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首诗词,写尽人一生的百种滋味
来源:诗词天地(ID: shicitiandi)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
人生真可谓百种滋味在心头。
有的人只是随着时间的大流,糊里糊涂地过完此生。
而有些人,却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赋之于诗词中,最后成就了优美的诗篇。
看破人生路
万事转头空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这首诗是为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
十年前,苏轼和恩师把酒言欢,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
而这十年中,自己官场坎坷,尝遍人间冷暖。
作者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
我们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只不过是人生中的幻光。
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人生要想过得去,惟有看破得失,看淡功名利禄,才能坦然面对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
正像到处飞的鸟类。
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各处奔波是人的命运,我们在哪里留下痕迹,停留何处,都是偶然,也是必然。
无常,是人生本来的称谓。
人生,是一系列不期然而然、期然而不然的偶然。
既然如此,我们也便不必在意生活奔波。
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因为命运各奔东西,这无可厚非,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直面人生风雨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写自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苏轼和大家一起出行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狈躲雨,却只有苏轼不以为意。
在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时,选择我行我素,有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因为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都是一会晴天一会雨天,习惯就好。
人生,就像泰戈尔一句诗: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人生如逆旅
你我皆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为挚友钱穆父送别所作。
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
古人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正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中有太多的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
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放手,用豁达的胸襟,浪漫主义的情怀,把送别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从杭州被调任密州,虽然是被降职了,可苏轼并不懊恼,因为这会离苏辙更近,兄弟团圆也就方便些。
可不知为什么,两个人都在山东,这一年的中秋节,却没能团聚。
望着天上的圆月,酒醉的苏轼竟然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们过不去。
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
如果人们要因为不能十全十美而感伤,那是大大的没必要了。
人这一辈子,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
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忘了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公元1084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奉调汝州。
在路过九江时,游览庐山,写下若干首诗,而这一首,是最后的总结。
身处庐山之中,看到的一切峰峦和流水都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非整体。
有时候,我们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
我们看到的是非对错其实并非真正的是非对错,因为我们的眼界会被事物本身所遮挡,同时,又会受自己的好恶所左右。
很多时候我们身在局中,会被众多繁杂的事务蒙蔽双眼,走不出来,但自己作为旁观者时,就能看出利弊来了。
所谓,当局者迷。
婉转深沉皆浮云
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从黄州迁往汝州。
官场的压力有所缓解,朝廷想要重新起用苏轼。
苏轼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出他对浅烟疏柳、香茶春蔬的喜爱,更是对人间淡然诸事的喜爱。
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回避,也无从选择的。
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应放平心态,坦然接受。
总有一天峰回路转,一切都会好起来,平淡日子才是真。
此身飘摇无处寻
此心安处是吾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牵连甚广,王巩王定国就是那个被牵连最深的人。
但是王巩被贬却毫无怨言,对苏轼不曾责难一句。
王巩被贬时,他的歌伎毅然随行,这让苏轼深深折服,所以写下这首词,赞赏寓娘的品格。
千里随行,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毅然气节不改,苏轼问她如何做到的呢?
寓娘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每个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顿。
我们希望生活不再漂泊无定,内心不再恐惧、担忧,一切不再让我们如此疲惫不堪,但生活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变故。
真正的安顿,是内心的安顿。
心若没有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内心安定,波澜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故乡了。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
由于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公元1071年,苏轼自请离京,赴杭州就任。
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往密州。
他来到密州时,密州正处在“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紧张局势里。
一年后,他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重修城北旧台,命名为“超然台”。
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谁都会为壮志未酬而伤感。
可是,整天沉浸在这种情绪里就会回到故乡了吗,梦想就会实现吗?
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那样就会使思念倍增,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必用感情来折磨自己呢?
如果把眼前的时间都用来怀旧和伤感,那么这一段时间也是伤感的,继而它也会“旧”。
与其怀旧,不如怜惜眼前,珍惜当下。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这天是爱妻的忌日,苏轼夜里终于梦到了妻子,感伤之余,写下这首词。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
有时候,有些事,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
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难以消除。
很多事是无法控制的,那就控制一下自己。
每时每刻把这种情绪摆在心里,写在脸上,毫无意义。
因为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你我总得经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