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4, 2019

(林璎 简历)(Maya Ying Lin1959年—— )

:(林璎 简历)
林璎是林徽因的侄女,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作品遍布美国各地,荣获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2010年2月25日,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林璎 - 简介
林璎(Maya Ying Lin1959年—— ) 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中国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1959年10月5日林璎出生于俄亥俄州阿森斯。祖籍福建省闽侯县,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上海人。
林璎小时候就展现出数学和艺术方面的天赋。在中学时期她就是班上的尖子生。毕业后,即被耶鲁大学录取,成为该校建筑学院学生,1981年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0年,时年21岁的时林璎因设计越战纪念碑出名。1999年,美国《亚裔杂志》(A.Magazine)评选出过去十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名亚裔人士,入选的华裔人士包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与朱棣文,华盛顿州长骆家辉。
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2月25日晚,在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总统将2009年国家艺术奖章颁发给林璎女士,司仪诵读奖状指出,以此表扬林璎作为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
林璎 - 主要经历
1959年10月5日林璎出生于俄亥俄州阿森斯。高中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建筑学院,1981年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0年,时年21岁的时林璎因设计越战纪念碑出名。

1987年,林璎被耶鲁大学授予美术荣誉博士学位。1989年林璎受南方贫穷法律救援中心的邀请,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麦里,马丁·路德·金发起民权运动的地方,设计了的公民权利纪念碑,每年都有数千人前往访问这个纪念碑。
1994年,反映林璎事迹成就的纪录片?《林马娅:清楚的幻想(Maya Lin A Strong Vision)》问世,并夺得1995年第六十七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1999年,美国《亚裔杂志》(A.Magazine)评选出过去十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名亚裔人士,入选的华裔人士包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与朱棣文,华盛顿州长骆家辉。爱滋病防治研究专家何大一等。林璎也名列其中。

2002年5月30日,林璎出任耶鲁大学新任校董。她赢得了41,575张选票(占总选票的83.3%),跻身耶鲁大学校董之列。2003年3月,她加入由华人在美各界精英组成的“百人会”,大提琴家马友友?、作曲家谭盾、雅虎创办人杨致远、艾滋病专家何大一?,以及现任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都是“百人会”成员。

2005年10月25日,林璎设计的尔湾加大艺术广场在美国洛杉矶落成。
2005年4月17日,林璎获美国百人会年会奖,以表彰她在建筑设计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为年轻的美籍华人做出的榜样。同年7月14日,林璎,和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与其她8人一同入选全美妇女名人堂(Women's?Hall?of?Fame)。同年,获得了美国艺术文学院奖(The?American?Academy?of?Arts?and?Letters)。
2010年2月25日,林璎女士在白宫获得了奥巴马总统颁发2009年国家艺术奖章。此奖是表扬林璎作为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她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洞见,显示她深切了解人们对周遭世界的感受。
林璎设计的作品众多,有在耶鲁大学的“妇女桌”、在田纳西州克林顿区的儿童保护基金会礼堂、纽约非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大学的亚太美国人中心和为洛克菲勒基金设计的艺术品等。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她的成名作“越南战争纪念碑”的设计。那时她才21岁,上大学三年级。一天,林璎在系里的告示牌上看到了征集越南战争纪念碑的通告,立刻跃跃欲试,不久就和同学一起开车到华盛顿做实地考察。她研究了各个领域艺术和文化,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纪念物是如何纪念死者。她还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关于战士的杂志。两个星期以后,她做出了模型。林璎的老师将她的设计评为B,却仍然鼓励林璎将设计寄走。林璎也是911纪念碑设计筛选委员会的成员。
林璎 - 显耀家族
林璎,她的家族堪称书香门第,林璎的曾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他资助青年赴日留学的学生,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林璎的祖父林长民曾赴日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民初做过司法总长,擅长书法,元配早殁,娶了两个目不识丁的姨太太,第一个姨太太生了才貌超卓的林徽因,第二个姨太太生了四个儿子(桓、恒、暄、煊),长子林桓就是林璎的父亲。林桓曾就读福州英华中学,名作家萧乾是他的老师,一九七九年萧乾赴美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画,林桓曾去看他。林桓曾任职福建协和大学,一九四八年留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主修教育,后来任教俄亥俄大学(校园在雅典市),并担任俄大艺术学院院长,林桓亦是艺术家,他所创作的陶瓷作品为欧美各大博物馆搜藏,一九八九年去世。林璎的母亲生于上海名医世家,在西雅图认识林桓,即打消就读史密斯学院计画。日后和丈夫林桓一起任教俄亥俄大学,讲授英文及亚洲文学。
林璎 - 设计理念

简介

华盛顿大学的亨利美术馆策展人安朱斯(Richard Andrews)称林璎有一种独特的功力,能够用简单的造型与天然的材质,传达复杂和如诗般的意念。自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个人对大自然的力量和形体结构的热衷兴趣,及她长期摸索雕塑的可能性,以诉求更深层意涵的创作态度。“系统化地景”提供观者一个深入体察林璎作品的机会,和一个不寻常的、庞巨的视觉经验。

解读先进科技镜头下的视像

庞巨的视觉经验指的是林璎三件盈室的大型雕塑作品,第一件是一个由65,000块2x4英寸,如积木般的建材木料,以整齐排比的方式自地面堆砌起来的硕大隆丘,它曾花了工作人员两个多月的时间装置完成。随着光线和视角的变换,这一个座落在亨利美术馆挑高的南画廊里,但仍几乎要顶到天花板的浩瀚高峰,有时候看起来像是迎面吞噬人的大波浪、或是一块织纹质感丰富的厚重布帛,有时则像是顺沿着山坡搭盖的拥挤建筑物。如果不怕凹凸不平的木块刺脚,林璎倒是很鼓励观者脱下鞋子,攀爬一下她气势雄浑的人造室内山。第二件是用细铅管仿真海底地层景观的《水线》,它是一个长达十公尺多的立体框围,观者可以从作品的下面仰视,或从上俯瞰它的整体架构。第三个是《蓝湖隘口》,它是林璎根据一个实际山脉的岩层肌理,等分为20块后,用多片合成板一一组构起来,与其把它们拼回为一整块的磅礴巨作,林璎机巧地将它们挪移开来,辟出如迷阵般的夹墙信道。林璎一方面让观者聚焦于高度和深度的层次差异,一方面又试图模糊我们对二度、三度空间的界线划分,上述这三件作品,即是她透过伸缩尺寸和移山倒海的错位法,试图破坏我们对地理景观常态认知的明显佳例。另一件以数目字取胜的作品为,用15,000根长脚细针钉出哥伦比亚河流程曲线的《针河》。

反刍自然

林璎经常自日本的禅寺园林、俄亥俄州侯普维尔(Hopewell)原住民在公元前800年所建造的土墩图腾、及美国1960至1970年代的地景艺术家们的作品中,取得户外地景装置的创作灵感,和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海瑟尔(Michael Heizer)一样,她也偏好极简的作品表现方式,并且尽量避免喧宾夺主的张扬作风。对她而言,地景作品应该是反刍自然的艺术创作,最成功的处理手法是将人为的痕迹隐遁于背景中,置观者于自然与人为的交界上。被认为是林璎下一个巅峰期创作里程碑的《汇流》,便是她反刍自然观点下的力作。?
林璎 - 主要书目
《Topologies (Artist and the community)》 (1998)

《Maya Lin: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 10 dicembre 1998-21 febbraio 1999]》 (1998)
《Timetable: Maya Lin》 (2000)

《Boundaries》 (2000)
林璎 - 主要作品
越战纪念碑 1980

成行的芦苇 1985

《天狗》(逝去的时间)1988

露天的和平祈祷台 1988~1989

民权运动纪念碑1989

水果布丁 1989~1991

潜水长涌 1992~1993

妇女之桌 1993

浪涌 1993~1995

北10度,一个不扭曲的角度 1993-1996

地平 1994

变换的溪流 1995-1997

可以阅读的花园 1996~1998

地貌风光 1997

岩石的旷野 1997

月相 1998

宁静的美学潜流

雪崩 1998

石头椅子 1999?

建筑:

韦伯住宅 1994-1994 (合作建筑师:威廉.拜阿洛斯基)

非洲艺术博物馆 1992-1993(合作建筑师:大卫.霍特森)

美国亚太中心 1997(合作建筑师:大卫.霍特森)

住宅 1996-1998(合作建筑师:大卫.霍特森)

兰顿.休斯图书馆 1999建成(合作建筑师:马特拉,路易斯.罗杰)

最后的纪念碑——环境以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林璎 - 语录
我知道你在看到我的作品时,你会哭。不论你们怎么看我的作品,只要每个人在看到这些作品时油然而生的切身感受,才是最后的评断标准。?我的父母亲移民来到这个国家时一无所有,但作为教育家,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我知道,如果我的父亲在世,他一定会同我的母亲一样为我而骄傲。(获知自己当选耶鲁大学校董后的感言)
林璎独白:一开始我
就问自己,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林璎独白:1980年秋,那年我和其它五名学生正打算做一个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主要强调如何通过建筑形态来处理“死亡”这个主题。整个学期我们做了许多相关的设计,有一个同学,我忘了是谁,偶然发现了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海报,于是我们想,何不把它作为毕业设计呢?我们来到将要修建纪念碑的地点华盛顿。当我站在那里时,开始本能地想象着自己用小刀将地面立体切开并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碑,另一边指向华盛顿,上面还按顺序刻着阵亡者的名字。这时有一位同学收到了纪念碑的设计手册,其中明确规定纪念碑上必须刻有全部57000多名阵亡者的名字。于是我说:“太妙了!”将名字逐一镌刻在黑色反光的地表上。正是这样的一座纪念碑!
考验和战斗
林璎独白:当我被选中时,我很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一次考验,一场让我用了几年时间才认识到其艰难程度的战斗。那是一段充满了压力的日子,没有人教你如何度过那段时光。

林璎独白:有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我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有不少的人都在反对。不仅因为这位越战纪念碑的创作者不是退伍军人,还因为她是一个亚裔。我曾问过一同工作的退伍军人有关那些批评信的情况,的确有人责问过他们,说怎么能让一个亚洲人设计纪念碑。

林璎独白:在纪念碑破土动工之前我离开了华盛顿。我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相信当你越近距离地看着某件事物的成长时就越难察觉到它的变化。再一次来到那里,碑身已被竖立起来,而且整个地方和我脑海中的想象相似得惊人。我简直有点害怕。那是种奇怪的感觉,当一个之前还完全属于你自己的想法被付诸实现并且公开出来时,它就再不是你思想中的一部分,再不是你私有的了。

林璎独白:你得和成见、旧传统、旧观念作斗争。这在某种程度上不断的促进着我。在你试图突破思想的樊篱时,必然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而这也许就是代价。
童年和血脉的影响
林璎独白:我父母从事的都是艺术;父亲是陶艺家,母亲是诗人,两人都选择了艺术教育事业。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的哥哥现在是一位诗人,而我则介于建筑和艺术之间。

林璎独白:我的童年是在一片林子的环抱中渡过的。那是我真正怀念的一种隐谧与美景。我们家的后院是一大片山林,或者说是由几片林子组成的一大片山林。那些地面在每个山脊之间起起伏伏,是孩子们的天堂,其中有一个山脊,我们叫它“巫师的后山”。
对我影响最大的,我想,莫过于家庭所带给我的一个安定和清怡的环境。似乎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推动着你去做一些事……从来都没有这种概念,觉得人应该为了金钱才去努力奋斗。我们虽然从小就被鼓励要取得好的成绩,但并非出于任何利益的目的。你之所以做某件事是因为它对你来说很重要,既使它无法使你变得富有。因此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一种注重创造力的思想的感染。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子女,你会在不经意间继承着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法国的对称式花园或那些经典的建筑语言的好奇。我曾经非常惊讶于自己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微妙联系。直到父亲去世以后我才开始意识到他对我事业的影响之巨大。他对美的敏感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我们使用的家具到喝水吃饭用的陶罐;从我们修建房子的地点——离群索居的树林深处,虽然身在城市,却又与之隔离,总是离不开自然的环抱——直至他使用的那些和土地一样颜色的粗陶彩釉。当我凝视着逝去的父亲时,我发现一件事,是他那双手。他有一双精巧而美丽的手,而他给了我一双同样的手。没有想到我在耶鲁大学的教授会觉得用橡皮泥做一个建筑并把它漆成闪亮的黑色是一种古怪的行为。又或者越战纪念碑的最初形态正是来自饭桌上的土豆泥……谁知道呢。我的许多作品都是从橡皮泥开始的,而橡皮泥正是一种用油来保持柔软的黏土。它就像土壤一样;一股塑造土地的激情似乎永远挥之不去,它就在我的心里,是我全部作品的生命。
林璎 - 与越战纪念碑
关于越南战争,美国人一直争议不断,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在帮助越南人,另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无权干预其他国家的事务。所以战后许多年都在为此争论不休。这样,参与越战或战死在战场上的人的亲属,便感到受到了冷落。有人提出修一座纪念碑,以抹平人们心中的伤痕。1982年,美国国会同意越战老兵的要求,决定建一座越战阵亡者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 21岁的华裔女大学生林璎设计的方案在1441件应征作品中被选中。她当时还是耶鲁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学生。她设计的方案是: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两墙相交处从下面到地平面,约有3米高,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直到与地面相交。墙面上刻满阵亡者的名字。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那么多身价不菲的建筑大师的作品都被淘汰了,一个尚未大学毕业的女孩子的作品,怎么会好?有人说:它像澳洲土著民用的回飞镖,而回飞镖意味着灾难必将重演。有人说:这是地面上的一个黑洞,是麻烦的象征。有人说:纪念碑应该拔地而起,雄伟壮观,而不应陷入地下。 接下来,批评逐步升级到人身攻击。什么“丢脸的破墙”、“令人羞辱的阴沟”、“黑色伤疤”等等。
有人嘲讽林璎,你可真幸运,只在纸上画一道黑线,就拿了冠军。最后,人身攻击又升格为政治攻击。说什么:“怎么能让一个亚洲人设计在亚洲发生的战争的纪念碑,那对我们美国人岂不是太讽刺了吗?”一个美国大富翁看到纪念碑是一位亚洲人设计的,大怒。他自己掏钱给那些气愤的越战老兵买机票,鼓励他们去华盛顿抗议。他还纠集了一批人提出由政府拨款,请一位白人雕塑家,再设计一个包括三个美国军人和一面美国国旗的雕塑,建在林璎纪念碑的正前方。闹到最后,连美国内政部长沃特也出来干预,他说:如果不能和反对者达成妥协,就取消建纪念碑的计划。 林璎坚持自己的主张。她尖锐地指出:那些附加的东西对于原作无异于一种造成缺陷的入侵行为。她不同意野蛮地将两种风格的纪念碑放在一起的做法。她说:“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我的确希望人们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 形势越来越严峻。幸运的是美国建筑界与艺术界是厚道的,主张学术公正。他们为了平息争论,决定再度审阅一次全部1441件大赛作品。全体评委再次表决,大家仍然一致认为林璎的作品确实是最好的。可是,他们为了调和强烈的反对声音,也是为了让这样一个天才的、杰出的作品能够问世,最后同意了在纪念碑附近再建一个“三个战士铜塑”以及一面美国国旗。1982年10月,纪念碑建成,碑面上镌刻着58132名美军越战阵亡者的名字。 竣工的日子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人们在纪念碑上寻找着自己在越战中死去的朋友或亲人的名字,献上鲜花和礼品,寄托哀思。但是,在典礼上居然没有任何人提到林璎的名字!在典礼的节目单上,也只印着另一个人设计的“三个战士铜塑”。
林璎 - 美国获奖
2010年2月25日晚在美国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将2009年国家艺术奖章授予了林璎。?颁奖典礼在白宫东厅举行。穿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是获奖的唯一亚裔。
奥巴马为她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时,司仪诵读奖状指出,此奖是表扬林璎作为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她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洞见,显示她深切了解人们对周遭世界的感受。?
25日晚共有20位杰出人士和团体,获得2009年国家艺术奖章和国家人道奖章。其中民谣摇滚教父鲍伯迪伦(Bob?Dylan)和影星克林伊斯威特(Clint?Eastwood),都未出席领奖。
(林璎 简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