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6, 2012

論〈寒山子詩集序〉之寒山、拾得、豐干傳說

論〈寒山子詩集序〉之寒山、拾得、豐干傳說

本文作者為葉珠紅
  首言寒山為文殊菩薩轉世,見於署名閭丘胤所作之〈寒山子詩集序〉,和合二仙序 中以寒山為文殊轉世、拾得為普賢再來、豐干為彌陀化身,即後世所謂「天台三聖」、「國清三寶」。今浙江省天台縣街頭鎮明岩寺,即寒山當年的隱居地--寒 巖,筆者於二00七年七月親訪明岩寺與天台祖庭國清寺;二00八年五月,中國社科院與天台縣政府合辦「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筆者受邀於會中 作專題演說,介紹寒山其人及其詩在台灣的研究概況;二00八年十二月,筆者於蘇州寒山寺文化研究舉辦之文化論壇發表論文,三度親炙寒山、拾得,對明岩寺、 國清寺與寒山寺供奉寒山、拾得、豐干之「三賢堂」,留下深刻印象。
  「三賢堂」究其緣起,除了寒山、拾得之詩於歷代備受釋徒、文人青睞之外,記載寒山、拾得、豐干轉世傳說的〈寒山子詩集序〉,多附於歷代《寒山詩 集》(或《寒山子詩集》)的篇首,伴隨著《寒山詩集》的刊刻,此傳說因而流衍了一千多年;在江南地區,自元至明,寒山、拾得被塑造成主宰婚姻美滿、家庭喜 樂的「和合二仙」,江南百姓祀「和合二仙」的習俗,影響至今,宗教美術工藝仍多見一持荷花(諧音「和」,為寒山;一 捧圓盒,諧音「合」,為拾得。)兩個短髮童子造型的「和合二仙圖」;清雍正十一年(西元1733年),為因應統治需要,雍正敕封寒山為「妙覺普渡和聖寒山 大士」,寒山、拾得為「圓覺慈渡合聖拾得大士」,「和合二仙」變為「和合二聖」,寒山、拾得的地位被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二人之由「仙」而「二聖」,〈寒 山子詩集序〉起到絕大的影響。
  閭丘胤〈寒山子詩集序〉首述隱於寒巖的寒山:「不知何許人心,自古老見之,皆謂貧人風狂之士。」拾得知食堂,將剩餘菜飯收貯於竹筒內,交給來訪 的寒山攜回寒巖,寒山到國清寺,除了訪拾得,在國清寺的行徑是:「或長廊徐行,叫喚快活,獨言獨笑。」國清寺僧則「捉罵打趂」,「捉罵打趂」的原因,跟寒 山「樺皮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的外表有關。〈寒山子詩集序〉首言寒山在國清寺的行止,接著描述閭丘胤訪寒山、拾得的經過:閭丘胤將赴任台州剌史, 行前適患頭疾,來自天台山國清寺的豐干禪師主動登門,以噀水唸咒的方式醫治,閭丘胤疾癒後,問豐干:「未審彼地,當有何賢,堪為師仰?」豐干言:「見之不 識,識之不見。若欲見之,不可取相,迺可見之。寒山文殊,遯跡國清;拾得普賢,狀如貧子,又似風狂。」閭丘胤到任台州三天後,先向禪宿打聽,明豐干所言不 假,接著由縣令口中獲悉寒巖中,「有貧士頻往國清寺止宿,寺庫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閭丘胤至國清寺,詢問寺僧道翹,得知在外雲遊的豐干禪師,所住之豐 干禪師院,「每有一虎,時來此吼。」道翹引閭丘胤至廚中竈前見寒山、拾得,閭丘胤禮拜寒、拾,二人「自相把手,呵呵大笑叫喚,乃云:『豐干饒舌!饒舌!彌 陀不識,禮我何為?』」引起國清寺群僧騷動,議論紛紛:「何故尊官禮二貧士?」寒、拾出寺後同歸寒巖,不受閭丘胤淨衣、香、藥之供養,在退入巖穴前,寒山 對追至寒巖者說道,將寒山「於竹木石壁書詩並村墅人家廳壁上所書文句三百餘首,及拾得於土地堂壁上書言偈,並纂集成卷。」並自為三十八句五言讚語附於序文 之後。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葉珠紅女士所作之文章,湛然吾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