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1, 2022

佛教歷史

佛教歷史 基本教義 修行成就/果位 人物 宗派、國家和地區 歷史 經籍舉要 聖地 相關主題 佛教大綱 Dharma Wheel.gif 佛教主題 閱論編 icon 佛教主題 歷史主題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創建,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1]「佛」是佛陀的簡稱,其意思是覺悟者[2],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靈的清淨和覺悟,佛教認為世界是遵循因果循環,只有達到覺悟,才能超越生死輪迴。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 自從阿育王時期,佛教不斷向外傳播,主要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經過印度北部,新疆傳入中國腹地,再流傳到中國東北,再傳播到韓國、日本、越南及臺灣;唐朝時期傳入西藏,於是北傳佛教被後人分稱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則以上座部佛教為主,則通過斯里蘭卡,傳播到緬甸、泰國、印尼、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現代,佛教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 目次 1 創教歷史 2 印度佛教 2.1 早期印度佛教 2.2 部派佛教時期 2.2.1 孔雀帝國阿育王時期 2.2.2 巽伽王朝與印度-希臘王國等時期 2.3 大乘佛教時期 2.3.1 貴霜帝國時期 2.3.2 笈多王朝時期 2.3.3 波羅王朝時期 3 佛教的傳播 3.1 北傳佛教 3.1.1 漢傳佛教 3.1.2 藏傳佛教 3.2 南傳上座部佛教 4 參考資料 5 相關條目 6 延伸閱讀 創教歷史 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次大陸,雅利安人佔統治地位,婆羅門教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婆羅門教奉行種姓制度。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分化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階級,婆羅門掌握宗教領域,尤其是祭祀活動,剎帝利襲軍政,吠舍經營商業和手工業等,首陀羅為貧窮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隸的地位[3]。 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出身於釋迦族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在母親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於蘭毘尼園無憂樹下。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姨母大愛道撫養成人。29歲時,當他視察子民的時候,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雖然不斷沉思,但不得離苦之道,於是離開皇宮,遍訪名師,苦修6年。35歲,在菩提樹下禪定49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而悟道,成為佛陀。 在鹿野苑開始以四聖諦之說,口傳佛教,在45年內度化了眾多弟子。佛陀80歲時肉身入滅(去世),佛身自行荼毘(火化),佛陀正式涅槃。 印度佛教 主條目:印度佛教 早期印度佛教 參見:初期佛教、第一次結集和第二次結集 印度佛教史上曾經有四次(或三次)集合僧團共同誦出佛經,確定正式經典的情況發生,稱為四次(或三次)「結集」。 佛教經典的第一次結集發生在釋迦牟尼入滅(稱為「佛滅」)後不久,由大迦葉主持,在王舍城集合了五百名被認為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的僧人(五百羅漢)確立最初的佛經體系。此次集結由迦葉主持,阿難負責誦出經藏(修多羅藏),優波離負責誦出律藏(毘尼藏)。[4][5] 佛教經典的第二次結集據記載發生在佛滅後百年。[5]根據上座部諸律藏的記載,是由於毘舍離比丘違反十種戒律的規定(十事),為此集合了七百名比丘討論十事是否符合律法。討論的結果為「十事」非法,七百比丘並在此後合誦經典。南傳佛教《島史》聲稱與此同時,毗舍離僧人為代表的人數眾多的僧人也集合了一萬人,並進行了自己的集結,稱為大集結。由此,並引起了佛教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裂,由於是佛教僧團的第一次重大分裂,故稱為「根本分裂」。以上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前身所進行的集結一併被稱為第二次集結。 部派佛教時期 主條目:部派佛教 自從第二次結集後,佛教分化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兩大部派,史稱「根本分裂」。後來隨著教徒對戒律、教義見解的差異,兩大部派又再度分化,大約持續到西元一世紀前後,佛教中慢慢形成大乘佛教為止,此即所謂的「枝末分裂」。大眾部先後發展成為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等。上座部則分裂出說一切有部、雪山部、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和赤銅鍱部等。[6] 孔雀帝國阿育王時期 婆羅米文石柱阿育王敕令碎片 在阿育王時期,佛教在孔雀帝國及其周邊地區的傳播 參見:孔雀王朝、阿育王和第三次結集 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初信佛教時,北傳佛教記載他曾將數以萬計的分那婆陀那國的偶像崇拜外道屠殺,導致誤殺了自己敬重的佛教長老[7]。據南傳記載阿育王曾因佛教僧侶不與外道一起和合說戒,而屠殺了都城內的佛教僧侶[8],阿育王後悔之後,再沒有迫害各宗教的具體記載,對佛教、婆羅門教和耆那教都予以慷慨捐助[9]。為了扶持佛教,他投入了大量金錢,護送大量僧人到印度各地傳教,並修建了許多佛教寺院和佛塔。這些佛塔都供奉著舎利。百姓都認為興建這些佛塔是積德行善,造福百姓。後來,阿育王的一子一女相繼出家,佛教傳播至印度全境並向外傳播到斯里蘭卡與孟族地區[10]。 第三次結集的記錄僅保存在南傳佛教的文獻中,沒有其他資料可供印證,故有學者對這次集結持懷疑態度。根據南傳佛教的資料,這次集結發生在阿育王時代,由目犍連子帝須主持,集合了一千名阿羅漢,歷時九個月完成。根據著有《印度佛教史》的平川彰等學者研究,這次集結的成果可知的僅為《論事》的成立和向境外傳教,故即使在歷史上存在這次集結,其範圍也僅在分別說部內,如果《論事》如《島史》等傳說那樣是這次集結中所作,就其涉及到的部派觀點而言,其時代當在公元前二世紀。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典籍中也有著阿育王時代其他部派進行自己的第三次結集的記載。 巽伽王朝與印度-希臘王國等時期 參見:巽伽王朝、印度-希臘王國和彌蘭王問經 佛教典籍中記載了,中印度摩揭陀國弗沙蜜多羅毀滅佛法,和西北印的三惡王滅法等事件。現代印度史記載巽伽王朝開國君主華友一面壓制佛教,一面致力復興婆羅門教,印度-希臘王國米南德一世信仰佛教。 大乘佛教時期 貴霜帝國時期是佛教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間,此時佛教分離出大乘佛教,傳統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間進行了持久的大乘非佛說論諍,大乘佛教則貶稱以前各部派教義為小乘佛教。但是迦膩色伽一世對佛教採取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兼容的政策,其中世友尊者就是部派佛教學者,馬鳴菩薩則是大乘佛教學者。 貴霜帝國時期 參見:第四次結集和貴霜帝國 根據玄奘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末所附錄的二頌[11],佛滅後四百年在迦濕彌羅,以犍陀羅國迦膩色迦王為施主,由脇尊者發起,召集四百九十九阿羅漢加世友尊者為上座結集三藏[12],作《優婆提舍論》注釋經藏,作《毗奈耶毗婆沙論》注釋律藏,作《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注釋論藏。完成後迦膩色迦王以赤銅為鍱,以梵文鏤刻筆錄,建塔珍藏,不允許此論在迦濕彌羅國之外流傳。這次集會,有學者稱為第四次結集。[13][5] 笈多王朝時期 參見:笈多王朝和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時印度教興起,大乘佛教盛行,然宗教可自由發展,大臣和將領就有不少人信奉佛教及濕婆派印度教。大乘佛教中心那爛陀寺由鳩摩羅笈多一世修建,其後成為笈多文化的學術中心。遺存的佛教建築以阿旃陀石窟及愛羅拉石窟為經典。前者位於今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藩加巴德縣之阿旃陀村附近,開鑿於瓦古爾納河谷的花崗岩壁上,共二十九個洞窟。於公元前一世紀至650年間建成,當中有四座佛殿及二十五座僧房,充分表現印度風格。室門依地勢建造,上有飛簷雕楣,下有石柱林立,有各類壁雕,多來自佛教傳說,然而卻洋溢生活氣息。愛羅拉石窟距奧藩加巴德16公里,建於三世紀,完成予1300年,包括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三種宗教廟宇,香火不斷。 波羅王朝時期 參見:波羅王朝 波羅王朝以其對佛教的支持和庇護而聞名;該王朝是最後一個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在波羅王朝中後期,印度西部的佛教已經被伊斯蘭教入侵者消滅,只在東印還得以留存。歷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所謂「波羅七代護法」),他們長期出資建設北印著名的佛教綜合大學那爛陀寺和超戒寺。其中以研究密宗為主的超戒寺是波羅王朝國王達摩波羅主持修建的,據說規模比笈多王朝時修建的那爛陀寺還大。達摩波羅還建立了另一座密宗大寺飛行寺。這幾座宏偉的佛教研究機構都在12-13世紀的穆斯林入侵時期被徹底毀滅。波羅王朝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 佛教的傳播 佛教的傳播路線 北傳佛教 主條目: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可概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兩大支。漢傳佛教傳入時間較早,影響地區也大,依影響地區又可分為中國佛教、日本佛教、韓國佛教、與越南佛教。 藏傳佛教傳播於西藏,主要為大乘佛教與密宗。 漢傳佛教 主條目:中國佛教、日本佛教、韓國佛教和越南佛教 漢傳佛教,現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另外兩個為藏傳佛教與上座部佛教)。佛教的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日本等處,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者。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 佛教傳入越南的時間最早大約在漢獻帝初平年間。根據《佛祖通載》卷五說,「會靈帝崩後,天下擾亂,獨交州差安,北方異人咸來在焉,多為神仙辟穀長生之術。牟子常以五經難之。」根據《梁高僧傳》卷一的《康僧會傳》:「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於交趾。會年十餘歲,二親並終,至孝服畢出家。」「篤至好學,明解三藏。」[14] 藏傳佛教 主條目:藏傳佛教 拉薩布達拉宮 藏傳佛教開始於西元四世紀中葉,藏王拉托托日年贊的時期開始在西藏出現佛教三寶所依和供奉。西藏的松贊干布藏王先後娶了尼泊爾毗俱底公主(布裏庫捉,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女兒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釋迦牟尼像、珍寶、經書、經典360卷等作為嫁妝。同時也從尼泊爾和迦濕彌羅等國引進諸多經書、佛像和佛塔。[15]在他的兩個妻子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了一些佛經,並且在拉薩興建了大昭寺與小昭寺。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寂護大師及弟子蓮花戒入藏,逐漸奠定藏傳佛教的基礎,但此時仍有許多人反對。後寂護大師返印,敦請蓮華生大士由印度入藏,傳入密宗,折服了原來盛行的苯教,佛教於是得到了弘揚。 寂護與蓮華生大士入藏之後,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並請譯師從梵文翻譯大批佛典,同時也從漢文翻譯一些佛經,據現存的登嘎爾目錄(布敦認為是赤松德贊王府所編),當時譯出的大小顯密經律論有738種(內從漢文轉譯的32種),故當時佛教流傳是很興盛的。此時建立的,稱寧瑪派,又稱舊派。 當時又有唐朝禪師摩訶衍(Mahayana),藏文稱其為「和尚」(Hva-san)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入藏宏揚禪宗,後與蓮花戒辯論失敗,赤松德贊下令不得再修頓門法。[16] 在九世紀中葉,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朗達瑪滅佛,曾有一段時間(公元842-978年)佛教沉寂了。後來由多麥、康區(下路弘傳)和阿里地區(上路弘傳)再度傳入,藏傳佛教又得復甦。[17]在朗達瑪滅佛後,因經典散失,開始有人發掘編輯舊有保留的佛經,稱為伏藏,根據前弘期舊譯經典及伏藏所建立的教派稱為寧瑪派,又稱舊派。而在朗達瑪滅佛之後,重新由印度取回重譯的經典,稱新譯。西藏史上稱朗達瑪滅法之前為前弘期,之後由大譯師仁欽桑波重興的佛教為後弘期。此後印度的佛教學者,特別是遭遇變亂時期的那爛陀寺、超岩寺等的學者(印度比哈爾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廟在1203年被入侵軍全部毀壞),很多人前往西藏取經,傳譯事業因而興盛,著名的譯師有馬爾巴等人。 十一世紀時有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入藏(1042年),又大弘佛法,重建僧伽,傳播中觀應成派大義,同時藏族比丘仁欽桑波(寶賢)等翻譯了很多的經論。 印度傳入西藏的佛學,主要的稱五大部,就是「因明」、「戒律」、「俱舍」、「中觀」、「現觀莊嚴論」。藏文大藏經(包括《甘珠爾》和《丹珠爾》)近六千部中絕大多數是直接由梵文翻譯的,少數是從漢文轉譯的,因此,印度後期佛教的論著豐富保存在藏文大藏經裏,尤其是因明、聲明、醫方明等論著數量龐大,這些譯著都非常重要。 藏傳佛教傳播的另一高潮是在明神宗時代,俺答汗與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華寺見面殿下在蒙古傳播的種子,蒙古源流說,俺答汗的從孫切盡皇台吉是第一位信仰藏傳佛教的皇族,到十七世紀中幾乎所有蒙古人已信仰藏傳佛教。[18] 南傳上座部佛教 主條目:上座部佛教 佛教的一支由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 傳入斯里蘭卡的佛教屬於上座部的一支,又稱分別說部,宏傳於印度西南部,與印度東方的大眾部、西部的說一切有部鼎足而三,在教義上,雖然傳承自上座部,但也採取部份大眾部的看法。因此傳入錫蘭的分支,也受到其他二部的影響。 上座部佛教於11世紀傳至緬甸阿努羅陀王朝,其勢力使南傳佛教滲入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經過錫蘭於12世紀舉行第七次結集,整頓佛教教團,使上座部佛教於錫蘭臻於隆盛,期後透過比丘學習,傳返暹羅,促使當時素可泰王朝傾向上座部佛教。14世紀中葉寮國國王法昂娶柬埔寨吳哥王的女兒為妻並引入上座部佛教,從而傳播遍布於整個湄公河流域。 在1361年,錫蘭僧王被暹羅(今泰國)素可泰王請至國內建立僧團,這是泰國佛教的開始。此時,緬甸、暹羅和柬埔寨等地的僧人也不斷進入錫蘭,學習佛法,並重新受戒。他們回國之後,也根據他們所受的戒律,在他們國內建立僧團,稱為僧伽羅僧團。這些僧侶,將錫蘭大寺派的佛教傳承,帶往東南亞各地,成為南傳佛教的開始。 隨著南傳佛教的快速發展,錫蘭因為國力衰弱,又受到外國勢力侵入,本土的佛教反而衰落了下去。至11世紀時,曾經派使者至緬甸,請緬甸派遣僧人至錫蘭傳戒,重新建立僧團。至18世紀,錫蘭本土的佛教絕跡,教典散失,僧團、寺院也消失了。1750年,遣使至暹羅,請求僧人至錫蘭傳戒。暹羅國王於1753年派優波離等十名僧侶至錫蘭授戒,並且將巴利文三藏重新攜至錫蘭,這也是目前斯里蘭卡暹羅派僧團的開始。1802年,摩訶格羅瓦·匿納唯曼羅帝須,自緬甸受戒,建立比丘僧團,名為阿曼羅波羅派。1865年,阿般格訶梵多·即陀沙婆自緬甸傳回藍曼匿派。雖然現代錫蘭佛教可分為三大派系,但在見解上,他們都淵源於大寺派,所以教義仍然是相同的。 現今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有很多上座部佛教(當地教徒對南傳佛教的稱謂)教徒,當中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徒佔該國佛教徒的90%。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證的約在7世紀中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地區。最初經典只口耳相傳。約在11世紀前後,泰潤文書寫的佛經經緬甸傳入西雙版納,至南宋景炎二年傣文創製後始有刻寫貝葉經文。現在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稱可分為潤、擺莊、多列、左祗四派。 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如就所屬部派來說,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團的,都可稱為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如盛行中國雲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參考資料 曹祟. 佛教的“和風化”問題淺析. 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7) (中文(臺灣)). 佛陀是創世主嗎?.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0) (中文(臺灣)). 唐朝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五天」 大迦葉-頭陀第一.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2009-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4). 佛光山宗務委員. 佛光教科書第四冊 -- 佛教史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佛教圖書館. [2009-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4). 唐玄奘. 異部宗輪論. 香港中文大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5) (中文(臺灣)).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阿育王經》卷第三:復有一國名分那婆陀那(翻正增長)。彼國一切信受外道。復有一人受外道法事裸形神。畫作如來禮其神足。有一佛弟子見此事白阿育王。王時聞已語駛將來。阿育王所領。於虛空中半由旬上。一切夜叉悉系屬王。地下一由旬一切諸龍悉系屬王。是時夜叉聞王語已。於一念頃即將外道弟子並畫像來。時阿育王見已生大瞋心。於分那婆陀那國一切外道悉皆殺之。於一日中殺十萬八千外道。復有一外道弟子。受外道法事裸形神。畫作如來禮其神足。時阿育王復聞是事。即敕餘人令取此人及其親屬。置一屋中以火焚之。時王復敕。若有人能得一尼揵首者。我當與其金錢一枚。是時長老毘多輸柯入養牛處一日停住。毘多輸柯病來多日頭鬚髮爪悉皆長利。衣服弊惡無有光色。時養牛女竊生是念。今此尼揵來入我舍。便語其夫。汝應殺此尼揵取頭與阿育王。必當得金。其夫聞已即便拔刀往毘多輸柯所欲斬其頭。時此長老即自思惟。見其業至無得脫處。即便受死。 《善見律毘婆沙》卷二:「阿育王知已,遣一大臣,來入阿育僧伽藍,白眾僧:「教滅鬥爭和合說戒」。大臣受王敕已入寺,以王命白眾僧,都無應對者。臣便還更諮傍臣,王有敕令,眾僧滅爭而不順從。卿意云何?傍臣答言:「我見大王往伏諸國,有不順從王即斬殺,此法亦應如此。」傍臣語已,使臣往至寺中,白上座言:「王有敕令,眾僧和合說戒,而不順從。」上座答言:「諸善比丘!不與外道比丘共布薩,非不順從。」於是臣從上座次第斬殺,次及王弟帝須而止。……帝須比丘便前遮護,臣不得殺。臣即置刀,往白王言:我受王敕,令諸比丘和合說戒,而不順從,我已依罪次第斬殺。」此事同樣見於錫蘭銅鍱部傳的《大王統史》 陳國典. 世界宗教大觀. showwe technology limited. ISBN 9789866732201 (中文(臺灣)). 夏傳才. 中國佛教圖鑑. 知書房出版集團. ISBN 9789866874314 (中文(臺灣)). 《大毘婆沙論》:「三藏法師玄奘譯斯論訖。說二頌言。佛涅槃後四百年。迦膩色加王贍部。召集五百應真士。迦濕彌羅釋三藏。其中對法毘婆沙。具獲本文今譯訖。願此等潤諸含識。速證圓寂妙菩提。」 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以如來涅槃之後第四百年應期撫運。王風遠被殊俗內附。機務餘暇每習佛經。日請一僧入宮說法。而諸異議部執不同。王用深疑無以去惑。時脇尊者曰。如來去世歲月逾邈。弟子部執師資異論。各據聞見共為矛楯。時王聞已甚用感傷。悲歎良久謂尊者曰。猥以餘福聿遵前緒。去聖雖遠猶為有幸。敢忘庸鄙紹隆法教。隨其部執具釋三藏。脇尊者曰。大王宿殖善本多資福祐。留情佛法是所願也。王乃宣令遠近召集聖哲。於是四方輻湊萬里星馳。英賢畢萃叡聖咸集。七日之中四事供養。既欲法議恐其諠雜。王乃具懷白諸僧曰。證聖果者住。具結縛者還。如此尚眾。又重宣令無學人住。有學人還。猶復繁多。又更下令。具三明備六通者住。自餘各還。然尚繁多。又更下令。其有內窮三藏外達五明者住。自餘各還。於是得四百九十九人。王欲於本國苦其暑濕。又欲就王舍城大迦葉波結集石室。脇尊者等議曰。不可。彼多外道異論糺紛。酬對不暇何功作論。眾會之心屬意此國。此國四周山固藥叉守衛。土地膏腴物產豐盛。賢聖之所集往。靈僊之所遊止。眾議斯在。僉曰允諧。其王是時與諸羅漢自彼而至建立伽藍結集三藏。欲作毘婆沙論。是時尊者世友戶外納衣。諸阿羅漢謂世友曰。結使未除淨議乖謬。爾宜遠跡勿居此也。世友曰。諸賢於法無疑。代佛施化。方集大義欲製正論。我雖不敏粗達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頗亦沈研得其趣矣。諸羅漢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證無學。已而會此。時未晚也。世友曰。我顧無學其猶洟唾。志求佛果不趨小徑。擲此縷丸未墜於地。必當證得無學聖果。時諸羅漢重訶之曰。增上慢人斯之謂也。無學果者。諸佛所讚。宜可速證。以決眾疑。於是世友即擲縷丸空中。諸天接縷丸而請曰。方證佛果次補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賴。如何於此欲證小果。時諸羅漢見是事已。謝咎推德請為上座。凡有疑議咸取決焉。是五百賢聖。先造十萬頌鄔波第鑠論(舊曰優波提舍論訛也)。釋素呾纜藏(舊曰修多羅藏訛也)。次造十萬頌毘柰耶毘婆沙論。釋毘奈耶藏(舊曰毘那耶藏訛也)。後造十萬頌阿毘達磨毘婆沙論釋阿毘達磨藏(或曰阿毘曇藏略也)。凡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備釋三藏懸諸千古。莫不窮其枝葉究其淺深。大義重明微言再顯。廣宣流布後進賴焉。迦膩色迦王。遂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石函緘封。建窣堵波藏於其中。命藥叉神周衛其國。不令異學持此論出。欲求習學就中受業。」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