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画家—刘燃
刘燃,字干林,原名刘彦岐,中国实力派书画家。祖籍山东,家居沈阳,现居北京。现为中国书画院院士,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高级研究员,中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华夏惠众国际书画院理事。
自幼学画、学书、擅长山水花鸟、行书、草书。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及省市各类书画展大奖。在纪念周总理115周年之诞辰时,所创作的《松悲鹤啼图》被周恩来纪念馆收藏。其中《松鹤图》、《牡丹图》、《山水画》等优秀作品先后被数十家报刊载文评论,作品先后被国内外有关机构收藏。2014年4月28日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文化艺术名家交流展》期间,作品国画荣获“优秀作品奖”,并被中日文化交流展组委会永久收藏。
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超常的勤奋带给刘燃先生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多年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功力又使他有了不同寻常的眼界和心胸。刘燃笔下的山水、花卉、草虫、雀、动态逼真,摆脱了空洞单调的模拟风。他在笔墨勾画的同时,适当强调赋色的明艳。他将艳色与墨色映衬在一起,提高了色彩明度,刻画出大自然的生机与花卉之娇艳,尤其牡丹最受广大观众喜爱。他在布局上的巧于安排,笔法研究变化,也增加了作品的巧致和丰富性表现。他始终保持着对学问、对创作的巨大热情,多年以来临砚不辍。对于学画,其态度之虔敬及创作之勤奋足为后生楷模。
刘 燃 书 画
刘燃先生是我院资深研究员,性格豪爽,为人实在,深得同仁爱戴,刘先生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勤奋带给了他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多年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功力又使他有了不同寻常的眼界和胸襟。先生笔下的山水、花卉、草虫、朱雀、动态逼真,栩栩如生,摆脱了空间的单调和拘泥。他在笔墨勾画的同时,适当强调赋色的明艳,他将颜色与墨色映衬在一起,提高了色彩透明度,刻画出大自然的生机与花卉之娇美。尤其山水画更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他的作品布局巧妙,技法精湛,充分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渲染力。
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对创作的巨大热情,多年以来临砚不辍。其态度之虔敬及创作之勤奋足以成为当代书画界的骄傲。愿刘燃老师艺术之树长青,艺术之路久远
艺 术 感 言
中国画的“笔墨”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即是“技”也是“道”。两者相通,相互联系与影响,又有各自的深度,广度与难度。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路子正,起点高,学习和研究古人先贤的绘画经验与思想,注重理论和时间的结合,追求“技与道”的统一,达到“形与神”的统一。在大自然中汲取灵气,在妙悟中感悟天地自然之道。体证天人合一。
2014.9.5 刘彦岐(刘燃)
学 习 感 悟
刘燃(刘彦岐)
“有法之极,归于无法”这是画法的规律。但就学者而言,当先求备于理法。董棨在《画学钓深》中提到:“笔有笔法,章有章法,理有理法,采有采法。笔法全备,然后能辨别诸家”。
中国画的技法主要就是一个笔墨问题,要画好中国画,首先必须懂得用笔用墨的道理,也就是毛笔的使用和墨法的运用。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就是勾、皴、染、点。
中国山水画讲究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黙写。从传统的中国画宝典中挖掘新意,继续延伸中国传统文脉,开启现代创新国画的风貌是当代画家所肩负的重任。从中国传统中吸纳精神营养而又赋予画面形式以现代品质,将性情意趣的自然流露与画面结构的理性归纳融于一体,在笔墨结构、山水形象的有效转换中建构现代中国山水画意境,在沉凝浑厚和灵透秀逸的审美平衡中,彰显一位画家的艺术文化底蕴。
历代山水画代表画家风格特点主要是反映在皴法上面。董其昌曾讲:“画中山水位置皴法皆有门庭,不可想通。”《画阐室随笔》山水画中树、石、云、水、建筑、舟、车等,无不各有侧重地运用这些技法。用笔用墨则具体体现着勾、皴、染、点等方面,如笔法中锋、侧缝、方折、圆折、虚实、粗细、顺逆、拖送、提、按等的运用,墨法的干湿、浓淡、积墨、破墨、泼墨等的运用。当然,作为构成画面的基础还有“经营位置”的章法,随类赋彩的设色法和一些有关基础知识问题等。技法问题是一个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问题,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技法的形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古人的美学观点,创作思想,创作方法有关,同时写景本是为了写情,“以意运法”最终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意境(“立意”)。因此,绘画作品各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时代气息。我们今天借鉴和运用传统技法,目的还在于表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通过在清华美院高研班的学习与研究,进一步认识到“五法”,即树法、皴法、点苔法、墨法、设色法是画山水画的基础,是一个山水画家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努力掌握好取景的“三远法”即平远、高远、深远。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发扬中国画“师法造化”的优良传统,绘画出更加绚丽的画面。
清华美院长安画派
201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