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30, 2019

王羲之书《佛遗教经》赏析

王羲之书《佛遗教经》赏析

    
《佛遗教经》全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遗教经》全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文/乔柏梁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曾经指出:“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之影响,而宗教之传播,亦多倚艺术为资用。”佛教自从汉明帝时传入东土,从此便与中国本土的书法艺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王羲之是公认的“书圣”,他书写佛经的事例,千载以来只此一件,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佛遗教经》全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内容为释迦牟尼佛临终时对诸弟子所作的教诫。后来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师译成汉文,此经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在僧俗二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世亲菩萨作《遗教经论》,对其微言大义从七个方面加以阐释。净土宗九祖明代蕅益(智旭)大师作《佛遗教经解》,全力弘扬此经教法。
  唐太宗笃信佛教,曾下诏:“《遗教经》,是佛临涅槃所说,诫敕弟子,甚为详要。……大道将隐,微言且绝,永怀圣教,用思弘阐。”
  宋真宗亲自为《遗教经》作序,特别指出此经之纲宗:释迦牟尼佛“于双树之间,普告大乘之众,示五根之可戒,问四谛之所疑,期法奥之宣扬,俾众心而坚固,大悲斯念,斯谓至乎”。
  《佛遗教经》,一卷,二十页,每页七行,每行约十八字,末页四行,共一百二十九行,二千三百余字。首题“佛遗教经”,末题“永和十二年六月旦日山阴王羲之书”(亦有题永和十三年者),左旁盖有篆书“右将军会稽内史印”,尾页书“文定公家藏”,有南朝梁时鉴书人“怀充”、“僧权”署签。
  王羲之生于303年,卒于361年(一说:生于321年,卒于379年),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盛誉,被视作“书圣”。
  王羲之身后,梁武帝开始大规模地征集王书,“得真迹数量众多,恢宏壮观”。到了唐代,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王书”征集。一次是唐太宗诏令“收辍天下王书”,一次是唐玄宗开元五年“收集王书”,两次大规模搜求中收集的王书分别载于褚遂良撰《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和《开元书录》等著录当中。但两者均不见对“王书”《佛遗教经》的记录。
  宋代欧阳修《集古录》“遗教经”条云:“右《遗教经》,相传云羲之书,伪也,盖唐世写经手所书。……然其字亦可爱,故录之,盖今士大夫笔画能仿佛乎此者鲜矣。”
  欧阳修的意见有些矛盾,尽管认为《遗教经》并非王羲之所书,但他也认为此本在书法上成就很是突出,一般士大夫能够达到这种水准的人很少。不要说一般士大夫,近世以来,发现了大量敦煌写经书卷,书写水平相当之高,令人仰止,但书写风格完全达到此书水准的,可以说完全没有,由检视这些经卷,也能发现,《佛遗教经》的书法完全没有唐人习气,而是与其它的王羲之小楷如出一辙。
  唐代经生一定知道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的名讳,如《圣教序》所做的那样,在“民”字右下缺笔,在“治”字左上缺笔。《佛遗教经》中“畜养人民”、“参预世事”、“今世后世”等皆无避讳。
  我们在读王羲之书写的《佛遗教经》、《乐毅论》时,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在众多的字数里,首尾都是和谐统一、完整一贯的,有着相当准确的表现技巧,并且有着驾驭这种技巧的平稳的心态,因此形成了艺术的整体性。一般的写经作者在这方面是比较逊色的。
  作为欧阳修的晚辈,苏轼在《题遗教经》中说:“仆尝见欧阳文忠公云《遗教经》非逸少笔,以其言观之,信若不妄。然自逸少在时,小儿乱真,自不解辨,况数百年后传刻之余,而欲必其真伪,难矣。顾笔画精稳,自可为师。”
  苏轼虽然不好直接否定老师欧阳修的看法,但似乎对欧阳修认为此经并非王羲之所书持有保留意见。他又说:“(王羲之)《兰亭》、《乐毅》、《东方先生》三帖皆绝妙,虽摹写屡传犹有昔人用笔意思,比之《遗教经》,则有间矣。”
  我们对比《佛遗教经》与《乐毅论》墨迹,从《佛遗教经》与《东方朔画赞》中确实发现了此中消息。黄庭坚也认为此经“清劲方重”,因为书写水平太高,人们才会相信是王羲之所书。
  宋代董逌《广川书跋·遗教经》也充分肯定此经的书法成就:“此书疏肥令密,密瘦令疏,自得古人书意,其为名辈所推,良有以也。”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而《佛遗教经》书法在这一方面是做得最好、成就也是最突出的。
  明代小楷大家王宠认为《遗教经》为右军生平得意书,明代的郭僖为此经题跋:“《黄庭》、《遗教》并书家大乘,而此拓清润疏朗,更是善本。”
  东晋时期,士人思想十分活跃,儒、释、道往往兼修并包。王羲之生平与很多高僧皆有交往,《高僧传》特别记载了他对高僧支遁的态度由怀疑而到恭谨的转变。传曰:
  王羲之时在会稽,素闻遁名,未之信,谓人曰:“一往之气,何足可言?”后遁既还剡,经由于郡,王故诣遁,观其风力。既至,王谓遁曰:“《逍遥游》可得闻乎?”遁乃作数千字,标揭新理,才藻惊绝。王遂披襟解带,流连不能已。仍请住灵嘉寺,意存相近。
  王羲之信奉道教,自然熟知《庄子》,弘传佛法的支遁对于《庄子》的胜解受到了王羲之的推崇,由此不难推论,王羲之对于佛法的接触和抄写也是顺理成章的。
  从书法作品本身来看,“王书”《佛遗教经》的笔法做到了笔画精稳,取势绝妙,凝重端雅,法度完备。全卷中锋行笔,无论横画、竖画,侧锋方切之后,随即转为中锋,凡出锋之尖,收笔之点,皆能力送画端,利而不尖,细而能厚,无论侧点、垂点、撇点、挑点,如同高峰坠石,质感强烈。凡作钩处,略作顿后,即以侧锋踢出,形似铁钉,筋力内含,力屈万夫。点画之间,犹重笔势,或上下,或左右,均能顾盼照应,气息贯通,骨肉停匀,生动感人。
  “王书”《佛遗教经》的结体十分讲究,基本上承继了三国时曹魏大书家钟繇楷书的横扁体势,但比钟书中和,减去了“长而逾制”的部分,略得纵向之势,横平竖直,左低右高,端严而不刻板,匀称而不失变化,方圆适中,从容古淡,虽为小字,却能营造出宽博深稳的意态,气势华贵雍容。行气上每一行收尾二字往往略紧,形成一个字组,如第十四页第二行的“亦是”二字便十分明显,是典型的王字结构体势。
  唐代书论家孙过庭在《书谱序》中说,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拂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由此可见,王羲之的书作与书写内容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王书”《佛遗教经》与以上诸作在形式感上大略相当,特别是与《乐毅论》相同点甚多,像“求”、“伐”、“诸”、“加”、“废”、“功”等字如出一辙。《东方朔画赞》与此经笔力相当,难分轩轾,只是在结构上少了一些变动不居的感觉,化其瑰奇,舍其参差,更加精整平稳、凝重典雅。此经书写与其它作品的不同点在于其方劲端庄、浑朴肃穆,中和简静,因为写的是佛陀遗嘱,正所谓“言哀已叹”者也。
  《佛遗教经》文可为师,字亦可为师,则是无疑的。

Monday, May 27, 2019

佛教最深远二种思想:空与有

佛教最深远二种思想:空与有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观点而主张因缘所生法为实有;二是空宗,依般若经论而观于缘起的存在,「宛然有而毕竟空,空假无碍,是为中道」。
  空宗与有宗是大乘佛教两大系统,空宗即「中观派」,有宗即「瑜伽派」。中观派以诸法无自性立论,破除一切众生情见之执著,以显现诸法实性,故称「法性宗」;瑜伽派以「万法唯识」解析诸法的缘生之相,目的也是在于析相以见性,故称「法相宗」。
  如来一代教法,所说皆不出空、有二义,因此,不论空宗、有宗,其思想渊源皆来自于佛陀的根本教说,也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
  「缘起」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因果法则,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是暂时的幻起、幻灭。换句话说,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相界而说「性空」。因为「缘起」,才能显示「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够「缘起」。也就是说,因为「空」才能「有」,「空」是成就一切「有」的要因,中观学派的龙树菩萨据此而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的中观学说。
  「缘起」与「性空」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生相成的。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如此不偏「顽空」,不偏「执有」,即名「中道实相」义,能够了达「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就是般若。般若的整个精神就在以「假」成「空」,由「假」显「空」。准此,真俗二谛于是成为「缘起性空」的另一种表现。
  真俗二谛是佛法的纲要,《三论玄义》说:「二谛是佛法的根本,如来自行化他,皆由二谛。」佛陀依于诸法性空阐述真谛,依于众生的妄执阐述所执非真。换句话说,二谛是为了把中道实相的妙理,藉由真空、俗有的方便言说而彰显。所以,佛说二谛是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是应病与药,使依真舍俗,依俗识真,由此直契诸法实相,此即所谓「道非有、无,既有,无以显道」,因此《三论玄义》说:「有二谛故,佛语皆实。以世谛故,说有是实;第一义故,说空是实。」
  缘起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是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佛门因此有「空门」之称。
  「空」是真理的极致,「空」能将印证真理的「三法印」统一起来,例如:世间没有永恒性的东西,世事变化多端,这是「诸行无常」,也就是「无常苦空」。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万法相因相成,这是「诸法无我」,也就是「缘起性空」。世间没有实有性的东西,一切如梦幻泡影,这是「涅槃寂静」,也就是「妙有真空」。
  佛教讲「空」,并不是否定一切,相反的,「空」是诸法所以成就的根本。《大乘密严经》说:「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如月与光明,始终恒不异。诸法亦如是,空性与之一,辗转无差别,所为皆得成。」万法惟其性空,才能生起宇宙万有;万有徒具假相,才能显示自性本空。所以,空与有,如月之与光明,始终不二。空与有,是相待之假称,说空说有,只不过为了诠显中道实相义,如果执有拨空,则失于真谛;执空排有,则失于俗谛。执空执有,同样都是边执的妄见,均非中道之正理。
  因此,《般若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皆是阐明空有不二,空有相融相即的道理。
  空,是佛教的X光,经由空性,便能洞悉诸法实相--诸法所以是空,是由于无自性可得;诸法所以是有,是由于相用不是空无的。《释摩诃衍论》的「虚空十义」,把空的奥妙诠释无遗。「空」并不是顽空,并不是妄计一切皆空的「恶取空」,「空」具有建设性,譬如,没有空间就不能建房子;袋子不空,便不能装东西;宇宙不空,众生就无法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万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空义上。
  「空」蕴含无限,真空才能生妙有。佛教讲「空」,就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甚至连「空」也要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解脱自在、空有不二的世界。

佛语集锦

佛语集锦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跟结果,过去的不再回来,即使回来也不再完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完美,殊不知,这个世界完美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一种蓄势待发的心情

1)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3)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4) 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5)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6)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7)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8) 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9)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0)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 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2)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 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5)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6) 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 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8)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9)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0) 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11)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2)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13)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14) 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15)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6)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7) 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8)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9)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0) 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1)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2)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3) 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4)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 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6) 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7)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8)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9)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0)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1)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2)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13)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4) 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15) 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16)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7)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18)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9)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20)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21)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2)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3)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24)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5)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6) 大多数的人辈子只做了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27)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8)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29) 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30)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点。

《佛渡有缘人》

《佛渡有缘人》


是谁读懂了木鱼的心声,倾诉那红尘无奈的苦空?是谁点亮了佛前的香灯,照耀着心智觉性的通途?是谁击打着如幻的暮鼓,警示无常变幻的人生?是谁叩响了梦醒的晨钟,涤荡在生死轮回的虚空?人的一生有多长?不过如晨间的露珠、空中的电光、水中的浮沫,一呼一吸而已。拥有财富善行布施者,如同清泉,滋养草木,使人能得欢喜饱足。有形的财富终有坏尽之时,如果能进一步从有限的物质财富,提升到经营精神灵智的财富,与人肝胆相照、相互扶助,则永享福乐。俗语说:在家容易出家难,出世容易入道难,入道容易求道难,求道容易悟道难,成道容易入世难!固然不学修佛法,在凡尘中本来就很难过;但是,只要有佛法之光,成佛亦不难!



心中有佛是佛缘,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平和地面对生活是佛缘,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行智慧之事是佛缘,善于忍耐是佛缘,宽容待人是佛缘,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心中有道的人,追求和努力会给人带来希望,幸福和光明,即使偶尔的驻足,也是宁静安闲。倘若心中无道,纵使踏遍千山万水,寻寻觅觅,终也是奔波驰逐于妄想和自私之境,越忙越茫然……生活如是,修行更如是……佛家常说︰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渡无缘之人。
每个人都有寻求安乐的自由,我们要学会往内寻圣财所生无罪喜乐。打开心量,放下自我,欢喜顺受,感恩随缘。每当我们真诚地奉献时,内心就会生发清净的喜乐。这种真诚无私善良利他的心行,能迅速积聚我们内心的财富,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学人以法为乐,身心安乐充盈,是为“为善最乐,法喜充满”!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会使人轻松愉快。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心理稳定、平衡,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会处于最佳状态,远离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困扰,人就会健康长寿。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想知道能不能往生,只要观察自己的心就知道了。问一问自己的心,清净不清净。如果心清净,没有其他的烦恼,只有愿生西方,愿见弥陀的一念,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希望。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心中不种娑婆种子只种西方种子,一定往生西方,不然的话,你的心中,乱七八槽,见不得人的种子多得很,往生西方的希望便没有了,因为你的心见不得人那只有去见鬼,怎能见弥陀呢?所以念佛人的心,要清净得上对天、下对地、中对一切众生,都对得起,以此心发愿求生西方,决定往生。人心宽,不仅意味着对外在世界的承纳和相容,而且意味着内在世界开放,表明自己与周边世界相处和谐。宽厚多恕地对人对事,是健康品质和高尚素质的表现,也是防治心理性疾病的最佳良方。


佛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说,外面起的什么境界,都是自心所现。有什么心,必现什么境,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所以境由心现,心逐念成。起什么样的念,必成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心,必现什么样的境。念地狱,就心现地狱,念饿鬼,就心现鬼界;念佛,当然心现佛境。所以经说,心想佛,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是因,所现的境是果,所以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嗔心和杀心重的,必造恶业,恶业因缘,必现地狱。所渭“恶业将盈,地狱相现,净业将熟,佛身现前”。 佛陀身相庄严清净,从恭敬一切善知识,慈愍一切有情中来。多名贵稀有的沉香,比不上一念慈悲心香;多洁净的水也会被污浊所染,比不上一念不动的清明柔和;千树万花芬芳终有凋零时,比不上慈颜微笑入心的关怀;无慈悲诵念千声佛号,不如一句由衷的赞叹沁人心脾。念佛须要有真信切愿,有了真切信愿心念佛,决定可以往生。有信而不真,有愿而不切,念佛悠悠荡荡,飘飘浮浮,最多只有一半往生希望,心中杂染种子太多,可能只有十分之一二往生希望,天天胡思乱想,吵架闹事,造恶业,念佛只是嘴皮上玩耍,往生就绝无希望了,相反地,堕落三途倒是有希望的。有些人喜欢打麻将,心中只有麻将经,没有阿弥陀,我敢说,他死后一定作麻将鬼。



原来十法界不出一心,一心能现十法界,所以念佛多少快慢,和往生的关系很少。念佛贵在调心,只要真信切愿持名,决定往生。你能否往生,或者你将来落在那一道,不必问人,只问自心便知端的。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你就能吃得香、睡得稳。相反,贪心太大,私欲无边,整天让它牵着鼻子走,使你迷惘、狂妄、丧失理智,就不可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只能是烦恼、忧虑不休,“夜不能寐”,久而久之,就可能患上一些疾病。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检视一下这颗心猿意马驰骋易变的心,就可以了知我们时刻处在纠结迷茫中,只有管好自己这一心,才能如如安住在风云变幻的世间。拥有一颗随缘随和随喜随意的心,面对情感的无常,就能随缘不变不怨不嗔;面对人我是非,自然心平气和随缘消业。佛弟子为了如愿所成,经常要做超度佛事,实际真正我们要超度的冤亲债主,是我们内心难以超越的颠倒妄想,我们要以修心:超度贪欲得富足,超度嗔怒得慈悲,超度愚痴得智慧,超度傲慢得谦和,超度分别得平等,超度忧恼得安详。和谐安乐的世界,来自超脱自在的心。大家要切记,念佛法门贵在调心。“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只要心净,佛土自然清净。
ll
我们众生心,往往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二执是人我执,法我执。这二种执着不出我慢心,都是我慢心的表现。要是你能细心地观察众生“相”,就会发现都是我慢心的表现。私心是我慢心,暴躁是我慢心,耍小性子是我慢心,不能和合众,不能互相团结,是我慢心。……总之,众生“相”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一个我慢心。古代善知识,善调学人的我慢心,实在不容易。众生都被二障所碍。二障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怎样对治二障呢?总说,以念佛对治,别说,以戒定慧对治。先说“戒”。所谓戒,是戒你的身心远离过错,绝不是外表规规矩矩就算持戒。固然,外表规规矩矩是威仪,也是需要的,但徒具其表,而身心过错不断,那不能算“戒具足。”所谓“定”,是要求你心住一处,不散乱。若是你们在表面上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和一块木头一样,而心中却胡思乱想,也算不得“定具足”。什么叫“慧”?所谓慧,不是指“世智辩聪”,那些小聪明而言,而是指心不被二执所缚、二障所碍的智慧而言。这种智慧也叫做“般若”。“戒具足”,可以保住人身,不落三途,进一步,“定具足”,可以出“欲界”,生“色界天”、“无色界天”,再进一步,“慧具足”,可以出“三界”,成就“无漏功德”。



用戒道慧对治二障,虽然很好,可是很难。最方便的办法,足以念佛对治。不管是二执、三障,甚至八万四千烦恼,一概高举一声阿弥陀佛名号,一定可以通过生死关。内心的平静,是心灵深处的恬然、安谧、舒适和自在。心静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的一种精神境界。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光怪陆离,充满了金钱、名利和美色等使人心动神驰的诱惑。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真正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治疾病,使人健康长寿。
念佛时要如将军临阵,高举一句佛号,与八万四千烦恼作殊死战。佛号一起,一切放下,心中绝不下其他的种子,要提防“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一切放下以后,处处无心,处处只有念佛心,这叫事一心念佛,便是“清净心除烦恼,至诚心起佛号”。一切放下,自然处处无心;心既没有,就也没有“无心”,也就是说,“有”心不可得,“无”心也不可得。所以说,“处处无心处处心”。用此心念佛,“有”也放下,“无”也放下,“有、无”总无,自然会入圆融法界。“法界无性,无性缘成”。全体法界,乃至微尘许,无非一大缘。法界既是缘起,所以可借信愿念佛因缘,求生西方。西方净土,就是一真法界。我能念的是法界心,念的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所以说是法界藏身。能念所念,都是法界,心、佛、法界,没有差别。以佛心念心佛,所以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种念佛叫理一心念佛。
不过,这种念佛方法,不是上根利智的是办不到的。如能办到,那末,念到心开,自性佛便圆现了。也就是说,“念到心中莲华开,阿弥陀佛自然来”。这种念法,是一念圆成,不假于他,论“体”则法界圆融,论“宗”则信愿持名,论“用”则放下、无碍、往生。这一法门是最高最深最微妙,是从释迦如来大悲心中流出的,比较其他法门,既直捷又圆顿,如山中须弥,法中之王。可惜末法时期,众生执重障深,以致这样的微妙法门,明珠暗投,被人埋没。唉!象这样至高无上的妙法门,浅智的怎能知道?小乘人怎能行持?说实在的,我本人就是小智小乘人,所以今天要沾大家的光,借大家念佛功德,求生西方。财富由布施得来,健康由护生得来,福乐由奉行十善得来。佛说一句佛号、一遍经咒,能消除我们的宿业,根源于至诚恳切发露忏悔。慈悲喜舍是我们内心无上的密咒,一念慈心能降伏一切鬼魅,一念悲心能远离一切邪恶,一念喜心能令所求如愿,一念平等舍心便至无忧彼岸。身无诸恶业,口离于四过,心无有疑网,乃得安稳眠。身心无热恼,安住寂静处,获致无上乐,乃得安稳眠。心无有取著,远离诸怨仇,常和无诤讼,乃得安稳眠。若不造恶业,心常怀惭愧,信恶有果报,乃得安稳眠。敬养于父母,不害一生命,不盗他财物,乃得安稳眠。切盼大家要真信切愿修行,可以自度,可以度人。末法时期,唯有念佛法门是度生的桥梁。人生的旅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曲折是避免不了的。只有保持快乐的心境,才能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坦然地面对困难的挑战。笑对人生,就会化忧为乐,自得其乐,追寻快乐,从而健康长寿。
回过头来,再说调心。无论忧喜苦乐,总要用一句佛号来调心。只让心现佛境,不要让它起烦恼,显现其他杂乱境界。心起烦恼,赶紧念佛。破烦恼,应先从破我执下手。能放下,就一切烦恼都被击破了。所以发觉有我执心,就应赶紧放下,立即念佛。怎么是随烦恼转呢?譬如见美色,起贪心;遇逆境,起嗔心;于世情,起痴心。如此等等,都是随烦恼转。随烦恼转,便起业障魔障。心碍境,便起业障,境碍心,便生魔障。业障魔障都是心所造作,所以念佛贵在调心。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你要是不知怎样调心,只要回家后,吃也想生西方,睡也想生西方,作事也想往生西方,走路也想生西方,乃至苦也想生西方,乐也想生西方。这样,将来一定往生西方,因为“决定心,必现决定境”。
心安则祥。当一个人内心安祥的时候,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没有恐惧没有牵挂,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好的。此外,人们还发现,淡泊名利的人会健康。一颗平常心,永远让自己处于平和状态,自然也就不会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免受疾病的侵袭。心诚待人,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
如果疑心太重或缺乏诚意,大家彼此戒备,疑神疑鬼,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真心的欢笑。充满敌意的日子,会使人食不甘味,眠不安宁,总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你有诚心也就拥有了朋友,就可以诉说心中的不快,排遣不良情绪,缓解生活压力。这对维护健康,防治疾病非常有益。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这是罪过。真正能尽到责任、尽到义务,这是修行,这是功德。你最执着的,就是对你伤害最大的,也是最能考验你的。他伤害你的时候,你如果不动心,能放下他,你才过关。 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离开,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个时候才不会害怕,才能放下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所有的方便都让给别人,所有的困难都留给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净处,也不会有平平安安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把每时每刻都当成自己的临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这是我的最后时刻……
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心不动摇。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我们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我们敢面对敢承担的时候,才没有畏惧,才没有恐怖。没有畏惧感恐怖感,没有患得患失,才没有烦恼和痛苦。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
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统统地把"我"忘掉,别老带着"我",掺着"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感恩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动力;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恩所有成就你的人。 在这个世间,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赖的。我们人往往只要快乐,不要痛苦;只要顺境,不要逆境。可是,假如没有痛苦,就感觉不到快乐;假如没有逆境的磨炼,就无法体会顺境的可贵。就像大病过后,会使人对健康格外珍惜;经历贫穷,会使人对富有格外知足……经历灾难,才会敬畏自然、体会无常、珍惜生命…理解自己的处境,进而才会理解他人的苦乐;明了自己的心境,进而才能体会他人的情感;感悟自己的人生,进而才能觉悟他人的人生;升华自我的生命,进而才能光耀他人的生命!慈悲和宽容来自理解和尊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他平等、利己利人……
是谁告别了故乡和柔情,把身心献给了云海苍生?是谁抛舍了酒绿与灯红,静守着无言的古佛青灯?是谁解悟了轮回和因果,洞视着无尽的无常幻空?是谁寻到了心灵的安详,尽享那永恒的明月清风!人来人间走一趟不容易,为什么还要让忧虑与烦恼占用我们的生活?不值得!驱除忧伤,让爱与欢笑充满生活吧,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优越也好,恶劣也罢,都要学会在阳光的沐浴中去爱,去欢喜。那么,幸福就属于你。让爱洒满人间,让佛渡有缘人!

佛缘

佛缘




1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而修佛则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修佛不在表像,而在内心。
s
佛不是要我们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并不能代表本质的相同。佛是心灵打造的幻象,太过于执着外在,反而会迷失其。
心中有佛,便是与佛有缘。

2
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
佛缘,是少一些强求的欲望。
佛经上说,未断我爱,不如洁净。爱恨恩仇,皆是情障。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今日的执著,可能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皆因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强求的欲望。
放下非分的欲望,便是佛缘。



3
平和的面对生活是佛缘
佛缘,是一种平和的心境。
人的心思很不稳定,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诱惑中迷失方向,很多人一心追求占有,得不到片刻清闲,失去生活的快乐,却带来了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佛教会我们用一颗平静的心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让本性自然的流露,平和的面对生活便是与佛有缘。
4
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
佛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佛心的人不去看众生的错,只看到众生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过失的人,枉谈“佛”字。要认清自己,看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要看清楚事情的后果,因为你要对那个后果负责。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对己对事负责,便是与佛有缘。
5
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
佛缘,是心中的信念。
佛祖有言,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当你痛苦的时候,相信痛苦不是永恒的,你就一定有力量战胜痛苦,这是一种信念。可以说信念主导着我们的人生之路,成佛成魔,也全在一念之间。
拥有美好的信念,便是与佛有缘。
6
行智慧之事是佛缘
佛缘,是大彻大悟的智慧。
在生活中,如果能多动用智慧看待问题,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会减少许多烦恼和束缚,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是智慧。拥有这种智慧,才能改变别人,能说不能行,不是
懂得用慧眼看人生,行智慧之事,便是佛缘。
7
善於忍耐是佛缘
佛缘,是忍耐一切。
忍耐才是对意志的磨练,也是力量的积蓄。它用无形的火焰融化着坚冰。忍耐带给你的痛苦,日后必成甘甜。忍耐不同于逃避,因为逃避是意志的沉沦,而忍耐则是不忘记自己的使命,让意志更加坚定。学会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善于忍耐,便是与佛有缘。


8
宽容待人是佛缘
佛缘,是宽容与谅解。
真正的慈悲不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能宽恕和爱护与你对立的人,爱人如己。当别人因误会或别的原因而对你无理相向时,要以慈悲的心去包容对方,以理智的方法去感化他。如果你一直想改变对方的话,你会很烦恼很痛苦。同样的瓶子,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宽容待人,便是与佛有缘。
9
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
佛缘,是博爱的精神,我们只要有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有着终极意义上向往获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我们就是“有缘人”。
当机缘与因果成熟时,佛缘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无缘不是绝缘,只是当下无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也都能与佛结缘。
懂得爱与感恩,便是与佛有缘。


人生就像是一次长途旅行,不停地行走,沿途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历经许许多多的坎坷。如果把走过去看过去的都背在身上,就会给自己增加太多额外的负担。阅历越丰富,压力就越大,还不如一路走来一路放下,永远保持轻装上阵的状态。即使是那些曾经让我们难过的、痛苦的事情,也不妨让它们消失在回忆中,不必耿耿于怀。


佛说“放下,就会自在”,人生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烦恼、怨恨、情仇,归根结底就是学不会放下。于是,人们负累前行,使原本可以轻松的步履变得沉重,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辛苦奔波。其实,只要懂得放下身上的包袱,我们才可以活得自在洒脱。
很多时候,你追求的越多,失去的反而越多,一个人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与其背负重担疲于奔命,何不选择放下,轻松启程,享受路上悦目的风景,体会平静祥和的人生。
放下就会快乐。只要适时放下,快乐就会来到你身边,但有多少人肯放下呢?只有真正放下的人,才能步履轻盈,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行得更远。“放下”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人生要放下的东西实在太多,要敢于放下不必要的牵绊,永远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想要心灵得到自由,可以在生活中学会放下。
选择总在放弃之后。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懂得放下,我们都有难以割舍的东西,放下了,也许就是一种胜利,一种收获。
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很多时候,我们紧紧握住双手以为把想要的抓住了,其实,手心里握住的不过是更深的伤害。倒不如放开手去,让那些伤害随风飘散,双手,还可以接到温暖的阳光。
懂得放下的人,才能活得轻松快乐。

Saturday, May 18, 2019

佛经的渊源

佛教经典:
并非是佛亲自写的,而是佛陀逝世后,佛的弟子记诵出来的。佛逝世的那一年,佛的弟子,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五百人集会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将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结集起来,以传后世。
  记录佛陀教说的典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结集,正法得以源远流传至今。关于经典的来源,根据《长阿含·遊行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弟子们顿失依怙,竟有一愚痴无智的跋难陀比丘却兴奋的表示,从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约束,而得以为所欲为。大迦叶听后极为痛心,为防患未然,因此决心结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大迦叶首先邀请信仰虔诚的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担任护法,提供一切衣食卧具,并挑选五百位有德有学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山的七叶窟从事结集经典的事宜。大会由大迦叶担任主席,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出律。优婆离于三个月内,每天陞座诵出戒条,共八十次诵毕,编成一部《八十诵律》,此为一切戒律的根本。《八十诵律》是由八大部分组成,合并称为“五篇”。这些戒条是佛陀根据当时僧团所发生的具体过犯而制定。后世学者依此根本律,再推演发展出《四分律》、《五分律》。惟目前《八十诵律》早已散佚而不存。
  多闻第一的阿难则诵出经(法)藏。阿难将佛陀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不同根机的众生所说的教法,一一讲述,并唱说:“我是听佛陀这样说的。”这就是经典开头首句“如是我闻”的由来。在座比丘对阿难讲述的内容,凡是认为符合佛陀言教者,即表示认可;认为有所遗误者,即提出纠正、补充。如此透过大众共同审定,合诵出来的法,就是流传后世的《阿含经》。
  四部阿含成立次第,依序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基本上是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和弟子们的修行与弘法活动。经中揭示缘起、十二因缘、三法印、四圣谛、四念处、八正道等佛教的基本教义,其核心内容是说明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苦恼以及去除苦恼的方法,也都是人间佛教思想的渊源。本经不重玄理、义解,而重修行实践,因此诵读此经,有助于现代人的修行。
  《中阿含经》主要论述四圣谛、缘起等基本教义,阐发无常、无我等宇宙真理,更述说各种修持方法,以及与涅槃解脱之道的关系。因为此经比较深入且详细论述小乘佛教基本教义,所以后世认为此经是阐发深义的经典汇编。
  《长阿含经》与其它三部阿含一样,除了记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外,其独特之处在于“破诸外道”的异说。如《弊宿经》、《阿摩昼经》、《裸形梵志经》等,均详细记载著早期佛教破斥外道的主要内容。
  《增一阿含经》是四部阿含经中最后编纂的,主要内容除含括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佛陀本生、诸弟子本事、制律因缘和戒经教义外,并有种种菩萨意义的演化、空义的发扬、他方佛土的出现等大乘佛教的思想。
  四阿含经虽为原始佛教的小乘教典,却是大乘思想生起的重要依据。大乘教的空义、缘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三十七道品、戒定慧三学、四摄法等,都预见于四阿含经中。龙树的“空”,无著的“有”,明显受了四阿含经的深刻影响。
  综上,扼要言之,《八十诵律》、四阿含经是最早成立的经典。由于这些原始经典的结集,能令正法久住,破邪显正,同时也将佛陀的教法流布十方,乃至促成大乘佛教的蓬勃发展。
  所以,佛经,可以说是佛说的,非佛亲自写的。

Friday, May 17, 2019

佛教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佛教三法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诸法无我(得无生忍)、涅槃寂静(证解脱道)

四依法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四圣谛的次序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八正道
  (一)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
  (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
  (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
  (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
  (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十二因缘
  无明:人与生惧来的蒙昧无知   行:由无知而引起的各种欲望和意志   识:由欲望和意志引起的人的精神统一体   名色: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   六处;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即心)   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   受:通过接触而引起的苦乐感觉   爱:由感觉而引起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贪爱之心   取:由贪爱而产生的追求和执着之意   有:因追求和执着而造成的生死环境   生:有了生的环境就有生命的产生   老死:有生就必有衰老和死亡

  佛陀说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佛陀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圣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

佛教的基本理论:四圣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


公元前5世纪,在释迦牟尼35岁的时候,他来到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尔邦的菩提伽耶(Bodh-gaya),坐在尼连禅河(Niranjan River)边一棵菩提树下进入禅定。传说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入定思维,释迦牟尼获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又称“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能够真正平等地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英语中称为“enlightenment”),从此他被人们称为“觉悟者”,“佛”(梵语Buddha 意为“觉者”,“the enlightened one”)。然后他来到位于今天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10公里处的鹿野苑(Sarnath)为曾经一起苦行的五位沙门讲解自己的思想,使他们也证悟了佛法。这次讲经被称为“初转法轮”——转动佛法之轮。第一个佛教僧团也由此成立。

五比丘礼敬象征佛法力量的法轮,图片
释迦佛在鹿野苑首次讲经的内容就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这是佛教最初的也是最根本的理论,为所有宗派所尊奉。此后释迦佛多次为众僧和大众讲解这些理论,形成了一系列佛经。如详细阐述四圣谛的佛经有《分别圣谛经》,分析十二因缘的佛经有《缘起圣道经》。八正道可见于上述两部佛经,另外在《八正道经》中也有论述。这三部佛经都是释迦摩尼在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的祗树给孤独园(Jetavana Vihara,位于今天印度北方邦的Bahraich市东面的Shrivasti,靠近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边境,距离释迦佛的故乡迦毗罗卫城(Kapilavastu)一百多公里)。
1. 四圣谛
“谛”就是真理的意思。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包括苦、集、灭、道四谛,也是四个理论层次。苦谛揭示了人生充满了痛苦(suffering)这个现实;集谛又称习谛,解释了痛苦的来源在于个人的行为带来的结果——业(Karma)和主观上的因素——烦恼;灭谛展示了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后所能体验到的境界;最后一个道谛告诉人们如何获得解脱,这个方法就是八正道。
在苦谛中,释迦佛按照印度哲学繁复的分析传统,列举了种种痛苦,总体上可以分为身体之苦和心理之苦两类。身体之苦在于生、老、病、死,此处不必详说;心理之苦包括怨憎会苦、爱别离苦和所求不得苦。相信这样的苦对于很多在社会里忙忙碌碌的现代人都不会陌生,值得好好地解释。
怨憎会,就是不喜欢的人和事物偏偏聚到一块儿来了,再概括点说,就是倒霉了。比如和自己看不顺眼的同事偏偏在同一个办公室里上班,常常为对方的言语或者为人而不快;家里的婆婆抱怨儿子怎么娶了一个不懂事不孝敬的媳妇;明天要考试了,自己却偏偏感冒;一次户外活动本已准备妥当,但偏偏遇上暴雨……遇到这样的倒霉事儿,谁都会很不爽,于是心中就生出了怨憎会苦。
与怨憎会相反的就是爱别离了。失去自己所爱之人和事物所带来的痛苦就是爱别离苦,对此我们一点儿也不陌生。与亲人和朋友的分别,各种失恋都让人无比痛苦;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有多少熟悉的景致消失了,又有多少人离开家乡到外地闯荡,记忆中的很多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爱别离,长相思,从来使人怨。
人有了各种苦,就会想着去摆脱;人活着,就会有各种欲望,无一不想被满足。然而现实往往是无奈的,能够实现的愿望并不多,于是心中愤懑,这就是所求不得苦。越是想要得到,得不到的时候就越痛苦。长久的痛苦折磨,人的心理也会变得扭曲。
人的心中有了痛苦就会变得不冷静,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产生恶业,而恶业又会带来新的痛苦。如此前业是后业的原因,后业再造作后业,业业相续,人便总是处于痛苦的轮回之中,没有真正的自由。这就是集谛告诉我们的道理。“集”是招聚的意思,这里指业会招聚未来的痛苦。集谛又称习谛,“习”的意思是连续、往复,在这里就是指业业相续的道理。
那么,当一个人从痛苦中彻底解脱(moksha / liberation)出来后会体验到怎样的感觉呢?答案就是灭谛。在《分别圣谛经》中释迦佛告诉众人,只要明白佛法,经过恰当的锻炼,众生皆可获得解脱。一个人获得解脱后就不再造作新的业,不再有贪爱之心,不再执著,也不再进入生死轮回。当他受完所有旧业带来的报应,身体衰老毁坏之后(也就是构成身体的诸因缘散尽)便不再往生,从此归于寂灭,这个不寻常的“死亡”过程就是所谓的涅槃(nivarna)。
涅槃几乎是所有印度宗教所追求的境界,早在佛教之前的《奥义书》时代就已流行于世,只是具体的含义不同。在印度教中涅槃指梵我合一。如瑜伽派经典《薄伽梵歌》第7章30节所说,“他们因为了解有关超然活动的一切,所以实际上就是梵”。佛教认为不存在永恒的“梵”,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当所有因缘断尽,生命的状态就不再出现,这就是“灭”、“涅槃”。有人或许会问,涅槃后的“我”去哪里了?释迦佛今天在哪里?其实,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都认为“我”也就是自我是虚幻的观念,是“假我”,是由于对真理的无知而产生的一种幻象。释迦佛涅槃了,他存在的这个现象消失了,那就是彻底消失了。可是,除了佛教的义理——佛法,世间真有一个“释迦牟尼”吗?禅宗六组惠能大师说得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涅槃是一种超越常人理解的状态,其中的大乐与大自由只有亲证者才能得知。曾经有一位博客作者说尼泊尔的某位大师是释迦佛的转世,这是谬论。当知释迦佛早已涅槃,何来往生?
2. 十二因缘
释迦佛的十二因缘说可以被认为是对四圣谛中的集谛所做的深入分析。十二因缘说的产生早在释迦佛悟道之前。在《缘起圣道经》中释迦佛告诉众人:“在我未证得无上智慧时,独自坐在寂静的地方开始思考”。释迦佛的思考过程也很有趣。他从最终的果——人生之苦入手沿因果链层层逆推分析,最终得到了根因——无明。简言之,十二因缘可以归结为如下一个因果链:
苦<-- p="">
接着,释迦佛指出,如果破除无明,则沿此因果链层层向下破除,最终生、死和苦都可被永远消除,人由此获得解脱。
无明(ignorance,梵语Avidyā)这个概念为印度各种宗教共有,指不了解真理的愚昧状态,又称为痴(梵语moha)。无明是人生众苦的根因,也是引起生死轮回的根因。如何摆脱无明、获得解脱是印度宗教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各种宗教提出了自己的方法,释迦佛也提出了佛教的修行方法即八正道。
3. 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四谛中的道谛,是释迦佛在觉悟四圣谛和十二因缘后为寻求解脱的人们提出的修行方法,意为八条正确的道路。在《缘起圣道经》中释迦佛强调八正道是古代证道者采用的方式。概括起来这八种方式(八支)就是:懂得真理(正见)、树立正确的目标(正志)、不说恶言妄语(正语)、不做坏事(正业)、用正当的方式谋生(正命)、勤修精进(正方便)、端正思想不生恶念(正念)和保持禅定的心理状态(正定)。
八正道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对修行者提出了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是正见,其它七支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八正道是符合佛教的中道思想的。“中道”是佛教的基本立场,意为不取极端立场,与中国的中庸之道相同。八正道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在八正道中没有苦行,而苦行为当时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前身)所重视。教义与佛教相似的耆那教也重视苦行。释迦佛自己在成道以前也曾苦行六年却发现这条道路并不适合自己。八正道亦不提及鬼神崇拜和祭祀等内容,这也是当时婆罗门教信徒们所热衷的。至于佛教分化出小乘之大众部以及大乘佛教后出现对菩萨和佛陀等的崇拜和祭祀仪式则是佛教混合了其他印度宗教习俗的结果了。此外,八正道中的“正命”除了反对巧取豪夺贪得无厌之外,还反对当时的邪命外道以江湖骗术和玩弄言辞来营生的做法。邪命外道被佛教称为六师外道之一,主张宿命论与享乐,其领袖为拘舍罗,与释迦佛同在舍卫城中传道,为释迦佛和耆那教领袖大雄所共斥。
总的来说,佛教的根本目的是断苦和解脱。痛苦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人,也是促使悉达多王子离开安逸的宫廷生活走上成佛之路的原因。释迦牟尼从分析人生充满种种痛苦这一现实开始,通过十二因缘说来解释产生痛苦的根源,发现只要消除了无明便可了断业报和轮回,断除痛苦获得解脱。最后,他提出八正道这种修行方法来帮助人们获得解脱。四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是释迦佛在世时宣讲的道理,也是原始佛教时期最为重要的理论,至今被所有佛教徒所尊奉。

附:《分别圣谛经》、《缘起圣道经》和《八正道经》原文

《分别圣谛经》
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分别圣谛经第十一(初一日诵)
(《大正藏》第26经,阿含部)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是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彼亦有此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未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彼亦有此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我今现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亦有此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
  舍梨子比丘聪慧.速慧.捷慧.利慧.广慧.深慧.出要慧.明达慧.辩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实慧。所以者何。谓我略说此四圣谛。舍梨子比丘则能为他广教.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现.趣向。舍梨子比丘广教。广示此四圣谛。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现.趣向时。令无量人而得于观。舍梨子比丘能以正见为导御也。目干连比丘能令立于最上真际。谓究竟漏尽。舍梨子比丘生诸梵行。犹如生母。目连比丘长养诸梵行。犹如养母。是以诸梵行者。应奉事供养恭敬礼拜舍梨子.目干连比丘。所以者何。舍梨子.目干连比丘为诸梵行者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世尊说如是已。即从坐起。入室燕坐
  于是。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世尊为我等出世。谓为他广教。广示此四圣谛。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现.趣向。云何为四。谓苦圣谛。苦习.苦灭.苦灭道圣谛。诸贤。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诸贤。说生苦者。此说何因。诸贤。生者。谓彼众生.彼彼众生种类。生则生。出则出。成则成。兴起五阴。已得命根。是名为生。诸贤。生苦者。谓众生生时。身受苦受.遍受.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热受.遍受.觉.遍觉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生苦者。因此故说
  诸贤。说老苦者。此说何因。诸贤。老者。谓彼众生.彼彼众生种类。彼为老耄。头白齿落。盛壮日衰。身曲脚戾。体重气上。拄杖而行。肌缩皮缓。皱如麻子。诸根毁熟。颜色丑恶。是名为老。诸贤。老苦者。谓众生老时。身受苦受.遍受.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热受.遍受.觉.遍觉。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老苦者。因此故说
  诸贤。说病苦者。此说何因。诸贤。病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齿痛.舌痛.[齿*虐]痛.咽痛.风喘.咳嗽.喝吐.喉啤.癫癎.癕瘿.经溢.赤胆.壮热.枯槁.痔[病-丙+匿].下利。若有如是比余种种病。从更乐触生。不离心。立在身中。是名为病。诸贤。病苦者。谓众生病时。身受苦受.遍受.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热受.遍受.觉.遍觉。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病苦者。因此故说
  诸贤。说死苦者。此说何因。诸贤。死者。谓彼众生.彼彼众生种类。命终无常。死丧散灭。寿尽破坏。命根闭塞。是名为死。诸贤。死苦者。谓众生死时。身受苦受.遍受.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热受.遍受.觉.遍觉。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心热受.遍受.觉.遍觉。身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壮热烦恼忧戚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死苦者。因此故说
  诸贤。说怨憎会苦者。此说何因。诸贤。怨憎会者。谓众生实有内六处。不爱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同会一。有摄.和.习。共合为苦。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诸贤。众生实有六界。不爱地界。水.火.风.空.识界。彼同会一。有摄.和.习。共合为苦。是名怨憎会。诸贤。怨憎会苦者。谓众生怨憎会时。身受苦受.遍受.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怨憎会苦者。因此故说
  诸贤。说爱别离苦者。此说何因。诸贤。爱别离苦者。谓众生实有内六处。爱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异分散。不得相应。别离不会。不摄.不习.不和合为苦。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诸贤。众生实有六界。爱地界。水.火.风.空.识界。彼异分散。不得相应。别离不会。不摄.不习.不和合为苦。是名爱别离。诸贤。爱别离苦者。谓众生别离时。身受苦受.遍受.觉.遍觉。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身心受苦受.遍受.觉.遍觉。诸贤。说爱别离苦者。因此故说
  诸贤。说所求不得苦者。此说何因。诸贤。谓众生生法。不离生法。欲得令我而不生者。此实不可以欲而得。老法.死法.愁忧戚法。不离忧戚法。欲得令我不忧戚者。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诸贤。众生实生苦而不可乐.不可爱念。彼作是念。若我生苦而不可乐.不可爱念者。欲得转是。令可爱念。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诸贤。众生实生乐而可爱念。彼作是念。若我生乐可爱念者。欲得令是常恒久住不变易法。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诸贤。众生实生思想而不可乐.不可爱念。彼作是念。若我生思想而不可乐.不可爱念者。欲得转是。令可爱念。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诸贤。众生实生思想而可爱念。彼作是念。若我生思想可爱念者。欲得令是常恒久住不变易法。此亦不可以欲而得。诸贤。说所求不得苦者。因此故说
  诸贤。说略五盛阴苦者。此说何因。谓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诸贤。说略五盛阴苦者。因此故说
  诸贤。过去时是苦圣谛。未来.现在时是苦圣谛。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苦圣谛
  诸贤。云何爱习苦习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诸贤。多闻圣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是谓爱习苦习圣谛。如是知之。云何知耶。若有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为所作业。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彼知此爱习。苦习圣谛。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诸贤。众生实有爱六界。地界。水.火.风.空.识界。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诸贤。多闻圣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是谓爱习苦习圣谛。如是知之。云何知耶。若有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为所作业。有爱.有腻.有染.有著者。是名为习。彼知是爱习苦习圣谛。诸贤。过去时是爱习苦习圣谛。未来.现在时是爱习苦习圣谛。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爱习苦习圣谛
  诸贤。云何爱灭苦灭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诸贤。多闻圣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是谓爱灭苦灭圣谛。如是知之。云何知耶。若有不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不为所作业。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彼知是爱灭苦灭圣谛。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诸贤。众生实有爱六界。地界。水.火.风.空.识界。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诸贤。多闻圣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是谓爱灭苦灭圣谛。如是知之。云何知耶。若有不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不为所作业。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彼知是爱灭苦灭圣谛。诸贤。过去时是爱灭苦灭圣谛。未来.现在时是爱灭苦灭圣谛。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爱灭苦灭圣谛
  诸贤。云何苦灭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诸贤。云何正见。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择.遍择.次择。择法.视.遍视。观察明达。是名正见
  诸贤。云何正志。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心伺.遍伺.随顺伺。可念则念。可望则望。是名正志
  诸贤。云何正语。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除口四妙行。诸余口恶行远离除断。不行不作。不合不会。是名正语
  诸贤。云何正业。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除身三妙行。诸余身恶行远离除断。不行不作。不合不会。是名正业
  诸贤。云何正命。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非无理求。不以多欲无厌足。不为种种伎术呪说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是名正命
  诸贤。云何正方便。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若有精进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专著不舍。亦不衰退。正伏其心。是名正方便
  诸贤。云何正念。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若心顺念.背不向念.念遍.念忆.复忆.心心.不忘心之所应。是名正念
  诸贤。云何正定。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盘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若心住.禅住.顺住。不乱不散。摄止正定。是名正定
  诸贤。过去时是苦灭道圣谛。未来.现在时是苦灭道圣谛。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苦灭道圣谛
  于是颂曰
佛明达诸法 见无量善德
苦习灭道谛 善显现分别
  尊者舍梨子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舍梨子所说。欢喜奉行
分别圣谛经第十一竟(三千四百二十五字)
《缘起圣道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正藏》第714经,经集部)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无量大众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吾未证得三菩提时。独处空闲寂然宴坐发意思惟。甚奇世间沈沦苦海。都不觉知出离之法。深可哀愍。谓虽有生有老有死此没彼生。而诸有情不能如实知生老死出离之法
  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生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生。如是生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有故便得有生。如是生者由有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有。如是有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取故便得有有。如是有者由取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取。如是取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爱故便得有取。如是取者由爱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爱。如是爱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受故便得有爱。如是爱者由受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受。如是受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触故便得有受。如是受者由触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得有触。如是触者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六处便得有触。如是触者六处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有六处。如是六处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名色便有六处。如是六处名色为缘。我复思惟。由谁有故而有名色。如是名色复由何缘。我于此事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由有识故便有名色。如是名色由识为缘。我齐此识意便退还不越度转。谓识为缘而有名色。名色为缘而有六处。六处为缘而有其触。触为缘受。受为缘爱。爱为缘取。取为缘有。有为缘生。生为缘故便有老死愁叹忧苦扰恼生起。如是积集纯大苦聚
  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老死。由谁灭故老死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生故便无老死。由生灭故老死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生。由谁灭故此生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有故便无有生。由有灭故生即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有。由谁灭故此有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取故便无有有。由取灭故有即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取。由谁灭故此取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爱故便无有取。由爱灭故取即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爱。由谁灭故此爱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受故便无有爱。由受灭故爱即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受。由谁灭故此受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触故便无有受。由触灭故受即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触。由谁灭故此触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六处故便无有触。六处灭故触即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六处。由谁灭故六处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名色故便无六处。名色灭故六处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名色。由谁灭故名色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识故便无名色。由识灭故名色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识。由谁灭故此识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有行故便无有识。由行灭故识即随灭。我复思惟。无有谁故而无有行。由谁灭故此行随灭。我即于此如理思时。便生如是如实现观。无无明故便无有行。无明灭故行即随灭。由行灭故识亦随灭。由识灭故名色随灭。名色灭故六处随灭。六处灭故触亦随灭。由触灭故受亦随灭。由受灭故爱亦随灭。由爱灭故取亦随灭。由取灭故有亦随灭。由有灭故生亦随灭。由生灭故老死愁叹忧苦扰恼皆亦随灭。如是永灭纯大苦聚
  我复惟。我今证得旧道旧径旧所行迹古昔诸仙之所游履
  譬如有人游行旷野崄秽稠林。歘然值遇旧道旧径旧所行迹古昔诸人甞所游履。彼即寻行。既寻行已。见旧城郭古昔王都。园林池沼无不具足。净妙街衢甚可爱乐。其人见已。如是思惟。我今宜应速诣王所启白斯事。尔时彼人便到王所。启白王言。大王当知。我有因缘游行旷野崄秽稠林。歘然值遇旧道旧径旧所行迹古昔诸人甞所游履。我即寻行。既寻行已见旧城郭古昔王都。园林池沼无不具足。净妙街衢甚可爱乐大王。今者若都彼城。定使大王昌隆广大。安隐丰乐人民炽盛。尔时其王便都彼城。后时王都昌隆广大。安隐丰乐人民炽盛
  我亦如是。今已证得旧道旧径旧所行迹古昔诸仙甞所游履。何等名为旧道旧径旧所行迹古昔诸仙甞所游履。当知即是八支圣道。谓初正见次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惟至第八。如是名为旧道旧径旧所行迹古昔诸仙甞所游履。我昔寻行。既寻行已。曾见老死。见老死集。见老死灭。见于老死趣灭行迹。如是曾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曾见行集。曾见行灭。曾见于行趣灭行迹。我于此法自然通达。现等觉已。告诸苾刍诸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告种种外道沙门诸婆罗门杂出家类无量大众。是诸苾刍。若于此中。能正修行成能证者。便能证得正理法善。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无量大众。若于此中。能正修行成能证者。便能证得正理法善。如是乃能增广梵行亦当饶益无量众生。为诸天人正善开示。时诸苾刍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无量大众。闻佛所说叹未曾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八正道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大正藏》第112经,阿含部)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听我说邪道亦说正道。何等为邪道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是为道八邪行
  何等为道八正行。一者谛见。谛见为何等。信布施信礼信祠信善恶行自然福信父母信天下道人信求道信谛行信谛受。今世后世自黠得证自成。便相告说是为谛见
  第二谛念为何等。所意弃欲弃家不瞋恚怒不相侵。是为谛念
  第三谛语为何等。不两舌不传语不恶骂不妄语。是为谛语
  第四谛行为何等。不杀盗淫。是为谛行
  第五谛受为何等。是闻有道弟子法求不可非法。饭食床卧病瘦正法求不可非法。是为谛受
  第六谛治为何等。生死意共合行所精进行出力因缘行。乃精进不厌意持。是为谛治
  第七谛意为何等。生死行合意念向意念不妄不共意求。是名为谛意
  第八谛定为何等。生死意合念止相止护已止聚止。不可为。不作所有罪。不堕中庭。是名为谛定
  比丘。所有道弟子。当受是八种行谛道。如说行可得道八行觉。谛见者信布施后世得具福。信礼者见沙门道人作礼福。信祠者悬缯烧香散花然灯。信所行十善是为自然得福。信父母者信孝顺。信天下道人者喜受经。信求道者为行道。信谛行者断恶意。信谛受者不犯戒。今世后世自黠为得黠。能教人得证。自成者能成人。能成他人便相告说。是名为谛见知。如是便自脱亦脱他人
  第二谛念所意起者为失意。欲弃家者为念道。不瞋恚怒者为忍辱。不相侵者当正意
  第三谛语者。不恶骂不犯口四过。但说至诚道品谛要
  第四谛行者不杀盗淫而行诚信
  第五谛不堕贪者。但求一衣一食为贱医
  第六谛治者为向三十七品经
  第七谛意者日增三十七品经不离意
  第八谛止者不忘因缘。止者常还意护。已止者一切无所犯。聚止者得福道。佛说如是。皆欢喜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