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02, 2021

解读—《金刚经》

佛教经典解读——《金刚经》 2018-12-22 發表于佛教 古之道文化传播工作室 要理解《金刚经》,首先要了解一下佛教的起源。佛祖释迦牟尼为了解除众生的痛苦,苦苦追寻解决之道。最后他终于明白,一切痛苦来源于自心对境界的执著,认假为真。因此,在《心经》中,他明确告诉世人,心空能度一切苦厄。只要做到心空,就不会有痛苦烦恼。而能做到心空的人,就是脱离痛苦和烦恼的人,就是到达了佛的世界。佛指的就是达到自性圆满境界的人。佛的世界又称为西方极乐世界,佛土,佛国,彼岸。刚刚做到心空境界的人,称为初地菩萨,随着修为的提升,依次升级,直到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佛。尽管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都是圆满的,但是,由于习性和业根不一样,并不能见到大圆满的自性。只有到了佛的境界,才能见到大圆满的自性。心空,无心,就是通往佛的世界的方法途径。 怎样才能做到心空呢?心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金刚经》就是专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佛经。《金刚经》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牢记。 一是四相,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的具体含义在《圆觉经》中有详细解释。我相,简单说就是什么事情都与我有关系。人相,简单说就是什么事情都与我没有关系。众生相,简单说就是既不能说与我有关系,也不能说与我没有关系。寿者相,根据我的考证,应当是受者相。或者是受命相。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相。认为非错即对,除垢得净。不知道对与错,垢与净都是自性灵性在起分别。唯有这个灵性,无二无对,才是真正本体,才是一真法界。这四种心相都属于有心的境界,心取相的境界。只有心离四相,心不取相,才是无心、心空,才能自见本性。 二是怎样做到心空。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相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离一切相,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也就不是心空了。经文的意思是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心跟着万事万物走。比如,你下楼扔一个垃圾袋。垃圾袋脱手之后,掉进了垃圾桶里,你绝不会再去想垃圾袋后面会怎样?会不会被人捡走?是什么样的人捡走它?它今后的命运又将如何?等等等等。这就是心离垃圾袋相的例子。但是,如果你扔掉的的垃圾袋里面被你媳妇塞了五万元现金和几条钻石项链。而当时她不在家,你又不知道情况。等你媳妇回家,发现贵重财物被你当垃圾扔了,这个时候,你的心立即就会飞到垃圾袋上面去了,你会不停地思考,垃圾袋现在在哪里,中间经过哪些人的手?有没有被人翻过?等等等等。这就是心着了垃圾袋相。关于心着诸相与心离诸相,都可以参考这个例子理解。如果一个人能够对待万事万物,一切日常事情,都能做到心离诸相,他的心就空了。心空久了,就能见到自己的如来自性。 三是对心离诸相、见相非相境界的具体解释。比如,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怎么理解呢?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不着我、人、众生相。我虽然灭度了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但是,自始至终我的心都没有取相,没有住在这件事情相上面,我始终是无心的。当众生都被灭度,我心还是无心,自始至终没有因为灭度众生这件事而动过心。因此,对我来说,并没有任何众生得到灭度。第二种含义,不着受者相。所谓灭度众生,即非灭度众生,是名灭度众生。其实众生虽然被灭度,但是他们既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无一法可得,也无一法能发众生菩提心。众生还是以前的众生,但是他们却脱离苦海到达了彼岸。六祖慧能说,菩提自性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见。须得大善知识示导见性。一旦见性,即与诸佛无二无别。这就好像每个人怀里都揣着一颗大钻石。但是没见性的人不知道自己怀里有大钻石,尽管他平时也在用,但他不知道这是钻石起的作用。直到见性的人告诉他,你我和三世诸佛一样,怀里都揣着一颗大钻石。于是这个人到自己怀里一摸,再拿出来看看,果然有一颗大钻石。从此,他就和见性悟道的人一样,和三世诸佛一样,不再迷惑。显然,虽然灭度了众生,实际不过是让大家认识了自己本来就有的自性,佛并没有给予我们这个自性,也没有帮我们打开这个自性。都是我们自己去悟才发现的。因此,所谓灭度众生,其实并没有灭度谁,而这样一个让大家认识自己本性的过程,就叫做灭度众生。这就是心经中所说的空。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三世诸佛,因为自己心空,所以发起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并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他们自己本来就有的,只是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而已。大家能这样用心,就可以降伏有心,进入无心的境界。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佛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这些都是佛祖在示例大家,怎样做才是心离诸相,才是见相非相。 四是区分心相与物相的区别。《金刚经》中佛祖反复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离诸相,即见如来。但是他并没有否定自然界事物的客观存在。比如,佛在前文反复强调“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之类心离诸相、心不着相的话。但是,他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看见了没有?佛祖只是在强调心不要着相时,才说那些自我否定的话,而当他面对客观的物质世界时,沙就是沙,水就是水。作为佛祖,如果连沙和水都分不清楚,还怎么在社会上混?有些人误解了佛所说的“见诸相非相”的含义,以为佛祖抹杀了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大错特错的。佛祖是在说法,说的是心法。心法就是虚虚实实,降伏自心妄念的法。所以,《金刚经》中的表述和《道德经》中的表述有些类似。比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大家不可以将《金刚经》中的说法与自然科学相联系。那是两码事。 最后,我们要理解佛祖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和采用的手段。佛祖悟到的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无法。佛祖的心,你的心,我的心,大家的心都一样,都能说会笑,都不傻。那么差别在哪里呢?差别就在于佛祖的心住在自己心上。凡夫的心住在各种相上。没有了相,他们不习惯。于是他们的心就是有漏之心,而不是无漏之心。比如,一个人正在数钱。这时候他的心都在钱上。你忽然把钱拿走,他手里虽然没有钱了,心却追着钱去了。这就是心住于钱这个相上。再比如男人看见美女,心就飞过去,各种想法都有。这就是心住在美色这个相上了。以此类推,对万事万物,都是这样。这就是凡夫之心。而佛祖之心,见性悟道者的心,就不是这样的。他看见任何事物,心里的感觉都一样。那就是没有感觉,只是知道而已。比如,看见钱,他心里的感觉是“哦”。除此之外,再无想法。看见美女,他心里的感觉是“哦”。除此之外,再无想法。这个“哦”,只是我对心中灵性一觉之后,再无感想的形象描绘。见性悟道的人看待世界,不是用胡思乱想之心,而是用心中的慧光,直接观照。所以能看透现象,直达本质。佛祖为了向其他有缘人传递自己悟到的境界和道理,不得不有所说法。但是无论说什么法,都会让人心上生心,不能达到无心、心空的境界。于是,佛祖只能说,“所谓世界者,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就好像是在空中画了一个圈。当他画完了,圈也消失了。等于什么也没说。尽管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传递,听者也没得到什么,但是心里却明白了心空的道理。这就是佛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一切无为法的特点。《金刚经》是这样,《道德经》也是这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心离诸相与心取诸相,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遇到。比如各类招聘广告。招聘内容里面总是会描述一番应聘者的条件。真正招来的人往往不合要求,而合乎要求的却往往招不来。这就是着相的典型例子。每一个人才都是活生生的。你无法准确描述他的特征,特别是内在特征。他是无相的。而作为招聘广告,其内容又必须是具体的,有相的。于是有相和无相就产生了矛盾。面试环节,就是协调这个矛盾的手段。但问题是,往往还没到面试环节,合适的人就被招聘条件砍掉了,哪有机会去面试呢?

No comments: