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02, 2018

王羲之作品之幾何規律:單字分析

如果說《聖教序》里懷仁將王羲之作品單字有意將不同的字形加以組合的話,我們不妨試以王羲之代表法帖《平安》《奉橘》來做分析,我們可以找到其以下幾個字形方面的規律。先看作品,重點看線圈內單字:

1、見上圖,王羲之筆下結字極為強調字的形,該方的一定方,該長的一定長,該圓的也一定圓,外形特徵明顯,字和字之間字形區別變化無常。
2、再看下面單字放大。很多字的四角,能恰恰重合在圖中的紅色框線上,此絕非偶然,楷正的功夫反映在筆下,毫不含糊,如「修載」、「同」、「白」、「尊體」、「何如」「橘」等字。方正剴切,如壘牆之磚,使通篇端正結實。舉例如下:
3、三角形的字形不論欹側,外形特徵鮮明,猶如精確的幾何計算。此亦非巧合,乃長期經意所成。
4、不僅整個字的外形如此,就連字內分開的偏旁部首也同樣遵守這種外形規律。如「明」「復」等字:
5、外形既定,內部的點畫就可以儘可能多的尋求分割變化,以增大同類外形字的細部區別,使通篇變化更加豐富。如「修」字的幾個豎畫;「載」字的幾個橫畫;「來」字的兩個橫畫和兩組左右連帶點共同形成之四個各異的橫畫;「明」字日月兩部分中間的四個短橫;「尊」字「遲」字裡面有意平行的兩組橫畫;「降」字的右豎斜曲,有意空開中下部等等,猶如篆刻的布白,各顯手段,儘量的求變化。
通篇大、小、收、放,字字變化,無有雷同。正如王澍《論書剩語》所說:「魏晉人書,一正一偏,縱橫變化,了乏蹊徑。」這便是王羲之的大本事。不信可以試試,能在書寫的片刻之間,在筆下生出如此豐富的變化,並且一氣貫注,自然和諧。


古今以來,一人而已!此亦無它,乃悟通法之極則,至於天人合一之境者所必然。此刻其本人便是造化,化生萬物,猶如上帝造物,無適而不可,非粘著於象者能夢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