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3, 2025
米芾说唐楷都是垃圾???
米芾说唐楷都是垃圾???
有点艺思哦
45,803 views Mar 10, 2025 #绘画教程 #绘画 #艺术
专门分享绘画的频道,绘画交流与付费课程可联系微信
微信号:zhihuwwls
公众号:唯伟老师聊绘画
#绘画#艺术#绘画教程
本频道内的所有视频和素材均以合法合规,绝对遵守youtube社区准则
有点艺思哦
114K subscribers
Videos
About
136 Comments
rongmaw lin
Add a comment...
@圈圈圈-j3c
3 days ago
文人相輕抬高自己,沒毛病😂
33
Reply
@ottess
2 days ago
米芾:我不是說唐楷是垃圾,我是說除了二王全是垃圾。
10
Reply
@YunxiaG
3 days ago
每次练习楷书,开篇屏息凝神,毕恭毕敬。然后气息逐渐郁结,心烦气躁。终篇必须改写行书,且不拘泥在格子里,甚至胡乱涂抹一番,才能畅快尽兴。原来从古如此。
25
Reply
@明心见性-f1b
3 days ago
字如其人: 米芾 ,苏轼 潇洒 逍遥, 颜真卿, 柳公权 严谨 刻板。逍遥的人看不上拘谨的人也很正常。
20
Reply
2 replies
@sandralim5625
1 day ago
不经意刷到这个视频。
太赞了👍
从视频的讲述分析,提升自己对书法的认知,非常受教,获益匪浅🙏🏻
谢谢博主
Reply
@yao1945
3 days ago (edited)
楷和行草,本來就是兩回事,用行草的行雲流暢來評判楷的呆板停滯,就像批評寫意潑墨和工筆,各有各的路子!
播主的結尾是畫龍點晴! 說得真好!👏🏻👏🏻👏🏻
10
Reply
@haizhizhong
3 days ago
说的真好。先立再破,不破不立,螺旋上升。
4
Reply
@33455432
3 days ago
沒想到碑文和紙本有這樣的差距,一直以為碑文的石匠都忠於紙本的原作。感謝提昇知識。
5
Reply
@SaiJosephlai
3 days ago
醍醐灌頂, 這篇的分析讓我收穫良多, 我要回去翻二王的帖臨摹
6
Reply
@88yumimi
2 days ago
自有風格,别人不好學,就是自己的特色
4
Reply
@betterxixx7918
13 hours ago
幾十年精練的寫字習慣被你一個影片講完了
Reply
@梁爽-b7d
3 days ago
10:14 最喜歡的段落,這兩人真是太有意思了
7
Reply
@馬仙生-k7x
3 days ago
有道理、
其實颜真卿有自告身是比較好的作品、寫的时候是用多寶塔的基礎上、自然去寫的。唐楷有一定的用途、不見得如米芾說的那樣、當然寫字该以行書、感情自然流露為最佳、唐楷碑書多是公告式為前題、寺碑、墓誌銘等、不以抒情為主、字字端正、有其原因。🙏🙏🙏🙏🙏🙏
6
Reply
@远行客-o5y
2 days ago
米芾的评论很有启发性,谢谢博主
1
Reply
@clivellenshiu
3 days ago
同意。下筆每次都不一樣,不能依匣子去限制。我喜歡行書.
2
Reply
@chszh3737
3 days ago
楷书和行草,可比性不存在哉!
王羲之远宦帖,不是官
6
Reply
@sw2444
3 days ago
毕加索也是经过古典传统画法的训练的…
10
Reply
2 replies
@陳融融
3 days ago
NT$70.00
謝謝!
1
Reply
@yinglee4321
22 hours ago
唐楷很適合製作電腦字體
1
Reply
@周伯勳-t2k
3 days ago
感謝老師!!!
3
Reply
@Lee1688
3 days ago
很有幫助👍
2
Reply
@abdc2103ify
1 day ago
長知識,開眼界。
Reply
@邱阿郎-f3l
2 days ago
一竿打翻全船人之嫌。
2
Reply
@張修銘-g9p
14 hours ago
米芾的書法好看,但蘇軾的真跡卻是讓人感動,前赤壁賦的書法加文意已是中國文人的頂點!
Reply
@brianwu4145
3 days ago
多謝分享,很好的內容。讓喜愛行書的我更堅定了
4
Reply
@簡轉繁-n2o
2 days ago
當事人喜歡就好,就好比現在一堆鬼畫符大師,還是有人當神在拜
6
Reply
1 reply
@kryschiou4449
3 days ago
誠為的論,宜藏珠璣!face-red-heart-shape
4
Reply
@ethanz3153
2 days ago
讲得太好了!👍👍👍
Reply
@meipeng7132
1 day ago
把简单的事说复杂了是文人的通病,否则怎么能显示出自己鹤立鸡群。
2
Reply
@zpuranus4218
3 days ago
高👍
2
Reply
@nanman_chief
2 days ago
唐朝書法名家,大多是重臣或是跟皇帝交好的文官,例如虞世南,那可是唐太宗點名的二十四位開國重臣之一,寫字好看則算是他的附加才能,他們寫字往往也注重設計上的「功能性」,例如皇帝讓你來寫碑,那一定得要有一定的法度跟設計目的,不是想自己怎樣就怎樣。而相比之下,宋朝民間經濟發達,藝術市場、鑑賞家都比唐朝還要普及,有個性的「藝術家」就多一點。
1
Reply
@aidongzhang7449
3 days ago
书画相通,不外两个方面的天赋,一是意,即对美的感知,不光是书画方面,还有文学;二是行,即对肌肉达到完美控制,从而将意念写出来。二者缺一不可。兼具这两种天赋者处在正态分布的末端,实属凤毛麟角。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够欣赏楷书已经不错了。再有,每一个学书法的人都从楷书开始,楷书是基础,是起点。嘲笑楷书有意思吗?
2
Reply
@royxing983
2 days ago
讲得真好
1
Reply
@user-moorexi
2 days ago
我覺得很有趣~
唐朝不是一個相對奔放的年代嗎 ,
宋朝不是被禮教比較制約的朝代嗎,
但是為何書法的表現上米、蘇更自由隨意?
書法的表現一定是精神上的延續,
還是剛好是唐朝出色的書法家都是較嚴謹工整學者性格的人?
若是李白的性格來表現書法的風格應該也是很恣意的~
米芾的書法,他不是憑空出現,
就像影片說唐書給了很多的學習鋪墊,
但最重要的是他遇見蘇軾,
先有蘇軾這樣自在隨興的人與其灑脫的詩詞書法,
才啟發了米芾有青出於藍的表現 !
影片很精彩,讓門外漢長了點見識。
謝謝解說~
2
Reply
1 reply
@彭文英-q9p
17 hours ago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米芾的字,也不是人人都喜歡!
1
Reply
@jctsai130
3 days ago
米芾說的沒錯 唐楷之後都是垃圾 余右任的標準草書更是垃圾中的戰鬥機 魏碑不算往前看 漢隸秦篆石鼓文楚簡大篆甲骨文樣樣精彩
7
Reply
@akcchau
3 days ago
王羲之寫的是<<遠宦帖>>,不是<<遠官帖>>,其名稱出自帖中,武昌諸子,亦多遠宦。
3
Reply
@cnh8888
23 hours ago
各体有各体的用途,写公文、上奏折总不能用米芾的字体吧!
1
Reply
@yshcordaro5254
11 hours ago
能麻烦解析一下萨金特的画画风格和技巧吗?找了很多书,但是基本都是讲述他的个人生活,没有太多画风的分析,非常感谢你的视频,我会找时间看一下。如果方便的话fritz thaulow的绘画技法也麻烦解析一下,不胜感激。
Reply
@neroli2874
3 days ago
米市見解主觀自視甚高😅
4
Reply
@親切的長槍大盾馬雷達
3 days ago
各有所好,還是喜歡工整的,那鬼畫符一樣,寫的什麼都得靠猜就看了難受。
2
Reply
@uelai46
1 day ago
很好👍👍👍
Reply
@qidavid4614
2 days ago (edited)
米芾的字,字形不如苏轼,笔画不如柳公,看似潇洒,拖沓无骨,去唐人字远矣。
3
Reply
@someday_will_be
1 day ago
蘇軾氣質雄渾
Reply
@akxf
2 days ago
好视频。有价值。
Reply
@chenalbert2996
16 hours ago
颜真卿的自告身份书是真好。
Reply
@老马哥-h2k
3 days ago
老师请教一下,如果想自学书法,应该如何开始,什么学习顺序?
2
Reply
@btc6245
2 days ago
不明觉厉
2
Reply
@graceshen3792
3 days ago
小时候学书法,的确就是觉得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都不好看,还是印刷体好看。长大才知道,印刷体是瘦金体。看来我的审美没问题。
1
Reply
@張-r2c
2 days ago
萬法皆自然,在自然飄逸,蒼勁有力寫字前,一定要明白字的究竟,在究竟前要先把筆自然的執穩,只學著古人的筆劃飄逸蒼勁,不知究竟,會本末倒置,寫出來的行書草書,會不知所云!所以古人會有許多精雕細琢不自然的楷書,要讓後人明白個究竟,然而,明白後寫字終究要自然.要有情感.有溫度,寫出來的字才有行氣.作品才是活的。
Reply
@Lin-by7cv
3 days ago
自認隨性不羈喜歡的卻是小篆這樣方圓周正的字體,大概是缺啥補啥吧😅
1
Reply
@runpuxie745
1 day ago
😮说的好,二王后书法慢慢被世俗权利迷失了初心,书法就应该从心所欲
Reply
@jbdunvr8764
1 day ago
有道理
Reply
@Y-x5j
1 hour ago
手擀面 有劲道😂
Reply
@amonyuan628
2 days ago
遠宦帖
1
Reply
@張修銘-g9p
14 hours ago
唐宋還有一個大差異,唐的書法家跟詩賦大家大體是分開的,宋的詩詞家跟書法家基本是合一的。
Reply
@文彥李-g8w
2 days ago
龍躍天門,虎卧鳳閣
Reply
@aof_kd
10 hours ago
哈哈哈哈哈哈,蘇軾其實最垃圾,但確實大愛米芾😂
Reply
@williamwong7820
3 days ago
寫得潦,凡人看不懂啊!
1
Reply
@WilliamZhang-v4i
2 days ago
开头列出来的几位米芾一个都比不上😅
1
Reply
@tommycotton940
3 days ago
舌頭是短了嗎,怎麼發音這麼奇怪
3
Reply
@a14041g
4 hours ago
說的和真的一樣 學米芙會把字寫壞
Reply
@guoyizhu1452
22 hours ago
文人相轻?
1
Reply
@蔡正國
3 days ago (edited)
怎麼我在拜讀這部影片的時候,一直聯想到超現實的達利。他超現實的畫作也是基於非常紮實的寫實功力;當他畫得愈真實的時候,你就覺得看起來愈不真實。
Reply
@hillmanfeng1971
1 day ago
😂世界很小,米芾很大,大到榜书都觉得小,所以不写牌匾摩崖😂
Reply
@tangtienji
2 days ago (edited)
幾十年前,我在大陸時,年輕同事,不管男女,字一定斜,醜,一個字的上下左右差異大,,,
後來看到其中之一的同事父親,其字之美,為何無法教其女?
後來我想,也許是年輕一輩根本沒見過真正的漢字長怎樣,字的結構原理是怎樣,何況從來沒寫過正體字,,
這可能是原因之重者。
1
Reply
1 reply
@mlau9991
2 days ago
這視頻有一半是重複的。
1
Reply
@MikeLam-iz6hb
2 days ago
我自小時候是臨摹顔真卿的多寶塔和柳公權的玄秘塔來練習書法。老實說,我長大後睇柳公權的書法是公整但呆板,欠缺生氣,我不太喜歡,而且由此估計柳公權的性格也許與其書法一樣。
顔真卿的楷書就好一點,字體頗有人性情感,所以現在我的硬筆書寫也是顔體的影子。
今天我看楷書,宋徽宗的瘦金體才是逸品 👍🏻可惜我自少臨摹得大多顔柳書法,想學瘦金體也學不了 😮💨
最後,我不得不說行書才是書法的精粹,篆行草隸,以行書最優雅,也是最難學習。
Reply
@vincentcyath7843
3 days ago
能不能点评一下现代的硬笔书法?
5
Reply
3 replies
@RusongFeng
3 days ago
上博米芾《多景樓冊》並不真,美國還有一本也是臨本,也都沒有款識,已經有嚴謹的研究著作可以參考,如過大江著《米芾鑒真》。
Reply
@davidzhang5600
1 day ago
用行書與楷書比???
米芾可以貶,我们一般也跟就是無知不懂裝懂。
1
Reply
@muzili-rz4oj
1 hour ago
然,颜楷实为古今第一,学书之不二法门
Reply
@chenkj9432
3 days ago
❤
2
Reply
@jimmonannai167
3 days ago
兩人歲數落差前後有差異
Reply
@allenliu7494
3 hours ago
古代的丑书?那是他没看过现代的书法大师😂
Reply
@Y-x5j
1 hour ago
再浪能比怀旭浪?😂
Reply
@Y-x5j
1 hour ago
张旭 怀素😂
Reply
@Xxxxxxxooooooxxxxx
14 hours ago
哈哈哈哈
Reply
@jarrisonsam7363
8 hours ago
点评得没错,有些确实谈不上什么书法
Reply
@marche4ever
3 days ago
这些书法,绘画中的审美词汇和体系是从哪来的?我有兴趣了解,但不知道从哪开始。
Reply
@kueichenglee7583
3 days ago
15:51 awesome
1
Reply
@muzili-rz4oj
1 hour ago
👍
Reply
@ChuckWang-rt7qk
1 day ago
米芾走极端,不足为训。他也只擅长行书,不擅长楷书。
1
Reply
@63520048
1 day ago
遠處看成了: 朱蒂说唐楷都是垃圾???
1
Reply
@yengi-h3s
3 days ago
以後AI書法一出來,手寫的就變成??。
Reply
@anthonyandrose2803
3 days ago
米芾言之有理
Reply
@khching3495
3 days ago
我會講,藝術嘅嘢,我識條鐵😂
Reply
@yodafrogeater9090
2 days ago
这用的哪些影视素材?
Reply
@topophilia251
3 hours ago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 典論論文
Reply
@DrEdwardTsang
16 hours ago
🙏🙏🙏🙏👍👀🥰
Reply
@queensamanta2532
3 days ago
刷水彩就有点行楷意味
Reply
@hupeng9018
1 day ago
只喜欢王羲之的的字!
Reply
@gccg12000
2 days ago
去网上搜了 米芾 的字来看,确实欣赏不来
1
Reply
@alexwong8076
3 days ago
苏黄等大作,恕在下不懂欣賞!但对刀刻斧痕的說法我颇同感,尤其是对近代練田楷的描头画尾法,真不敢恭維!
Reply
@ACE_Trump
2 days ago
何必去雞蛋挑骨頭 字體風格 自在有風骨 獨特就可以 沒有必要像商品去僚播 都是廢話
1
Reply
@loujojo7060
3 days ago (edited)
02:40一千五百年前的廣告POP?😂
Reply
@samhonleung1767
23 hours ago
受益匪淺😅!謝謝🙏
Reply
@gccg3646
1 day ago
只有文徵明像樣,其他都好垃圾。
Reply
@joelxart
2 days ago
听听就可以了, 何必大做文章, 小编用力过度了。
1
Reply
@游子衣
3 days ago
芾芾
Reply
@wayhome4618
1 day ago
這個外國人!你來過中國嗎?憑什麼說唐楷都是垃圾?!
1
Reply
@午马-o3f
3 days ago
算了吧。有句话:“在坐的,都是垃圾”
说中华文化,5000年,其实大多都是玩文字游戏,几个字,变着法的来回写,比谁写的好看,比谁写的出奇,比谁写的登峰造极。
字还是那个字,意还是那个意,2000年没前进几步,科技几乎为0,对人类贡献微乎其微,
说白了,虽然只能说皇上英明,不能说别的,不会说别的,但是,我说的比你好,说时候的姿势比你好。我说的刻碑上了,能留芳千古。
4
Reply
@weimingguo2291
1 day ago
!!!!!
Reply
@查念陽
1 day ago
你是什麼東西!
1
Reply
@yungshu888
1 hour ago
先廢掉殘體字
Reply
@cocowang9764
3 days ago (edited)
你说的这些一点意义都没有!别再装懂了!什么叫“布白”、“行气”都不懂。你以为读到米芾的这句话你就以为自己懂了?可笑!无知!
2
Reply
@ΓερμανικάΚαναδάς
2 days ago
按博主的说法,毛草最自由了😂😂😂?
1
Reply
1 reply
@百済ない
2 days ago
❤
1
Reply
五首宋詞寫盡人間風月,文辭華美、蕩氣回腸!-致遠書香
致遠書香
227K subscribers
Join
Subscribe
239
Share
Download
Thanks
Clip
1,891 views Premiered 7 hours ago
《八聲甘州》是個詞牌名,源自唐朝邊塞曲,八聲甘州前後片共八韻,所以得名叫“八聲”,屬於慢詞。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少動人篇章。今天我們就來讀讀五首經典的《八聲甘州》。
歡迎加入粉絲團: / @shuxiang
致遠書香-詩詞合集推薦:
李白寫得最肉麻的詩《清平調三首》,句句撩心! • 李白寫得最肉麻的詩《清平調三首》,句句撩心,告訴你楊貴妃究竟有多美!-致遠書香
李煜一首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將人生的痛苦寫到了極致 • 李煜一首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將人生的痛苦寫到了極致,令人不忍...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四首詞寫盡一生悲歡!百讀不厭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四首詞寫盡一生悲歡!百讀不厭-致遠書香
李清照成名作《一剪梅》,堪稱千古絕唱,通篇都是佳句! • 李清照成名作《一剪梅》,堪稱千古絕唱,通篇都是佳句!-致遠書香
「千古詞帝」李煜六首詞,寫盡了一生的傷感!百讀不厭,美到極致 • 「千古詞帝」李煜六首詞,寫盡了一生的傷感!百讀不厭,美到極致-致遠書香
致遠書香
227K subscribers
Videos
About
加入粉絲團
80 Comments
rongmaw lin
Add a comment...
@patlee581
5 hours ago (edited)
欣賞蘇軾的為人重情義。欣賞蘇軾為好友參寥寫的這首詞,八聲甘州-寄參寥子…無情道潮歸,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很動人。
6
Reply
@葉啓德-g7m
7 hours ago
山行
遠眺青山嵐氣靜,
徐行綠野曉風清。
高山流水皆明秀,
無限風光慰我情。
8
Reply
4 replies
@paullo6635
4 hours ago
謝謝寧曦講解
5
Reply
1 reply
@keungchileung6065
7 hours ago
《街景》 五言排律
瑟瑟听凉枕,沉沉晓梦中。
白鹦群唤日,霧雨色更浓。
昨去还添暖,今回又冷逢。
树桉勾黛木,月季勒晶容。
翠柏羁松袖,青眸送影风。
鹅黄翩步舞,寒径玉章穷。
9
Reply
9 replies
@HaLa-Fun
2 hours ago (edited)
一泉鳴沃野,嫩葉幾枝妍。
遠望雲濤意,窗攔燕剪翩。
4
Reply
1 reply
@sunnyting4543
6 hours ago
都好!
往往身處悲哀;身處憂愁;身處欣喜之時,人的文思特別來勁,要麽一氣呵成,要麽委婉細膩!留下好詩好詞好句,傳頌千百年----
相反,過了激情,好詩好詞好句蕩然無存!-----
2
Reply
@劉秋俐
4 hours ago
對於今天的影片,有感而發,貼上一首五絕拙作:
〈五絕・莫愁〉
詩人多悲愁,(5平️️️)
何事苦堪憂?
念君枝獨秀!
玉穗頻點頭。
6
Reply
4 replies
@paullai2263
1 hour ago
明月照身影
舉頭望漆空
雪霜溶七成
夜半又冰凍
Paul(多倫多)
雪溶得七七八八。
回家月雖不圓,卻明亮光潔,銀光瀉地,形移影隨,自然仰首。繁星佈空,寧靜舒服。唯負二度,有點寒。
Reply
@倚馬秀才
7 hours ago
八声甘州(夷盤算)
寄紅塵尚幸健餘生,感天眷憐恩。
又律移歲換,欣逢乙巳,年齒催人。
莫說時光逝水,愉快享良辰。
天下仍關切,幸福彌珍。
臥榻難容鼾睡,遠處夷盤算,賦稅鯨吞。
歎痴人醉夢,迷戀霸權伸。
闊洋洲、民能樂業,百族和、度四季如春。
興仁義,共資源拓,世代同欣。
2025年3月12日===================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柳永
8
Reply
@MirrorDan
3 hours ago (edited)
節錄:
涵靜老人(李玉階先生)清虛集
月到天心 萬籟清,
風來水面 不侵塵。
長空五蘊 心頭照,
休失本來 自在身。
*涵靜老人的晚年時期,不時諄諄告誡座下眾多弟子:「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
3
Reply
1 reply
@劉秋俐
5 hours ago
〈客語古體詩・豆花〉
四四角角禾堂下,
一支擔竿長又長,
扛著兩桶燒豆花,
細人摟著大人儕,
共下買吃豆腐花,
豆花阿伯夥大家,
冇趕時間話天下,
趣味排場笑哈哈。
6
Reply
13 replies
@ktsan8314
7 hours ago (edited)
心在生活磨,事到紅塵闖;人該言行一,志須天地立。老師解讀五首宋詞,寫盡人間風月;小辛哥只得一首【焚情】,道盡情愛心酸!
2024.03.12
章題:焚情
焚情哀歌原何起
愛慕戀曲傾心聽
回憶雖遠刻骨在
難捨當天別離情
筆墨魚水緣聚歡
赤膽換來殘之火
美麗化作輕煙去
痛哭凝珠銘心存
4
Reply
3 replies
@anthonyandrose2803
5 hours ago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宋。柳永
1
Reply
@jimmykim4792
8 hours ago
甜言蜜語、葉倩文
-------------------------------
柔情像那酒般濃
星與月到此刻不知蹤
原來同學我午夜尋夢
相枕於此際暮色百萬重
緣何別了竟相逢
可笑聚散此生都不懂
原來離別過、更是情重
心底方知道夢裡為誰痛
萬千歲月如一夢
彷彿水裡飄過影蹤
路遙萬里、風雨内倘能與共
縱一生一世問誰有倦容
甜言蜜語酒般濃
心裡又怕此刻一醒空
祈求紅日會繼續尋夢
不曉將今晚倦了月兒送
2
Reply
3 replies
@anthonyandrose2803
5 hours ago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宋。張炎
1
Reply
@chaochaoyeo9269
5 hours ago (edited)
江流湍急天阴蓊,
風雨刺骨望故遥。
鹰擊長空鱼躍飛,
茫茫大海捲波濤。
落魄孤鸿欲振翅,
哀鸣幾聲震九霄。
盘旋天地戀故情,
魂歸故里夢難消。
水漲井清澈,
潮弄盪清波。
水清更清甜,
惜如一份情。
1
Reply
@anthonyandrose2803
5 hours ago
《八聲甘州。靈岩陪諸公遊》宋。吳文英
1
Reply
@anthonyandrose2803
5 hours ago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宋。蘇軾
1
Reply
@anthonyandrose2803
5 hours ago
《八聲甘州。送湖北招撫吳獵》宋。劉過
1
Reply
@亂嚟
7 hours ago
甜蜜如軟糖,
青衣正印腔.
秀雯陳歲月,
驟雨下陽光.
Reply
4 replies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