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
关键是:以何心态去面对它
累了,放空自己,让心静一静,清扫内心的杂物,清除内心的欲望。烦了,让心静一静,清空内心的烦恼,还心一片清静。
遇到困难了,让心静一静,理清思绪,寻找解决方法,要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
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我们与人相处的一种高明方式,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风度。
01、内心平静的人,
往往是有大智慧之人
那些心静之人,往往能在繁华浮躁中保持沉稳,在逆境中从容笃定。
在遇到事时,不慌张,不怨天尤人。
当出现问题时,仍然不慌不忙,找到根源解决,寻求方式突破。
与人发生矛盾时,以平静的心态,好好沟通。
处在复杂的交际圈里,是看穿不去揭穿,看透不去言明,懂得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话就保持沉默。
不为名利所累,不去参与争斗,不去胡思乱想,命比天高,做不切实际的梦。
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风平浪静,在为人处事上,始终保持宽容之心,愿意去包容对方,愿意为对方做出让步。
懂得用大度征服人心,而不是事事锱铢必较惹人厌,懂得用宽容换来体谅,赢得他人的敬重,而不是咄咄逼人,招人烦。
0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孔明曾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个内心平静的人,为人处事总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得到的永远是欢乐,拥抱的是幸福。
一个人,内心越宁静,越能客观全面地认识世界,而不是由个人主观去判断是非,并且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不是没能力看透,只因心太过浮躁。
静能生智,放眼周遭,便会发现,智者之所以不惑,除了学问,更重要的还是心静。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与自己和平共处,先要学会沉淀自己的心。
心乱,则一切乱,别让一颗小石子击碎心智,扰乱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的内心平静了,才更容易听见内心深处的声音,更好地认清自己,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盲目追求,为了迎合迁就他人,活成了他人眼中的模样。
只有心真正静下来了,才更能看清谁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谁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而不是因执念太深,爱错了人。
学会让心静下来。心静下来了,自然就会看清。笑看花开,是一种宁静的喜悦;静赏花落,是一份随缘的自在。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我们一旦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便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惑。
人活在世上,必须得认清现实,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舍才有得,去做了才有可能拥有。
以一颗平静之心,心平气和地告别过去,只争朝夕地活在当下,淡定从容地迎接未来。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果律是事物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因此,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实相,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管我们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绝对存在,它像空气一样,充满整个宇宙,无时无处不在公平地执行著有情人间善恶的赏罚,或无情器世间的成坏。《涅槃经》中郑重指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因此,一个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业报,不能不畏因果。
因果,具足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因是主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称果。宇宙中,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随著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因此,要想了解因果,就必须认识因缘,因缘的种类包括:(一)有因缘与无因缘;(二)白因缘与黑因缘;(三)内因缘与外因缘;(四)正因缘与邪因缘。能够正确认识因缘,才能趋正避邪,才有好的果报。
在佛教诸多教理中,‘因果观’与人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对‘因果’应该有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通于三世:《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业报,如影随形,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因此,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
佛教的三世因果论,乃是‘惑、业、苦’三者相续循环的因果关系,亦即由‘惑’起‘业’,因‘业’感‘苦’,于‘苦’复起‘惑’,于是三世流转,循环不已。三世并非专指前生、今生、来生,而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因果非宿命论:〈因果十来偈〉说:‘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这首偈语说明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受过去生所造善恶业影响的结果,并非由他人所操纵,更不是命中注定。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是乐观进取的道理。
三、凡事各有因果:世间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为所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为浅显易懂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业报思想对社会人心的规范,远远超越法律条文有形的束缚,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补法律之不足。’
四、果报自作自受:《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一语道尽‘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因果业报,自作自受’的至理。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是人人心中的一把万能尺,度量著自己一生的命运,也刻划著人世间善恶的长短,更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未来的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