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並有「小聖」之稱。還與張芝、鍾繇、王羲之並稱「書中四賢」。
書法專攻草書、隸書,也擅繪畫。他自幼隨父練習書法,後期兼取張芝,自創新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
小楷《玉版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是王獻之小楷代表作,被譽為「小楷極則」,筆劃雋秀挺撥,結字蕭散逸岩,顧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墨跡在宋元時有兩本,一為晉麻箋本;一為唐硬黃本,上有柳公權跋,疑為柳公權臨本。此二本後均佚,流傳的刻本有二,一為「碧玉版本」,一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為優。「碧玉版本」明萬曆年間出土於杭州西湖葛嶺南宋賈似道半閒堂舊址,藏北京首都博物館。
流傳甚廣的碧玉版剪裱本,十三行變為二十八行,失去了原來分行布白之意趣,這是在欣賞時需要注意的。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小楷極則,三個版本欣賞
王獻之又名王大令,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詩人、大臣,晉簡文帝司馬昱的駙馬。王獻之官至中書令,為與族弟王珉區分,人稱王大令,與其父並稱為「二王」。王獻之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擅長繪畫。他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王獻之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他非草非行的新書體,被稱為「破體」,又叫「一筆書」。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王獻之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
王獻之小楷書曹植的《洛神賦》,自宋代以來,僅殘存中間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簡稱為《十三行》,真跡已不復存在。
《洛神賦十三行》碧玉版原石首都博物館藏
放大欣賞
《洛神賦十三行》墨跡在宋元時流傳有兩本:一為晉麻箋,在元代初期歸書家趙孟頫所得,定為王獻之真跡。一為唐硬黃紙,後有柳公權等人題跋,趙孟頫定為唐人摹本,後人疑即柳公權所臨。這兩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兩代輾轉翻刻,但基本上還是出於這兩個底本。現傳無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為最精。
ADVERTISEMENT
《洛神賦十三行》拓本首都博物館藏
放大欣賞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虛和簡靜、靈秀流美,與文章內涵極為和諧,這件佳作被後人譽為「小楷之極則」,清楊賓《鐵函齋書跋》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此帖可以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ADVERTISEMENT
洛神賦十三行》 ,簡稱《洛神賦》,東晉王獻之的小楷書法代表作,原來的墨跡寫在麻箋上,內容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賦》,但流傳到唐宋時代就已經殘損並亡佚了。流傳下來的刻本為宋代根據真跡上石的拓本,包括「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兩種,其中「碧玉版本」較好,它於明萬曆年間在杭州西湖葛嶺的半閒堂舊址出土,現藏於遼寧博物館。
洛神賦 是王獻之的小楷作品,據說王獻之好寫洛神賦,寫過不只一本。共計十三行,真跡已不復存在。今只傳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稱「碧玉十三行」。現藏首都博物館。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洒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這本刻帖中的字用筆挺拔有力,風格秀美,結體寬敞舒展。字中的撇捺等筆畫往往伸展得很長,但並不輕浮軟弱,筆力運送到筆畫末端,遒勁有力,神采飛揚。字體勻稱和諧,各部分的組合中,又有細微而生動的變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變化自然。王獻之的楷書與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運用「內扌厭」筆法;而獻之的字神采比較外露,較多地運用」外拓「筆法。他們都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董迨《廣川書跋》說: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嚴整。與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相比,一反遒緊縝之態,神化為勁直疏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