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8, 2023

褚遂良楷书艺术

褚遂良楷书艺术 摘要:初唐时期,书法大家褚遂良的楷书艺术大放异彩。本文是对褚遂良的楷书艺术的欣赏,及剖析初唐书法大家褚遂良的楷书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初唐时期书法崇尚法度,褚遂良师承欧阳询,从欧体中收益颇多,他结合欧阳询书体和虞世南书体,使之得以升华。在全面剖析欧体和虞体的结体规律与用笔方法之后,他加以创新,开启了人们对于美的一种全新的追求。 引 论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其书体师承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够取其精华,自成体系。其书法风格是把诸家笔法融为一体,比前辈更显舒展灵动,自然静怡。褚遂良对于书法的态度认真且执着。这种明丽自然之美,即是褚遂良的对于书法的艺术追求。初唐时期书法崇尚法度,褚遂良在学习前人书法的基础上,深谙楷法之后,大胆加以创新,使楷书作品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是楷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法大家。 一、褚遂良艺术风格 (一)褚体之形成 褚遂良的书法风格,首先是字里金生,一方面是说他的字非常有力度,另一方面也有字之精美,价值连城之意。褚遂良的每一件书法作品,都给人以温润的视觉感受,宋代的书法大家米芾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1],表明了褚遂良的书法结体的个性魅力,楷书的笔法带有些许的行意。如“九奏万舞”。褚遂良身为初唐四大书家之一,他的家世极好,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广交好友,十分善于谈论,结识了虞世南、欧阳询等诸多好友。他的家世对褚遂良的书法影响很深。 虞世南的著作《笔髓论》中的一段话,其中写到:“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借如铸铜为镜,非匠者之明;假笔转心,非毫端之妙。必在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思彻,又同鼓琴,纶指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2]这是说可以从一个书家的书法中,看出他的书写态度,换言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性,以及为人处世之态度。书法是书家心意之寄托,随意而生。一切都来自于自心,观褚遂良书风,并不与王羲之,欧阳询等书家相同,他虽师承前人,可褚遂良明显在继承中力求突破,他可以当是当时书坛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家了。 (二)褚体的用笔与结字规律 褚遂良书法用笔灵动,笔法变化丰富。他的书法,字的正侧、笔顺、以及字的大小都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以追寻,他匠心的字形,和灵动的运笔,以及整体章法的轻松活泼之气,共同展示了褚遂良作为一代书法大家的独特魅力。 褚遂良书法的风格可以概括为“活泼 空灵”。书法的空灵,正是通过运笔与提笔而体现出来的。褚遂良师承欧阳询,虞世南,欧阳询和虞世南的楷书,遵循楷书严谨的法则,但是褚遂良却不同,他的楷书打破了楷书一直以来严谨的结构,加之许多随性而发的东西,他通过书写的提按,表现他心中之感,情绪的起伏。这种提按、顿挫,共同形成一种轻快的韵律,形成褚遂良强烈的艺术特色。初唐时期,书风崇尚法度,而在褚遂良的笔下,他更刻意追求的不是法度,而是更加强调一种随心的情感。这不能说是他对前人的否定,这种突破,正是由于褚遂良已经深谙楷书结体之规律,因此便大胆的加以创造,他的字并没有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体那般严谨不苟,而是采取夸张的写法,线条粗细对比,以及字的舒展。用行笔的轻重急缓来表达他的个人情感,体现一种飞动之美。 苏东坡评价褚遂良道:“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3]他对褚遂良的书法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来概括,即“清远萧散”。这正是苏东坡所追求的书法意旨和他一生秉承的人生态度。褚遂良书法在唐朝时期当属于最为秀丽的书风了。 二、楷书传世作品赏析 他的楷书传世作品有很多,主要有《伊阙佛龛》、《雁塔圣教序》、《阴符经》、《倪宽赞》等。 (一)《伊阙佛龛》 《伊阙佛龛之碑》是褚遂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后人也有人称它为“褚遂良碑”。它于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内,通高约5.00米、宽1.90米,是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此碑字体端庄清秀,古朴沉稳,线条极具生命力和活力。 《伊阙佛龛之碑》是摩崖刻石。摩崖刻石的环境都比较险跋,峻峭,所以它的完成时间比较迅速,因为没有办法花费大量时间去细心雕刻,因此它的细腻程度是不如碑刻的,可是它的气势之恢宏,是碑刻不可比拟的。摩崖刻石字形比墓志大,气势恢宏开张。从整个作品的章法看来,十分震撼。它虽然不如碑刻处理的那般细腻,但细看它的起笔收笔处,是交代的非常清楚的,更为难得是行气的贯通。单看一字,每一字处理的都颇有趣味,故意求险,险中做稳态,横画均有弧度,使字不显笨拙,而洋溢着轻快活泼之气。 (二)《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共21行,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共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部分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文。是表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后一部分为《述三藏圣教序记》由高宗撰。 此碑是褚遂良晚年作品,最能代表褚遂良书风,流畅婉转,仪态万方。褚遂良在书写时起笔的时候施以逆笔,然后回笔,转锋。灵活的用笔都使褚遂良的书法显得轻松自然,不局限于继承原有的固定的的程式。故张怀瓘赞曰:“美人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4] “美”字将褚遂良的书法形容的十分贴切,他的字形结构是尽善尽美的,此碑字迹美妙绝伦,用笔精致细腻,而又不乏夸张之态。此碑是当时富有盛名的刻手万文韶刻制,刀法十份精湛,兼得褚书的神韵。文艺理论家丹纳《艺术哲学》中写道: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族。……在画家方面,鲁本斯好像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前无师承,后无来者。[5] 其中谈到艺术家的作品不是孤立的,意在表达艺术家的继承与创新。画家鲁本斯,是美学史上一个追求自我情感抒发的画家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所表现的都是他内心所追求的景象。即使是贫穷的村落,劳碌的人群,在他的笔下,都显得格外的宁静安逸。他从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中的众多画家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成就了自己技艺超群的画艺。他创立了巴洛克绘画艺术的典范,作品大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褚遂良和鲁本斯有着同样的学艺过程,褚遂良同样是广纳百家,取其精华。在对楷法有了深厚的认知,以及可以熟练于手之后,大胆的创立了一种书法艺术的新风尚。他的楷书作品都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三)《阴符经》 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 传闻这本墨迹也有可能是唐代学褚书的伪作。即便有这样的传闻,《阴符经》也还是广为流传,而且堪称精品。此帖具备了褚体楷书之特色,写得自然生动,仪态十分潇洒动人。笔法变化万千。《阴符经》相比于《雁塔圣教序》更趋于婉转,行意加重。一点一划,都透漏着灵动之气。字与字之间,行气的贯通更加连贯,给人一种字在纸上跳跃之感。整篇看来,粗细对比十分强烈,就算是极细的笔画,起收都处理的很到位。书家在书写时候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笔的顿挫、飞动、徐缓,都与书家自身的情感变化息息相关。所谓“字如其人”正是此意。此帖集隶书、篆书、行书、于一体。他追求汉字体势的变化,贵在神采、品格、无拘无束的高超。 《阴符经》它表现的是书家对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书家只重通篇意境,以及强调的它作为欣赏品的美学价值。而非实用性以及功利性的一些追求。 (四)《倪宽赞》 褚遂良书《倪宽赞》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纵25.6厘米,横576厘米。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等书家的跋记。这件墨迹作品与褚遂良的碑刻作品的风格都是自然活泼的。起笔轻捷,收笔沉着,结体十分精美。 此帖字形整体呈现出外拓之像。线条婉转流畅,每一个字都势态不同,仪态万千。观其笔法,可寻出隶意与篆意。起笔藏锋,收笔温润,以及横画,竖画的劲道,都有篆隶之笔意。可谓是当时难得的佳作了。此帖的书风极富储体之风采。它没有《雁塔圣教序》和《阴符经》风格强烈,可从它每一个字的起收笔以及捺笔之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储体之独特的风采。相比于这两个帖,《倪宽赞》更趋于沉稳,老练。给人一种安详温和之感。 后世师承褚遂良书法之人颇多,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称“初唐四家”的薛稷,师承褚遂良。《信行禅师碑》是薛稷的代表作品。其字体之舒展,气势之开张,从中可以看出受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和《倪宽赞》影响较深,集褚书风采于一身。 结 论 书法本身是一种艺术创造,自古以来,各书家自成一家,独具风采,褚遂良开启了人们对于美的新的探讨,是楷书史的重要的里程碑。褚遂良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楷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雁塔圣教序》、《阴符经》、《伊阙佛龛碑》等。他的作品都是极富灵动之感,笔法自由流畅,章法富于变化,字势各不相同,他开辟的书法美的新风尚,对后世影响很大,且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他的楷书结体往往通过复杂有力的节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变化。一直到今天,他的作品都焕发着极其夺目的光彩,他是我们后辈学习的典范。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唐褚遂良楷书《倪宽赞》 《倪宽赞》传为唐代褚遂良楷书法帖。 《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 据赵孟坚跋云为褚遂良晚年之作。 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 赵氏跋称:“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 褚遂良楷书作品,前后两种不同的风格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然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为"二王" 且融会贯通汉隶,自创一体, 所以被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 褚遂良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褚遂良研习多种字体并综合运用, 史称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史陵, 然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为“二王”且融会贯通汉隶, 自创一体,所以被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欧、虞、褚、薛”,人称“褚体”。 寓刚于柔,空灵飞动——褚遂良楷书的艺术风格 褚遂良的传世碑刻有 《伊阙佛龛碑》、 《孟法师碑》、 《房玄龄碑》、 《裴艺碑》、 《雁塔圣教序记》等, 楷书墨迹有: 大字阴符经》、 《小楷阴符经》、 《临王献之飞鸟帖》、 《倪宽赞》、 《千字文》等传世,虽然有些传为伪刻, 但都可以作为学习唐代楷书的范本。 历代碑帖——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单字版) "大字阴符经"墨迹本,96行,461字,传唐代褚遂良书。世传褚遂良楷书有"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房梁公碑"、"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倪宽赞"等,其中"倪宽赞"为墨迹本,余者为碑刻。褚遂良(596-658年)字登善,钱塘(杭州)人。 褚遂良:唐代书法的广大教化主 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 褚遂良算是晚辈了, 其书体学的是: 王羲之、 虞世南、 欧阳询诸家, 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 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褚, 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 欧体也有《阴符经》,而且极美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大字阴符经”墨迹本,96行,461字,传唐代褚遂良书。世传褚遂良楷书有“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房梁公碑”、“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倪宽赞”等,其中“倪宽赞”为墨迹本,余者为碑刻。褚遂良(596—658年)字登善,钱塘(杭州)人。 隋唐五代|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即便伪作,也是当时学褚高手所为 《大字阴符经》,世传是褚遂良的作品,传世《阴符经》共有三种,即草书、小楷和大楷。从气韵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笔,结字,圆润瘦劲之处却是褚法。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人物介绍】 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 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传世作品有《雁塔圣教序》《倪宽赞》《孟法师碑》等。 唐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笔法多变,妙理无穷! 褚遂良,字登善,浙江人。精于书法,虽不在唐楷四大家之列,但是其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力同样及其深远!褚初学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尔后自成一家,书风方圆皆备,波势自如,与其他唐楷大家将起笔收笔藏于笔画之内不同,褚善于将笔势表现出来,变化更多。 唐代名家褚遂良 2018-07-24 褚遂良书法学欧阳询, 继学虞世南, 后取法王羲之, 融会汉隶; 其特点是:正书丰艳, 自成一家, 行草婉畅多姿, 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 唐代中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亦受其影响。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书法艺术魅力 初学书法, 一般都选择颜体,可是也有许多朋友, 写了一段时间后转写褚遂良的墨迹。 《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是褚遂良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也有朋友写大字《阴符经》, 可是《倪宽赞》和《阴符经》真伪至今还有争议, 不过这些都具有褚遂良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也是入门褚体的一种捷径。 楷书不想学欧颜柳赵?那不妨学他 一般学楷书,首先会想到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 楷书无第一,诸位大家各有所长, 而每位学书法者也各有所爱, 对楷书四大家颇有微词的人也多的是。 欧阳询与褚遂良,对比有意思! 书法君:褚遂良的楷书, 风格婉丽遒媚, 笔法娴熟老到, 结体松而不散, 线条绵绵不断, 气息若无还有, 余韵袅袅不绝。 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同为初唐伟大楷书大家的欧阳询与他进行对比。 魏碑对于隋唐书法的影响,隋唐以隶入碑的情况十分常见 左,东魏《吕望碑》;中,隋《龙华寺碑》;右,唐褚遂良《伊阙佛龛碑》为什么跨三个朝代的碑刻,却有如此大的相似性呢。 (图)书法名家临碑帖之张四平临《大字阴符经》 张四平艺术简介张四平,男,山西五台县人,生于1969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忻州分会副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书法院首批创作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五台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波折起伏、跌宕律动——穿越时空,寻觅褚遂良 不甚理解艺术本为抒发胸臆与情感之所在却因何诸多法度以束缚;却又于叛逆的年纪喜欢上了唐楷。书海浩瀚,碑帖繁佚,于其间喜欢某位书家,非为机缘偶得,便是性之所近,又或为读书时刹那间的心头一震。 最高妙,是唐楷 楷书发展于魏晋南北朝, 成熟于唐代. 随着科举在唐代的制度化, 善楷书成为“身、言、书、判”的四条选士标准之一, 楷书也随着社会需要的背景和自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地法备体严. 楷书是唐朝社会应用最广泛的字体之一, 因而文人士子必须掌握楷书的书写技艺。 唐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原色版 珍藏级 褚遂良墨迹 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楷书隶意,秀哉美哉。 2018-03-31 唐朝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不写书法的人,提起楷书,可能只知“欧、颜、柳、赵”,却不知初唐四杰“欧、虞、褚、薛”。 初唐四家之一褚遂良和他的书法艺术! 出身江南望族,太宗时历任秘书郎、起居郎、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等职。及高宗欲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抗争最为激烈,武则天当时于帘内听见,恨恨地说:“何不扑杀此獠! 书法解析:褚遂良楷书秀气美哉,《雁塔圣教序》足见 谈起楷书楷书, 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欧、颜、柳、赵”, 他们的楷书,被广为流传至今, 却无人会想起初唐四杰“欧、虞、褚、薛”。 风流倜傥,美女婵娟——褚遂良 唐太宗李世民心情沉重,感慨地对魏征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和我论书了”。 他就是被清代刘熙载誉为“唐之广大教化主”的褚遂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