就示現同類身,為其說遠離戲樂,及十善等法門,使其達成脫離本倫,而生人天勝趣的願望。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做個「大蟒蛇」,也是痛苦難堪的,其欲脫離本倫,求生人天的,觀音菩薩,就示現「摩呼羅伽」身,為其說忍辱、慈悲、十善等法門,使其捨離瞋恚,脫離大蟒蛇身的苦報,而轉生人天樂趣。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從這一段文的內容看起來,就可以知道在這科文中菩薩示現人身,乃是約其喜歡人身,更無他求者而言。佛陀曾言:地獄眾生太苦,天趣眾生太樂;太苦太樂,都不能發心修行佛法,只有人道眾生,苦樂參半,既能因受苦而激發道心,又因有短暫的安樂,而得以辦道。所以古德說: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為。既然這樣,凡有智者,誰不希望善保人身,以借假修真呢?既然這樣,觀音菩薩,就示現人身,為其說五戒十善等法門,使其成就人身。

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使其成就。」其中有形指有色身,如休咎精明等眾生。「無形」,是沒有形體的空散銷沉等。「有想」,是有精神的鬼神精靈等,「無想」,是精神麻木,而化為土木金石等類。這些都包括在非人之內,如果欲脫其本倫的,菩薩都一一現同類身,為其說法,使其解脫非人之類。

壬八  能應力士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執金剛神,就是護法神。護法神的責任,是手執金剛的寶杵,降伏邪魔,譴責惡人,以護持正法的。佛教雖然以慈悲為本,但在適應眾生的根機,施行教化方面,卻有「折」、「攝」二門。折伏門,是對個性剛強的眾生,以威德折其驕慢,使其信伏。攝受門,是對個性柔順的眾生,以慈悲攝受,使其信從奉行。執金剛神,就是以折伏門的方法,幫忙佛陀教化眾生的。如果有護法心切,欲為執金剛神,以藉金剛杵的威德,降伏邪惡,擁護佛法的機類,觀音菩薩,就示現執金剛神之身份,為其說摧邪輔正之法,令其成就威德,以作佛教護法。正法念經說:「過去有一位國王,第一夫人生了一千個兒子,國王設了一千個籌,叫他們抽籌,以試未來成佛的次第。結果拘留孫得第一籌,乃至樓至得最後一籌,就是現在賢劫的千佛。第二夫人生了二個兒子,一個發願做梵王,勸請千佛說法,一個發願做金剛力士,擁護千佛的教法。」這就是現在的梵王和金剛神。

上面已經將觀音菩薩,應眾生機,示現身相說法教化眾生的文義,解釋好了。在這應機示現教化眾生文中,所舉出來的有三十二種身相,所以又名三十二應身。這三十二應身,就是:能應三聖是三種身相,能應六天是六種身相,能應五人是五種身相,能應四眾是四種身相,能應眾婦是一種身相,能應二童是二種身相,能應十類是十種身相,能應力士是一種身相,合起來一共三十二身相。但觀世音菩薩既云隨類現身,何止現三十二種身?在本品標明三十二應身者,只是舉出大略的數目耳。

辛二  結德勸供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這段結德勸供的文,又要分為二段:「無盡意……度脫眾生。」是結德。「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勸供。所謂「結德」,是總結上面三十二應身的文,以讚歎觀世音菩薩,妙化的功德。「勸供」是勸在會乃至未來的眾生,都要供養觀世音菩薩。玆分段略釋之: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世尊把上面的道理講完之後,又再呼「無盡意」一聲,以提醒無盡意菩薩,以及在會大眾的注意。接著就說:「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是觀世音菩薩」是「這一位觀世音菩薩」的意思。「如是」二字是指法之詞,是指觀音菩薩,現佛身乃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的,三輪不思議妙用。這位觀音菩薩,成就了如上面所說,隨類現身說法的功德,是為:「成就如是功德。」

「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以」是「用」的意思。「以種種形」就是用種種的身形,這是標示菩薩的身輪妙用。既然說「以種種形」,就不止是三十二應身了。所以這句「以種種形」更加顯示觀音菩薩的神化莫窮。「遊諸國土」的「遊」字是「遊化」,這是說明菩薩的來去自由的自在業用。「諸國土」是一切的國土,也就是一切世界。觀音菩薩的遊行教化,不分天上人間,也不拘此疆彼界。這正是表示,觀音菩薩的妙應無方。「度脫眾生」的「度」是「化度」,「脫」是「解脫」。化度眾生,使其解脫種種災厄痛苦,叫做「度脫眾生」。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故」是因為觀音菩薩,成就了三輪自在業用,隨類現身說法教化的功用,以種種身形,遊化一切世界,度脫眾生的緣故。「汝」字指無盡意菩薩,「等」字,近指在會大眾,遠即總該所有信仰觀音菩薩的現在未來諸眾生。「一心」是專一無二之心。「供養」是以物質的供奉。佛陀對無盡意菩薩說:是因為這位觀音菩薩,神化無窮,妙應無方,遊化十方,度脫眾生,使一切眾生,都能得到離苦得樂的恩惠,其功德海深山高,歎莫能盡,所以你們,為著酬答觀音菩薩給與的恩惠,就應當一心一意的,供養觀世音菩薩呀!

觀音菩薩的鑒機、現身、說法,乃是從修耳根圓通所得到的「無作妙方,自在業用」,所以雖曰以種種形,其體惟是一真,雖曰遊諸國土,仍然不離當處。這好比天上的一個月,普遍映印於一切水中,一切水中的月,唯是天上的一月所攝;月不下降,而水也不上升,水清即月明,是一樣的道理。能夠體會此意,才能領悟觀音菩薩,隨類示現說法教化的真實意義呢!

庚二  正答遊於娑婆,分二
辛一  顯示妙德,分三
壬一  能施無畏

上面已經把「廣顯應化諸國」科下的意義解釋好了。下面接著要解釋「正答遊於娑婆」科文的意義。這科文分為:一、「顯示妙德」,二、「應問總答」的兩科。「顯示妙德」下,又分為:一、「能施無畏」,二、「能感供養」,三、「能修供養」的三科。茲解釋「能施無畏」的科文。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這段文正是顯示觀音菩薩,能施無畏的功德妙用。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是」字當做「這」解釋。「是觀世音菩薩」,就是「這位觀世音菩薩」的意思。「摩訶薩」的「摩訶」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做「大」。「薩」字是「菩薩」的略稱。所以「摩訶薩」是「大菩薩」的意思。觀世音菩薩,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以稱為「菩薩摩訶薩」。菩薩之所以稱為摩訶薩,是表現在菩薩中,是一位超群拔類者。詳言之,必須具足:大、多、勝的三種妙德,才能稱為摩訶薩。所謂大,是心境廣大——已體證法身真理,心境開通,包太虛、週沙界。所謂多,是解悟眾多——對於權實之法,都已了解體證。所謂勝,是度生妙用殊勝——運用三輪不思議妙用,隨類示現教化。觀世音菩薩,正是具備了這些條件,所以堪稱為摩訶薩。

「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於」是「在」的意思。「怖畏」是恐怖畏懼,「急難」是緊急的災難。在恐怖畏懼緊急災難之中,叫做:「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能夠布施無畏。我們如果日間走到深山,有盜賊惡獸的道路,或者夜間走到黑暗的道路,心理必定會恐怖畏懼。如果真的碰到劫盜或野獸,那更是緊急的災難。觀世音菩薩,在眾生心生恐怖的時候,能使你遠離怖畏,在眾生遭遇急難的時候,能使你解除災難,而使你精神上,消除種種恐怖畏懼,所以叫做:「能施無畏」。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這正是顯示觀音菩薩,能施無畏的功德。

所謂「布施」,分為三種:一、財施。財分:「內財」、「外財」、「內外財」。將衣服、飲食、臥具、金錢等身外之物布施與人,是名「外財施」。將自己身上的頭、目、髓、腦、手,足等布施與人,是名「內財施」。以妻、子等布施與人,是名「內外財施」。二、「法施」:對一切眾生,演講佛法,就是以佛法布施眾生,名為「法施」。三、「無畏施」:能使人除去怖畏、能解救人的急難,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快樂者,名為「無畏施」。三種布施當中,財施屬於物質的,法施與無畏施,都是屬於精神的。而財施只救眾生色身之苦,法施能破除眾生痴暗,能開眾生智慧光明,使眾生增長法身慧命,而了生死,成就聖果,所以法布施的功德,勝於財施的功德。在本文中,菩薩能施無畏給眾生,乃是布施的第三無畏施。世間的怖畏,莫過於生死,眾生的急難,也莫甚於生死。因此要徹底的解脫眾生的怖畏急難,非要使眾生了脫生死不可!要使眾生了脫生死,就得開示佛法,以斷除其煩惱惡業。果能這樣,無畏施也就是法施了。

「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是故」,是因為觀音菩薩,在眾生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能使眾生遠離怖畏急難的緣故。「此娑婆世界」是指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區域,有三千大千國土之多。「號」是安立德號,說明白點,就是稱呼的意思。因為觀音菩薩,能以無畏布施眾生,所以這娑婆世界的眾生,都稱呼這位觀音菩薩,為「施無畏者」。

楞嚴經十四無畏中,觀音菩薩向世尊說:「世尊!我復於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又於四不思議中說:「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害,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這是說明觀音菩薩,因修耳根圓通,發起妙用,所以能以無畏施與眾生。同時說明,不但娑婆世界的眾生,稱他為施無畏者,而是十方諸世界的眾生,都稱呼他為施無畏者。觀音菩薩的「施無畏者」,乃是因其能施無畏的德用,所安立的德號。

壬二  能感供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上面已經把「能施無畏」科中的意義解釋好了,現在接著要解釋「能感供養」科文的意義。這科「能感供養」文中,又含有三段的意義。從「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是受旨——無盡意菩薩,承受佛陀聖旨而興供養。「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是不受——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的供養。「無盡意復白………受此瓔珞」是重奉——無盡意菩薩重申把瓔珞珠,供奉觀世音菩薩。茲分別解釋於后: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薩」:無盡意菩薩在前面聽世尊說:你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所以就接受世尊的意旨,要發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了。而且在要供養觀世音菩薩之前,先稟白佛說:世尊啊!我現在應當遵照世尊的開示,要發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了。這段文正是「受旨」的意思。也是表明能供養的人——無盡意菩薩。

「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即」字是「即時」,「解」是「解開」,「頸」是「頸項」。「眾寶珠」是種種珍寶之珠,「瓔珞」即是項鍊之類。無盡意菩薩向世尊說要供養觀世音菩薩之後,即時把掛在頸項的眾寶珠鑲成的瓔珞解下來,這寶珠的價值有百千兩金那麼多。雖然這麼高貴的瓔珞,無盡意菩薩並不吝惜,而把它供養給觀世音菩薩。這段文是顯示所布施之物的貴重。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無盡意菩薩,把瓔珞寶珠解下來,拿給觀世音菩薩,就開口說:「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所謂「仁者」是有仁德的人。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大悲救世的慈悲者,所以稱謂「仁者」。又「仁者」,也是菩薩與菩薩之間,互相客氣的稱呼。無盡意菩薩,向觀世音菩薩說:仁德的聖者啊,請你接受我的法施,所供養你的珍寶瓔珞吧!這段文是無盡意菩薩,把供養觀世音菩薩的事,付於實行,再以口言表達內心的誠意。這瓔珞是物質,應該是「財施」,為甚麼叫做「法施」呢?這是因為無盡意菩薩,解珠供養的時侯,能夠了達三輪體空而不著相——能夠以緣生性空的真理,而體會「能布施的人」、「受布施的人」、「中間所布施之物」都是空無自性的,因之雖然布施,而不著布施之相。既然能了達三輪體空而不著相,所以「財施」就是「法施」了。又菩薩之布施,乃是代為眾生祈福,既然是代眾生布施,即是回自向他——將布施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所以「財施」也就是「法施」了。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時」是無盡意菩薩,把寶珠奉給觀世音菩薩,請觀世音菩薩接受的時侯。那個時候,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供養的瓔珞寶珠。這段文是說明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的意思。但觀世音菩薩,為甚麼不肯接受呢?因為無盡意菩薩,雖然承受佛旨發心供養,但觀世音菩薩,猶未奉命接受,所以不敢接受。這是尊重佛陀的慈命。又無盡意菩薩的瓔珞珠,是從自己的頸項解下來的,既是這樣,觀音菩薩,怎麼好意思接受他人身上親自所用的東西?這是不應該接受的。所以觀世音菩薩,就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瓔珞寶珠的供養了。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無盡意菩薩,看到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其供養,於是就又稟白觀世音菩薩說:仁者啊!為憐愍我們,所以請你接受這瓔珞吧!這段文是無盡意菩薩重請供養。為甚麼說「愍我等故」呢?「我」是指無盡意菩薩本身,「等」是並及在會四眾人等。眾生太薄福了,但都是仍然慳貪而不肯布施造福,這樣的話,要等何日才能離苦得樂呢?無盡意菩薩就是憐愍眾生的貧窮痛苦,而代為布施造福的。所以就對觀世音菩薩說:仁者啊!我是愍眾而施,也請你愍眾而受吧!

無盡意菩薩之重請,有二種意思:一、為表示誠懇,希望佛陀能轉為命令觀世音菩薩,必定要接受。二、表示既然為眾生而施,而菩薩為眾而受,並沒有損傷正義。為此二事,所以就重請了。也由此可以知道,菩薩的一切舉動,都是為著眾生呀!

壬三  能修供養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這科文是觀世音菩薩,接受無盡意菩薩的瓔珞珠之後,轉供世尊及多寶佛塔,所以科名「能修供養」。這一科的文,又分作二段。「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受是瓔珞。」是佛勸——佛勸觀世音菩薩,要接受無盡意菩薩的供養。「即時觀世音菩薩……一分奉多寶佛塔」是受已轉奉——觀音菩薩把瓔珞珠接受之後,轉而供養二佛。茲分別解釋之: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爾時」是無盡意要供養,而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的時候。因為世尊知道觀音菩薩,是因為沒有得到佛的慈命,所以不敢接受,也知道無盡意菩薩之所以重請,乃是希望世尊轉致,令其必受,所以就向觀世音菩薩開口說話了。這是佛陀意輪鑒機,口輪說法的妙用。

「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這段正是世尊勸觀世音菩薩的話。四眾及天龍八部等,在前面已經有解釋,所以這裡不重解釋。世尊明白了雙方的心理,就對觀世音菩薩說:你應當憐愍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八部等的緣故,要接受無盡意菩薩所供養的瓔珞啊!在這裡應當要知道:憐愍無盡意和憐愍眾生的意思不同。憐愍無盡意,是憐愍其代眾生布施求福的誠懇。憐愍眾生,是憐愍眾生寡德薄福。世尊勸說的用意,正是無盡意菩薩既為眾生而布施,觀世音菩薩也應該為眾生而接受的意思。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即時」是世尊勸說的時侯。因為世尊開口勸觀世音菩薩,要接受無盡意的瓔珞供養,所以觀世音菩薩,就憐愍四眾天龍八部眾等,而接受瓔珞。不說愍無盡意,而言愍諸四眾等者,正是顯示無盡意,乃是為代眾生求福而布施,觀世音菩薩,亦是為使眾生植福而接受的。

「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這段文正是轉奉的意思。觀世音菩薩,既承世尊的慈命,接受了無盡意菩薩的瓔珞珠之後,就把它分作二分,其中一分供養釋迦牟尼佛,一分供養多寶佛。所謂「多寶佛塔」,多寶佛是東方寶淨世界的佛。多寶佛入涅槃之後,以本願為全身舍利,諸佛說法華經,必在其前出現。因此,世尊講法華經,也湧出多寶佛塔,在其法會中。觀世音菩薩,既然接受了無盡意菩薩的瓔珞供養,而又轉奉世尊及多寶佛塔,是有二種意思的:一、是顯示觀世音菩薩,乃是為令眾生植福,所以才接受,而不是貪著物質而接受,所以接受後,即時轉奉於佛。二、是觀世音菩薩,自謙自己的福德不如佛,供養菩薩不如供養佛的福報大。既為眾生植福的話,轉供世尊的福報殊勝,所以就把它轉奉於佛了。這也正是顯示觀世音菩薩能修供養的妙德。

辛二  應問結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上面已經把「顯示妙德」下三小科的文義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應問結答」文中的意義。所謂「應問結答」就是世尊因無盡意菩薩之請問,而解釋了上面的道理,現在把要解答的道理,都已經解釋好了,就做一個結論的答覆,所以科名為「應問結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世尊把上面的道理講完之後,再呼無盡意菩薩一聲,接著說: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自在神力。「如是自在神力」這句的意思,遠指冥應和顯應文中所說,觀世音菩薩悲心救苦,普門示現等等的度化眾生妙用;近指菩薩「能施無畏」、「能感供養」、「能修供養」的妙德。所謂「自在神力」是自在解脫的神通力,就是楞嚴經所脫的「無作妙力」。這「無作妙力」,是顯示菩薩所示現救度眾生的三輪不思議妙用,乃是本性中自然流露出來的任運妙用。其作用是不須要經過思考作意,毫無勉強的。

「遊於娑婆世界」:觀世音菩薩的教化眾生,雖然是「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但娑婆世界的怖畏急難的事比較多,而人類也多習慳貪,少修福慧,所以菩薩就特別關心娑婆世界的眾生,以自在神力,遊化娑婆世界,而解除娑婆世界眾生的怖畏,救拔娑婆世界眾生的急難,使裟婆世界的眾生破慳貪、修福慧。所以說: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裟婆世界。

丙二  偈頌,分三

上面已經把「世尊答示感應」下的第一科「長行」的文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第二科「偈頌」的文,本來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法華經,這品普門品,是沒冇偈頌的。後來到了隋朝的時候,有一位闍那笈多法師,再翻譯法華經,這品才有偈頌。以後的人,把它移來合併於羅什法師所翻譯普門品長行文的後面,所以現在的流通本,才有這段偈頌。

偈頌有「祇夜」和「伽陀」兩種。梵語「祇夜」,譯為「重頌」,是以詩詞的體裁,重複說明長行文中的義理的名為「重頌」。「重頌」又有「廣頌」和「略頌」的差別。「廣頌」是在長行文中,沒有說明清楚的地方,以偈頌詳細的說明,「略頌」是在長行文中,已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在偈頌中,只作簡略的說明。梵語「伽陀」,譯為「孤起頌」,這是在長行中沒有文,而在偈頌中,孤獨而起,說明另外一種意思的,所以名為「孤起頌」。

佛陀的說法,為甚麼有「長行」和「偈頌」二種體裁呢?這在印度的宗教,本來就有二種說法的體裁。一是貫華說,就是「偈頌」,這好此中國的韻文。二是散華說,就是「長行」,好此中國的散文。這都是眾生的好樂不同,隨機而說的。而在「長行」文之後有「重頌」者,一為投合利鈍兩種根機:因為利根的眾生,只要經過世尊一番說明,就可以了解,所以只要長行之文就夠了。但根機遲鈍的眾生,要再次說明才能了解,所以要重複以偈頌頌出。二為後來之眾:佛陀說法的時候,有的因為差別因緣,不能一開始就來參預法會而聽講,佛陀為使後來聽講的眾生也能得到利益,所以在「長行」之後,又以「偈頌」重述之。本品的「偈頌」,又要分為:一、「重問得名因緣」,二、「重答得名所以」,三、「重顯遊化方便」的三科來解釋。

丁一  重問得名因緣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這段文是無盡意菩薩,重複向世尊請問,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爾時」是指世尊把上面的道理講完的時候。世尊在上面把觀世音菩薩,有無作妙力,遊於娑婆世界的道理說完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就以偈頌再向世尊請示了。

「世尊妙相具」:這句是以偈讚歎佛陀的功德。「世尊」是對佛的尊稱。因為佛陀是世間、出世間最為尊貴的聖者,所以稱為「世尊」。「妙相具」是具足微妙相好的意思。佛的報身有無量相好莊嚴,應化身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稱為「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這句偈是表達無盡意菩薩自己的問意。「彼」字是「他」的意思,此處的「彼」字是指觀世音菩薩。我現在要重複請問他——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所以說「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這兩句偈正是所要問的事情。「佛子」是菩薩的別稱。佛陀慈悲深廣,等視一切眾生,猶如赤子。所以約廣義說,一切眾生都是佛子。但子以嗣父業為職責,佛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而菩薩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荷負教化眾生的事業,才是真正的佛子。二乘人側重自利,只與佛陀的本懷少分相應,但猶未悟證其中道理,所以稱為外子。這裡所說的佛子,是指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隨類示現,度脫眾生,正是負擔如來利生之事業,所以是名符其實的佛子。「何因緣」是為甚麼緣故的意思,佛子——觀世音菩薩——為甚麼緣故,名字叫做觀世音呢?所以說:「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世尊把上面的道理講完的時候,當機的無盡意菩薩,就以偈頌再請問世尊。就說:「具足微妙相的世尊啊!我現在要重複的請問他(觀世音菩薩)的事情,佛子(觀世音菩薩)為甚麼叫做觀世音呢?」這便是這一科「重問得名因緣」科文的意思。

丁二  重答得名所以,分三
戊一  總標分二
己一  極顯二利行願

「重答得名所以」下,又分為三科:一、「總標」,二、「別顯」,三、「總結」。「總標」下又分二科;一、「極顯二利行願」,二、「正標化他行願」。玆解釋「極顯二利行願」的文。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這一科的文,是世尊把觀世音菩薩,自利利他的行願,以簡單幾句話顯示無遺,所以科名「極顯二利行願」。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具足了微妙相的世尊,是為「具足妙相尊」。以偈來回答無盡意菩薩的發問,是為「偈答無盡意」。這兩句話是結集經典的人,描述當時的情形。就是說:因為無盡意菩薩,以偈頌來請問世尊,所以世尊,也就以偈頌來回答無盡意菩薩了。

「汝聽觀音行」:「汝」字是指無盡意菩薩,「聽」字是要諦聽,「觀音行」是觀音菩薩自利利他的行願。世尊以偈回答無盡意菩薩的時候,一開口就說:無盡意菩薩啊!你要注意聽呀!我要向你說明觀世音菩薩,自利利他的行願了。這句話是訓誡無盡意菩薩,要注意聽下面所要講的道理。無盡意問世尊說:「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而世尊即以「觀音行願」回答,這正是表示諸佛菩薩的聖號,每以其「因中」的「自利行」與「果上」的「利他行」,來安立德號的。

「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這三句偈,是說明菩薩「化他的行願」。「應」字是「感應」的意思。佛菩薩的度眾生,是有機感即應的,「應」而叫做「善」,必定具足自在的神通力。從「真理體而隨類化身,雖然變現了無量無邊的應化身,而真身本體,從來不動搖;雖真身不動,而能隨類化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才能叫做「善應」。「諸方所」是所有的地方處所。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能夠應化到所有的方所——十方世界。這是因為菩薩有一身不分而普現的善應妙力,所以就能感應眾機而不遺漏。不固定方向處所,而皆能感應,這就是無剎不現身的意思。從這無剎不現身的行願看起來,就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的利他行是何等的寬廣呢!

「弘誓」是觀音菩薩度化眾生的廣大誓願,「深」是淵深,就是徹底究竟的意思。觀音菩薩的度化眾生,不但是遍十方而廣大無邊,也是究竟的——使一切眾生究竟離苦得樂。其廣大淵深之妙用,猶如廣闊無涯,淵深莫測的大海一樣,所以說:「弘誓深如海」。「歷劫」是經歷塵沙劫數,這是約時間說。觀音菩薩的度化眾生,約時間說,乃是從無量劫前,一直到無量劫以後;從過去到現前,乃至到未來,都是不休息的。這種廣大、究竟,而且歷時長久的度生妙用,乃是我們的心所不能測知,我們的口所不能表達的,所以說「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這兩句偈是說明觀音菩薩「自利的行願」。「侍」字是親近的意思。「千億佛」是有千億數那麼多的佛。觀音菩薩自從初發心以來,親近了數以千億計的佛。由此可見,觀音菩薩是常隨佛學,而輔助佛教化眾生的。因為菩薩所親近的佛,有那麼多,所以他的功行也就很殊勝了。「清淨願」是說明發願的純潔;不求世間名利,不求未來欲樂,也不為天上的福樂,和二乘的小果,所為的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願才是清淨願。觀音菩薩發出了度化無邊眾生,成就無上佛道的願,所以說:「發大清淨願」。因為觀音菩薩,從因地發心修行以來,是親近了眾多的佛,而又發了清淨的願,所以才能夠善應諸方所,經歷塵劫而度無量眾生呢!

己二  正標化他行願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這段文正是標示觀音菩薩化他的行願,所以科名為「正標化他行願」。這裡只是略標,下面還有詳釋。

「我為汝略說」:「我」是世尊自稱,「汝」是指無盡意菩薩。我要對你無盡意菩薩簡略說明,所以說:「我為汝略說」。觀音菩薩的行願是不可思議的,世尊雖能把它一一表達出來,而在會大眾,未必然能夠領解;而且世尊為著利益眾生,將單說化他行願,而略其自修方面,所以叫做「略說」。

「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聞名」是聽到觀音菩薩的聖號,「見身」是見到觀音菩薩的聖像;「心念」是內心思念觀音菩薩。「不空過」是不會徒勞無益,而是有感必應的意思。心裡思念觀音菩薩,能夠得到觀音菩薩的感應,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為甚麼聽到觀音聖號,和見到觀音聖像,也能得到感應呢?因為能夠聞名、見身,必定是有宿世善根的,因此,聞名必能稱念聖號,見身必能禮拜聖像,所以也都能感應了。聞名而稱名是口業,見身而禮拜是身業,心念而祈求是意業,眾生的身、口、意三業為能感,觀音菩薩有感必應,是不會徒勞無益的,所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諸有」是指三界,「有」是有因有果。三界六道中,有善因即得善果,有惡因即得惡果,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所以叫做「有」。三界的「欲界」叫做「欲有」,「色界」叫做「色有」,「無色界」叫做「無色有」也有把三界分為「九有」或「二十五有」的,這只是把三界,詳細分類解釋耳。「苦」是痛苦,有「苦因」和「苦果」的分別。「苦因」是「煩惱」,「苦果」是「業報的身體」。苦有「三苦」、「八苦」等等。觀音菩薩能消滅三界眾生的苦因苦果,所以說:「能滅諸有苦」。

戊二  別顯,分二
己一  能免三災,分二
庚一  能免火災

上面已經把觀音菩薩,對眾生感應的道理,簡單的標明出來,下面就要分別說明,觀音菩薩有求必應的道理。所以科名為「別顯」。「別顯」科下,又分為:一、「能免三災」,二、「能脫八難」的二科。「能免三災」下,又分二科:一、「能免火災」,二、「免水風災」。玆解釋第一科「能免火災」的文。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假使」是假設,「興害意」是生起謀害的心。假設有人生起要謀害你的心,而把你推落到火炎猛熾的大火坑裡,所以說:「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的「彼」字是指觀世音菩薩;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叫做「念彼」。「觀音力」是觀音菩薩的威德神通之力。如果有人把你推落到大火坑裡,便有被火焚死的危險。在這危險萬分的時侯,只要你稱念觀音聖號,便能仗著菩薩威神之力,倏然之間,把火坑變成蓮池,而免火災之難了。所以說:「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長行的文說: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長行文說「火不能燒」,偈頌說「火坑變成池」,雖文字有出入,但意義都是說免除火災的,這便是「重頌」的意思。

庚二  免水風災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漂流」是受大風的狂吹而漂盪,這是風災。到「巨海」必會受大水的沉溺,這是水災。當你被漂流到大海的時侯,就會遭遇到毒龍、鯨魚、羅剎鬼等等的災難,所以說:「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不能沒」是不能吞沒,當你被漂流到大海,又遭遇到龍魚諸鬼的災難,誰能夠不做龍魚諸鬼的食物呢?在這時候,只要你能虔誠的稱念觀世音菩薩,便能仗著菩薩的神力,不但不被龍魚吞食,就是波浪也不能吞沒你。所以說:「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長行的文說: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這是免水災的文。又說: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這是免風災的文。而此處的文,雖比較簡略,而且文字有出入,但都是說明免除水風之災難的,所以仍是「重頌」。

己二  能脫八難,分八
庚一  免怨賊難

上面已經把「能免三災」的文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能免八難」的文。能脫八難科下,又再分為八科:一、「免怨賊難」,二、「免刑戮難」,三、「免枷鎖難」,四、「免毒藥難」,五、「免羅剎難」,六、「免惡獸難」,七、「免毒蟲難」,八、「免暴雨難」。玆解釋第一科「免怨賊難」的文。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成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須彌峰」是須彌山的最高峰。梵語「須彌」,翻譯中國話叫做「妙高」,須彌山在四大海之中,出水面有八萬四千由旬之高,是一座很高的山,所以叫做「妙高山」。「為人所推墮」是被人所推而墮落下去。如果有人行走在須彌山的最高峰,而被惡人所推,必定會跌得粉身碎骨,其情景是何等的危險。被害者在這生死緊要關頭,只要能稱念觀音聖號,便能仗著觀音菩薩威德神通的力量,而好像太陽住在虛空一樣,不會墮落下去,所以說: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在這裡說,在須彌山上,被人推落下去,這是形容被害者處境的高險,卻未必定是在須彌山頂被人所推墮。從極高的山上被人推落,且能如日住於虛空,待怨賊去,仍得升起,何況比較低的山呢?當然更能得免難了,這是舉難況易的意思。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金剛山」是堅固異常的山。起世經說:「諸餘大山及須彌山王之外,別有一山名斫迦羅,高六百八十由旬,縱廣亦六百八十由旬,彌密牢固,金剛所成,難可破壞。」這便是說明金剛山的位置及性質等。如果被惡人所追逐,而墮落到金剛山中,所以說:「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被惡人追逐而墮落到金剛山中,也是會粉身碎骨的。但只要被害者,能夠稱念聖號,便能得到菩薩威神力的加被救護,不但不會跌傷,就是身上的一根毛也不會受損害,所以說:「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墮落金剛山,也是形容被害者,墮觸外物的堅固而已,並不一定是墮落金剛山,這也是舉難況易的意思。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值」字是遭遇的意思。「怨賊」是不但要搶奪財物,而且要傷害生命的劫賊。「繞」是圍繞。或者遭遇到很多怨賊的圍繞,各人都手裡拿著利刀,要來加害於人,所以說:「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遭遇怨賊各各執刀圍繞要加害的時候,必定不能免受劫害傷亡的。在這自分必死,無可逃避的時候,只要能虔誠的稱念聖號,必定能仗著菩薩威神力的加被,化對方怨賊惡念,都會即時生起慈悲心。這一來不但不會遭遇傷命之害,而且亦不會遭遇劫財的損失。所以說:「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長行的文說:「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但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彼此的文,雖然有出入,但是免怨賊難的意義是相同的。

庚二  免刑戮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上面已經把免怨賊難的文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免刑戮難」的文。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王難苦」是自己違犯國法,或冤枉受刑法牽連。「臨刑」是臨著要受極刑——死刑,「欲壽終」是壽命就要終結——死亡,自己犯法或無辜被牽連,而遭遇國法刑罰的痛苦,受刑罰而生命要終結,所以說:「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在這時候,也是必死無疑,但只要你能稱念觀音聖號,仗菩薩威力的加庇,斬手所持的刀,馬上就會一段一段的斷壞——會斷成一節一節,所以說:「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我在幾年前,任中國佛教會推派的監獄佈教師,常到臺北監獄佈教。有一次和趙茂林居士,一齊到無期徒刑的獄房探視罪犯黃君,黃君向我們說明夢中之境,及所遭遇之事,必定是菩薩的解救無疑,所以就把它錄出來做參考。黃君說:他本來是一個被判極刑的囚犯,而他是獨生子,他的母親為愛子心切,且素有信仰,就虔誠的祈求菩薩的解救。就在他被判極刑不久的時候,黃君夢見,他自己駕一部吉普車,其母坐在車內,因為後面有人追他們,所以就開足馬力向前駛去,但走到一段路之後,前面有一條大河,而又沒有橋樑可以通行。後面有人緊追,前面又沒有路可走,就在這進退兩難的時候,在河中忽然現出一個白衣婦人,揮手向他們招呼說:來!來!我可解救你們。就在這時候,黃君忽然從夢中醒來。過了不久,黃君承恩特赦,從死刑降為無期徒刑。夢中這位白衣婦人必定是觀音菩薩無疑。因為黃君得到菩薩的解救,所以就很虔誠的信仰佛教,雖在獄中,也過著很安樂的生活。

或有人問:受冤枉的,菩薩來解救他,乃是理所當然,而自己犯法而受刑,乃是因果報應,理所當然的,為甚麼菩薩也來解救他呢?這豈不是讓那些惡人更加無所顧忌嗎?關於這道理,在長行文中已有解釋,請自己檢閱。長行文說: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彼此文字的意義雖有出入,也同是說明免刑難的道理。

庚三  免枷鎖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上面已經把「免刑戮難」偈文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免枷鎖難」的偈文。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忸械:「囚禁」是被監禁在牢獄裡,「枷」是掛在頭頸的架,「鎖」是鎖在身上的鍊子,「杻」是手栲,「械」是腳鐐。或者有人被囚禁在牢獄裡,頭頸被「枷」架著,身體被「鎖鍊」鎖著,手被「手栲」栲著,足被「腳鐐」鐐著,是為:「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被人囚禁在牢獄裡,被杻械枷鎖繫縛的時侯,也是無法脫離囚禁之難的。但只要被囚禁者,能虔誠的稱念觀音聖號,就能仗著觀音菩薩威神之力,而釋然得到解脫了。所以說:「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釋然」是解散的意思。「解脫」是解散了杻械枷鎖的繫縛,而脫離囚禁之苦。長行文中說:「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這正是這一句偈的意思。

庚四  免毒藥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上面從「免怨賊難」到「免枷鎖難」三科偈文的意義,都在長行文中所有,是重複申明長行的意義,所以都名為「重頌」。這一科偈文,是在長行文中所沒有的,是孤獨而起的,所以名為「孤起頌」。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咒詛」是用咒語、邪術、咒水等,驅役鬼神,以詛害於人。「毒藥」是有毒性的劇藥。毒藥的種類很多,所以叫做「諸毒藥」。「咒詛諸毒藥」都是足以致人於死地,而所以施用「咒詛」或「諸毒藥」的用意,也是企圖傷他人身命的,所以說:「所欲害身者」。如果遭受惡人暗中以咒詛毒藥,要加害的時候,也是不容易脫離災難的。但被害者,如果能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話,被害者不但不會遭受毒害,且其「咒詛諸毒藥」還會回轉來,著在謀害者的本身呢?所以說:「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所以會「還著於本人」,一方面表示,觀音菩薩解救被害者——即是菩薩攝受眾生的慈悲。另一方面,表示觀音菩薩對謀害者的譴責——即是菩薩折伏眾生的威德。如果謀害者,不但不能害人,還害自己,就會恐懼而改悔行善,這豈不也是得到觀音菩薩教化的利益嗎?佛菩薩的「慈悲攝受」,或「威德折伏」,都是為了能得教化的功效。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所以佛菩薩,就對機施教,該攝受的就攝受,該折伏的就折伏,慈威兼施之耳。蘇東坡居士以為「還著於本人」偈,未免違背了佛教慈悲的精神,所以就把它改為「兩家俱免難」。這好像有片面的道理,但這乃不知佛法「攝」、「折」二門的意義。又從因果的觀點來說,害人反害自己,乃是必然的道理,所以對於「還著於本人」之偈,並沒有不妥善的地方。

我曾聽家師白公上人說:在大陸時有一位同參道友,是棄邪歸正來出家的。這位法師有一次回故鄉,順便去探訪從前所親近的外道邪師。而這位外道師,對其徒弟的出家,仍含恨在心,乃起惡念想要害他。於是外表假裝善意,留他住宿。這位法師不疑有他,就接受其好意而住宿下來,但到了深夜,好像有一個很重的輪子,壓著他的身體一樣,被壓得透不出氣了。這位法師心裡猜想,諒必是他的外道師,施用咒詛謀害他的,於是趕快默念大悲咒。大悲咒一念,壓在身上的東西就沒有了,而休息不念的時侯,就又壓下來了。於是這位法師,就起來端坐念咒,一夜不敢入眠。到了明天,天已大亮,但他的外道師未起床,這位法師就要去探視他。可是,一到了其外道師的房門外,就聽到外道師,在床上呻吟叫苦,這位法師,起初以為其外道師是患甚麼急症,但他的外道師,卻哀求他說:「法師呀!希望你看在我們從前師徒的情份,原諒我,救我的命吧!」。這位法師再探究其原因,其外道師說:「我昨夜念咒役使鬼神,要去傷害你,但這些鬼神,卻反過來對付我,這必定是你的法力比較大的關係。我已經痛苦得快要死了,希望你不要再施法術,救救我的命吧!」。這位法師聽了以後,才恍然了悟昨夜之事,也證驗了大悲咒的威力。於是再念大悲咒,為其外道師解除苦厄,果然大悲咒一念,其外道師身上的痛苦全消。以後其外道師,也就改邪歸正,而信仰佛教了。

這段因緣,正是「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的明證,也證明了「還著於本人」的教化之功效。

庚五  免羅剎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惡羅剎」是凶惡的羅剎。「毒龍」是有毒氣的龍,「諸鬼等」是其他所有的凶惡鬼神。羅剎本來就是食人的鬼,再加上兇惡,更是遇者必被食害無疑。毒龍和諸惡鬼,也是會傷害人的性命的,如果遭遇到惡羅剎,或毒龍諸鬼,豈不是必死無疑嗎?

「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只要被害者,能稱念觀音聖號,就能夠仗著菩薩威神之力,而免除傷害。「時」是就在被害者念聖號之時,「悉」是統通,就是所有遭遇到的惡羅剎、毒龍、諸鬼等,「不敢害」是不敢來加害你。因為被害者,能夠稱念觀音聖號,就能得到菩薩智慧光明所普照,慈悲神力所保護,所以羅剎龍鬼就不敢來傷害了。

長行文中也說:「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因此,這一科偈頌,仍是重頌。

庚六  免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這科「免惡獸難」偈文的意義,也是在長行文中所沒有的,所以這一科也是「孤起頌」。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惡獸」是兇惡的獸類,諸如:豺、狼、虎、豹等,能傷害致人於死地者,就是惡獸。「利牙爪」的「利」是銳利,「牙」是口內的牙齒,「爪」是手指的爪甲。牙爪都很銳利,所以叫做「利牙爪」。惡獸就是靠著牠「利牙爪」來傷人的,這「利牙爪」是很可怕的東西,所以說:「利牙爪可怖」。當你被惡獸圍繞著,牠們現出銳利的牙爪,要來傷害你的時候,是可怖也是很危險的。

「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疾走」是很快的走開,「無邊方」是無有邊際的地方,這是形容地方的遙遠。當遇著惡獸包圍,將被其爪牙加害的時侯,只要能記得這位救世大悲主——觀音菩薩,而稱念他的聖號,那些惡獸就能受著菩薩慈力的感伏,而即時遠走。牠們都不敢再留在你的身邊,何況敢來傷害你呢?因此,就能得到解脫了,所以說:「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據南海慈航載:在福建省,有一個燒木炭的人,名叫雷法震。他的家裡,有一支鴨欄木,因為看到這支木材的紋理很精細,就想要拿來彫刻觀世音菩薩,以便供奉,但都因工作太忙,以致未能彫刻。後來,有一天法震入山燒炭,從荊棘叢中,突然間跑出一隻猛虎,向雷法震撲來。正在這危險緊急的當兒,忽然間來了一位婦人,當著猛虎叱責一聲,虎即跪下,叩頭而去。法震很感激這位婦人的相救,並請問其姓名。該婦人說:「我是你家中的鴨欄木。」,說完後忽然之間不見了。法震到此才回想從前擬用鴨欄木,彫刻觀音聖像的事,於是,回家後就把它拿來彫刻觀音聖像,並且終身持齋禮敬觀音菩薩。

這位雷法震,只在心裡想彫刻形像,尚且能得菩薩的感應,何況志心稱念聖號?願望信仰觀音菩薩者,生起決定信心,切莫半信半疑,必能感應道交,而得法益。

庚七  免毐蟲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蚖、蛇、蝮、蠍,都是毒蟲類的動物。念觀音聖號,可以免除這些毒蟲之害,所以科名曰:「免毒蟲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蚖」是四腳的蟲類,其形體像壁虎,而比壁虎還要大。「蛇」有「有毒」與「無毒」之分,這裡是指有毒的蛇。「蝮」與「蠍」,也都是毒蟲之類,有云大毒蛇叫做「蝮」。「氣毒」是氣有毒,也就是說,這些毒蟲之類,都是有毒氣的。「煙火然」是說像煙火一樣。這些毒蟲之類,會吐出像煙火一樣的毒氣,所以說:「氣毒煙火然」。這是說明毒蟲毒氣的厲害,只要被其毒氣觸到,就會被侵入身體內,中毒而死。

「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蚖、蛇、蝮、蠍,吐出如煙火的毒氣,要來加害的時候,也是很危險的,但只要志心念觀音聖號,都能得菩薩的慈力加庇,使那些毒蟲,一聽到念觀音聖號的聲音,就自己迴避而去,而免遭其災難。所以說:「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庚八  免暴雨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這段「免暴雨難」偈頌的道理,也是在長行文中所沒有,是孤獨而起,所以仍是「孤起頌」。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雲」是晴空起烏雲,「雷」是進而打雷聲,「鼓」是雷的震聲,猶如鼓擊之聲,「電」是發出閃電的光,「掣電」是電的閃飛,猶如牽掣的形態。晴空起雲,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這是要下大雨的前奏。而電光的閃鑠,也會把人打死,豈不可怕呢?「降雹」是從天空降下冰雹,這「雹」是比霜雪還要粗,像小冰塊一樣的東西。「澍大雨」的「澍」字是降下的意思。從天空降下很大的雨,叫做:「澍大雨」。降雹的時候,連屋上的瓦,都會被打破,當然人亦會受其災害。如果大雨傾盆,而不休息的話,就會釀成洪水泛濫的災患。這雷電、降雹和大雨,都是可怕的現象。

「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當雷電鼓震,雹雨傾瀉的時侯,如果能志心念觀音聖號,也能仰仗觀音菩薩大悲神力,而免除暴雨的災難。「應時」是就在你念聖號的時侯,菩薩就感應你。「得消散」是得到雲消雨散。在你念聖號的當兒,就得雲消雷停,雨過天晴,所以說:「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以上所解釋的是,「能免三災」和「能脫八難」的偈頌,有的重頌長行之所說,有的是孤獨而起,以補長行的不足。這都是世尊以偈回答無盡意菩薩,也就是分別說明觀世音菩薩,能免除眾生諸災難的威德神力,以為其得名的因緣。

戊三  總結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這段的偈頌,是總結以上觀音菩薩靈感救苦的道理,以顯示得名觀世音的緣由,所以科名為「總結」。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困」是「圍困」,就是束縛的意思。「厄」是「災厄」,就是痛苦的意思。眾生自從無始劫以來,因為有我執的煩惱,就執此假合的身心為實有的我,遂將自由解脫的自性清淨心,被圍困於五蘊身心之中;又以這幻妄的身心,為造業的工具,不斷造作惡業,所以就被「業力」重重圍困於三界六道中,而不得出離。這便是「困」的意思。既然被困於三界六道中,受生死的輪迴,就必定有種種災厄,所以說:「眾生被困厄」。「無量苦」是無量的痛苦。眾生的痛苦是數不盡的。且約人類來說:自從呱呱墮地,乃至氣盡命終,其間要備受生理上「病」、「老」的痛苦,又要受精神上「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的痛苦。自身生理上的病痛,外界人事的刺激,大自然界遭遇的不如意,其逼迫身心的痛苦是無可限量的,所以說:「無量苦逼身」。而這眾生的痛苦,正是菩薩所要救度之境。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妙智」是妙觀察智,這是轉第六意識所成,是能夠觀察分別世間事相的智慧作用。「力」是神通力,是救度眾生的神通妙方。觀音菩薩有妙智,能觀察世間的苦境,又能以神通力,解救世間眾生的苦惱,所以說:「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因為觀音菩薩,有能觀之智,觀世間苦境,而尋聲救苦,所以才名為觀世音。

丁三  重顯遊化方便,分二
戊一  廣顯遊化十方,分五
己一  略頌遊化

上來已經把「偈頌」第二科「重答得名所以」下的偈文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偈頌」下第三科「重顯遊化方便」的偈文。「重顯遊化方便」下,又分二科:一、「廣顯遊化十方」,二、「正顯遊於娑婆」。「廣顯遊化十方」下,又分為五科:一、「略頌遊化」,二、「滅諸趣苦」,三、「頌二利觀」,四、「破惑滅災」,五、「三輪妙用」。茲解釋第一科「略頌遊化」的偈文。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具足神通力」:「神通力「是神通的力用。觀音菩薩的神通力用,和其他的權教菩薩不同,觀音菩薩的神通是具備而充足的,所以叫做:「具足神通力」。因為觀音菩薩證得圓通本體,從這本體中所發起的神通妙用,是化而復化,化化無盡的,這名為「無記化化通」。

「廣修智方便」:「廣修」是廣博而徹底修習的意思。「智」是指實智,「方便」是指權智。所謂「實智」,是冥契於本覺真理的根本智慧,「權智」是隨眾生的根機而施行教化的方便智用,所以叫做「方便」。觀音菩薩自從久遠劫來,親近了很多佛而修習,證得根本智之後,從根本智而起方便智用,所以說:「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十方諸國土」是盡十方所有的世界。這就是說,菩薩的現身,非是局限於娑婆世界,而是普遍應化於十方世界的。「無剎」的「剎」是剎土——世界,沒有一個剎土不現身,換一句話說,無論那一個世界,都會現身,所以說:「無剎不現身」。

這四句偈,賅括了長行文中的三十二應身而無遺,所以科名為「略頌遊化」。菩薩之所以能隨類應身,乃是具足神通之力故。觀音菩薩運用其神通妙用,設使極微塵數的眾生,有機感之,都能遍應,所以稱為普門大士,並不是虛誇之辭。也因為菩薩廣修智方便,能隨機施教,絲毫不亂,所以有感皆應,無機不度。十方世界,只要有求救的處所,菩薩都能一一圓滿感應,所以就「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了。如果從豎言之,不但「凡聖同居土」能應化,就是「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也都能隨處應現。因為在長行文中所說「應以辟支佛身」,就是應現於方便有餘土,「應以佛身」就是應現於實報莊嚴土呢!

己二  滅諸趣苦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這句偈頌,是特別顯示菩薩救苦的功德。菩薩能滅除諸惡趣的痛苦,所以科名為「滅諸趣苦」。這是補長行所不足,也是屬於「孤起頌」。

「種種諸惡趣」:「諸惡趣」是所有的惡趣,惡趣是三惡道,也賅攝了阿修羅。所有的一切惡趣,所以說:「種種諸惡趣」。這一句是總說。

「地獄鬼畜生」:這一句是分別列出三惡道之名。「地獄」是三惡道中最苦者,「鬼」是餓鬼,「畜生」是牛馬等。

「生老病死苦」:這一句是指出人道痛苦之相。生老病死,是我們人道所不能免除的,它是一切人類的總苦。

「以漸悉令滅」:地獄道的眾生,有種種刑罰之苦;餓鬼道的眾生,有不得飲食的痛苦;畜生道的眾生,有勞役償命的痛苦;阿修羅道的眾生,有鬥爭之苦;人道的眾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天道的眾生,有五衰相現的痛苦。但無論那一道的眾生,只要能恭敬禮拜,或稱念觀音菩薩,就能得到菩薩的感應,而漸漸消滅六道中的一切痛苦,所以說:「以漸悉令滅」。因為眾生的惡業很多,所以痛苦就多,要一下子把它消除,談何容易!但只要能仰仗菩薩之力,必定能漸漸消滅,乃至最後,會消滅一切業報呢!

己三  頌二利觀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這一偈頌文,是觀世音菩薩的「自利觀」和「利他觀」,所以科名為「頌二利觀」。菩薩之所以能利他,也就是修這觀行,所發起的妙用。這一段偈頌,也是補長行文之所不足,仍是孤起頌之文。

「真觀清淨觀」:「真觀」是真空觀。所謂「真空觀」,就是以智慧觀察,而了知世間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之法;緣生之法沒有體性,當體就是空的。般若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這種真空觀智。世間一切法,總不出:「無情的器界」和「有情的身心」。外面的無情器界,是四大假合之物。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離散,虛妄有滅。物質存在的當兒,只是因緣的假合,而無實體,所以說「當體」就是「空」的。對於有情的身心來說,有情的身體也是四大的假合,而有肉體,再加上精神的要素,而構成有情的生命體。因之,有情的生命體,也是物質和精神的假合,其中並沒有獨立的個體,所以也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的。菩薩從這修習真空觀之中,破除了我執煩惱,而證真諦理。「清淨觀」是假觀。菩薩先以真空智,照見五蘊皆空,但所謂空,只是說緣生無自性,並不是說「空空洞洞,一無所有」。所以世間一切法,雖然當體即空,但緣起的假相,仍然存在;雖然有假相,卻是幻化的。如能明了到此,就不為物質所執著,雖然居在塵緣的世界,也不會被它所染。所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在塵而不染塵,無垢清淨,所以名為「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菩薩先觀「當體空」,次觀「幻化有」。再其次進一步深入觀察,幻化有的五蘊身心,和真空的妙理,是「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的。這就是「理事無礙圓融中道觀」。因為世間法,其體本空,其相幻有;空不是有,有不是空,所以說「不即」。但「幻有」的當體就是「真空」,「真空」的當處就是「幻有」;「幻有」和「真空」不相隔離,所以叫做「不離」。因為「真空體」不是「幻有相」,「幻有相」也不是「真空體」;「空」、「有」不是一體,所以「不一」。但「幻有相」和「當體空」只是一體的兩面,而實是一個東西,既不分彼此,所以就「不異」了。例如:茶杯也是緣生之法,但有假合之相,而空無自性,從茶杯的相說是「幻有」,從茶杯的體說是「真空」。「真空的體」不是「幻有相」,「幻有的相」不是「真空體」,所以就「不即」、「不一」。再進而觀察,茶杯的「真空體」就在這一茶杯的「幻化相」之中,「真空體」與「幻化相」,同在這一茶杯之中,這就是「不離」、「不異」。因為茶杯的本體是空的,不能說它是「有」,但茶杯的假相是有的,不能說它是空;這麼說來,茶杯是「非空」、「非有」的了。從這「非空」、「非有」所顯的中道叫做「但中」,但進一步說,茶杯的假相是「有」的,所以可以說它是「有」,而茶杯的體是「空」的,所以也可以說它是「空」;這麼說來,茶杯也是「即空」、「即有」的。從這「即空」、「即有」所顯的中道叫做「圓中」,也就是圓融無礙中道觀。觀音菩薩能徹悟,五蘊身心之本體,就是中道的妙體,因為中道的妙體是廣大無邊的,所以五蘊的身心,也是稱性而無邊的。能夠了達這「理事無礙圓中觀」叫做「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悲觀」的「悲」是拔苦的意思。菩薩能運「同體悲心」,希望拔除眾生的一切苦惱。所以叫做「悲觀」。「慈觀」的「慈」是與樂的意思。菩薩起無緣大慈,希望使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安樂,這名為「慈觀」。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這三種觀行,是屬於自利方面的,名為「自利觀」。「悲觀」與「慈觀」是屬於利他方面的,所以名為「利他觀」。可是,菩薩的利他觀,是由菩薩的自利觀所起的。因為菩薩,修真空觀,觀察一切法,當體本空——眾生的妄業也是本來空的。修清淨觀,觀察一切法,其相幻妄——眾生的自性,是離染清淨的。修廣大智慧觀,以圓融事理——照見眾生,幻妄即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但進而觀察,眾生雖是業妄本空,幻妄即真,但眾生迷而不自覺,所以自從無始劫來,深陷於痛苦的深淵而不能自拔。因為菩薩看到眾生,墮在痛苦中,所以就興起慈悲心,要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要使一切眾生得到安樂。但眾生是幻妄的,所以就能終日度眾生,而終日不著度眾生相。這就是菩薩證三諦理,所起的妙用呢!

「常願常瞻仰」:「常願」是常常願望。這是佛陀囑咐眾生,應當要常常願望觀音菩薩,能垂大慈悲,拔除痛苦,而賜與快樂。因為觀音菩薩,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能運無緣慈,平等看待一切眾生,猶如自己的幼兒一樣,都要使其得到安樂。菩薩亦下與十方六道眾生同一悲仰,能運同體悲,把眾生的痛苦,當著自己的痛苦,都要使一切眾生,遠離種種痛苦。所以眾生如能常願「與樂」、「拔苦」,必定能滿所願的。「常瞻仰」的「瞻」是「瞻視」——看——的意思。「仰」是「仰慕」。常常瞻視和仰慕,叫做「常瞻仰」。為甚麼世尊囑咐眾生要常瞻仰呢?因為如能常瞻視菩薩的莊嚴的妙相,能仰慕菩薩的美德,就自然會恭敬禮拜,既能恭敬禮拜,就能得菩薩慈悲保護,而得離苦得樂了。

己四  破惑滅災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這一段的偈文,是顯示菩薩妙智化他的功德,亦是屬於「孤起頌」。因為菩薩的智慧,能破眾生的痴暗,能滅眾生的災難,所以科名為「破惑滅災」。

「無垢清淨光」:「無垢」是沒有垢穢。觀音菩薩修習真空觀而破見思煩惱,修清淨觀而破塵沙煩惱,修廣大智慧觀而破無明煩惱,所有煩惱垢穢都沒有了,所以叫做「無垢」。「清淨光」是清淨的光明。因為菩薩由修三觀,而斷除了一切煩惱,內心純潔清淨,所以就顯出自性清淨的智慧光明了,所以叫做「清淨光」。

「慧日破諸闇」:「慧日」是智慧日。菩薩的無垢清淨光,就是大圓鏡的大智慧光明,這智慧光明的照耀,猶如太陽在天空,放出光明一樣,所以叫做「慧日」。「破諸闇」是破除種種的黑暗。這黑暗是指眾生無知的煩惱。眾生從無始劫來,受無明煩惱的蓋覆,心地失去了光明,猶如黑暗的天空一樣。而菩薩的智慧光,不但能破自己的煩惱,也能破眾生的煩惱,所以說:「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災」是總指眾生的一切災難,「風火」是別指眾生的「風災」和「火災」。菩薩的慧日,不但能破眾生的煩惱,同時也能消滅眾生的風火等一切災難,所以說:「能伏災風火」。眾生外來的災難痛苦,都是由內在的煩惱,驅使身口造作惡業而招感的。菩薩的慧日,既能破除眾生的煩惱,則因滅故果滅,三災、七難等苦果,自然會消滅。

「普明照世間」:「普明」是普遍的光明,菩薩放出了很大的光明,而能普遍的照耀世間,所以說:「普明照世間」。觀音菩薩的智慧,是從法性真理所發的。法性遍一切處,所以從法性所發的智慧光明,也能普遍。其所照的世間,不但是六道凡夫的凡聖同居世間,而是二乘的方便土世間,和菩薩的實報莊嚴土世間,也都能夠照耀著呢!

己五  三輪妙用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

這一段偈頌,是顯示觀音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妙用,所以科名為:「三輪妙用」。亦是屬於「孤起頌」。

「悲體戒雷震」:這一句偈頌,是說明觀音菩薩的「身業神通輪」。「悲體」是菩薩所證的大慈悲的法身理體,這悲體是由嚴持淨戒所報得,所以說:「悲體戒」。菩薩從這大悲的戒體,運用身輪妙用,示現三十二應身,以大神通力,駭動十方佛剎,猶如大雷的震動,一切眾生,都能聞知,所以說:「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慈意」是慈悲的心意。「妙」是不可思議的意思。菩薩運無緣慈、同體悲,要使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猶如大雲的普覆大地一樣,所以說:「慈意妙大雲」。雲能遮蓋燄日,使大地得到陰涼,菩薩能使眾生離苦得樂,亦如大雲。但菩薩之使令眾生離苦得樂,乃是徹底而普遍的,所以稱為「妙」。這一段偈頌,是說明菩薩的「意業記心輪」。

「澍甘露法雨」:「甘露」名「不死樂」,服用的人,能消除百病,而長壽不死,以這甘露譬喻佛法。凡是得到佛法的人,都能消除身心諸病,而得法性的無量壽命。「法雨」是把佛法譬喻如雨水。大地如果久不下雨的話,一切草木都會乾枯。同樣的,眾生如果不得佛法的話,心靈就會枯寂。草木得雨水的滋潤,就會欣欣向榮,眾生得到佛法的滋潤,心靈也就能得到甦醒,充滿生機。佛陀講經說法,滋潤眾生的心田,猶如從天空降甘露、下雨,以滋潤草木一樣,所以說:「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燄」:「煩惱燄」是把「煩惱」譬如「火焰」。因為煩惱的擾亂身心,猶如大火焚身一樣,使身心逼迫,痛苦難堪,所以叫做「煩惱焰」。菩薩如大雲的慈悲心,應化無邊身相,向眾生開示種種的佛法,能使眾生破除如焰的煩惱,消滅業報而離苦得樂,所以說:「滅除煩惱焰」。

戊二  正顯遊於娑婆,分四
己一  能施無畏

上面已經把「廣顯遊化十方」下的偈頌解釋好了,下面要解釋「正顯遊於娑婆」的偈頌。「正顯遊於娑婆」下,又分四科:一、「能施無畏」,二、「頌具五音」,三、「勸信勿疑」,四、「具德勸供」。玆解釋「能施無畏」科的偈文。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諍訟經官處」:「諍訟」是由鬥爭而訴訟於官。既然諍訟,就必須經過官衛的處所,所以說:「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軍陣中」是軍中戰爭的陣營裡。在軍陣中,就刀槍如林,子彈如雨,隨時都有被傷殺的可能,豈不恐怖畏懼呢?所以說:「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由諍訟而對簿公庭,就必定內心憂慮刑罰,在軍陣中,就恐命在瞬息間,這都是怖畏的境遇。但只要能念觀音聖號,就能仗菩薩慈悲神力加庇,使諍訟的雙方,消滅宿怨,解除諍訟,和解了事,或排除軍陣中種種兵器的威脅,所以說:「眾怨悉退散」。

娑婆世界的眾生,個性多好鬥諍,這諍訟和軍陣,都是指娑婆世界的眾生而言,所以判為「正顯遊於娑婆」。又有鬥諍就必定有怖畏,菩薩能解除眾生的怖畏而無畏,所以科名為「能施無畏。」長行文中說:「是觀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彼此的文字雖有出入,卻都是說明「無畏施」的道理。

己二  頌具五音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上面「頌二利觀」的五觀:是解釋觀音菩薩的「觀」字,這一段「頌具五音」,是解釋觀音菩薩的「音」字。以這「五觀」與「五音」,顯示觀音菩薩的妙德,也於此建立觀世音的聖號。

「妙音觀世音」:「妙音」是微妙的音聲。這「妙音」是指音聲的本體,這音聲的本體,就是真如理體。這妙音之體,具足了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之法,也就是說,這妙音的本體,是充遍於法界的。因為體遍法界,所以到處能隨緣現出音聲來。「觀世音」是以能觀的妙智,觀照世間苦惱眾生稱名的音聲,尋聲而解救世間眾生的痛苦。觀世音是指音聲的功用,音聲的本體既然充遍法界,從體所起的妙用,也是充滿法界的,所以無論遠近的眾生,只要有人稱名求救,觀音菩薩都能一一尋聲,而解救其苦難。

「梵音海潮音」:「梵音」的「梵」字,是清淨的意思。觀音菩薩的音聲言教,都是演說清淨的佛法,所以叫做:「梵音」。這是出世聖人之所以和凡夫不同的地方。凡夫眾生,一開口就是殺、盜、婬罪惡等事;不然,就是貪求財色貨利等事,所說的都是世間染汙之事。但佛菩薩所說的,都是清淨心地之法,都是了脫生死之法,所以是清淨的。「海潮音」的「海潮」是不失時的意思。海潮的進退,是有一定的時間,且都能很準確,而不失其時。這是譬喻觀音菩薩之說法,是應機而不失時的。在三十二應身文中,「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也可以說,「應用何法者,即為說何法」。觀音菩薩的說法,如海潮之不失其時,所以名為:「海潮音」。「不失時」,換一句話說,就是不失去機會。菩薩能把握良好機會,對眾生施與適當的教化,所以說「不失時」。

「勝彼世間音」:「勝」字是超勝,「彼」是指世間,「世間音」是世間的音聲。觀音菩薩的音聲,是超勝於世間的音聲的,所以說:「勝彼世間音」。因為世間的音聲,都是由喜、怒、哀、樂、愛、惡、欲等七情所發,其音聲是猥褻而不清淨的。但觀音菩薩說法的音聲,是上契佛理,下合群情,能令眾生離去愛欲,了悟心性,它是遠勝那塵俗的世間音的。又觀音菩薩,能對十法界的眾生,說十法界的道理,這不是世間的音聲所能及的,所以叫做:「勝彼世間音」。這又是另一種解釋。

「是故須常念」:上面三句「頌具五音」,是讚歎觀音菩薩的功德,這一句是勸眾生受持聖號。「是故」是因為觀音菩薩,具足了五音功德的緣故。「須常念」是說眾生,須要常常稱念觀音聖號。因為觀音菩薩,具足了五音功德,能利益眾生,所以眾生應當要常常稱念,所以說:「是故須常念」。這是世尊苦口婆心,勸勉眾生,必須常念,無有間斷,自然能得感應。

己三  勸信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這段的偈頌,是世尊勸眾生,必須對觀世音菩薩,生起深固信心,不可生起疑念,所以科名:「勸信勿疑」。

「念念勿生疑」:「念念」是在心內,一念一念之中。又前念後念相繼,無有間斷,也叫做「念念」。這是上句「常念」的意思。「勿生疑」是不可生起懷疑的心。世尊知道眾生的業障深重,往往因為疑惑,而障礙信心,因之,中途退墮,不肯老實持誦觀音聖號,這一來,就道業未成,依然輪迴生死,陷於痛苦深淵,而不能自拔。所以佛陀就勸眾生,要無間斷的稱念觀音聖號,不可生起一念的疑念。所以說:「念念勿生疑」。經上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佛法最注重「信心」的,果能對佛法生起深固信心,則出世的道業,才能成辦。反之,疑慮重重,則是修道的障礙。對於觀音菩薩靈感的道理,也是一樣。如果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自己的虔誠不夠,而不能蒙受感應,就懷疑菩薩不靈感,那就永遠也不能得到菩薩的解救了。我們要知道,不是菩薩不靈感,而是自身接受菩薩感應的條件不夠。如能深固信念,不灰心的受持聖號,等到感應道交時,自必能得到感應的。

「觀世音淨聖」:這句偈是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妙德。「淨聖」是清淨的聖者。因為觀世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來度眾生。他不同於其他惑業未盡的菩薩,乃是一切煩惱習氣,究竟清淨,一切生死都了脫的聖者,所以名為「觀世音淨聖」。這是顯示觀音菩薩,是斷三障、證三德的究極聖者。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苦惱」是世間上的種種痛苦。詳細分開來說,身體所受為苦,心靈所受為惱。「死」是生命的終結。「厄」是災厄。「依怙」是依靠的意思。觀音菩薩,在眾生的苦惱生死災厄之中,能做我們的依靠,所以說:「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儒云:無父何依,無母何怙。但世間的父母,能作兒女的依怙者,並不究竟的;而大難臨頭,真能解救我們,作我們依怙者,唯有慈悲救世主的觀音菩薩。所以觀音菩薩,才真是眾生的大慈父,大悲母呢!因為觀音菩薩,能夠做眾生依怙的大慈父母,所以世尊勸眾生:「須常念,念念勿生疑」。

己四  具德勸供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這段偈文,是顯示觀音菩薩,具足了無量福德,同時勸眾生頂禮。頂禮也就是身業供養,所以科名為「具德勸供」。

「具一切功德」:這是說觀世音菩薩,具足了一切的功德。觀音菩薩「侍多千億佛」,就是修集無量的自利功德,同時觀音菩薩「善應諸方所」而度脫眾生,就是修集了無量的利他功德。無論是自利德和利他德,都是無量的,所以說:「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慈眼」是慈悲的眼光。以大慈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眾生、既不偏愛,也無差別,所以說:「慈眼視眾生」。正因為菩薩,具足了一切功德,又能以慈眼視眾生,就如同世間父母的愛護親生兒女一樣,非常熱情,無微不至,所以在眾生苦惱死厄之中,可作最可靠的依怙呢!

「福聚海無量」:「福聚」是觀音菩薩,所聚集的福德。「海無量」是譬如海之深廣無涯。這正是顯示觀音菩薩,從無量劫來所集聚的,自利利他的功德,高大若須彌,深廣如大海,無量無邊,所以說:「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是故」是因為觀音菩薩「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的緣故。「應頂禮」是應該要頂禮的意思。禮拜時頭頂至於地,以最尊貴的頭,頂戴佛菩薩的足,叫做「頂禮」,這是最恭敬的禮貌。世尊勸眾生說,因為觀音菩薩既有慈悲,又有福德,所以應該要頂禮呀!因為對觀音菩薩的敬禮,不但能消災免難,也能得到無邊的功德哩!

乙三  會眾獲益發心,分二
丙一  持地稱揚

上面已經把經文第二大科「世尊答示感應」的經文解釋好,也就是把這部普門品,「正宗分」中的道理,都解釋好了。下面接著要解釋經文第三大科「會眾獲益發心」的文,這一科就是普門品的流通分。「會眾獲益發心」下,又分二科:一、「持地稱揚」,二、「時眾發心」。玆解釋第一科「持地稱揚」的經文。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這段文是持地菩薩,稱揚聽這部普門品的功德,所以科名為「持地稱揚」。

「爾時持地菩薩」:「爾時」是當世尊用偈頌回答無盡意菩薩,已經把觀音菩薩得名所以,及歌頌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勸導眾生應該持名禮拜供養的道理,都講完畢的時候。明白的說:世尊把偈頌都講完的時候,叫做「爾時」。「持地菩薩」這位菩薩是由持平地之行,後蒙平心之教,而證圓通,所以名為持地菩薩。持地菩薩在楞嚴經,自述證圓通的經過。持地菩薩對佛說:「我想到過去,普光如來出現在世的時候,我做比丘,而修頭陀苦行,凡是路有不平不好走的,我都把它填平,或者舖設橋樑等等。就這樣的勤苦為人服務,但都不能開悟證果,到了後來,遇著毘舍浮如來。他對我開示說:你發心平填土地,固然很好,但應當先平你的心地,然後世界的土地都會平。我聽到佛的開示,心地開通,煩惱脫落,從此修行,就證得了圓通」。這是持地菩薩,自述得到圓通的大意。

「即從座起,前白佛言」:這位持地菩薩,因為要證明聽這部普門品的功德,所以在法華會上,聽完這部普門品的道理之後,就從座位站起來,到了佛的面前,向佛開口講話了。

「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世尊」是持地菩薩要向世尊開口說話之前,先稱呼世尊一聲,這是表示尊敬的意思。「聞是」的「是」是「此」的意思。是指這部普門品。「觀世音菩薩品」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簡略稱呼。「自在之業」是冥應中的,解七難、免三毒、滿二求等,都是觀音菩薩,不思議自在的業用,也就是菩薩的神通妙用,所以說:「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這是指顯應中,三十二應身,十九種說法,都是觀音菩薩,普門示現的不思議神通力。觀音菩薩的示現神通,是凡有機感,必能「千處祈求千處應」,「善應諸方所」的,所以叫做「普門示現神通力」。「功德不少」是功德很多的意思。

當世尊講完了偈頌的時候,有一位持地菩薩,就從座位站起來,到了佛陀的面前,稱呼一聲世尊,就說:如果有眾生,聽到這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解七難、免三毒、滿二求,三十二應身、十九種說法等等道理的話,功德是很多很多的。換一句話說,凡是能將這品經的道理,從始至終,把它聽完的話,其所得的功德,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

諸位虔誠的聽眾!你們也都把這部普門品聽完了,你們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啊!我為你們慶喜祝福!只聽這部普門品的功德,已經就不少,何況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呢!其功德更是不可限量了!願諸位虔誠的聽眾,從聽聞而修持,乃至如說修行,啟發自心觀音,發揮大慈悲的精神,為人群服務,則其所得功德更是無可限量!

丙二  時眾發心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段文是流通分的第二科,是結集經典的人,敘述聞品獲益發心的文。佛陀講完普門品的時侯,法會大眾,都發菩提心,所以科名為「時眾發心」。

「佛說是普門品時」: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說完了這部普門品的時侯,叫做:「佛說是普門品時」。

「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眾中」是法會大眾之中。當時在靈山會上聽佛說法華經的,有億萬人等眾,而其中有八萬四千眾生,發了無上菩提心,所以說:「眾中八萬四千眾生」。如果要知道聽經的功德,就得看法會受益之眾。佛陀講完了這部普門品的時候,聽眾的受益,但指初發心的人,就有八萬四千之多,由此可見,法會大眾,獲益之多,和聽經功德之大。

「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發」是都發,「無等等」是無有何等之法,可與相等。這是至高無上的意思。這是指下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是至高無上的佛道,世出世間,沒有能夠跟它對比者,所以說:「無等等」。梵語「阿耨多羅」翻譯中國話是「無上」。梵語「三藐」,翻譯中國話是「正等」。梵語「三菩提」,翻譯中國話是「正覺」。這「正覺」是真正的覺俉,揀別凡夫的迷而不覺,和外道的錯誤邪覺。阿羅漢和辟支佛,證得了真空理,就是正覺的聖者。「正等」是真正平等。二乘聖人,雖然得到正覺,可是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心不平等,而菩薩既求自了,亦發心度生,自他兩利,發心平等,所以稱為「正等」。「無上」是至高無上的意思。菩薩雖發平等心,自度度人,但所證的真理,猶未究竟,所以稱為「有上士」。唯有佛,自覺的程度,到了究竟,度眾生的任務,也都完成,自利利他,都已究竟,證得最徹底的真理,才堪稱為「無上士」。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中國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指的佛所證的無上佛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出要成就佛道的心。在會眾生中,有八萬四千的眾生,都發心要成佛,所以說:「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然而,這些聽眾,為甚麼會發起成佛的心呢?因為他們,既然聽到世尊說了觀音菩薩,利益眾生之事,又聽持地菩薩,稱揚聞經的功德,怎不羡慕觀音菩薩殊勝的功行呢?但觀音菩薩,是過去古佛示跡教化者,他們想要能得觀世音菩薩的殊勝功行,也必須先成就佛道。所以就見賢思齊,而發成佛之心,期能與觀音菩薩同樣,運用自在神通,普門示現,以救度眾生呢!也唯有這樣,才不辜負無盡意菩薩的啟問發起,世尊苦口婆心開示的一片好意。願諸聞者,也同發無上菩提心吧!

諸位聽眾!上面已經把普門品的全部經文,簡單的解釋好了。這部普門品,是世尊應無盡意菩薩的啟請,而闡揚了觀世音菩薩悲願宏深,廣大靈感救度眾生的道理。我們既然因前生的惑業而輪轉在這五濁惡世中,誰能夠沒有災難?既然都有災難,就都須仰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度了。因此,觀世音菩薩,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是一位不可缺少的救護依怙者。觀世音菩薩是怎樣的救度眾生?我們要怎樣信奉觀世音菩薩,才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感應?這些道理,正是這部普門品中所說明的,所以這部普門品,也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經典。因為這部普門品,是眾生能得觀音菩薩救護,能得離苦得樂的津樑,是一部人生生活中很重要的經典,所以雖然上面已經把整個經文,分科逐句解釋好了,在這裡仍不厭其煩的,再提示經中的綱要。

當世尊講完妙音菩薩品的時候,有一位無盡意菩薩,從座位站起來請教世尊,有關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於是世尊就答示,觀世音菩薩得名為觀世音的所以然。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是尋聲救苦,隨類現身,應機施教,度脫眾生。對於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度脫眾生的道理,在這部普門品經文中,分為長行和偈頌二大段的說明。長行的文,又分為冥應和顯應的二段意思。所謂冥應,是觀世音菩薩在冥冥之中,尋聲救苦,而作救度眾生的工作。顯應,是觀世音菩薩隨類現身,應機說教的意思。經文中說,觀世音菩薩能解救眾生,免除火、水、風、刑、鬼、囚、賊的七種災難,和遠離三毒煩惱,滿眾生求男女的願望等,都是冥應的道理。經文中說,觀世音菩薩能隨眾生機,示現三十二應身,應機說法,就是顯應的道理。而偈頌中,有的重申長行文中的道理,有的補充長行文中意義的不足,都是說明觀世音菩薩,尋聲赴機,救度眾生的道理。

在冥應中所說的是,觀世音菩薩能解救眾生七難三毒之苦。而現實的世間裡,災難何止七種?尤其科學發達的今日,飛機的空難,車輛的災禍等的災難很多;而眾生的煩惱有八萬四千之多,何止三毒。觀世音菩薩,對於眾生的一切災難都能解救,一切煩惱都能消除。若以為觀世音菩薩只能解救眾生七難和遠離眾生的三毒煩惱,那就不善體會經意了。

世尊一開頭,就回答無盡意菩薩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便是說明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而得名為觀世音的所以然。也從此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的廣大靈感。而「一心稱名」句,更是提示感應的妙訣。要能得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其關鍵在「一心稱名」。因此,如果想要求得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就得著眼於「一心稱名」的工夫,時刻不斷的稱念觀音聖號吧!工夫純熟,必定感應道交,而得法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