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30, 2022
神級書法”作品。Divine Chinese Calligraphy 細數中國千年來的書法
字里有千秋,細數中國千年來的“神級書法”
Divine Chinese Calligraphy「XIAOHAN」
XIAOHAN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上,文字的出現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交流和溝通,
同時中國文字在書寫的形與意上得到了升華,誕生了中國書法。
這期我們就來聊聊中國書法的起源與誕生,
以及中國曆來著名的幾位書法大家和他們的代表“神級書法”作品。
書法史上的神級高手,千古共推這四人
二十四書品,即書品。林語堂先生說:「在書法上,也許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書品,中國古代對書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評的著作。它或分品論述而第其高下;或不分品第而評其優劣,是早期書論中的一種體裁。
南梁袁昂撰《古今書評》,凡列25人,各以簡括語句評其風格,是為書品之發端。
庾肩吾《書品》,載漢至齊梁能書者123人,冠以總序,效《漢書·古今人表》之例,分上中下品,每品中又分上中下,合而為九品,各系以論,體例嚴謹。
張芝,鍾繇,王羲之三人書法為上上品。
南朝復有齊王僧虔《論書》。
唐李嗣真撰《書後品》,加逸品一等,載80餘人,文辭綺錯,條理井然。
張懷瓘《書斷》:《書斷》是中國唐代品鑑、評論書法家和書法的著作。張懷瓘著。在張懷瓘的多部書法理論著作中,《書斷》對後世的影響最大。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記述各種書體特點及發展源流;中、下卷以「神、妙、能」三品列歷代書家傳記並評論書法優劣得失,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古今書評》一卷,為奉勅評之作,凡二十五人,而特推祟張芝、鍾繇、王羲之、王獻之;後復雲羊真、孔草、蕭行,范篆,各一時絕妙。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字伯英。漢族,瓜州縣(今屬甘肅酒泉市)人。東漢書法家。涼州三明之一大司農張奐之子。出身官宦家庭。
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王羲之與王獻之父子二人就不需贅言,王羲之被尊為書聖,獻之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尤以行草擅名。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
他還創造了"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由於其書法豪邁氣勢宏偉,故為世人所重。
鍾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書譜》概總為「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有二王之妙」。四人被稱為古代書家「四賢」。
相關文章
誰來確定鍾繇和王羲之、王獻之在中國書學史上的地位
2018-03-20
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
讀歷代書法品評著作有感
2017-09-23
隨著魏晉時期書法藝術的繁榮,與之興起的書法評論也日益興盛。之後,人與人之間、朝代之間,對書藝高低的比較,從來也沒有停止過。近日集中學習歷代書法批評著作,頗有所獲所感。 一、書法品評論方法的變遷 1、以簡括語句評其風格。
看看孫過庭眼中「四賢」的書法
2017-07-13
鍾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在《書譜》中被孫過庭稱為「書法四賢」。孫過庭說:「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而今研。」意思是說:這四位才華出眾的書法大師,可稱得上古今獨絕。但是今人(二王)還不及古人(鍾、張),古人的書法風尚質樸,今人的書法格調妍媚。
鍾繇《得長風帖》,被譽為「神品」的書法作品
2018-08-11
王羲之米芾顏真卿等古代書法大家的簽名精選
2016-12-14
編者按:中國人的名字,往往蘊含著特定的含義。提到名字,就不得不說到書法作品中的落款簽名,不少書法愛好者喜歡在古帖中集字。想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比較難。今天小編精選了一些大家作品中的簽名,供大家欣賞。鍾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1700年前的小楷,如此精美
2017-11-10
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鍾繇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王羲之書法雖屢經挑戰,總是有驚無險
2017-10-06
書聖王羲之不但兼善隸、草、楷、行各體,而且極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大膽向楷書鼻祖鍾繇、草聖張芝發起挑戰,在繼承的基礎上,把漢魏尚未脫盡隸意稚拙古樸的書體,改造成為今體草、行、楷書的新體式,不但如此,王羲之還完成了中國書法藝術變質為妍的重大轉變,開創了「中和之美」的藝術風格,並把
關於「張鍾二王」書法地位的歷史演變
2015-01-14
光明網01-14 10:16顯示圖片「張鍾二王」,指四位書法家:東漢張芝,曹魏鍾繇,東晉王羲之、王獻之。作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書法家,除王羲之外其他三人尤其是張、鍾,不為普通大眾所知。為什麼會是如此?
歷史上書法領袖有哪些?看看你知道幾人
2018-10-06
「中國書法藝術」可以說是漢字所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歷經幾千年脫穎而出了一批書法名家一波接一波,將書法推至藝術的高度。
看看歷史上的楷書長啥樣
2017-01-05
字、書法按書體分有正書(也叫楷書,真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這五種書體。在大多數人的眼裏,楷書的模樣是這樣的。圖一圖二圖三圖四上述圖一、三、四的字離我們時間最近,是明清以來風行於官場和讀書人中的館閣體。這種楷書的特點是橫平豎直,字形趨於方形,很類似圖二的印刷體。
神品、妙品、能品三大書品,你的老師是哪一級別,你知道嗎?
2018-01-30
善書法,著有《書品》傳世,敘述書法源流演變,評論歷代書法家之特色,頗受後人重視與推崇。二品優劣,通過縱橫比較,給予審美價值判斷,「比較」不僅僅是方法,也是一種潛在的思維本能。
唐朝以前還有那麼多書法大家,你所知的有幾人?
2018-02-27
唐朝以前,從秦至魏晉南北朝,書海浩瀚,書法家也是層出不窮,沒有他們的成績作為基礎奠基,書法也不會發展到今天的地步,那麼下面讓我們來梳理一下唐朝以前的眾多書法家的相關情況。
書聖王羲之的祖師,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是誰?
2017-07-22
大家都聽說過書聖王羲之是衛夫人的學生,但衛夫人又是誰的學生呢?鍾繇。那鍾繇是誰呢?鍾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三國、兩晉時期的書法與書法名家
2018-11-01
三國 兩晉 史稱魏晉時期。這一時期,出現了兩位書法大家——鍾繇和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史上新的一頁,為後世樹立了楷、行、草書法的藝術典範。
並稱為「鐘王」的兩位書法家中,有一位的作品稱為「神品」!
2018-03-12
是楷書的創始人,被人們稱為「楷書鼻祖」。他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書法家曾潛心地鑽研和學習鍾繇書法。
"楷書鼻祖"鍾繇的楷書放大,果然是神品!
2015-12-17
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鍾繇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幾千年的書法史,脫穎而出的人寥寥無幾:
「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歷朝歷代脫穎而出了一批書法名家,將書法推至藝術的高度。在書法圈裏也經常會提到一些人和稱呼,他們是書法圈內的名家,也是後人學習書法的楷模。喜歡書法,這些書法大家的稱謂一定要了如指掌,默然於心。
鐘王
指三國魏鍾繇、東晉王羲之二人。
鍾繇
鍾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鍾繇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代表作《宣示表》《賀捷表》等。
魏 鍾繇 《宣示表》
《賀捷表》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快雪時晴帖》 唐摹本,縱23cm;橫14.8cm ,行書4行,28字。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何如、奉橘帖》,唐代雙鉤廓填本。
《姨母帖》
《遠宦帖》又稱《省別帖》,草書,6行,53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二王
指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前者為書聖,代表作如《蘭亭序》等,後者代表作如《鴨頭丸》《十二月帖》等。
王獻之
王獻之(344年-386年),王獻之一生的書法藝術並不守舊,且與父不同,字身喜帶長形。王獻之家學淵源,學習勤奮。其詩文書法,為東晉後起之秀。他筆下的草書,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流,不亞於父親王羲之,父子合稱二王。
王獻之《中秋帖》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 唐人摹本 縱25.3厘米 橫24.0厘米
日本東京台東區書道博物館藏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局部
王獻之《鴨頭丸帖》
三謝
指東晉的謝尚(從兄)、謝奕(兄)、謝安(弟)三人。他們不僅在政治上著名,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並因此得名。
謝尚
謝尚(308年-357),字仁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時期名士、將領,謝鯤之子、謝安從兄。謝尚善草書,但作品已不傳,多為後人臨摹。據說蘇軾曾見過謝尚手跡並於《東坡題跋》中有所述及。《宣和書譜》記載其草書作品《餘寒帖》,稱他「作草書深得昔人行筆之意。論者以比注飛澗之瀑溜,投全牛之虛刃,蓋得之矣。」
謝尚書法欣賞
謝奕
謝奕(309-358),字無奕,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大臣,太常卿謝裒之子、太傅謝安長兄、車騎將軍謝玄之父。曾為桓溫幕府司馬,官至安西將軍、豫州刺史。
謝奕書法欣賞
謝安
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世稱謝太傅、謝安石、謝相、謝公。謝安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性情閒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氣度。王儉稱其為「江左風流宰相。」張舜徽贊其為「中國歷史上有雅量有膽識的大政治家。」
謝安《中郎帖》,又稱《八月五日帖》
謝安《六月帖》
謝安《淒悶帖》
崔杜
指東漢崔援、杜操(又改杜度),為徒師關係,皆善章草。
崔援
崔援(公元78—143年),字子玉,漢代名書法家,尤善草書,師法杜度。對於崔瑗的草書,後世評價很高。「草聖」張芝自雲「上比崔杜不足」。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其「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即書體非常濃密,結字精緻美妙。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云:「崔子玉書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絕望之意。」意謂其書勢如「危峰阻日,弧松一枝」之奇險也。
《賢女帖》(選自《淳化閣帖》),崔瑗書
杜度
杜度,東漢京兆杜陵人,字伯度,東漢大臣。一說原名操,魏晉人因避魏武帝名諱,改稱杜度。御史大夫杜延年曾孫,漢章帝時為齊相。雖史游始草書,傳不紀其能,又絕其跡,創其神妙者,其唯杜公也。
二張
指東漢張芝、唐代張旭二位善草書之書家。
張芝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東漢書法家。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有「草聖」之稱。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張芝草書《今欲歸帖》
《終年帖》 (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 )
張旭
張旭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
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後人論及唐人書法,對歐、虞、褚、顏、柳、素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讚嘆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
張旭《古詩四帖》局部
羊薄
指南朝宋書法家羊欣、薄紹之。前者善隸(正)書,後者善行草。
羊欣
羊欣(370-442),東晉、南朝宋時泰山郡南城縣人。王獻之之甥。著名書法家。著有書法史著作《采古來能書人名》。傳世書法作品有《暮春貼》、《大觀帖》、《閒曠帖》等。
羊欣書法欣賞
薄紹之
薄紹之,字敬叔(書史會要作欽敘),南朝宋人,丹陽(今安徽省當塗東)人。官至給事中。善書,憲章小王,風格秀異。尤工行、草,行草倜儻,時與越羊欣並稱為「羊、薄」。
薄紹之書法欣賞
顛張醉素
顛張即張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懷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筍帖》等,二人亦唐草聖。
張旭《草書心經》局部
懷素
懷素(737-799,一說725-785),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聖」。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聖母帖》《論書帖》《小草千文》諸帖。
《論書帖》
草書《千字文》
初唐四大家
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四人。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南北朝至隋唐時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書法繼承二王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融沖和而有遒麗之氣。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廟碑》;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字信本,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氏代表作如《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虞恭公溫顏博碑》《皇甫誕碑》;
宋拓本《九成宮醴泉銘》
褚遂良在唐初書家四巨頭中,褚遂良算是晚輩了,其書體學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歐陽詢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體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歐筆法融為一體,方圓兼備,波勢自如,比前輩更顯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李世民曾以內府所藏王羲之墨跡示褚,讓他鑑別真偽,他無一誤斷,足見他對王的書法研習之精熟。褚氏名如《雁塔聖教序》《孟法師碑》等;
《雁塔聖教序》
薛稷,行、楷書,始見稱於開元中葉張懷瓘所撰之《書斷》,併入能品,且立傳稱:「書學褚公,尤尚綺麗媚好,膚肉得師之半,可謂河南公之高足,甚為時所珍尚。」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禪師碑》等。
薛稷《信行禪師碑》
楷書四大家
指唐代顏真卿、柳公權、 歐陽詢、元代趙孟頫四人。
顏真卿 《顏勤禮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局部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宋拓本
趙孟頫《高上大洞玉經》局部
顏柳
指唐之書家顏真卿、柳公權,書史上又有「顏筋柳骨」之稱。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寶塔感應碑》《郭家廟碑》《元吉墓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祭侄季明文稿》《爭座位帖》等;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後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剛經》《神策軍碑》等。
柳公權《玄秘塔碑》
蘇黃米蔡
指宋「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蘇軾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蘇軾代表作如《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寒食詩》《醉翁亭記》等;
歸安丘園帖
獲見帖
邂逅帖
東武帖
致季常尺牘
黃庭堅
黃庭堅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後來受到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黃庭堅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黃氏代表作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花氣詩》《諸上座帖》等;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紙本行書 27.8×47.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局部放大】
米芾
米芾平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樓詩》《苕溪詩帖》《蜀素詩》等;
米芾《臨沂使君帖》,又稱戎薛帖。行草書。本帖為信札一則,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清和帖》,亦稱《致竇先生尺牘》。行書八行。信札一則。約書於北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五月。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焚香帖》,草書。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元日帖》約書於宋元符二年(1099年),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蔡襄
蔡襄擅長正楷,行書和草書。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軾、歐陽修。蘇軾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蔡氏名作如《萬安橋記》《顏真卿自書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說為蔡京)
尺牘《思詠帖》1051年,紙本;縱29.7厘米*橫39.7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扈從帖》紙本,北京故宮博物院。
《虛堂詩帖》 1048年 紙本 22.6cm X16cm。釋文:虛堂永晝來風長,石枕竹簟生清光。文園肺渴厭煩熱,更要夫君在側傍。
《陶生帖》尺牘
《蔡襄自書詩》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紙本,三接紙,縱28.2cm,橫221.2cm,行書,73行,884字。
米薛
指北宋米芾、薛紹彭,後者代表作有《雜書卷》。
薛紹彭
北宋書法家,宋神宗時人。字道祖,號翠微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工正、行、草書,筆致清潤遒麗,具晉、唐人法度,歷來書家對其評價甚高。米芾嘗言:「薛紹彭與余,以書畫情好相同,嘗見有問。」余戲答以詩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猶如兄弟或弟兄。」
薛紹彭行書《昨日帖》,又名《得米老書帖》。縱26.9厘米,橫29.5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薛紹彭行草書《致伯充太尉札》,紙本23.6×29.7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鮮趙
指元代書家趙孟頫、鮮于樞。又稱元「二雄」。
鮮于樞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鮮于樞的傳世書法作品約有四十件,多為行草書,且以墨跡為主。他的書法由唐人書法入手,再上溯東晉二王。他功力紮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骨力。他的大字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矩。行書結體謹嚴,真力飽滿,瀟灑自然。草書學懷素並能自出新意,筆法縱肆,氣魄恢宏。
鮮于樞書法冊頁《唐人詩十二首》
趙董
指元代趙孟頫,明之董其昌二人。
董其昌
董其昌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行書以「二王」為宗,又得力於顏真卿、米芾、楊凝式諸家,用筆精到,能始終保持正鋒,作品中很少有偃筆、拙滯之筆;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風格蕭散自然,古雅平和。董其昌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
《行草書杜甫因許八奉寄江寧旻上人詩軸》
行書七絕詩軸
《行書松陰花片七言聯句軸》
邢張米董
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說。
邢侗
邢侗(1551-1612),字子願,號知吾,自號啖面生、方山道民,晚號來禽濟源山主,世尊稱來禽夫子。明萬曆二年進士,官至陝西太僕寺少卿。善畫,能詩文,工書,書法為海內外所珍視。
邢侗書法欣賞
張瑞圖
張瑞圖(1570-1644),明代官員、書畫家。他以擅書名世,書法奇逸,峻峭勁利,筆勢生動,奇姿橫生,鍾繇、王羲之之外另闢蹊徑,為明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與董其昌、邢侗、米萬鍾齊名,有「南張北董」之號。
張瑞圖 小楷《王無功答馮子華處土書》
張瑞圖 小楷《王無功答馮子華處土書》
張瑞圖 小楷《王無功答馮子華處土書》
米萬鍾
米萬鍾(1570―1628),明代書畫家。字仲詔、子願,號友石、湛園、文石居士、勺海亭長、海淀漁長、研山山長、石隱庵居士,陝西安化(今甘肅慶陽市慶城縣)人,徙居北京,米芾後裔。官太僕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職。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書法行、草俱佳,既有南宮篆法,也有章草遺蹟,與董其昌齊名。稱「南董北米」。
米萬鍾書法欣賞
董其昌《百羽扇賦》
吳中四才子
指明代居於蘇南的書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祝允明。
唐伯虎《落花詩冊》
文徵明《琵琶行》 局部
徐禎卿書法欣賞
祝允明小楷欣賞
二沈
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號稱「大小學士」。前者以婉麗勝,後者以遒逸勝。
沈度
沈度(1357-1434),明代書法家,字民則,號自樂。明松江府華亭(今上海金山)人,與弟沈粲皆擅長書法。永樂時以善書入翰林。由典籍歷遷侍講學士。沈度擅篆、隸、楷、行等書體,藏於秘府,被稱為「館閣體」,為明代台閣體書法的代表人物。
沈度《行書七律詩》,紙本,縱24.5cm,橫29.2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沈粲
8歲通《孝經》、《論語》、《孟子》,10歲能真草,13歲時父母雙亡,兄又發配雲南,他獨自閉門讀書。家貧無紙,在牆壁上懸腕練字,其書法飄逸遒勁,名重一時。沈粲因字寫得好而做了官。書法宗明初的宋璲、宋克,草書行筆圓熟,遒勁駿逸,被人們稱為「草聖」,名擅一時。
《草書千字文》 局部
《草書古詩》
書應制詩 紙本
清四家
清朝翁方綱、劉墉、梁同書、王文治四人書法享譽大江南北,時稱「翁、劉、梁、王」。後人稱他們為「清四家」。
翁方綱
翁方綱(1733~1818), 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翁方綱學識廣博,對顏書、歐書和唐人寫經、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但他的書法藝術水平並不是很高的。他的書法講究無一筆無出處,而自己的東西卻很少。行書是典型的傳統帖學風格。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範。
行書《論絳帖》卷
劉墉
心口錦繡的「羅鍋宰相」。清代乾隆年間宰相,善書好文。書法與王、梁、翁並稱「清初四大家」;初師從趙孟頫、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學顏、蘇,晚年又潛心於北朝碑版,終於憑藉堅實的功力,蛻變成獨具個性的一人大家。
劉墉《臨顏真卿送蔡明遠敘行草軸》 76×45.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劉墉書法筆短墨厚,體勢少變,曾遭行內非議,甚至譏之為「墨」。這說明認識劉墉書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習顏者眾,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奪其神髓者僅劉墉一人。用顏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晉小楷精華蘊蓄的風致;墨濃勢厚而結體寬舒,更顯從容不迫包羅萬有之佳妙。
劉墉《行書七絕軸》紙本行書 104×53cm 山西省博物館藏
劉墉《行書四言聯》紙本行書 55.2×16.8cm×2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劉墉《節錄陸廷燦「續茶經」立軸》行書 山東省博物館藏
梁同書
梁同書(1723年~1815年),字元穎,號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長,錢塘人。大學士梁詩正之子。梁同書生性重孝,以書法著名。他的書法也是從董、趙起步的,並且博涉顏、柳、米等唐宋諸家。他主張不拘泥於前人的成法,強調在創作中自出胸臆。
梁同書《行書七言聯 》
梁同書《行書七言聯》
梁同書《論蘭亭軸 》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詩人、書法家。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工書法,以風韻勝。王文治一生以書法稱名於世,早年習書從前輩笪重光人手,受其影響頗深。他的楷書師從褚遂良,行草書則學自《蘭亭序帖》和《聖教序》。他喜用長鋒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這與他的天然秀逸的書風有表裏相成之妙。
王文治 楷書 《次男維桓壙銘》
民國四大書法家
學界公認的民國四大書法家,分別為譚延闓(楷書)、胡漢民(隸書)、吳稚暉(篆書)、于右任(草書)。
譚延闓
譚延闓,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組庵湘菜創始人。他的書法名滿天下,是繼清代錢灃之後的又一個顏體大家,享有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的美譽。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種大權在握的氣象,結體寬博,顧盼自雄,為世人所嘆為觀止。從民國至今,寫顏體的人沒有能出譚延闓其右者。
吳稚暉
吳稚暉(1865年-1953年),常州武進人,原名吳眺,後改名敬恆,字稚暉。他早年投生國民革命,既是孫中山忠誠的戰友,又是蔣介石倚重的元勛。吳稚暉精通考據之學,古文字造詣頗深,青年時就擅長書寫篆書,陳布雷評價其「雄勁整秀,純以籀隸之意行之,既論書法已足千秋」。當初他應試舉業時,通篇使用大篆,考官看不懂,只覺得他字寫得不錯,才讓他中舉。
胡漢民
胡漢民(1879年-1936年),幼名胡衍鸛,後改名胡衍鴻,字展堂,晚號不匱室主,「漢民」是他的筆名。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中國國民黨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胡漢民工書,能詩,擅文。他精於隸書,尤工曹全碑。其隸書端莊雄健。頗負盛名。有論者贊他:「胡漢民,工書法,清挺峻拔,能合褚遂良、米芾為一體。晚工曹全碑,極神似,集字為詩如己出。」南京中山陵祭堂壁上石刻《總理遺囑》,便是出自胡漢民之手。
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11-1964年),陝西三原人,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作為近代書法史上的書法藝術大家,于右任尤擅魏碑與行書、章草結合的行草書,首創「于右任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中國書法史三個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為王羲之、顏真卿)。
中國古代書法發展:
01
漢字字體的發展
1.我國漢字演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2.字形特點:
篆書: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形體均勻齊整。
隸書: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楷書:又稱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
行書:「行」是「行走」的意思,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
02
書法發展史
1.秦漢書法
(1)秦-小篆,官方文字,著名作品是李斯《泰山刻石》《琅琊刻石》;
秦隸,民間文字,"隸書,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為了書寫方便,啟迪了漢隸的誕生。
(2)漢朝
漢隸——東漢進入鼎盛時期,代表人物是蔡邕,《熹平石經》又稱《太學石經》。這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是用隸書一體寫成,字體方平正直、中規人矩,極為有名,故也稱為《一字石經》,後因戰亂毀壞。蔡邕自創飛白字體,對後世影響甚大。
草書——代表人物是張芝,尤善章草書,又創於今草。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聖」,又被認為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位巨人。代表作:《冠軍帖》《二月八日帖》《終年帖》
2.魏晉書法
(1)鍾繇——楷書鼻祖,與張芝、王羲之齊名,並稱「鍾張」、「鐘王」。同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合稱書中「四賢」。代表作《宣示表》等
(2)「二王」
王羲之:「書聖」,代表作《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快雪時晴帖》;相關典故「入木三分」「東床快婿」等
王獻之: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並有「小聖」之稱。代表作《鴨頭丸帖》、《中秋帖》等
王珣:王羲之之侄,代表作《伯遠帖》是東晉時難得的法書真跡,被譽為「天下第四行書」。
3.隋唐書法
(1)初唐四大家:唐朝初年的四位書畫名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歐陽詢:楷書四大家之一,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唐人第一楷書,正書第一)、《皇甫誕碑》、《化度寺碑》。
(2)顏筋柳骨
顏真卿:擅楷書、行書。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代表作《顏氏家廟碑》《多寶塔碑》;行書代表作《祭侄文稿》,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柳公權:以楷書著稱,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等。
(3)顛張狂素
張旭: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 。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中。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代表作品《古詩四帖》、《自言帖》《草書心經》等
懷素:以「狂草」名世,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代表作品《自敘帖》被稱為中華第一草書。
4.宋朝書法
(1)宋四家:中國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的合稱。
蘇軾: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存世書法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貼》和《祭黃幾道文》等帖。其中,《黃州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黃庭堅:出於蘇軾門下,與張耒、秦觀、晁補之並稱為"蘇門四學士",後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集書畫家、鑑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代表作《蜀素帖》《珊瑚貼》等。
蔡襄:蔡襄擅長正楷,行書和草書。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代表作品《萬安橋記》《晝錦堂記》
(2)趙佶:北宋宋徽宗,善書畫,自創瘦金體。代表作品有《楷書千字文》《草書千字文》。
5.元明清書法
趙孟頫: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代表作品有《洛神賦》《前後赤壁賦》等。
03
重要考點匯總
書體
重要考點
楷書
楷書鼻祖
鍾繇
四大楷體
顏筋、柳骨、歐體、趙姿
天下第一楷書
《九成宮醴泉銘》
行書
書聖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蘭亭集序》
天下第二行書
顏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書
蘇軾《黃州寒食帖》
天下第四行書
王珣《伯遠帖》
草書
草聖
張旭
天下第一草書
《自敘帖》
三希堂法帖
《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伯遠帖》
小測怡情
1.下列有關書法藝術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東漢著名書法家張芝被稱為「書聖」
B.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楷書四大家之一
C. 《真書千字文》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懷素的代表作
D. 「蘇、黃、米、蔡」中的「黃」指的是黃公望
2.一提到書法中的草書,人們便會想到「顛張醉素」,請問下列屬於「顛張」的作品的是:( )
A. 《自敘帖》
B. 《自言帖》
C. 《中秋帖》
D. 《黃州寒食帖》
3.書法藝術是漢字獨具魅力的書寫藝術,魏初鍾繇擅長真書,又與胡昭 末劉德升行書。魏晉間行書、真書流行,是漢字書法的一種進步。這裏所說的真書,指的是:( )
A. 隸書
B. 楷書
C. 草書
D. 行書
4.杜甫《飲中八仙歌》詩句「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所描寫的書法家是( )
A.張旭
B.懷素
C.顏真卿
D.柳公權
5.在中國書法歷史上,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作品是( )
A.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B.黃庭堅的《松風閣詩》
C.王獻之的《洛神賦》
D.顏真卿《祭侄稿》
6.下列關於古代書法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王獻之的《蘭亭集序》是行書代表作
B.北宋時期宋徽宗趙佶創立了「瘦金體」
C.「柳骨顏筋」指柳永書法遒健,顏真卿書法端莊
D.唐朝的張旭和懷素的書法都是以隸書聞名於世
7.圖中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部分體育項目的圖標,其借鑑的漢字字體是( )
A.楷書 B.草書 C.篆書 D.行書
8.《多寶塔碑》的書寫者是( )
A.張旭
B.柳公權
C.懷素
D.顏真卿
【答案】1.B 2.B 3.B 4.A 5.D 6.B 7.C 8.D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