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拾得(和合二仙)傳說
“和合二仙”是我國民間的愛神。 他們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講究的。 那荷花是並蒂蓮的意思,盒子是像徵“好合”的意思,而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真是大吉大利! 實際上“和合二仙”本是肉身凡胎,並非仙人,他們都是唐代人。 他們的名字,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 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巖,因名寒山,他的詩寫得很美,但脾氣卻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便灑笑而去。 曾在天台國清寺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 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乾和尚化緣經過,慈悲為懷,將其帶至寺中撫養,並起名“拾得”,在國清寺中將他受戒為僧。 拾得受戒後,被派至廚房乾雜活,當時寒山還沒有到國清寺,但拾得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他們真謂貧賤之交。 國清寺的豐乾和尚見他們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 自此後,他們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 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作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子集》三卷。 這兩位繼豐幹以後的唐代高僧,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膽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 我國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誼,便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民間愛神。 至清代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唐代天台道士杜光庭《仙傳拾遺》(見《太平廣記》卷五十五)載:
“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歷(766-779年)中,隱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當暑有雪,亦名寒巖,因自號“寒山子”好為詩,每一篇一句,輒題於樹間 石上。有好事者隨而錄之,凡三百餘首,多述山林幽隱之興,或譏諷時態,能警勵流俗。桐柏徵君徐靈府序而集之,分為三卷,行於人間。十餘年忽不復見……”
寒山子是唐代白話詩僧,三十餘歲離家,三十六歲隱居天台素有人間仙境美稱的明岩、寒巖一帶,歷時七十餘年,創作了三百餘首極富有哲理的詩詞,是中國最早的白話詩的代表。 他的詩以清新優雅、超凡出俗的意境及由淺入深的哲理,尖銳、深刻的諷刺、循循善誘的勸導,獨樹一幟、開千古一家之風流。 台灣著名學者陳慧劍先生稱寒山子是中國文化透過孔子的鋼筋,老莊的水泥、沙,釋迦的水,結合而成的堅固文化大廈。
寒山子詩的的精妙所在,是他的國際上的影響,奠定了他在作為太平洋文化圈主要組成部分、天台山文化中的地位。 天台山儒、釋、道文化融為一體,寒山子詩在長期沉寂後,終於以它特有的魅力脫穎而出,不僅在國內廣泛流傳,而且超載國界,漂洋過海,受到眾多國家文化名家的賞識和推崇。 寒山子詩已譯為日語、英語、法語等。 在國際上形成寒山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