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8, 2017

解读红楼梦

解读红楼梦



   曹雪芹有几个笔名

   在小说《红楼梦》的第一页上,有一段很有名的文字,也就是关于《红楼梦》的作者的文字。如果按照这段文字来看,《红楼梦》的作者应该是“石头”。自从胡适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后,现在红学研究的一般的论点,都是这么下结论的。但是奇怪的是,既然认定了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那么也就等于认定了曹雪芹就是“石头”。可是,在曹雪芹的传记里面,却没有一个这样的说明,来明白无误地肯定曹雪芹就是“石头”的文字。
其实不仅仅是石头,如果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那么排名在曹雪芹前面的空空道人、吴玉峰、东鲁孔梅溪也应该是曹雪芹的笔名才合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的学术界却没有人来下这个结论。
做学问要一丝不苟。而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用文字来下这个定义说,曹雪芹就是“石头”,就是空空道人,就是吴玉峰,就是东鲁孔梅溪,那么说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非但不是什么一丝不苟,而是“四丝也苟”——因为差了四个人的名字。
许多人举出了曹雪芹“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的诗句,来证明曹雪芹和石头的关系。但是,“爱此一拳石”,虽然能够证明曹雪芹爱这块“石头”,却不等于说他就是这一块“石头”。在文字上不能画等号。“爱此一拳石”的石头,可以是别人。
根据红学家蔡义江等人的考证,《红楼梦》真正的作者就是贾宝玉嘴巴里含着的那一块“石头”,而不是贾宝玉这个人。按照红学家的一般观点,贾府的原型是江南的曹家,在贾宝玉的童年上,可以看到曹雪芹的影子。可是,《红楼梦》的作者却又明白无误的是贾宝玉嘴巴里的“石头”,不是贾宝玉这个人。
所以,不证明曹雪芹和石头的关系,说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在学术上是不严谨的学风。而要说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要证明的东西还有很多,不能够“王顾左右而言他”,避开对自己不利的文字而不谈。

“卫若兰”曹寅和纳兰性德的《红楼梦》

前面我们说过,史湘云和李纨是曹雪芹的祖母李女士——也就是曹寅的妻子脂砚斋其人的一身二分,而在小说中,李纨的命运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作者给我们安排的史湘云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根据书上的提示,史湘云应该嫁给了卫若兰。那么,这样一来,是不是史湘云这个人物,就和曹寅的妻子——脂砚斋这个人物的形象有了角色分离呢?我觉得,不能这么说。
因为,这个卫若兰,指的就是曹寅。
如果胡荣荣把卫若兰的名字写成了“若卫兰”的话,那么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若卫兰,就是“像卫兰一样的人。”而这个“卫兰”,指的是“侍卫纳兰”,也就是纳兰性德。卫若兰——就是指“像侍卫纳兰性德”一样的才貌仙郎——纳兰性德是清朝最大的词人,作者把史湘云的丈夫比做纳兰性德,正是对脂砚斋的丈夫——文学家曹寅的最高级的赞美。所以,《红楼梦》的作者给史湘云的判词是“厮配得才貌仙郎。”
既然你已经知道,史湘云嫁了个男人是“卫若兰”——也就是“纳兰性德第二”,那么,史湘云后来的命运大概你也知道了吧?
前面我们分析过,史湘云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祖母——曹寅的妻子。因此,卫若兰就是曹寅的影子,巧合的是,曹寅也是一个侍卫出身——他做过康熙皇帝的侍卫。曹寅在清朝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早已经得到公认。所以,“卫若兰”三个字,用在脂砚斋的丈夫曹寅身上,实在是很贴恰的比喻。
李纨是脂砚斋其人在小说中的又一个身份,她在小说中的儿子用“兰”这个字来概括,也是颇具匠心的。《红楼梦》的作者给李纨的判词是“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水好冰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其中,“到头谁似一盆兰”的这个“兰”字,也是指纳兰性德。作者把曹寅父子二人双双比喻成纳兰性德,一个“若兰”,一个“似兰”,实在是了不起的匠心独具。
我们知道,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三年,死于康熙二十四年,死时年仅三十一岁。书中的贾兰在贾府破败后,虽然一度世袭当官,但很快就死了。所以这个“兰”字,正是指贾兰的早夭一如纳兰性德。小说中李纨的形象,也就是脂砚斋的形象,脂砚斋的儿子曹顒死于康熙五十三年,死时年仅二十三岁,正是属于典型的夭折。因此,作者把书中李纨的儿子命名为“兰”——“到头谁似一盆兰?”就是说李纨的儿子正是在应该年青有为的时候,却发生了最不幸的事情。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所以,尽管贾兰在书中的形象是“一盆茂兰”,却改变不了李纨的悲剧命运。
书中的李纨是贾宝玉的嫂子,而贾宝玉的原型是废太子胤礽,这就等于是在小说中把曹寅比作了是胤礽太子的哥哥,这样做是不是可以呢?以曹寅和太子胤礽的爸爸康熙皇帝是总角之交这点来看,作者让曹寅在书中降低一辈和胤礽“平辈论交”,应该没有问题吧?
在《红楼梦》书外的现实世界,曹寅父子二人的特征,都有一点点像纳兰性德,但因为像的这一点地方的完全不同,于是就揭示了双方不一样的命运。正是因为这相同而不同的一点地方,作者对书中史湘云的丈夫,李纨的儿子,都用同一个“兰”字来高度概括了。
史湘云的丈夫是“卫若兰”,把史湘云的丈夫比喻成侍卫纳兰性德,是赞美脂砚斋的丈夫曹寅的文学才华如纳兰性德一样卓绝超群。李纨的儿子是“贾兰”,把李纨的儿子也比喻成纳兰性德,是感叹脂砚斋的儿子曹顒其寿不昌的短命夭折。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书中的李纨和史湘云都是脂砚斋的原型分化而来,那么,在书中,史湘云的命运会和李纨完全一样吗?
当然不可能。
如果是完全一样的话,那就不是《红楼梦》了。《红楼梦》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书中的人物的命运各不相同。金陵十二钗,钗钗不相同。关于书中的史湘云的命运,作者早就给她安排了最合理的结局。要知道史湘云的命运的最后结局,我们只要拿出作者留给我们的三把钥匙就可以了。用这三把钥匙,打开一看,就全知道了。

曹雪芹的“父亲”曹顒也在《红楼梦》中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水好冰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这是《红楼梦》的作者写给李纨的一首判词和一支《红楼梦》曲。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嫂子李纨的命运,历来也是很多研究者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到底后来李纨是在儿子出息了之后自己生病死了、还是儿子病死了的问题,一直被争论不休。从命运的悲剧色彩来说,我一直相信是后一种说法的正确性。因为,老年丧子,远远比一个女人失去自己的性命要来得痛苦。因为这是写李纨悲剧命运的,所以应该是在儿子贾兰死后,剩下李纨一个人在痛苦。
李纨在书中的命运到底是晚年丧子,还是自己病死,之所以会引起红学家的争论不休,这主要是因为,迄今为止的红学研究,都是在盲人摸象,摸到腿的说是腿,摸到尾巴的说是尾巴。看《红楼梦》,一定要有全局观。要知道李纨的命运如何,我们只要看一看她儿子贾兰的命运就知道了。因为,李纨的命运,就是和贾兰的命运密切相关的。
谈到贾兰的命运,书中有过明确的暗示,现在,我们只要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就可以知道了。
贾兰的出场,给人比较有印象的有五次。
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九回。当时秦钟与人打架波及到了坐在一边的贾兰和贾菌。贾菌胆大,参与了打架;贾兰怕事,“忙按住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第二次出场是在二十二回里,贾府合家猜谜,贾政因不见贾兰,一问才知道,原来说是不见老爷叫他所以不来,于是连忙遣人把他叫了来。
第三次出场是在第二十六回。当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然后就“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儿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前面,边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宝玉笑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它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宝玉笑道:‘把牙栽了,那时在不演呢’”
第四次七十五回。也是合家欢聚,宝玉写了一首诗,得到了贾政赞赏,这时候贾兰长大了点,“当下贾兰见奖励宝玉,他便出席,也做一首,呈与贾政看。贾政看了,更觉欣喜。遂并讲与贾母听时,贾母也十分欢喜,也忙令贾政赏他,”
第五次是在第七十八回。贾兰写了一首关于林四娘的诗,“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捐躯自报恒王后,今日青州土尚香”。《红楼梦》的作者在这里插上这一段文字,就是用来暗示贾兰的命运的。
以上是小说中关于贾兰的重要文字,至于不重要的文字,我们当然可以忽略不计。现在,我们只要把以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就能知道贾兰的命运走向。
把第二十二回和第七十五回的文字连起来看,贾兰是个自尊心比较强烈的人,你不叫他,他就不来,你一叫他,他就来了。而且长大了之后,暗底里还对叔叔宝玉有着竞争心。表示他应该可以得到父辈的世袭职位。
第二十六回贾兰射箭逐鹿,说明他后来担任的是将军职位,也就是荣国府的世袭将军的职位,然后他又去“逐鹿中原”了。贾兰本来就是荣国府的长房嫡子,宝玉出家后,世袭的前程到了他的名下,顺理成章。
第九回的情节告诉了我们,贾兰虽然继承了荣国府的世袭将军职位,但他其实是个很胆小怕事的人,连打架都害怕的人,怎么适合做将军去带兵打仗?
最后,根据他在第七十八回写的那一首诗,我们知道了,他为国捐躯了。“今日青州土尚香,”贾兰于是成了一个流芳百世的人。所以,宝玉才嘲笑他:“把牙栽了,那时在不演呢。”贾兰去“逐鹿”,可能是中箭而死。当然,贾兰是中箭而死,还是生病而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白贾兰年纪轻轻地就死去了这一点。
我们再回头来看预示李纨命运的那首曲子:“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那个“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的人应该是谁呢?当然只能是李纨的儿子贾兰,因为李纨自己不可能“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这样的形象只能是朝廷大臣的真实写照。所以,接下来的那一句“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当然说的也是贾兰,因为李纨也不可能成为“将相”中的一员。所以,“昏惨惨,黄泉路近”的人,当然只能是指贾兰在穿上了“紫蟒”、“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之后。
而“气昂昂,头戴簪缨”的前面那一句,“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虽然是说李纨的,但这句话的意思,却是说因为李纨做得不够好,所以没有积下福荫而泽被儿孙。儿孙没有受到福佑,当然是因为早死了。如果李纨死了之后贾兰还在当官,那么只能说李纨没福,不能说是贾兰福浅。
前面已经分析过,李纨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祖母,因此,李纨的儿子贾兰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顒。在现在世界里,曹顒在承袭了父亲曹寅的江宁织造之后不久,也生病死了。现实中的脂砚斋李女士是在中年之后,先丧失了丈夫,接着失去了独生儿子。而《红楼梦》的作者给李纨安排的命运是,青年丧夫,晚年丧子,作者只不过是通过了时间段的变动,把脂砚斋的人生悲剧色彩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了而已。
当然,这个曹顒是不是曹雪芹的父亲,还有待商榷。因为曹雪芹是脂砚斋的继子曹頫的儿子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别的文章中再分析。
从年龄上来说,书中的李纨也应该说是中年丧子,但《红楼梦》的作者给李纨的判词曲牌是《晚韶华》,特出一个“晚”,是为了强调命运的悲剧色彩

曹雪芹到底是谁的儿子?

在前面关于《曹雪芹家的历史》这一章里,我们说过,关于曹雪芹是不是曹顒的腹遗子这个问题,是红学家目前还考证不了的难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不妨在《红楼梦》中寻找一下蛛丝马迹。因为现在,我们已经在《红楼梦》中找到了曹雪芹的爷爷和奶奶的原型,也找到了曹寅和脂砚斋的儿子曹顒(贾兰)其人,下面,我们接下来可以再找一找曹寅和脂砚斋的继子——曹頫的影子。如果曹雪芹是曹頫的儿子,那么我们一定可以在《红楼梦》中看到曹頫的原型。如果曹雪芹是曹顒的儿子,那么《红楼梦》中应该看不到曹頫的影子。
历史上的曹頫,是在脂砚斋的儿子曹顒死后,过继给脂砚斋当儿子的。如果在小说中,有一个贾府里的亲戚在贾兰死后过继给了李纨当儿子,并且最后还继承了荣国府的世袭将军的职位,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曹頫的原型。
遗憾的是,《红楼梦》的后四十回被畸笏叟“别有用心”地遗失了,所以我们在《红楼梦》中就看不到,到底有没有人在贾兰死后世袭了荣国府的将军职位了,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过继给李纨当儿子了。那么,我们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办法多的是。
人是活的,办法当然也是活的。
因为,脂砚斋给我们留下了线索。
脂砚斋留给我们的那一条线索,在第一回里。是在甄士隐的《好了歌》中——在“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那一句话的后面,有一句脂砚斋的评论“贾兰、贾菌一干人。”
这就是说,这个贾菌后来和贾兰一样,世袭了贾府的将军职位。关于贾菌的出场,在书中只是在第九回里昙花一现(至于有贾菌的名字但没有具体描写的时候,我们忽略)。到了高鹗的后四十回里,就把他给遗忘了。高鹗当然不会知道,曹雪芹设计的贾菌这张牌,暗藏着曹雪芹的家族历史。
如果说,贾菌世袭的这个将军职位,就是荣国府的将军职位,那么我们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他就是曹頫的原型。当然,如果贾菌世袭的是宁国府的将军职位,那么他肯定就不是曹頫的原型了。
问题是,贾府破败的时候,宁国府和荣国府应该是同时破败的,所以后来荣国府的将军职位被贾兰世袭的时候,宁国府的将军职位当然也应该回到了贾府。也就是说,贾府的宁荣二府,一共应该有二个世袭将军的职位。那么,问题就来了,贾菌世袭的将军职位,到底是宁国府的将军,还是荣国府的将军哪?
贾兰之所以能够世袭荣国府的将军职位,是因为在后四十回中,贾琏死了,宝玉出家了,嫡系的子孙就剩下了贾兰一个,世袭的将军职位当然应该有他来继承。
宁国府那边,贾珍和贾蓉也死了,但根据前面的情节,贾珍和贾蓉似乎更看好贾蔷,所以宁国府的将军职位,被贾蔷世袭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一些。问题是,脂砚斋没有告诉我们,贾蔷到底有没有“爵禄高登”了,只说了贾兰和贾菌后来“穿上了紫蟒。”
而贾菌之所以能够在“昨怜破袄寒”之后,一下子咸鱼翻身——“今嫌紫蟒长”——唯一的原因当然是世袭了将军的前程。否则的话,靠自己的能耐去做官,要一步一步、一级一级的按部就班地升迁,仕途遥远而漫长。只有从天上掉下来的世袭将军,才能让人一步登天,在“昨”和“今”的时间段里迅捷转换。这样一来,贾菌到底是世袭了哪一家的将军职位,就成为关键中的关键。如果贾菌世袭了宁国府的将军职位,那么他就不是曹頫的原型;如果贾菌世袭的是荣国府的将军职位,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他就是曹頫的原型。
没有了后四十回的《红楼梦》,我们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幸好在《红楼梦》的第九回里,还有这么一句话“那贾兰贾菌亦系荣国府的嫡派重孙。”既然作者交代了,贾菌是“荣国府的嫡派重孙”,而且还补充说明“贾兰贾菌关系最好,所以二人同桌而坐。”那么,在荣国府的嫡派孙子贾兰死后,贾兰的世袭将军的职位转到他的同宗好兄弟贾菌身上,实在是太合乎逻辑。从字义上来说,“菌”是属于寄生的植物,所以让贾菌过继给李纨做儿子,没有什么说不过去。
前面已经说过,史湘云和李纨都是以脂砚斋为原型的,史湘云名字中的“湘云”,是从脂砚斋的本名引申来的,李纨的“纨”字,是用来暗示脂砚斋的家庭身份的。而脂砚斋的丈夫曹寅的原型,当然相对应的也就有了二个名字。其中史湘云的丈夫叫“卫若兰”——意思是“像侍卫纳兰性德”一样的才貌仙郎;而李纨的丈夫叫贾珠,用一个“珠”字,是因为在贾府中除宝玉外,其他人的名字都是用单名。而宝玉之所以用“宝玉”的名字,另有深意在里面。一般来说,“字字珠玑”,是指文才特别好的意思,所以,说李纨的丈夫是“珠”,就是称赞他是一个文学才子。因此,卫若兰和贾珠,就是指同一个人——也就是指清朝的文学家曹寅。而说李纨的儿子叫“兰”,是因为贾兰(曹顒)像纳兰性德一样夭折了。因此,作者能够想到用“菌”这个字来指代脂砚斋的继子曹頫,也同样可以看出一个天才的独具匠心。
而畸笏叟的谐音“继户”之叟,也是“菌”的同义词。所以,贾菌也就是畸笏叟——即曹雪芹的父亲曹頫。
据书上说“谁知贾菌年纪虽小,志气最大,极是个淘气不怕人的。”——见第九回。这样的人,当然最适合做一个将军。而贾菌要想世袭荣国府一脉的将军职位,如果不做李纨的养子,肯定是不可能的事。
李纨在亲生儿子贾兰死后,认养了侄子贾菌为继子,这不是二个人的感情问题,而是整个家族的命运所系。世袭将军的前程,关系到整个荣国府的未来命运,所以,李纨不可能有别的选择。在现实世界,李纨的原型脂砚斋在亲生儿子曹顒死后,认养了曹顒的堂兄弟曹頫为儿子。书中的艺术人物和现实世界的人物原型,双方命运的粗线条完全吻合。
因此,我们当然可以肯定,贾菌就是曹頫的原型。而曹雪芹之所以把关于曹頫的密码藏在贾菌这张牌里,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曹頫是曹雪芹的亲生父亲。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证据还不能够充分证明这个“贾菌”就是曹頫的原型,那么也没有关系,因为胡荣荣还可以继续寻找证据给你看。
因为,胡荣荣的手上另外还有一手把的材料,可以从另外一条线路去求证。

“衔玉而生”的清朝太子贾宝玉

为什么说解读《红楼梦》的秘密的第二把钥匙是小说中的天字第一号主角贾宝玉?因为这和《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关。掌握了贾宝玉这把“悲金悼玉“的钥匙,你就知道《红楼梦》的全部内容了。
《红楼梦》到底是不是自传体小说?或者说,贾宝玉的原型到底是谁?
这一直是困惑红学家的根本问题。
其实,《红楼梦》的作者早就在书中给我们留下了答案。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过贾宝玉这个人哪?
当然有的。
前面我们分析过,明明是个贾(假的)宝玉,为什么嘴巴里要衔着一块玉出生?明明是个真宝玉(甄宝玉),为什么嘴巴里却没有那块决定性的证据——通灵宝玉?
这就告诉了我们,贾宝玉是真人真事,甄宝玉是假人真事。
如果历史既然真的有过这样一位“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这个人会是曹雪芹吗?
当然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有关《红楼梦》的种种误会,全部是因为把贾宝玉看成了是曹雪芹,或者是硬性地要在贾宝玉的身上挖掘曹雪芹的影子,可是,这个曹雪芹既没有做过和尚,也绝不可能在出生的时候在嘴里衔着一块“通灵宝玉。”论身份论地位,曹雪芹也不配“衔玉而生”。
综观清朝三百年的历史,像这样“衔玉而生”的人只有一位。
绝对没有第二个人。
这个“衔玉而生”的人就是康熙年间的废太子胤礽。
这就是真相!《红楼梦》的真正的主人公的原型是清朝的废太子胤礽。
“衔玉而生”的说法,不仅是指胤礽在生下来不久就被立为太子,更是说胤礽在康熙的诸多王子中,是嫡中之长,是皇位的最合法继承人。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的继承人由嫡子中的长子来继承,是最普遍的原则。
《红楼梦》故事就是影射清朝的废太子胤礽其人其事的。
有关这个废太子胤礽一生的所有的生平事迹,在小说《红楼梦》里都有所反映。
废太子胤礽一生下来,马上就被封为太子,所以说是“衔玉而生”。小说通过了“衔玉而生”的灵感,描写了胤礽作为太子的人生经历。这块“衔玉而生”的“通灵宝玉”,就是皇权,就是“传国玉玺”的实质。一般来说,古代的传国玉玺上也是刻有八个字的。比如,传自秦朝的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自秦朝的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皇帝寿昌。”儿皇帝石敬瑭的玉玺上刻的是“受天明命,惟德允昌。”所以“通灵宝玉”正面的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就是暗指传国玉玺的。
至于“通灵宝玉”背面的几句文字:“一除邪崇;二疗怨疾;三知祸福”,则是对皇权的最好最合理的注解。
废太子胤礽在诸王子中排行第二,是个标标准准的“二爷”。 胡家虎威在《小说〈红楼梦〉写得很“二”》 这篇文章里,曾经提到过,《红楼梦》这部小说,处处强调一个“二”的排行,原因就在这里。如果说“宝二爷”就是曹雪芹,那么,曹雪芹算老几?
废太子胤礽一生的悲愤,在贾宝玉的几个绰号里都充分表现出来了。
无事忙——废太子胤礽身为太子,许多事情都和他有关系,因为他表面上要学习做皇帝的本事,可是实际上他手上什么权限也没有,所以才叫做“无事忙”!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些什么?如果他过分热心于权力,会被认为是迫不及待地要争夺皇位了;如果他表现得漠不关心的话,又会被说成是没有“君临天下”这方面的资质。
富贵闲人——被叫做“富贵闲人”的理由,和“无事忙”差不多,都是说废太子胤礽有职无权。身为太子,自然富贵无比;同样是身为太子,这世界上可没有什么要他做主的事,所以他其实是个最富贵的“闲人”,可有可无。“富贵闲人”和“无事忙”这二个绰号,最生动地刻画了胤礽作为太子的一生。
绛洞花王——身为太子,结果只是一个摆设的太子胤礽,因为只是个“无事忙”的“富贵闲人”,可有可无,因此也只有他自己身边的那些女性才把他当回事儿,所以他自然只好和自己身边的老婆丫头玩玩游戏了,结果就成了“绛洞”里的一位“花王”。
混世魔王——这还是为了要说明他的太子身份的。《红楼梦》的作者既怕后人不知道贾宝玉这个人的来历,又怕被人知道贾宝玉这个人的来历,所以就用了很多的绰号来描述他。
神瑛侍者——皇权神赐,所以贾宝玉才叫做“神瑛侍者”。 瑛是像宝玉的石头,不是玉。胤礽守侯了一辈子的太子的位子,由于最后没有能够顺利自己登基成为皇上,所以胤礽只是个守侯“神瑛”的“侍者。”胤礽最终只能说是一块像玉的石头!不是玉。
“神瑛侍者”的宫号是赤瑕宫。“赤”这个字的来历,是刘邦这个赤帝子斩白蛇起义的“赤”,暗喻“神瑛侍者”的帝皇身份。“瑕”是瑕不掩瑜的“瑕”,可是在这里的解释,不是瑕不掩瑜,而是“瑕已经掩瑜”!这个“瑕已经掩住了瑜”的“瑕”,就是指的太子胤礽被废弃的事情,正是因为有了“掩瑜的瑕”,太子胤礽最终没有能够坐上皇帝的位子。也就是说,胤礽这个“赤帝子”,最终却没有能够斩了“白帝子”起义,反而被“白帝子”雍正斩了。
“怡红快绿”的“怡红公子”——在这个世界上,谁才有资格“怡红快绿”?当然是那个坐拥了“三宫六院”的天下之主。红色是皇后的代表色,绿色是贵妃的代表色。“怡红快绿”的正确意义,就是指“怡红公子”时刻想着要登基做皇上。清朝末年,有个大臣送了一个祖母绿的戒指给西太后,因为这个大臣曾经得罪了西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小李子李莲英,所以李莲英就挑拨了一句;“亏他还记得这么清楚,难道咱们就不配用红色的了吗?”由此在西太后心里种下厌恶。因乎此,“怡红快绿”,就是享受“三宫六院”的幸福生活。所以,那个有“爱红的毛病儿的怡红公子”,当然就是指那个做梦也想登基的老太子胤礽。否则,又不是革命党,怎么会有“爱红的毛病儿”呢?胤礽在暗地里抱怨:“哪有一辈子做太子的道理?”就是这个“爱红的毛病儿。”
林黛玉问宝玉的禅语“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的机锋就在这里。皇上——就是至贵者;皇权——就是至坚者。可是作为一个太子的你呢?尔有何贵?你不是皇上。尔有何坚?你手上没有实权。林黛玉的禅语贾宝玉回答不出,那是当然的,他要是能够回答的话,他的太子地位也就不会被废掉了。
“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胤礽太子,做了大半辈子的太子,结果却没有登基做上皇帝,是个标标准准、不折不扣的“假宝玉”!
贾宝玉是有来历的。
那个大清王朝的废太子胤礽,才是“衔玉而生”的真正贾宝玉。

“金陵十二钗”的真实含义

“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本来应该是《红楼梦》的主题,但现在,因为后四十的遗失,“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基本就很模糊了。好在作者给留下了许多密码,正确理解这些密码,你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走向。
在“金陵十二钗”中,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迎春被虐待致死,惜春出家在破庙,巧姐嫁给了刘姥姥的孙子板儿,秦可卿自杀,探春嫁到了很远的地方,宝钗嫁给了宝玉,黛玉病死了之外,其她人的命运一直被争论不休。甚至连黛玉是怎样病死的,也是人说人异。
通过胡荣荣的解码,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了史湘云和李纨的命运,下面,胡荣荣将告诉你关于元春、王熙凤、妙玉等人的命运,当然也要告诉你黛玉是怎样病死的,以及史湘云在书中的命运到底将怎么样。
要知道这些人最后的命运,就一定要正确地弄清楚“金陵十二钗”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因为后四十的遗失,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看上去就成了一团乱麻。其实乱虽然乱,线头还是有的,解开它也不是很难,只要方法正确地话。而元春、王熙凤、妙玉(也包括了黛玉和史湘云)等人的命运,又是胶着在一起的,只要解开了其中的一个线头,所有人的命运就被我们掌握了。这根线头,就是“金陵十二钗”的真实含义。
我们知道,在“金陵十二钗”中,只有一个人的姓氏我们迄今搞不清楚,这个人就是妙玉。《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丫头,我们也不难知道她们的姓,比如我们知道鸳鸯姓金,莺儿姓黄,袭人姓花,晴雯姓吴,可是,我们就是不知道排在“金陵十二钗”第六位的妙玉到底姓什么!
好在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妙玉在小说中她的来历是个公主,因此,我们很容易地就知道妙玉姓什么了。清朝的皇家血统的姓氏就是“爱新觉罗”,而满语的“爱新觉罗”,就是汉语“金”的意思。满清在入关之前,其国号就叫“后金”,所以书中的妙玉就应该姓“爱新觉罗”,也就是姓金。当然,小说中有一位妙玉这样的公主,并不等于现实中真的有这么一位公主曾经在大观园住过。如果你真的认为,“妙玉”的原型人物就是一位“公主”,那么你就傻得没话说了。因为妙玉的原型,根本就不是“公主”,而是一个很普通的女性。有读者也许会奇怪,一个很普通的女性,作者为什么要把她在书中写成是“公主”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要知道书中的“公主”妙玉其人的来历,就一定要先知道书中的贾宝玉的来历。而关于书中的贾宝玉的来历,前面我们已经多次分析过了,他就是清朝的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因此,如果说书中的妙玉是个真的“公主”的话,那她就应该是胤礽的姐妹了,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所以,书中的“公主”——妙玉其人的来历,恐怕应该是胤礽身边的某位女性。作者把妙玉的来历很高调地写成是“公主”,是因为妙玉的原型之出家,乃是为了替胤礽守寡。所以,书中的妙玉虽然是个“公主”,而书外的妙玉,却是一个为心爱的男人出家的年轻尼姑。而且,不仅仅是妙玉其人,包括薛宝钗等人,其实也是胤礽身边的女性。小说中写薛宝钗上京参加选秀,然后就没有了下文,其实不是没有下文,而是作者已经告诉了我们,薛宝钗的原型,就是被选秀直接选进太子府的。作者不写薛宝钗落选,正是说明了薛宝钗已经当选。作者只不过不好直接写怡红院就是太子府罢了。
“金陵十二钗”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不是指南京,而是指“爱新觉罗家的女人们”。因此“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悲”的就是这些爱新觉罗家的“金”,“悼”的就是那些名字有“玉”的人。
所以“金陵十二钗”这句话可以包罗来自全国各地的女人,不管她是南京人、北京人,还是苏州人,只要她们生活在“爱新觉罗家”,她们就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女人”;也不管她们是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包衣,她们都一样是标标准准、不折不扣的“爱新觉罗家的女人”。因为包衣就是皇帝家的奴隶,也是皇帝的家人。
来自苏州织造府的林黛玉、史湘云和李纨等人,和元迎探惜四姐妹一样,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女人”。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贾府的瓶子,装的就是“爱新觉罗家”的酒。至于书中那个公主身份的神尼妙玉,更是一个“爱新觉罗家的女人”。
一部《红楼梦》,写的就是这些“爱新觉罗家的女人”的命运。

王熙凤是满州将军的女儿

在上一篇《袭人的密码掌握了《红楼梦》的命运》的文章中,我们谈到,身边有“心情系统”丫头的人是满州人,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了,王熙凤的身边都是这个“心情系统”的人(平儿、丰儿等),难道说王熙凤也是个满州人吗?
是的。你说得太对了。王熙凤是个满州人。她不但是个满州人,而且她的父亲还是一个满州的将军,书中说她的叔叔王子腾是个“京营节度使”和“九省统制”。“京营节度使”和“九省统制”,都是武官职位。王熙凤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当然可以说明她出身在一个满州人的将军家庭。而书中的王熙凤尽管聪明伶俐,唯一让人不能够理解的一点就是,王熙凤居然不识字。《红楼梦》的作者最刻意强调的一点,就是王熙凤的不识字。按照书中的人物设定来解释,这一点比较难以理解。像四大家族这样的巨富之家,会有一个不识字的女儿吗?争强好胜的王熙凤,为什么从小不读书识字?以她的性格,男人能够读书识字,她更应该读书识字才对呀?但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书中的王熙凤,其实是她的的原型人物的真人实事,你就可以理解了。作者只不过“依样画葫芦”,把自己所认识的王熙凤照原样画了下来而已。不识字的王熙凤,符合她的满州将军家出身的身份。
那么,如果历史上真的有过王熙凤这样一个人,她应该是谁的女儿呢?其实,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王熙凤的原型人物是某位满州将军女儿,老实说,要找到她应该并不是很难的吧?感谢《红楼梦》的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完全真实满洲将军的女儿——王熙凤的形象。因为,就人物的立体感和丰满性而言,王熙凤实在是中国文学上最有光彩的女性。她的角色感染力,远远超过了同一本书中的其她女性,包括《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林黛玉。

曹雪芹编织在《红楼梦》回前诗里的秘密

在传世的《红楼梦》小说中,有几首令人回味的回前诗。如果我们把这些回前诗单独提出来读一遍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几首回前诗告诉我们的内容,正好是《红楼梦》的创作和流传的过程。换句话说,这几首回前诗告诉我们的密码,和第七十六回里妙玉的二十二联句的意思基本是一脉相承的。胡荣荣把这几首回前诗抄录与此,供大家欣赏: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冷眼旁观人。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
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化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朝叩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清痴哭泪多,未惜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
其中的“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这一首回前诗,因为曾经被刘心武拿来考证秦可卿的非凡来历(即公主一说)而比较著名。可是,我们如果能够冷静地想一想的话,就会明白,那个“家住江南本姓秦”的人,绝对不可能是指秦可卿。
“家住江南本姓秦”,这一句话,本来是直指《红楼梦》的作者的。但刘心武却张冠李戴地认为这是在指秦可卿。试问,秦可卿“家住江南”吗?当然不是。因为秦可卿是从育婴堂抱来的,所以,没有人能够知道秦可卿家在何方。书中只告诉我们,秦可卿的养父住在北京,说秦可卿“家住江南”,好象远离事实。另一方面,秦可卿当然更不可能是“本姓秦”的,因为秦是秦可卿养父的姓,不是秦可卿的本姓。所以,“家住江南本姓秦”的这句话,应该是指《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的作者是苏州人,当然是“家住江南”,《红楼梦》的作者姓秦名玉,当然是“本姓秦”。
这几首回前诗的最大特点,就是一语双关,表面上看起来是写当回小说的读后感,其实曹雪芹编织这些回前诗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告诉我们《红楼梦》的创作和流传情况的。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冷眼旁观人。”诗中的“冷眼旁观人”,当然是指小说的作者。而“一局输赢料”之说,是指太子被废,雍正登基的现实。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这一句是讲作者创作《红楼梦》的目的是为了“报恩”,也就是曾为太子府的戏子和丫头的小说作者秦玉,要给太子“贾宝玉”翻案。
“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化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这一句话中的“千古风流造孽人”,就是指的废太子胤礽。太子被废,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
“朝叩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这亦可以看作是作者出家后的生活情景。作者十八岁就出家做尼姑了,所以要出门去化缘和募捐,于是就会发生“朝叩富儿门”的情况。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句中的“十二花容”,就是指“金陵十二钗”。《红楼梦》本来只需要一个或者二个书名就够了,曹雪芹之所以把《红楼梦》另外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就是为了对应“十二花容”这一句话。“色最新”一句,当然是指《石头记》的“新奇”。至于“谁是惜花人”呢?不用问,当然只能是《红楼梦》的作者。除了她,还能有谁能够被说得上是“惜花人”?所以,最后一句“家住江南本姓秦”的人,只能是《红楼梦》的作者,不可能是任何其他人,这个姓秦的人,也就是那个“名字中有玉的人”。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书名《风月宝鉴》,亦是感叹那个“千古风流造孽人”(废太子)的“一步行来错”。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这是对作者创作小说之甘苦的回味。
“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清痴哭泪多,未惜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这是曹雪芹为《红楼梦》的作者秦玉写的哀悼诗。
曹雪芹留下来的这几首回前诗,正好告诉了我们《红楼梦》的作者的大致情况。要说巧,那有这样的巧法?而曹雪芹之所以要用回前诗的形式来点出作者的秘密,是因为曹雪芹不便说出作者的真实情况。因此,只好采用这样迂回曲折地途径。这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都在做些什么具体工作。
由此我们可以说,小说中的警幻仙子这个人物形象,是作者在精心构思小说时留下来的指纹;小说中的那几首回前诗,是曹雪芹留给我们寻找《红楼梦》作者的指南针;而“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这一句话,是脂砚斋李晖点评《石头记》时特意给我们点亮的航标灯。这分别由三个人所留下来的三套完全不同的指路信号,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告诉了我们同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红楼梦》的作者应该是一位姓秦的苏州女性。可以说,如果我们只能够提供一个证据的话,基本上会被认为是“孤证不为例”,但如果有了三个来源不同的证据的话,那么就是“人证、物证、旁证”都俱全了。所以,《红楼梦》的第一作者只能姓秦,而不可能姓曹或者其它别的姓。而且,脂砚斋还进一步给我们点明了作者的名字:“未嫁先名玉”,至此,我们就完全知道了《红楼梦》作者的真实姓名——秦玉。

林黛玉就是警幻仙子

《红楼梦》的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历来被看成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总纲。
警幻仙子给贾宝玉看的舞台剧红楼十四曲和十五首判词,其实就是《红楼梦》创作提纲。因为整部小说,就是围绕着这《红楼梦》的十四指舞曲以及那些判词而展开的。所以,我们可以换句话说,警幻仙子也就是《红楼梦》的作者。
警幻仙子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没有来历,完全是由小说的作者杜撰的一个仙子。作者杜撰这个警幻仙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告诉我们书中人物的命运。警幻仙子撰写的十一首命运判词和谱写的十四支《红楼梦》舞曲,一方面揭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另一方面,却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警幻仙子的形象,其实就是《红楼梦》作者的形象。因为,警幻仙子的“工作内容”,和小说《红楼梦》作者的“工作内容”,是完全重叠的。警幻仙子所透露给读者的信息,和《红楼梦》的作者所掌握的信息,也是一样的。很难想象,在曹雪芹所处的时代,一个男性的作家,会用一个仙女的形象来替代自己。只有女性的作者,才会把自己想象成仙女。
警幻仙子的名字,来源于太虚幻境。而太虚幻境的来历,无疑是得自宋朝的学士秦观的称号。宋学士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先生。林黛玉的父亲名海字如海,说不定也和这位“淮海先生”有关。所以太虚幻境的说法,就已经暗示了我们太虚幻境的仙子应该姓秦。小说的作者之所以把书中杜撰的那个警幻仙子的住所放在太虚幻境,就是因为作者自身姓秦。
警幻仙子所谱写的《红楼梦》舞曲,“悲金悼玉”,为书中的女孩子唱哀歌,其精髓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警幻仙子编演《红楼梦》舞曲的行为,和小说中的“黛玉葬花”,其实是完全相同的“行为艺术”,是对小说《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的进一部演绎。
《红楼梦》中一共有三个让读者记忆犹新地“行为艺术”。这三个行为艺术,分别是“宝钗扑蝶”、“史湘云醉卧石凳”和“黛玉葬花”。
“宝钗扑蝶”,象征了薛宝钗要妨碍别人的爱情。因为蝴蝶就是爱情的象征。小说中的结果是,宝钗的命运冲散了“两玉”之间的爱情。作者构思“宝钗扑蝶”的行为艺术,是对小说中的“宝黛爱情”之结局的预演。
“史湘云醉卧石凳”的时候,落花飘在她的身上。石凳子就是石头,“落花”就是《红楼梦》的主题。“史湘云醉卧石凳”,是对《脂砚斋点评石头记》的一次“行为艺术”,是用来影射“脂砚斋点评石头记”这个现象的。
“黛玉葬花”,是作者对自身创作《红楼梦》的一次“行为艺术”。“黛玉葬花”的主题思想,不就是警幻仙子演绎《红楼梦》吗?不就是作者自己写作小说的过程吗?《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就是作者的一次葬花之举。所以“黛玉葬花”,也就是对第五回警幻仙子编演《红楼梦》舞曲的一次“行为艺术”。警幻仙子谱曲《红楼梦》,和林黛玉葬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而言之,小说中的“黛玉葬花”,和警幻仙子编演《红楼梦》舞曲,以及作者自身创作小说《红楼梦》,虽然是三次完全不同的艺术行为,但其主题思想却是完全一致的,概括起来,那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为书中的那些优秀女性唱悲歌。
不仅如此,作者也许是怕我们仅此还不能够理解作者本人和警幻仙子的辨证关系,特意借用了秦可卿的形象,向我们说明:“可卿”是警幻仙子的妹妹。把可卿和警幻仙子的人际关系定为姐妹关系,很可能还是第二作者曹雪芹后来加上去的,目的,当然怕我们不知道太虚幻境的主人姓秦这个事实,所以才就特意强调:秦可卿是警幻仙子的妹妹。妹妹既然姓秦,那么姐姐应该姓什么呢?通常的情况下,我们的理解,不就是姓秦吗?因此,警幻仙子就是姓秦。警幻仙子是舞台剧《红楼梦》的作者,小说《红楼梦》就是根据警幻仙子的判词和舞曲而展开的故事。这无庸置疑地告诉了我们,《红楼梦》的第一作者只能是一位姓秦的女性,而不可能是一位姓曹的男性。
《红楼梦》的作者姓秦,姓秦的“警幻仙子”之所以谱写《红楼梦》舞曲,是因为作者秦玉曾经是个戏曲演员。作者来自苏州,也许她应该是个唱昆曲的戏子。警幻仙子姓秦的事实,和脂砚斋提供的“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的信息相一致。
如果说,李白、李太白、李青莲、青莲居士、诗仙等称呼完全可以是同一个人的话,那么,小说中的警幻仙子和林黛玉以及石头,亦完全可以是同一个人。

《红楼梦》的作者秦玉其人其事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有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让广大的研究者一直头痛。这句话见于第七回:小说初提“秦钟”之名时,脂砚斋评说:“设云‘秦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姓秦名玉的女性,就是《红楼梦》真正的作者。她在书中的艺术形象,先是林黛玉(真实身份是芳官),后是妙玉。林黛玉,就是“灵代玉”,她的灵魂,代的,就是作者秦玉。
《红楼梦》的作者秦玉出身在一个教师家庭。在小说中,林黛玉是教师先生贾雨村的弟子,但真实的情况恐怕是,林黛玉(芳官)自己却出身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说明了“林如海”的原型其实是一个“设馆授徒”的教师先生。书中的作为教师先生的贾雨村,才是作者秦玉的父亲的身份影射。当然,那个中举做官的贾雨村,就和林如海没有关系了,因为“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在作者十多岁的时候,在扬州故世了。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去研究书中的林如海留下了多少家产给女儿林黛玉,林黛玉的家产又到哪里去了之类的问题了。因为教师先生是个穷儒,妻子死后,女儿才会因为无人教养所以被送去学戏。当然,林如海的原型和苏州织造李煦家是不是亲戚,恐怕就难以考证了。秦玉进李煦家学唱戏,是被买进去了,还是委托教养,大概也难以说得清。
林如海是个苏州人,在扬州的巡盐御史家设馆授徒。从苏州去扬州,可能是奉了苏州织造李煦的介绍。作者幼年的时候,母亲就故世了,书中写林黛玉五岁丧母。六岁的时候,她进入苏州织造李煦家学唱戏。在李家,她认识了当时已经四十岁左右的脂砚斋李晖(书中的史湘云)。林如海官任“兰台寺大夫”,相当于国立图书馆馆长。这个职位,符合教师先生的原型。林如海曾为“探花”,是因为女儿是个“葬花仙子”。
为了唱戏的需要,作者秦玉被指姓为名,芹秦同音,很可能是被取了艺名为“芹官”。“芹官”的这个名字,就成为书中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草”的来历。她不但是畸笏叟所说的“一芹一脂”中的“芹”,也同时是畸笏叟笔下的“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那个“芹”。退一步说,即使并不能证明秦玉曾经有过一个叫“芹官”的艺名,但芹秦同音,在汉语中,用同音字的“芹”来指代“秦”,也是符合习惯和逻辑的。
而曹雪芹,不过是“学芹”而已,名字叫“学芹”,做的事也是“学芹”——把秦玉写成的《红楼梦》再整理修改一遍。
这时候的脂砚斋正处在人生事业的顶峰。丈夫曹寅和亲哥哥李煦都是深受康熙皇帝宠信的织造大人。作者在李家当然会听说学多关于大小姐的传说。大小姐“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爽朗性格,一定深受少女秦玉的敬爱。
秦玉十一岁那年,被选入太子府唱戏,因聪明知书、漂亮伶俐而深得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的太子胤礽的喜爱。秦玉十四岁那年,因胤礽第一次被废太子,戏班子解散,秦玉于是在胤礽身边做了一个丫头。作者的这段经历,就是书中芳官的故事。作者十八岁时,胤礽第二次被废太子,秦玉拒绝了把她“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的命运,“又哭又闹”,可以认为,作者最后出家在北京郊外的智通寺。出家后的作者之形象,就是书中的“妙玉”。雍正六年之后,江宁织造府也被抄家,脂砚斋李晖来到了北京。作者秦玉和脂砚斋李晖就在北京相遇了。相同的命运挫折,让二人成为了忘年之交。因此关系,脂砚斋在小说中的二个分身人物史湘云和李纨在小说中的辈分就被降低了一辈。作者和脂砚斋在小说中之所以有几个不同的身份,是因为她们相识相交了几十年,作者看到了脂砚斋和自己的晚年。
《红楼梦》的故事为什么从林黛玉进贾府开始?因为这是作者人生的重大经历的开始。《红楼梦》的故事为什么结束于贾府被抄家后不久?因为之后作者就离开了她所熟悉的环境和书中的那些人物。在胤礽第二次被废太子(书中的抄检大观园)之后,作者就和他们失去了联络,所以他们的命运也基本就到此结束。小说中那些人的命运结局,只不过是顺着前面的情节顺势而下的结果。至于她和脂砚斋二个人在那以后的故事,被天才的作者用超越时空的手法,把二人晚年的形象摄入了书中。小说一开始写“石头”被带到了“温柔富贵乡、花柳繁华地”走一遭,这一遭,正好从作者“石头”十一岁进太子府开始(当然,也可以认为从六岁就开始了),至作者十八岁出家时结束。所以,小说中“石头”的视角,正和“林黛玉”(秦玉)的视角相一致。如果作者是曹雪芹的话,肯定应该用的是和曹雪芹的人生经历相符合的“曹雪芹视角”,而不是现在的“林黛玉视角。”
红学家蔡义江认为,《红楼梦》是以“石头”的视角,忠实记录了“石头”所看到的一一切。这个石头,不是贾宝玉其人,而是贾宝玉“衔玉而生”所带来的那一块石头。这个见解,完全符合《红楼梦》的情节走向。石头的视角,就是林黛玉的视角。因为石头就是林黛玉,前面说过,“有石名黛”,所以小说的基本结构,就是从林黛玉十一岁进贾府开始,写到林黛玉十八岁死去时收尾。
幼年识字,童年学戏,给作者打下了相当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少女时代在太子府生活的日子,大大开阔了作者的眼界。出家之后,作者不能再唱戏了,她反而因此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学功底,都达到了一个非凡的高峰。当然,她那无与伦比地绝世才情,更成为她创作《红楼梦》的基础。
《红楼梦》之所以有一些跨越时空的人物形象,就是因为作者曾经是一个戏曲演员。戏曲舞台上的跨越时空,让作者学会了把几个不同时空的人物安排在同一个空间。林黛玉和妙玉,史湘云和李纨,就这样同时出现在了同一个舞台上。

林黛玉就是《红楼梦》的作者“石头”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谈到,符合创作《红楼梦》三个主要条件的人,只有二个人,其中之一,就是妙玉。同时,在更前面一点,笔者亦曾经告诉过读者,林黛玉和妙玉其实是同一个人。换句话说,林黛玉才是《红楼梦》(《石头记》)的真正作者。
我知道,我把这个结论说出来,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都会感到很惊讶。也许有读者不相信,可能要问,你有什么依据认为林黛玉才是《红楼梦》真正的作者?
依据当然是有的。书中的林黛玉以“绛珠仙草”的名义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所以,林黛玉的一生,就是“还泪”的一生。关于林黛玉“还泪”这一点,读者早已经从林黛玉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了。我们知道,书中的林黛玉口中所说的“他”,就是书中的贾宝玉。而书中的贾宝玉,其原型就是清朝的废太子胤礽。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里,作者先写了一段描写《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来历的神话故事,,然后又写了这样的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小说《红楼梦》就是“一把辛酸泪”,而林黛玉的一生,就是“还泪”的一生——把眼泪还给贾宝玉。故而我们可以下这个结论说,小说《红楼梦》就是林黛玉还给贾宝玉——也就是清朝的废太子胤礽的眼泪。
《红楼梦》是作者眼泪的结晶。林黛玉是作者眼泪的标志。
更主要的是,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红楼梦》最初之所以叫《石头记》,就是因为作者的名字叫“石头”。而“石头”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林黛玉的“笔名”。书名《石头记》,因为这是作者“石头”的人生记录。
在小说的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这一回里,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时候,贾宝玉给林黛玉起了一个别字“颦颦”,这个别字,后来就成为了林黛玉的绰号。但其实作者真正想说的话,却不是给林黛玉取一个绰号这么简单,而是话中有话:
探春问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如蹙,取这个字岂不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
这句话当然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都曾经看到过,但毫无疑问,大多数的读者都只记得贾宝玉给林黛玉起了一个绰号叫“颦颦”,没有能够发现作者其实话中还有话。因为作者写这句话的真正目的,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西方有石名黛”——也就是说,林黛玉就是“石头”的名字。“西方有石名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西方有一种(块)石头,名字就叫“黛”。既然“有石名黛”,那么黛当然就是“石”,换句话说,林黛玉应该就是“石头”了,这是明白无误的常识。作者特意点明《古今人物通考》这本书名,就是想告诉我们,“石头”其人,就是林黛玉。而《石头记》的作者,除了“石头”本人,不可能是其他任何人。
所以,“石头”林黛玉当然是《石头记》的作者了。难道还能有别的解释吗?我想,总不至于有人认为,林黛玉不是石头而是Stone吧?至于林黛玉的玉,就是妙玉的玉。贾宝玉嘴巴里的那一块通灵宝玉,能大能小,不是一块很“妙”的玉吗?所以,妙玉就是通灵宝玉。林黛玉的“灵”,无疑就是石头和妙玉的集合体。她既是贾宝玉嘴巴里的那一块通灵宝玉,也是《石头记》的作者。当她以玉的身份出现的时候,她就是“妙玉”;当她以“石头”的身份出现的时候,她就是《石头记》的作者。石和玉,就是林黛玉的灵魂;石和玉,也是《红楼梦》的灵魂。
我们知道,《红楼梦》就是《石头记》,而《石头记》的作者除了“石头”本人,不可能是其他任何人,那么,名字又叫“石头”的林黛玉,当然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了,这应该是最简单明了的道理。所以,我们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就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由于中国文化界一贯的“不求甚解”的学术作风,以及胡适“大胆假设”的草率,更因为红学界“用膝盖思考”的盲目崇拜,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就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大的冤案。曹雪芹被张冠李戴地扣上了《红楼梦》的作者的帽子达上百年!曹雪芹如果地下有知,当然也是死不瞑目的。因为曹雪芹多次告诉过我们作者的名字。小说一开始出现排在曹雪芹的名字前面的那些人名和书名,就是曹雪芹告诉我们的《红楼梦》的创作和流传过程。小说的作者在书中的第三回里杜撰了《古今人物通考》这本书,然后摘要告诉了我们“西方有石名黛”,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林黛玉起一个绰号这么简单,而是为了明确地告诉我们,《红楼梦》真正的作者石头就是“林黛玉”。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红楼梦》的著作权扣在曹雪芹的头上?难道说女性的作者就不能够写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了吗?
书中多次提到的那一句“木石前盟”——“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也许是当年贾宝玉的原型对林黛玉原型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是女主角林黛玉对贾宝玉说过的话,当然也有可能是作者在写小说时创作的一句爱情誓言。书中的故事是女主角死了,男主角出家了,但现实却是,男主角“死”了,女主角出家了。现实中的林黛玉出家的时候,男主角废太子胤礽死掉的是他的政治生命。因为他政治生命的完结,让他变成了一个植物人,也就等于是“死了”。站在女主角的立场来看,他就是死了。作为男主角的他“死”了,女主角就出家了。出家后的林黛玉,就变成了妙玉。
《红楼梦》的作者既然是“石头”其人,小说《红楼梦》既然是“一把眼泪”,而林黛玉不但有一个笔名叫“石头”,而且终其一生,就是把“眼泪”还给贾宝玉,那么,《红楼梦》(也就是《石头记》)的作者,除了“石头”林黛玉之外,还能够有谁?

曹雪芹只是《红楼梦》第二次创作者

既然曹雪芹不可能是《红楼梦》的第一作者,那么,谁才是《红楼梦》真正的作者呢?
当然应该是石头。《红楼梦》之所以一开始被叫做《石头记》,就是因为作者自称“石头”。书名《石头记》,因为这是一个自称“石头”的人的记录。除了“石头”本人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是《石头记》的作者。那么,谁又是“石头”呢?这个问题问得好!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红楼梦》的作者是出家人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一百。
小说中不但大量描写到佛教思维,更主要的是,作者详细地描写了一些僧尼的具体生活。如果作者没有对寺庙里的生活有具体的经历,恐怕很难知道寺庙里的生活细节。当然,我相信有人会辩护说,作者对寺庙内的生活进行过具体调查,所以,也有可能了解寺庙内的生活细节。作者虽然不是出家人,但看过大量的佛教经典,对佛教思想有过研究,这种辩护,当然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作者是个出家人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五十。
但是,考虑到《红楼梦》还有一个叫《情僧录》的别名,那么我们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作者应该是个出家人。因为《情僧录》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多情的僧人之记录。”其实,把人称呼为“石头”的说法,本来就是一个佛教的概念。比如大家熟悉的“三生石”、“顽石点头”之类的话,都是来自佛教。所以应该说,《石头记》,就是“一个叫‘石头’的僧人的记录”。换句话说,《石头记》和《情僧录》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作者应该是个出家人。
《红楼梦》的作者是女性的可能性在百分之八十。
《红楼梦》的作者虽然自称是个“堂堂须眉”,其实却是一个“裙钗”。正因为作者是个“裙钗”,所以才会看到包括薛宝钗、王熙凤、贾探春、史湘云这些生活在深闺大院里的优秀女子。我们知道,中国古时候是“男女有别”的,其情况正如林黛玉在第三回里所说的那样:“况我来,自然和姐妹们在一处,弟兄们是另院别房”。曹雪芹出生的时候,别说曹家早已经破落了,就算没有破落,曹雪芹也绝对没有机会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出色女性。更何况,就算看到了,一个年仅几岁的小孩子,也不可能记住一些什么具体生活情景。只有在太子府这样的大家庭中生活过的女性,才有机会见识到那么多的优秀女性。江宁织造府不但没有书中贾府那么大的排场,更没有那么多的丫头。没有和那么多的丫头成为朋友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出这么多栩栩如生的丫头群像?
《红楼梦》的作者是苏州人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一百。
在《红楼梦》里,苏州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对于《红楼梦》的作者来说,苏州同样是个很特别的地方。
《红楼梦》的故事是从苏州开始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取掉前面的神话部份,其故事就是从苏州起篇的。
小说一开始说:“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仁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作者如果是个南京人,为什么不从南京开篇,却反而要让故事从苏州开始?说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的说法,绝对是“葫芦学者”断定的“葫芦案”。
第六十七回写薛蟠从苏州回来,带了许多苏州特产,特别是一些虎丘泥人。没有在苏州生活过的人,是不可能对苏州的土特产一清二楚地。
“母女二人看时,却是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金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心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起来了。”
宝钗之所以笑起来了,当然是因为太神似了的缘故。作者如果没有对苏州的特产有如此深刻地了解,如果没有对苏州有如此深厚地感情,是不可能花费这样的笔墨的。可是,《红楼梦》的作者对于南京有过什么样的具体描写呢?如果作者真的是在江宁织造府中长大的人的话,不可能会对南京这么没有感情的。
《红楼梦》的小说起自于苏州,对于苏州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可是作者对于南京的情况却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因为书中只有对苏州的具体描写而没有对南京的具体描写。所以,我们绝对可以负责任地说,作者自小在苏州长大,却根本没有在南京具体生活过。就算作者去过南京,也只是走马观花,南京的一切,根本没有在作者的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作者是苏州人的可能性在百分之一百。而作者是南京人的可能性绝对是零。如果作者曾经在南京生活过的话,那么书中应该会有对南京城的具体描写。可问题是,我们在小说中绝对看不到任何关于南京的具体描写。之所以作者会没有具体描写南京,唯一的解释就是,作者根本就对南京一点也不熟悉。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发生这种状况的。
正因为作者对苏州十分地熟悉,所以小说是从苏州开始的。书中出现的第一个主要人物林黛玉,也是一个苏州人。除了林黛玉之外,书中的重要人物还有:香菱(甄士隐的女儿)、妙玉、史湘云、李纨、贾母等都是苏州人。而书中绝对可以肯定是南京人的都有谁?书中有几个重要人物是南京人?贾宝玉、贾政、贾珍、贾琏、王熙凤、袭人等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人。书中唯一找不到的,就是对南京的江宁织造府的具体描写。所以,作者绝对不可能是在南京生活过的曹雪芹。
按照以上三条条件来对照小说中的人物,我们可以来看看,书中有没有人完全符合这样的条件?第一,作者是个出家人;第二,作者是个女性;第三,作者是个苏州人。关于《红楼梦》的作者的这三个主要条件,曹雪芹没有一条是符合的,曹雪芹怎么可能是《红楼梦》的作者呢?胡荣荣经过研究后发现,书中只有二个人完全符合这三项条件,这二个人的其中之一就是妙玉

谁是《红楼梦》书名的题写者吴玉峰?

胡荣荣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很早就有个奇怪的想法,为什么《红楼梦》这个书名不是作者“石头”或者曹雪芹题写的,而是一个谁也不知道“其人是谁”的名叫“吴玉峰”的人题写的?曹雪芹自己也给小说取过一个叫《金陵十二钗》的别名,可是最后,为什么仍然用了“他人”题写的《红楼梦》这个书名?
许多《红楼梦》的出版商,不知道吴玉峰其人的来历,就简单地把“吴玉峰”这个名字从小说中删去。这当然有点不负责。因为,取掉了“吴玉峰”这个名字,我们就不知道《红楼梦》这个名字的来历了。《红楼梦》的书名,可不是曹雪芹取的,是作者秦玉自己取的书名。凡是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研究者,要么对“吴玉峰”的名字避而不谈,要么就是笼统地说一句,“吴玉峰”是曹雪芹的化名。“吴玉峰”虽然可以是曹雪芹的化名,但一定要说得出这个化名来历的逻辑性。说《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研究者,能够把“石头”、“空空道人”、“吴玉峰”、“东鲁孔梅溪”这些个名字的逻辑性讲得清楚吗?
如果我们按照小说的情节来对照,那么,给《红楼梦》取名的人应该是“警幻仙子”,因为警幻仙子曾经谱写了《红楼梦》的组合舞曲。因此,我们可以说,“吴玉峰”其实是作者秦玉的另外一个名字。
清朝时候,人们习惯用某人的出身地来指代某人。比如,项城就是指袁世凯,因为他是河南项城人。合肥,有二人,前一个合肥是指李鸿章,后一个合肥是指段祺瑞,因为他们都是安徽合肥人。所以,“吴玉峰”之所以姓“吴”,是因为她是姑苏人氏。姑苏,就是现在的苏州,古称为吴。用吴来指称苏州,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因为作者秦玉是个苏州人,所以指吴为姓。玉峰,是作者秦玉的号,她的这一个号,和小说前面的“无才补天”的石头来源于“青埂峰”这个说法是相一致的。因为,秦和“青”的音是相似的。“青埂峰”者,其根在“秦”,而玉峰者,其峰在“玉”。说白了,书中的这些名字,都是从作者秦玉的名字中化出来的。换句话说,给小说题名为《红楼梦》的人,也正是作者秦玉本人。所以,尽管《红楼梦》有过《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书名,最终仍然还是取名为《红楼梦》。不,更确切地说,曹雪芹记载《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这四个书名,只是为了给我们说明《红楼梦》的创作和流传过程的。
为了便于我们的理解,曹雪芹把排在吴玉峰后面的人的名字写成了东鲁孔梅溪。东鲁是个地理概念,暗示我们,应该用“地名结合人名”的方式来解读“吴玉峰”的名字。
脂砚斋在带内评第五回里的“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句时批语说:“点题。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可见给小说起名为《红楼梦》的人物,其实正是作者本人。所以,吴玉峰者,不过是作者的另一个化名而已。
作者早年写《红楼梦》的时候,也许曾经题写的书名的是《石头记》,但到了后来,思想进一步地成熟了,终于给自己的小说定名为《红楼梦》。曹雪芹只是《红楼梦》的修改者,既然他立志要“学芹”,当然没有理由把《红楼梦》改名为其它的书名。曹雪芹给《红楼梦》另外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只是为了告诉我们,《红楼梦》就是《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就是“十二花容”。而“十二花容”的作者,就是“家住江南本姓秦”的“惜花人”。故此,明白了“吴玉峰”的来历,就明白了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曹雪芹篡改了《红楼梦》 

现在,胡荣荣要对自己的论述做一点小小的修正。因为最近,胡荣荣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不是真的是如高鹗所说的那样,根本就不是他写的,而是另外一个人写的呢?这样的可能性是不是存在?如果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写的,那么会是谁续写的呢?
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难道是同一个人写的吗?
非也非也。我不是这里意思。
根据前面的分析,胡荣荣一直认为,《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肯定应该出于二个人的思路。但是,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文字断裂,换言之,我们可以证明前八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却无法否定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因此。后四十回的文字出自曹雪芹的可能性也无法简单地否定掉。
如果,胡荣荣在此假设,《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的文字才真正是曹雪芹续写的呢?这样的可能性是不是存在?大部份的研究者否定后四十回的文字出于曹雪芹之手,是因为迄今为止,我们都错误地相信,曹雪芹就是《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但是,关于《红楼梦》的前八十回的作者,胡荣荣在前面已经详细分析过了,绝对不可能是曹雪芹写的,而是一个叫秦玉的女性写的。这个名叫秦玉的苏州女性,是曹雪芹的祖母脂砚斋李女士的忘年之交。秦玉的年龄,小于脂砚斋,而略大于曹雪芹的父亲曹頫。
《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这是曹雪芹写的——可能性是相当地大。
秦玉原著的《红楼梦》,当然自有其非同寻常的结尾,但是,也正因为这个结尾的原因,小说在当时根本就无法曝光。因为清朝的文字狱是那样的黑暗。为了让《红楼梦》能够得以传世,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当然应该完成过小说的结尾。只不过,曹雪芹的结尾一直没有得到包括秦玉在内的众多亲友的的首肯,没有得到的承认的证据是因为畸笏叟说过“书未成”这一句话。而曹雪芹却也一直写不出能够让小说前后一致、得到大家的承认的结尾。因为这个结尾即要能够在让大家承认的同时,又要能够不让自己陷入文字狱的深渊,不如此的话,也就没有必要改写原作的结尾了。所以他才会“增删五次”,反复修改。这个给曹雪芹带去“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苦恼的矛盾就是:能够得到家族中人承认的结尾,肯定不会被清政府承认;而能够为清政府所默许的,又肯定是被家族成员所否定的。就在曹雪芹这样的蹉跎中,“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原作者秦玉终于没有能够看到让她满意的小说的结尾。由于曹雪芹续写的后四十回非但没有得到原作者秦玉的认可,甚至连曹雪芹的父亲曹頫(畸笏叟)也不承认这个结尾。所以,畸笏叟才会有“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遗憾。但问题是,当秦玉、曹雪芹、曹頫等人相继死亡之后,曹雪芹的家人(新妇)就把这曾经被遗弃的后四十回的文字流传了出来。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名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瘌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甲申八月泪笔。”
畸笏叟的这一段批语,一直是让研究头痛的文字。之所以会头痛,是因为研究者错误地认为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原作者。其实,“一芹一脂”的“芹”,是指秦玉,也就是“石兄”。“一芹一脂”的“脂”,当然是指脂砚斋。“余二人”,正是指畸笏叟父子。曹雪芹的名字,隐在了“余二人”这句话之中。
所以,更正确的说法,也许应该是:作者秦玉、曹雪芹。其中,秦玉提供了小说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以及前八十回的大部份文字,而曹雪芹则基本完成了后四十回的结尾文字,当然,他也曾经改写过前面八十回的若干部份。至于后四十回中部份被遗失的文字,后来由高鹗所补齐。结论如下:
前八十回的作者:秦玉;
后四十回的作者:曹雪芹。

《红楼梦》的创作与流传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的情节,其内容就相当地简单明了。
第七十六回主要是写史湘云和林黛玉在深夜联句,最后因为联句中出现悲情而被妙玉制止。有的研究者研究:“这么晚了,妙玉为什么还不睡觉?”之类的问题,恐怕是研究不出什么内容来的。
史湘云和林黛玉联句,是因为她们俩一个是《红楼梦》的作者,一个是《红楼梦》的点评者。她们俩的联句,就是对小说中的情节的再介绍。我们甚至也可以认为,她们俩其实是在讨论《红楼梦》小说里面的故事进展。
当她们说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时候,妙玉出场制止了她们。因为如果再说下去的话,就要把后面二十来回的内容给披露出来了。妙玉制止了她们,却自己单独一个人说出了二十二句联句。这二十二句联句,其实是告诉了我们关于《红楼梦》的创作情况。如果你对胡荣荣在前面的推理还有什么怀疑的话,那么看了妙玉留给读者的“二十二句”联句,就会明白《红楼梦》的整个创作情况。
“香篆销金鼎,冰脂腻玉盆。”这一句写小说的故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章节。“香篆销金鼎”,意思是“香已经烧得差不多了”。这句话接在上面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后面,说明:当我们看到了史湘云和林黛玉的命运结局的时候,小说的故事也基本到了收尾的阶段。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这一句是讲作者在“温柔富贵乡”(也就是太子府)的生活经历。作者做过的太子的丫头,所以是个“侍儿”;作者以废太子胤礽的寡妇自居,所以说是“嫠妇”(寡妇)。“泣”者,当然是眼泪,也可以看作是作者还给贾宝玉的眼泪。有人认为,这一句话说明书中的妙玉是个“嫠妇”。但书中的妙玉最起码在八岁前就出家了,有第六十三回邢岫烟的话为证。所以,妙玉口中所说的“嫠妇”,不可能是妙玉自己在书中的身份,而应该是小说《红楼梦》作者秦玉自己的真实身份。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人去楼空,鸳鸯离散。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这几话是讲作者出家后的生活。
“石奇神鬼缚,木怪虎狼蹲。”木石之说,是指小说中的“木石前盟”,所以也就是指《红楼梦》。鬼怪者,传奇也;传奇者,小说也。“虎狼蹲”,是小说里面的情节暗示,这句话的意思是扣着小说里面“虎兕相逢大梦归”来的。
“贔屭朝光透,罘思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这是作者对太子府的结局的总结,亦是对小说结尾的总结。
“岐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熟门熟路,饮水思源,告诉了我们,小说中的故事是有源头有来历的。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作者晚年隐居山野乡村的“拢翠寺”,脂砚斋生活在“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谴,雅趣向谁言!”这是作者创作《红楼梦》的缘起。而“芳情只自谴,雅趣向谁言!”这一句话,不过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另一种说法。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这是作者和脂砚斋讨论《红楼梦》的情景。
所以说,妙玉的“二十二句”联句,就是她自身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缘起和创作情况。不理解《红楼梦》的创作情况,就不可能理解妙玉的“二十二句”联句的具体内容。
在小说中,林黛玉曾经自豪地对史湘云说过,大观园里的名称,其实有些是“自己”写的。一语道破天机。这句话旁证了谁才是《红楼梦》真正的作者。因为林黛玉就是作者自身的幻化,所以,书中的主要名称当然都应该是她写的。有的读者对林黛玉的这句话有点怀疑,因为在小说的情节进展中,按照第十八回的说法,大观园里的主要标志性建筑的名称应该是贾宝玉想出来的。但是,如果读者能够明白林黛玉的形象就是作者本人,那么,林黛玉的这句话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
现代人的聪明之处,就是:可以根据现场的一根头发或者一个指纹,找到某人到过某处的铁证。根据作者自身的经历而创作的小说《红楼梦》,在作者无意识的精心构思中,到处都留下了她应有的指纹。这些指纹在小说的几个关键性场合中排列规则,清晰而完整,采撷容易。曹雪芹虽然也在《红楼梦》中留下了他应有的指纹,但曹雪芹留下来的指纹,凌乱残缺,而且更主要的是,我们采撷到的曹雪芹的指纹,基本都是来在门外,窗外。

贾赦的原型是苏州织造李煦

红学家搞不懂的是,身为荣国府的长子贾赦,作者为什么会对他有一种很明显地排斥。贾赦的名字的“赦”字,是十恶不赦的“赦”。对照曹雪芹家的家族历史,似乎在曹雪芹的家族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人可以和贾赦相对应。当然,讨论艺术的虚构之类的话题,更永远也得不出什么结论。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的话,就马上可以找到“贾赦”的原型。问题不在于曹雪芹家族中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贾赦”,而在于,在作者秦玉的身边,的确有过一个这样的“贾赦”。这个人,就是苏州织造李煦。
雍正登基之后,李煦立马就被抄家并被发配到了边寒之地,最后,李煦也死在了那里。在作者看来,这个李煦也确有“该死”的地方,故名贾赦——取“十恶不赦”之意。
抄录一段清朝文人的笔记:“曹寅为两淮巡盐使,刻古书凡十五种,世称“曹楝亭本”是也。康熙四十三年,四十五年,四十七年,四十九年,间年一任。于同旗李煦互相番代。李于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四十八年,与曹互代;五十年,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又连任,较曹用事为久矣。然曹至今为学士大夫所称,而李无闻焉。”
而李无闻焉”这一句话,无疑应该是清朝的文人对李煦的否定。作者在李煦身边生活多年,在太子胤礽身边也生活过多年,晚年又和李煦的妹妹脂砚斋相交往来密切,对李煦的性格和行为,自然十分熟悉。所以,在小说中虽然对李煦(贾赦)着墨不多,但仅仅只用了一个“赦”字,就把李煦从根本上给否定了。
书中有一段贾赦要讨鸳鸯做小老婆的故事。这段文字,经常被用来批判封建社会的腐败性的。笔者不是在写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文章,所以,在这里不予批判。胡荣荣只是想提请读者注意,如果《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的话,那么,这个贾赦又应该是谁呢?他会是曹雪芹的某一个长辈吗?
前面说过,小说中的人名,其文字是“丝字边旁”的女性,她们的身份都和南方的三大织造府有关。在贾赦要讨鸳鸯做小老婆的事件中,贾赦在没有得到鸳鸯的情况下,最后买了一个叫“嫣红”的少女做妾,这个“嫣红”的“红”字,就是“丝字边旁”的。所以,我们不妨肯定地说,偌大年纪的贾赦(李煦),看上了母亲(文夫人)身边的丫头要她做小老婆的故事,大概是有故事来源的。因为“丝字边旁”的女性,可以让我们把书中的某些人物定位在三大织造府。由此,书中的邢夫人的原型,当然应该是贾赦的正妻韩夫人。
原来,我们找了很久的贾母和贾赦的原型,他们的原型都是在苏州,而不是在南京。同样,他们也不在北京。尽管《红楼梦》的主要场景是在北京。

贾母的原型是李煦之母文夫人

迄今为止的红学研究,之所以都进入了迷宫,完全是因为张冠李戴,把发生在北京和苏州的故事,强行安装到了南京的江宁织造曹家。书中的贾母的原型,本来是苏州织造李煦的母亲文夫人,却一直被红学家认为是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其实,红学家们不可能不知道,苏州织造李煦的母亲文夫人,曾经也是康熙皇帝的保姆。曹寅的母亲孙夫人,是康熙的四个保姆之一,却不是唯一的一个。康熙幼年时,曾经有过四个保姆——书中的贾宝玉也是四个保姆,这是很重要的一条线索哦,不能不注意的——这四个保姆中,其中有一个是曹寅的母亲孙夫人,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李煦的母亲文夫人。
小说中的贾母(史太君)的形象,正是《红楼梦》的作者幼年时进苏州李家时看到的文夫人。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文夫人,闲来无事,想来会常常去听听包括《红楼梦》的作者秦玉在内的一帮小戏子唱戏。所以,小说中第五十四回的《史太君破陈腐旧词》这一段情节,正是描写作者亲耳听到过的文学理论。
至于老祖宗溺爱小孙子贾宝玉的另一面,则可以看作是皇太后对幼年时的太子的态度。因为我们知道,太子胤礽生下来的时候,母亲就死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孙子,被奶奶疼爱,理所当然。换句话说,小说中的史太君,是以苏州织造李煦的母亲文夫人为原型,有可能加入了皇太后的些许形象。
文和史,字形相近,字义也一脉相通,因为文史同源。这就是小说中的史太君之称呼的由来。
小说中,写到十二个戏子面临被遣散的时候,贾宝玉要了芳官——这个芳官,本名秦玉,后来创作了小说《红楼梦》——而贾母则要了文官。贾母要了文官,就是作者在无意之中透露给我们的信息。贾母的文官,在十二个戏子中,是名字比较奇怪的一个。“十二戏子”中的宝官和玉官的名字,取自“宝玉”一词;芳官和龄官的名字,取自“芳龄永继”一语。而其她人的名字,都是根据植物系统取名(如葵官、豆官等——植物系统是草字头,也就是“芹”字辈),只有文官的名字,即不和别人的名字成对成双,又不是属于植物系统的,很别致的一个。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作者想到了史太君的原型文夫人,故把史太君身边的戏子取名文官。
苏州织造李煦的母亲文夫人,死于1720年十一月(康熙五十九年),享年九十三岁,是个长寿老人。作者六岁时进李家,至十一岁时离开,对文夫人的形象,应该有个比较深刻地认识。再加上作者后来在北京和文夫人的女儿脂砚斋李氏重逢,她们在一起讨论小说《红楼梦》的情节时,当然会在一起回忆老太太文夫人的当年故事。
书中的脂砚斋史湘云的人物关系,被作者设定为贾母的孙女辈,真实情况是,文夫人和脂砚斋是母女关系。前面说过,脂砚斋在小说中的身份,之所以会矮了一辈,是因为脂砚斋和作者平辈论交。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