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09, 2017

《蘭亭序·開皇本》宋拓本


《蘭亭序·開皇本》宋拓本

ADVERTISEMENT

《蘭亭序·開皇本》宋拓本
東晉王羲之書《蘭亭序》刻帖宋拓本手卷裝,縱25.9厘米,橫74.4厘米。行書,28行,行間有界欄,王羲之書《蘭亭序帖》真跡曾被唐太宗所得,貞觀間令從臣能書者摹寫,遂有勾摹佳本傳於後世,又刻石以廣流傳,唐時已有石刻拓本,至宋則更多,故版本之繁不可勝計。南宋理宗收集《蘭亭序貼》拓本達 170餘種,南宋丞相游似收百餘種,分干支每字10種排次,每種裝為1 卷並親寫題跋,即為游相藏本。此本後有清孫承澤跋云:「右宋丞相游景仁所收禊帖,乃開皇本,非定武本也。」故認為《開皇本蘭亭序帖》,此本摹、拓俱佳,可傳原帖書法形神,為《蘭亭序帖》宋拓本中珍本。
此卷本幅鈐「晉府圖書」印和乾隆、嘉慶、宣統等印璽。並有「景仁」、「式古堂書畫」、「敬德堂圖書印」等藏印。後隔水原裝舊紙 3段,有宋游似跋、元吳文貴、趙孟觀款,清孫承澤、曹溶等跋。現藏故宮博物院。

通常認為《蘭亭序》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撰並書。行書,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個字。傳世摹刻本極多,以開皇本、定武本、神龍本三種為著名。
開皇本所見版本有二:其一帖尾署「開皇十三年十月」,另一帖尾署「開皇十八年二月廿日」。「開皇」為隋文帝年號,因刻於隋開皇年間而得名。此刻本字跡臃腫,與定武本有靈滯之分,因未見於宋人著錄,後人疑是偽造。上海藝苑真賞社曾影印。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蘇軾《寒食帖》並稱三大行書書法帖。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xì)」,會上各人作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為隋唐人所偽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世人也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

《蘭亭序》是東晉右軍將軍王羲之51歲時的得意之筆,記述了他與當朝眾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雅集蘭亭、修稧事也的壯觀景象,抒發了他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邊,乘帶酒意,揮毫潑墨,為眾人詩賦草成序文,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遒健飄逸。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王羲之因此也被後世尊為「書聖」。後人在研究其書法藝術時讚譽頗多:「點畫秀美,行氣流暢」,「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確實如此,傳說王羲之以後也曾再書《蘭亭序》,但均遜色於原作,所以《蘭亭序》原稿一直為王羲之視為傳家之寶,為王氏後代收藏,傳至王羲之第七代時被唐太宗李世民「騙」入朝廷,唐太宗得《蘭亭序》後,曾詔名手趙模、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鉤摹數個亂真副本,分賜親貴近臣,之後民間也廣為臨摹,但無一勝過王羲之的原作,所以《蘭亭序》真跡被唐太宗視為稀世珍品而最終殉葬,這更讓後世對《蘭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國書法第一帖的美名實在無可爭議。
關於《蘭亭序》,世間流傳著形形色色的逸事趣聞。據說當時王羲之寫完之後,對自己這件作品非常滿意,曾重寫幾篇,都達不到這種境界,他曾感嘆說:「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為傳家之寶,一直傳到他的第7代孫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愛書法,死前他將 《蘭亭集序》傳給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對書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 《蘭亭集序》的價值,將它視為珍寶,藏在他臥室樑上特意鑿好的一個洞內。
何延之的《蘭亭記》中寫過:唐太宗李世民喜愛書法,尤愛王羲之的字。他聽說王羲之的書法珍品《蘭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裡,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終推說不知真跡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為智取。他派監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模樣,去與辨才接近,尋機取得 《蘭亭集序》。蕭翼對書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談得很投機。待兩人關係密切之後,蕭翼故意拿出幾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給辨才和尚欣賞。辨才看後,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跡倒不差。」蕭翼追問是什麼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訴他是 《蘭亭集序》真跡。蕭翼故作不信,說此帖已失蹤。辨才從屋樑上取下真跡給蕭翼觀看,蕭翼一看,果真是 《蘭亭集序》真跡,隨即將其納入袖中,同時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關 「詔書」。辨才此時方知上當。
辨才失去真跡,非常難過,再加上驚嚇過度,不久便積鬱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後又有唐太宗派「蕭翼計賺蘭亭」的傳說……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推崇備至,敕令侍臣趙模、馮承素等人精心複製一些摹本。他喜歡將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賜給一些皇族和寵臣,因此當時這種「下真跡一等」的摹本亦「洛陽紙貴」。此外,還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臨本傳世,而原跡,據說在唐太宗死時作為殉葬品永絕於世。史書記載,《蘭亭序》在李世民遺詔里說是要枕在他腦袋下邊。那就是說,這件寶貝應該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溫韜把昭陵盜了,但在他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卻並沒有《蘭亭序》,那麼十有八九《蘭亭序》就藏在乾陵(武則天的陵墓)裡面。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
《蘭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kuài jī)山陰之蘭亭,修禊(xì)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chěng)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hái)之外。雖趣(qǔ)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今譯參考: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裡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里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埋藏在心中的情懷。
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人們彼此相處,俯仰之間一輩子。有的人喜歡講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儘管人們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自己所要的東西暫時得到了,快樂而自足,竟不覺得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如果碰到和我想法一樣的,(我)總是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心裡又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我)本來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謬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以前一樣,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記下當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作的詩。縱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有感於這次集會的詩文。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dàn)齋,身長七尺有餘(約為1.61米至1.65米之間),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兩人為「二王」,另一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將軍。因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集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其中,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對真書、草、行主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今人劉鐸對王羲之的書法曾稱讚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延伸閱讀
《蘭亭》版本綜述
《蘭亭序》被書法界奉為「中華第一書」,有多個版本在世間流傳,最受推崇的是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馮承素摹本《蘭亭序》。現扼要介紹一下比較有名的《蘭亭》版本,評以優劣,以便選帖時參考。
1.「開皇本」。「開皇」為隋文帝年號,一種刻本為「開皇十三年」,另一種為「開皇十八年」。此刻本字跡臃腫,因未見於宋人著錄,後人疑是偽造。
2.「神

龍本」。因帖前後印有「神龍」(唐中宗李顯年號)各半印得名。後人以此帖翻刻較多,故成一大體系。後經元代郭天錫以至清代翁方綱鑑定為唐馮承素摹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此帖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三柱。此帖為初唐墨跡,歷來很受推崇,尤其近年來經比較鑑定,多認為它是最接近真跡的,因此,身價尤高,學此本者眾多。
3.「虞世南臨本」。傳為初唐虞世南所臨墨跡。元文宗時張金界奴將其上貢,後被皇帝鈐以「天曆之寶」印,故又名「天曆本」。帖後還有宋高宗「紹興」年號印,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一柱。人常慕其「第一柱」之名而學之。
4.「褚遂良臨本」。傳為初唐褚遂良所臨墨跡(列為「蘭亭八柱」第二柱),至明代被陳敬宗鑑定為「褚臨本」。因有的字筆法形態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稱「米臨本」。
5.「定武本」。為石刻本。傳為初唐歐陽詢臨本,據載從五代石晉開始流傳(當時不作「定武」之稱),契丹耶律德光從中原得此,攜於真定。耶律死後,此石被棄山中,宋太宗趙光義年間被一位「李學究」所得。李死後,其子為還債取出,被定武太守宋景文收入公庫,因此得名。宋代熙寧年間,定武太守薛師正之子薛紹彭(書法家)將原石損去「湍、流、帶、右、天」五字以區別於翻刻本。宋代大觀年間,原石被收入宣和殿。「定武本」於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
6.「玉枕本」。傳為歐陽詢臨蠅頭小行楷,刻于禁中,可能是「定武本」的前身,又名「袖珍本」。又有賈秋壑以「定武本」縮寫成者。
7.「穎上本」。《思古齋黃庭蘭亭》中見,傳為「褚本」中最佳者,出於安徽穎上井中,又名「穎井本」。原缺數字,後有翻補,甚差。
8.「黃絹本」。亦稱「洛陽宮本」,帖中「領」上加了「山」,世稱「領字從山本」,傳為「褚本」(明王世貞藏)。也有說「黃絹本」與「領字從山本」不同,但同出於一個祖本或宋人「游似本」。
9.「陳鑒本」。明代陳緝熙所收,並在前加一偽本。傳為「褚本」,陳緝熙好勾摹,多以此刻石。曾失十五年後復得,故多刻之,共與好事者。
10.「定武」體系中其它本。如「國學本」、「何氏東陽本」等都屬「定武」體系。「國學本」於明初由徐達從「天師庵」送至國子監,又稱「天師庵本」,比東陽何士英藏本為優。另有「榮芑本」,五字未損,僅遜「落水本」。
11.《蘭亭八柱帖》。雜帖。清代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以《蘭亭序》臨摹本墨跡三種上石,共分八柱;第一柱為「虞臨本」(張金界奴本),第二柱為《褚臨本》,第三柱為《馮摹本》即《神龍本》。另外三柱為柳公權《蘭亭詩》三種。還有明代董其昌臨柳書《蘭亭詩》和乾隆臨董其昌本《蘭亭詩》共八卷刻於八柱之上,摹勒極為精美,傳本不多。「八柱」現在北京中山公園,已損。
12.其他。此外據傳還有「洛陽本」、「賜潘貴妃本」、「薛稷本」、「游似本」、「上黨本」、「米氏本」、「薛紹彭本」等等。歷代相傳的不同本子不下百餘種。
《蘭亭序·張金奴本》拓本局部
鄭板橋臨《蘭亭序》拓本局部
宋仁宗臨《蘭亭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